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生牙拔除术
口腔临床诊疗基本操作技术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护理课件

缝合伤口
将手术切口缝合,促进术后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可采用间断缝合或连续缝合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缝合方法。
03
CHAPTER
术后护理与注意事项
常规护理
术后2小时可进流食 ,避免过热食物刺激 。
避免剧烈运动和热水 浴,以免加重术后出 血。
保持口腔卫生,每日 刷牙2-3次,饭后漱 口。
0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应对口腔诊疗中的挑战。
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1 2
人性化服务
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温馨、舒适的诊疗环 境。
简化流程
优化诊疗流程,减少患者等待和就诊时间。
3
健康教育
加强患者口腔健康知识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 意识和能力。
THANKS
谢谢
手术前准备
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全身健 康状况评估,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 手术。
术前宣教
术前准备
清洁口腔,确保牙齿无龋齿、无炎症 ;常规拍摄全景片,了解下颌阻生第 三磨牙的具体位置和形态;签署手术 知情同意书。
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手术过程 、术后注意事项等内容,以减轻患者 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手术切口设计
01
02
03
垂直切口
从下颌第三磨牙颊侧近中 边缘开始,垂直向下切开 至牙槽骨表面。
水平切口
在牙槽顶部的牙龈与颊侧 粘膜交界处做水平切口, 并延伸至牙槽突尖部。
弧形切口
沿下颌第三磨牙牙冠颊侧 边缘做弧形切口,并延伸 至牙槽突顶。
牙骨膜分离
01
使用骨膜分离器将覆盖在牙齿周 围的骨膜从牙根表面分离,为牙 齿切割和拔除创造空间。
02
注意不要损伤邻近的牙齿和组织 ,保持术区的清晰视野。
手术讲解模板:阻生牙拔除术

手术资料:阻生牙拔除术
阻生牙拔除术
科室:口腔科 部位:口齿 麻醉:全身麻醉
手术资料:阻生牙拔除术
概述:
阻生牙拔除在临床中常见于下颌第3磨牙 的阻生。下颌第3磨牙阻生与下颌第2磨牙 长轴的关系及其在下颌骨的位置不同,临 床上分为:近中阻生、远中阻生、垂直阻 生、水平阻生、颊向阻生、舌向阻生和倒 置阻生等(图10.1.1.2-1)。下颌阻生第 3磨牙常引起局部或全身病症,多需要拔 除。
注意事项: 3.放置骨凿位置和角度,要根据X线片中 牙根数目、状况和弯根情况,选择劈冠方 向(图10.1.1.2-3)。
手术资料:阻生牙拔除术
注意事项:
4.防止骨凿滑脱,劈冠时要有支点稳定手部。
手术资料:阻生牙拔除术
注意事项: 5.拔牙创内要刮干净,并要使新鲜血块完 全充填。
手术资料:阻生牙拔除术
手术资料:阻生牙拔除术
手术禁忌: 1.急性冠周炎未得到控制者。
手术资料:阻生牙拔除术
手术禁忌: 2.全身性疾病未得到治疗者。
手术资料:阻生牙拔除术
手术禁忌: 3.邻牙严重龋坏或缺失者,可保留部分萌 出用作修复的阻生牙。
手术资料:阻生牙拔除术
术前准备: 1.冠周炎控制后2周以上。
手术资料:阻生牙拔除术
手术资料:阻生牙拔除术
术后护理: 隔日复诊,以观察病情的发展趋势,可酌 情给予静脉抗生素抗炎治疗。
手术资料:阻生牙拔除术
术后护理: ⑥术后清理用物,一次性用物消毒毁形, 然后集中处理。拔牙用具集中送供应室进 行高温蒸汽灭菌。
谢谢!
手术资料:阻生牙拔除术
术后护理:
③注意口腔卫生,拔牙患者术后更应重视 口腔卫生,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患者在拔牙 后次日复诊时仍未敢漱口而口腔卫生很差, 这与术后未进行医嘱有关,术后当天不刷 牙但术后次日即应按常规刷牙、漱口,为 保持术后口腔清洁术后不要抽烟、饮酒, 医生可给漱口剂,能够清洁、抑菌,从而 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阻生牙拔除术介绍课件

成功案例分享
A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
B
阻生牙情况:位置、形态、与邻牙关系等
C
拔牙方法: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时间等
D
术后恢复:疼痛程度、肿胀程度、愈合时间等
E
患者满意度:对拔牙过程和结果的评价
F
医生经验分享:手术技巧、注意事项等
谢谢
手术风险及预防
麻醉风险: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或呼吸困难,需提前告知医生过敏史
感染风险:拔牙过程中可能引起感染,需注意口腔卫生和术后护理
术后并发症:如肿胀、疼痛、感染等,需遵医嘱进行术后护理
出血风险:拔牙过程中可能引起出血,需及时止血
神经损伤风险:拔牙过程中可能损伤神经,需谨慎操作
心理压力:拔牙可能引起紧张和恐惧,需保持放松心态,配合医生操作
分离牙冠:使用牙挺等器械将牙冠与周围组织分离
拔除牙根:使用牙钳等器械将牙根从牙槽骨中拔出
清理创口:清理拔牙创口,防止感染
缝合创口:将创口缝合,促进愈合
术后护理:包括止痛、消炎、饮食等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
01
保持口腔卫生:勤刷牙,使用漱口水
02
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辛辣、过热、过硬的食物
03
观察伤口:注意伤口是否有红肿、出血等异常情况
阻生牙拔除术是指通过手术将阻生牙拔除的手术过程
阻生牙的危害
导致牙列拥挤,影响牙齿美观
01
引发牙周炎,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
02
影响邻牙健康,导致邻牙松动、脱落
03
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导致张口受限、疼痛等不适症状
04
拔除术的必要性
01
阻生牙可能导致邻牙损伤
02
阻生牙可能引发牙周炎等口腔疾病
《阻生牙拔除术》课件

阻生牙的治疗指南
1 术前准备
在进行阻生牙拔除术之 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口 腔检查和影像学评估。
2 治疗方案选择
3 手术注意事项
根据阻生牙的具体情况, 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如拔除、矫正等。
在进行手术过程中,需 要注意细节,避免术后 并发症的发生。
阻生牙拔除术的手术步骤
1
局部麻醉
使用麻醉药物麻醉患者的局部口腔
震荡
手术过程中,阻生牙的拔出会导致周围组织 发生震荡,需要妥善处理。
感染
手术后,伤口可能会受到感染,需要注意术 后护理和预防感染。
阻生牙拔除术后的护理
1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需要密切关注伤口的情况,注意饮食和口腔卫生。
2 恢复时间
恢复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需要数天至数周。
3 注意事项
术后需要避免饮用热食、咀嚼硬质食物等,以免引起感染或伤口裂开。
结束语
感谢各位听众观看本课程,阻生牙拔除术是一项重要的牙科手术,希望本课 程能为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7
牙齿拔除
使用适当的牙齿拔除工具将阻生牙
牙槽突成形
8
从牙槽骨中拔除。
将拔除后的牙槽突进行必要的成形,
以促进愈合。
9
切缝止血,缝合
在手术结束时进行切缝止血,并进 行必要的缝合。
阻生牙拔除术的并发症
出血
手术可能会导致出血,需要注意控制止血, 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神经损伤
手术中可能会损伤邻近的神经,需要谨慎操 作,以避免神经损伤。
《阻生牙拔除术》PPT课 件
阻生牙拔除术是一种常见的牙科手术,本课程将深入介绍该手术的定义、治 疗指南及操作步骤。
阻生牙的概念
定义
阻生牙拔除护理配合(完整版)

操作流程:1. 术前准备(1)协同医生询问患者有关病史和健康状况,并主动做好有关检查。
对于高血压患者需测血压,并将结果报告医生;对于女性患者应询问妊娠和月经情况。
(2)向患者说明手术目的与术中可能出现的感觉和配合手术的要求等,有助于手术顺利完成。
(3)嘱患者取下眼镜和口内活动义齿。
取合适体位,调整灯光,使下牙颌面与地面呈5—10度角,这不仅使手术区光线明亮,而且便于医生操作。
(4)术前常规含漱口水含漱,若龈袋内有食物残渣时,应予以2%双氧水及生理盐水交替冲洗。
(5)术前必须拍口腔全景片。
2. 物品的准备(1)麻药的准备:2%利多卡因或阿替卡因肾上腺素。
(2)药品的准备:为防止麻醉意外和术中出血造成生命体征的变化,需备氧气装置、抢救车备止血药、肾上腺素及地塞米松等抢救药品。
(3)各种器械的准备:一次性检查盘内备注射器,碘伏棉球,干棉球,口镜、探针、镊子、牙龈分离器及刮匙,按照各类阻生智齿的不同手术方案选配器械。
如呈高位垂直、近中阻生、颊侧、远中多无牙龈及骨覆盖邻牙阻力较小者,需要选宽窄适宜的牙挺与牙钳、缝合器械、缝合线。
对其它阻生类型、术中多需切开翻瓣、去骨、劈开及增隙,故除上述器械外,还应增配手术刀、牙骨膜剥离器、骨凿及骨锤等。
3. 术中配合给患者用0.5%碘伏消毒,在患者的颌下铺治疗巾,护士站在医生对侧,以便配合医生操作。
对需切开、去骨、劈开等手术较为复杂的阻生智齿拔除时,术中配合需着重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在切开翻瓣分根时,由于该部位血管丰富而常有渗血,护士应保证手术视野清晰,及时用吸引器吸净唾液和血液;为使手术野充分暴露,护士应给予拉钩并充分止血。
(2)需去骨,劈开、增隙时,应先用左手在无菌孔中下稳妥地扶托手术侧的下颌角及下颌体后部的下缘,然后轻轻地锤击一、二次。
这不仅可使患者领受锤击感觉,避免在正式锤击时患者因惊恐而突然移动头位,而且又可检查骨凿放置是否稳妥。
这对于保证顺利完成劈开有重要作用,并能保护颞下颌关节以免受损伤。
关于阻生牙拔除术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阻生牙拔除术一、背景介绍阻生牙是指在颌骨内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萌出到正常位置的牙齿。
常见的阻生牙包括下颌第3磨牙,也被称为智齿。
阻生牙常引起局部或全身病症,多需要拔除。
阻生牙拔除在临床中是一项常见的手术,特别是对于下颌第3磨牙的阻生情况。
二、阻生牙的类型与位置下颌第3磨牙阻生的位置和与下颌第2磨牙长轴的关系决定了其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阻生牙可以分为近中阻生、远中阻生、垂直阻生、水平阻生、颊向阻生、舌向阻生和倒置阻生等类型。
这些分类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不同类型的阻生牙。
三、拔除手术的适应症与并发症阻生牙拔除的适应症主要包括反复发作的冠周炎、邻牙受损、囊肿形成以及预防性拔除等。
然而,阻生牙拔除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如邻牙损伤、术后感染、神经损伤等。
因此,在进行手术前,医生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状况,制定合适的手术计划,并告知患者可能的风险。
四、拔除手术的过程与注意事项阻生牙拔除通常需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
根据不同类型的阻生牙,手术过程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手术包括分离牙龈、挺出牙齿、清理牙槽窝等步骤。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保护周围的软组织和骨骼,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口腔护理和定期回诊复查,以确保手术成功和尽快恢复。
五、总结与展望阻生牙拔除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手术,对于治疗阻生牙引起的病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因此,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状况,制定合适的手术计划,并在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护周围的软组织和骨骼。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降低手术风险和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也可以研究阻生牙的形成机制和预防措施,以减少阻生牙的发生率。
《阻生牙拔除术》课件

阻生牙的危害
疼痛
阻生牙常常引起周围软 组织的炎症,导致疼痛
和肿胀。
感染
阻生牙周围的细菌繁殖 可能导致感染,严重时 可能引发间隙感染或骨
髓炎。
邻牙损伤
阻生牙可能会对邻近牙 齿施加压力,导致邻牙
移位或牙根吸收。
颌骨囊肿和肿瘤
长期存在的阻生牙可能 导致颌骨囊肿和肿瘤的
发生。
02
阻生牙拔除术的适应症与 禁忌症
休息与运动
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术后复查与随访
复查时间
术后1周、2周、1个月应按时回诊复查,以便医生评估恢复情况 。
随访重要性
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如感染、干槽症等,以便及时处 理。
复查内容
复查时医生会检查伤口愈合情况、牙齿功能恢复情况等,并给予相 应指导。
06
阻生牙拔除术的临床应用 与效果评价
《阻生牙拔除术》 PPT课件
目录
• 阻生牙拔除术简介 • 阻生牙拔除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阻生牙拔除术的操作流程 • 阻生牙拔除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目录
• 阻生牙拔除术的术后恢复与注意事项 • 阻生牙拔除术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评价
01
阻生牙拔除术简介
阻生牙的定义
01
02
03
阻生牙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如颌 骨间隙过小、骨粘连、骨 肿瘤等)无法正常萌出到 正常位置的牙齿。
药物、定期回诊复查。
疼痛管理
术后恢复期可能伴随一定程度的 疼痛,医生会开具止痛药,帮助
患者缓解疼痛。
肿胀与出血
术后可能出现肿胀和出血现象, 属于正常反应,可通过冷敷、压
迫止血等措施缓解。
术后注意事项
牙槽外科:阻生牙拔除

口腔卫生维护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 查和洁牙。
定期复查
术后应定期回诊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 任何术后并发症。
06
阻生牙拔除的预防保健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口腔检查
通过定期口腔检查,可以及时发 现阻生牙的存在,以及口腔其他 异常情况,如牙龈炎、牙周炎等 。
早期干预
在阻生牙尚未造成严重问题时, 医生可以采取措施,如正畸治疗 或预防性拔除,避免阻生牙对口 腔健康造成进一步影响。
术后处理
止血
术后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及时处理出血不止 的现象。
镇痛
根据患者疼痛情况,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缓 解疼痛。
抗感染
口服或注射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
口腔卫生
保持口腔清洁,定期回诊复查,及时处理并 发症。
04
阻生牙拔除的并发症与 防治
并发症类型
感染
出血
拔牙后口腔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 为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
运动康复
术后可逐渐恢复运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手术部位的愈合。
心理康复
术后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睡眠充足
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手术部位的愈合和身体的恢复。
注意事项
术后疼痛与肿胀
术后可能出现疼痛和肿胀,如持续加重或出 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避免感染
术后应避免感染,如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 就医。
并发症防治
预防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术后常规使 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预防出血
拔牙前充分了解患者全身状况,控制 基础疾病,避免在月经期、妊娠期拔 牙,术后咬紧纱布压迫止血。
预防神经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适应证
⒋部分萌出,反复发作冠周炎; 部分萌出,反复发作冠周炎; 咬颊或摩擦颊粘膜: ⒌咬颊或摩擦颊粘膜:可以造成创伤性溃 并且是一种长期的慢性刺激; 疡,并且是一种长期的慢性刺激; 有囊肿形成; ⒍有囊肿形成;
(二) 适应证
⒎妨碍下颌喙突运动; 妨碍下颌喙突运动; 压迫第二磨牙远中,造成龋坏与疼痛; ⒏压迫第二磨牙远中,造成龋坏与疼痛; 防碍义齿的制作与戴入。 ⒐防碍义齿的制作与戴入。
㈦拔牙创处理
随时吸出唾液及血液,避免唾液进入拔 随时吸出唾液及血液, 牙创。 牙创。 检查并清除碎牙片或碎骨片。 检查并清除碎牙片或碎骨片。 刮除肉芽肿牙囊 去除邻牙远中颈部(尤其是有龋时) 去除邻牙远中颈部(尤其是有龋时)存 留食物残渣及牙的坏死组织 牙槽窝复位
㈦拔牙创处理
去除锐缘 先缝颊侧切口, 先缝颊侧切口,再缝远中切口 可置入碘仿海绵-----防止发生干槽症 可置入碘仿海绵---防止发生干槽症 术后冰袋冷敷手术侧面部 术后用药: 术后用药:消炎消肿止痛
第五节 牙拔除术的 并发症
一.牙拔除术中的并 发症
㈠软组织损伤
⒈牙龈撕裂 原因: 原因: ⑴ ⑵ 后果: ⑴ 后果: 处理: 处理: ⑴ ⑵ 分离不彻底 牙钳夹住 术后出血 及时发现, 及时发现,再分离 撕裂后缝合
㈠软组织损伤
⒉下唇损伤 ⒊行翻瓣手术时粘骨膜瓣被撕裂 ⒋软组织刺伤 ⒌使用骨钻去骨或分冠拔牙时将邻近软组织卷入
㈡牙槽骨折断
处理: 处理:如骨板折断后一半以上已无骨膜附着 --最好去除 --最好去除 如折断骨片大部分有骨膜膜附着可将其复合 --使其愈合 --使其愈合
㈢口腔上颌窦交通
原因: 原因: ⑴解剖因素: 根尖与上颌窦仅有一薄层 解剖因素: 或无骨相隔 ⑵操作因素:取断根时用力不当 操作因素:
㈢口腔上颌窦交通
愈合过程
三、骨组织修复
6d开始形成新骨 6d开始形成新骨 30d新骨充满牙槽骨 30d新骨充满牙槽骨 3mo完全形成骨组织 3mo完全形成骨组织
愈合过程
四、上皮覆盖拔牙创
3d牙龈上皮向血凝块表面生长 3d牙龈上皮向血凝块表面生长 4w内上皮愈合完成 4w内上皮愈合完成
愈合过程
临床上
1w牙槽窝内形成肉芽组织 1w牙槽窝内形成肉芽组织 1-2m牙槽窝平复,有新骨形成 2m牙槽窝平复,有新骨形成 3-6m重建过程完成,正常骨结构 6m重建过程完成,正常骨结构
垂直阻生 颊向阻生 水平阻生 舌向阻生 近中阻生 倒置阻生 远中阻生
(四) 术前检查
⒈口外检查: 口外检查: 颊部有无红肿; ⑴颊部有无红肿; 颌下及颈部有无肿大的淋巴结; ⑵颌下及颈部有无肿大的淋巴结; 检查下唇有无麻木或感觉异常。 ⑶检查下唇有无麻木或感觉异常。
(四) 术前检查
⒉口内检查: 口内检查:
(三) 拔除方法
②阻生牙的牙冠与邻牙牙根紧密接 触并侵蚀邻牙牙根。 触并侵蚀邻牙牙根。 遇此情况, ※遇此情况,邻牙是否能保留应予 考虑。 考虑。
(三) 拔除方法
⒊注意与上颌窦的关系 ⒋注意阻生牙根的弯曲方向
(三) 拔除方法
手术步骤 切开翻瓣 去除覆盖骨质 拔上颌阻生智齿时,不能用劈开法) 挺出阻生牙 (拔上颌阻生智齿时,不能用劈开法) 处理拔牙创后缝合创口
⑴有无张口困难; 有无张口困难; 的阻生情况,有无炎症; ⑵8的阻生情况,有无炎症; 检查6/7情况,判断其能否保留; 6/7情况 ⑶检查6/7情况,判断其能否保留;特别 注意7有无龋坏,如有,术前交代清楚 清楚, 注意7有无龋坏,如有,术前交代清楚, 因拔第三磨牙后可能仍有疼痛。 因拔第三磨牙后可能仍有疼痛。
第四节 拔牙创的愈 合
愈合过程(四个阶段) 愈合过程(四个阶段)
一、拔牙创出血及凝血块形成
15min 保护创口/防止感染/ 保护创口/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正常愈合 脱落/质量不佳—拔牙创感染/ 脱落/质量不佳—拔牙创感染/疼痛
愈合过程(四个阶段) 愈合过程(四个阶段)
二、凝血块机化
牙龈组织收缩/ 牙龈组织收缩/拔牙创变小 24h 开始机化 3d-20d纤维结缔组织 3d-20d纤维结缔组织
麻醉要求 :
除常规的下颌阻滞麻醉外, 除常规的下颌阻滞麻醉外,应 在智齿颊侧近中角及远中三点作 粘膜下注射。 粘膜下注射。 麻药最好用2% 麻药最好用2%利多卡因加肾上 2%利多卡因加肾上 腺素
切开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①远中切口勿偏舌侧 ②颊侧切口勿超过前庭沟 ③ 切开时应直达骨面, 切开时应直达骨面,作粘骨 膜全层切开。 膜全层切开。
后果:上颌窦感染, 后果:上颌窦感染,口腔上颌窦瘘 预防: 预防: 上颌磨牙拔除困难时, ⑴上颌磨牙拔除困难时,用翻瓣去骨及分根 法拔除。 法拔除。 疑上颌窦穿孔时,用捏鼻鼓气法检查。 ⑵疑上颌窦穿孔时,用捏鼻鼓气法检查。
㈢口腔上颌窦交通
处理: 处理:
⑴小穿孔(≤2m) 小穿孔( 2m) ① 常规处理 ② 抗生素 ③ 勿用鼻腔鼓气 ⑵中穿孔(2~6mm) 中穿孔(2~6mm) 8”字形缝合 ① “8”字形缝合 ②鼻腔喷雾可以减轻充血的药剂 大穿孔(>6mm) (>6mm ⑶大穿孔(>6mm) ①转移临近组织关闭穿通口 ②术后注意事项(同上) 术后注意事项(同上)
二.上颌阻生第三磨牙 拔除术
(一) 分类
(二) 适应证
⒈牙本身龋坏,补牙操作较困难; 牙本身龋坏,补牙操作较困难; 与邻牙远中面之间有食物嵌塞( ⒉与邻牙远中面之间有食物嵌塞(这种嵌 塞很难通过调磨纠正); 塞很难通过调磨纠正); 无对牙而下垂,属于废用牙, ⒊无对牙而下垂,属于废用牙,易产生食 物嵌塞; 物嵌塞;
(三) 拔除方法
术前应进行仔细的临床与X线检查, 术前应进行仔细的临床与X线检查,并 做到四个注意 四个注意: 做到四个注意:
⒈注意并以手指触摸覆盖阻生牙 牙冠的软硬组织, 牙冠的软硬组织,估计阻生牙位于骨组织 的深度以及手术的难易程度。 的深度以及手术的难易程度。
(三) 拔除方法
⒉注意阻生牙与邻牙的关系以及邻牙本身 的情况: 的情况: ①阻生牙的牙冠在邻牙牙根之间 或在邻牙牙根上面并与它直接接触; 或在邻牙牙根上面并与它直接接触; 遇此情况, ※遇此情况,除了术中应注意避免 损伤邻牙牙根之外; 损伤邻牙牙根之外;术前还须向 病人交 代可能发生损伤邻牙牙根的并发症。 代可能发生损伤邻牙牙根的并发症。
(四) 术前检查
⒊X线检查: 线检查:
常规拍摄根尖片或全景片,观察: 常规拍摄根尖片或全景片,观察: 下颌管与牙根的关系 判断根尖是否突入下颌管的依据: 判断根尖是否突入下颌管的依据: 观察牙根的牙周膜和硬骨板是否连续( ①观察牙根的牙周膜和硬骨板是否连续(连续 未进入) →未进入) ②下颌管是否变窄。 (变窄→进入) 下颌管是否变窄。 变窄→进入)
(三) 临床分类
⒈根据牙与下颌支及第二磨牙的关系 第Ⅰ类:在下颌支前缘和第二磨牙远中 面之间,有足够的间隙可以容纳阻生 面之间,有足够的间隙可以容纳阻生 第三磨牙牙冠的近远中径。 第三磨牙牙冠的近远中径。 间隙不大, 第Ⅱ类:间隙不大,不能容纳阻生第三 磨牙的近、远中径。 磨牙的近、远中径。 全部或大部位于下颌支内。 第Ⅲ类:全部或大部位于下颌支内。
(五)阻力分析
邻牙阻力
是否与阻生牙紧密接触 阻生的位置--如第Ⅱ和第Ⅲ类阻生, --如第 阻生的位置--如第Ⅱ和第Ⅲ类阻生,邻 牙阻力大
(六) 拔除方法
手术步骤
1. 麻醉 2. 切开翻瓣 3. 去骨(骨钻) 去骨(骨钻) 4. 分牙(劈开或磨开) 分牙(劈开或磨开) 5. 挺出(检查牙根) 挺出(检查牙根) 6. 拔牙创处理
㈣下颌骨骨折
原因: 原因:
1. 2.
下颌角部骨折 下8阻生 原来就存在病理性骨质疏松状态。 原来就存在病理性骨质疏松状态。
翻瓣
注分离器, 直抵骨面,紧贴骨面将瓣掀起。 直抵骨面,紧贴骨面将瓣掀起。 颊侧瓣翻到外斜线时即可, ②颊侧瓣翻到外斜线时即可,勿超过 此线。 此线。
去骨
去骨的量与部位: 去骨的量与部位: 面 、颊侧及远中 暴露牙颈部。 暴露牙颈部。
(四) 术前检查
阻生牙及邻牙的关系
龋坏, 邻牙有无龋坏 远中骨质有无吸收 邻牙有无龋坏,远中骨质有无吸收
阻生牙周围的骨质情况, 阻生牙周围的骨质情况,有无硬化致密 阻生牙牙根形态。 阻生牙牙根形态。
(五)阻力分析
牙冠部阻力: 牙冠部阻力: 包括软组织及骨组织的阻力。 包括软组织及骨组织的阻力。 如软组织覆盖超过 面的1/2,需将 切开; 其切开; 低位阻生者,冠部骨阻力大, 低位阻生者,冠部骨阻力大,需去 除较多骨质。
颊侧2条,舌侧1 颊侧2条,舌侧1条
牙根多样——阻力分析(X 牙根多样——阻力分析(X线)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二
适应证:从预防的角度而言, 适应证:从预防的角度而言,早日拔除可以预防很多由 其引起的问题。 其引起的问题。 最好的拔牙时机是16 18岁 最好的拔牙时机是16-18岁时 16理由: 理由: 牙根已大约形成1/3之长,拔除较容易; 之长,拔除较容易; 病员的耐受力较好; 病员的耐受力较好; 伤口愈合迅速。 伤口愈合迅速。
(三) 临床分类
⒉根据牙在骨内的深度
高位:>= 合平面 高位: 中位:合平面—— ——7 中位:合平面——7牙颈部 低位:<7牙颈部 骨埋伏) 低位:<7牙颈部 (骨埋伏)
(三) 临床分类
3.根据阻生智齿的长轴与第二磨牙长轴的关系: 3.根据阻生智齿的长轴与第二磨牙长轴的关系: 根据阻生智齿的长轴与第二磨牙长轴的关系
适应证
引起7 引起7远中骨质的吸收 7or8龋坏 7or8龋坏 反复冠周炎 压迫引起邻牙牙根吸收
适应证
预防牙源性囊肿及肿瘤 原因不明的神经痛病因 因正畸需要(牙列拥挤) 因正畸需要(牙列拥挤) TMD诱因 TMD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