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元认知能力测试问卷的研究
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高中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除了掌握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元认知水平。
元认知是指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策略的认识和监控。
高水平的元认知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对高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元认知水平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帮助。
一、问题的提出1. 高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是否存在着元认知水平的差异?2. 不同学生特点是否会对其元认知水平产生影响?3. 高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存在的元认知问题是什么?4. 如何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促进化学学习的有效进行?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向不同年级的高中学生进行。
问卷主要涉及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状态和对化学学习的认知水平等方面。
还会对一部分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以了解其更加具体的学习情况和认知过程。
三、调查结果分析1. 学生的个人特点对元认知水平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元认知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高年级学生更加注重自我监控和评价,能够更好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而低年级学生在这方面相对较弱,需要在元认知能力上加强。
性别、学习动机、家庭背景等因素也对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
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会促进学生更有意识地进行元认知调控,而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受到鼓励和支持的学生更加自信和自我评价较高。
2. 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存在的元认知问题深度访谈的结果显示,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存在一些典型的元认知问题。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停留在表面层次,缺乏深入思考和分析;学习时不能恰当地评价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情况,缺乏自我监控的能力。
这些问题使得学生无法高效地学习化学知识,影响了学习效果。
针对学生存在的元认知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学校和老师要加强学生的元认知培养,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监控,发挥元认知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老师可以通过设计更具挑战性和启发性的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化学学习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元认知水平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因素。
元认知水平即对自己认知和控制的认识,包括对自己思维过程的感知和监控能力,以及对自己学习策略和方法的认知和调整能力。
目前关于高中学生元认知水平对化学学习的影响的研究尚不足,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了解高中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情况,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化学,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本研究旨在调查高中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分析元认知水平对化学学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提高高中学生化学学习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调查与分析高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元认知水平,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具体来说,我们的研究目的包括:1.了解高中学生对元认知的理解和认知水平;2.分析高中学生元认知水平与化学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3.探讨影响高中学生元认知水平的因素,如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等;4.提出针对高中学生元认知水平不足的建议,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旨在为提高高中学生化学学习效果和提升元认知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针对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教育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元认知水平作为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认识和控制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学习效果。
通过对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探究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的状况,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教学实践中,了解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教育部门和学校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化学学习是高中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不仅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学生未来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基础。
目前一些调研数据显示,高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上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不科学、知识掌握不牢固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影响了他们对化学学科的认知和理解。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表现和问题,有必要对他们的元认知水平进行调查和分析。
元认知是指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监控和调控的能力,包括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的认知。
高中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也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
通过对高中学生元认知水平的调查和分析,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提高化学学习的效果,并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知能力。
【2000字,内容结束】1.2 研究目的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旨在深入了解高中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认知水平,探讨元认知水平与化学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高中学生元认知水平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帮助高中学生提高化学学习的效果,提升学习成绩。
具体地,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观察等方法,收集高中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找出影响元认知水平的关键因素,探讨如何有效提高高中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高中学生化学学习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学习效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1.3 研究方法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多个高中学生进行实地调研,以了解其化学学习的元认知水平。
设计了一份涵盖各个方面的问卷,包括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程度、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学习过程的能力、知识检测和反思的习惯等指标。
然后,在学校课堂内对参与者进行调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一、引言元认知是指个体对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状态有意识地感知、观察、了解、调控的能力。
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活动,他们的元认知水平对于化学学习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对高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元认知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为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供参考。
二、调查设计1. 调查对象选择一所高中的化学课堂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2. 调查内容(1)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自我认知水平,包括对自己对化学学习的学习目标、方法和策略的自我认知。
(2)学生对化学学习过程的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包括对自己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整,以及对学习结果的评估和反思。
3. 调查方法设计问卷进行调查。
问卷包括开放性问题和闭合性问题,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又可以收集到学生的具体问题和建议。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自我认知水平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高中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学习目标比较清晰,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是提高成绩和扩展知识。
他们对于化学学习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认知不够全面。
有的学生只知道记忆化学公式和知识点,却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培养,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 监控和反思能力大部分学生对于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整能力不够强,容易走入机械记忆的误区。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善于发现自己的学习困难和错误,并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学生对于学习结果的评估和反思不够深入,往往只关注成绩而忽视了对知识理解和应用的思考。
需要加强学生的监控和反思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反思去改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高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元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和监控反思能力有所欠缺。
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引导学生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提高学习的动机和效果。
2. 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调查分析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通过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及数据分析,探讨相关影响因素。
正文部分围绕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的概念、特点及相关研究展开,结合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对影响因素的讨论,揭示了一些影响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的重要因素。
结论部分总结了对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为今后的教学实践和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调查、分析、因素、启示、未来研究、学习概念、影响因素、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调查对象、调查方法、结果分析、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化学学习一直被认为是高中阶段学生必修课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
化学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提供帮助,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验能力。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许多高中学生对于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较低,缺乏对化学学习过程的深入认识和理解。
他们往往只注重记忆化学知识点,而忽略了对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的理解,导致学习效果并不显著。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了解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的现状和特点,可以帮助教育者和决策者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通过对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可以更好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和建议。
对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还能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1.2 研究意义高中阶段是学生接受化学知识以及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时期,而元认知水平则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策略的认知水平。
对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了解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能够帮助学校和教师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元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近年来,学习元认知水平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元认知水平是指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其效果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在化学学科中,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高中化学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对化学学科的元认知现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结构化问卷的方法,针对高中一、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学生基本信息;二是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包括对学习目标的设定、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以及学习成果的评估;三是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包括学习兴趣、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本次调查还采用了实地访谈的方法,选择了5名高中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于学习过程的感受和思考。
二、调查结果1.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总体较低本次调查中,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没有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更多的学生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教育,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
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大多数学生只是机械地重复学习内容,对于学习方法的探索和尝试较为缺乏。
在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上,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调整能力还比较欠缺。
在学习成果的评估方面,学生往往只注重对错和分数,而忽略了对于学习的深入思考。
2.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缺乏兴趣和思考调查结果显示,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较低,学生普遍认为化学学科内容枯燥乏味,难以理解。
此外,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较少进行思考和探究,只是简单地记忆公式和定义,缺乏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学生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调查结果还显示,学生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支持,特别是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方面的指导。
此外,学生也需要更多的鼓励和认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和自我效能。
4.与实地访谈结果一致,但呈现更具体、更丰富的情况调查结果与实地访谈结果一致,显示学生元认知水平的普遍低下,以及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缺乏兴趣和思考等情况。
初中生数学元认知水平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初中生数学元认知水平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编制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对于中小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数学元认知水平则更是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元认知水平,设计和编制一份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设计初中生数学元认知水平调查问卷时,应该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对象。
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态度、数学学习策略以及数学学习困难等情况,以便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调查对象则应该是各年级的初中生,涵盖不同性别、不同学习水平和不同数学兴趣的学生,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和代表性。
其次,设计初中生数学元认知水平调查问卷时,需要考虑问题的设置和编制。
问卷中的问题应该围绕数学学习的方方面面展开,包括数学学习动机、数学学习方法、数学学习困难以及数学学习成绩等内容。
同时,问题的设置要简明扼要、清晰明了,避免出现模糊或引导性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如实填写。
接着,设计初中生数学元认知水平调查问卷时,应该注重问卷的信、效度。
问卷的信度是指问卷中的问题是否能够准确地反映被调查者的实际情况,问卷的效度则是指问卷设计是否真正起到了调查的目的和效果。
为了保证问卷的信、效度,可以在设计问卷之前进行专家评议和小规模试题,及时调整和改进问卷的内容和形式。
最后,设计初中生数学元认知水平调查问卷时,需要考虑问卷的操作性和实施情况。
问卷应该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使得被调查者能够方便、快捷地填写,避免出现回答困难或疲劳的情况。
同时,在实施调查时,应该确保问卷的分发和收集工作得到有效的安排和管理,及时处理问卷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疑惑。
综上所述,设计和编制初中生数学元认知水平调查问卷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只有科学合理地设计问卷内容、格式和形式,才能更好地了解初中生的数学元认知水平,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支持。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实践,能够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初中生数学元认知水平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编制工作,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农村学生物理元认知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对农村学生物理元认知能力的调查与思考在现有招生体制下,一般农村普通中学的高一新生是经过重点中学、城市普通中学层层筛选过滤后余下的,无论知识结构还是能力结构均与重点中学和城市普通中学的学生存在较大差异,而高中物理较初中物理又有一个比较大的台阶,使得这些知识基础差、学习能力弱的学生,难以顺利完成初高中物理学习的转合,部分学生经过一些努力,但是效果不大,开始视物理为“无理”,荒废物理学习,这样势必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十分有必要对他们学习物理困难的成因作深刻的调查与分析,找出教与学的最近发展区,研究对策,采取措施,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提高。
为此,笔者就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与学科教学问题相结合这个层面,作了问卷调查与分析,经过实践,探索出一些对策和措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元认知能力在物理学习中的表现及对学生的调查所谓元认知是指知识掌握的自我监控心里机制,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意识,是个体检验、调整和评价自身思维的能力。
其实质就是关于个体对自己认知的认知,是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
表现在以下方面:会激励自己勤奋学习,会确立学习目标,善于选择能达到目标的最适当的学习方式方法,善于检测达标情况,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会总结自己达到目标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及时调整学习方式方法等。
在问卷中,我把它在物理学习中的表现分为三个方面八个维度,调查结果如下:1.物理学习活动前的自我监控(1)计划性对学习活动无计划的占68.45%。
(2)准备性在学习活动前未作好各种具体准备的占87.26%。
2.物理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监控(1)意识性在学习活动中不清楚学习目标和对象、任务的占31.40%。
(2)方法性不讲究策略选择并且采取适当学习方法的占58.03%。
(3)执行性在学习活动中不能控制自己去执行学习计划、排除干扰,保证学习顺利进行的占79.6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元认知能力测试问卷的研究∗庞超波1,蒋振宇21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贵阳 (550001)2广西玉林市第十一中学,广西玉林 (537000)E-mail:pcb200705149@摘要:元认知能力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的高级认知能力。
本研究在文献梳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初步确立《中学生元认知能力测试问卷》的三个基本维度: 元认知计划、元认知监控和元认知评价。
以此为基础编制原始问卷,对866名中学生进行测试,探讨了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心理结构。
本研究所编制的大中学生元认知能力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关键词:元认知能力;心理结构;问卷1问题的提出1.1研究目的元认知能力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的高级认知能力,是个体基本而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是认知综合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它包括了个人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识,根据现实情况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必要、适当的调节,以及对认知活动收获的体验等。
自从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vaell)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元认知概念后,元认知就成为了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尤其是在教育心理方面,与实践的联系更是具为紧密,比如在教学方面,学者们关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以及元认知训练的可行性;而对于学习主体,则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与学习焦虑、学习不良、阅读困难以及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联系。
因此,如果能够对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水平进行有效的测试,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自觉性。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心理结构并编制一套适合于中学生元认知能力问卷。
1.2研究现状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包含了两个方面: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布朗(Brown)则将元认知分成两大成分:元认知知识和元调节,两个人的观点虽有不同之处,但也存在着相同的地方,他们都认为“元认知具有双重状态,既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实体,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1]。
而国内学者倾向于把两人的观点结合,提出元认知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国内外对元认知量表的研究,多以这三种结构基准。
在国外,有Schraw等人以Brown的元认知概念作为理论基础编制的《元认知意识问卷》,主要用于测量成人关于元认知的知识和调节,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调节两个分量表,前者有陈述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三个维度,后者包含了计划、监控、信息管理、评估和调节五个方面,是一个国外使用得比较广泛的元认知测验量表;Sperling教授根据《元认知意识问卷》题目简化改编而成的《儿童元认知意识问卷》,问卷分低年级(三~五年级)∗基金项目:贵州师范大学学生科研重点项目研究成果和高年级(六~九年级)两个版本,用来测查儿童的元认知水平。
在国内,比较有影响的是汪玲、郭德俊、方平等人编制修订的《元认知问卷》,问卷以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技能为三个基本维度,经过几次修改后,保留了26个条目,其中7个属于元认知知识维度,7个属于元认知体验维度,12个属于元认知技能维度,问卷适合大学生和中学生群体使用[2];张雅明,俞国良以测量评估小学生元认知水平为目的编制的《儿童元认知问卷》,确立六个基本维度:自我认知、动机信念、策略、计划、监控、调节,适用对象为国内小学高年级学生[3];还有康中和以大学生为对象编制的《大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他把元认知能力划分为元认知计划、元认知监控、元认知调节、元认知评价四个维度,共24个题目[4]。
然而,在现有的量表中,尚缺乏一套专门用于中国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测查工具。
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不同于小学生或大学生,他们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操控比小学生好,却又没有大学生成熟,因此,编制一套符合中学生心理发育状况的问卷,将更有利于把握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现状与发展特点。
1.3理论构想按照Nelson等人提出的元认知模型理论,元认知模型有两个水平:元水平与客体水平,而且“元认知包含着监测和控制两个方面,监测指信息从客体水平向元水平流动,它使元水平得知客体水平所处的状态;控制是信息从元水平向客体水平流动,它使客体水平得知下一步该做什么” [5],信息就在两个水平之间进行往返交流(亦即反复的监测和控制),最终达到认知目标。
元认知能力是一种高级的认知能力,在实际的认知活动中也遵循了这一模型:先是知觉和理解当前认知活动的特征和意义,然后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监控和调节,再支配自己的认知活动,受到支配的认知活动又接受新一轮的知觉、理解、监控和调节,如此循环往复。
因此,我们倾向于认为,元认知能力包含了三个维度:元认知计划、元认知监控和元认知评价。
元认知计划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特点、任务情况、策略选择、结果预测等方面的综合认知能力;元认知监控就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进展和效果进行检查、评价、反馈以及根据监测到的信息调配个人的资源,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的能力;元认知评价就是认知活动结束后对任务完成的过程及效果进行的回溯性思考的能力。
2研究方法2.1问卷的初步编制:从问卷的理论构想出发,并参考前人编制的问卷,把挑选的和自编的项目组成项目题库。
经过咨询有关专家、心理学老师、研究生及中学老师的意见,从题库中精选了30个项目组成了《中学生元认知能力测试问卷》初稿。
问卷初稿的内容体现了元认知计划、元认知监控和元认知评价三个方面,问卷编制采用李克特式5点量表法:“1”表示完全不符合,“2”表示不太符合,“3”不确定,“4”表示基本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
问卷的所有项目采用随机排列方式。
2.2问卷的初次测试运用已编制的《中学生元认知能力测试问卷》初稿,选取广西玉林市一所初中和一所高中,共发放216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14份,有效问卷202份,有效回收率为93.5%。
其中初一学生55人(男31人,女24人),初二学生49人(男27人,女22人),高一学生51人(男23人,女28人),高二学生47人(男22人,女25人)。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首先进行项目分析,删掉与总分相关过低的10个项目。
进一步因素分析,KMO系数为0.806,Bartlett检验p<0.0001,说明变量之间有一定相关,适合因素分析。
在探索性因素分析后,删除6个项目在所属因素上的载荷少于0.30的项目,形成具有14个项目的《中学生元认知能力测试问卷》第二稿。
正式问卷依然采用Likert 5点式量表。
2.3问卷的正式次测试广西玉林市另取初中和高中各一所,发放问卷共725份,剔除无效问卷61 份,有效问卷664份,有效回收率为91.6%。
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初一学生114人(男62人,女52人),初二学生102(男52人,女50人)人,初三学生118人(男56人,女62人),高一学生113人(男47人,女66人),高二学生112人(男51人,女61人),高三学生105人(男40人,女65人)。
采用SPSS16.0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信、效度检验,采用Amos4.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3研究结果3.1信度分别采用Crobach α系数和分半信度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结果见表1:表1中学生元认知能力问卷的同质性信度和分半信度元认知计划元认知监控元认知评价总量表Crobach α系数0.580 0.770 0.603 0.838 分半信度0.616 0.775 0.598 0.810如表所示,总问卷的Crobach α系数为0.838,各维度的Crobachα系数在0.580至0.770之间;总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810,各维度的分半信度在0.598至0.775之间。
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3.2效度3.2.1内容效度本问卷的条目来源于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以及研究组讨论所提出的项目。
笔者将初步拟定的题目请专家审查、修改,之后,又邀请中学老师及中学生帮助了解题目含义能否被研究对象理解,调整不恰当的一些文字表达,反复推敲和修改某些项目,直到基本确定题目的意思明确、通俗易懂。
通过以上措施来保证问卷的良好内容效度。
3.2.2结构效度3.2.2.1探索性因素分析对正式问卷施测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抽取公共因素(见表2),求得初始负荷矩阵,再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求出最终的因素负荷矩阵(见表3)。
项目所属因素上的载荷介于0.428和0.742之间,三个因素累积变异解释率为46.492%。
表2中学生元认知能力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因素特征值变异百分比累计变异百分比19.27019.2701 4.46933.00613.7372 1.02813.48546.4923 1.013表3中学生元认知能力问卷各因素的项目及其载荷因素1 因素2 因素31 0.706 11 0.657 10 0.7426 0.705 5 0.643 4 0.71414 0.662 8 0.569 7 0.52512 0.584 2 0.564 13 0.4280.53930.4519根据以上结果及相关理论构想和各因素所包括的题项内容,可以确认:因素一为元认知监控,因素二元认知计划,因素三为元认知评价。
这三个因子基本符合之前的关于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理论构想。
3.2.2.2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的拟合度指数见表4:表4中学生元认知能力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项拟合指数χ2 df χ2/df RMSEA GFI AGFI CFI NNFI NFI118.232 74 1.598 0.047 0.905 0.886 0.894 0.881 0.895从上表数据来看,χ2/df值小于3,RMSEA值小于0.05,其余指标接近或达到0.9,总的来说,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可以说明模型与观察数据的拟合。
3.2.2.3维度之间的相关各个维度之间以及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统计显著水平(p<0.01),结果见表5:表5 中学生元认知能力问卷维度及总分之间的相关元认知计划元认知监控元认知评价总 分元认知计划……元认知监控0.574 ……元认知评价0.460 0.580 ……总 分0.787 0.905 0.792 ……由表5可知,各个维度之间有中等程度相关,在0.46~0.58之间;而各维度与总分之间有较高的相关,在0.787~0.905之间。
这说明不同维度所测的内容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反映出了相应的归属性,问卷的结构与理论构想比较一致。
4讨论4.1关于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心理结构及问卷的构成因素关于元认知的结构存在许多不同的见解,这些见解给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本研究认为元认知能力可分为元认知计划、元认知控制和元认知评价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