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投降后日本曾想顽抗 进行“本土决战”
肉弹与钢铁的碰撞

“肉弹与钢铁的碰撞”——二战中日本“精神制胜”神话的破灭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托兰曾这样描绘日本人:“对人多数西方人来说,日本人是完全不可思议的,做一切事情都是与别人相反的;人家坐椅子,他坐在地板上,鱼虾是生吃的,讲完一段个人的悲境后,他会放声大笑。
穿着崭新的衣服掉进泥塘,爬起来还面带笑容,讨论问题时拐弯抹角,在家里以过分的礼节款待你,在火车上却粗暴地又推又搡杀了人还要向个人道歉,说把他屋子弄乱了”。
约翰·托兰写道,“日本人在现代化和西方文化的表面下,实际上却仍然是封建主义的东洋人。
”约翰·托兰的看法可谓一语中的。
长期的封建军事帝国传统,使日本的家庭内部和国家生活当中处处渗透着森严的等级观念,而日本法西斯主义则把这种观念推向了极致。
他们认为:只要各国拥有绝对的主权,世界就处于无政府状态。
所以日本必须用军事手段建立一种以日本为领导核心的等级制度——所谓“大东亚共荣圈”。
但“东亚共荣”还仅仅是日本法西斯战略的第一目标,他们的终级目的是建立起一个以日本为霸主的全球等级结构。
二战初期,几百万日军迅速占领东自夏威夷,西抵斯里兰卡,北到堪察加,南达澳洲的地球表面七分之一的广大地区,统治了五亿以上的人口。
中国、朝鲜、新加坡、菲律宾的被占领区变成了日本的原料供应地。
而日本人坚信依照等级来安排世界秩序可以被广泛接受,他们甚至对于自己在被占领区从未受到真诚的欢迎而惊诧不已,奇怪被占领国为什么不能服膺“甘居各自适当位置”而非要组织抵抗呢?与这种极度扩张的等级观念相对应的是日本人对精神力的疯狂膜拜。
战争时期,日本军队高喊要赢得精神对物质的胜利。
面对盟国强大的军备,日本人认为并不可怕。
当时《每日新闻》上这样说:“如果我们惧怕这些数字的话,战争也就不会爆发的,战事进展顺利时,日本说,这场战争不是军备与军备的较量,而是盟国对物质的信仰同日本对精神的信仰之间的的决斗;处于颓势时,他们仍然说这场战争中物质力量必败。
《战犯末日》历史故事

《战犯末日》历史故事《战犯末日》历史故事从1944年起,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越来越好。
欧洲各国人民都行动起来了。
举行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向罪恶的法西斯发动猛烈的进攻,重新赢得了民族独立。
法国巴黎解放以后,各地相继爆发起义。
8月24日,戴高乐率领他在北非的法国军队进入巴黎。
德国军队被赶出法国,法兰西人民恢复了自己的尊严。
波兰流亡政府领导的军队在8月1日发动华沙起义,与德军展开了73天的激烈巷战。
起义虽然失败,但是波兰人民的反抗怒潮再也压制不住了。
进入1945年后,波兰人民军和苏联红军陆续解放了华沙和波兰全境。
罗马尼亚在8月23日爆发了共产党领导的起义,激战五昼夜,起义军解放了首都布加勒斯特,进而解放了大部分国土。
希腊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总反攻,歼灭了3万多德军侵略者,解放了祖国。
捷克和斯洛伐克、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和西欧各国,也都爆发了起义和罢工,取得了胜利。
同时,在中国和亚洲各国,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战争也进入了反攻阶段。
在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斗争下,德意日法西斯终于走上了灭亡的道路。
他们的头子一个个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墨索里尼陈尸街头还在1943年夏天,意大利由于连打败仗,国内人民纷纷起来反对墨索里尼。
后来,意大利国王罢免了墨索里尼,他的法西斯党被解散。
这年9月,意大利新政府和盟国签订了停战协定,退出法西斯同盟,并对德宣战。
后来德国军队直接占领了意大利中部和北部,把墨索里尼重新扶上台,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但是,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1945年4月,意大利人民举行武装起义,解放了100多座城市。
这年年初,在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下,意大利人民举行武装起义,配合英美盟军的进攻。
这时候,躲在北部的墨索里尼乔装打扮成德军一个司务长,混在德国的汽车队中,准备逃往德国。
半路上,他被游击队截住了。
这个罪大恶极的意大利法西斯头子终于落到人民手中。
4月28日,在意大利人民举国欢庆祖国从法西斯奴役下解放的这一天,根据民族解放委员会的命令,墨索里尼在科莫湖边的科莫村外被枪决了。
日本关东军详细资料

日本关东军概况:成立于公元1919年,解散于公元1945年8月,关东军是日本陆军驻扎在中国东北的一支军队。
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1个敢死队旅团和2个航空军,以及伪满洲国部队等,共约120万人。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关东军被击毙3.8万人,被俘59.4万人。
战后,余下的关东军官兵作为俘虏被送到西伯利亚从事强制劳动。
1945年5月初,德国无条件投降后,苏联的视线逐渐转向远东地区。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各抗日武装也不断打击和消灭日军力量。
关东军只好重新扩充力量,进行备战。
为此,关东军将在东北的25万退伍的日本军人重新征集,并编成8个师团、7个混成旅团、1个坦克兵团和5个炮兵联队,作为临时部署兵力的补充。
经过迅速补充,关东军兵力一举达到24个师团,约70万人。
关东军兵力的增加只是一种表面的膨胀,武器装备和战斗素养仅仅相当于以前的8个半师团。
特别是由于日本在各个战场连遭惨败,士气低落,关东军往日的威风已经不复存在。
关东军武器装备情况根据战后苏联有关统计,关东军装备情况如下:步枪约70万支、轻机枪约11000挺、重机枪约3000挺、大炮约1800门、迫击炮约2500门、坦克约700辆、飞机约900架、军火库约800个。
附件1:关东军兵力变化情况附件2:关东军历任指挥官附件3:关东军详细资料附件:1关东军兵力变化情况:1907年 1个师团约2万人1919年 2个师团约4万人1931年 3个师团,约6万人1932年 6个师团约12万人1933—1936年保持5个师团的兵力约10万人1937年 7个师团约14万人1938年 9个师团约27万人1939年 11个师团约30万人1940年 12个师团约33万人1941年 31个师团,约85万人1942年10月,兵力达到顶峰,约120万人。
日本将关东军司令部升格为关东军总司令部,增设两个方面军司令部和装甲军、关东防卫军司令部以及第2航空军司令部。
二战时期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是个什么计划?如果真的实施了会改变战局吗

二战时期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是个什么计划?如果真的实施了会改变战局吗本文导读:其实,日本就是“十亿玉碎”,也照样要战败。
“一亿玉碎”是日本在二战末期眼看大势已去,提出的丧心病狂的“本土决战”计划,在挨了两颗原子弹以后,日本迅速投降了,因而没有得到实施。
1945年的日本,萧索和肃杀的气氛萦绕在每一个日本士兵的头上,由于在前线的菲律宾的巴丹半岛战役中,日军除了蒙受巨大损失外,也将马尼拉的深水港拱手让给了菲律宾,这下日本的本土将直接暴露在美国的海军炮火之下,东京的安全岌岌可危。
然而日本早在1944年就已经陷入绝对的颓势,1944年在菲律宾的莱特岛附近,日军和美军的主力舰队就爆发了一场人类历史上场面空前恢弘的大海战,双方舰艇的总吨位之和超过200万吨,也是最后一次航母和航母、战舰和战舰之间的直接对决,这也标志着“口径即是正义的坚固巨炮时代彻底结束”。
而由于莱特岛的丢失,来自东南亚的橡胶和金属资源就再也不能轻松地运送回日本本土了,日本的资源补给线已经遭到美军切断,换句话说,等待大日本帝国的,唯“覆灭”耳。
随着战线愈发向日本本土推进,日本本土上空的盟军轰炸机也逐渐多了起来,除却海外各军港、机场,日本的各大城市也成为了盟军轰炸的主要目标,为了瘫痪日本军工产业以及起到瓦解日军战斗力的目的。
截止到1945年初,日本各大城市几乎无一例外,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轰炸和破坏,在一系列的轰炸下,足足有超过55万人丧生,另外有30余万人受伤,约莫1%的日本总人口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失去了战斗力。
日本军部并没有意识到局势已经十分不妙,以东条英机为首的狂热派仍然认为皇国“武运昌隆”,于是于1945年初日本军部制定了“本土决战”计划,计划在日本本土和盟军展开陆上决战,哪怕以牺牲全体国民为代价,也要守住国土。
在阿南惟几的《高全军将士书》中,明确提出了“一亿玉碎”的口号:“一亿国民总玉碎,弹草如泥,匍匐山野,确信神州不灭,皇国永存“,可见那时候的日本军部有多么疯狂,完全视国民的性命于不顾,在他们眼里,死再多的人也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第三单元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3、意义: 意义:
(1)拖住了法西斯德军大批兵力,有 (1)拖住了法西斯德军大批兵力, 拖住了法西斯德军大批兵力 力地支持了苏军的反攻作战; 力地支持了苏军的反攻作战; (2)消除了跨海征服英国的直接威胁; (2)消除了跨海征服英国的直接威胁; 消除了跨海征服英国的直接威胁 使法西斯德国处于两线作战的被动 局面,加速走向灭亡。 局面,加速走向灭亡。 (3)它也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 (3)它也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促 它也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 进了抵抗945、5) 欧洲战场( 、 、 ) 二战的主战场
1、南线:南欧战场 南线:
(1)1941年,匈、罗、保加入轴心国,德军占领南斯拉夫和希腊。 1941年 保加入轴心国,德军占领南斯拉夫和希腊。 意大利投降, 1943年 英美联军西西里岛登陆,1943年 (2)1943年7月,英美联军西西里岛登陆,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 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1945年 雅尔塔会议, (1)1945年,雅尔塔会议, 2、东线:苏德战场 东线: 1941年 22日 苏德战争爆发。 加强合作。 加强合作。 开始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1942年 ---1943 1943年 1945年春 盟军在鲁 年春, (2)1945年春,盟军在鲁 转折 1942年7---1943年2,苏军获得 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尔区围歼了德军西线主力 围歼了德军西线主力。 尔区围歼了德军西线主力。 1943年 库尔斯克战役德军 1943年7月,库尔斯克战役德军 反攻 丧失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丧失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易北河会师:1945年 (3)易北河会师:1945年 苏军←→美军) ←→美军 4月(苏军←→美军) 3、西线:第二战场 西线: (1)西欧战场初期:德军先后侵占丹、 西欧战场初期:德军先后侵占丹、 挪、荷、比、卢、法。不列颠之战德军 受挫。 受挫。 德黑兰会议后,1944年 (2)德黑兰会议后,1944年6月,英美盟 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 第二战场开辟, 诺曼底登陆, 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第二战场开辟,德 军处于东西两线夹击中, 军处于东西两线夹击中, (4)1945、4月苏军攻克 1945、 月苏军攻克 柏林,法西斯德国的灭亡。 柏林,法西斯德国的灭亡。 (5)1945年5月德国的投 1945年 欧洲战场结束。 降,欧洲战场结束。
二战德国败在进攻苏联,日本败在放弃进攻苏联

二战德国败在进攻苏联,日本败在放弃进攻苏联。
love0231 2013-11-14 凯迪社区
1941年日本进攻美国付出的代价显然大于进攻苏联的代价,这就是赌徒的心态,已经赢了很多了还想再冒险来一把更大的,所以1945年见好就收的美国人才会是最大的赢家,如果贸然进攻日本四岛,付出的伤亡将不可预测。
1941年日本关东军如果从东蒙古打出去,切断贝加尔湖西伯利亚铁路,控制住苏联远东地区后,沿着西伯利亚铁路可一直长驱直入打到乌拉尔工业区,与德军会师。
日本也确实有这样的计划,而且差点付诸于行动。
以鄂毕河或叶尼塞河为界,德国和日本可以就此瓜分肢解苏联。
也就不会有现在的北方四岛领土纠纷,依靠西伯利亚丰富的资源和里海沿岸的石油,日本根本用不着去偷袭珍珠港。
二战时,日本的战斗机性能要好于苏联,海军力量更是压倒性优势,陆军装备不分上下,日本完全可战。
1945年斯大林曾对蒋经国说过:“老实告诉你,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军事的战略观点而要这块地方的。
”“倘使有一个军事力量从外蒙古
向苏联进攻,西伯利亚铁路一被切断,俄国就完了。
”可见西伯利亚铁路对俄是多么重要,关东军本来就从东北满铁发家,且在寒冷地区作战经验丰富,三十万人打下苏联西伯利亚至少也有七成把握。
二线合击德国占领莫斯科后,美国自然不会贸然对德宣战,也就不存在诺曼底登陆,美国不对日本宣战,也就保住了日本在大东亚的统治。
多么完美的结局,几年后两个轴心国再一举攻入美国本土,人类历史改写,中国人民还将长期在黑暗中挣扎。
(从这点上说,日本的那些军人贪婪得象一群猪)。
揭秘日本“本土决战”计划

1944年12月,面对盟军的步步紧逼,日本大本营制定战争指导方针:“帝国继续努力进行决战准备,谋求战局好转,同时,迅速建立联结日满华为一体的积极防卫体势,以便进行长期持久战争。
”“本土决战”思想开始出现。
1945年1月,日本制定《帝国陆海军作战大纲》,将源泉”,
以期维护国体”
上实施特攻作战。
在空中
盟军的舰只;
使用最原始的
揭秘日本“本土决战”
计划
. All Rights Reserved.
悉,日本主战派还秘密拟定了一个更为阴险残忍、带有毁灭性的“总体决战”计划,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日军撤出华南和华中,毁灭江南精华皇制保留一条生路。
从以上情况来看,
土”范围不仅指日本本岛,
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对日本儿童进行军国教育
日本“神风”敢死队
观看视频《登陆之战:目标。
第1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第三学习主题 第1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德国和日本投降
第三学习主题 第1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第三学习主题 第1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苏军及盟军在柏林附近集结了63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雅尔塔会议后,向德国发动最后攻击的时机已成熟,苏军和英美盟军分东西两线进逼德国柏林。 希特勒负隅顽抗,死守柏林。1945年1月12日,苏军在东线发动对德全面进攻的维斯瓦河-奥得河战 役。4月25日,美苏在易北河会师,联结东西两线,把德分割成南北两部,同时完成对柏林包围。
第三学习主题 第1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雅尔塔(Yalta)会议“三巨头”(1945年2月4日至11日)
为协商解决大国之间在关于战后世界安排问题上存在着的较大分歧,尽快结束战争,规划战后 世界秩序。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英、美、苏三国首脑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在苏联克里米亚半 岛的雅尔塔举行战时第二次最高级会议,即雅尔塔会议(克里米亚会议),签订《雅尔塔协定》。
第三学习主题 第1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诺曼底登陆示意图
德国地处中欧,最忌两线作战(一战因此败北),二战时希特勒一直尽力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 战。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了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与苏德第一战场相呼应,使德军陷入苏 军和英美盟军东西夹击的铁钳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第三学习主题 第1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10日裕仁天皇最终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
1945年8月10日,日本皇宫的防空洞内,御前会议从9日夜里开到10日凌晨。44岁的裕仁天皇最 终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6时,日本政府分别电请瑞典、瑞士,将投降之意转达中、美、英、 苏四国,“日本政府决定无条件投降”的消息通过无线电波迅速传遍了全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二战德国投降后日本曾想顽抗进行“本土决战”
导语:(2014年)2月27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
(2014年)2月27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这一决议的通过,意味着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均上升为国家纪念日。
末日法西斯:投降是唯一出路
1945年5月,在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日本仍准备负隅顽抗,其在声明中声称:“日本为求自保自卫与东亚之解放而作战之决心,丝毫未感动摇。
德国之投降,不能令日本之作战目标有丝毫之变更。
”由此,日本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的最后一个敌人。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和整个世界作对的人,势必遭到最严厉的惩罚。
7月26日,中、美、英三国联合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早日投降,但日本军国主义者对此置若罔闻,其公开宣称要进行“本土决战”,即便全国“一亿玉碎”,也在所不惜。
在其顽抗姿态下,盟国为早日结束战争,决定对日本实行最后的摧毁性打击。
8月6日上午,一架名为“伊诺拉·盖伊”的美军轰炸机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人类历史上第一颗战术原子弹。
一道强烈的白色闪光后,广岛市中心上空随即发生震耳欲聋的大爆炸,顷刻之间,巨大的蘑菇状烟云及几百根火柱迅速将广岛烧成火海,爆炸中心方圆6公里的建筑物全部摧毁,20万人就此丧生。
由于日方对此事件保持缄默,美军轰炸机于3日后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6万人再次被夺去生命。
就在长崎遭核爆的前一刻,也就是8月9日凌晨,在大雨如注中,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