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第02章(新)课件
合集下载
地图学2_1

铅垂线 θ
垂 线 偏 差
天文纬度 : 在地球上定义 为铅垂线与赤道平面间的夹角 。
法线
天文经度λ:是过观测点子午 面与本初子午面间的两面角。
通常应用天文测量和天文台授 时的方法解决。
赤道面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 第2章 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第1节 地球体
二、地理坐标
(二)大地经纬度
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
卯酉圈曲率半径 N
(A点上所有截弧的曲 率半径中的最大值):
可知: N 随纬度而变化。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 第2章 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N
a (1 e sin )
2 2 1 2
第1节 地球体
平均曲率半径 R :
第2章 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R a(1 e 2 )1 2 MN 1 e 2 sin 2
第2章 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地理坐标,就是用经线(子午线)、纬线、经度、纬度表示 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
(一)天文经纬度 (二)大地经纬度 (三)地心经纬度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 第2章 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第1节 地球体
二、地理坐标
(一)天文经纬度
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
第2章 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 第2章 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预习提纲
地球体的大致形状; 描述地球体的方式; 大地水准面和地球椭球体的概念以及特点; 为什么存在多个参考椭球体体系?
地理坐标系统中经纬度的种类?
天文经纬度的定义? 大地经纬度的定义?(法截面、子午圈截面、卯酉圈截面 ); 地心经纬度的定义?(地心、参心);
02地图数据结构

L-S
第二章 地 图 数 据 结 构
15
4.属性数据
即描述 属性数据是描述空间实体属性特征的数据,也称非几何数据,
地理现象或地理实体的定性或定量指标,包括
语义与统计数据,如类型、等级、名称、状态
等。有时也把描述时间特征的数据纳入该类。
属性数据中的定性(或定量)指标通常要经编码转换才能被计算机接受。为 了方便计算机存储、管理和使用这些编码,需要研究统一的分类系统和编 码。有关这方面的详细内容将在本书第3章中进行介绍。
根据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待征和空间实体分类,可以将地理空间数据分为 点、线、面三种类型。
第二章 地 图 数 据 结 构
10
(1)点类型
点类型可以描述如城乡居民地、工厂、学校、医院、机关、车站、山峰、隘口 等现象。这里,“点”是一个相对的抽象概念,即从较大的空间规模上来观测 这些地物,就能把它们都归结为点状分布的地理现象,因此能用一个点的坐标 (或栅格像元)来描述其空间位置。而如果从较小的空间尺度上来观察这些地理 现象,它们中的多数将可以用一个面状特征来描述。例如同一个城市,在小比 例尺地图上表现为点状分布,而在大比例尺地图上则可表现为面状分布,其内 部表示了十分详细的城市街道分布状况。
坐标对数n:构成该线的坐标对个数;
坐标串:是构成线的矢量坐标对序列,共有n对
标志码 属性码 坐标对数n 坐标串(x1,y1)……
标志码 坐标对数n
+ 坐标串(x1,y1)……
标志码 属性码
第二章 地 图 数 据 结 构
22
③面(多边形)数据结构形式
常见的两种形式
标志码 属性码 坐标对数n 坐标串(x1,y1)…… (x1,y1)
第二章 地 图 数 据 结 构
地图学第2.2章

设想光源的远近对经纬网的影响
光源臵于球心 纬线间距自极点至赤道由内向外不断拉伸 投影后赤道在无穷远处
光源臵于无穷远 纬线间距自极点至赤道由内向外不断压缩,赤道附近趋零 纬线被赤道圈围
光源臵于球心外有限距离,光线弯曲——(等距数学函数法)
纬线间距不变
投影后赤道半径为子午面上极点至赤道的距离
光源臵于球心外有限距离,光线弯曲——(等积数学函数法) 面积不变,纬线间距自极点至赤道由内向外逐步压缩
如“图上1cm的相当于实地100米”
3.图解式
(1)直线比例尺
在一直线上截取若干相等线段作为比例尺基本 单位,最左边基本单位分成10或5 等分,通常 1cm或精度达1/10,但可估读到1/100。
பைடு நூலகம்附尺
主尺
(2)斜分比例尺:(微分比例尺)
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制成的图解比例尺。
斜分比例尺特征(图)
• 通常在一组(10条)等间距平行直线上 截取5个长的比例尺基本单位。右边4个 构成主尺,最左边基本单位错位斜分成 10等分,构成附尺。
球面经纬网投影前后差异
球面经纬网的特征: • 纬线长度不等 • 同一条纬线,经差相同 的纬线弧长相等 • 经线长度相等 • 梯形网格(经度带、纬 度带) • 经线和纬线呈直角相交 投影变形的表现: • 长度变形:地图上的 长度随不同地点和方 向而改变 • 面积变形:地图上的 面积随不同地点而改 变 • 角度变形:地图上两 条线所夹的角度不等 于球面上相应的角度
中国高程起算面是 黄海平均海水面。 1956年在青岛观象山设立了水准原点, 其他各控制点的绝对高程均是据此推 算,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 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 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 上升 29毫米。
光源臵于球心 纬线间距自极点至赤道由内向外不断拉伸 投影后赤道在无穷远处
光源臵于无穷远 纬线间距自极点至赤道由内向外不断压缩,赤道附近趋零 纬线被赤道圈围
光源臵于球心外有限距离,光线弯曲——(等距数学函数法)
纬线间距不变
投影后赤道半径为子午面上极点至赤道的距离
光源臵于球心外有限距离,光线弯曲——(等积数学函数法) 面积不变,纬线间距自极点至赤道由内向外逐步压缩
如“图上1cm的相当于实地100米”
3.图解式
(1)直线比例尺
在一直线上截取若干相等线段作为比例尺基本 单位,最左边基本单位分成10或5 等分,通常 1cm或精度达1/10,但可估读到1/100。
பைடு நூலகம்附尺
主尺
(2)斜分比例尺:(微分比例尺)
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制成的图解比例尺。
斜分比例尺特征(图)
• 通常在一组(10条)等间距平行直线上 截取5个长的比例尺基本单位。右边4个 构成主尺,最左边基本单位错位斜分成 10等分,构成附尺。
球面经纬网投影前后差异
球面经纬网的特征: • 纬线长度不等 • 同一条纬线,经差相同 的纬线弧长相等 • 经线长度相等 • 梯形网格(经度带、纬 度带) • 经线和纬线呈直角相交 投影变形的表现: • 长度变形:地图上的 长度随不同地点和方 向而改变 • 面积变形:地图上的 面积随不同地点而改 变 • 角度变形:地图上两 条线所夹的角度不等 于球面上相应的角度
中国高程起算面是 黄海平均海水面。 1956年在青岛观象山设立了水准原点, 其他各控制点的绝对高程均是据此推 算,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 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 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 上升 29毫米。
地图基本知识《地图学》课件

地图基本知识《地图学》课件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 平时:30% 考试:70%
参考文献:
地图基本知识《地图学》课件
• 初步掌握普通地图(特别是地形图)的 阅读及量算,专题地图编制、分析及应 用。
• 了解现代地图制图的新技术,新方法。 • 在内容上着重于地图学三大理论(地图
投影、地图符号、地图概括)和两大图 型(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培养学生 读图及用图能力。
2
36 25
30
26
24
20
16
12
27
8
1地8 2图8 1基2 2本9 知6 识3 0 《0 地341图6 学3 2》12课33件18
34
35
24
36
30
37
36
4
任一点所在图幅的编号:
横列号
=[
纬度 纬差 4
]+1
纵行号
=
[
经度 经差
6
]+31
(东经)
纵行号
=30-
[
经度 经差
6
]
(西经)
[ ] 代表取整
纬度 经度 基本比例尺纬差 基本比例尺经差 W=V- *n+ 所求比例尺纬差 所求比例尺经差
பைடு நூலகம்
4幅
16幅 J -50- [2]
( 1 : 25万 )
J-50- 5 144幅
( 1 : 10万 )
图中错误!
图01-06 1 :50万 、1: 25万、1:10地万图比基例本尺知地识形《图地的图分学幅》课与件编 号
地图基本知识《地图学》课件
174
162
58
168
59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 平时:30% 考试:70%
参考文献:
地图基本知识《地图学》课件
• 初步掌握普通地图(特别是地形图)的 阅读及量算,专题地图编制、分析及应 用。
• 了解现代地图制图的新技术,新方法。 • 在内容上着重于地图学三大理论(地图
投影、地图符号、地图概括)和两大图 型(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培养学生 读图及用图能力。
2
36 25
30
26
24
20
16
12
27
8
1地8 2图8 1基2 2本9 知6 识3 0 《0 地341图6 学3 2》12课33件18
34
35
24
36
30
37
36
4
任一点所在图幅的编号:
横列号
=[
纬度 纬差 4
]+1
纵行号
=
[
经度 经差
6
]+31
(东经)
纵行号
=30-
[
经度 经差
6
]
(西经)
[ ] 代表取整
纬度 经度 基本比例尺纬差 基本比例尺经差 W=V- *n+ 所求比例尺纬差 所求比例尺经差
பைடு நூலகம்
4幅
16幅 J -50- [2]
( 1 : 25万 )
J-50- 5 144幅
( 1 : 10万 )
图中错误!
图01-06 1 :50万 、1: 25万、1:10地万图比基例本尺知地识形《图地的图分学幅》课与件编 号
地图基本知识《地图学》课件
174
162
58
168
59
地图学第二节——地图学课件PPT

主讲人:江南
1.2 地图的内容和分类
一、地图的内容 二、地图的分类
1.2 地图的内容和分类
一、地图的内容
数学要素
地图
地理要素
辅助要素
1:1万地形图
二、地图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志可将地图作如下分类: 1、按地图表示的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2、按地图表现形式分为模拟地图和电子地图; 3、按地图的维数分为平面地图家族新成员
动态地图
进入地图; 4、按地图的比例尺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
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 5、按地图的用途可分为民用图和军事用图; 6、按地图的出版方式分为单张地图和地图集。
普通地图按比例尺分
普通地图按比例尺分
二、地图的分类
按维数分为: 平面地图 立体地图 可进入地图
平面地图
平面地图
立体地图
1.2 地图的内容和分类
一、地图的内容 二、地图的分类
1.2 地图的内容和分类
一、地图的内容
数学要素
地图
地理要素
辅助要素
1:1万地形图
二、地图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志可将地图作如下分类: 1、按地图表示的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2、按地图表现形式分为模拟地图和电子地图; 3、按地图的维数分为平面地图家族新成员
动态地图
进入地图; 4、按地图的比例尺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
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 5、按地图的用途可分为民用图和军事用图; 6、按地图的出版方式分为单张地图和地图集。
普通地图按比例尺分
普通地图按比例尺分
二、地图的分类
按维数分为: 平面地图 立体地图 可进入地图
平面地图
平面地图
立体地图
第2章 地图学

多种语言制图技术术语辞典
地图学是根据有关科学所获得的资料(实地测量、航空 摄影测量、遥感图像、统计资料等)进行有关地图和图形生
产时,所进行的科学、技术和艺术全部工作的总称。
ICA 的定义 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输为中心,研究地图的理论、制 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科学。
§2.1 地图学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本书的地图学定义 地图学是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 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 方法的科学。
五、地图学中各主要学科的研究内容
1、理论地图学 (1)《地图信息论》 研究环境地理信息的表达、变换、传递、存储和利用的 理论。
(2)《地图信息传递论》 研究地图信息传递过程和方法的理论。
§2.1 地图学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3)《地图感受论》
研究地图视觉感受的基本过程和特点,分析用图者对图像
感受的心理、物理因素和地图感受效果的理论。
品种单一 信息传输 二维静态地图
4、传输形式:
5、表现形式: 6、生产模式:
地图专业化
地图产业化
第二章
结 束
理、表达、传递及解译的理论。
(7)《地图符号论》 研究作为地图语言的地图符号系统及其特性与使用的理 论。 (8)《制图综合理论》 研究地图编制过程中,对地图内容进行概括和取舍处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原理和方法。
§2.1 地图学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2、地图制图学 (1)《普通地图制图学》
以普通制图为对象的学科,研究普通地图的内容和表示
地图学
地图制图学
地图信息理论 地图传输理论 地图模型理论 地图认知理论 地图可视化理论 数学制图原理 地图语言(符号)学 地图感受理论 制图综合理论 综合制图理论 地学信息图谱理论
地图学是根据有关科学所获得的资料(实地测量、航空 摄影测量、遥感图像、统计资料等)进行有关地图和图形生
产时,所进行的科学、技术和艺术全部工作的总称。
ICA 的定义 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输为中心,研究地图的理论、制 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科学。
§2.1 地图学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本书的地图学定义 地图学是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 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 方法的科学。
五、地图学中各主要学科的研究内容
1、理论地图学 (1)《地图信息论》 研究环境地理信息的表达、变换、传递、存储和利用的 理论。
(2)《地图信息传递论》 研究地图信息传递过程和方法的理论。
§2.1 地图学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3)《地图感受论》
研究地图视觉感受的基本过程和特点,分析用图者对图像
感受的心理、物理因素和地图感受效果的理论。
品种单一 信息传输 二维静态地图
4、传输形式:
5、表现形式: 6、生产模式:
地图专业化
地图产业化
第二章
结 束
理、表达、传递及解译的理论。
(7)《地图符号论》 研究作为地图语言的地图符号系统及其特性与使用的理 论。 (8)《制图综合理论》 研究地图编制过程中,对地图内容进行概括和取舍处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原理和方法。
§2.1 地图学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2、地图制图学 (1)《普通地图制图学》
以普通制图为对象的学科,研究普通地图的内容和表示
地图学
地图制图学
地图信息理论 地图传输理论 地图模型理论 地图认知理论 地图可视化理论 数学制图原理 地图语言(符号)学 地图感受理论 制图综合理论 综合制图理论 地学信息图谱理论
地图学第二章 PPT课件

面上某点的大地子午面与 本初子午面间的两面角。 东经为正,西经为负。
大地纬度 :指参考椭球
面上某点的垂直线(法线) 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北纬 为正,南纬为负。由于地 球不是正圆,所以垂直线 未必过地心。
地理坐标是球面坐标,不便于直接进行 各种计算。 2.2 地图投影--- 平面坐标系
①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②地平坐标系
地面支撑系统: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5个监测站。它 向GPS导航卫星提供一系列描述卫星运动及其轨道的参数; 监控卫星沿着预定轨道运行;保持各颗卫星处于GPS时间 系统及监控卫星上各种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等。
用户设备部分:GPS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经数据处理 得到接收机所在点位的导航和定位信息。通常会显示出用户
伽俐略计划
伽俐略计划是欧盟实施的一项大型综合性卫星导航定位 计划,1994年欧盟开始对伽俐略(GNSS)系统方案实施论 证2005年12月28日,第一颗实验卫星GIOVE-A在哈萨克斯坦 的拜克努尔顺利发射升空,开始向地面发送信号。 该系统由 欧盟各政府和私营企业共同投资36亿欧元。
伽俐略计划将发射30颗在轨卫星以覆盖地球的每一寸土 地,它将拥有卫星信号接收器的每一个人,比如将该接收器 与手机连接后,便能通过接收卫星信号而确定其时间和空间 位置,是将来精度最高的全开放的新一代定位系统,预计 2008年整个伽俐略系统将建成并投入使用。
决定地球椭球体形状和大小的三要素: 长轴 a(赤道半径)、短轴 b(极半径)和椭球的扁率 f
WGS [world geodetic system] 84 ellipsoid:
North Pole
a = 6 378 137m b = 6 356 752.3m equatorial diameter = 12 756.3km polar diameter = 12 713.5km equatorial circumference = 40 075.1km surface area = 510 064 500km2
大地纬度 :指参考椭球
面上某点的垂直线(法线) 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北纬 为正,南纬为负。由于地 球不是正圆,所以垂直线 未必过地心。
地理坐标是球面坐标,不便于直接进行 各种计算。 2.2 地图投影--- 平面坐标系
①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②地平坐标系
地面支撑系统: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5个监测站。它 向GPS导航卫星提供一系列描述卫星运动及其轨道的参数; 监控卫星沿着预定轨道运行;保持各颗卫星处于GPS时间 系统及监控卫星上各种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等。
用户设备部分:GPS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经数据处理 得到接收机所在点位的导航和定位信息。通常会显示出用户
伽俐略计划
伽俐略计划是欧盟实施的一项大型综合性卫星导航定位 计划,1994年欧盟开始对伽俐略(GNSS)系统方案实施论 证2005年12月28日,第一颗实验卫星GIOVE-A在哈萨克斯坦 的拜克努尔顺利发射升空,开始向地面发送信号。 该系统由 欧盟各政府和私营企业共同投资36亿欧元。
伽俐略计划将发射30颗在轨卫星以覆盖地球的每一寸土 地,它将拥有卫星信号接收器的每一个人,比如将该接收器 与手机连接后,便能通过接收卫星信号而确定其时间和空间 位置,是将来精度最高的全开放的新一代定位系统,预计 2008年整个伽俐略系统将建成并投入使用。
决定地球椭球体形状和大小的三要素: 长轴 a(赤道半径)、短轴 b(极半径)和椭球的扁率 f
WGS [world geodetic system] 84 ellipsoid:
North Pole
a = 6 378 137m b = 6 356 752.3m equatorial diameter = 12 756.3km polar diameter = 12 713.5km equatorial circumference = 40 075.1km surface area = 510 064 500km2
地图学2

属性数据
与GIS结合 结合
2.PS ----Photoshop
专题地图中的应用
专题地图中的应用
专题地图中的应用
与专业GIS软件的比较 软件的比较 与专业
与GIS 软件相比,图层管理和叠加分析不受 地理底图数学要素的限制,图例符号的设计更具 艺术性、易读性,图面配置也更协调合理。 而且具有易学易用, 操作方便, 软件价格较 低等优势, 容易被一般用户所接受, 是非计算机 制图人员编绘专题图件时不错的选择。
未来的发展
在制图中的应用
CHale Waihona Puke relDRAW具有强大的绘线和节点 编辑功能;强大的面积色填充功能; 神奇的文字注记和编辑功能; 方便的图例符号建库和调用功能; 图形符号可以任意收缩且数据量较小。
优缺点
CorelDraw的优势是具有立体化工具, 制作立体图形较为方便。 缺点是印前输出分色胶片或转换数 据格式时容易出错。
桌面软件(应用平台)
SuperMap Deskpro一通用桌面GIS软件 SuperMap survey一专业测绘成图软件
SuperMap survey----专业测绘成图软件 专业测绘成图软件
SuperMap Survey是完全以GIS为内核 的数据采集软件系统。SuperMap Survey 集大比例尺数字化成图技术、栅格图像 矢量化技术、GIS技术为一体,使大比例 尺数字化成图系统彻底摆脱了传统的 CAD软件的束缚,在数据的组织方式上 完全与GIS一致,真正地把图形数据与属 性数据无缝集成起来。为GIS工程建设提 供理想的数据解决方案。
4.GeoStar
国产自主版权GIS基础软件—“吉奥 之星”(GeoStar)由武汉吉奥信息工程技 术有限公司研制开发。 吉奥之星是一个功能齐全的GIS系列 软件产品。它包括了GIS软件的基本功能, 其中包括专题制图子模块和普通地图制 图模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行列式编号法 2.2行列式编号法
将制图区域划分为若干行和列,用字母和数字相应的顺序编号。 大区域分幅地图采用此方法。
2.3行列2.3行列-自然序数编号法 行列
这是一种行列编号法和自然序数编号法结合的方法。它是在行列 编号的基础上,采用自然序数或字母代表在原基础上详细划分的更 大比例尺的编号,二者结合构成分幅图的编号。世界各国地形图大 都采用这种方法编号。
3.3正方形(矩形) 3.3正方形(矩形)分幅法 正方形
大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因测区范围较小,通常采取正方形 (或矩形)分幅。进行大比例尺地图测图时,图幅纵、横大小为 40cm×40cm(1:5000地形图)、 40cm×50cm或50cm×50cm。其编 号方法主要有: 3.3.1按图幅图廓西南角的直角坐标编号 3.3.1按图幅图廓西南角的直角坐标编号 按图廓西南角的直角坐标以千米(或百米)为单位编号,x坐 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图号的小数1:5000取 至千米,1:2000、1:1000取至百米,1:500取至十米。如某1 :1000图幅图廓西南角的坐标为(689500,593000),则其图 号为689.5–593.0,某1:500图幅图廓西南角的坐标为(689250 ,593000),则其图号为689.25–593.00。
3我国的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1:5000、1:1万、1:2.5万、1:5 万、1:10万、1:20万、1:50万和1:100万8种,都是在1:100万 地形图编号的基础上进行,90年代前后有较大变化。90年代前,1 :100万地形图采用列行式编号,其它各比例尺地形图在1:100万 地形图编号的基础上加自然序数。为便于计算机处理需要,1991年 后,1:100万地形图采用行列式编号法,其它各比例尺地形图在1 :100万地形图编号的基础上加行列号。
3.1我国90年代以前的分幅和编号方法 3.1我国90年代以前的分幅和编号方法 我国90
1:100万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3.1.1 1:100万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该种地形图的编号为国际统一分幅编号。具体做法是:由赤道起向 南、北两极每隔纬差4°为一列,直到南北88°(南北纬88°至南 北两极地区,采用正轴方位投影各自单独成一幅图),将南北半球 各划分为22列,分别用拉丁字母A、B、C、D……V表示,列号前加N 或S分别表示北、南半球(因我国疆域全部在北半球,图号前N一般 省去);从经度180 °起向东每隔6 °为一行,将全球一周划分为 60行,分别以数字1、2、3、4……60表示。
比例尺 代码
1: 50 万 1: 25 万 1: 10 万 B C D
1: 5 万 E
1 :2. 5 万 F
1: 1 万 G
1: 5000 H
如:某幅1∶50万图幅编号为J50B001002;
其它如某幅1∶10万图幅编号为J50D001002; 如:某幅1∶2.5万图幅编号为J50F001005; 如:某幅1∶5000图幅编号为J50H001010等等。
3.4图幅与编号计算方法 3.4图幅与编号计算方法 3.4.1已知某点或某图幅西南角图廓点经 已知某点或某图幅西南角图廓点经、 3.4.1已知某点或某图幅西南角图廓点经、纬度(λ,ϕ),计算图 幅号 (1)计算1:100万图幅编号
a = Int(ϕ / 4 o) 1 + b = Int(λ / 6 o) 31 + a :1:100万图幅所在纬度带的字符所对应的数字码; b :1:100万图幅所在经度带的字符所对应的数字码; (2)计算所求比例尺地形图在1:100万图号后的行、列编号 c = 4 o / ∆ϕ − Int(mod ϕ / 4 o) ∆ϕ) / ( d = Int(mod λ / 6 o) ∆λ) 1 ( / +
§4 地图的分幅和编号
为便于测制、保管、检索、储存和使用地图的方便,所有地图均需 按照规定的大小进行统一分幅和编号。由于地形图具有基本图和法 定图的性质,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数据组成部分,而且在国际上 对地形图区域框架的划分有着统一的规定,所以了解掌握地形图区 域框架划分原则,对于组织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也有着重要意义。 分幅编号规定:《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B13989—92)。
1:50万 25万 1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3.1.2 1:50万、1:25万、1:1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这三种地图编号都是在1:100万地图图号后加上代号构成。 每幅1:100万地图划分2行2列4幅1:50万地图,分别用A、B、C、D 表示,如J-50-A。 每幅1:100万地图划分4 行4列16幅1:25万地图, 分别用带括号的数字[1]、 [2]、…[16]表示,如J50-[16]。以前划分6行6 列36幅1:20万地图,分 别用带括号的数字(1)、 (2)、…(36)表示, 如J-50-(36)。 每幅1:100万地图 划分12行12列144幅 1:10万地图,分别 用数字1—144表示, 如J-50-144。
2地图的编号
地形图的编号是根据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对每一幅地图给 予一个固定的号码,这种号码不能重复出现,并要保持一定的系统 性、逻辑性。常见的编号方式有自然序数编号法、行列式编号法和 行列-自然序数结合编号法等。
2.1自然序数编号法 2.1自然序数编号法
将每幅地图按自然序数编号,一般是自左至右,自上至下排列。 矩形分幅地图多采用此方法。
每幅1:1万地图划分2行2列4幅1:5000地形图,分别用a、b、c、d 表示,其编号是在1:1万地形图的编号后加上它本身的序号构成, 如J-50-144-(10)-d。
比例尺 图幅范 围 行列数 经差 纬差 行数 列数 100 万 1:50 万 1:25 万 1:10 万 1:5 万 1:2.5 万 1:1 万 1: 6° 4° 1 1 1 3° 2° 2 2 4 1 1°30′ 30′ 1° 4 4 16 4 1 图幅间数量关系 30′ 30′ 20′ 20′ 12 12 144 36 9 1 15′ 15′ 10′ 10′ 24 24 576 144 36 4 1 1 :5 千
1: 2.5万地形图的编号 3.1.3 1:5万、1:2.5万地形图的编号 这两种地图编号是以1:10万地形图的编号为基础延伸而来。 每幅1:10万地图划分2行2列4幅1:5万地图,分别用A、B、C、D 表示,其编号是在1:10万地形图的编号后加上它本身的序号构成 ,如J-50-5-B。 每幅1:5万地图划分2行2列4 幅1:2.5万地形图,分别用1 、2、3、4表示,其编号是在 1:5万地形图的编号后加上 它本身的序号构成,如J-505-B-4。 每幅1:10万地形图划分为8行 8列64幅1:1万地形图,分别 以带括号的(1)、(2)、… (64)表示,其编号是在1: 10万地形图的编号后加上它本 身的序号构成,如J-50-5(24)。
45″ 7′30″ 3′45″ 1′52.5 30″ 5′ 48 48 2304 576 144 16 4 1 15″ 2′30″ 1′15″ 30″ 96 96 9216 2304 576 64 16 4 1 192 192 36864 9216 2304 256 64 16 4
其编号系统可表示为下图:
一般来讲,把列数的字母写在前,行数的数字写在后,中间用一条 短线连接,形成“列号-行号”结合形式作为该图幅编号。例如北 京所在的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图的编号为J-50。
由于地球的经线向两极收敛,随着纬度的增加,同是6°的经差 但其纬线弧长已逐渐缩小,因此规定在纬度60°-76 °间的图幅 采用双幅合并(经差为12°,纬差为4°);在纬度76°-88°间 的图幅采用四幅合并(经差为24°,纬差为4°)。这些合并图 幅的编号,列数不变,行数(无论包含两个或四个)并列写在其 后。例如北纬80°-84°,西经48°-72°的一幅百万分之一的地 图编号应为U-19、20、21、22。 我国领域和管辖的海域1∶ 100万的图幅范围包括列 号A、B、……N,行号4 3、44、……53,无图 幅合并问题。
Hale Waihona Puke 1.2经纬线分幅 1.2经纬线分幅
每幅地图的图廓由经线和纬线构成,一般表现为上下图廓为曲线 的梯形,所以又称梯形分幅。经纬线分幅是当前世界各国地形图、 大区域分幅地图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系列地形 图即采用这种分幅方式。 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各有其优缺点。矩形分幅优点是:图廓线 均表现为直线,图幅拼接方便;各图幅面积相对平衡,有利于充分 利用纸张和印刷机的版面;图幅可以有意识的避开重要的地物(如 居民地)以免对其的割裂表示。其缺点主要是:整个制图区域只能 一次投影,变形较大;图幅的地理位置不易精确描述。经纬线分幅 的主要优点是:每个图幅有明确的地理位置,可适用于大范围(国 家、大洲、大洋、半球、全球)的地图分幅;不同图幅可分开多次 投影,变形较小。其缺点主要是:图廓为曲线时拼接不便(会有裂 缝);高纬度地区同样经纬差图幅面积缩小,不利于纸张和印刷机 的充分利用,为此在高纬地区采用合幅形式,但同时也会造成分幅 的不统一;无法避开重要地物(如居民地)的割裂表示。
3.3.2按流水号编号 3.3.2按流水号编号 按测区统一划分的各图幅顺序号码,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用阿 拉伯数字编号,如图(a)。 3.3.3按行列号编号 3.3.3按行列号编号 将测区图幅按行、列分别单独排号作为图号,从左至右,从上至 下,如图(b)。 3.3.4以 5000为基础编号 3.3.4以1:5000为基础编号 若测区有多种比例尺 地图,以某1:5000 地形图图廓西南角的 直角坐标值编号作为 基本编号,如图(c)、 (d)。
1地图分幅
分幅是指按照特定的图廓线分割图幅,包括按矩形分幅和按经 纬线分幅两种形式。
1.1矩形分幅 1.1矩形分幅
每幅地图的图廓是矩形,相邻图幅间的图廓线都是直线,图廓的 大小多根据图纸规格、用户需要以及印刷机的规格等综合确定。矩 形分幅又可分为拼接和不拼接两种,其主要区别是图幅有无重叠。 矩形分幅的挂图、地图集、专题图等多用矩形分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