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备考第一轮复习提纲必修精选

高考历史备考第一轮复习提纲必修精选
高考历史备考第一轮复习提纲必修精选

高考历史备考第一轮复习提纲必修(必修1主干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班级姓名学号

(完整版)

高考历史备考复习提纲

(必修1主干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王位世袭制:(特点:兄终弟及、父子相传)

2、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相、卿士;地方:侯、伯)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目的:巩固周王统治.

内容:①周王将王畿以外的一些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古帝王后代,让他们建立起诸侯国.

②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权利:在自已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在自已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

官吏,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影响:积极: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③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消极:诸侯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危及中央政权.(是造成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重要原因)

特点:①形成深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②政治与血缘相结合.

实质:西周政权的组织形式.

破坏:时间:西周后期

原因:主要原因:诸侯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享有很强的独立性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表现:楚王问鼎;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兼并战争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土地和财产上的矛盾.

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特点:①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②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大宗和小宗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家”和“国”密切结合.③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

权④等级森严

关系: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作用: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王权.

(四)礼乐制度

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夏、商、周三代)

①以血缘关系为核心②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③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行权力的高度集中④层层封授,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相结合.

知识梳理: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前提: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

(二)内容:1、首创皇帝制度;

①“始皇帝”的来历: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皇

帝”,作为自己的名号.嬴政宣布自己为“始皇帝”,认为“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

万世,传之无穷”.

②特征: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2、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

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_(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

分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三公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决策方式: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减少决策失误.

3、地方实行郡县制

内容:(1)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设郡守.县是郡的下级地方行政机构,县设县令.

(2)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作用:实现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

秦朝官僚机构的特点:①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②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③选官不问身份;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

(三)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积极: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

②对国家的统一,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中华民族的初步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

与完善.

④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消极:皇帝依靠其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形成暴政,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知识梳理: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解决中央与地方矛盾)

1、汉朝: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1)原因: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封国势力扩大威胁朝廷

(2)措施: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3)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朝: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1)原因: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

(2)结果: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北宋: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①军事上: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上: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结果: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也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元朝: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目的:吸取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1)措施:①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归中央直管,其他地方设行省

②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之下分设路、府、州、县

③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

(2)意义: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演变(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1、汉朝:削弱相权

(1)原因:汉初相权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2)措施: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

(3)结果: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2、魏晋南北朝:分散相权,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隋唐:分散相权

(1)措施: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辖六部)

(2)影响:①相权一分为三,又相互牵制和监督,消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②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协调,提高了行政效率.

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

4、宋朝:分割相权

(1)措施:①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②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影响:削弱了相权,皇权加强

5、元朝:相权扩大

(1)措施: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

(2)结果:相权日大,对皇权构成威胁.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解决人事任免的问题)

1.汉朝:(1)制度:主要实行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2)影响: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时期:制度:九品中正制.

3.隋唐:制度:科举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科举制的评价:

积极━━①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把读书上、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

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③历史朝沿用,影响深远;

消极━━①科举考试仅注重知识内容的考查,忽视了实践能力.②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2.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加强对官吏的控制,逐渐将选官权收归中央.

知识梳理: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君主专制的新高度——明朝

1、丞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中国的丞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废除宰相制度原因:①历史原因: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致皇权不稳;

②直接原因:胡惟庸的骄横跋扈,骄恣擅权;

③根本原因: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

影响:积极: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消极:皇权过分集中也易造成太监乱政

2、内阁的设立:①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

②明成祖设立内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二)君主专制的顶峰——清朝

(1)清初承袭明制,设内阁管理日常事务,军国大事由满洲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南书房的设置:康熙在宫内设南书房参与机务,替皇帝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

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3)军机处的设立

①时间:雍正帝.

②为处理西北军务_,由皇帝挑选亲信满汉官员充任.

③权限:上传下达(皇帝政令的传达部门),跪受笔录.

④积极作用:简化处理政务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⑤结果: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⑥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三)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统一和巩固;

②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在统一环境下,利于民族融合和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①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②思想上独尊一家,钳制思想;

③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极大妨碍社会进步,拉大东西方差距.

知识梳理: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一)产生条件:

1、地理因素:多山、多岛、靠海

2、政治因素: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基本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3、经济条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

(二)雅典民主制发展历程

(1)雅典梭伦改革(BC 6C初),奠定雅典民主的基础.

背景:社会矛盾尖锐:新兴工商业者、平民与旧氏族贵族之间矛盾

内容:①根据财产多寡划,分四个公民等级;②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各级公民)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⑤废除债奴制;

意义:①动摇了旧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②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BC6末),标志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内容:①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作为选举单位;②设立五百人议事会(各部落轮流执政);③组成十将军委员会;④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⑤“陶片放逐法”;

意义:①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②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③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3)伯里克利改革(BC5C),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

内容:①公民可担任几乎一切官职;②公民大会是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③陪审法庭(30岁以上)——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④鼓励公民参政——向担任

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

意义: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进入“黄金时代”

3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相对平等

4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少数人的民主(即奴隶主的民主).

5.雅典民主制评价:

(1)积极:①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②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2)局限:①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②小国寡民的产物.③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④狭隘的城邦体制,无法容纳政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知识梳理: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含义:公元前6C末—7C,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

(二)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1形成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2)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积极作用:法律内容相当广泛,条文比较明晰,审判、量刑有法可依,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保护了平民利益.

实质:(局限性)维护奴隶主贵族阶级利益,法律体现阶级性.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2 发展阶段: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1)公民法含义: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使用范围主要是限于罗马公民之间,所以被成为公民法.

(2)原因:①罗马帝国扩张,疆域扩大,为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②政治经济发展,出现新矛盾,公民法已无法应对新变化(主要原因)②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③法学家也积极编撰法典

(3)措施: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予适当的法律保护.

(4)结果: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

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 完善阶段:《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由查士丁尼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篡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即《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三)罗马法的主要(核心)内容: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四)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五).罗马法的影响

1积极:(1)对帝国统治的影响:①它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基础,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②它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缓解了社会矛盾.③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稳固了帝国的统治.

(2)对后世的深远影响:①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

②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拿破仑法典》、《权利法案》、美《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人权宣言》都以罗马法为理论基础;现代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制度等都受罗马法的影响;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和《继承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罗马法的原则.)③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2 局限性:维护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知识梳理: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根本原因:英国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过程:1640年,革命爆发,处理查理一世.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革命结束.

二、确立与发展过程

(一)确立:《权利法案》

1.时间: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2目的: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3.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的权力.

4.意义:(1)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资产阶级通过议会_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3)资产阶级的权益之争,在议会得以和平的方式实现,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二)发展:责任制内阁(简称内阁)的形成

1 形成:18世纪初(1721年),沃尔波尔是第一位首相

2成员组成:内阁的首脑是首相(职权),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

3原则: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大政方针上与首相保持一致.内阁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4.首相的权力:首相有权解散议会、提名内阁成员、决定国家政策、掌握行政大权.首相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实际上掌握国家大权.

(三)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意义:1832年议会改革,加强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推动代议制的发展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①君主统而不治②议会权力至上③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1国内意义:①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使各派的斗争处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稳定了社会环境;③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避免专制独裁,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

2国际意义: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发源地,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其他国家树立了

君主立宪制的典范.

知识梳理: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前提: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的独立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二)依据:1787年宪法

1 背景:①独立战争后,松散的邦联无权,各州的权利很大,导致独立之初,美国形势严峻(必要性).

②为了建立强有利的中央政府(目的).

③资产阶级领导人受启蒙思想影响(理论来源)

2内容:①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的权力.

②把美国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三权分立.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

令,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大权.三者独立平等,相互制约.

3 原则:

(1)联邦制原则:确立了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它维护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

(2)分权与制衡原则:按三权分立学说,推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把国家职权分为立法权(全国性

议会:立法,掌管财政)、司法权(统管全国的司法体系:法院)和行政权(全国最高行政长官:总统)

三个部门.

(3)民主原则:规定了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4 评价:

进步性:(1)它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基础

(2)强调国家权力,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避免了权力的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3)美国的联邦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局限性:如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拥有与白人同等的权利.

(三)确立:1789年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

(四)发展完善: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民主党和共和党)

1过程:①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②19世纪50年代中期,两党对峙格局形成.

2 特色: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3、本质:资产阶级政党,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附: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

1、不同点:

1、

(2)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知识梳理: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背景:

(1)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尖锐

(2)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

(3)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4)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附:艰难的原因:

(1)法国长期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为君主制提供土壤

(2)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3)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

2、内容:

(1)行政权归于总统

①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②总统由参议

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③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2)立法权归于议会

①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②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四年

③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

④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3、意义: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

1、确立的前提:德意志的统一

(1)背景:①德意志的分裂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实力强大的普鲁士具备了统一的条件

(2)方式:三次王朝战争

(3)结果:1871年的意志帝国建立,统一大业完成

2、确立的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1)内容:

①确立德国君主立宪政体:

A、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掌握国家大权

B、皇帝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

C、宰相是内阁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D、议会作为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

E、帝国议会作用小,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②规定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A、帝国政府拥有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B、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

(2)特点:①专制主义、军国主义②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3)评价:

①积极作用:推动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德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②局限性:保留了君主制度,军国主义传统延续,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

附: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比较项法国德国

相同点

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

立法权在议会

不同点

政体共和制君主立宪制

权力中心议会皇帝

元首产生总统由议会选举皇帝世袭

行政权总统皇帝、宰相

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体现制约与平衡的原则行政权控制立法权特点议会共和制军事封建、皇帝权重

知识梳理:第10课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背景(欧美崛起清政府落后):

(1)欧美崛起: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材料(根本原因)

(2)清政府统治危机四伏: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②清政府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3)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直接原因)

虎门销烟━━目的: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受自然经济的抵制,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向中国走私鸦片

2.战争进程

①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爆发.

②1841年,强占香港岛

③1842年8月,英国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

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时间:1842年

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5.影响:①政治: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②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客观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思想: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④对外:闭关锁国被打破,被迫开放

6.中国失败的原因: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②主观原因:清王朝腐朽落后,统治集团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③根本原因:制度上的差距,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原因:

(1)根本原因:英国不满足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2)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2.经过:

①爆发: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

②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

3.条约:

(1)1858年,中国与俄英法美签定《天津条约》——①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

岸③赔偿英法巨额白银④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⑤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2)1860年,中英法俄《北京条约》——①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给英国④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4.影响:①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②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

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知识梳理: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鸦片战争使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空前激化(“鸦片战争的炮声的回音”)

(1)殖侵:经济成附庸——民族矛盾激化(外因)

(2)封压:本国封剥削——阶级矛盾激化(根因)

(3)自然灾害的影响(直因)

2.经过

(1)金田起义——1851年1月,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2)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

(4)二次军事行动——北伐(牵制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西征(鄱阳湖大败

湘军,占领江西许多州县,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夺取清朝半壁江山,军事上达到全盛.

(5)天京变乱:(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

(6)重振天国: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攻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颁布《资政新篇》

(7)失败标志:天京陷落(1864)

3.影响

①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③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

④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二)《天朝田亩制度》──建国纲领 1853年

1.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理想社会

2.内容:①土地分配:“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

和年龄平分土地.②产品分配:“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③实施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

暖”的理想社会.

3.评价:进步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局限性━━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三)《资政新篇》

1.性质:太平天国后期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方案( 1859年颁布).

2.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3.内容:政治:向西方学习,依法治国,选举官吏.

经济:发展工商业.

文化: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等.

4.评价:进步性: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特点),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局限性:脱离当时社会实际,无法实现.

(四) 太平天国的新特点

①起义背景新——外来资本主义侵略②起义形式新——利用外来基督思想③革命纲领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④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反侵略⑤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⑥所属范围新——具有国际意义,属旧民主主义革命

(五) 失败原因:

主观: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②战略上的失误

客观:③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敌人力量过于强大

知识梳理: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

1.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势强盛,对外侵略扩张野心膨胀,制定了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2.导火线:朝鲜农民起义.

3.经过:丰岛战役(战争开始);平壤战役(弃城逃走);黄海战役(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殉国;日控

制黄海制海权);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威海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4.结果:清军惨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5.《马关条约》:A“割三地”,使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B“赔2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C“开四口”,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D“允设厂”,拓展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客观上刺激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

(二)八国联军侵华 (1900-1901)

1.原因━━根本原因: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利益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原因: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但具有一定的盲目排外性.

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作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

2.经过: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天津出发向北京进犯.经过廊坊之战、天津之战,联军攻陷北京.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辛丑条约》.

3.内容及危害:

赔——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和控制税收.

设——列强策划侵华的大本营.

拆——列强控制京津地区.

惩——清政府成了“洋人朝廷.

改——便于列强加强对清政府控制.

《辛丑条约》和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知识梳理:第13课:辛亥革命

(一)背景

1.政治环境:《辛丑条约》后,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加深.

2.经济基础:清政府“新政”、“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

3.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4.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思想武器: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物;宣传阵地).

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成立.政治纲领是:“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

命纲领.

6.军事基础:发动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如黄花岗起义.

7.有利时机:四川保路同志军起义使武汉兵力空虚.(直接原因)

(二)过程:爆发(武昌起义)------发展(各省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高潮(中华民国成立)

(三)重要成果:

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南京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春,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

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政体.

原则:人民主权:“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平等:“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自由: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分权制衡: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意义: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发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四)结局:失败:①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原因)

②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失败原因:①半’半’的社会性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根本)

②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③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

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五)历史意义----20世纪第一次巨变

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2.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翻了“洋人

的朝廷”,客观上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3.思想: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而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知识梳理: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

1.背景: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

②经济和阶级因素: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③思想因素: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④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2.过程:爆发:1919年5月4日,中心-北京主力-学生罢课

高潮:中心-上海主力-工人“三罢斗争”

口号:“外争主权,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结果:初步胜利.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免除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①性质: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②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③是一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附:(1)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2)比较新旧民主革命

联系:性质--都属于反侵略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区别:

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民族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不同:前者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后者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革命前途不同,前者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后者是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1.条件:①阶级基础: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壮大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③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起组织的建立(陈独秀、李大钊)④外部帮助: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海召开.

内容: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当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把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把领导工人运动作为中心工作.

3.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中国革命开始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社会主义);中国革命的群众基础更为广泛(如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中国的革命力量开始建立革命联盟(如国共合作)

(三)国共(第一次)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

1.原因:①工人阶级力量还比较小②敌人力量的强大使中共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③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政党;孙中山的转变④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广州.大会对三民主义作了重新解释,发展为反帝反封建的新三民主义,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

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意义:标志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北伐战争:

条件:国民政府成立(1925 广州);组建国民革命军(1925);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

时间:1926开始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成果:①消灭吴佩孚、孙传芳,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②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③1927年初,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国民革命的失败:

标志:1927.4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革命局部失败,合作局部破裂)

1927.7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 (革命完全失败,合作完全破裂)

原因: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主观:陈独秀犯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教训: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武装斗争,必须建立人民军队.

知识梳理: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的形成

(一)工农武装割据的探索

高考历史备考方法

高考历史备考方法 历史试卷考查的内容贴近中学历史教学实际,坚持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考历史备考方法,欢迎大家参考。 一、高考全国卷命题特点: 1、考查方向保持稳定。试卷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学科素养。注重对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考查的知识点均为基础知识、基本内容,对考生的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较为全面。试题把学科主干知识作为能力考查的主要载体,考生作答都须结合所学知识。 2、试题难度较为平稳。命题材料简洁明了,没有大的阅读障碍。材料体现的逻辑关系清晰贯通,指向性明确具体,考生容易归纳总结出材料主题。选择题区分度较大,多数试题学生较容易做出正确判断;材料分析题中的第41题与42题,材料线索清晰,第42题设问开放,能让考生有话可说;选做题部分均能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归纳和联系所学知识来回答。试卷较好地把握住试题与教材知识的契合点,在对材料信息进行归纳,明确主题之后联系教材有关内容来解答,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考生作答的难度。 3、注重能力考查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从考查的学科能力来看,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均有考查。 对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考查,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在试卷中也得到较好地体现。如第24题借助历史地图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理解;命题均以材料出题,考查学生“论从史出”的史料实证意识,如第25题和35题所体现的考查方向;对考生历史理解能力的考查在试卷中能够充分体现。总体来看,试题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 4、突出历史学科的现实价值,注重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命题材料鲜活生动,丰富多样;从考查方向来看,关注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解读,引发学生对现实的思考。材料的选择和命题的导向,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概括论证的能力,另一方面于潜移默化中表达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增强历史的现实借鉴意义和纵深感。 二、高考历史复习方法 1、认真研读考试大纲:深入研究和领会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是了解高考命题方向和命题思路的唯一正确途径。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是指导高考命题和高考复习的纲领性文件,规定了高考的考试性质、指导思想、考试范围、试卷结构等等,既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 《考试大纲》提出: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说明》明确表示: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一些命题专家多次指出:材料第一,论从史出,是高考命题的一个主要原则;远离教材,越来越远,是高考命题改革的重要趋势。 2、认真分析高考命题的特点: (1)、试题形式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特征。 选择题基本上为清一色的材料选择题,最佳选择题比例有所上升; 选择题中串题、排列组合题、反项选择题等形式被迅速淘汰; 主观题全部为材料问答题,其背景材料较为丰富;两道必做题中有一道为开放性试题,给考生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思考与表达的空间。 图表材料在试卷中每年都有出现,通常是一个表和一幅图。 试卷文字阅读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文综卷的历史部分由2007年约2800个字符逐渐增

2021年高三历史教学计划优选15篇

高三历史教学计划优选15篇 根据湖北省XX年高考方向及新课改省份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特制订高三历史复习计划如下。 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求真务实,探究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本事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XX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1、资料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xx卷)文科综合》考纲、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主要素材;考试大纲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 新课改下的高考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XX年是xx省新课改后的第x年高考,所以应认真研究其他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经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从而在知识本事、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到达有机的统一。 1、时间安排: 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习,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本事,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6a8a.yingshi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20XX高考历史复习计划书

20XX高考历史复习计划书 时间是学好历史的必要保证。要提高历史学科的复习效 率,首先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以每天不少于50分钟为佳,太多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复习,太少又没效果;时间宜安排在就寝前的一小时;而且应在50分钟的时间内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三本教材的复习时间进行合理再分配。记忆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最基本的能力,复习周期越短、记忆效果越佳。有些同学每天虽有固定的时间复习历史,但往往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今天中国古代史、明天世界近现代史,或者连续一段时间或复习中国古代史、或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或复习世界近现代史,周期相对较长,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到前面又忘了后面。因此无序或周期很长的复习效率很低,谈不上对教材理解的深度。一般来说,在每天固定的复习时间里,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都要有明确的量的规定,具体办法如下: 1.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段里对教材的复习遍次,再根据每册教材内容的多少确定每天对三本教材的复习量。 2.针对中国古代史内容相对较少,而中国近现代史、世 界近现代史的内容较多且理论性较强;在固定的50分钟时间里,安排中国古代史的复习时间可用10分钟,另两本教材各用20分钟,再根据每天所规定每本教材的复习时间、所要复习的量

来确定每天每本教材要复习多少页。 3.在《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复习完后,再复习这两本教材的下册,每天所用时间、复习量、方法与上册相同。但此时《中国古代史》已经复习了一遍,是否还要接着再复习?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中国古代史》的史实记忆相对较多,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侧重于理解,因此中国古代史的复习遍次应多一些,且每天分配的时间只有10分钟,要记住并理解其内容也应多看。 教学中我们常听到有些学生反映:我已经将教材看了好几遍,但还是记不住;有些同学认为每天面对的都是熟悉的内容,感到很枯燥。固然,时间是记忆的保证,但记忆效果的高低与投入的时间量并不完全成正比。就记忆而言,以理解为前提的记忆效果比单纯的记忆要好;为此,要掌握知识应注重理解,而且每一遍次的复习不能简单地循环往复,要有侧重点、针对性;这样可使复习以及对知识的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达到理解并记住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遍复习以教材内容为主,包括教材标题、大小子目及具体的内容,做到事无大小、轻重,均一一过目,理清各标题之间的关系。目录是知识的框架,只有把握了历史框架,才能将零碎、非有序的具体知识点归属弄清楚。另外,每天看完规定的内容后,临睡前应将白天复习过的内容在大脑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不要求将所有的内容都回忆出来,主要是将当天复习过的大

高考历史备考方案

高三历史学科备考方案 同创中学陈军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考试题的难度不仅仅表现在知识本身的深度、广度上,而是从多方面多角度地体现出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根本就不表现在知识的深度广度上,而是表现在知识的迁移、运用上。这就告诉我们该怎样依据难度的表现形式,做到有针对性地备考复习: 通过二轮复习,达到对基础知识的记准、记全、记牢的基本要求,达到对基本能力的史论结合、活用知识、以史为鉴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科应试能力,最终实现抓基础、促能力、提分数的作用。 本届高三学生主要掌握:必修Ⅰ《中外政治史》、必修Ⅱ《中外经济史》、必修Ⅲ《思想科技文化和教育》 大体复习进度是: (1)第一轮复习:高三上学期,复习必修Ⅰ、Ⅱ、Ⅲ。 (2)第二轮复习:高三下学期,专题建设,检验、巩固一轮复习效果;高考仿真训练,学生自悟,高考心理建设。 第一轮复习 (1)时间安排:高三上学期 (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 第一轮复习时使用学校下发的《全品高考复习方案—历史》,同时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为全面而准确地记忆打下可靠的基础。 (3)教学安排(按每周5课时) 必修1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课时) 第2讲汉代至清明政治制度的演变(1课时)

阶段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课时)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3讲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1课时) 第4讲罗马法德起源于发展(1课时)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5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课时) 第6讲治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1课时) 阶段检测二西方政治制度(2课时)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1课时)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2课时) 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胜利(3课时) 阶段检测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课时)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0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课时) 第11讲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即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2课时) 第12讲祖国统一大业(1课时) 阶段检测四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现代中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2课时)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3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课时) 第14讲开创外交新局面(1课时) 阶段检测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2课时)

2017届高考历史的备考计划

2017届高考历史的备考计划 我这是第一次带高三毕业班,通过我对近几年高考文综(历史)的分析,认识到高考历史已从应试型考试向能力型考试方向发展。在历史高考复习中,离开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去谈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就成了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历史高考复习时必须做到知识和能力并 重。因此,根据我校本届高三文科毕业班的实际情况作了如下备考计划: 一、三轮复习,一步到位. 历史学科通常的高考复习分为三步,单元复习、专题热点复习、题型训练,但针对特长生时间紧、任务重等特点,我们必须一步到位,为达到此目的,我准备从以下三方面落实: 1、提高课堂效率(具体做法) (1)、突出概念、标题; (2)、精选精讲重点问题; (3)、适当扩展专题热点; (4)、注重规律总结。 2、提高练习效率(具体做法) 从百所名校大联考卷、优化设计中精选试题分别用于课堂训练、 课后训练、考试等用途。 3、加强考试小结(具体做法) 每次有针对的单科考试、月考后除进行正常的课堂讲评外,由老师组内轮流做书面小结,小结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本试卷内涉及的专题 热点知识;二是通过考试暴露出的学生答题解题时出现的考试技巧等问题。

二、历史备考复习进程: 1、20**年9月底结束《中国古代史》新课 2、《中国古代史》第一轮复习(10月初—11月中旬) 10月初—10月中旬《中国古代史》第1,2章 10月15日—10月15日《中古史》第3,4章 10月16日—10月26日《中古史》第5章 10月27日—11月6日《中古史》第6章 总结、考试 3、《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轮复习(11月10日—12月22日) 11月10日—11月20日《中近史.上》上第1章 11月21日—11月29日《中近史.上》第2章 11月30日—12月9日《中近史.上》第3,4章 12月10日—12月20日《中近史.上》第5,6章 总结、考试 4、《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一轮复习(12月23日—20**年2月初) 12月23日—1月2日《中近史.下册》第1,2章 1月3日—1月13日《中近史.下册》第3,4,5章 1月14日—1月24日《中近史.下册》第6,7,8章 1月25日—2月4日《中近史.下册》第9,10,11章 总结、考试 5、《世近史.上》第一轮复习(2月20日—3月20日) 2月20日—3月1日第一章第2章 3月2日—3月10日第3章

高三历史复习计划3篇

高三历史复习计划3篇 在近年文科综合考试中,历史高考已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所以,高三历史备考中必须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为搞好高三一轮 复习,现制订计划如下: 一.夯实基础知识 夯实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关键。历史《考纲》中提出的目标要求有“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 讨问题”等,历史备考中,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剖析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抓点理线。将历史知识要点化、 线索化,使学生掌握各个时期的历史内容,并贯穿于历史复习的全 过程。那么如何夯实基础知识呢? 首先,要求学生读透教材。学生必须以课本为主,对于有关的知识点必须记死记准,不能似是而非,否则做选择题时就会无法准确 判断,做文字题时无法运用课本知识和历史语言来回答。 其次,要求学生重视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重视历史结论的掌握,并能够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要求学生完整地把握历史事件,理清某一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结果, 从而把握相关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第三,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我们要做好每节课一小测,每单元一测试,小测要以书面的形式,可以是选择,可以是填充,也可以是简答,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以便及时地查漏补缺。对于小测及单元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学 生要及时进行订正,老师除了讲解外,也要搜集错题率高的题重新 整理,过一段时间再检查,做好错题的反馈,让学生理解掌握,改 变一错再错的恶性循环。 二.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基本 能力。

在一轮复习中,应引导学生运用联系和比较的观点来分析、观察历史,把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发掘历史事件之间的显性或隐性的 联系;从而把握历史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要注意用概括、综合 的方法,使分散在不同章节、互有联系的知识汇合形成系统连贯的 知识体系,构建严密的知识网络。 同时,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重视例题(材料题、问 答题)精选、整合、变式、编撰,改变学生认为历史只要背书的不良 观念。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比较等思维能力,提高主 观题的应试水平。在上课的时候精讲题目,主要讲思路,课后让学 生进行规范作题。形成审题、做题的良好习惯和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重视情感教育 高三紧张的学习加上频繁的考试,往往会使部分学生觉得复习乏味,失去信心,从而产生烦燥和消极心理,所以上课要注重激趣、 创设合理的情境,做到备课、上课、作业、讲评、补练等的精细化。上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师生互动。对于优秀 生要好上加好,让他们成绩稳定,并且成为一种优势学科。对于临 界学生要多加督促,让他们懂得学科的薄弱是由于学习上时间不够、方法不对。对于差点的学生,也要多给予关照,让他们在原有的基 础上能有所提高。 四.加强备课组的团结,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认真做好共同备课,共同研究考纲、新课程理念。经常相互听课,互相借鉴课堂教学的好做法。分工明确,精心选择习题,对待每份 习题,无论是课堂小测题,还是阶段考试题,都要做到先做后选, 让自己钻进题海、让学生脱离题海。 总之,一轮历史复习的原则是求慢、求细、求实,做到低起点,小步子,扎扎实实地走好第一步,为二轮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三历史复习的特点

历史高考备考策略

历史高考备考策略 高考是对考生智力、知识、能力、心理的综合检测,也是对考生十多年“寒窗苦读”的全面检阅。作为准备参加2004年高考的历史考生,你们此时是否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充分的准备呢? 一、精心研究考试大纲,充分了解历史高考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因为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生复习备考的行动指南。尤其重点领悟大纲中的十项能力要求及题型示例、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从中感悟专家们的命题思路、风格、对知识的处理思维以及对考生的基本能力要求,这对复习备考是大有裨益的。它不仅能让考生方向清晰、目标明确,而且也让考生的复习备考更具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细心研读课本。因为课本既是命题的依托,也是考生答题的载体,考生只有熟练掌握并应用课本知识,才能应对高考试题。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再认、再现课本基础知识的试题大有增加的趋势。在研读课本过程中,需注意:①强化记忆。特别是对重点章节、重点知识要反复阅读、反复理解。如中国古代史第二章、第四章和第六章等。②在阅读中归纳、概括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三章,在阅读、记忆、理解过程中可以将它归纳概括为一条主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二个核心(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三股浪潮(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这样可以从纷繁点点的知识记忆中走出来,高屋建瓴地领会和把握课本知识的精髓。③在临近考前,要跳出课本的封锁和包围。可采用讨论法、提问法、章节目录回忆法来加强对课本知识的巩固,一方面检验自己的记忆效果,另一方面及时查漏补缺。 三、梳理知识,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系统化,即历史知识的专题复习。我们可将高考历史划分为三大版快(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高考出题分值分别约为25%、40%、35%)、十三专题(即中国古代史可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民族关系史、对外关系史等五专题;中国近现代史分可分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经济史、思想史等五专题;世界近现代史可分资本主义发展史、国际关系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民族解放运动史等四专题),每一专题下又可分若干小专题。在复习中必须将课本内容和具体知识点融入到相关专题之中,切忌离开课本,空洞无物。 四、删繁就简,明晰重点。考纲中没有的和新教材中带★号的内容在近阶段复习中可以忽略,但必须重视重点和难点知识。对历史进程影响重大的事件、人物活动以及制度、统治政策调整要重点把握。 五、坚持用生产力的标准认识、评判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的演进。如现代化问题、科技发展及其影响、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等。 六、关注时事和重大热点问题,联想相关问题在历史上的脉络和演进。如由“三农”问题联想到古代史上的土地制度、赋税制度、水利工程、统治政策,中国近现代史上太平天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和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英、美、法、日、俄等国的土地政策等;由“台湾政局”联想到古代史上历代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理、荷兰入侵和郑成功收复台湾,近代史上日本割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指导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指导 高三第二路复习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更为接近高考,所以在进入第二轮复习之前要做好复习计划。下面是我分享的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 明确复习依据,把握命题趋向 《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更是复习备考的指南。所有高三历史教师都很重视考试说明,每一年考试说明都和上一年的有所变化。很多老师关注考试说明只是关注考试范围有没有变化,实际上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分析与解读。还要认真研读命题指导思想以及参考例卷中参考样题的调整和变化,这些变化是新的命题思路和导向,在复习中要给予足够重视和渗透。 要把握高考命题趋势除了研究考试说明外,更要研究近几年本省高考试题,特别是主观题。笔者对福建近几年文综历史主观题试题进行简单梳理,发现命题由注重通史、阶段性特征向主题立意迈进。2009年与2020年福建文综历史卷主观题考查均以"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凸显阶段特征"为重点。 2020年开始变化,2020年高考第38题在注重考查阶段特征同时向主题立意迈进。2020年高考第38题主题立意确立为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考查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三次巨变。2020年以近现代工业化模式为主题,考查了苏联、英国和中国的工业化道路。2020年第38题以科举制为载体,

融会贯通古今中外。 主题化命题是近年历史高考命题的趋势之一,2020年福建高考第38题应该还是这种思路,所以,我们在复习中要注重对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理解和把握,更应注重主题式复习,整合知识,实现有效备考。 抓住主干知识,形成专题网络 就历史学科而言,主干知识是指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内容,它能够起到纲举目张和总揽全局的作用,能够反映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在二轮复习中能否在抓住主干知识的基础上,对专题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成为决定高考胜败的关键性因素。 另外,在进行主干知识专题复习时要把握好专题的跨度与深度。所谓跨度,即以社会形态、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等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对所学相关知识加以总结。所谓深度,即运用文明史观等理论,科学地阐释社会形态内部的相互关系以及事物发展演变的本质、趋势和规律等。例如,对农业文明的复习,在跨度上,可以将其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在深度上,可分析其对古代、近代社会的影响,而闭关锁国政策即是其在"深度"上的体现之一。 用多元史观观察和思考历史,以新史观统领复习内容 纵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三个必修模块,突出地体现了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史学观点。对这些史观的把握,既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我们备考指导与复习的基础,因为与这些史学观点相关联的知识均是历史的主干知识点,最能体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不但符合高考考查主干知识的命题思路,也体现了关

怎样复习备考高考历史

(一、把握历史主干知识,用文明史观重构知识体系 首先明确什么是主干知识:主干知识第一个层次是指列入考试大纲的要点,第二个层次是指教材中未打★的章节,第三个层次是指教材中用宋体字排版的内容,第四个层次是指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历史主干知识各校教师都会高度重视,这里不再赘述。 用文明史观重构知识,不是要脱离教材,而是要用文明史观对教材知识重构和对一些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进行再阐释,文明史是一种目光、是一种高度。例如:复习国共关系,就要站在“和则两利,分则伤民族元气”的高度来认识。 (二、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稳扎稳打,准确理解和把握每一节、每一单元 学生在学习每一节时,必须将知识内化,完成知识转化才是关键。: (1及时整理笔记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整理笔记千万不要抄写参考书上的预习提纲,而是要将知识浓缩、内化,要把书本读薄。边整理,边回想老师讲过的知识并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 (2及时完成课后训练。知识的落实和转化,都要体现在会做题和做对题上。通过做题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查漏补缺。若将不懂的问题堆积起来,就很难在高考中获得成功,那些认为历史突击一下就能提高成绩的想法是十分幼稚的。 (3对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要用“色笔”标出,要不断强化记忆。①可以通过典型例题来加深理解。②可以通过错题积累和自我反思达到提高的目的。 (4学会知识迁移:许多历史知识必须结合地图册来掌握,凡教材上划*号的地图都是 要求掌握的。尤其那些与主干知识相关、与热点区域经济相关的地图更要引起注意。 (三、分阶段,理线索,整合单元知识,宏观掌握历史 在夯实基础知识基础上,分析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构建历史网络体系。以中国近代现代历史下册第六章为例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背景 国际: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全盘否定斯大林;帝国主义成绩掀起反共反社浪潮 国内: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主要矛盾变化,中共吸取苏联教训,注重自身探索,但经验不足,对国情认识不足 有益的探索:毛两文(背景、内容、意义、一八大(背景内容精神意义——为以后的探索提供经验 阶级斗争:两反右( 57反右派 59反右倾 曲折: 59~61年严重困难 (左社建规模、速度:三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原因 纠“左” p108下三方面(具体措施— 62年经济开始好转;64年完成调整 发展:经济建设成就及取得成就的原因—— p109~110 方法指导: 首先:将历史知识概要化、简要化。在复习时要能够“纲举目展”。 其次:抓点理线,将历史知识线索化、网络化、要点化,做到点线清晰。

高考历史复习计划及答题方法

高考历史复习计划及答题方法 高考历史已从应试型考试向能力型考试方向发展。在历史高考复习中,要从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升到能力的培养。在掌握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准确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明确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特征和掌握各个单元及各专题的知识结构,这才是重点。可进行三个阶段的复习。第一阶段进行基础复习;第二阶段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扩展;第三阶段综合复习,查缺补漏。 一、第一阶段复习 第一阶段的复习目标是要重视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这一阶段的核心是“回归教材”。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高应用能力。掌握基础知识的具体操作,强调三点: 1、少量多次的不间断学习 必须保证每天持续不断地学习,不可一曝十寒,许多天不学习历史,将大量的学习内容集中在一两天突击完成。每天坚持不断的学习实际上是克服遗忘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每天学习一门课程的时间不要太长,以保证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的效率。 2、加强熟读与记忆,夯实基础知识 第一阶段的复习应强化对历史教材的熟读,并牢记其中的重点内容。理解是增强记忆的秘诀。反复琢磨,是加深记忆的好办法。 ( l )通过主动地作用于教材形成记忆。历史教材中的文字表述通常可以分为语法成分和知识成分。我们要在学习中去区分教材中的这些不同的成分,知识成分通常是解答问题的关键,也是高考阅卷中的“采分点”,应该准确地把握,只要能把知识成分正确地串联起来,无须拘泥于特定的说法。因此,在学习中主动地思考教材表述中的语法成分和知识成分,在这样的理解和甄别过程中,理解和记忆也就开始形成了。这种方法无疑是非常重要和有实效的一个操作手段。 我们可以看这样一个简单的实例,教材中表述道: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在这句话中,可以作为采分点的内容只能是“反封建”“反侵略”“农民”这三个词。可以把这样的词叫做“核心词”,这种方法也可以称为甄别和记忆核心词的方法。从上例中可以看到,经过甄别以后的记忆内容精炼紧凑,记忆量仅有原先的1/5。 ( 2 )通过复述的方法检验和强化记忆。复述知识要点的方法是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提高再认、再现能力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复述时可以先确定一个复述的依据,以此为提纲,逐条回忆和落实。尽量不去翻看教材,实在难以回忆起来的知识点,再通过教材来解决问题。 ( 3 )其他几种方法。联想记忆方法——既注意不同阶段历史内容的纵向联系,又注意中外历史的横向联系,培养一种动态时空历史观念;浓缩记忆法——抓住复杂的历史内容的主要头绪,紧扣关键性字眼,把繁杂的材料加以概括和压缩;图示记忆方法——把历史凝聚成点,化点为面,一目了然地反映历史的演变

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完成《世界近现代史》下册教学及进行第二、三轮复习。第二轮复习加强专题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维分析能力;第三轮复习,查漏补缺,挖掘潜能,深化知识。 二、学情分析: 本届文科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进度平均为6个课时左右,授课时间为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选修、《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习。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新课程,不断关注高考动态,扎扎实

实抓好本届高三历史复习工作。统一复习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各项评析工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力求完成各项指标 四、总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就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2.认真搞好试卷评讲课。针对高三后一阶段训练量的加大,如何提高试卷评讲课的功效关系极大。每次训练做到有练必批、有练必评。让学生在训练中感悟命题的意图,明确复习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评讲后的追踪训练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切实提高综合训练的效率。 3.精选、精练、精评。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难题、偏题要放弃。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扎实搞好提优补差工作,对历史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5.最后阶段复习要夯实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注意理清基本概念线索基本结论以及阶段性特征。回归课本,注重对知识的查漏补缺。 6.掌握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整合知识模块,多角度思维,强化知识的迁移能力。

2014年高考历史组备考计划

2014年高考历史组备考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认真研读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省份的高考试题。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借鉴本校几年的本考经验,及时关注高考政策。精心备考。研究方法,提高效率。计划要周密,时间要合理;忌猜题押宝,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为根本。 二、师生情况分析 1、师情分析 本届高三共有3位教师,对教材比较熟悉,经验丰富,对新教材、新课程较为熟悉;几位老师通力合作,发挥集体力量。 2、学情分析 本届高三共有5个文科班,学生相对来说基础底子薄、能力差,差生面积大,纪律问题严重。而特长班的学生对于文化课的要求低于普通生,学习时间较短。打好基础是关键。三、时间安排与阶段目标 一轮时间:从2013年7月下旬—2014年3月末 阶段目标:夯实基础。即紧扣课标和考纲,按教材进行单元复习,适度关注小专题。目标是“全面、细致、系统,扎实”,一般被称为“地毯式”扫描。时间比较长。第一轮复习是基础,是学生高考成功的关键。通过第一轮复习,对基础年级新授课查漏补缺,逐渐形成知识网络,构建学科知识树,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理清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线索;砸实基础,依据考纲中每章每节的考点分布,一点一滴的积累,狠抓课本的读熟读透能力,让基础知识成为学生的得分法宝,为第二轮的专题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轮时间:从4月初——5月初

阶段目标:对重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把握对学科内知识综合的规律认识,注重总结归纳能力的提高,重视论从史出能力的培养。使一轮专题复习得到升华和巩固。参加保定市和周边地区的模拟考试,做好总结分析。 三轮时间: 5月初至6月初。 阶段目标:做好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强化实战演练,培养学生考试临场技能和应试技巧,做好学生心理疏导,保证学生临考状态。 四、具体措施 一轮复习 在把握考纲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基础上,重点参照并研究课改省份试题及其高考动态。这就要求我们在高考备考中,不仅要把握好考纲,针对近几年高考题分析研究。更重要的还要搜集完成课改省份的高考题和命题方向。具体措施如下。 一、团结协作,发挥集体智慧。 在备课和教研时,充分发挥合作精神,从备课、讲课、作业布置,重点讲解各个方面细致统一。搞好集体备课,对基础知识的讲解、练习的处理进行统一,确定好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全面做好课堂上的充分准备,发挥出集体的优势。 二,认真落实目标教学,调动学生读、记、听、写、练的每一根神经。 1、解决好目标设置问题,要以学生为本设置目标,目标一定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是学生学习的收获、积累和提高,要直指学生的学习结果。目标用词要清晰、简单、明了、切中要害,为此,我们通过教学研讨,形成统一的教学案模式:目标提出要有恰当的动词;知识结构清晰、精练;高考真题有导向性;每节课解决1-2个重点问题;习题巩固针对性强。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看学生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多少,看学生获得哪些能力上的提高。 2、坚持“三鼓励、三不许”的教学基本要求,即“鼓励学生多说,多上讲台,培养主动意识,使学生开口敢说;鼓励学生多写多思,使学生养成动手、思考

高考历史复习策略

高考历史复习策略 在掌握住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在第二轮复习期间进行关于历史知识的整合、迁移和运用的训练,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总结重要的历史专题 (1)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古代赋税制度,重要兵制,重大战事。 (2)中国古代经济史:古代生产技术的进步,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货币发展。 (3)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历代各少数民族的演变,中央对周边地区的管辖,民族融合的发展,少数民族的重要制度。 (4)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中国古代各个朝代与周边国家的位置关系,交通路线,友好交往的史实,相互间科技文化的影响。 (5)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思想史(儒家思想发展史),科举制度发展史,文学艺术发展史,政治经济背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将教材上的知识依据一些专题重新组织起来,最好不要做成流水账的样子,高考不会出那样低水平的问题,应该根据历史发展的内在特点,找到发展的重大阶段和规律性的东西。 也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分为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将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分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国际关系、国际共产主义史等专题。

2.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来,这些阶段性呈现给我们一个一个重要的历史横断面,这些横断面既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相应的也就会成为考查我们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现象认识的重要切入点。与考查历史发展的线索相比,考查一个历史横断面在命题上自由度更大,也就是说命题者在这种命题思路下有更多的思考和选择的余地,同时,多数这类题目的难度也要高于依据历史线索形成的题目。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要求我们正确划分历史阶段,然后根据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应该从哪几个领域分析其特征。 中国古代史通常包括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五个方面。中国近代现代史的近代史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可以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中国人民的救国和革命斗争三个方面来分析;建国以后部分主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世界近代现代史部分主要是三条线索:资本主义发展史、殖民地问题和民族解放运动、社会主义运动;而其中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涵盖了世界近现代史的大部分内容,在每一个阶段,可以根据情况涉及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科技文化几个方面。 3.把握热点与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 一方面要联系时政热点,以史鉴今,古为今用,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另一方面应针对题

历史高考备考计划

历史高考备考计划 历史高考备考计划 1、第一轮是单元复习阶段:抓点即基础知识,目标:提高基本 能力 从9月1日至3月上旬是第一轮单元复习阶段,采用学案式教学,进行学科主干知识的复习。主要是抓基础——认真理解和按照考试 说明要求,做好基础知识复习,各个模块知识点的整合,狠抓细、新、活,严抓知识点、突破点、考点,规范答题思路、步骤,步步 为营,以静制动。这阶段耗时最长,在这阶段里,我们从文明史观、现代化和全球化等三大角度,基本遵循课本顺序,适当整合,对高 考考点进行有效复习,特别是一些重点、难点以及高考复现率较高 的知识进行多角度、多视角讲解,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 识体系、知识框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第二、三轮是专题复习阶段:抓线(整专题),目标:综合能 力提高突破。 从3月上旬至5月30日前是第二轮专题复习阶段,主要是抓线(整专题)——以专题知识为主,整合必、选修模块,贯穿中外、连 通古今。加大对知识点与线的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各版本 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包括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 观点等。通过抓好各考点的融合,重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第三轮是专题复习阶段:第三轮抓面(练套题),目标:提高 综合应用能力。 从4月30日至6月5日前是第三轮复习阶段,主要是抓面(练套题)——在前面两轮复习的基础上,突出重难点、热焦点,以考带练,以练促考。加大材料综合题的阅读量和训练量。加强与其他先进地 区的经验交流,特别是对最新高考信息的捕捉。进一步提高学生学

科综合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考前热身训练 阶段,重在抓好考试方法、规律指导,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与此同时,本备课组还要做到以下工作: (1)认真研究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捕捉当中的有效信息。 (2)为了有效地备考,备课组内进行模块分工,通过分工合作, 集思广益,以提高备考的效率。 (3)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大胆尝试自己命题、创新命题,探索 科学评价体系。 (4)加强对学生学习状态,应试心态的科学辅导,做到细致复习、轻松应考。 历史高考备考建议 1、重视世界史的复习 (1)国别史的复习法。 主要是英、法、美、德、日、俄等国的历史。例如,法国政权的更替。 (2)国际关系史的复习法。如英法关系、英美关系、德法关系、 美日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华盛顿 会议等都属于国际关系史,应加强复习。(3)中外史关系的复习法如 中日关系、中英关系、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法关系、中德关系。 2、深化现有知识结构 (1)注意历史事实之间的横向联系。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 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有美、英、德、法、俄、日等。接着,新兴的 美国超过了英国,德国先后超过了法国和英国,从而改变了帝国主 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了它们之间的新矛盾,形成了几个帝 国主义大国加紧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

高三历史考试复习计划

高三历史考试复习计划 高三历史复习是高考冲刺复习的关键阶段,要求教师必须明确目标,认真备考,既要注意宏观知识框架的构建。下面是有高三历史考 试复习计划,欢迎参阅。 一、进行传统的三轮复习 1.复习课的基本原则: 讲框架、讲难点、讲过程、将方法、讲概念 注重师生分工:教师讲授学生学习感到困难的内容,学生自学容易的知识;教师进行情景创设,学生在新情境下探究学习,以发展能力。 关于知识要求应该明确;简化内容,尽量用词组或则短语突出重 点内容。 2.加强第一轮复习:按时序讲通史 低起点,小步走,进行全面复习。 3.第二轮复习:侧重纵向线索 理清历史发展脉络,找出规律。这一轮复习基本上在四月底完成。 4.第三轮,一、二模之后(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月时间)主要是查漏补缺,强化训练。 查缺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弥补漏洞;对查出的问题强化训练;根据考试形式,适当押题,缩小复习范围。 二、适当关注学科热点问题 (1)全球史观 (2)文明史观

(3)现代化的观点 三、高考前回归课本,自由复习。 一、高三历史复习的特点 高三历史复习一般都要经过三轮复习,每一轮复习都有每一轮复 习的侧重点。第一轮复习是对基础知识的全面系统复习,需要学生扎 扎实实的抓基础;第二轮专题复习,需要学生从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 方面组合知识,力求融会贯通;第三轮实行综合、模拟考试,查缺补漏,强化训练。 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特点是单元复习,需要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基 础知识,再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适当加快了速度,既突出主干, 又适当关照非重点。第二轮复习的主要特点是专题复习,进行知识的 整合,按照线索归纳、理清、分析、综合知识。如根据现行高中历史 教材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我们可以把整个高中历史 分为13个专题: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 封建国家的发展;2、列强侵略与中国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3、近 代中国的民主革命;4、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5、近代社会民主 与专制的斗争;6、历史上的重大改革;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8、 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9、中国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10、世界经济现代化历程;11、中国思想发展史;12、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13、近代世界的思想文化。在这个阶段一定要以发展的、联系的 观点和方法处理好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上述的13个专题我们还 可以把它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三部分。各部分我们可 以将性质相同的历史现象结合在一起,注意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相 互联系,突出历史现象的整体性特点,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记忆和认 知历史。 第三轮复习,即跨学科的“热点”专题复习,注意从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的角度归纳知识,分析“热点”。如20XX年文综第40题从 地理学科考察第二战场开辟的条件,从历史学科考察了第二战场开辟 的政治、军事条件条件。20XX年第41题从地理学科考察考察了美 国“西进运动”中人口迁移问题,从历史学科考察了“西进运动”对 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及评价,政治学科考察了如何看待美国的

高三历史高考备考计划

2016届高三历史高考备考计划 为了更好的完成届历史高考备考工作,根据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及高考阅卷中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特制订高三历史复习计划如下: 1、 指导思想 1.明确复习依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2.明确命题导向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近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