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对仗
常常的对仗词

常常的对仗词1. 什么是对仗词?对仗词是指在词义、音韵或形式上相对应、相互对立的一组词语。
它们常常以反义、同义、形状相反等方式出现,用于修辞手法中,增强表达的效果。
常见的对仗词有很多种类,如:反义对仗、同义对仗、形状对仗以及音韵对仗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类型的对仗词,并给出一些例子。
2. 反义对仗反义对仗是指两个意思完全相反的词语之间的关系。
当我们使用反义对仗时,可以通过将两个意思相反的词语并列使用,以达到强调和突出某种情感或观点的目的。
例子:•高矮•大小•快慢•善恶•真假3. 同义对仗同义对仗是指两个意思相近或含义类似的词语之间的关系。
当我们使用同义对仗时,可以通过将两个意思相近或含义类似的词语并列使用,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例子:•喜欢、爱好•快乐、愉快•美丽、漂亮•聪明、机智•平静、安宁4. 形状对仗形状对仗是指两个词语在形状上相对应或相反的关系。
当我们使用形状对仗时,可以通过将两个形状相对应或相反的词语并列使用,以便更好地描述事物的外形或特征。
例子:•圆形、方形•高大、矮小•粗壮、细长•曲线、直线•弯曲、笔直5. 音韵对仗音韵对仗是指两个词语在音韵上相对应或相反的关系。
当我们使用音韵对仗时,可以通过将两个音韵相对应或相反的词语并列使用,以增强表达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例子:•叮当、铛铛•咚咚、蹦蹦•嘀嗒、滴答•哗啦、喧哗•悠扬、优美6. 对仗词在修辞中的应用对仗词在修辞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通过对仗词的使用来增强表达的效果和力度。
在文章、诗歌、歌曲等文学作品中,对仗词经常被用于修辞手法中。
•修辞手法:通过反义对仗、同义对仗、形状对仗和音韵对仗等方式,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形象,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享受。
•文章写作:在描述事物特征或情感时,可以使用反义对仗或同义对仗来突出某种观点或情感。
•诗歌创作:在写诗时,可以利用形状对仗和音韵对仗来增加节奏感和韵律感,使得诗歌更具有音乐性和美感。
•歌曲创作:在填词过程中,可以运用反义对仗、同义对仗和音韵对仗等方式来增强歌曲的表达力度和情感共鸣。
古诗常用对仗词语

古诗常用对仗词语
嘿,你知道吗,古诗里那可是有好多超棒的对仗词语呢!就好比“天对地”,这简直就是经典中的经典呀!你想想,天空那么广阔,大
地那么坚实,它们俩相对,多有意思啊!比如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
行白鹭上青天”,这里的“黄鹂”对“白鹭”,“翠柳”对“青天”,多么生动
形象啊!(就像两个好朋友在对话一样。
)
还有“春对夏”,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热情似火,它们的对比多鲜明呀!“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个是春天的温柔,一个是夏天的热烈。
(这不就是两种不同风格的
画卷嘛!)
“风对雨”也是常见的对仗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夜阑卧
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风的轻柔与雨的淅沥相互映衬。
(是不
是感觉特别有画面感?)
“花对月”多浪漫呀,“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花的娇艳与
月的柔美,真的是太迷人啦!(就好像是一场美丽的邂逅。
)“山对水”更是自然的完美搭配,“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山的
沉稳与水的灵动,相互成就。
(简直就是天作之合呀!)
古诗里的这些对仗词语,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对古代世界
的想象之门。
它们让古诗变得更加有韵味,更加富有魅力。
我们在欣
赏古诗的时候,可千万不能忽略了这些对仗词语呀,它们可是古诗的精华所在呢!
我觉得古诗常用对仗词语真的是太神奇了,它们用简单的几个字,就把世间万物的关系描绘得如此精妙绝伦,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和才华!。
对仗词汇表

对仗词汇表
对仗词汇表是指一种特殊的词汇表,其中的词语被分为对仗词对,这些对仗词对在音韵、意义或用法上存在相似或相反的关系。
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对仗词汇表的内容示例:
1. 高矮:高、矮
2. 远近:远、近
3. 善恶:善、恶
4. 明暗:明、暗
5. 真假:真、假
6. 喜怒:喜、怒
7. 强弱:强、弱
8. 开合:开、合
9. 大小:大、小
10. 粗细:粗、细
11. 短长:短、长
12. 前后:前、后
13. 冷热:冷、热
14. 难易:难、易
15. 快慢:快、慢
16. 早晚:早、晚
17. 多少:多、少
18. 紧松:紧、松
19. 平滑:平、滑
20. 理解:理、解
这些对仗词对可以用于文学创作、诗歌、歌曲、对联等艺术形
式中,通过对比和对立来表达情感、强调主题或营造韵律。
对仗词
汇表的使用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让文字更加生动有趣。
对仗词语简略

半挂==一弯 破环==学扇 玉玦==银钩 隐隐==织织 金波浅==桂影偏 开镜匣==露帘钩
如璧缺==似眉弯 魄斜映树==势曲依檐 娥眉新露==兔爪斜环 镜分人恨==眉写天愁
寒光细细==玉魄弯弯 魄藏暗树==轮上虚弦 未满十分==先形一曲 京兆眉尖巧==
开元指甲新 云端仍怯雁==水底暗惊鱼
千里同心 堂前挂镜==帘外悬钩 金蟾绚彩==玉兔胜金 片纸将贴==七宝合成 兴寻安=
词命仲宣 取象后妃==视义卿士 游西园之飞盖==聘东壁之研词 会稽爱庭中之景==
陆机揽堂上之辉 圆光似镜==素魄如圭 将祥符于汉室==通吉梦于吴宫 应鱼脑而无差==
念阶萱而靡失 画芦灭而晕缺==捧阴燧而津流 影横玉塔==光射金梯
三竿皓皓==百卉腓腓 鸿雁晴飞影==蒹葭冷度秋 枝头叶褪==瓦上霜融
冬日
遇隙==经檐 分阴==寸晷 南至==西沉 岭雪==江梅 冰初冻==草欲苏 涵霁色==夺寒威
光摇玉==影落金 光回寒谷==暖入幽窗 披裘灞岸==拥雪蓝关 窗梅横月==檐雪飞花
窗梅破晓==草阁惊寒 渐过三竿==初添一线 晴飞春色先到九重==影去花砖未过三块
共工触==盘古分
分清气==仰至仁
张衡论==邹衍谈
屈原问==秦穆观
名参四大==德冠三才
行以流矢==道犹张弓
无声无臭==至神至虚
无心成化==不见为元
观文以察时变==垂象而见吉凶
或似卵而含黄==或若匮而仰水
日月
素魄==朱羲
素女==黄人
久照==贞明
返照==末光 金伏==火流 义和国==不夜城 黄金镜==赤玉盘 炀物物==烛生生
来赤乌==贯白虹 虞剑指==鲁戈挥 珠耀天==镜磨铜 西谷践==东门朝 经细柳==拂扶桑
什么是对仗

什么是对仗?对仗,也称为对偶或对仗句,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形式。
它通过在句子或诗句中使用相互呼应的语言结构或音韵来达到一种平衡和和谐的效果。
对仗在文学、诗歌和口语表达中被广泛应用,能够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艺术性,提升表达的效果和说服力。
对仗的使用可以使文本更具韵律感、节奏感和美感,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对仗通过在句子或诗句中使用相似的语言结构、音韵或意思,创造出一种呼应和平衡的效果,使文本更加富有魅力和表现力。
对仗的形式和手法多种多样,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对仗形式:1. 词语对仗:句子中使用具有相似意义的词语进行呼应。
例如:“春风吹绿了山冈,夏雨浇醒了田野。
”中,使用“春风”和“夏雨”呼应表达了不同季节的景象。
2. 结构对仗:句子中使用相似的语法结构进行呼应。
例如:“我爱你,如鱼爱水;你爱我,如鸟爱林。
”中,使用“如鱼爱水”和“如鸟爱林”呼应表达了深深的爱意。
3. 音韵对仗:句子中使用相似的音韵进行呼应。
例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中,“春红”和“太匆匆”通过音韵的呼应,产生了一种和谐的效果。
4. 对句对仗:两句之间使用相似的结构或意义进行呼应。
例如:“山高水长,人生如梦。
”中,“山高水长”和“人生如梦”通过对仗的方式,形成了一种韵律感和平衡感。
对仗的运用可以使语言更富有节奏感和美感,同时也能够激发读者的情感和联想力,增加文本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教育内容的创作中,合理运用对仗可以使学习材料更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因此,作为教育内容的创造者,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对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
在使用对仗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对仗要符合逻辑:尽管对仗强调的是语言的呼应和平衡,但仍然需要保持逻辑的连贯性和合理性,以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对仗的表达方式。
2. 对仗要贴近主题:对仗应与文本的主题和内容相符合,能够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九种常见对仗

九种常见对仗1、工对:同一类门词语相互对偶叫工对。
古汉语名词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便是工对,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
有些虽不是同小类但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花鸟、诗酒等也算工对。
李白“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月和云既是名词,有是天文类词。
李商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晓和夜是名词中的时令词对时令词。
2、邻对:邻近事类词语相对叫邻对。
大约可分二十类:时令与天文;天文与地理;地理与宫室;宫室与器物;器物与衣饰;器物与文具;衣饰与饮食;文具与文学;草木花果与鸟兽鱼虫;形体与人事;人伦与代名;疑问代词与“自”、“相”等字和副词;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人名与地名;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连绵;反义与连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与助词。
3、宽对:不能严格区分词语类别,只按词性相同的要求构成对仗叫宽对。
半对半不对也属于宽对。
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中“匈奴”与“魏绛”是名词相对;“犹”与“复”是副词相对;但“未灭”与“从戎”便不对了,这联就是半对半不对,属于宽对。
如:元稹《早归》“饮马雨惊水,穿花露滴衣。
”马、雨、水和花、露和衣。
名词对名词,可称宽对。
4、借对:一个词有两个意思,诗人用的是甲意,但同时借用它的乙意来与另一词对仗,这叫借对。
如“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意,但诗人却借着“桃李”的“李”与“茅”字作对仗。
有时候不是借意而是借音。
如“事直皇天在,归迟白发生”,借“皇”为“黄”与“白”相对,这也是借对。
“樽开柏叶酒,灯发九枝花”,借“柏”为“百”与“九”以数目词相对。
还有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寻常是平常的意思,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故借来对数目。
还有一种借音,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天日暖玉生烟。
”沧为苍与蓝相对。
5、流水对:对仗的一联一般是平行的各有其独立性的两句。
但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为两句说,每句都没有独立性,出句和对句合起来才是一个整体。
对仗词汇表

对仗词汇表
对仗词汇是指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形式相对的词语,通常用于诗词、对联等文学形式中。
以下是一个关于对仗词汇的列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类型的词语。
名词对仗:
山川-江海
松柏-桃李
天地-风云
山河-日月
春秋-冬夏
梅兰竹菊-琴棋书画
动词对仗:
飞-舞
落-飘
行-游
生-长
来-去
望-听
形容词对仗:
高-低
深-浅
大-小
长-短
宽-窄
明-暗
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对仗词汇列表,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对仗词汇。
这些词语通常具有相对的意义或相似的形态,可以用于文学创作中,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
在诗词、对联等文学形式中,使用对仗词汇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炼、优美,同时也可以使意义更加深刻、鲜明。
除了以上列举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外,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词语也可以形成对仗关系。
例如量词、副词、介词等,都可以通过适当的选择和搭配,形成具有美感的对仗关系。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对仗词汇时,应该根据具体的语境和需要进行选择和搭配,避免过于生硬或不自然的情况发生。
总之,对仗词汇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通过对仗词汇的运用,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加优美、精炼和深刻。
对仗词大全

对仗词大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对仗词:
天对地,雨对风。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河对汉,绿对红。
晨对午,夏对冬。
清对淡,薄对浓。
山对海,华对嵩。
暮鼓对晨钟。
烟锁对云封。
繁对简,叠对重。
仙翁对释伴,道范对儒宗。
奇对偶,只对双。
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
颜对貌,像对庞。
步辇对徒杠。
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
灯闪闪,月幢幢。
揽辔对飞艎。
泉对石,干对枝。
吹竹对弹丝。
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
五色笔,十香词。
泼墨对传卮。
俎对醢,赋对诗。
点漆对描脂。
瑶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
沽酒价,买山资。
国色对仙姿。
箴对赞,缶对卮。
萤炤对蚕丝。
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
流涕策,断肠诗。
喉舌对腰肢。
争对让,望对思。
野葛对山栀。
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
专诸剑,博浪椎。
经纬对干支。
贤对圣,是对非。
觉奥对参微。
鱼书对雁字,草舍对柴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语对仗《古今对偶句选》写人记事过五关,斩六将。
亲贤臣,远小人。
鸿门晏,桃园盟。
孙行者,祖冲之。
言必信,行必果。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花开山寺,咏留诗人。
登高极目,览水送归。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名扬四海,声震八方。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指鹿为马,画地为牢。
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功盖天下,誉满山河。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志士惜日短,愁人嫌夜长。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与天地并寿,同日月齐光。
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
仰首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斯人千古少,此曲世间无。
人生有乐地,流水无尽期。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
处处春光好,村村气象新。
室有惠崇山水,人怀与可风流。
漫步半月溪畔,徘徊六角井傍。
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
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
游子魂销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上小桥头。
描景状物桃灼灼,柳依依。
雪茫茫,雨霏霏。
山抹绿,燕剪柳。
清风明月,苍松怪石十里荷红,三秋桂香。
天欲飞霜,云将作雨。
烟迷远水,雾锁深山。
长烟一空,浩月千里。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水流云在,雨到风来。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明月如霜,好风似水。
千峰凝翠,万峦吐霞。
百花含蕾,千枝泛翠。
百花吐艳,万木争荣。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苍山如海,残阳如雪。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水流无限阔,山耸有余高。
纷纷黄叶坠,对对塞鸿飞。
清霜浸碧波,白露下黄叶。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半壁见海日,中空闻天鸡。
语,花看半开时。
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阳雨。
碧从天上得,红自日边来。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惟止乃能动,因昧而为明。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春归华不落,风静月长明。
直如朱丝绳,清似玉壶冰。
花残无戏蝶,藻密有潜鱼。
花香风气暖,云淡日光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勿临渴掘井,宜未雨绸缪。
人多出韩信,智多出孔明。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竹雨侵窗润,松风吹面寒。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单丝不成绸,独木不成林。
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
山和山不相遇,人与人总相逢。
闲逸磨损意志,勤奋陶冶智慧。
刀不磨会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患难时要坚毅,顺利时应谨慎。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曾经沧海千层浪,又上黄河一道桥。
春华不如秋华好,今月常同古月明。
明月不能无秋思,故人所在有春风。
泽以长流乃称远,由因直上而成高。
世事静观知曲折,人心甘苦见交情。
鱼鱼入世难为海,燕燕依人别有天。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
知多世事胸襟阔,阅尽人情眼界宽。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欲论古来兴废事,须平自己是非心。
莫言前路无知己,但恐此心难对天。
云润早含及物意,水清不易在山心。
风因得竹若殊遇,水不在山无泪流。
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下坑多路不平。
无言者天此理显,有道之世其日长。
读书有味千回少,对客无情一句多。
黑发不知勤学习,白发方悔读书迟。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屋漏更遭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
世上本无常照月,天边还有再来春。
学海无涯勤可渡,书山万仞志能攀。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落魄无心求富贵,运通富贵逼人来。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前花影坐间移。
风定始知蝉在树,灯残方见月临窗。
好花偏遇三更雨,明月忽来万里云。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院小有竹春常在,山间无人水自流。
静可观人,虚能修已;贤当述古,智足察今。
天欲飞霜,塞上有鸿行已过;云将作雨,庭前多蚁阵先排。
世事如棋,一著争来千古业;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
托物寄兴千峰竟秀,万壑争流。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芳草有情,夕阳无语。
皓月无幽意,清风有泪情。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雨过天愈碧,风来花送香。
群鸦恋晚树,孤雁入寥天。
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眼界高时无物破,心源开处有波清。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纵怀花事当春去,畅足清游载月归。
千家树色浮山阁,一片冰心在玉壶。
无力东风花半露,有情春水燕双飞。
多情明月邀君共,无主荷花到处开。
石间坐久春云起,花底吟成夕照收。
数重山翠疑见胆,一派水清欲留人。
苍松翠柏看颜色,秋水春山见性情。
帘外淡烟无墨画,林间疏雨有声诗。
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
一代典章垂涣汗,万年法守仰都俞。
野烟有路知依寺,明月无心也进城。
山闲水静天无事,竹少兰初日有情。
清风能感水能化,修竹有情兰有怀。
万里长空开眼界,一川春水润心田。
春能蕴藉如相识,风入襟怀只自知。
波漾流溪冬月影,风回碣石夏潮声。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莫学杨柳半年绿,要学松柏四季青。
有花有月圆中乐事,无春无夏城外清游。
云出人间合而为雨,泉流石上清于在山。
观水有情不言自喻,游山寄兴未尽所怀。
三江潮涌波澜壮阔,九州音悲石裂天惊。
鱼恋水,水阔凭鱼跃;鸟爱天,天高任鸟飞。
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
噪晚齐蝉,岁岁秋来泣恨;啼宵蜀鸟,年年春去伤魂。
千尺水帘,今古无人能手卷;一轮月镜,乾坤何匠用功磨。
万象更新,水水山山入画诗;一元复始,家家户户庆新年。
言志抒怀鬓虽残,心未死。
煮沸江海,融江冰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白吟千里月,律至九重春。
春情寄岸柳,香气凝寒海。
清游向天目,幽抱托风怀。
吟怀山川趣,观感古今文。
秀语夺山绿,奇情破石坚。
生活朝下看,工作向上看。
放怀形骸以外,浪迹山水之间。
放怀于天地外,得气在山水间。
骋此长风快浪,欣然临水观山。
文气曲如流水,天怀和若春风。
推倒一世豪杰,拓开万古心胸。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移风易俗光荣,因循守旧可耻。
朝饮木兰之堕露,夕餐秋菊之落英。
十里水光心地朗,一林花色性天空。
使我开怀唯夜月,令人深省是晨钟。
知味人当风月夕,多情心爱雨花天。
山川卉木花不息,风云月露天何言。
大翼垂天四万里,长松拔地三千年。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高峰霞漫寒潭里,绝壁光生晚照红。
忠骨遍地地更暖,壮志满天天更新。
碧血丹心照青史,壮歌浩气贯长虹。
丹心已共河山碎,大义长争日月光。
雪打青松松更翠,风扑烈火火更明。
心志光明同日月,功勋盖世重山河。
愚公未惜移山力,壮士须怀断腕观。
狂澜欲倒同心挽,旭日方升旦气扬。
迢遥不畏千程路,辛苦惟存一片心。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不为私情萦梦寐,只将贞志凌冰雪。
棋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情寄高山山起舞,志托大海海欢歌。
石可破而不可夺坚,丹可磨而不可夺赤。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即景生情,粉蝶翻春花弄影;涉园成趣,红桃映日草铺茵。
春亦多情,鸟向枝头催逸兴;人其得意,梅从窗外放诗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忧得其所;后天下之乐而乐,乐在其中。
立大志展宏图,足下踏破万里浪;先天下后局部,胸中常有一盘棋。
学习实践胜不骄,败莫馁。
苦读有恒,好学无时。
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
挥毫列锦绣,落纸如云烟。
世事催开卷,人情逼杜门。
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读书破万卷,落笔超群英。
吟哦出新意,坦率见真情。
高论明秋水,新诗动洛川。
雪夜书千卷,花时酒一瓢。
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学识靠积累,聪明寓勤奋。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勤奋出天才,实践出真知。
长行何怕千里,恒学焉畏万册。
县管端由心正,生花还觉梦奇。
有志宜师逸少,多才肯效班超。
听曲能生万感,作文不放一丝。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知识在于积累,才能在于忍耐。
放开眼孔观书,抖起脊梁立行。
自有高明将学讲,且教童子抱诗来。
无尽波涛归学海,长春花木在词林。
尽日相亲惟有石,长年可桨莫如书。
铦锋梳尽山中兔,蘸墨惊飞海上鱼。
悟得柳公书内法,生来江子梦中花。
读破万卷诗愈美,行尽千山路转赊。
落笔已吞云梦客,舒纸吟啸万里风。
梦里花仙觅奇句,山中木客解吟诗。
书到疑时须逆志,事当难处但平心。
春天诗思行花径,月夜书声坐竹楼。
大力可能通纸背,尖毫仍觉吐花香。
玉露磨来浓雾起,银笺染处淡云生。
几番磨琢方成器,十载耕耘自见功。
莫放春秋佳日去,最难风雨故人来。
观书到老眼如月,得句惊人胸有珠。
梅月横窗成画本,兰风度槛入情诗。
常吟卷里相酬句,自画湖边归住山。
爱看春山疑读画,静研古墨试听香。
一帘花影云拖地,半夜书声月在天。
深院著书桐叶雨,曲栏联句藕花风。
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
淡妆浓抹调新色,顽绿痴红发古香。
四壁墨花飞丽藻,一帘佳句占阳春。
好书不厌百回读,佳客时来一座倾。
天机所到都成趣,人力非关别有神。
论古不外才识学,博物能通天地人。
长大知才须有用,平常莫等指无名。
书城高大能藏道,心地光明始爱才。
文当妙处风行水,夜正中时月满天。
行文若师心自得,守道如国书为城。
灯火迄深书有味,墨花晨湛字生光。
学海无涯勤是岸,云程有路志是梯。
登高而尽四野所有,著书以成一家之言。
千里长堤溃于蚁穴,万丈高台始于一石。
思考乃攀登书山之路,毅力是游渡学海之舟。
争先进,当先进,赶先进L学科学,用科学,追科学。
长吟玉海诗兴动,江山皆入句;大开春酒会醉余,天地总为家。
时令佳节三月昏,参星夕。
杏花盛,桑叶白。
霜菊瘦,雨梅肥。
梅英尽落,柳眼初开。
酷寒盛暑,暮烟晓雾。
柳摇春白昼,梅弄月黄昏。
蝉鸣哀暮夏,莺啭怨残春。
云衍中秋月,雨打上元中。
秋凉梧堕叶,春暖杏开花。
春园花柳地,秋沼芰荷天。
春棠经雨放,秋菊傲霜开。
暮雨催寒蛩,晓风吹一残月。
秋风吹柳绿,细雨点花红。
行敲残月落,鸡唱晓云生。
落日街翠壁,暮云占烟鬟。
昔去雪似花,今来花如雪。
落日波中没,秋风天外闻。
春来苔是叶,冬至雪入花。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肥不过春雨,瘦不过秋霜。
浓云千檥合,骤雨一江空。
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融融的春光,凄凄的风雨。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晚霞。
雨过芳草润,春到杏花香。
波涛秋八月,风雨夜三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水田飞竹鹭,夏木啭黄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