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视频实录专题
《登泰山记》课堂实录-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登泰山记》课堂实录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孔子登过泰山吗?生:登过。
师:孔子登泰山,孟子是怎么评价的?生: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师:杜甫登过泰山吗?生:登过。
师:杜甫登泰山,有什么感慨?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师:是的。
登上泰山,万物皆小。
你们登过泰山吗?生:没有。
师:那正好,今天,我们跟随姚鼐的《登泰山记》去游泰山,重走姚鼐登山路。
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绘制行程图。
二、理登山行踪,知行文脉络师:请第一、二学习小组派代表作图于黑板上。
其他同学比较两幅图,找出异同,简要评价。
生:两幅图将作者在路途中经过的地方基本标识出来了。
第二幅图要更清晰,图中用箭头的朝向很好地表示了往返途中的情况,泰山正南面的三谷也完整地呈现了,作者拾级而上至最高日观峰,日观峰的标识作了重点涂画,很明了。
师:嗯,特别棒!图画清晰,一目了然;语言简洁,言简意赅。
全文以时空为线索,符合山水游记“记”这种文体的特点。
空间线索已展示在行程图上,时间线索呢?我们一起找出文中的时间词。
生: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这是“帝王年号”纪年法;是月丁未,即这个月的丁未日,腊月二十八,用的是“干支”纪日法;戊申晦,用的也是“干支”纪日法,晦即月底这一天,这个月月小,是腊月二十九,除夕;朔望晦,分别表示月初、月中、月末这一天;五鼓,用的是“五更”纪时法,古代夜间用鼓打更纪时。
师:对来泰安的行程,作者接连用了五个动词,请同学们找出来。
生:乘、历、穿、越、至。
师:这些动词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效果呢?生:着力表现了作者乘风冒雪,千里迢迢,去游泰山的迫切心情。
师:那泰山为何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生:因为泰山之景——美。
师:在作者的行程中,停下脚步来赏景的是哪里?(带着学生再次回到黑板上的行程图)生:“至日观峰——坐日观亭”这里。
师:请大家回到教材,齐读作者在这里驻足赏景的文字(及既上……而皆若偻)。
生:齐读。
师:清末著名学者王先谦曾大加赞美这段文字:读此益服其状物之妙。
12《拿来主义》课堂实录+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拿来主义》课堂实录师:同学们,近期我们学校在编辑校本教材故事选读,拟收录鲁迅的《拿来主义》,这篇文章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为了帮助更多的同学们走进经典,我们一起来为《拿来主义》撰写一份摘要。
有没有同学能回顾一下摘要从哪些角度能够进行切入呢?生2:我们要注重写摘要的内容,就是把那段我们所写的文章的整个内容简短的、概括性的,然后呈现出来。
师:非常好,摘要是我们帮助我们来了解一篇文章的快速的抓手,我们要简短地将文本里的内容简要的概括出来,还有同学可以补充吗?生3:摘要还要从文章的背景出发,很多的文章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然后我们应该把它分离出来加以分析。
师:很好。
我们阅读一篇文章,要知人论事,首先要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还有补充的吗?生4:还要包括文章的写作艺术和写作特色。
01学习活动1 了解写作背景师: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摘要通常包含我们的写作背景、文本内容和这篇文章的艺术特色,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个省略号。
在谈论一篇文章的时候,还要注意到这篇文章的文本价值及当时的和当下的启示作用。
当然一篇杂文,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它的结构和它的论证手法,所以今天我们着重来关注我们这篇文章的前三个部分。
在之前的学案学习中,已经请大家简要概括拿来主义的写作背景。
老师从各位同学的学案中间选取了两份作业,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这两份作业有什么共同点呢?师:好,有同学愿意说一下吗?生2:这两个是摘要的写作背景。
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都解释了当时我国处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的一个特殊时期,点明了当时所处的黑暗环境以及拿来主义。
为什么要写《拿来主义》的简介的一个当时所处的一个背景。
师:《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是选自于鲁迅先生的《且介亭杂文》,“且介”二字正好是“租界”二字的一半。
这样的一个形象的妙用,体现了鲁迅先生语言的幽默风趣,也含蓄地展现了鲁迅先生当时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社会现实。
那么在我们通读文本的时候,咱们也发现这篇文章写了四种主义。
同学们查找一下咱们的课文,我们这四种主义的对应的文本有哪些?请大家看课文。
高中语文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声声慢》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声声慢》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55811323551810a6f424865d.png)
高中语文课堂实录[高中语文:《声声慢》课堂实录]课前准备一、学生搜集、整理:写《声声慢》(寻寻觅觅)时李清照的处境。
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文字记录。
二、教师做好教学课件。
课前2分钟打开课件1开始播放二泉映月的音频材料。
上课。
师:(把音乐调低)同学们,音乐好听吗?生:(齐答)好!师:感觉怎么啊生:(七嘴八舌)凄凉、平静、悲惨、痛苦、愉快师:(微笑)有谁愿说说这曲子吗生1:二泉映月,是个瞎子拉的二胡曲,很伤心的。
师:(关停音乐)他很有见识,说得对!二泉映月是我国的著名民乐,是瞎子阿炳通过如诉如怨的二胡声演绎人世间的悲凉。
我自己静而听之,莫不为之动容!这是用音乐表达悲愁的经典。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用血泪和着文字表达愁苦的文学经典《声声慢》(板书课题,同时打开课件2你所知道的李清照)谁来说说作者李清照?生2:李清照,宋朝女词人,婉约派。
(有些吞吞吐吐)师:(转对大家说)哦,重要信息!书上注解没有的,大家笔记下来!(微笑着示意他坐下)就这些吗?(期待的扫视)生3:李清照早年生活在文化浓厚的家庭,18岁与赵明诚结婚,词分前后期,前期多写闺中的生活情趣和大自然风光,风格清新明丽。
后期多反映战乱痛苦的生活风格沉郁凄怆。
艺术特色(握住的是打印纸)师:这位同学准备很好!(向全班展示打印纸)尤其能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这是很好的学习方式!老师准备的背景知识看来用不上了,(快速打开课件3,一掠而过,: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作品中的名篇之一,是她在遭受一连串打击(国破、家亡、夫死、半生收藏的金石丢失殆尽),尝遍颠沛流离的苦痛后所作,历来人们公认是她的代表作。
)这部品,我们高一的学生到底要学什么呢,请看(打开课件4:学习目标:通过词句品读和场景再现,体味诗人的情感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没有?(打开课件5-1:结合注释,自读课文:写正字形,读准字音,了解词意。
高中语文生本课堂的两个实录——课堂实录一:“长亭送别”

份 真 挚 的爱 情 摆 在 我 的 面前 ,我 没 有 好好 珍 生一 :回答得相 当好 。鼓掌 !
老 师 :也 让 我 们 为 他 想 要 的 那 份 平 淡 、朴 实
惜 ,直到失去之后才后悔莫及 。
幅图景一一 送别途 中。请 同学们 一起来 找找其
中描 写 了 哪些 景 物 。
张生 的依 恋惜 别之情 而 引发 出来 的 ,更加 生动形
乎历代 都有名 篇传世 ,而今 天我 即将要 和同学们
共 同探讨 的课文 《 亭送别 》,则 被称为离 情别 长 意的绝 唱 ,它也是 元杂剧 的压卷 之作 《 西厢 记 》
里 最脍炙 人 口 ,最 精彩 的片段之 一 。那 么在课 前
的爱情鼓鼓掌 。 生 一 :那 么 ,下 面再请 吴思 雨 同学来 谈谈她
的看 法 。
生二 : 《 宫 ・ 正 端正 好 》里 面 , 象 有碧 云 意
天 、黄花 地 、西风紧 、北雁南 飞 、柳 丝 、疏林 、 斜 晖、马儿 、车儿 等 ,回答完毕 。
生 四 :我 就 用 一 首 诗 来 表 达 我 的 观点 ~ 一
互 交 流交 流 。
生 三 :学习 《 长亭送别 》 ,我们在 歌颂他们 伟 大爱情 的同时 ,也 对 自己的爱情 观有 了新 的认 识 ,但 现实生活 中我想 并不 是每个 人都想 去追求 那样 一份 轰轰烈 烈 的爱 情 ,我们想要 的也许 只是
一
老师 :好 ,开始 ! ( 小组交流学习…… )
象 地表 现 了莺 莺的离 愁别 绪 ,作者 就是这 样借景
抒 情的表 现 了莺 莺在送 别路上 的惜别 之情 。我个
人 同意 “ 两情若 是久长 时 ,又 岂在朝 朝暮暮 ” 的 爱情观 ,那 么请邱景 云同学来谈谈她的看法 。
湖州市第三届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课堂实录(教案)

湖州市第三届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课堂实录(教案)《种树郭橐驼传》教学实录湖州中学徐雪莉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上学期学过一篇文言文《秋水》,是否还记得它选自哪一部书?生:《庄子》。
师:在《庄子》中记载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德充符》中记载着这样的个人物:鲁有兀者王骀(tái),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
闉(yīn qí)跂支离无脣(chún)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dòu)肩肩。
(兀者:断足之人;闉跂支离无脣:曲足、驼背、无唇之人;脰:颈项;肩肩:瘦小的样子。
)这两个人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畸形残疾却有过人的本领。
我们猜猜看,他们是真实的人物还是虚构出来的呢?生:虚构的。
师:庄子正是用夸张的手法告诉我们只要有过人的本领,形体上的缺陷就会被忽略。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柳宗元笔下的一位驼背种树人郭橐驼。
请每一位同学出声读一遍文章,遇到不认识或不确定的字请你举手向我示意。
(学生自由读文章约4分钟。
)下面请大家一起读一遍文章。
(约3分钟)这位郭橐驼和《庄子》中的这两个人物有哪些相似之处?生:郭橐驼的身体也是残疾畸形的,也有过人的本领:树种得好,而且还懂政治。
师:郭橐驼的为人怎么样?生:他是个驼背,乡里人给他取外号“驼”,他不仅不生气,还说“甚善,名我固当”,并且自己也叫自己“橐驼”。
可见他很豁达、乐观,这种自信也许正暗示着他也许是个“世外高人”。
师:很好,橐驼的为人确实是形丑而豁达,身残而自信。
橐驼种树种得极好,我把它概括为:天下奇绝。
请一同学来读一读第二段,其他同学们来找一找“绝”在哪里?生:“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无论是把树作为观赏的豪富人还是卖果子为生的人都争着雇佣他,可见他的技术很全面。
生:“或移徙,无不活”,我们常说“树挪死,人挪活”,但郭橐驼种的树移植了还能活,这也是他奇特之处。
生:“硕茂,早实以蕃”,他种的树枝繁叶茂,结果早且多,说明他种的树质量高,品质优。
《师说》课堂实录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0.2《师说》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师说》公开课课堂实录一、导入师:我国把每年的九月十号定为“教师节”,这是国家层面对教师的尊重与认可;同学们每节课前都要道一声“老师好”,这是个人在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古人祭祀时以“天、地、君、亲、师”为对象,也体现了尊师重教的价值取向。
那么,韩愈生活的唐朝,对待老师的态度跟今天大家对待老师的态度一样吗?生:应该差不多吧。
生:老师这么问,肯定不一样。
生:不知道哟。
师:既然不清楚,咱们就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吧。
先说说本文的标题。
二、解题师:从意思上讲,“说”的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师说”的意思就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从文体上看,“说”,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
文章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说”与“论”相比,“说”要随便些。
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类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有的偏重叙事,如《捕蛇者说》,有的偏重抒情,如《爱莲说》;有的偏重说理,如《师说》。
韩愈这篇解说关于“从师”道理的文章,是为谁而写的呢?三、文本解读(顺序:第四段——第二段——第一段——第三段)文本解说的顺序有些不同,是考虑到认知顺序)1.分析第四段生:为李蟠。
师:你从哪里知晓的?生:第四段。
师:好的,那咱们先去看看第四段吧。
在这一段里,韩愈交代了写文章给李蟠的原因吗?生:交代了。
有三个原因:一是因其好古文;二是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三是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很好,大家找得挺齐全。
老师来补充点背景知识。
李蟠好古文,韩愈为什么要赞扬?这跟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有关。
唐初继承了六朝文风的余绪,写的是骈体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这种文体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缚人的思想。
韩愈对这种文风很不认同,他和柳宗元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改变了自东汉以来逐渐形成的骈体文对文坛的统治,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解放,推动了散文创作的发展。
1《促织》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副本

1《促织》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高一下《促织》课堂实录【教学设想】《促织》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小说,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以“观察与批判”为人文主题。
学生阅读小说虽已具备一定的经验,但《促织》是文言小说,篇幅较长,内涵丰富,这就需要学生熟悉有关的背景知识,并拥有相应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
对此,多数学生储备不足。
因此,在课堂学习中如果要进行比较、辨析和深入学习,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这就要求教师贴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创设合理适切的情境任务,由浅入深,贯通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
本单元选取了古今中外的五篇经典小说,除了《变形记》,其他每一篇都配有插图。
毫无疑问,图画更容易让学生形成直观可感的形象。
教材给《促织》配的插图是著名画家刘旦宅老师的作品,这幅图所反映的情节是整个故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因此,笔者在设计活动任务时,从鉴赏这幅图、这个情节切入,设计了四个活动任务,纲举目张,串起了整堂课的学习。
《促织》虽是文言小说,但情节引人入胜,文字理解起来并不很难。
因此,可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请学生借助课下注释,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疏通文言字词。
课后设计两个作业,一是勾连《变形记》,二是勾连《聊斋志异》,这也是对“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学习任务的落实。
【课堂实录】师:同学们,《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不朽的传世之作,郭沫若曾以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高度概括蒲松龄的创作特色和卓越成就。
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促织》更被后人认为是《聊斋志异》中最负盛名的一篇,频繁被改编成连环画、影视剧等。
今天,我们就以图画为切入点来学习《促织》。
学习活动一插图为什么是这一幅?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教材中,《促织》配有一幅插图,它画的是什么情节?生:成名的儿子跳井死了,成名抱着儿子的尸体,很伤心。
师:一定是跳井死的吗?有没有别的可能?生:课文并没有明确说出死因。
高中语文第一专题景泰蓝的制作课堂实录苏教版必修5 教案

景泰蓝的制作课堂实录(上课前,学生传看一对景泰蓝花瓶。
)师:上课。
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同学们认识我手中拿的是什么工艺品吗?生:(齐声回答)景泰蓝。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下什么是景泰蓝?生:景泰蓝是用红铜做的胎,外表粘上很多铜丝组成图案,并填上色料烧制而成的一种工艺品。
师:为什么叫景泰蓝?生:是从明朝景泰年间开始流行的,因为制作的时候多用蓝色料,所以叫景泰蓝。
师:它与一般的花瓶有什么区别?它具有什么特征?生:一般的花瓶是瓷做的,而景泰蓝是用红铜做成的,它很好看。
师:对,景泰蓝是用红铜做成的。
它造型端庄,图案精致,制作精细。
同学们喜欢不喜欢?生:(齐声回答)喜欢!师:不仅同学们喜欢,许多外国人也喜欢。
1904年和1931年分别在美国的芝加哥和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奖。
如此精美的景泰蓝是如何制作的呢?同学们愿意了解它的制作过程吗?生:(齐声回答)愿意!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先生在参观了景泰蓝工厂之后写的一篇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
(师板书:景泰蓝的制作叶圣陶)师:《景泰蓝的制作》这个标题,不仅交代了本文的说明对象——景泰蓝,而且点明了本文的写作内容——景泰蓝的制作。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主要完成这样两个学习目标。
(师板书:学习目标)师:景泰蓝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品,是我国的瑰宝。
因此要培养我们热爱祖国艺术瑰宝的思想感情。
(师板书:培养热爱祖国艺术瑰宝的感情)师:说明文就是介绍知识,如何才能把所要介绍的知识说明白,今天我们来学习叶老“说明白”的艺术。
(师板书:学习“说明白”的艺术)师:同学们已预习过了,我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本文抓住了景泰蓝制作的什么特征来说明的?生①:繁复、精细。
师:除了这两个特征以外,还有一个更典型的特征。
哪位同学补充一下?生②:手工制作。
师:对,本文就是抓住景泰蓝制作的三个特征来说明的:手工操作、工序繁复、制作精细。
(师板书:特征:手工、繁复、精细)师:第二个问题:本文可以分为几大部分?生:三大部分,第一自然段是第一部分,2-16自然段是第二部分,最后一段是第三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课堂视频实录专题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教学录像1
11-19
《沁园春·长沙》教学录像
11-19
《雨巷》教学录像
11-19
《再别康桥》教学录像
11-19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录像
11-19
田军《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录像
11-19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录像
11-19
《荆轲刺秦王》电影全集
11-19
《鸿门宴》教学录像
11-19
高清电影《鸿门宴》在线观看
11-19
程祥《记念刘和珍君》教学录像
11-19
《小狗包弟》教学录像
11-1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录像
11-19
《包身工》教学录像
11-19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荷塘月色》教学录像1
11-20
《荷塘月色》教学录像
11-20
《荷塘月色》说课录像
11-20
《荷塘月色》视频朗读2
11-20
《荷塘月色》视频朗读1
11-20
《荷塘月色》视频朗读
11-20
《故都的秋》教学录像(共两课时)11-20
《故都的秋》教学录像1
11-20
《故都的秋》教学录像
11-20
《故都的秋》视频朗读(男声)
11-20
《故都的秋》视频朗读(女声)
11-20
《囚绿记》教学录像1
11-20
《囚绿记》教学录像
11-20
《囚绿记》视频朗读
11-20
《诗经两首:氓、采薇》说课录像
11-20
《离骚》视频朗读
11-20
《离骚》教学录像
11-20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录像
11-20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录像
11-20
《兰亭集序》视频朗读
11-20
《赤壁赋》教学录像(含课前说课)11-20
《赤壁赋》教学录像1
11-20
《赤壁赋》教学录像
11-20
《游褒禅山记》教学录像
11-20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说课录像11-20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录像1
11-20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录像
11-20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录像
11-2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录像
11-22
《林黛玉进贾府》电视剧片段
11-22
秦腔【祝福】电视艺术片全本(上集)
11-22
秦腔【祝福】电视艺术片全本(下集)
11-22
探究性课例《祝福》教学录像
11-22
《祝福》电影录像
11-22
海明威与《老人与海》教学录像
11-22
《老人与海》电影录像(中文字幕)
11-22
李白《蜀道难》教学录像
11-22
文学音画欣赏:李白《蜀道难》
11-22
《蜀道难》视频朗读
11-22
《蜀道难》说课录像
11-22
杜甫《登高》教学录像
11-22
《登高》视频朗读与赏析
11-22
《登高》视频朗读
11-22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教学视频
11-22
《琵琶行》视频朗读与欣赏
11-22
《琵琶行》视频朗读
11-22
wbrwbr方葆玖).xiexingcun/b3/ShowSoft.asp?Soft30688 _视频:江南烟雨琵琶行(朗诵方葆玖)
11-22
李商隐《锦瑟》视频赏析
11-22
李商隐《锦瑟》教学录像
11-22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录像
11-22
《劝学》第一课时教学录像
11-22
《劝学》第二课时教学录像
11-22
《劝学》视频朗读
11-22
《过秦论》视频朗读
11-22
子午书简《过秦论》录像
11-22
《师说》教学录像2
11-22
《师说》教学录像1
11-22
《师说》教学录像
11-22
《动物游戏之谜》说课录像
11-22
《动物游戏之谜》教学录像
11-22
《宇宙的边疆》说课录像
11-2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窦娥冤》课堂教学录像
11-28
黄梅戏电影《窦娥冤》全集
11-28
北京人艺版话剧《雷雨》全集
11-28
《雷雨》教学电影(上下集)
11-28
《雷雨》课堂教学录像
11-28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雷雨》录像
11-28
《哈姆莱特》第五幕第二场(学生版)11-28
《哈姆莱特》电影原版录像
11-28
《苏轼词两首》特级教师辅导录像
11-28
《念奴娇·赤壁怀古》视频课堂实录1
《念奴娇·赤壁怀古》视频课堂实录
11-28
《念奴娇·赤壁怀古》视频朗读
11-28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视频朗读11-28
《柳永词两首》辅导录像
11-28
柳永《望海潮》视频演唱
11-28
柳永《望海潮》视频演唱(林志颖)
11-28
《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比较阅读11-28
柳永《雨霖铃》视频赏析
11-28
柳永《雨霖铃》视频演唱
11-28
柳永《雨霖铃》视频朗读
11-28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视频演唱
11-28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录像
11-28
辛弃疾《永遇乐》视频朗读
11-28
《辛弃疾词两首》辅导录像
11-28
李清照《醉花阴》视频朗读
11-28
李清照《醉花阴》视频演唱
11-28
李清照《声声慢》课堂教学录像2
11-28
李清照《声声慢》课堂教学录像1
11-28
李清照《声声慢》课堂教学录像
11-28
《李清照词两首》辅导录像
11-28
《拿来主义》课堂教学录像1
11-28
《拿来主义》课堂教学录像
《拿来主义》辅导录像
11-28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堂教学录像1 11-28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堂教学录像11-28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辅导录像
11-28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视频朗读
11-28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教学录像
11-28
《廉颇蔺相如列传》名家赏析录像
11-28
《廉颇蔺相如列传》辅导录像
11-28
《苏武传》课堂教学录像
11-28
《苏武传》辅导录像
11-28
《张衡传》辅导录像
11-28
《张衡传》说课录像
11-28
《张衡》电影录像
11-28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搞笑动漫游戏
11-28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录像
11-28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电视剧片段
11-28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辅导录像
11-28
《装在套子里的人》辅导录像
11-28
《边城》辅导录像
11-28
《归去来兮辞》视频朗读
11-28
《归去来兮辞》辅导录像
11-28
《滕王阁序》视频朗读
11-28
《滕王阁序》辅导录像
11-28
《逍遥游》课堂教学录像
11-28
《逍遥游》教学辅导录像
11-28
《陈情表》课堂教学录像1 11-28
《陈情表》课堂教学录像
11-28
《陈情表》教学辅导
11-28
《陈情表》视频朗读
11-28
《咬文嚼字》课堂教学录像1 11-28
《咬文嚼字》课堂教学录像11-28
《咬文嚼字》辅导录像
11-28
相声小段《咬文嚼字》录像11-28
《说木叶》课堂教学录像2 11-28
《说木叶》课堂教学录像
11-28
《说木叶》辅导录像
11-28
《谈中国诗》辅导录像
11-28
《作为生物的社会》说课录像11-28
《作为生物的社会》辅导录像11-28
《宇宙的未来》辅导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