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液分析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

合集下载

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摘要:液压技术是一种能够转化高压油液动能为机械能的技术。

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创新,液压技术已经在各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液压技术的主要发展现状和趋势,重点分析了液压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所应对的挑战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液压技术,发展现状,趋势,挑战,应用前景正文:一、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液压技术作为一种传动技术,不仅具备了电气传动技术无法比拟的重量级工作能力,同时也具备了非常灵活的操作性和精准性。

正因为如此,液压技术在各行业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1. 液压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液压技术已经成为工程机械领域的核心技术,基本实现了与机械设备的完美结合。

能够将运动能力和负载能力相较于机械设备在高压液体的带动下直接发挥出来,从而实现了机械设备的高效工作。

2. 液压技术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应用液压技术在汽车工业领域同样拥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挂系统等,都由液压系统来控制。

液压技术能够将车辆制动、转向等操作实现起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驾驶的舒适性。

3. 液压技术在冶金工业领域的应用冶金的批量生产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进行支撑,而这些设备的核心技术基本上都是液压技术。

例如钢压机、连铸机、轧机等就是典型的液压设备。

这些设备不仅能够生产出优质的钢材产品,还能够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二、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液压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完善。

主要的几个趋势包括:技术的智能化、系统的集成化、能耗的降低等。

1. 技术的智能化智能化是当前液压技术的重要趋势之一。

目前,许多液压设备已经拥有了远程监控、自动化集成、自适应性等先进的智能功能。

例如油液能量回收系统和智能能量管理系统等等。

2. 系统的集成化随着工业4.0和互联网+等新型科技的发展,液压系统的集成化是液压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液压系统的集成将不仅能够提高装备的适应性、可靠性,还能够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

3. 能耗的降低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提高,液压技术在能耗上的发展也是趋势之一。

油液分析状态监测技术及其在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

油液分析状态监测技术及其在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

分析 状态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 关键词 】 油液分析 状态监 测 故障诊 断 设备雏修管理 【 中圈分类号 】 T I7 H I.2 【 2 文献标识 码】 B
引 言
【 文章编号 】 10—7X 20 ) -0 10 03 73 {060 05— 2 2
用 的维修 管理策 略。 油 液分析状 态 监测技 术 的发展 主要体 现 在油液分 析 状态 监测 系统 的技 术水 平 、 粒 分析 与 润 滑剂 状 态 磨
理 系 统 ,由该 系统
的 基 本构 成 圈
完 成数据 的存储 、 分析评 定和报 告 。 () 2 企业设 备 维修 管理信 息 系统 的构成 。 图2 示 所 为 露天采 矿设备 维 修管理 信息 系统 的构 成 。它在设 备 状 态监测 基本单 元的基础 上 , 利用 计算机 网络技术 , 形 成 整个 企 业 的设 备维 修 管理 信 息 系统 , 而 实 现设 备 从 的动态 管理
监测的方法及其分析监测仪器的功能。
1 油液分析 状 态监测 系统 的组 成 . 1
百甚至几百亿元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机械设备中相 对运动表面间的摩擦与磨损 , 通常采用润滑的方式 。 摩 擦 副的表 面性质 和其 问 的润 滑剂是 决 定磨 损情 况 的两 个重要 因素。运动件表面的相互摩擦 ,一方面引起磨 损 , 生磨 损微粒 ( 粒 )进入 润滑 系统 ; 一方 面 , 产 磨 , 另 摩 擦副表 面 的润滑 剂在 使用 的过 程 中 ,其物理 化学 性 质 也会发 生 变化 。 由于油液 中的磨粒 携带 着机 器运 转 状 态 的大量 信息 , 因此 , 对磨 粒 的监测 和研 究 不但 能反 映 机器的磨损程度 , 而且还能揭示机器的磨损机理 , 从而 为改 善机 器 的工作状 况 或改 进机器 的设 计 提供 重要 依 据。磨粒监测与分析已成为当今摩擦学的一个非常重 视 的部 分 。 随着 生产规 模 的不 断发展 和扩 大 ,露 天采 矿设 备 正 向着 大型化 、 自动化 、 功率和 高速重载 的方 向发展 , 大 机器故 障 的机理 变得 日趋 复杂 . 器故 障与征兆之 间 的 机 对应 关 系变得 日益模 糊 和难 以确定 。 由于缺少 有关 机 器运 行 的状态 数据 而难 以对 机器 的运 行状 态作 出一个 客观的评价和判断。 另一方面, 随着传感器技术 、 微电子 技术 和计 算机 技术 的不 断发 展 ,人 们 对信 息 的获取 能 力 ,以及 对信息 的综合分 析能力 和技术 也不断提 高 , 建 立机 器 的在线 监测 与数 据采 集 、 析 系统 , 分 对大 型设 备 的状态 进行适 时监测 和维修 管理 已成 为可能 。

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液压传动技术现状及趋势学生姓名刘颖学号专业班级机09-9班指导老师钟金豹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液压与气压传动相对于机械传动来说是一门新兴技术。

二十一世纪国内外的液压技术日渐走向成熟,但由于液压技术存在的一些优缺点,导致液压技术的发展速度受限。

本文介绍了液压传动技术的一些优缺点和国内外液压技术的一些发展状况和趋势。

关键词:液压技术发展趋势发展现状新兴技术国内外液压液压与气压传动相对于机械传动来说是一门新兴技术。

从1795年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诞生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液压传动技术被广泛采用和有较大幅度的发展是由19世纪崛起并蓬勃发展的石油工业推动起来的,最早实践成功的液压传动装置是舰船上的炮塔转位器,其后出现了液压六角车床和磨床,一些通用车床到20世纪30年代末才用上了液压传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一些兵器上用上了功率大,反应快,动作准的液压传动和控制装置,大大提高了兵器的性能,也大大促进了液压技术的发展。

战后,液压技术迅速转向民用,并随着各种标准的不断制订和完善,各类元件的标准化,规格化,系列化而在机械制造,工程机械,材料科学,控制技术,农业机械,汽车制造等行业中推广开来。

由于军事及建设需要的刺激,液压技术日益成熟。

20世纪60年代后,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再次将液压技术推向前进,使它发展成为包括传动,控制,检测在内的一门完整的自动化技术,在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应用。

如工程机械,数控加工中心,冶金自动线等。

液压传动在某些领域内甚至已占有压倒性优势。

液压传动是以流体作为工作介质对能量进行传动和控制的一种传动形式。

利用有压的液体经由一些机件控制之后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因而在工程机械、冶金、军工、农机、汽车、轻纺、船舶、石油、航空和机床行业中,液压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在线油液监测技术现状与展望——2011年全国在线油液监测技术专题研讨会简述

在线油液监测技术现状与展望——2011年全国在线油液监测技术专题研讨会简述

交通大学武 通海 副教 授 的 “ 于在 线铁 谱 图像 的磨 基
损状态监测与快速分 析” ;西安交通 大学张亚 丽博士 的 “ 发动机 图像可 视在 线铁 谱磨 损监 测 实例分 析 ” ; 西安交通 大学 武教 义博 士 的 “ 线油 液监 测数 据采 在 集与数据库结 构设计 ” ;海军工 程大学 张金 山硕士 的 “ 舰船动力系统油液在 线监测技 术应用 现状和需求 分 析” ;德 祥科技 有限公 司李 洛平工程 师 的 “ 实时在 线 定量遥感流体机械和润滑 油状态监测 ” ;北京铁路 局 科研所杨其 明高 工 的 “ 电新 能源 产业 呼唤 在线 油 风 液监测技 术” 等论 文受 到 与会人 员 的关 注。论文 报 告后 ,会议进入 自由研讨阶段 ,各 行各业参会代表从 自身行业特点和需求角度 出发 ,发表 了关于在线 油液 监测技术 应用和发展 的看法 和见解 。 来 自全 国各行各业从 事油液监测技术工作 的近百 名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本次会 议 ,参会代表既 有 国内从事 在线 油液 监测 技术 理论 和 方法研 究 的高 校 、科研 院所代表 ,也有从事在线仪器 、传感器生产 研发的企业代表 ,还有从事在线油液监测技术应用推 广 的用户代表 ,构成了从科研一研发一生产一应用 的
图像可视铁谱技术 ,实现 了在线获取短沉积距离铁谱
图像 、图像数值信息及不 同粒度铁磁性磨粒 浓度指数 时间序列 ,将结构 的不可恢复变化与摩擦学系统状态
的不液 监 测技 术 的 应 用现 状 .
在线监测技术手段 以其连续性 、实时性 和同步性 等优点 ,近年来在在线油液监测技术领域得到了快速 发展和应用 ,并在许 多行业开展 了相关 的工程化应用
作 者简 介 :严 新平 (99 ) 15 一 ,男 ,教授 ,博士 研究 生导 师 ,主 要研 究方 向为 机械 系统状 态监 测与 故障诊 断方 面 的研究 .

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现状及发展探究

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现状及发展探究

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现状及发展探究井下作业是一种以提升采油速度与采收率为主要目的,根据油田改造、调整、挖潜等需求根据相关的工艺技术利用相关井下与地面设备,对油水井进行井下挖掘的一种新技术,其内容十分的广泛。

本文对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现状及发展进行了探讨。

标签: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现状;发展一、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现状分析1、国外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现状。

在现阶段下,国外发达国家井下作业技术主要使用压裂酸化技术、修井作业技术与试油测试技术,压裂酸化及时主要通过使用新材料与相关压裂工艺,降低开采成本提升采收率的一种技术。

试油测试技术包括数据采集、地层测试、排液与压力恢复、射孔、分析解释几个内容,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技术有油管传输射孔+地层测试+电子压力计三联作工艺技术、有关传输射孔+地层测试+喷射泵三联作工艺技术等,这几种技术均可以显著降低采集的成本,缩短采集周期;修井作业技术主要应用于连续有关作业技术与工具开发使用过程中,修井工具的种类较多,包括组合修井工具、液压操作工具、辅助工具等等。

2、国内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现状。

油田井下技术包括工艺技术、机具技术、装备技术、企业管理技术、方案设计等等,近些年来,我国石油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对于勘探与开发技术也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之下,各个行业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也开始逐渐改变传统运营战略,同时,油田井下作业也开始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积极的引入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关技术,与国内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了创新性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之下,油田井下作业技术效率的都了一定的提升。

二、油田井下作业技术发展趋势1、压裂酸化技术。

目前国内的成功率较低,生产成本较大。

因此发展重点为努力提高措施的成功率,大幅度降低成本。

在压裂方式上,变单层压裂为多层压裂,单井压裂变为整体压裂。

在压裂液方面,发展低伤害低污染清洁型压裂液,同时推广使用双千型压裂设备,并匹配适宜的及时配液设施、高温高压评价设施、多功能回路仪以及旋转粘度计等设备。

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稠油是一种质地黏稠的石油,是一种具有高含硫量和高粘度的重质原油。

由于其黏稠度高,稠油的开采和提炼相对要困难和昂贵。

稠油在全球范围内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其资源储量丰富,因此对于石油行业来说,稠油的开采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有效地开采稠油资源,研发了许多热采技术。

本文将对稠油热采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稠油热采技术现状1. 蒸汽吞吐法:蒸汽吞吐法是一种将高温高压蒸汽注入稠油藏层,使稠油产生稠油-水混合物,降低了稠油的黏度,从而促进油藏产液。

这种方法具有对水源要求低、操作灵活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加拿大、委内瑞拉等稠油资源丰富的地区。

2. 蒸汽辅助重力排放法:蒸汽辅助重力排放法是将高温高压蒸汽注入稠油层,通过蒸汽的热能作用使稠油产生流动,从而提高了油藏产液速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深层、高黏稠度稠油层,可以挖掘更多的稠油资源。

3. 燃烧加热法:燃烧加热法利用地下燃烧或地面燃烧的方式,通过高温热能将稠油层加热,降低了稠油的粘度,从而促进了油藏的排放。

这种方法具有热效率高、可控性强等优点,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稠油热采技术。

1. 技术创新: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热采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未来,稠油热采技术将更加注重提高采收率、降低成本、减少环境影响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以提高稠油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利用价值。

2. 能源替代:在稠油热采过程中,通常需要大量的燃料来产生热能,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未来稠油热采技术可能会向更加环保、节能的能源替代方向发展,例如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进行热采。

3. 智能化应用: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稠油热采技术也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未来,稠油热采可能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油藏的实时监测、智能调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4. 油田整体化管理:随着油田规模的不断扩大,油田整体化管理成为未来热采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石油钻井液的环保与研究

石油钻井液的环保与研究

石油钻井液的环保与研究一、引言石油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不断的挖掘与开采带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石油钻井液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解决石油钻井液产生的环境问题,成为全球石油工业所面临的重大难题。

二、石油钻井液的环保问题1.石油钻井液的构成石油钻井液是由各种化学物质组成的,包括水、泥浆、多种聚合物、泡沫乳液等。

其中,聚合物是石油钻井液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占到了60%-80%。

2.石油钻井液的环境问题石油钻井液在使用后,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

其中,有机化合物、重金属、有毒气体等对环境的危害最为严重。

3.石油钻井液的排放控制为了减少石油钻井液对环境的危害,需要对其排放进行严格的控制。

对于排放污染物,采用处理技术,将污染物降解或转化为无害物质。

三、石油钻井液的研究方向1.石油钻井液的环保研究石油钻井液包括多种不同的成分,需要研究如何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采用环保型聚合物代替传统的聚合物作为钻井液添加剂,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石油钻井液的节能研究石油钻井液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才能维持其正常运行,因此,需要探索如何节约能源。

例如,通过合理的调整钻井液中的添加剂比例,减少无效添加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3.石油钻井液的新型材料研究石油钻井液中的添加剂,需要在复杂的钻井环境下发挥其作用,因此需要开发新型材料。

例如,研制一种新型聚合物,能够在高温高压、酸碱环境下仍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四、石油钻井液的环保案例1.克服钻井环境中的污染研究人员通过使用环保型聚合物,有效地降低了钻井液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问题。

同时,他们还将污染物还原成无害物质,最终将其释放到大气中。

2.减少能源消耗研究人员减少石油钻井液中的添加剂比例,成功地减少了其耗能量。

通过对石油钻井液的精确调整和有效管理,他们最终实现了节能的目标,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3.新型聚合物的应用新型聚合物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能耐受高温高压和酸碱环境,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石油钻井液的制备中。

石油工程文献综述

石油工程文献综述

石油工程文献综述石油工程是一个涉及石油资源开发、生产、加工和利用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石油工程领域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综述将梳理石油工程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石油工程概述石油工程是一门涉及石油开采、加工、利用的综合性学科,主要包括石油地质、油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等方面的内容。

石油工程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石油资源的采收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和利用率,以满足社会对石油能源的需求。

二、石油工程研究现状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勘探与开发是石油工程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主要涉及石油地质勘探、油藏模拟、油气田开发等方面。

目前,随着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等学科的发展,石油勘探和开发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优化。

如地震勘探技术、重力勘探技术、磁力勘探技术等,能够更精确地探测到油气储藏的位置和分布情况。

同时,油藏模拟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对油气田的模拟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油气储藏的特性和动态变化,为油气田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钻井技术与设备钻井技术与设备是石油工程领域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主要涉及钻井方法、钻井工具、钻井液等方面的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钻井技术和设备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升级。

如水平钻井技术、定向钻井技术、欠平衡钻井技术等,能够提高钻井效率、降低钻井成本、减少井下事故。

同时,新型钻井液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如低密度钻井液、抗高温钻井液等,能够适应更复杂的地质环境和更高的温度条件。

采油技术与设备采油技术与设备是石油工程领域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主要涉及采油方法、采油工具、采油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采油技术和设备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升级。

如水力压裂技术、化学驱油技术等,能够提高石油的采收率、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智能化采油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如物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在采油系统中的应用,能够实现采油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郎利辉, 男, 1970 年生。Aalborg 大学生产系助理 教授、 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内 高压成形 和先进成 形技术。 获中国 专 利 1 项, 发表论文 30 篇。苑世剑, 男, 1963 年生。哈 尔滨工业 大 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王 仲 仁, 男, 1934 年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 学与工程 学院材料 工 程系教授、博士研 究生导 师。王 小松, 男, 1976 年生。哈 尔滨 工 业大学材 料科 学与 工程 学 院材 料工 程系 博士 研究 生。Joachi m Danckert, 男, 1948 年 生。Aalborg 大学 生产 系 教授。 Karl Brian Niel sen, 男, 1962 年生。A alborg 大学生产系教授。
[ 16] Wang Z R. N umerical Simulation of Some N ew Inte g rated Hydroforming Process. Geiger M ed. Pr oceed ings of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 ence on T echnology Plasticity. Ber lin & Heidelberg : Spr ing er - verlag, 199 9
近年来, 各种机械设备日趋先进和复杂, 对油 液分析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电子、信息、人工 智能和微细加工等技术的突飞猛进及故障诊断理 论的发展, 则为油液监控技术革新奠定了基础。 2. 2. 1 管理
油液监控工作社会化、商业化和全球化是近 年来国外油液监控工作管理上的趋势, 出现了许 多专业性的油液分析中心; 在油液分析中采用代 理制, 由代理人或单位作为中介代理委托方将油 样交专业分析单位分析; 通过规范统一、签订互认 协议、有偿 服务等 措施实 现跨 国联合, JOAP 和 SOAP 间的标准统一, 分析结果互认就是跨国联 合的典范。目前, 日本、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国的海军和各种民用船只的油液分析工作都依托 就近的 JOAP 实验 室来完 成, 加 拿大 Wearcheck 实验室已与匈牙利、德国、南非、澳大利亚等 7 个 国家签订了油液分析章程, 该实验室的分析结果 得到这 7 个国家的认可。 2. 2. 2 技术
图 1 油液分析参数
2 国外油液分析现状及发展趋势
2. 1 油液分析现状 20 世纪 40 年代, 美西部铁路部门率先开始
对铁路机车 进行油液分析, 取得了 巨大效益; 50 年代, 美海军开始对其喷气发动机实施油液光谱 分析; 50 年代至 60 年代早期, 美陆军和空军普遍 开展装备油液监控工作; 70 年代, 美海军开始对 舰船设备进行油液监控; 至 90 年代, 仅美海军就 有 12 000 种航空部件、20 000 种船用部件采用油 液监控。
Aero- inst rument T est and Calibrat ion Center, Beijing, 100070 Abstract: T his paper presents the st at e of the art and t rends of oil analysis in view of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in t 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detail, based on a t horough researches, main problems in China in the field are found, an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 orw ard according t o the condit ions of China. T he research is helpful to improve t he level of applicat ions and researches in China. Key words: oil analysis; condition monitoring; diagnosis; mechanical equipment
! 272 !
[ 17] Yuan S J, Zheng Y S, W ang Z R. T he Integrally Hydro - Bugle F orming of Elliptical Shells. Altan T ed. P roceedings of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 ence on Plasticity of T echnology , Ohio, USA, 1996
借助于各种颗粒计数器, 理化性能测定仪器有粘 度计、水分测定仪、酸碱度测定仪、闪点测定仪等。
粘度
物理 闪点
特性 密度
介电常数等
金属 铁磁性颗粒
污染
固体
颗粒 非铁磁性颗粒
非金属 颗粒 {
积炭、油的氧化产物等
油物 液
液体
水 燃油
分 析
气体
空气 其它气体
氧化
化学 总酸
特性 总碱
硝化等
机器工 作状态
温度 压力 流速
! 273 !
中国机械工程第 15 卷第 3 期 2004 年 2 月上半月
为美海军研制了两套在线油液分析自动系统, 可 分别对船用燃气涡轮发动机和柴油机的润滑油、 液压油理化 性能、磨损 金属含量等进 行分析[ 3] ; 英国 Fost er- M iller 公司为美空军开发了在线红 外油液状态监测系统, 可对油液各种理化性能进 行分析[ 4] 。
[ 13] Vollertsen F , P range T , Sander M . Hy droforming: Needs, Developments and Perspectives. Geiger M ed. Proceedings o f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 ech nology Plasticity. Ber lin & Heidelberg : Spr inger ver lag, 1999
油液分析现状与发展 方向研究 黎琼炜 毛美娟 陈 勇
1 油液分析简介
油液分析参数见图 1。通常, 油液分析主要
是进行金属颗粒分析、污染度的测定和部分理化
性能的分析, 其中, 由于金属颗粒分析可以检测、
定位和预测机器浸油部件故障, 因此是油液分析
中最为重要的内容。目前, 油液中金属屑分析主
要由各种光谱仪和铁谱仪完成, 污染度分析主要
0 引言
油液分析是对润滑油和其它润滑或操纵机械 设备的液体进行分析, 对油液或所润滑的设备状 况进行评估, 并提出维修建议的过程。进行油液
收稿日期: 2003 05 15
分析, 无需对系统分解和拆卸, 就可获知油品本身 的性能和机械设备工况, 并对机械设备进行故障 检测、定位和预报, 可减少维修时间和人力、物力, 提高设备的完好率。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油液分析 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 基于国情,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15] Sokolowski T , Gerkek K, A hmetoglu M , et al. E valuation of M ater ial Characteristics in T ube Hydro forming : Hydraulic Bulge T est ing of T ubes. Geig er M ed. Proceedings of 6th International Co nference on T echnolog y P lasticity. Berlin & Heidelberg: Springer- verlag, 1999
1976 年 1 月, 美军根据需求强制性地成立了 联合油 液 分 析 机 构 ( joint oil analysis program, JOAP ) 。截止 2002 年 10 月, JOAP 在 18 个国家 建立了 300 多个实验室, 其中包括 2 个陆军移动 实验室, 共拥有 440 多台套油液光谱分析仪, 并颁 布了一系列油液监控技术规范, 可对飞机、舰艇、 直升机、坦克装甲车辆及雷达等军用装备进行有 效监控。
关键词: 油液分析; 状态监控; 诊断; 机械设备 中图分类号: T H117. 1 文章编号: 1004- 132 ( 2004) 03- 0272- 04
黎琼炜 博士
Research on State of the Art and Trends of Oil Analysis for Equipment L i Qiongw ei M ao M eijuan Chen Yong
[ 14] L et termann W , von Zengen K H. Innovative Form ing T echnolog ies for Space Frame. Geiger M ed. Pro ceedings of 6th Inter national Confer ence on T echnol og y Plasticity. Berlin & Heidelberg: Springer - ver lag , 1999
[ 18] 郎利辉. 内高 压技 术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1
[ 19] L iu S D, M euleman D. Analytical and Ex perimental Ex amination of T ubular Hy droforming Limits, SAE T echnical Paper, No 980449, 1998 ( 编辑 卢湘帆)
中国机械工程第 15 卷第 3 期 2004 年 2 月上半月
油液分析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
黎琼炜 毛美娟 陈 勇
航空仪器设备计量总站, 北京, 1000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