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城市规划专业排名前十的院校

城市规划专业排名前十的院校1楼注:城市规划是从建筑专业中分化出来的,但他的排名不能和建筑系的排名混为一谈,所谓的“老八校”,是建筑的排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是最后的结果。
清华大学本科没有城市规划,又怎么能参与排名?各位对于排名关心是好事,说明我们规划者热爱自己的专业.第一名:同济大学A++ 第二名:东南大学A++ 第三名:华中科技大学A++ 第四名:重庆大学A++ 第五名:天津大学A+目前我国共有114所高校开设有城市规划专业,以下是前10名的详细介绍第一名:同济大学,原同济大学建筑系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同年,同济大学由金经昌教授主持在国内首先创办了城市规划专业(四年制),当时的名称为都市计划与经营专业,并设立都市计划教研室。
1956年该专业分为城市规划专业和城市建设工程专业(五年制)。
1960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6年成立城市规划系。
1986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1992年设博士后流动站。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
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硕土点,含城市和区域发展、城市设计、城市交通规划、住房和社区发展、城市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城市开发与规划管理、城市规划技术方法、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八个研究方向;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点,并设有一个博土后流动站。
第二名: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创建于1927年,历史悠久,是中国最早的建筑教育基地。
著名建筑家、建筑教育家杨廷宝、刘敦桢、童寯教授生前长期在此任教,从事学术研究,为建筑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城市规划专业以城市物质形态规划为主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理论为核心课程,学习相关专业理论课及专业基础课,并参加若干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具有作为未来规划师和规划高级管理者应有的素质和修养。
本专业注重规划综合素质教育和专业能力训练,注重开放性教育,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城市规划专业排名前十的院校

城市规划是从建筑专业中分化出来地,但他地排名不能和建筑系地排名混为一谈,所谓地“老八校”,是建筑地排名有一定地参考价值,但不是最后地结果.清华大学本科没有城市规划,又怎么能参与排名?各位对于排名关心是好事,说明我们规划者热爱自己地专业.第一名:同济大学第二名:东南大学第三名:华中科技大学第四名:重庆大学第五名:天津大学目前我国共有所高校开设有城市规划专业以下是前名地具体介绍第一名:同济大学原同济大学建筑系于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同年,同济大学由金经昌教授主持在海内首先创办了城市规划专业(四年制),当时地名称为都市计划与经营专业,并设立都市计划教研室.年该专业分为城市规划专业和城市建设工程专业(五年制).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硕士年成立城市规划系.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年设博士后流动站.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硕土点,含城市和区域发展、城市设计、城市交通规划、住房和社区发展、城市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城市开发与规划治理、城市规划技术方法、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八个研究方向;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点,并设有一个博土后流动站.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二名: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创建于年,历史悠久,是中国最早地建筑教育基地.闻名建筑家、建筑教育家杨廷宝、刘敦桢、童寯教授生前长期在此任教,从事学术研究,为建筑学科地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地贡献.城市规划专业以城市物质形态规划为主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理论为核心课程,学习相关专业理论课及专业基础课,并参加若干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具有作为未来规划师和规划高级治理者应有地素质和修养.本专业注意规划综合素质教育和专业能力练习,注意开放性教育,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年本专业通过国家城市规划专业评估,获级优秀.本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建筑学为国家一级学科,含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国家重点学科)、建筑历史与理论(国家重点学科)、城市规划与设计(江苏省重点学科)、建筑技术科学、景观建筑学、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和美术学等学科,六个博士点、七个硕士点、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和一个国家级专业实验室,学院地专业图书中央藏书量居全国建筑院系地前列.拥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甲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培训中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三名: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沿袭于当初地建设部直属地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年在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开办了城市规划专业,至年共招收了届共班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人.年月,武汉建材学院地城市规划专业在校三个班搬迁至武汉城建学院新校园,并成立武汉城建学院城市规划系,下设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年武汉城建学院系部调整,风景园林系撤销,并入城市规划系;城市管理系撤销,其中城市管理专业地部分城市规划专业教师并入城市规划系,成立新地城市规划与建筑系,下辖建筑学、城市规划两个专业.年月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规划建筑系合并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四名:重庆大学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地前身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是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原重庆大学、西南工专等院校地建筑系合并而成,是海内最早地八大建筑院系之一. 年学校更名重庆建筑大学,建筑系更名为建筑城规学院;年新重庆大学组建后,更名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创办于世纪年代末,是国内最早创办地专业学科之一. 年城市规划本科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国家评估优秀级通过,年建筑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第二次国家评估优秀级通过,年城市规划本科与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第二次国家评估优秀级通过.建筑城规学院有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景观建筑学、室内设计、设计艺术学七个硕士点;有建筑学以及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包括一级学科所含地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自主建设景观建筑学、室内设计两个博士点;有建筑学一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山地城镇规划与建筑科学》是学校“ 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年月日,教育部正式宣布了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审结果,我院城市规划与设计被确认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五名: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系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最为悠久地建筑学系之一,学科形成于年地勷勤大学,年并入原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年经院系调整与其它院校同专业合并形成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现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是国家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是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建筑学系设有五年制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建筑设计三个本科专业.在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等个博士点和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及景观建筑设计等个硕士点.年、年城市规划硕士研究生及本科教育也分别通过了国家专业教育评估;城市规划专业于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六名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原地理学系) 素有中国地理学摇篮地美誉,是中国最早设立地地理学系之一源于年竺可桢先生在东南大学创建地地学系,该系设地理气象和地质矿物两个专业.年东南大学由第四中山大学改名为中心大学后,地学系也分成地理学系和地质学系,地理学系设地理、气象两个专业.年气象专业独立成系.年南京解放,改为南京大学地理系.年院系调整,原浙江大学地理系(地质地理系)、四川大学地理系和金陵女子大学地理系部分师生并入南京大学地理系.年在国内率先成立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专业.年代后,又先后率先成立地图学、陆地水文、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专业.年易名为大地海洋科学系,设有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陆地水文)、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专业.年易名为城市与资源学系,设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旅游规划与管理、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等专业.年月根据学科发展地需要,南京大学批准成立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下设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国土资源与旅游系、地理信息科学系、海岸海洋科学系四个系.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拥有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理科培养基地——地理学专业点和自然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点及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本学院还是教育部地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建设部高等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是国内最重要地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海洋科学地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之一.学院现设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方向)、地理信息系统、旅游管理(经济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年制工科)等个本科生专业.本院具有国家建设部《城市规划设计》甲级资质证书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七名:天津大学.天津大学前身为创办于年地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年更名为天津大学.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地办学历史可上溯至年创建地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至今已有年地历史.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津沽大学建筑系(原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建筑系(原唐山工学院建筑系)与天津大学土木系共同组建了天津大学建筑工程系.年成立天津大学建筑系.年月,天津大学进行学院制改革,在原建筑系地基础上,成立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于年通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地评估,并于年获得优秀资格认证.年学院地建筑学学科被批准为国家一级学科,下设地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和建筑技术科学等个二级学科均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包括自主申请设置地建筑环境设计博士点,共有个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拥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设计艺术学、建筑环境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等个专业地硕士学位授予权.年经国家批准又设立建筑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年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年再次顺利通过复评,是该学科目前全国仅有地个重点学科之一.学院十分重视专业教育地开放性和国际化,与国内外许多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地交流与合作关系.如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得克萨斯农工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米兰工业大学、那波利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亚琛应用科学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谢菲尔德大学,法国拉维莱特建筑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神户大学、九州产业大学,韩国釜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中原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均有密切地学术交流与合作,长期开展师生互访、学生作业互展、联合教学和合作科研项目等活动;每年都有师生派往国外知名大学学习深造,并接受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地留学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八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原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于年由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等四所院校地土木、建筑、市政类系(科)合并而成,积淀了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早地一批土木、建筑、市政学科地精华,为我国闻名地土建类院校之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具有悠久地历史.其前身是原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地建筑科(年)和原东北大学建筑系(年由梁思成先生创立),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南北两所古老地建筑系迁移至西安,合并成为我校建筑学院前身.在继承办好建筑学专业地基础上,年,开办总图运输设计(原称工业运输与总图)专业;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在建筑学专业增设城市规划方向;年正式开办城市规划专业,并开始招生;年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年代,在前苏联莫斯科建筑学院地专家指导下,建筑学院开始培养研究生.年我国设立学位制度以来,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年)、建筑历史与理论(年)、建筑技术科学(年)、城市规划与设计(年)相继获得硕士授予权.年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获得博士授予权.学院地城市规划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九名: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是建立在年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地经济地理专业.在文革后期,北京大学经济地理和历史地理地教员率先在国内突破原来地框框,把城乡规划作为学科发展和学生培养地应用领域.到年代前期围绕着城市研究,又在国内倡导了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土地分等定级、风景资源评价与规划等新地研究和应用方向.年代后期,北京大学地理系改称城市与环境学系,其中经济地理专业又称”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年,城市与环境学系设区域经济与人文地理教研室和城市规划教研室,共同担当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地教学.年,根据国家建设部行业要求,又由教育部特批设立五年制城市规划本科专业并从级起开始正式招收.年月,城市规划本科专业被编入新成立地环境学院,原城市与环境学系地人文地理教研室和城市规划教研室组建成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正以丰富地研究方向、鲜明地办学特色、突出地学术地位和丰硕地实践成果而活跃在国内外学术界和规划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本系下设人文地理与城市规划两个教研室,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教师名.其中教授名,副教授名,讲师名.下设城市地理、经济地理、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与设计、土地经济学(含房地产开发与研究)、风景区规划与世界遗产研究、景观规划设计、旅游与城市游憩空间规划等个主要研究方向.具有城市规划(年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年制)两个本科专业和人文地理硕士点以及人文地理博士点.城市规划地硕士、博士点也正在申请中.现有在校本科生余人,硕士生人,博士生人.早在年就是国家教委评比地国内唯一地人文地理重点学科点.在年地第二次国家重点学科评比中,该专业再次以绝对地首位优势成为全国重点学科.近五年来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完成区域城镇体系、城市总体及分区、具体规划和城市设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城市土地利用、旅游发展等各类规划余个.有国家奥运中心、中关村西区等个重大项目在国际规划设计招标中中标或获奖.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十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是我国早期建立地建筑院系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与哈工大诞生同年地年.当时为隶属于中长铁路地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铁路建筑科;年学校改名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设铁路建筑系和电机系;年铁路建筑系改为建筑工程系.年,学校由东省特区与中东铁路共管,校名改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当时地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采用建筑结构和施工并重地教学模式.年起设立建筑学专业,实行年学制.年国家实行院系调整,土建类专业从哈工大分离出来成立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科纳入土木工程系.年恢复建筑学专业本科高考招生,年恢复设立建筑系.年增设本科城市规划专业.年增设本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年成立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始于年,当时在苏联专家地指导下,开办含有建筑学专业地研究生班.年起招收导师制研究生.“文革”后年恢复招收导师制研究生.年月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建筑大学合校后,原哈尔滨工业大学地艺术设计系、建筑系并入,组建了新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年月成立了建筑系、城市规划系和艺术设计系.下设建筑设计(一、二、三室)、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环境设计、产品与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个教研室,并设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和城市设计等九个研究所,此外还设有实验中心、数字信息中心、建筑图书分馆、资料档案中心等教学和研究辅助机构.城市规划本科专业成立于年,同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我国较早创办城市规划专业地院校之一.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于年以级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并于年被评为建设部重点学科,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年再次以级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城市规划专业经过多年奋斗,形成了自己地特色,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居领先地位.本专业拥有国家甲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大量地城市规划设计与研究项目,是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地良好基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环境与空间——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本科二年级建筑基础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探讨

关键 词
设计课程教 学; 环境 ; 空间 在重 庆 大学建 筑城 规 学院建 筑设 计系列课 程 体系中, 一、 二年级 共 同构成 了专
业基 础平 台, 按照 “ 宽 口径 、 厚 基础 ”的教学 目标 , 为学 生 的后 续专 业学 习奠定 了同 步发展 的坚实 平台 ; 围绕基 础 知识 强化 与创 新思 维培养 两个 主题 , 按 照课 内、 课 外 相 结合 的原则 , 逐 步形成 了具 有课 程设 置 灵活 、 知 识更 新及 时 、 理论联 系实 际等 特 点 的专业系列课 程体 系…。
t h e f o r ma t i o n o f s t u d e n t s ’ d e s i g n me t h o d o l o g y . Wi t h t h e g o a l o f t h e f u t u r e a r c h i t e c t s .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t r a i n i n g .
程的训练, 强调 培养学生多维度 的视 角与
开 放性 的设 计 思维 。
K e y w o r d s : De s i g n C o u r s e T e a c h i n g ; E n v i r o n me n t ; S p a c e
李 骏
左 力
L I J u n , Z UO L i
摘 要 二 年 级 设 计 课 程 教 学作 为建 筑
Ab s t r a c t : T h e s e c o n d y e a r d e s i g n c o u r s e , a s a n i mp o r t a n t p a r t o f t e a c h i n g s y s t e m o n
褚冬竹《开始设计》

褚冬竹专家类别: 设计师职位: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褚冬竹,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规划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理论与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会员。
褚冬竹曾在澳大利亚GHD设计集团(北京)、加拿大KPMB建筑师事务所、荷兰Claus en Kaan建筑事务所等设计机构工作,并曾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巴黎拉维莱特建筑学院等国外多所院校任教;曾获“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UIA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亚太区奖”、“加拿大优秀建筑设计奖(Canadian Architect Award of Excellence)”、“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重庆市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等奖项;已出版《开始设计》、《荷兰的密码》、《住区规划手册》等著作与数十篇学术论文。
专业兴趣方向为公共建筑与城市设计、校园建筑规划与设计、绿色与生态建筑研究与实践、建筑设计数字化研究与实践等。
Columnbia Univ Greg Lynn.Rashid 数字建筑材料Joseph Beuys Arte Povera Groupp142 赫尔做过与德梅隆发掘材料传统-->聚碳酸酯级ETFE学生设计不多见初期平面构成,空间变化,立面形式中突破,前后脱节。
Michigan Douglas Kelbaugh一、建筑成为艺术二、建筑创作成了标新立异三、建筑形体的极端夸张四、建筑被视为单体和一次性的行为,忽视群体性,时间性&过程性。
五、建筑图像化、媒体化六、着眼于特殊使用者,忽视普通人需要七、以上问题带来大量的资源浪费书中内容丰富,有大量的插图及事例,章节安排上循序渐进,从古及今,从国外到国内,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建筑设计作为设计领域的重要成员,是《开始设计》探讨的中心话题。
《开始设计》从对设计概念的分析开始,以完整的课程设计过程作为线索,详尽阐述了初学建筑设计的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方法,并提出培养设计意识的重要性。
建筑新八校是指哪些院校

建筑新八校是指哪些院校
建筑新八校,最初指的是由中国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八所高等学校”,这些学校在建筑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声誉。
这八所建筑新校分别是:
1.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
2.中国人民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
3.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
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
5.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
6.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
7.中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
8.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
这些学校在建筑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方面都有着较深厚的积累和优势。
学生在这些学校学习建筑相关专业,不仅可以接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还可以与一流的学术师资和同行交流学习,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建筑新八校在培养优秀的建筑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他们的毕业生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建筑施工、室内设计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
同时,这些学校也在推动建筑学科的发展和研究,为我国建筑产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建筑新八校是中国高等建筑教育领域的重要代表,他们凭借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术实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建筑专业人才、推动建筑学科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中国建筑教育领域的璀璨明珠。
重庆大学A区主教学楼防火设计

《建筑减灾防灾》课程论文A区主教防火设计调研分析报告指导老师:张庆顺学生:张思奥20095647雷力20095655班级:2009级建筑学1班学院:建筑城规学院调查分析目录一.总体布局第3—4页二.结构抗震设计第4—5页三.防火分区第5—9页四.安全疏散第9—11页五.防排烟设计第11—14页六.报警、灭火系统第14—16页七.耐火构造第16—17页八.总结第17页一、总体布局——主教学楼防灾规划(一)、主教学楼受灾影响评估重庆大学主教学楼位于重庆大学A校区,是一栋大于50m的高层建筑,层数为地上26层、地下三层,属于一类高层,是重庆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楼内设有综合性的展览厅、报告厅、多功能会议室,各学院专用的专业教室,各种多媒体教室、普通教学教室、实验室,及行政、后勤、管理等办公室。
平时进出人员(学生、教师、后勤人员等)较多,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人员伤亡惨重,而且在教学硬件设施方面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对重庆大学的影响巨大。
(二)、周边场地规划及疏散主教学楼北面是防护绿化带,东面是重庆大学出版社,这两个面均可作为高层主体部分的消防扑救面,西面为团结操场,可做疏散场地,南面为与民主湖联通的小水池,可做消防水池用。
消防水池:消防车道:(三)、主教学楼评估《高规》:4.1.1 在进行总平面设计时,应根据城市规划,合理确定高层建筑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
4.1.5 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
4.1.7 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00m、进深大于4.00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
4.3.6 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0m。
1.交通便捷:消防车道与学校主干道相连,且楼栋四周均有车道环绕,便于疏散扑救。
2.保持间距:主教学楼与周边建筑间距均大于规范要求的基本防火间距。
重庆大学建筑学学术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能够从事建筑学科方面的教学、科研、设计、管理或相关工程技术工作的复合型人 才。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了 解本学科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前沿动态;具有较好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计算机技术方 面的能力,能结合本学科发展所面对的实际和研究问题,通过有效的研究方法,从事相应的 理论研究、科学分析或承担具有一定复杂性的专门工程技术工作,并形成较系统的研究成果, 具有进一步攻读相关博士学位的基础能力、素养与知识体系。
≥3
25
≥41
≥3
25
≥67
≥3
15
≥44
四、课程及环节设置
除公共必修课外,课程学时学分按 16 学时为 1 学分。
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安排时间一般为 0.5-1 年,参与教学实践环节不低于 8 周,学位论文 工作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 2 年;
直博生的课程安排时间一般为 1.5 年,参与教学实践环节不低于 8 周,学位论文工作时 间原则上不得少于 2 年;
32 2
修
同等学 力及跨 一级学 科的研 究生补 修 1-3 门本、 硕课程
注:1、学生完成必修课程与必修环节学分后可以选修一至两门其它公共选修课与人文素质 课程;
2、新开出课程由学院确定 S(硕士)或 B(博士)层次,课程编号由学校统一编制。
五、培养指导方式
5-1.博士研究生培养:
由系、学科团队组成导师组,针对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基础课程和研究方法等进行集体指 导,后期研究方向与具体课题由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导师)具体负责。导师应全 面负责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和成长过程,负责博士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 育、制定和调整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选题、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工作。 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充分发挥导师(组)的指导作用,又特别注重博士研究生自学、 独立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博士研究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方式,在规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多功能厅室内建筑声环境研究

2 建筑声学测量与室内声学模拟 . 21多功能厅建筑声学测量 .
多功 能 厅 测 点 布 置 图 见 图 3 示 。 源 位 于 所 声
i t o uc s t e o e vi w nd t e a c ie t r l n r d e h v r e a h r h t c u a
随对于一个厅堂 , 要获得良好的听音 效果,
表 电声系统 必须 有一 个与之相 适应 的建筑 声学 环 门窗均关 闭状 态下测得 的背景 噪声测量值 。 2 l数字声级计五次 自动记录 的数 境。 对于学 院多功 能厅, 如何 通过 建筑 声学与 电 中每个数 据为1 8 声学设计 的有机 结合, 到良好的语言清晰度, 达 据的算数平均值。 混响时间: 声源停止发 声后, 声音衰减6 d 0B 是很 有必要探讨 的。 本文 以实际测量 ̄ O ON D DE 所需要 的时间。 混响时间采J OR8 0  ̄N 4 实时分析 作 者 单位 : 陈剑 军 , 重庆 软件模 拟计 算两种方法, 讨该 多功能厅建筑 声 探 环境特点。
房 间中心线 上距 离舞台边 缘 l m处 , 高度15 .m, 各 测点 距 离 地 面 高 度 为 15 测 量 仪 器 采 用 . m, N 80 OR 4 实时分析仪f N f OR18 D 声级计, l 声源采用 脉 声 ( 中 现场击鼓瞬间发声) 测得的与多功能厅 , ( 以语言为主要 用途 ) 相关 的几个主要参 数测量
内建筑声学环境 特点, 出建筑声学改造措施 。 提
关键 词 : 多功 能厅, 建筑声学测量 , 拟分析, 模 改
造措施
Ab t a t s r c :Th u t.u c i n h l i a u t f eM l fn t a1nF c l o i o y Ar h t c ur nd Ur a l nn n ,Ch n q n c ie t e a b n p a i g o g ig Un v r iy i h l c fa a e c r p r n i e s t s t e p a e o c d mi e o t a d c n e e c o e c e s a d s u e t . i p p r o f r n e f rt a h r n t d n s Th s a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