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雪漫小说创作特征初探_代晓冬
浅谈雪漠小说中浓厚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浅谈雪漠小说中浓厚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发表时间:2016-10-12T11:27:45.443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6年6月作者:陈岩[导读] 魔幻主义最早产生于拉美特定的文化土壤,是二十世纪中期盛行于拉美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
武威职业学院甘肃武威 733000摘要:以写实起家的西部作家雪漠,“现实感很强”是其小说给人的总体印象,但这并不意味他的小说就是对生活的照抄照搬,作家精心选取一些意象或象征性符号来表现小说主题,使得作品带有浓重的意象、魔幻色彩。
这种魔幻主义的运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雪漠小说的气质与品位。
本文以《大漠祭》为切入点,运用文本细读和比较的方法,从宏观上对雪漠小说中呈现出的浓厚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意象象征符号魔幻色彩魔幻主义最早产生于拉美特定的文化土壤,是二十世纪中期盛行于拉美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
它以现实主义为基础,在叙事和描写中广泛的运用时空顺序颠倒、自由联想、象征暗示、比拟隐喻、幻化怪诞等手法。
往往使用或穿插神奇,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现象,给人以似是而非,若真若幻的艺术感受,实现其“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的创作原则。
西部作家雪漠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并借鉴了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
“现实感很强”是雪漠小说给人的总体印象,但这并不意味他的小说就是对生活的照抄照搬,就如他所说:“我的小说并不是照搬现实世界,他们是我创造出来的精神世界。
只是因为它比现实世界更显得真实。
”在《大漠祭》、《猎原》、《狼祸》等小说中,作家“别有用心”地选取了一些意象或象征性符号,为表达小说主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大漠祭》到后来的《猎原》、《狼祸》等一系列或长或短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现实主义的飞跃。
在其作品中,作家运用现实主义的联想,深刻挖掘了人物的内心,他将自己的思想贯穿到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然后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传达了出来,这种探索给雪漠后期的小说带来了全新的改变,使得小说的精神更趋多元化,带有浓重的意象、魔幻色彩。
饶雪漫:“疼痛”青春的文字飞扬

饶雪漫:“疼痛”青春的文字飞扬作者:颜欣来源:《初中生之友·中旬刊》2013年第02期她从十四岁开始和文字打交道,一不小心就是二十年。
二十年间,她受评论界冷落,很少被评论家提起。
她写的小说大多与青春息息相关,年轻又富有朝气,所以她在青少年读者中知名度很高,深受青少年读者喜爱。
她接二连三地出书,出版的作品有五十余部,销量始终位于畅销书前列。
青春在她的笔下来来回回,轮番上演了一个又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她就是文字女巫,有着“青春疼痛掌门人”之称的青春文学作家饶雪漫。
《少年文艺》赐予的写作情缘《无怨的青春》是饶雪漫写的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发表在1988年第5期的《少年文艺》上,可以说这是她在文学路上的一个起点。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之前,饶雪漫所爱好的并不是写小说,而是唱歌、演讲和写诗。
那时,他们全家刚刚离开故乡小镇,搬到了一个大城市。
由于普通话极不标准,唱歌时会遭人嘲笑,饶雪漫只好将那个把作曲家们写出来的最好的歌传唱给大家听、叫大家总有新歌可以唱的梦想悄悄藏在了心底。
后来过了好久好久,她终于凭着课前一分钟饱含真诚的演讲,赢得了大家赞赏的目光。
那篇演讲的题目叫《我的理想》,她抛开大家都会说的教师、工程师、科学家,满眼含光地说:我将来想成为一名记者,走遍大江南北,扛着相机去采访刚刚夺冠的女排姑娘。
收到掌声的她开始自信满满地阅读大量书籍,内容繁杂到哪怕是一本很乏味的《京剧知识》也可以让她打着手电在被窝里看到很晚。
那时被窝里的灯光就是完全属于她的一个小小的世界,夜很静,没有风,她完全沉浸在自己制造的氛围中无法自拔。
到后来书看得越来越多,自己也就尝试着写一些东西,好像熟读了唐诗三百首就想吟诗一样,她也会情不自禁也吟上一首自己的作品并暗自得意。
但她的那种得意在当时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她上课写诗,下课也写诗,甚至是晚上都会偷偷躲在被窝里写诗,成绩因此一落千丈。
母亲倒不是很反对她写诗,只是全班倒数第三的成绩,是怎么也交代不过去的。
饶雪漫青春系列小说

饶雪漫的青春系列小说赏析(一)饶雪漫的小说主要是以青少年的情感为主题爱是饶雪漫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她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青少年与亲人、朋友、恋人的爱的情愫。
她敏锐地观察着青少年成长的点点滴滴,并通过忧伤的充满关怀的文字将其在小说中予以表现。
小说对人物情感的描摹,展现了青少年成长中对于亲情、友情、爱情的困扰,唤起我们对一代代因袭会换的情感疼痛的深切体认。
在其系列小说中,亲情、友情、爱情三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首先,是“润物细无声”的亲情。
饶雪漫笔下的人物,对于亲情的表达是含蓄、内敛的,它不企图以多么轰轰烈烈的形式让你震撼、铭记,而是在不经意间,悄无声息地滋润着你我的心里。
在作者的多部小说中,关于亲情的正面描写可谓惜墨如金,但这并没有减少这种朴实情感给读者带来的感动,正是这种轻描淡写,更让人回味无穷。
在《小妖的金色城堡》中,女主角之一暴暴蓝,父母离异,从小与奶奶相依为命,暴暴蓝与奶奶之间的情感绵长而深远,但作者仅仅用了两个普通的生活细节将这段深重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与运用大量篇幅所表达出来的情感蕴涵量相比,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次,是简单、纯洁的友情。
饶雪漫对于青少年之间的友情的把握十分准确,少了日常生活所表现出来的浮华和虚伪,多了一份简单与纯洁。
剔除了本不应该加在青少年身上的各种有色标签,如乖孩子、坏孩子等,只要双方彼此尊重、彼此真诚,友情就会存在。
在《沙漏》中,莫醒醒与米莎之间简单而质朴的情感是动人的。
再次,是勇敢、执著而又疼痛的爱情。
爱情,是饶雪漫青春系列小说的主旋律,每部作品都用了大量笔墨来描绘少男少女心中那份懵懂的情愫。
作者笔下的人物,对于爱情的追求勇敢而又执著,他们奋不顾身,敢爱敢恨,甚至不计后果。
在《左耳》中,坏女孩吧啦吧啦对于爱情的追求就是作者的典型。
当然这执著和勇敢的背后,一颗稚嫩的心灵早已被摧残的遍体鳞伤,这也从另一个面向我们展示了青春爱情的甜蜜与酸楚。
又如《沙漏》中,女孩蒋蓝冲破主流价值观,不择手段追求爱情的行为,青涩的情感萌动,注定是漫长而疼痛的。
浅论70后作家的被表象遮蔽小说的创作特色

阅读 7 0后作 家路 内的小说 , 比如说 《 云 中人》
之后 , 直 观 的感 受 是畅 快淋 漓 的文字 语 言 , 各 式各 样
摄影 , 她在任何角度向着任何人微笑。在场的都是 男生 , 所 以没 有人 捂 眼尖 叫 , 都 看 傻 了
关键词 : 7 0后作 家 ; 路 内; 石 一枫 ; 小说 ; 创作特 色 中图分 类号 : I : 6 .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1 8 6 9 ( 2 0 1 7 ) 0 1 — 0 0 4 9— 0 4
张丽军认为“ 7 0 后作家群有着 两种迥然不 同的 文学 出场 方式 : 一种是高声喧哗, 本 能 冲动 的 , 意 图 消解意识形态却被新意识形态俘获 的‘ 美女写作 ’ ; 另 一种 是 默默 探索 , 自在 明净 的 , 把历 史 、 文化 、 人性 的思 考 与 个 体 生 命 体 验 相 结 合 的 ‘ 纯 文 学 写 作” “ 。 7 O 后的美女写作 日渐被评 论家们 和读 者 诟病 , 虽然在文坛的影响逐 日消减 , 但是仍然给予了 那些执着于纯文学创作 的 7 0后作家不小的精神重 负 。他 们走 在艰 难 的纯 文 学创 作 道路 上 , 兢 兢 业 业 埋 头书 斋 的创 作 , 积蓄力量 , 期待在 “ 美女写作 ” 和
寞, 产 生 的一次 “ 开 了眼 界 ” 的新 闻 。保 卫 科 的 “ 老 秦赤身裸体仅穿着一条内裤暴露在我们眼前 , 并且 , 即便是 那条 内裤 , 也 是 五秒 钟 前 刚 套 上 去 的 。莉 莉 卡脸 朝 天 , 平 躺 在钢丝 床上 , 作 为一 个实 际上 的平 面
、
看似 荒诞 。 实则正 经 的小说
“ 下 半身 ” 写 作 的影 响 中突 围而 出 , 期 待 在 文 坛 开拓 出一片 属 于 自己的土 地 。而其 中 , 像路 内、 石一 枫这
打造阅读新流行_论饶雪漫小说_青春主题_的构建

打造阅读新流行———论饶雪漫小说“青春主题”的构建徐建华(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杭州310015)提要:“青春文学”作为现今广泛探讨的文学概念,已经在当代中国文化消费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本文从饶雪漫青春小说的文本入手,围绕“青春”这一总主题对其在小说中的全新构建加以比较研究,进而阐释其用多变的青春主题打造了纯文学的新流行。
关键词:饶雪漫;青春文学;青春主题;流行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11)04-0115-04作为当今畅销书市场的知名作家,饶雪漫所高扬的是一面叫做“青春文学”的大旗。
尽管这种文学分类并未在专业领域引起深入研究,但它在现阶段的文学销售市场显然已经博得了广泛的关注度,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丰富着它特有的内涵。
饶雪漫多年累计出版的庞大作品集,引领了别样的创作风潮,带动了一轮轮的销售奇迹。
受众对于她作品的追捧,更多地体现在对于她作品主题的认同与喜爱。
自14岁发表第一部作品开始,她在文坛20多年的创作总集,无一不是以表现“青春”、“成长”为主题的小说,“在我的作品中,17岁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1]”从《无怨的青春》直到《秘果》,优柔的李珥、坚强的伊蓝、潇洒的莫醒醒、自我的米砂、爱吃醋的林枳……这些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饶雪漫小说经典人物,他们出现在故事里都是十七八岁的年龄,饶雪漫最乐意书写的也永远是青春期孩子心智成长,经历青春事件的过程。
从这点上说,其他的号称“青春文学作家”,如炙手可热的郭敬明、韩寒、张悦然等,他们虽然大都以写青春文学成名,但成名后涉猎的文学体裁已经不再固定于青春文学,如郭敬明的《小时代2.0》写的是都市白领、工作精英的故事,充满了职场智斗和反讽幽默,描写的尽是成人世界的勾心斗角;张悦然的《鲤·孤独》直接收录了日本畅销书作家青山七惠,国内八零年代作家周嘉宁、安意如,七零年代作家周洁茹,台湾女作家胡淑雯的最新小说和随笔,这部合集在于挖掘女性“孤独”这一心理状态的不同侧面,早已不再是“青春”二字所能囊括的主题思想。
饶雪漫 作品集

饶雪漫作品集饶雪漫作品集简介:生于1973年的饶雪漫,网名坏坏,曾任编辑、DJ。
从十四岁发表第一篇文学作品到今天,饶雪漫已经在青春文学领域经营了近十八年。
她的小说风格多变,文笔优美,故事行云流水,对当今的青少年了如指掌,直抵青春的最深处,是无数男生女生心目中的知心姐姐。
就在刚刚结束的由北京《儿童文学》杂志社举办的首届中青年作家小说擂台赛中,饶雪漫凭其实力一举夺得金奖。
2003年下半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推出了"花衣裳音乐小说馆"系列,即《若即若离》(饶雪漫)、《最美的夏天》(伍美珍)、《提拉米苏带我走》(郁雨君),受到读者的热情欢迎,刚刚推出的这套个人精选集荟萃了饶雪漫1987年到2004年间的精品佳作,是她18年创作成就的集中展示。
整套书制作精美,引人注目,刚刚上市就已经重印~n部作品:1.《冰淇淋恋爱了》2.《最熟悉的陌生人》3.《花糖纸》4.《QQ兄妹》5.《若即若离》6.《双鱼记》7.《我不是你的冤家》8《可以跳舞的鱼》9《飞越青春的鸟儿》10《不必知道我是谁》 11《咱们班》12《我要我们在一起》《亦歌亦舞》 1314《我是女巫我怕谁》 15《校服的裙摆》 16《木吉他的夏天》 17《谁可以给谁幸福》 18《按时长大》19《爱在仙境的日子》 20《眉飞色舞》21《来不及学坏》 22《我是坏女生》 23《小妖的金色城堡》 24《离爱一个ID的距离》 25《两个人的下雪天》 26《爱在QQ的日子》 27《花都开好了》 28《挥着翅膀的女孩》29《原谅我们的十七岁》30《莞尔的幸福地图》31《简单爱》《很爱很爱你》 3233《女生派》34《蝴蝶来过这世界》35《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36《糖衣》37《左耳》38《沙漏》39《十年》经典语句:那个在不经意中,也许就改变了我一生的男孩。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在世界的屋顶再次相遇。
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绽放美丽的,只要你珍惜。
《漫川:零点零零后》记录

《漫川:零点零零后》阅读随笔目录一、内容简述 (2)二、书籍概述 (2)1. 背景介绍 (3)2. 作者介绍 (4)3. 书籍内容概述 (5)三、阅读体验 (6)1. 阅读过程中的感受 (7)2. 书籍中的亮点与不足 (8)3. 对个人产生的影响和启示 (9)四、《漫川 (10)1. 主角形象塑造 (11)2. 角色性格特点及成长历程 (12)3. 角色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13)五、书籍主题探讨 (14)1. 主题思想解析 (15)2. 主题的深度和广度分析 (17)3. 主题与现实的联系与对比 (18)六、书中重要情节分析 (19)1. 情节梳理与概述 (20)2. 重要情节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22)3. 情节对故事发展的推动作用 (23)七、书籍价值与影响评价 (24)1. 书籍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评价 (25)2. 书籍对青少年读者的启示和影响评价 (26)3. 个人推荐及阅读建议总结 (27)一、内容简述《漫川:零点零零后》是一部关于新一代年轻人成长历程的著作,通过深入描绘他们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生活、思考及情感变化,展现了零点零零后这一代人特有的风貌。
作品围绕漫川这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地名展开,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代表着年轻一代探索自我、追求梦想的历程。
书中主要讲述了这些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包括适应现代社会、面对技术革新、处理人际关系、追求个人理想等。
作品也反映了他们在价值观、生活方式、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独特之处。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们的思考方式、情感世界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担忧。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真实而深刻的情感所打动。
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活,他们的经历仿佛就是我们自己的缩影,让我思考自己的成长历程,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前行。
通过对《漫川:零点零零后》我深刻理解了新一代年轻人的内心世界,也收获了许多关于成长的启示。
二、书籍概述《漫川:零点零零后》是一部深入探索现代社会中个体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杰作。
论《烟火漫卷》的张力叙事

202 1年6月 第39卷第3期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Jun. , 2021Vol. 39 No. 3论《烟火漫卷》的张力叙事”胡楠楠(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陕西汉中723000)[摘要]迟子建新作《烟火漫卷》将哈尔滨作为叙事主体,聚焦于现代化中的城与人、物质与文明。
张力叙事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叙事策略,在小说中多元呈现:叙事场域的对照、人物群像的衬映、叙事环境基调的互补 等。
这些错综复杂的张力叙事呈现了哈尔滨真实且全面的文学地理景观。
作者对城市之历史、人生之命运与人性之灵魂的叩问,更体现出作者文学情怀之精神性与超越性,其作品所蕴含的艺术魅力与美学意义不容小觑。
[关键词]烟火漫卷;张力叙事;场域对照;人物衬映;基调互补[中图分类号]1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 - 9882 (2021 )03 -0118 -04《烟火漫卷》是作者继《额尔古纳河右岸》《黄鸡白 酒》《晚安玫瑰》《起舞》等作品之后为她生活了三十年的城市——哈尔滨奉献的最新长篇力作,在这里书写 城市文明进程中形形色色的人与物、事与情,市井生活与烟火气在作者洗练且具有诗性化的笔触下娓娓道 来。
诚然,该小说的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离不开作者张弛有度、中和稳健的张力叙事。
“张力”本是物理学范畴的术语,指的是不同物体状态下的拉力或同一物 体状态下的互相牵引力。
艾伦•退特(Allen Tate)在1937年首次将张力引入诗学:“我提出张力(tension )这个名词。
我不是把它当作一般比喻来使用这个名词 的,而是作为一个特定的名词,是把逻辑术语“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 )去掉前缀而形成的。
我们所说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 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口皿*5学者陈仲义指出“’张力'的内涵经历了从物理学到诗学的变化,它是由对立因素、互否因素、异质因素、互补因 素等紧张关系结构……构成张力的因素不少:对立、 冲突、互否、互斥、逆反、异质、互补等等,有着相克相生、相悖相反、相辅相成的美学效果o ”[2]213-221学者孙 书文对文学张力作出明确的界定:“在整个文学活动 中,凡当至少两种似乎不相容的文学元素构成新的统 一体时,各种并不消除对立关系,而是互相比较、衬映、抗衡、冲击,使读者的思维不断在各极中往返、游离,在多重观念的影响下产生的立体感受0,,[3]22 ' 27基 于此,文学中的叙事张力在《烟火漫卷》中呈现出多元形态:叙事场域的互照、人物群像的衬映以及作者 * [收稿日期]2020-10 - 21[作者简介]胡楠楠(1996-),女,安徽阜阳人,陕西理工大学人丈学晓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冲国现当代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