深圳市历年中考数学压轴题(-2013)

合集下载

07-13年深圳中考数学压轴题含答案--大题

07-13年深圳中考数学压轴题含答案--大题

07-13年深圳中考数学压轴题—大题(含答案)2013年22.如图6-1,过点A (0,4)的圆的圆心坐标为C (2,0),B 是第一象限圆弧上的一点,且BC ⊥AC ,抛物线c bx x y ++-=221经过C 、B 两点,与x 轴的另一交点为D 。

(1)点B 的坐标为( ,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2)如图6-2,求证:BD//AC(3)如图6-3,点Q 为线段BC 上一点,且AQ=5,直线AQ 交⊙C 于点P ,求AP 的长。

解析:23.如图7-1,直线AB 过点A (m ,0),B (0,n ),且20=+n m (其中m >0,n >0)。

(1)m 为何值时,△OAB 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2)如图7-2,在(1)的条件下,函数)0(>=k xky 的图像与直线AB 相交于C 、D 两点,若OCD OCA S S ∆∆=81,求k 的值。

(3)在(2)的条件下,将△OCD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x 轴的正方向平移,如图7-3,设它与△OAB 的重叠部分面积为S ,请求出S 与运动时间(秒)的函数关系式(0<<10)。

解析:2012年23.(9分)如图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2x+b (b≥0)的位置随b的不同取值而变化.(1)已知⊙M的圆心坐标为(4,2),半径为2.当b= 时,直线l:y=-2x+b (b≥0)经过圆心M:当b= 时,直线l:y= -2x+b(b≥0)与OM相切:(2)若把⊙M换成矩形ABCD,其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0)、BC6,O)、C(6,2).设直线l扫过矩形ABCD的面积为S,当b由小到大变化时,请求出S与b的函数关系式,解:2011年23、(9分)如图13,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为(1,4),交x轴于A、B,交y轴于D,其中B点的坐标为(3,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4,过点A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E,交y轴于点F,其中E点的横坐标为2,若直线PQ为抛物线的对称轴,点G为PQ上一动点,则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H,使D、G、F、H四点围成的四边形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及G、H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15,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T,过点T作x的垂线,垂足为M,过点M作直线M N∥BD,交线段AD于点N,连接MD,使△DNM∽△BMD,若存在,求出点T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3、解:(1)设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4y a x =-+,依题意,将点B (3,0)代入,得:2(31)40a -+= 解得:a =-1∴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4y x =--+(2)如图6,在y 轴的负半轴上取一点I ,使得点F 与点I 关于x 轴对称,在x 轴上取一点H ,连接HF 、HI 、HG 、GD 、GE ,则HF =HI …………………① 设过A 、E 两点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k ≠0), ∵点E 在抛物线上且点E 的横坐标为2,将x =2代入抛物线2(1)4y x =--+,得2(21)43y =--+= ∴点E 坐标为(2,3)又∵抛物线2(1)4y x =--+图像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A 、B 、D ∴当y =0时,2(1)40x --+=,∴x =-1或x =3当x =0时,y =-1+4=3, ∴点A (-1,0),点B (3,0),点D (0,3) 又∵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点D 与点E 关于PQ 对称,GD =GE …………………② 分别将点A (-1,0)、点E (2,3)代入y =kx +b ,得:023k b k b -+=⎧⎨+=⎩解得: 11k b =⎧⎨=⎩ 过A 、E 两点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x +1 ∴当x =0时,y =1∴点F 坐标为(0,1) ∴DF =2………………………………………③ 又∵点F 与点I 关于x 轴对称, ∴点I 坐标为(0,-1) ∴22222425EI DE DI =+=+=………④又∵要使四边形DFHG 的周长最小,由于DF 是一个定值, ∴只要使DG +GH +HI 最小即可由图形的对称性和①、②、③,可知, DG +GH +HF =EG +GH +HI只有当EI 为一条直线时,EG +GH +HI 最小设过E (2,3)、I (0,-1)两点的函数解析式为:111(0)y k x b k =+≠,分别将点E (2,3)、点I (0,-1)代入11y k x b =+,得:111231k b b +=⎧⎨=-⎩ 解得:1121k b =⎧⎨=-⎩过A 、E 两点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2x -1∴当x =1时,y =1;当y =0时,x =12; ∴点G 坐标为(1,1),点H 坐标为(12,0)∴四边形DFHG 的周长最小为:DF +DG +GH +HF =DF +EI 由③和④,可知: DF +EI =225+∴四边形DFHG 的周长最小为225+。

2013中考数学压轴题(含答案)

2013中考数学压轴题(含答案)

1、如图12,已知直线12y x =与双曲线(0)k y k x =>交于A B ,两点,且点A 的横坐标为4. (1)求k 的值;(2)若双曲线(0)ky k x =>上一点C 的纵坐标为8,求A O C △的面积;(3)过原点O 的另一条直线l 交双曲线(0)ky k x =>于P Q ,两点(P 点在第一象限),若由点A B P Q ,,,为顶点组成的四边形面积为24,求点P 的坐标.解:(1)∵点A 横坐标为4 , ∴当 x = 4时,y = 2 .∴ 点A 的坐标为( 4,2 ).∵ 点A 是直线 与双曲线 (k>0)的交点 , ∴ k = 4 ×2 = 8 .(2) 解法一:如图12-1,∵ 点C 在双曲线上,y = 8时,x = 1∴ 点C 的坐标为 ( 1, 8 ) .过点A 、C 分别做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为M 、N ,得矩形DMON .S 矩形ONDM = 32 , S △ONC = 4 , S △CDA = 9, S △OAM = 4 .S △AOC = S 矩形ONDM - S △ONC - S △CDA - S △OAM = 32 - 4 - 9 - 4 = 15 .解法二:如图12-2,过点 C 、A 分别做x 轴的垂线,垂足为E 、F ,∵ 点C 在双曲线8y x =上,当y = 8时,x = 1 .∴ 点C 的坐标为 ( 1, 8 ).图12O x A y B x y 21x y 8=∵ 点C 、A 都在双曲线8y x =上 ,∴ S △COE = S △AOF = 4 。

∴ S △COE + S 梯形CEFA = S △COA + S △AOF .∴ S △COA = S 梯形CEFA .∵ S 梯形CEFA = 12×(2+8)×3 = 15 ,∴ S △COA = 15 .(3)∵ 反比例函数图象是关于原点O 的中心对称图形 ,∴ OP=OQ ,OA=OB .∴ 四边形APBQ 是平行四边形 .∴ S △POA = S 平行四边形APBQ = ×24 = 6 .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m > 0且4m ≠),得P ( m , ) .过点P 、A 分别做x 轴的垂线,垂足为E 、F ,∵ 点P 、A 在双曲线上,∴S △POE = S △AOF = 4 .若0<m <4,如图12-3,∵ S △POE + S 梯形PEFA = S △POA + S △AOF ,∴ S 梯形PEFA = S △POA = 6 .∴ 18(2)(4)62m m +⋅-=.4141m8解得m = 2,m = - 8(舍去) .∴ P (2,4).若 m > 4,如图12-4,∵ S △AOF + S 梯形AFEP = S △AOP + S △POE ,∴ S 梯形PEFA = S △POA = 6 .∴18(2)(4)62m m +⋅-=,解得m = 8,m = - 2 (舍去) .∴ P (8,1).∴ 点P 的坐标是P (2,4)或P (8,1).2、如图,抛物线212y x mx n =++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点C ,点P 是它的顶点,点A的横坐标是-3,点B 的横坐标是1.(1)求m 、n 的值;(2)求直线PC 的解析式;(3)请探究以点A 为圆心、直径为5的圆与直线 PC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数:2 1.41≈,3 1.73≈,5 2.24≈) 解: (1)由已知条件可知: 抛物线212y x mx n =++经过A (-3,0)、B (1,0)两点. ∴ 903,210.2m n m n ⎧=-+⎪⎪⎨⎪=++⎪⎩ ……………………………………2分解得 31,2m n ==-. ………………………3分 (2) ∵21322yx x =+-, ∴ P (-1,-2),C 3(0,)2-. …………………4分设直线PC 的解析式是y kx b =+,则2,3.2k b b -=-+⎧⎪⎨=-⎪⎩ 解得13,22k b ==-. ∴ 直线PC 的解析式是1322yx =-. …………………………6分 说明:只要求对1322k b ==-,,不写最后一步,不扣分.(3) 如图,过点A 作AE ⊥PC ,垂足为E .设直线PC 与x 轴交于点D ,则点D 的坐标为(3,0). ………………………7分 在Rt△O CD 中,∵ O C =32,3O D =, ∴ 2233()3522C D =+=. …………8分∵ O A =3,3O D =,∴AD =6. (9)分 ∵ ∠C O D =∠AED =90o ,∠CD O 公用,∴ △C O D ∽△AED . ……………10分 ∴ OCC D AEAD =, 即335226AE =. ∴ 655AE =. …………………11分 ∵ 65 2.688 2.55> ,∴ 以点A 为圆心、直径为5的圆与直线PC 相离. …………12分。

中考数学突破训练之压轴题深圳卷附详细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突破训练之压轴题深圳卷附详细答案解析

2015年中考数学突破训练之压轴60题(深圳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4?深圳)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为等腰梯形,AD∥BC,AB=CD ,AD=,E 为CD 中点,连接AE ,且AE=2,∠DAE=30°,作AE⊥AF 交BC 于F ,则BF=( ) A .1 B .3﹣C .﹣1D .4﹣22.(2013?深圳)如图,已知l 1∥l 2∥l 3,相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相等,若等腰直角△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在这三条平行直线上,则sinα的值是( ) A . B .C .D .3.(2012?深圳)如图,已知:∠MON=30°,点A 1、A 2、A 3…在射线ON 上,点B 1、B 2、B 3…在射线OM 上,△A 1B 1A 2、△A 2B 2A 3、△A 3B 3A 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 1=1,则△A 6B 6A 7的边长为( ) A .6 B .12 C .32 D .644.(2011?深圳)如图,△ABC 与△DEF 均为等边三角形,O 为BC 、EF 的中点,则AD :BE 的值为( )A.:1 B.:1 C.5:3 D.不确定5.(2010?深圳)如图所示,点P(3a,a)是反比例函数y=(k>0)与⊙O 的一个交点,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0π,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A.y=B.y=C.y=D.y=6.(2009?深圳)如图,已知点A,B,C,D均在已知圆上,AD∥BC,AC平分∠BCD,∠ADC=120°,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10cm.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cm2B.(π﹣)cm2C.cm2D.cm27.(2014?坪山新区模拟)如图,在Rt△ABC中,∠C=90°,AC=8,BC=4,分别以AC、BC为直径画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20π﹣16 B.10π﹣32 C.10π﹣16 D.20π﹣1328.(2014?宝安区二模)如图,将半径为6的⊙O沿AB折叠,与AB垂直的半径OC交于点D且CD=2OD,则折痕AB的长为()A.B.C.6 D.9.(2009?乐山)如图,在Rt△ABC中,∠C=90°,AC=6,BC=8,⊙O为△ABC的内切圆,点D是斜边AB的中点,则tan∠ODA=()A. B. C. D.210.(2009?鄂州)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D=2,BC=DC=5,点P在BC上移动,则当PA+PD取最小值时,△APD中边AP上的高为()A.B.C.D.311.(2013?龙岗区模拟)如图,在△ABC中,AB=AC,∠BAC=90°,点D为线段BC上一点,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CF交DE 于点P.若AC=,CD=2,则线段CP的长()A.1 B.2 C. D.12.(2011?本溪)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4,∠DAC的平分线交DC于点E,若点P、Q分别是AD和AE上的动点,则DQ+PQ的最小值()A.2 B.4 C.2D.413.(2013?宝安区一模)如图,已知抛物线l1:y=﹣x2+2x与x轴分别交于A、O两点,顶点为M.将抛物线l1关于y轴对称到抛物线l2.则抛物线l2过点O,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顶点为N,连接AM、MN、NB,则四边形AMNB的面积()A.3 B.6 C.8 D.1014.(2012?龙岗区模拟)如图所示的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中,刘星同学观察得出了下面四条信息:①a+b+c=0;②b>2a;③ax2+bx+c=0的两根分别为﹣3和1;④a﹣2b+c>0.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15.(2011?宝安区一模)如图,已知抛物线与x轴分别交于A、B两点,顶点为M.将抛物线l1沿x轴翻折后再向左平移得到抛物线l2.若抛物线l2过点B,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顶点为N,则四边形AMCN的面积为()A.32 B.16 C.50 D.40二、填空题(共15小题)16.(2014?深圳)如图,下列图形是将正三角形按一定规律排列,则第5个图形中所有正三角形的个数有_________ .17.(2013?深圳)如图,每一幅图中均含有若干个正方形,第1幅图中有1个正方形;第2幅图中有5个正方形;…按这样的规律下去,第6幅图中有_________ 个正方形.18.(2012?深圳)如图,Rt△ABC中,∠C=90°,以斜边AB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DE,且正方形对角线交于点O,连接OC,已知AC=5,OC=6,则另一直角边BC的长为_________ .19.(2011?深圳)如图,△ABC的内心在y轴上,点C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是(0,2),直线AC的解析式为,则tanA的值是_________ .20.(2009?深圳)刘谦的魔术表演风靡全国,小明也学起了刘谦发明了一个魔术盒,当任意实数对(a,b)进入其中时,会得到一个新的实数:a2+b﹣1,例如把(3,﹣2)放入其中,就会得到32+(﹣2)﹣1=6.现将实数对(m,﹣2m)放入其中,得到实数2,则m= _________ .21.(2008?广州)对于平面内任意一个凸四边形ABCD,现从以下四个关系式①AB=CD;②AD=BC;③AB∥CD;④∠A=∠C中任取两个作为条件,能够得出这个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概率是_________ .22.(2014?坪山新区模拟)如图,已知直线l:y=x,过点A(0,1)作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B,过点B作直线l的垂线交y轴于点A1;过点A1作y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B1,过点B1作直线l的垂线交y轴于点A2;…按此作法继续下去,则点A2014的坐标为_________ .(提示:∠BOX=30°)23.(2014?龙岗区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OAB的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顶点B 的坐标为(6,),点C 的坐标为(1,0),点P 为斜边OB 上的一个动点,则PA+PC 的最小值为 _________ .24.(2014?宝安区二模)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AD∥BC,AB⊥BC,AD=4,BC=6.将腰CD 以D 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至DE ,连接AE ,则△ADE 的面积是 _________ .25.(2014?深圳一模)如图,一段抛物线:y=﹣x (x ﹣4)(0≤x≤4),记为C 1,它与x 轴交于点O ,A 1:将C 1绕点A 1旋转180°得C 2,交x 轴于点A 2; 将C 2绕点A 2旋转180°得C 3,交x 轴于A 3; …如此进行下去,直至得C 10,若P (37,m )在第10段抛物线C 10上,则m= _________ .26.(2011?宁波)正方形的A 1B 1P 1P 2顶点P 1、P 2在反比例函数y= (x >0)的图象上,顶点A 1、B 1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再在其右侧作正方形P 2P 3A 2B 2,顶点P 3在反比例函数y= (x >0)的图象上,顶点A 2在x 轴的正半轴上,则点P 3的坐标为 _________ .27.(2013?福田区一模)如图所示,在⊙O 中,点A 在圆内,B 、C 在圆上,其中OA=7,BC=18,∠A=∠B=60°,则tan∠OBC=_________ .28.(2013?宝安区一模)四边形ABCD、AEFG都是正方形,当正方形AEFG绕点A逆时针旋转45°时,如图,连接DG、BE,并延长BE交DG于点H,且BH⊥DG 与H.若AB=4,AE=时,则线段BH的长是_________ .29.(2012?深圳二模)如图,在正方形ABCD外取一点E,连接AE、BE、DE.过点A作AE的垂线交DE于点P.若AE=AP=1,PB=.下列结论:①△APD≌△AEB;②点B到直线AE的距离为;③EB⊥ED;④S△APD +S△APB=1+;⑤S正方形ABCD=4+.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 .30.(2012?宝安区二模)如图,梯形ABCD中,AD∥BC,BE平分∠ABC,且BE⊥CD 于E,P是BE上一动点.若BC=6,CE=2DE,则|PC﹣PA|的最大值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30小题)31.(2014?深圳)如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4,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以A为顶点的抛物线交直线AB于点D,交y轴负半轴于点C(0,﹣4).(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抛物线顶点沿着直线AB平移,此时顶点记为E,与y轴的交点记为F,①求当△BEF与△BAO相似时,E点坐标;②记平移后抛物线与AB另一个交点为G,则S△EFG 与S△ACD是否存在8倍的关系?若有请直接写出F点的坐标.32.(2014?深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M过原点O,与x轴交于A (4,0),与y轴交于B(0,3),点C为劣弧AO的中点,连接AC并延长到D,使DC=4CA,连接BD.(1)求⊙M的半径;(2)证明:BD为⊙M的切线;(3)在直线MC上找一点P,使|DP﹣AP|最大.33.(2013?深圳)如图1,直线AB过点A(m,0),B(0,n),且m+n=20(其中m>0,n>0).(1)m为何值时,△OAB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2)如图2,在(1)的条件下,函数的图象与直线AB相交于C、D两点,若,求k的值.(3)在(2)的条件下,将△OCD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x轴的正方向平移,如图3,设它与△OAB的重叠部分面积为S,请求出S与运动时间t(秒)的函数关系式(0<t<10).34.(2013?深圳)如图1,过点A(0,4)的圆的圆心坐标为C(2,0),B是第一象限圆弧上的一点,且BC⊥AC,抛物线y=x2+bx+c经过C、B两点,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D.(1)点B的坐标为(_________ ,_________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_________ ;(2)如图2,求证:BD∥AC;(3)如图3,点Q为线段BC上一点,且AQ=5,直线AQ交⊙C于点P,求AP 的长.35.(2012?深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2x+b(b≥0)的位置随b的不同取值而变化.(1)已知⊙M的圆心坐标为(4,2),半径为2.当b= _________ 时,直线l:y=﹣2x+b(b≥0)经过圆心M;当b= _________ 时,直线l:y=﹣2x+b(b≥0)与⊙M相切;(2)若把⊙M换成矩形ABCD,其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0)、B(6,0)、C(6,2).设直线l扫过矩形ABCD的面积为S,当b由小到大变化时,请求出S与b的函数关系式.36.(2012?深圳)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4,0)、B(1,0)、C(﹣2,6).(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2)设直线BC交y轴于点E,连接AE,求证:AE=CE;(3)设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D,连接AD交BC于点F,试问以A、B、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吗?37.(2011?深圳)如图1,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为C(1,4),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D,其中点B的坐标为(3,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2,过点A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 E,交y轴于点F,其中点E的横坐标为2,若直线PQ为抛物线的对称轴,点G为直线 PQ上的一动点,则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H,使D、G,H、F四点所围成的四边形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及点G、H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T,过点T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M,过点M作MN∥BD,交线段AD于点N,连接MD,使△DNM∽△BMD?若存在,求出点T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8.(2011?深圳)深圳某科技公司在甲地、乙地分别生产了17台、15台同一种型号的检测设备,全部运往大运赛场A、B两馆,其中运往A馆18台、运往B馆14台;运往A、B两馆的运费如表1:表 1甲地乙地出发地目的地A馆800元/台700元/台B馆500元/台600元/台表 2出发地甲地乙地目的地A馆x台_________ (台)B馆_________ (台)_________ (台)(1)设甲地运往A馆的设备有x台,请填写表2,并求出总运费元y(元)与x (台)的函数关系式;(2)要使总运费不高于20200元,请你帮助该公司设计调配方案,并写出有哪几种方案;(3)当x为多少时,总运费最小,最小值是多少?39.(2010?深圳)如图1所示,以点M(﹣1,0)为圆心的圆与y轴,x轴分别交于点A,B,C,D,直线y=﹣x﹣与⊙M相切于点H,交x轴于点E,交y轴于点F.(1)请直接写出OE,⊙M的半径r,CH的长;(2)如图2所示,弦HQ交x轴于点P,且DP:PH=3:2,求cos∠QHC的值;(3)如图3所示,点K为线段EC上一动点(不与E,C重合),连接BK交⊙M 于点T,弦AT交x轴于点N.是否存在一个常数a,始终满足MN?MK=a,如果存在,请求出a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0.(2010?深圳)如图所示,抛物线y=ax2+c(a>0)经过梯形ABCD的四个顶点,梯形的底AD在x轴上,其中A(﹣2,0),B(﹣1,﹣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M为y轴上任意一点,当点M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为最小时,求此时点M的坐标;(3)在第(2)问的结论下,抛物线上的点P使S△PAD =4S△ABM成立,求点P的坐标.41.(2009?深圳)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0),连接OA,将线段OA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OB.(1)求点B的坐标;(2)求经过A、O、B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2)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C,使△BOC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果点P是(2)中的抛物线上的动点,且在x轴的下方,那么△PAB是否有最大面积?若有,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及△PAB的最大面积;若没有,请说明理由.(注意:本题中的结果均保留根号).42.(2009?深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2x﹣8分别与x 轴,y轴相交于A,B两点,点P(0,k)是y轴的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以P 为圆心,3为半径作⊙P.(1)连接PA,若PA=PB,试判断⊙P与x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当k为何值时,以⊙P与直线l的两个交点和圆心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43.(2015?深圳一模)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过A(3,)、B(4,2)、C(0,2)三点,点P是x轴上的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甲所示,连接AC、CP、PB、BA,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ABPC为等腰梯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点H是题中抛物线对称轴l上的动点,如图乙所示,求四边形AHPB周长的最小值.44.(2014?坪山新区模拟)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α:y=﹣x﹣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C两点,(1)求点A的坐标及∠CAO的度数;(2)点B为直线y=﹣上的一个动点,以点B为圆心,AC长为直径作⊙B,当⊙B与直线α相切时,求B点的坐标;(3)如图2,当⊙B过A,O,C三点时,点E是劣弧上一点,连接EC,EA,EO,当点E在劣弧上运动时(不与A,O两点重合),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求其值,如果变化,说明理由.45.(2014?龙岗区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的顶点A、B、C 的坐标分别为A(0,4)、B(1,4)、C(0,1),将?ABCD绕点C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B′CD′,A′D′与BC相交于点E.(1)求经过点D、A、A′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求?ABCD与?A′B′CD′的重叠部分(即△CED’)的面积;(3)点P是抛物线上点A、A′之间的一动点,是否存在点P使得△APA′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APA′的最大面积,及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6.(2014?宝安区二模)已知: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的圆心P (3,0),半径为5,⊙P与抛物线y=ax2+bx+c(a≠0)的交点A、B、C刚好落在坐标轴上.(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经过C、D的直线是否与⊙P相切?若相切,请证明;若不相切,请说明理由;(3)如图2,点F是点C关于对称轴PD的对称点,若直线AF交y轴于点K,点G为直线PD上的一动点,则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H,使C、G、H、K四点所围成的四边形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及点G、H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7.(2014?福田区模拟)如图所示,对称轴是x=﹣1的抛物线与x轴交于A、B(1,0)两点,与y轴交于点C(3,0),作直线AC,点P是线段AB上不与点A、B重合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AC于点D,交抛物线于点E,连结CE、OD.(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当P在A、O之间时,求线段DE长度s的最大值;(3)连接AE、BC,作BC的垂直平分线MN分别交抛物线的对称轴x轴于F、N,连接BF、OF,若∠EAC=∠OFB,求点P的坐标.48.(2013?龙岗区模拟)如图,Rt△OAB如图所示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边OA与x轴重合,∠OAB=90°,OA=4,AB=2,把Rt△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点B旋转到点C的位置,一条抛物线正好经过点O,C,A三点.(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分别过点P,点M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E,F两点,问:四边形PEFM 的周长是否有最大值?如果有,请求出最值,并写出解答过程;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3)如果x轴上有一动点H,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N,使O(原点)、C、H、N四点构成以OC为一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N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9.(2013?龙岗区模拟)如图,已知点A(2,0)、B(﹣1,0),C是y轴的负半轴上一点,且OA=OC,抛物线经过A、B、C三点.(1)此抛物线的关系式.(2)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BC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Q是抛物线上一点,过点Q作指点BC的垂线,垂足为D,若△QDB与△BOC 相似,请求点Q的坐标.50.(2013?宝安区一模)如图,抛物线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已知B点坐标(4,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试探究△ABC的外接圆的圆心P位置,并求圆心P坐标;(3)若D是抛物线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D,使以P、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D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1.(2012?龙岗区二模)如图1,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AD=5,BC=3.以AD所在的直线为x轴,过点B且垂直于AD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抛物线y=ax2+bx+c经过O、C、D三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设(1)中的抛物线与BC交于点E,P是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如图2):①若直线PC把四边形AOEB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求直线PC的函数表达式;②连接PB、PA,是否存在△PAB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并直接写出相应的△PAB的外接圆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2.(2007?玉溪)如图,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C(1,0),直线y=x+m 与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其中A点的坐标为(3,4),B点在y 轴上.(1)求m的值及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P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点P与A、B不重合),过P作x轴的垂线与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E,设线段PE的长为h,点P的横坐标为x,求h 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D为直线AB与这个二次函数图象对称轴的交点,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四边形DCEP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3.(2012?盐田区二模)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点P(2,)为圆心的圆与y轴相切于点A,与x轴相交于B、C两点(点B在点C的左边).(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1)中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MBP的面积是菱形ABCP面积的.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M点的坐标;如果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果一个动点D自点P出发,先到达y轴上的某点,再到达x轴上某点,最后运动到(1)中抛物线的顶点Q处,求使点D运动的总路径最短的路径的长.54.(2009?云南)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 的坐标分别为A(3,0)、C(0,4),点D的坐标为D(﹣5,0),点P是直线AC上的一动点,直线DP与y轴交于点M.问:(1)当点P运动到何位置时,直线DP平分矩形OABC的面积,请简要说明理由,并求出此时直线DP的函数解析式;(2)当点P沿直线AC移动时,是否存在使△DOM与△ABC相似的点M,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点P沿直线AC移动时,以点P为圆心、半径长为R(R>0)画圆,所得到的圆称为动圆P.若设动圆P的直径长为AC,过点D作动圆P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点E、F.请探求是否存在四边形DEPF的最小面积S,若存在,请求出S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注:第(3)问请用备用图解答.55.(2013?南沙区一模)如图1,已知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且OB=2OA=4.(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设P是(1)中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以P为圆心,R为半径作⊙P,求当⊙P与抛物线的对称轴l及x轴均相切时点P的坐标.(3)动点E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动点F 从点B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过点E作EG∥y轴,交AC于点G(如图2).若E、F两点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则当t为何值时,△EFG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56.(2013?济宁)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P是反比例函数y=(x>0)图象上任意一点,以P为圆心,PO为半径的圆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B.(1)求证:线段AB为⊙P的直径;(2)求△AOB的面积;(3)如图2,Q是反比例函数y=(x>0)图象上异于点P的另一点,以Q为圆心,QO为半径画圆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C、D.求证:DO?OC=BO?OA.57.(2007?梅州)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B∥CD,∠A=90°,AB=6,AD=4,DC=3,动点P从点A出发,沿A→D→C→B方向移动,动点Q从点A出发,在AB边上移动.设点P移动的路程为x,点Q移动的路程为y,线段PQ平分梯形ABCD的周长.(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x,y的取值范围;(2)当PQ∥AC时,求x,y的值;(3)当P不在BC边上时,线段PQ能否平分梯形ABCD的面积?若能,求出此时x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58.(2008?济南)已知:如图,直线y=﹣x+4与x轴相交于点A,与直线y=x相交于点P.(1)求点P的坐标;(2)请判断△OPA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动点E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O、P、A的路线向点A匀速运动(E不与点O,A重合),过点E分别作EF⊥x轴于F,EB⊥y轴于B,设运动t秒时,矩形EBOF与△OPA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①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②当t为何值时,S最大,并求出S的最大值.59.(2011?泉州)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8),点 B(b,t)在直线x=b上运动,点D、E、F分别为OB、0A、AB的中点,其中b是大于零的常数.(1)判断四边形DEFB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试求四边形DEFB的面积S与b的关系式;(3)设直线x=b与x轴交于点C,问:四边形DEFB能不能是矩形?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60.(2009?河北)某公司装修需用A型板材240块、B型板材180块,A型板材规格是60cm×30cm,B型板材规格是40cm×30cm.现只能购得规格是150cm×30cm的标准板材.一张标准板材尽可能多地裁出A型、B型板材,共有下列三种裁法:(如图是裁法一的裁剪示意图)裁法一裁法二裁法三A型板材块数120B型板材块数2m N设所购的标准板材全部裁完,其中按裁法一裁x张、按裁法二裁y张、按裁法三裁z张,且所裁出的A、B两种型号的板材刚好够用.(1)上表中,m= _________ ,n= _________ ;(2)分别求出y与x和z与x的函数关系式;(3)若用Q表示所购标准板材的张数,求Q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当x 取何值时Q最小,此时按三种裁法各裁标准板材多少张?2015年中考数学突破训练之压轴60题(深圳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4?深圳)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AD∥BC,AB=CD,AD=,E 为CD中点,连接AE,且AE=2,∠DAE=30°,作AE⊥AF交BC于F,则BF=()A.1B.3﹣C.﹣1D.4﹣2考等腰梯形的性质.点:专压轴题.题:分析: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G,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CE=DE,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到∠DAE=∠G=30°,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DE和△GCE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CG=AD,AE=EG,然后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F、GF,过点A作AM⊥BC于M,过点D作DN⊥BC于N,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可得BM=CN,再解直角三角形求出MG,然后求出CN,MF,然后根据BF=BM ﹣MF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如图,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G,∵E为CD中点,∴CE=DE,∵AD∥BC,∴∠DAE=∠G=30°,在△ADE和△GCE中,,∴△ADE≌△GCE(AAS),∴CG=AD=,AE=EG=2,∴AG=AE+EG=2+2=4,∵AE⊥AF,∴AF=AGtan30°=4×=4,GF=AG÷cos30°=4÷=8,过点A作AM⊥BC于M,过点D作DN⊥BC于N,则MN=AD=,∵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BM=CN,∵MG=AG?cos30°=4×=6,∴CN=MG﹣MN﹣CG=6﹣﹣=6﹣2,∵AF⊥AE,AM⊥BC,∴∠FAM=∠G=30°,∴FM=AF?sin30°=4×=2,∴BF=BM﹣MF=6﹣2﹣2=4﹣2.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难点在于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过上底的两个顶点作出梯形的两条高.2.(2013?深圳)如图,已知l 1∥l 2∥l 3,相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相等,若等腰直角△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在这三条平行直线上,则sinα的值是( )A .B .C .D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等腰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专题:压轴题.分析: 过点A 作AD⊥l 1于D ,过点B 作BE⊥l 1于E ,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CAD=∠BCE,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CD 和△CBE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CD=BE ,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C ,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等于直角边的倍求出AB ,然后利用锐角的正弦等于对边比斜边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解:如图,过点A 作AD⊥l 1于D ,过点B 作BE⊥l 1于E ,设l 1,l 2,l 3间的距离答:为1,∵∠CAD+∠ACD=90°,∠BCE+∠ACD=90°,∴∠CAD=∠BCE,在等腰直角△ABC中,AC=BC,在△ACD和△CBE中,,∴△ACD≌△CBE(AAS),∴CD=BE=1,在Rt△ACD中,AC===,在等腰直角△ABC中,AB=AC=×=,∴sinα==.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3.(2012?深圳)如图,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1,则△A6B6A7的边长为()A.6B.12C.32D.64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1B1∥A2B2∥A3B3,以及A2B2=2B1A2,得出A3B3=4B1A2=4,A4B4=8B1A2=8,A5B5=16B1A2…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A1B1A2是等边三角形,∴A1B1=A2B1,∠3=∠4=∠12=60°,∴∠2=120°,∵∠MON=30°,∴∠1=180°﹣120°﹣30°=30°,又∵∠3=60°,∴∠5=180°﹣60°﹣30°=90°, ∵∠MON=∠1=30°, ∴OA 1=A 1B 1=1, ∴A 2B 1=1,∵△A 2B 2A 3、△A 3B 3A 4是等边三角形, ∴∠11=∠10=60°,∠13=60°, ∵∠4=∠12=60°,∴A 1B 1∥A 2B 2∥A 3B 3,B 1A 2∥B 2A 3,∴∠1=∠6=∠7=30°,∠5=∠8=90°, ∴A 2B 2=2B 1A 2,B 3A 3=2B 2A 3, ∴A 3B 3=4B 1A 2=4, A 4B 4=8B 1A 2=8, A 5B 5=16B 1A 2=16,以此类推:A 6B 6=32B 1A 2=32.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A3B3=4B1A2,A4B4=8B1A2,A5B5=16B1A2进而发现规律是解题关键.4.(2011?深圳)如图,△ABC与△DEF均为等边三角形,O为BC、EF的中点,则AD:BE的值为()A.:1B.:1C.5:3D.不确定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连接OA、OD,由已知可以推出OB:OA=OE:OD,推出△ODA∽△OEB,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即可推出AD:BE的值.解答:解:连接OA、OD,∵△ABC与△DEF均为等边三角形,O为BC、EF的中点,∴AO⊥BC,DO⊥EF,∠EDO=30°,∠BAO=30°,∴OD:OE=OA:OB=:1,∵∠DOE+∠EOA=∠BOA+∠EOA即∠DOA=∠EOB,∴△DOA∽△EOB,∴OD:OE=OA:OB=AD:BE=:1.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本题的关键在于找到需要证相似的三角形,找到对应边的比即可.5.(2010?深圳)如图所示,点P(3a,a)是反比例函数y=(k>0)与⊙O的一个交点,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0π,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A.y=B.y=C.y=D.y=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专题:压轴题;转化思想.分析:根据P(3a,a)和勾股定理,求出圆的半径,进而表示出圆的面积,再根据圆的面积等于阴影部分面积的四倍,求出圆的面积,建立等式即可求出a的值,从而得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解答:解:由于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所以阴影部分面积为圆面积,则圆的面积为10π×4=40π.因为P(3a,a)在第一象限,则a>0,3a>0,根据勾股定理,OP==a.于是π=40π,a=±2,(负值舍去),故a=2.P点坐标为(6,2).将P(6,2)代入y=,得:k=6×2=1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故选:D.点评:此题是一道综合题,既要能熟练正确求出圆的面积,又要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6.(2009?深圳)如图,已知点A,B,C,D均在已知圆上,AD∥BC,AC平分∠BCD,∠ADC=120°,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10cm.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cm2B.(π﹣)cm2C.cm2D.cm2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专题:压轴题.分析:要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就要从图中看出阴影部分是由哪几部分得来的,然后依面积公式计算.解答:解:∵AC平分∠BCD,∴=,∵AD∥BC,AC平分∠BCD,∠ADC=120°所以∠ACD=∠DAC=30°,∴=,∴∠BAC=90°∠B=60°,∴BC=2AB,∴四边形ABCD的周长=AB+BC+CD+AD=BC×3+BC=10,解得BC=4cm,∴圆的半径=×4=2cm,∴阴影部分的面积=[π×22﹣(2+4)×÷2]÷3=π﹣cm2.故选:B.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要证明BC就是圆的直径,然后根据给出的周长求半径,再求阴影部分的面积.7.(2014?坪山新区模拟)如图,在Rt△ABC中,∠C=90°,AC=8,BC=4,分别以AC、BC为直径画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20π﹣16B.10π﹣32C.10π﹣16D.20π﹣132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分析: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两个半圆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即可.解答:解:设各个部分的面积为:S1、S2、S3、S4、S5,如图所示:∵两个半圆的面积和是:S1+S5+S4+S2+S3+S4,△ABC的面积是S3+S4+S5,阴影部分的面积是:S1+S2+S4,∴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两个半圆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即阴影部分的面积=π×16+π×4﹣×8×4=10π﹣1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面积的计算,的关键是看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两个半圆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8.(2014?宝安区二模)如图,将半径为6的⊙O沿AB 折叠,与AB垂直的半径OC 交于点D且CD=2OD,则折痕AB的长为()A.B.C.6D.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延长CO交AB于E点,连接OB,构造直角三角形,然后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解答:解:延长CO交AB于E点,连接OB,∵CE⊥AB,∴E为AB的中点,∵OC=6,CD=2OD,∴CD=4,OD=2,OB=6,∴DE=(2OC﹣CD)=(6×2﹣4)=×8=4,∴OE=DE﹣OD=4﹣2=2,在Rt△OEB中,∵OE2+BE2=OB2,。

深圳市历年中考数学压轴题20042013

深圳市历年中考数学压轴题20042013

21、直线y= -x+m 与直线y=33x+2相交于y 轴上的点C ,与x 轴分别交于点A 、B 。

(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3分)(2)经过上述A 、B 、C 三点作⊙E ,求∠ABC 的度数,点E 的坐标和⊙E 的半径;(4分) (3)若点P 是第一象限内的一动点,且点P 与圆心E 在直线AC 的同一侧,直线PA 、PC 分别交⊙E 于点M 、N ,设∠APC=θ,试求点M 、N 的距离(可用含θ的三角函数式表示)。

(5分)21、已知△ABC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BC 在x 轴上,点D 为BC 的中点,点A 在第一象限内,AB 与y 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E ,点B (-1,0),P 是AC 上的一个动点(P 与点A 、C 不重合) (1)(2分)求点A 、E 的坐标;(2)(2分)若y=c bx x 7362++-过点A 、E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5分)连结PB 、PD ,设L 为△PBD 的周长,当L 取最小值时,求点P 的坐标及L 的最小值,并判断此时点P 是否在(2)中所求的抛物线上,请充分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2、(9分)AB 是⊙O 的直径,点E 是半圆上一动点(点E 与点A 、B 都不重合),点C 是BE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D ⊥AB ,垂足为D ,CD 与AE 交于点H ,点H 与点A 不重合。

(1)(5分)求证:△AHD ∽△CBD(2)(4分)连HO ,若CD=AB=2,求HD+HO 的值。

O D B HE C2006年21.(10分)如图9,抛物线2812(0)y ax ax a a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抛物线上另有一点C 在第一象限,满足∠ACB 为直角,且恰使△OCA ∽△OBC . (1)求线段OC 的长.(2)求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3)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BC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0-1图1022.(10分)如图10-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M 在x 轴的正半轴上, ⊙M 交x 轴于 A B 、两点,交y 轴于C D 、两点,且C 为AE 的中点,AE 交y 轴于G 点,若点A 的坐标为(-2,0),AE 8(1)求点C 的坐标. (2)连结MG BC 、,求证:MG ∥BC(3) 如图10-2,过点D 作⊙M 的切线,交x 轴于点P .动点F 在⊙M 的圆周上运动时,PFOF的比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比值;若变化,说明变化规律.2007年22.如图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OCB的边长为1,点D在x轴的正半轴上,且OD OB=,BD交OC于点E.(1)求BEC∠的度数.(2)求点E的坐标.(3)求过B O D,,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计算结果要求分母有理化.参考资料:把分55==;1==2==等运算都是分母有理化)图623.如图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164y x =-与直线12y x =相交于A B ,两点.(1)求线段AB 的长.(2)若一个扇形的周长等于(1)中线段AB 的长,当扇形的半径取何值时,扇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3)如图8,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x 轴、y 轴于C D ,两点,垂足为点M ,分别求出OM OC OD ,,的长,并验证等式222111OC OD OM +=是否成立. (4)如图9,在Rt ABC △中,90ACB =∠,CD AB ⊥,垂足为D ,设B C a =,AC b =,AB c =.CD b =,试说明:222111a b h+=.图7图8图922.如图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的图象的顶点为D 点,与y 轴交于C 点,与x 轴交于A 、B 两点, A 点在原点的左侧,B 点的坐标为(3,0), OB =OC ,tan∠ACO=31.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经过C 、D 两点的直线,与x 轴交于点E ,在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F ,使以点A 、C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与该抛物线交于M 、N 两点,且以MN 为直径的圆与x 轴相切,求该圆半径的长度.(4)如图10,若点G (2,y )是该抛物线上一点,点P 是直线AG 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PG 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P 点的坐标和△APG 的最大面积.22.(9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0),连结OA,将线段OA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OB.(1)求点B的坐标;(2)求经过A、O、B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2)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C,使△BOC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果点P是(2)中的抛物线上的动点,且在x面积?若有,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及△PAB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2x-8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A,B两点,点P(0,k)是y轴的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以P为圆心,3为半径作⊙P.(1)连结PA,若PA=PB,试判断⊙P与x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当k为何值时,以⊙P与直线l的两个交点和圆心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2010年22.(本题9分)如图9,抛物线y=ax2+c(a>0)经过梯形ABCD的四个顶点,梯形的底AD在x轴上,其中A(-2,0),B(-1, -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分)(2)点M为y轴上任意一点,当点M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为最小时,求此时点M的坐标;(2分)(3)在第(2)问的结论下,抛物线上的点P使S△PAD=4S△ABM成立,求点P的坐标.(4分)图923.(本题9分)如图10,以点M(-1,0)为圆心的圆与y轴、x轴分别交于点A、B、C、D,直线y=-33x-533与⊙M相切于点H,交x轴于点E,交y轴于点F.(1)请直接写出OE、⊙M的半径r、CH的长;(3分)(2)如图11,弦HQ交x轴于点P,且DP:PH=3:2,求cos∠QHC的值;(3分)(3)如图12,点K为线段EC上一动点(不与E、C重合),连接BK交⊙M于点T,弦AT 交x轴于点N.是否存在一个常数a,始终满足MN·MK=a,如果存在,请求出a 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分)图10图11图1223.(本题9分)如图13,抛物线y =ax 2+bx +c (a ≠0)的顶点为C (1,4),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点D ,其中点B 的坐标为(3,0)。

中考数学压轴题100题精选(21-30题)2013

中考数学压轴题100题精选(21-30题)2013

中考数学压轴题100题精选(21-30题)(答案在本人文辑中寻找)【021】如图,点P 是双曲线11(00)k y k x x=<<,上一动点,过点P 作x 轴、y 轴的垂线,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 两点,交双曲线y =xk 2(0<k 2<|k 1|)于E 、F 两点. (1)图1中,四边形PEOF 的面积S 1= ▲ (用含k 1、k 2的式子表示); (2)图2中,设P 点坐标为(-4,3).①判断EF 与AB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②记2PEF OEF S S S ∆∆=-,S 2是否有最小值?若有,求出其最小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022】一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m -2,0),B (m +2,0)两点,记抛物线顶点为C ,且AC ⊥BC .(1)若m 为常数,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m 为小于0的常数,那么(1)中的抛物线经过怎么样的平移可以使顶点在坐标原点?(3)设抛物线交y 轴正半轴于D 点,问是否存在实数m ,使得△BCD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023】如图,在梯形ABCD 中,24AD BC AD BC ==∥,,,点M 是AD 的中点,MBC △是等边三角形.(1)求证:梯形ABCD 是等腰梯形;(2)动点P 、Q 分别在线段BC 和MC 上运动,且60MPQ =︒∠保持不变.设PC x MQ y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3)在(2)中:①当动点P 、Q 运动到何处时,以点P 、M 和点A 、B 、C 、D 中的两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并指出符合条件的平行四边形的个数;②当y 取最小值时,判断PQ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024】如图,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90ACB ∠=︒,AC BC =,点A 、C 在x 轴上,点B 坐标为(3,m )(0m >),线段AB 与y 轴相交于点D ,以P (1,0)为顶点的抛物线过点B 、D . (1)求点A 的坐标(用m 表示);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设点Q 为抛物线上点P 至点B 之间的一动点,连结PQ 并延长交BC 于点E ,连结 BQ 并延长交AC 于点F ,试证明:()FC AC EC +为定值.ADCB P MQ60°【025】如图12,直线4+-=x y 与两坐标轴分别相交于A 、B 点,点M 是线段AB 上任意一点(A 、B 两点除外),过M 分别作MC ⊥OA 于点C ,MD ⊥OB 于D .(1)当点M 在AB 上运动时,你认为四边形OCMD 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 (2)当点M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OCMD 的面积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3)当四边形OCMD 为正方形时,将四边形OCMD 沿着x 轴的正方向移动,设平移的距离为)40<<a a (,正方形OCMD 与△AOB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试求S 与a 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该函数的图象.图12(1)图12(2)图12(3)【026】如图11,在△ABC中,∠C=90°,BC=8,AC=6,另有一直角梯形DEFH(HF∥DE,∠HDE=90°)的底边DE落在CB上,腰DH落在CA上,且DE=4,∠DEF=∠CBA,AH∶AC=2∶3(1)延长HF交AB于G,求△AHG的面积.(2)操作:固定△ABC,将直角梯形DEFH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CB方向向右移动,直到点D与点B重合时停止,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运动后的直角梯形为DEFH′(如图12).探究1:在运动中,四边形CDH′H能否为正方形?若能,请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探究2:在运动过程中,△ABC与直角梯形DEFH′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求y与t的函数关系.【027】阅读材料:如图12-1,过△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出与水平线垂直的三条直线,外侧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叫△ABC 的“水平宽”(a ),中间的这条直线在△ABC 内部线段的长度叫△ABC 的“铅垂高(h )”.我们可得出一种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新方法:ah S ABC 21=∆,即三角形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 解答下列问题:如图12-2,抛物线顶点坐标为点C (1,4),交x 轴于点A (3,0),交y 轴于点B . (1)求抛物线和直线AB 的解析式;(2)点P 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连结PA ,PB ,当P 点运动到顶点C 时,求△CAB 的铅垂高CD 及CAB S ∆; (3)是否存在一点P ,使S △PAB =89S △CAB ,若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2-2xC Oy ABD 1 1【028】如图,已知抛物线与x 交于A(-1,0)、E(3,0)两点,与y 轴交于点B(0,3)。

07-13年深圳中考数学压轴题含答案--选择题

07-13年深圳中考数学压轴题含答案--选择题

07-13年深圳中考数学压轴题—选择题(含答案)2013年12.如图3,已知321////l l l ,相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相等,若等腰直角△ABC 的三个项点分别在这三条平行直线上,则 sin 的值是( )A.31B.176C.55D.1010答案:D解析:分别过点A ,B 作设平行线间距离为d =1,CE =BF =1,AE =CF =2,AC =BC =5,AB =10, 则2012年12.如图4,已知:∠MON=30o,点A 1、A 2、A 3 在射线ON 上,点B 1、B 2、B 3…..在射线OM 上,△A 1B 1A 2. △A 2B 2A 3、△A 3B 3A 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 1=l ,则△A 6B 6A 7 的边长为 A .6 B .12 C .32 D .64答案:C解:∵△A 1B 1A 2是等边三角形, ∴A 1B 1=A 2B 1,∠3=∠4=∠12=60°, ∴∠2=120°, ∵∠MON=30°,∴∠1=180°-120°-30°=30°, 又∵∠3=60°,∴∠5=180°-60°-30°=90°, ∵∠MON=∠1=30°, ∴OA 1=A 1B 1=1, ∴A 2B 1=1,∵△A 2B 2A 3、△A 3B 3A 4是等边三角形,∴∠11=∠10=60°,∠13=60°, ∵∠4=∠12=60°,∴A 1B 1∥A 2B 2∥A 3B 3,B 1A 2∥B 2A 3,∴∠1=∠6=∠7=30°,∠5=∠8=90°, ∴A 2B 2=2B 1A 2,B 3A 3=2B 2A 3, ∴A 3B 3=4B 1A 2=4,A 4B 4=8B 1A 2=8, A 5B 5=16B 1A 2=16,以此类推:A 6B 6=32B 1A 2=32. 故答案是:32.2011年12、如图4,△ABC 与△DEF 均为等边三角形,O 为BC 、EF 的中点,则AD :BE 的值为A.3:1 B. 2:1 C.5:3 D.不确定解:连接OA 、OD ,∵△ABC 与△DEF 均为等边三角形,O 为BC 、EF 的中点, ∴AO ⊥BC ,DO ⊥EF ,∠EDO=30°,∠BAO=30°, ∴OD :OE=OA :OB=√ 3:1,∵∠DOE+∠EOA=∠BOA+∠EOA 即∠DOA=∠EOB , 又OD/OD=OA/OB∴△DOA ∽△EOB ,∴OD :OE=OA :OB=AD :BE= √3:1. 故为√ 3:12010年12.如图2,点P (3a ,a )是反比例函y =kx(k >0)与⊙O 的一个交点,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0π,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A .y =3x B .y =5x C .y =10x D .y =12x解:设圆的半径是r ,根据圆的对称性以及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可得: π*r^2=4*10π P (3a ,a )在圆上所以0p^2=r^2=(3a)^2+a^2=10a^2 r^2=40=10a^2 a=2k=x*y=3a^2=12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12/xxO yP 图210.如图,已知点A 、B 、C 、D 均在已知圆上,AD //BC ,AC 平分BCD ∠,120ADC = ∠,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10cm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32B . 3C . 23D . 43S △ADC=S △ADO=32008年10.如图2,边长为1的菱形ABCD 绕点A 旋转,当B 、C 两点恰好落在扇形AEF 的弧EF 上时,弧BC 的长度等于A.6π B.4π C.3π D.2π解:连接AC,AB=AC=扇形半径; 又因为菱形四边相等所以BC=AB; 故△ABC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AC=60°; 所以:弧BC=60°/360°×2πr=π/3图 2FED CB A1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0)ky k x=≠与(0)y kx k k =+≠的图象大致是( )答案:CA.xy B.xy C.xy D.xy。

2013中考数学压轴题练习

2013中考数学压轴题练习

2013中考数学压轴题练习1.某数学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活动,过程如下: 设∠BAC =θ(0°<θ<90°).现把小棒依次摆放在两射线AB ,AC 之间,并使小棒两端分别落在两射线上. 活动一:如图甲所示,从点A 1开始,依次向右摆放小棒,使小棒与小棒在两端点处互相垂直,A 1A 2为第1根小棒. 数学思考:(1)小棒能无限摆下去吗?答: .(填“能”或“不能”) (2)设AA 1=A 1A 2=A 2A 3=1. ①θ= 度;②若记小棒A 2n-1A 2n 的长度为a n (n 为正整数,如A 1A 2=a 1,A 3A 4=a 2,),求此时a 2,a 3的值,并直接写出a n (用含n 的式子表示).图甲活动二: 如图乙所示,从点A 1开始,用等长的小棒依次向右摆放,其中A 1A 2为第1根小棒,且A 1A 2= AA 1.数学思考:(3)若已经向右摆放了3根小棒,则1θ= ,2θ= ,3θ= ;(用含θ的式子表示) (4)若只能..摆放4根小棒,求θ的范围.图乙2.数学课上,李老师出示了如下框中的题目.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E 在AB 上,点D 在CB 的延长线上,且ED=EC ,如图.试确定线段AE 与DB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EABCD小敏与同桌小聪讨论后,进行了如下解答: (1)特殊情况,探索结论当点E 为AB 的中点时,如图1,确定线段AE 与DB 的大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结论: AE DB (填“>”,“<”或“=”).EA BCDEA BCD(2)特例启发,解答题目解:题目中,AE 与DB 的大小关系是:AE DB (填“>”,“<”或“=”).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E 作//EF BC ,交AC 于点F . (请你完成以下解答过程) (3)拓展结论,设计新题 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E 在直线AB 上,点D 在直线BC 上,且ED EC =.若ABC ∆的边长为1,2AE =,求CD 的长(请你直接写出结果).3.已知:二次函数y =x 2+bx -3的图像经过点P (-2,5). (1)求b 的值,并写出当1<x ≤3时y 的取值范围;(2)设点P 1(m ,y 1)、P 2(m +1,y 2)、P 3(m +2,y 3)在这个二次函数的图像上. ①当m =4时,y 1、y 2、y 3能否作为同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长?请说明理由;②当m 取不小于5的任意实数时,y 1、y 2、y 3一定能作为同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请说明理由.第2题图1 第2题图24.已知抛物线:y=x²-2x +m-1 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且与y 轴交于A 点, 如图,设它的顶点为B (1)求m 的值;(2)过A 作x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C ,求证是△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yxCEA O BF(3)将此抛物线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C',且与x 轴的左半轴交于E 点,与y 轴交于F 点,如图.请在抛物线C'上求点P ,使得△EFP 是以EF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5.如图(1),矩形ABCD 的一边BC 在直角坐标系中x 轴上,折叠边AD,使点D 落在x 轴上点F 处,折痕为AE ,已知AB=8,AD=10,并设点B 坐标为(m,0),其中m >0.(1)求点E 、F 的坐标(用含m 的式子表示); (2)连接OA ,若△OAF 是等腰三角形,求m 的值;(3)如图(2),设抛物线y=a(x -m -6)2+h 经过A 、E 两点,其顶点为M ,连接AM ,若∠OAM=90°,求a 、h 、m 的值.。

2013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3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深圳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试卷1、 说明,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考场、试室号和座位号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 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好。

2、 全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 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 本卷试题,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在试卷上、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 无效,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一. 选择题(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4个选项, 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3的绝对值是() A . 3B . - 3C .—丄D .丄33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 (a+b ) 2=a 2+b 2B . (ab ) 2=ab 2C . (a 3) 2=a 5D . a?a =a 33. 某活动中,共募得捐款32000000元,将32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 0.32X108B . 3.2X106C . 3.2X 107D . 32X 1064 . (2013深圳)如图,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5. 某校有21名同学们参加某比赛,预赛成绩各不同,要取前 11名参加决赛, 小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只需要再知道这 21名同学成绩的()A .最高分B .中位数△ 等边三角形 C .极差D .平均数B .6. 分式一^的值为0,则()A . x= - 2B . x= ±C . x=2D . x=0A. 33B. —33 c.—78.小朱要到距家15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朱出发10分钟后,小朱的爸爸立即去追小朱,且在距离学校60米的地方追上了他.已知爸爸比小朱的速度快100米/分,求小朱的速度.若设小朱速度是x米/分,则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2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沿图中所示的中位线剪开后,将两部分拼成一个四边形,所得四边形的周长是(A . 8 或:B . 10 或二丿;C . 10 或一;10.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①对顶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④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⑤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A. .1 个11.已知二次函数B. 2个y=a (x —1)2—c的图象如图所示,贝「次函数y=ax+c的大C. 3个致图象可能是(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0, a)与点Q (b, 13)关于原点对称,则a+b的值为())的三个项点分别在这三条平行直线上,则si n a的值是()A.1B. 6 c.返 D .回317,而C二. 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 分)13 .分解因式:4x2- 8x+4= ____________ .14•写有中国” 美国” 英国” 韩国”的四张卡片,从中随机抽取一张,抽到卡片所对应的国家为亚洲的概率是_________ .15. 某商场将一款空调按标价的八折出售,仍可获利10%,若该空调的进价为2000元,则标价_______ 元.16. 如图,每一幅图中均含有若干个正方形,第1幅图中有1个正方形;第2幅图中有5个正方形;••按这样的规律下去,第6幅图中有________ 个正方形.三. 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其中第17题5分,第18题6分,第19题7 分, 第20题8分,第21题8分,第22题9分,第23题9分,共52分)17. 计算:|-旋|+ Q)_1-4sin 4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直线y= -x+m 与直线y=33x+2相交于y 轴上的点C ,与x 轴分别交于点A 、B 。

(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3分)(2)经过上述A 、B 、C 三点作⊙E ,求∠ABC 的度数,点E 的坐标和⊙E 的半径;(4分) (3)若点P 是第一象限内的一动点,且点P 与圆心E 在直线AC 的同一侧,直线PA 、PC 分别交⊙E 于点M 、N ,设∠APC=θ,试求点M 、N 的距离(可用含θ的三角函数式表示)。

(5分)21、已知△ABC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BC 在x 轴上,点D 为BC 的中点,点A 在第一象限内,AB 与y 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E ,点B (-1,0),P 是AC 上的一个动点(P 与点A 、C 不重合) (1)(2分)求点A 、E 的坐标;(2)(2分)若y=c bx x 7362++-过点A 、E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5分)连结PB 、PD ,设L 为△PBD 的周长,当L 取最小值时,求点P 的坐标及L 的最小值,并判断此时点P 是否在(2)中所求的抛物线上,请充分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2、(9分)AB 是⊙O 的直径,点E 是半圆上一动点(点E 与点A 、B 都不重合),点C 是BE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D ⊥AB ,垂足为D ,CD 与AE 交于点H ,点H 与点A 不重合。

(1)(5分)求证:△AHD ∽△CBD(2)(4分)连HO ,若CD=AB=2,求HD+HO 的值。

O D B HE C2006年21.(10分)如图9,抛物线2812(0)y ax ax a a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抛物线上另有一点C 在第一象限,满足∠ACB 为直角,且恰使△OCA ∽△OBC . (1)求线段OC 的长.(2)求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3)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BC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0-1图1022.(10分)如图10-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M 在x 轴的正半轴上, ⊙M 交x 轴于 A B 、两点,交y 轴于C D 、两点,且C 为AE 的中点,AE 交y 轴于G 点,若点A 的坐标为(-2,0),AE 8(1)求点C 的坐标. (2)连结MG BC 、,求证:MG ∥BC(3) 如图10-2,过点D 作⊙M 的切线,交x 轴于点P .动点F 在⊙M 的圆周上运动时,PFOF的比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比值;若变化,说明变化规律.2007年22.如图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OCB的边长为1,点D在x轴的正半轴上,且OD OB=,BD交OC于点E.(1)求BEC∠的度数.(2)求点E的坐标.(3)求过B O D,,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计算结果要求分母有理化.参考资料:把分55==;1==2==等运算都是分母有理化)图623.如图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164y x =-与直线12y x =相交于A B ,两点.(1)求线段AB 的长.(2)若一个扇形的周长等于(1)中线段AB 的长,当扇形的半径取何值时,扇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3)如图8,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x 轴、y 轴于C D ,两点,垂足为点M ,分别求出OM OC OD ,,的长,并验证等式222111OC OD OM +=是否成立. (4)如图9,在Rt ABC △中,90ACB =∠,CD AB ⊥,垂足为D ,设B C a =,AC b =,AB c =.CD b =,试说明:222111a b h+=.图7图8图922.如图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的图象的顶点为D 点,与y 轴交于C 点,与x 轴交于A 、B 两点, A 点在原点的左侧,B 点的坐标为(3,0), OB =OC ,tan∠ACO=31.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经过C 、D 两点的直线,与x 轴交于点E ,在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F ,使以点A 、C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与该抛物线交于M 、N 两点,且以MN 为直径的圆与x 轴相切,求该圆半径的长度.(4)如图10,若点G (2,y )是该抛物线上一点,点P 是直线AG 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PG 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P 点的坐标和△APG 的最大面积.22.(9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0),连结OA,将线段OA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OB.(1)求点B的坐标;(2)求经过A、O、B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2)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C,使△BOC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果点P是(2)中的抛物线上的动点,且在x面积?若有,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及△PAB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2x-8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A,B两点,点P(0,k)是y轴的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以P为圆心,3为半径作⊙P.(1)连结PA,若PA=PB,试判断⊙P与x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当k为何值时,以⊙P与直线l的两个交点和圆心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2010年22.(本题9分)如图9,抛物线y=ax2+c(a>0)经过梯形ABCD的四个顶点,梯形的底AD在x轴上,其中A(-2,0),B(-1, -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分)(2)点M为y轴上任意一点,当点M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为最小时,求此时点M的坐标;(2分)(3)在第(2)问的结论下,抛物线上的点P使S△PAD=4S△ABM成立,求点P的坐标.(4分)图923.(本题9分)如图10,以点M(-1,0)为圆心的圆与y轴、x轴分别交于点A、B、C、D,直线y=-33x-533与⊙M相切于点H,交x轴于点E,交y轴于点F.(1)请直接写出OE、⊙M的半径r、CH的长;(3分)(2)如图11,弦HQ交x轴于点P,且DP:PH=3:2,求cos∠QHC的值;(3分)(3)如图12,点K为线段EC上一动点(不与E、C重合),连接BK交⊙M于点T,弦AT 交x轴于点N.是否存在一个常数a,始终满足MN·MK=a,如果存在,请求出a 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分)2011年23.(本题9分)如图13,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为C(1,4),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D,其中点B的坐标为(3,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4,过点A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E,交y轴于点F,其中点E的横坐标为2,若直线PQ为抛物线的对称轴,点G为直线PQ上的一动点,则x轴上师范存在一点H,使D、G、H、F四点所围成的四边形周长最小。

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及点G、H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0 图11(3)如图15,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T ,过点T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点M ,过点M 作MN∥BD,交线段AD 于点N ,连接MD ,使△DNM∽△BMD。

若存在,求出点T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12年22.如图,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 (﹣4,0)、B (1,0)、C (﹣2,6). (1)求经过A 、B 、C 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2)设直线BC 交y 轴于点E ,连接AE ,求证:AE=CE ;(3)设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D ,连接AD 交BC 于点F ,试问以A 、B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吗?图13图14图15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2x+b(b≥0)的位置随b的不同取值而变化.(1)已知⊙M的圆心坐标为(4,2),半径为2.当b= 时,直线l:y=﹣2x+b(b≥0)经过圆心M;当b= 时,直线l:y=﹣2x+b(b≥0)与⊙M相切;(2)若把⊙M换成矩形ABCD,其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0)、B(6,0)、C(6,2).设直线l扫过矩形ABCD的面积为S,当b由小到大变化时,请求出S与b的函数关系式.201322.如图6-1,过点A (0,4)的圆的圆心坐标为C (2,0),B 是第一象限圆弧上的一点,且BC ⊥AC ,抛物线c bx x y ++-=221经过C 、B 两点,与x 轴的另一交点为D 。

(1)点B 的坐标为( ,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如图6-2,求证:BD//AC(3)如图6-3,点Q为线段BC上一点,且AQ=5,直线AQ交⊙C于点P,求AP的长。

23.如图7-1,直线AB 过点A (m ,0),B (0,n ),且20=+n m (其中m >0,n >0)。

(1)m 为何值时,△OAB 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2)如图7-2,在(1)的条件下,函数)0(>=k xky 的图像与直线AB 相交于C 、D 两点,若OCD OCA S S ∆∆=81,求k 的值。

(3)在(2)的条件下,将△OCD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x 轴的正方向平移,如图7-3,设它与△OAB 的重叠部分面积为S ,请求出S 与运动时间t (秒)的函数关系式(0<t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