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成品检验中的注意事项

尿素成品检验中的注意事项
尿素成品检验中的注意事项

尿素SCR系统对柴油车NOx排放控制的进展

尿素SCR系统对柴油车NOx排放控制的进展 [来源:本网讯 2007/02/05] [美] Tennison P Lambert C Levin M 【摘要】与相同技术的汽油车相比,柴油车具有工作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HC、CO和CO2排放低等明显优势,但柴油机的NOx排放控制难度较大,这是因为排气中的O2浓度较高,传统的三效催化器无法解决。目前有2种车载系统能降低NOx的排放:以尿素水溶液作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和稀NOx捕集器(LNT)。研究探讨了SCR的应用。用氨作还原剂的SCR多年来一直用于固定源的排放控制,而尿素水溶液便于车载中制氨,且NOx的高效还原已在Ford车和其他使用尿素的场合得到了验证。在改进的欧洲Ford Focus 1.8 L TDCi柴油机上采用绿色催化系统后,NOx尾气排放可降到超低排放(ULEV Ⅱ)水平NOx 0.05 g/mile①)。排放也达到美国联邦试验规程(SFTP US06)第二阶段(Tier 2)标准(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 NOx 0.14 g/mile)范围内。尿素SCR上游由发动机排出的HC和CO通过氧化催化器来转化,尿素水溶液由Ford公司开发的空气辅助喷射系统喷入废气流中,添加的尿素还原剂用作SCR金属沸石基的催化剂,在稀燃状态下将NOx还原为N2。 1 前言 为了满足未来的排放标准,柴油车的NOx和颗粒(PM)排放是最受关注的问题。柴油车的CO2排放比现今的汽油车约低20%,而燃油经济性有可能高出40%。但是,由于排气中缺少还原物质,因此在稀薄(富氧)废气中去除NOx成了关键问题。用氨作还原剂的SCR技术一直被广泛用于固定源排放的NOx治理[1]。在富氧环境下氨与NOx的反应有较高的选择性,使SCR系统对轻型柴油车具有一定吸引力。与氨相比,尿素水溶液喷射装置更便于车载使用,其可行性已被Ford[2]、Volkswagen[3]、Mack Truck[4]及Daimler-Chrysler[5]公司的应用所证实。 个人用车配装尿素SCR系统需具备以下条件: (1)在加油站和维修点应有尿素水溶液供给设施; (2)尿素水溶液的添加方式应便于司机操作。 尿素水溶液供给设施的使用期限已有相关论述[6~8]。其费用由Ford公司基于市场销售情况评估为0.50~3.00美元/gal,由此得出,轻型车中轿车的尿素消耗为4 000 mile/gal,较重的多功能运动车(SUV)为1 000mile/gal,其寿命周期(12万mile)成本约为15~360美元,或小于柴油成本的5%。 添加尿素最好是在汽车加油时通过常规喷油嘴和加油管口同时进行,尿素的这种添加方式较为适宜。个人在这方面无需过多的知识和技巧,只要根据分配器上的提示和标价操作即可[9]。车载中混合添加尿素的方法已在轻、重型车运用上得到验证[10]。 本研究旨在对改进的欧洲Ford Focus 1.8 1TDCi柴油机排气系统,包括氧化催化器、尿素水溶液SCR系统和柴油机颗粒催化过滤器(CDPF)的转化效率进行评估,目的是论证其排放与ULEVⅡ排放标准NOx 0.05 g/mile、PM 0.01 g/mile、NMOG 0.040 g/mile和CO 1.7 g/mile)的可比性。同时也表明其排放达到Tier 2 SFTP US06工况标准(NMHC+NOx 0.14 g/mile)的可行性。试验采用含硫量约5×10-6的低硫柴油。全部车辆试验在美国密执安州迪尔伯恩市的Ford汽车研究和先进工程部的排放控制研究室中进行。 2 试验 2.1 化学试验 一旦与高温废气相遇,尿素水溶液就能迅速分解成氨(NH3)。特别采用摩尔比NH3/NOx=1(或略低于化学计量比),以避免NH3在流经SCR时“逸出”并随尾气排放进入大气中。另外,在速度和负荷

尿素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尿素合成反应原理为:(1)2NH3(液)+CO2(气)= NH2COONH4(液)+Q1,,(2)NH2COONH4(液)= CO(NH2)2(液)+H2O(液)-Q2 2.合成塔原始开车投料前,升温至150℃是为了使液氨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得到液态甲铵;升压至80-100公斤/厘米2是为了使液态甲铵不分解。 3. 中压吸收塔顶部气相出口温度,是由顶部氨水浓度和中压系统压力所决定的。此温度可看作是一定压力下浓氨水的沸点温度。 4. 尿素合成塔压力指标是19.8±0.2MPa、尿素合成塔顶部温度指标为188±2℃。 5. 影响缩二脲生产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三大类:氨分压、停留时间、尿液的温度。 6.成品尿素粒度差的原因有两方面:机械原因,和化学原因。 7. 合成塔操作的主要工艺指标是:压力、温度、进料物料中的氨碳比与水碳比。 8. 原始开车投入二氧化碳前,一甲泵应慢速送少量氨水入塔。短期停车后的开车投入二氧化碳前,一甲泵不能先送氨水入塔,而是等投二氧化碳后,要根据一段吸收塔的操作情况尽量晚送一甲液。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中压泄压至(D ),停空压机。 A 0.4MPa左右 B 0.6MPa左右 C 0.2MPa左右 D 0.8MPa左右 2、在NH3/CO2分子比不变, H2O/CO2 (分子比)增高, 塔底温度增高, 塔顶温度( B ) A 增高 B 降低 C 不变 3、氨循环的目的是(ABD ) A 合成塔衬里焊缝及塔的密封处是否泄漏B一段循环密封处是否泄漏 C 升压 D 检查氨冷凝器的冷凝情况 4、合成塔原始开车出料时会出现的现象(ABCDE) A塔顶温度会突然升高B合成塔压力突然上升C预分离的温度出现降低的拐点 D中压分解塔分离器出现液位E中压吸收塔底部温度上升 5、合成塔温度的选择是以( A ) 作主要因素 A 材料耐腐蚀能力 B 反应速度 C 反应温度 D 合成塔压力 6、尾吸系统爆炸的措施: ( ACD ) A防止静电作用,泄压应该缓慢 B加快气体流速,将爆炸气体快速放出 C尾气放空管与蒸汽喷射泵蒸汽出口汇合在一起,冲稀可爆炸气体的成分 D注意防止在易爆的设备内产生气流瞬时冲击 7、顶底回流氨的分配比例一般是:顶部占( E ),底部占( A ),实际可随负荷变化而适当调整,在低负荷时,底回流氨可不加。 A 20% B 30% C 50% D 70% E 80% 8、一分塔分离器无液位出现( AB ) A中压分解回收系统压力下降,低压分解回收系统超压。 B中压吸收塔鼓泡段温度出现下降 C中压吸收塔鼓泡段温度出现上升 D一甲液中尿素含量上升,一甲泵转速加快 三、问答题: 1、请写出氨中毒的急救方法(20分) 答: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

检验检测的注意事项

做检验检测的注意事项 实验中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忽略任何一个都可能导致实验的失败。良好的习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实验成本、实验中出现0失误!每个人在实验中都有自己的一些好的习惯,把你的好习惯说出来吧!让大家相互学习,让大家一起把实验做好! 下面整合了其他论坛里的一些心血,抛砖引玉,希望大家都把自己的优点说出来: 1. tip头吸完后马上从移液器上取下来,以免忙乱的时候又以同一tip汲取另一种试剂。 2.用完量桶或者烧杯后,及时清洗,并放入烘箱。 3.不管大小实验,做完后都要认真做记录。 4.一个枪头如果可以连续吸两次的话,也不能吸,主要是第二次吸时不准,同时也不能完全打出来。 5.做完实验擦干桌子,一切东西归位,有些东西可以回收的就回收,很多实验室的枪头是回收的。 6.实验前认真设计,作实验时不胡思乱想,叽叽喳喳,做完后在海阔天空,认真分析试验数据。 7.做之前认真设计,做时就不要老是想着结果,平心静气,注意细节,认真记录,因为失败时常事,不要回过头不知道该从哪里找原因。 8.每次的实验结束,要及时做好记录,不要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虽然是俗语,但是不要放弃笔的重要性! 9.加入试剂之前,把它混匀一下,以免放置时间长了浓度不均。 10.做完实验,清理实验台,以便下次能够更快、更好、更方便的继续工作!药品归位,仪器归位!

11.做实验一定要有计划,最好在有部分实验数据出来时,就着手写文章,这个不是为了出文章,而是在写文章的时候,可以清晰自己的思路,知道后面该先做什么,该重点做什么。不然有时候辛苦半死,数据太分散,不能说明问题。 12.不轻易用别人的东西,用时先打招呼,记录要详细,配液体时要记录试剂的批号等。 13.所有的东西都要即时标记好,日期、药品名称、浓度等。 14.移液枪用完之后要归到最大计量的位置,防止久而久之弹簧失去弹性。 15.不用酶标枪时不要一直拿在手里,不可以倒过来(特别是里面还有液体的时候)。 16不要一直说话、聊天~~ 17.笔记要全~要多全有多全~ 18.还有一点很关键,笔记要放好,最近我的笔记掉了~哭死。 19.最后,做完实验要洗手~ 20.离开实验室前或进入实验室前注意水,电是否安全! 21.试验之前看资料的时候,最好规类存放,看过后记下重点内容,并将出处标明,以免日后找不到。 22.一定要记着关水浴箱,切记切记。 23、先写实验步骤再做实验,实验的间隙注意写下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后注意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24、试剂最好自己配,公用的试剂第一次用时要做质检,并注明时间和谁配的,实验室中每个人都应该有个单字母缩写的名字。 25、认真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试剂、仪器的准备,实验方法的确定,请教一下做过类似实验的人。实验不单单是做出来的,还要有你的思想在里面,否则和一个操作工有什么区别。 26、EP管上一定要做好标记,写上日期,同时记录本上应该有详细的情况。重要的东西可以再加贴一张标签纸,在冰箱中反复冻融会使字迹模糊,可以再用透明胶带纸贴在字外面。 27.多和大家讨论,同时多关注别人讨论的经验,这几乎是最快提高的捷径了!

一汽解放-尿素喷射系统售后培训课件]

尿素喷射系统 售后培训课件
发动机部 附件室 2014-3-20
1

培训内容
1 2 3 4
SCR系统原理 FAW尿素喷射系统列举 尿素喷射系统维修保养 典型故障排查、解决
2

1. SCR系统原理
1.1 SCR系统-应用必要性 环境 法规 技术解决方案
NOx危害
OBD要求
SCR技术优势 SCR技术优势
EGR
为了改善环境,满足法规要求,目前国Ⅳ阶段,一汽的国Ⅳ车大多采用SCR技术方案。
3

1. SCR系统原理
1.2 SCR系统-反应原理
1、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中,最终需要外界提供的反应物为NH3。 2、常规的尿素消耗量约为柴油的2%~5% ,要看车辆具体的运行工况及排气温度。
4

1. SCR系统原理
1.3 尿素喷射系统-后处理器(不只是消声器)
1、预热腔将排气引入后处理器,并对SCR载体进行预热。 2、NH3扩散腔将氨均匀分散在SCR载体表面上,使NH3在 SCR涂层的作用下与NOx进行催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过程。 3、消声腔用于消除发动机的排气噪声。
5

1. SCR系统原理
1.4 尿素水溶液-优点
移动源-柴油车
固定源-燃煤电厂
1、32.5%的尿素水溶液结冰点最低(-11.5℃),适合移动的柴油车辆使用。 2、冬季,尿素喷射系统在完成解冻功能之前,系统不喷射尿素水溶液。
6

尿素及车用尿素溶液简介

车用尿素溶液车用尿素是重型柴油车达到国四排放标准的必备产品。车用尿素是指尿素浓度为%且溶剂为超纯水的尿素水溶液,原料为尿素晶体和超纯水。重型卡车、 客车等柴油车要达到国四排放标准,在尾气处理上就要选用适合的SCR系统,而这项系统必须利用尿素溶液对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处理。因此,车用尿 素溶液成了重型卡车及客车达到国四排放标准的必备产品。 ???? SCR是我国减排的最优选择。目前国内现行的柴油国标GB19147-2009要求含硫量≤350ppm,而ECR-DOC技术要求油品含硫量在10ppm以下,因此在中国暂不具有推广条件。SCR则可耐350ppm的含硫油品,因此有推广的技术基础。由于采用SCR技术的国四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比EGR技术好、对发动机改动小、对燃油和机油要求较低、在技术升级连续性上具有优势、SCR催化器耐久性好且不存在催化器堵塞的风险,因此SCR技术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型柴油车减排技术路线。 ?? 车用尿素是浓度为%且溶剂为超纯水的尿素水溶液,生产原料为尿素晶体和超纯水,其关键点在于原料纯度。从生产工艺来看,虽然车用尿素对原料 纯度要求高于一般工业用需求,但目前国内工艺已然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 求。车用尿素的生产工艺不足以构建高进入壁垒。 国内车用尿素主要是从工业尿素提纯得来,其主要原理是:1)在温度70-75℃时,尿素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2)在温度30℃以下时,尿素重新从水溶液中结晶出来。3)每水解结晶一次,其纯度会得到大幅提高,一般利 用工业一级尿素水解结晶一次,就可达到车用尿素标准要求,其产出比例为:1。

车用尿素必须使用电子行业一级超纯水。车用尿素的由于SCR催化剂载体极易发生金属离子中毒从而失去催化效果,因此车用尿素溶液必须使用电子行业一级超纯水(电阻率≥18MΩ?cm)。车用尿素溶液会在-11℃下开始结冰,实际使用中在-20℃时会完全上冻。目前技术是通过加入改性剂降低 溶液凝固点、外加加热装置等手段防止溶液凝固。 车用尿素溶液(AdBlue)是用不含其他任何添加物的高纯尿素和纯水一起配 制的溶液,该溶液中尿素含量为%(质量分数)。国内外重型柴油机厂家大多 数采用了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来满足欧IV、欧Ⅴ机动车排放标准的要求。选择SCR技术的的车辆必须添加尿素溶液作为催化还原剂,使车辆达标 排放。 ? ? ? 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液(俗称为:汽车尿素,车用尿素,汽车环保尿素),在中国和欧洲称为AdBlue,在美洲称为DEF,在巴西称为ARLA32. A dBlue 是由成分为%的高纯尿素和%的去离子水组成的高纯度透明液体,有淡淡的氨水气味。如果溅出,水分蒸发并形成结晶。AdBlue用于配有SCR(车用选择性催化还原尾气后处理)系统的轿车、卡车、客车和重型非道路使用柴油发 动机车辆,是SCR技术中必须要用到的消耗品,与SCR催化剂一起将柴油发动机排放的有害氮氧化物转换成无害的水蒸气和氮。SCR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催化剂,AdBlue注入装置,AdBlue容器和AdBlue剂量控制器。几乎所有欧洲、美国和亚洲,包括中国的重型汽车制造商也为车辆配备选择性催 化还原系统并配以AdBlue工作液,以达到新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如欧四、欧五)AdBlue和SCR技术共同作用下,能优化发动机性能和燃料消耗,减少柴油消耗可高达6%,显着降低成本。AdBlue 的平均消耗量是一般柴油消耗

产品检验操作规程

目录 第一章、计量检测仪器操作规程 (1) 第二章、成品检验规范 (18) 第三章、检验项目的测定方法 (12)

第一章、计量检测仪器操作规程 一、电子分析天平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电子分析天平操作规程。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电子分析天平。 3.责任:检验人员、质检负责人。 4.操作规程: 4.1调水平:调整地脚螺栓高度,使水平仪内空气汽泡位于圆环中央 4.2开机:接通点源,按开关键直至全屏自检; 4.3预热:天平在初次接通点源或长时间断电之后,至少需要预热30分钟。为取得理想的测量结果,天平应保持在待机状态; 4.4校正:首次使用天平必须进行校正,按校正键,天平将显示所需校正砝码质量,放上砝码直至出现g,校正结束; 4.5称量:使用除皮键,除皮清零。放臵样品进行称量。 4.6关机:天平应一直保持通电状态,不使用时将开关键至待机状态,使天平保持保温状态,可延长天平的使用寿命; 5.维护保养规程: 5.1天平室必须保持整洁,不得放臵震动设备和腐蚀性、挥发性 物质;

5.2由指定保管人员负责分析天平的日常维护保养,使用人应作好每次称量前后的清洁、清理工作; 5.3天平内应放干燥剂保持,干燥剂应及时更换; 5.4天平不得随意移动和调节,电子天平的电源应保持长期接通的状态; 5.5天平内外要保持清洁,如有被称物撒落,要及时处理干净; 5.6称量前或称量过程中,如遇故障,应及时与保管员联系,按有关规定进行维修,不得随意拆卸,修理后应作好检修记录,大修后应写好维修报告,并归档; 5.7天平每年进行一次周期计量检定,计量合格证应统一保管。 二、恒温培养箱 1、用途 供应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试验、治疗单位作烘焙消毒及一般物品的干燥使用。 2、结构 2.1箱体用薄板制成,箱体各部用键纹烘漆,隔热用玻璃纤维,使箱内温度不散发,箱内胆场喷高温银浆,既美观又耐温。 2.2本箱采用晶体管继电器能自动控温,通过温度计可查看 2.3看电器线路装在箱体左侧,有活络门可卸,以便维修。 3、使用方法 3.1本系列培养箱使用电源均为交流220V。通过温度控制仪可直接调节到所需温度可达到自动控制温度。 3.2物体放在箱内干燥时不宜过挤,以利冷热空气对流不受阻塞,保持箱内温度均匀。 3.3恒温加热停止工作后往往继续上升温度。这是余热影响,此现象

医疗常见检查及注意事项资料

医疗常见检查及注意 事项

常见检查及注意事项 一、胃镜检查的注意事项 1.1、检查前注意事项 1、头一天禁止吸烟,以免检查时因咳嗽影响插管;禁烟还可减少胃酸分泌,便于医生观察。 2、检查前患者至少要空腹6小时以上。如当日上午检查,前一日晚餐后要禁食,当日免早餐;如当日下午检查,早餐可吃清淡半流质食物,中午禁食。重症及体质虚弱禁食后体力难以支持者,检查前应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 3、为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胃液分泌及胃蠕动,驱除胃内的泡沫,使图像更清晰,必要时医生在检查前20-30分钟要给患者用镇静剂、解痉剂和祛泡剂。对此,患者应有所了解,并给予配合。 4、为了使胃镜能顺利地通过咽部,做胃镜检查前一般要用咽部麻醉药,用药要领患者要按医生的要求进行。麻醉采取局部麻醉,只限于咽喉及食管上端。在用上述药前,向医生讲明你的药物过敏史,即过去对什么药物过敏。局部麻醉是将2%地卡因或2%赛罗卡因喷雾,病人张口发“阿”声,这时软腭和舌腭弓上移,舌根下移,使舌后、咽喉、软腭喷了药,先后3次。每次喷后,病人将剩在口腔的药咽下,以麻醉咽下部。也有采用糊剂,含在口内仰头使药物在咽喉部停留自然流入食管,起局部麻醉作用。 5、病人与医生要合作,检查前病人先去小便排空膀胱,进入检查室后,松开领口及裤带,取下假牙及眼镜,取左侧卧位,或根据需要改用其他体位。入镜后,不能用牙齿咬镜,以防咬破镜身的塑管。身体及头部不能转动,以防损坏镜子并伤害内脏。如有不适情况,病人忍耐一段时间,实在不能忍受,可用手势向施术者(医生或护士)示意,以便采取必要措施。 1.2、检查后注意事项 1、检查完毕病人坐起,并吐出唾液,由于检查时注入一些空气,虽然在退镜时已吸出,但有的人仍有腹胀感,嗳气很多。因为麻醉作用未消失,过早吃东西容易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呛咳或发生吸入性肺炎。故检查后2小时,待咽部麻醉药作用消失后再试吃流质食物。在1~4天内,病人可能感到咽部不适或疼痛,但无碍于饮食,大多数人可照常工作,病情较多者可予休息,驾驶员当日不能单独驾驶。做胃镜检查最好有家属陪同,检查结束后护送回家。 2、咽部可能会有疼痛或异物感,可口含碘喉片、草珊瑚含片等,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3、做了活检的患者(特别是老年人),检查后1~2日内,应进食半流质饮食,忌食生、冷、硬和有刺激性的食物。禁止吸烟、饮酒、喝酽茶和浓咖啡,以免诱发创面出血,并注意有否黑大便(呈柏油或沥青样,是上消化道出血现象),如出现黑便要及时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二、肠镜检查的注意事项 肠镜是一个管子从肛门插入,从直肠到盲肠,长度约有一百多公分,它的构造功能与胃镜基本相似。肠镜检查要比胃镜检查麻烦些,也比胃镜痛苦。做一次完整的肠镜检查平均需要10分钟,肠子比较直的人很容易做,5、6分钟就可完成。肠子转来转去,甚至打结的人,医生可能要花30分钟,才能做完一次检查。 1、检查前3天,停服铁剂药品,开始进食半流质或低渣饮食,如鱼、蛋、牛奶、豆制品、粥、面条、面包、香蕉、冬瓜、马铃薯等。 2、检查前一天晚上服用轻泻剂,同时多饮水。 3、检查当日进无渣流质饮食或禁食,检查前2小时清洁洗肠,检查前半小时,安静休息。

柴油机SCR系统尿素喷射的CFD分析

柴油机SCR系统尿素喷射的CFD分析 王毓琨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山东省潍坊市民生东街26号)摘要:采用FIRE软件对柴油机SCR系统尿素喷射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简单介绍了数值仿真过程,对尿素喷射设角度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并对尿素喷射设位置的选择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SCR;CFD 主要软件:A VL FIRE 1. 前言 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各国对汽车废气排放法规日益严格,目前我国已经实施国III 排放法规,随着时间的推移,国IV排放法规的实施也将提上日程,这样极大推进了柴油机SCR系统的研发,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下CFD方法在SCR系统的设计开发中的应用。 2. 计算模型 图1为某国IV柴油机SCR系统示意图,SCR系统包括增压器至催化转化器之间的整个排气管路和SCR催化转化器,本文中计算模型只选取增压器至催化转化器之间的整个排气管路;在排气管上有两个尿素喷射位置可以选择,设为位置1、位置2。CFD的计算目的是:观察喷雾雾化情况,选择合适的喷射位置,优化喷射角度。 图1 国4柴油机SCR系统示意图 网格划分采用FAME技术,自动生成Fame Advanced Hybrid网格,网格的质量、大小直接影响计算的正确性和收敛性,因此采用3D Objects的Ogl_Line对尿素喷射区域进行了网格细化,如图2所示,并对网格依赖性进行了研究,选择最合适的网格尺寸。

位置1计算模型如下图3所示: 位置2计算模型如下图4所示: 图4 位置2 计算模型

3. 边界条件 计算分析选取A25、B50、C100三个典型工况进行计算。部分边界条件设置见表1。 表1 对于尿素喷射的仿真,边界条件如:液滴喷射速度,喷雾锥角,液滴直径数量百分比分 布等,均按零部件供应商提供数据进行设置。 4. 计算分析 尿素溶液喷入排气管的废气中,对于其入射角度的选择非常关键,入射角度定义下图5所示,箭头为尿素喷雾锥角的中心线(Spray axis )。 图5 入射角度定义 排气管中,废气温度很高,尿素溶液喷入废气中,直径小的液滴会很快气化,直径大的液滴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气化,排气管中,废气气流速度很高,直径小的液滴很容易受废气气流速度影响而改变运动轨迹,直径大的液滴受影响程度小一些。 当入射角度过大时如图6所示,直径较大的液滴受废气气流速度小影响,容易撞到对面弯管上;管壁温度相对较低,部分液滴在管壁上吸热气化使管壁温度进步降低,容易形成结晶如图6左下角,蓝色圈内为形成结晶的位置,两个蓝色圈是同一个位置,不同之处是一个是仿真结果一个是实物。图6的右边为排气管中尿素喷射位置处实物照片,其中的铁杆表示尿素喷雾锥角的中心线(Spray axis ),在实际工作中不存在铁杆。 图6 入射角度过大导致的结晶 工况点 出口压力 bar 温度 ℃ 喷射持续 时间ms A25 1.02 257 36 B50 1.07 338 113 C100 1.18 544 153

尿素溶液配制说明

SNCR脱硝工程 尿 素 一、系统概述 本工程设置的尿素溶液制备与储存系统为立达矸石电厂3×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SNCR脱硝专用系统。其中包括尿素溶解罐、尿素溶液储存罐、尿素溶液输送泵、尿素溶液混合泵等设备。若三台锅炉同时使用SNCR脱硝系统,在BMCR工况下脱硝效率达到50%时,三台锅炉消耗固体尿素的最大量为0.234t/h。

尿素制备车间的控制系统采用DCS控制系统,实现制备系统的远程操作,锅炉控制室内DCS监视尿素溶液储存罐液位、循环泵出口流量、温度及压力等信号。袋装尿素经汽车运输至尿素制备区,人工拆袋后经过斗式提升机投放到尿素溶解配制罐。使用溶解罐内的蒸汽盘管将工艺水加热至60℃,自动控制溶解水温度。启动搅拌器,配置成50%浓度的尿素溶液,通过蒸汽盘管,保持溶解罐温度在40℃以上, 5

二、50%尿素溶液配制 1、尿素分析表 本工程脱硝系统设计用的反应剂为纯尿素,其品质符合GB2440-2001国家标准中合格品指标 的尿素要求,如下表: 。(液 观察供气压力,正常后打开尿素溶解罐蒸汽疏水门,使蒸汽冷凝水到配制车间采暖回水管道,然后在DCS系统中打开尿素溶解罐进气管道蒸汽电磁阀,正常进汽后,观察尿素溶解罐温度,在DCS系统中设定温控自动(温度设定值为60-70℃)尿素配置罐温度保持在60℃左右,有利于尿素溶解。由于尿素的溶解过程是吸热反应,

其溶解热高达 -57.8cal/g(负号代表吸热)。也就是说,当 1克尿素溶解于 1 克水中,仅尿素溶解,水温就会下降57.8℃。尿素配置罐温度保持在60℃左右,有利 于尿素溶解。 (3)尿素溶解罐进固体尿素 若所用尿素是袋装尿素50kg/袋,要配制50%wt的尿素溶液,需要加入尿素3T 通过观察 35 (6)尿素输送泵、尿素混合泵冲洗: 长时间停运泵(1-2天),要用工业水冲洗泵及其相应管道,防止设备长期停滞 引起尿素溶液结晶造成管道堵塞。 长时间(1-2天)不进行还原剂配置时,向搅拌罐内注入1m工艺水,启动尿素运输泵向储存罐注水,1-2分钟后停止尿素运输泵,泵及管道冲洗完毕。

业务学习各项检验前的注意事项

空腹抽血的注意事项: 1.生化检验必须空腹抽血,如有特殊需要,请遵医嘱。一般需空腹1 2 - 1 4 小时,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成分比较恒定,可以较真实的反 映机体变化,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2.尽量空腹12小时,抽血前可以刷牙。 3.检验血糖时,早上不需要服降糖药。 4.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的食物,避免大量饮酒。 5.不同的检查项目要向医生询问清楚,如血脂检查前不能吃油腻的 食物,必须空腹,;餐后血糖要进餐后检查。 6.不要穿袖口过小过紧的衣服,避免血肿。 7.抽血时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收缩,增加采血困难。 8.抽血后,在针孔处按压3 - 5分钟,不要揉,以免皮下淤血。如有 出血倾向,应延长按压 9.时间。 10.若局部出现淤血,2 4小时后用毛巾热敷,可促进吸收。 血气的注意事项 1.血量适中,不要溢出血槽,据测试片调整; 2.注意排气,标本中的血液一定要排除气泡; 3.速度要快,特别是未使用肝素化的取血设备。 4.血气仪放置温度和湿度合适。

5.动脉抽血:动脉血因携带氧气,为人体新陈代谢提供能量,通常 用于做血液气体分析。动脉因为深藏在皮肤下面较深的部位,所以抽血难度较大。一般在肘部的尺动脉、桡动脉或大腿根部股动脉取血。动脉取血后一般要求静卧一段时间,稍微用力压迫抽血穿刺部位以免出血,并注意保持干净1.抽血完毕迅速拔出针头,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3——5min,血掖病人及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可适当延长按压时间,直到出血停止。 2.按要求留取标本及时送检。 3.帮助病人取舒适卧位,穿好衣裤,整理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 痰标本采集(一般宜采清晨咳出的痰,癌细胞检查则例外) 1、常规痰标本:患者清晨醒来未进食前先漱口,数次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盛于痰盒内,盖好痰盖。 2、痰培养标本中;患者清晨起床后未进食前先漱口溶液(1%-3%的过氧化氢)漱口,再用清水漱口,数次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于无菌集痰器内,盖好瓶盖。 3、24小时痰标本:于广口集痰器内加少量清水,请病人留取痰液,以清晨醒来(07:00)未进食前先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次日清晨(07:00)未进食前先漱口后第一口痰作为结束,将24小时全部吐入集痰器内。 注意事项:

消毒产品检验技术规范

消毒产品检验技术规范 Technical Standard for Testing Disinfection Products 1 消毒产品消毒效果检验技术规范 1.1 消毒剂杀微生物试验 1.1.1 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消毒剂鉴定和日常检测,用来评价各种用途的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按此方法进行的试验,只是对消毒剂的杀菌能力的重要方面进行验证,侧重反映消毒剂的实用剂量与杀菌能力。不能反映消毒剂的全面特性。 1.1.2 菌悬液与菌片的制备 1.1.3 活菌培养计数技术 1.1.4 残留消毒剂的去除方法 1.1.5 中和剂鉴定试验 1.1.6 物理法去除残留消毒剂试验 1.1.7 细菌定量杀灭试验 1.1.8 杀灭分枝杆菌试验 1.1.9 真菌杀灭试验 1.1.10 病毒灭活试验 1.1.11 能量试验 1.1.12 各种因素对消毒剂杀菌作用影响的测定

1.2 消毒剂模拟现场和现场消毒鉴定试验 1.2.1 消毒剂对食(饮)具消毒效果的模拟现场鉴定试验1.2.2 消毒剂对医疗器械的消毒模拟现场试验 1.2.3消毒剂对医疗器械的模拟现场灭菌试验 1.2.4 连续使用稳定性试验 1.2.5消毒剂对手消毒的模拟现场试验 1.2.6消毒剂对手消毒现场试验 1.2.7 消毒剂对皮肤消毒的模拟现场试验 1.2.8消毒剂对皮肤消毒现场试验 1.2.9消毒剂对其他表面消毒模拟现场鉴定试验 1.2.10消毒剂对其他表面消毒现场鉴定试验 1.3 空气消毒效果鉴定试验 1.3.1 目的 检测消毒器械或消毒剂对空气中细菌的杀灭和清除作用,以验证其对空气的消毒效果。其他方法对空气的消毒效果,亦可参照本试验的有关原则进行。 1.3.2 试验设备和器材 1.3.3 试验阶段 1.3.4 实验室试验与模拟现场试验操作程序 1.3.5 现场试验

正确认识和使用车用尿素

正确认识和使用车用尿素 随着柴油车国四排放政策的实施,我司使用车用尿素的柴油车将越来越多,但车用尿素的使用毕竟是新鲜事物,许多人对此还认识不足,甚至还有一些使用误区,在此对车用尿素的工作原理和使用上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希望能给各使用车用尿素的单位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柴油车排放控制SCR技术路线工作原理 柴油发动机的主要污染排放物是NOx(氮氧化物)和PM(微粒),减少这两种排放物所需的工作条件刚好是相反的,因此,出现了EGR(废气再循环)和SCR (选择性催化还原)两种技术方案来达到国四排放的要求。采取SCR技术路线的发动机在燃烧的过程中,已通过技术手段使柴油充分燃烧从而达到有效控制PM 排放量的目标,而NOx则需要在排气的过程中将其还原为氮气(N2)和水(H2O),这一过程的还原剂就是车用尿素溶液。尾气从涡轮增压器出来后进入排气管,排气管上安装有尿素计量喷射装置,在温度达到300℃-500℃时喷入尿素溶液,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尿素(NH2CONH2)水解产生NH3和CO2,NH3与NOx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排出。车用尿素溶液在催化还原反应中的控制是非常精细化的一个过程,尿素的喷入量必须要与NOx的浓度相匹配,尿素的喷入量过少,则达不到应有的处理水平,尿素的喷入量过多,则会使多余的氨气排入大气,导致新的污染。 二、对车用尿素溶液的要求 车用尿素溶液在欧洲称为Adblue,在北美称为DEF(Diesel Exhaust Fluid,即柴油机尾气处理液),在国内称为车用尿素溶液或“添蓝”。车用尿素溶液的纯

度和洁净度要求较高,相对于工业尿素,缩二脲、不溶物、铁、硫化物、氯化物等的含量都有严格的要求。由于SCR催化剂载体极易发生金属离子中毒从而失去催化效果,因此车用尿素溶液必须使用电子行业一级超纯水。目前车用尿素溶液一般由32.5%高纯尿素和67.5%的超纯水组成,因为这个浓度的尿素溶液结晶点最低,在低于-11度的时候才会结晶。为防止低温时溶液结晶和凝固,目前是通过加入改性剂降低溶液凝固点、外加加热装置等手段来预防。 三、使用劣质车用尿素溶液或不使用车用尿素溶液的危害 为了减少支出,使用中会出现购买廉价尿素或掐断OBD检测信号而不使用尿素的情况,这些做法不但不能节约成本,还因会造成SCR系统损坏而增加成本,同时也会加大对大气的污染,影响整个人类的健康。 1、使用劣质尿素溶液的危害 一般尿素溶液为什么不能代替车用尿素溶液呢?因为当尿素溶液纯度不够,有颗粒物、重金属离子、矿物质等杂质存在的时候,会对车辆SCR系统的喷嘴、过滤器等零部件造成严重损害,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缩二脲、醛类以及不溶物等杂质,可能导致SCR系统的尿素输送泵、输液管及喷嘴的堵塞;尿素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不仅是杂质,同时对SCR系统的催化剂具有毒害作用,影响催化还原的效率;燃烧产生的沉积物,会对催化剂的骨架产生堵塞,从而降低催化剂的效率,降低催化剂的寿命。而如果尿素溶液的浓度偏离标准浓度时,不仅会影响NO X的转化效率,还会因尿素溶液结晶点的提高,意外造成管路、喷嘴、尿素泵的堵塞。

一致性评价现场检查中相关注意事项汇总

一致性评价现场检查中相关注意事项汇总 一致性评价注册申报流程 首先“一致性”是指仿制药与原研药(或“参比制剂”)的治疗等效 (therapeutically equivalent)“治疗等效”又包含了两层含义。 ?一是药学等效(pharmaceutically equivalent),是指同样的剂型要包含同样量的原料药,并符合同样的或法定的质量标准; ?一是生物等效(bioequivalent),是指具有同样的临床有效和安全性。 仿制药申请又称为简化新药申请,通过简单的PE/BE试验,从而免去大规模临床试验,最终实现可替换性。在开展一致性评价过程中,药品生产企业须以参比制剂为对照,全面深入地开展比对研究:包括处方、质量标准,晶型、粒度和杂质等主要药学指标比较研究,以及固体制剂溶出曲线的比较研宾以提高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成功率,并为将药品特征溶出曲线列入相应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具体流程如下:

一致性评价生产现场检查程序 申报前: 需要提交一下资料: 《生产现场检查申请表》;《现场主文件》;《生产现场检查准备情况》审评中 做好核查准备: 1、首次会PPT 2、现场需要准备的文件 检查中 全力配合检查: 1、收到检查通知后及时排产 2、保证检查中相关人员到位 3、做好核查老师接待工作 检查后 检查后送检:按通知书要求送检;跟踪检验机构结果,及时沟通。 药品一致性评价生产现场相关准备资料众多,需要反复核对确保与实际情况相符,提前将资料准备充分。 现场检查的特点 研制现场核查:药学研制现场核查;临床试验核查(BE试验);非临床研制现场核查(如有) 生产现场检查:报产3批动态现场检查 检查的核查主体

尿素生产中安全措施 - 制度大全

尿素生产中安全措施-制度大全 尿素生产中安全措施之相关制度和职责,引言:尿素生产具有高温高压的反应特性,所用蒸汽最大压力14.8兆帕,尿素合成塔内的温度一般为180—183℃,还有腐蚀性的甲胺液,双氧水,甲醛等物质,作为原料的氨不但具有腐蚀性,还有强烈的刺激性... 引言:尿素生产具有高温高压的反应特性,所用蒸汽最大压力14.8兆帕,尿素合成塔内的温度一般为180—183℃,还有腐蚀性的甲胺液,双氧水,甲醛等物质,作为原料的氨不但具有腐蚀性,还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浓度稍微大一些,就会引起人员中毒,严重时还有生命危险。二氧化碳压缩机房的噪声很大,严重影响听力。由于存在多种危险因素,所以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来保证安全生产。 一、开展安全事故学习,吸收经验教训 学习集团公司发生的安全事故和公司内部的事故案例,提高安全意识,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对事故进行分类,那些是设备缺陷引起的,那些是操作不当引起的,这样有利于进一步认识事故发生的原因。每个班组每个月要有一次专门的安全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两个小时,每个成员都要发言。每一次学习都要做书面记录,领导参加人员,得出的学习注意事项。另外,针对本装置的实际情况,每个月都要做安全经验分享,做成幻灯片的形式,便于员工理解。二、精心操作,保证安全 很多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吉林吉化爆炸导致污染松花江的事故,就是由于当班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尿素装置伴随了高温,高压,腐蚀性的特点,操作不当就会引起系统混乱,容易出事故。所有的操作都要严格依据《尿素装置操作规程》执行,不能马虎大意的操作。遇到工况的异常变化,控制室的DCS监盘人员要与现场的操作人员及时联系,确定原因后,再采取措施。对于系统中出现的温度,压力的变化要小幅调节,使工况平稳安全运行。 三、保护员工的安全 第一,员工在岗期间必须穿戴公司统一发放的工作服,包括绝缘鞋。第二,进入装置区要正确佩戴安全帽,帽子的下沿要扣到下巴上,并扣紧。第三,为了防止噪声对听力的伤害必须佩带耳塞。第四,为了防止管线泄漏对眼睛的伤害,在现场巡检或者操作时,必须戴防护眼镜来保护眼睛的安全。第五,每位员工还必须学习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毒性、化学反应性、侵入途径等。掌握一些应急处理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比如对甲醛的基本性质,侵害人体后如何急救,都要熟悉。第六,掌握常用防护器材的使用。对于空气呼吸器和虑毒罐的使用要达到熟练的地步。一旦操作现场氨或者泄漏尿液的浓度高时,必须在40秒内佩戴好空气呼吸器才能进入操作,否则直接进入人就会被熏晕。 四、定期开展事故预案的学习,进行事故演练 第一,每个轮班都要进行本装置事故预案的学习,针对装置生产曾经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学习,由技术人员整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做成小册子,由操作人员进行答问,技术人员进行阅览。第二,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演练器材的使用讲解。为了准确快速的扑灭初期火灾,邀请消防人员讲解灭火器的分类和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现场示范。第三,针对突发的情况,针对性的进行专门演练。进行火灾,晃电,地震,爆炸的演练。每个事项进行详细地说明,从管理人员到操作人员如何做都按步骤地进行演练。 五、严格设备维修保养 设备是生产的基础,设备的安全有了保证才能使生产得到良好的保证。在生产中,出现设备

常用检查(检验)项目目的及注意事项

常用检查(检验)项目目的及注意事项 1、尿常规: 目的:检查尿液的色泽、透明度、比重、蛋白、糖定性、细胞和管型、酮体等,以了解病情,协助诊断、治疗。 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留取晨起第一次小便约8ml于清洁容器内送检,晨起时尿液量及成分的含量较稳定,未受食物影响,PH值低,有利于尿中有形成分的保持。切勿将月经血混入尿中。 2、24小时尿标本留取: 目的:检查尿中的钠、钾、氯、肌肝、肌酸、尿糖定性、尿蛋白定性等。 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备带盖的容器,嘱患者于晨07:O0留取24小时尿液,于次晨07:00排空最后一次尿后送验,容器置于阴凉处,一般在第一次尿液倒入后加入10ml甲醛溶液,起防腐作用,使尿液化学成份不变。 3、尿培养: 目的:取未被污染的尿标本作尿标本培养、药敏,以明确诊断,指导用药。 方法及注意事项:--留标本前应清洁会阴,必要时按导尿术对会阴进行消毒,嘱患者自行排尿,弃去前段,取无菌试管接取中段尿液,加塞后送验。 4、大便常规: 目的:检查粪便的颜色、性状、有无脓血、寄生虫等。 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清沾容器采取少许粪便、及时送验。 5、大便隐血试验: 目的:检查粪便中肉眼不能看到的血液,以明确有无消化道出血。 方法及注意事:患者在检查前三天禁食肉类、动物肝脏、动物血制品、绿叶蔬菜等食物及含铁的药物,以免出现假阳性。 6、血标本采集: 目的: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采取适量血液送验,根据检验结果作出相应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选择合适的静脉,于穿刺上方约6cm处系紧止血带,用络合碘消毒皮肤2遍后,嘱患者握紧拳头,抽取所需的血液量,嘱患者松拳,以干棉签按压针眼迅速拔出针头,嘱患者按压针眼十分钟,以免造成皮下淤血。 注意事项:

检验中心实验室的建设和检验过程注意事项

检验中心实验室的建设和检验过程注意事项 2011年7月31日 FJW提供 一、化验室建设应当规范 1、选址与规模M 化验室应建设在远离粉尘、噪声、散发异味气体等地点,电源电压应当相对稳定的地点。 根据企业规模和产品种类,应建设不同要求的化验室。但是,最小建筑面积:理化检验室不能小于30平方米;微生物检验室(无菌室)不能小于8平方米。这样有助于仪器设备的合理摆放,便于操作,便于样品流通和空气流通。 室内应有足够的照明条件。 室内必须配置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以备电器或化学品燃烧灭火使用。 所有电器插坐均应有牢固的地线装置,以防止设备带电,造成操作人员触电事故。有条件的还应在地面铺设绝缘胶板。其次还应必须有上下水设施、通风橱(在通风橱内进行对发生出有害气体的分析操作)。 2、室内的布局 动仪器与静仪器分开:精密仪器(如光度计、天平、比色计、酸度计、色谱仪等)应必须与震动仪器(如震荡器、验粉筛、离心机、搅拌器等)。 常温与热源设备分开:热源仪器(如电热蒸馏水器、恒温干燥箱、高温电阻炉、恒温培养箱、水浴锅、电炉等)必须与其它一切设备分开,不然会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使用,严重的会造成热蒸汽腐蚀其它设备,影响其使用寿命。 化学分析台与热源设备分开:化学分析台面上应尽量少放易燃和腐蚀性试剂。使用电炉或酒精灯加热时应坚持有人看管和监视。 化学分析台的摆放应远离热源设备。 3、感官检验注意事项 进行食品的感官检验时,不得使用烧杯或量杯品尝。必须使用餐具品尝。以免造成间接中毒或人身造成健康损害。 二、化验室应建立可行的规章制度 1、检验人员资格管理制度 化验室配备适当的人员,以便满足要求,并对人员进行规范的管理。检测人员最低要求应具备中专(高中)以上文化水平,掌握本专业化学分析、电工原理、物理常识(包括力学、电学、光学、热学)、法定计量单位等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 2、化验室人员工作管理制度 进化验室应穿工作服、工作鞋,带工作帽,离室时脱去放入指定场所,且应经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 一、施用化学肥料需注意哪些问题 1、尿素用后不宜立即浇水。尿素系易溶性肥料,移动性强,极易造成流失。旱地撒施尿素后,切忌立即浇水,也不宜在大雨前施用。 2、碳铵不宜施在土壤表面。碳铵挥发性强,容易造成烧苗。因此碳铵不宜表施,最好开穴深施,施后覆土。 3、碳铵不宜在温室和大棚内施用。碳铵有“气肥”之称,在温室和大棚内施用,易迅速分解为氨气。 4、铵态氮化肥勿与碱性肥料混施。碳铵、硫铵、硝铵、磷铵等铵态氮化肥遇到碱性物质,会造成氮的损失。切忌与草木灰、窑灰钾肥等碱性肥料而挥发。及石灰氮等混合施用。 5、硝态氮化肥勿在稻田施用。碳酸铵等硝态氮化肥解离出来的硝酸根离子,在水田易被水淋失至土壤深层而产生反硝化作用,造成氮素损失。 6、硫酸铵不宜长期施用。硫酸铵属生理酸性肥料,破坏土壤物理结构。在碱性土壤中长期施用,也会因残留在土壤中硫酸根离子与钙发生反应,使土壤变得板结僵硬。

7、磷肥不宜分散施用。磷的移动性较小,易被土壤吸收固定,降低肥效。施用磷肥时应减少磷肥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最好采用沟施或穴施,集中施于作物近根处。 8、钾肥不宜在作物后期施用。钾素具有能从作物基部茎叶转移到顶部细嫩部分再利用的特点,故缺钾症较氮磷表现晚。因此,钾肥应提前在作物生产前期施用,或一次性作基肥施用。 9、含氯化肥忌长期单独施用,并避免在忌氯作物施用。长期单独施用氯化钾,会使土壤中氯离子积累增多,导致土壤养分结构破坏土壤酸化。在甘蔗、甜菜、西瓜、烟草等忌氯作物上施用,会降低质量和品质。 10、含氮复合肥不宜大量用于豆科作物。大豆、花生、绿豆、蚕豆、豌豆、苜蓿等作物根部附近有固氮根瘤菌。如果大量施用含氮复合肥,不但造成肥料的浪费,还抑制根瘤菌的活动,降低其固氮性能。 二、如何正确使用农家肥 (1)堆肥:以杂草、垃圾为原料积压而成的肥料,可因地制宜使用,最好结合春、秋耕做底肥。 (2)绿肥:最好做豆科作物的底肥或追肥,利用根瘤菌固氮作用来提高土壤肥力。 (3)羊粪:属热性肥料,宜和猪粪混施,适用于凉性土壤和阴坡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