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溶液配制说明

合集下载

尿素硝铵溶液生产工艺

尿素硝铵溶液生产工艺

尿素硝铵溶液生产工艺
尿素硝铵(UAN)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氮肥,由尿素和硝酸组成。

它具有氮素含量高、结晶点低、易于溶解以及对作物吸收迅速的特点。

下面是尿素硝铵溶液的生产工艺的详细步骤:
1. 配制原料:根据所需氮素含量和溶液的比例,按照一定比例配制尿素和硝酸。

通常,尿素含量为30-40%,硝酸含量为10-20%。

2. 尿素溶解:将配制好的尿素加入搅拌桶或反应釜中,并加入足够的水进行溶解。

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会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速度,以加快溶解反应。

3. 硝酸稀释:将配制好的硝酸加入另一个容器中,并加入足够的水进行稀释。

根据所需的硝酸含量,可以调整水的添加量。

4. 混合调配:将溶解好的尿素和稀释好的硝酸倒入一个混合桶或混合釜中,进行充分搅拌和混合。

在混合的过程中,通常会监测溶液的含氮量以及pH值,以确保溶液的质量。

5. 过滤和净化:将混合好的尿素硝铵溶液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颗粒物。

可以使用不锈钢或聚合物材料的过滤器。

6. 包装和储存:将过滤好的尿素硝铵溶液装入合适的容器中,通常使用塑料桶或钢桶进行包装。

对于较大规模的生产,也可以使用罐装或储罐进行储存。

总结来说,尿素硝铵溶液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配制、溶解、稀释、混合调配、过滤和净化以及包装和储存等步骤。

这些步骤可以确保生产出质量稳定、氮素含量适中的尿素硝铵溶液。

溶液配置

溶液配置

实验常用试剂配置1.铜标准贮备溶液:称取1.000±0.005g金属铜(纯度99.9%)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20ml1+1硝酸,加溶解后,加入10ml1-1硫酸并加热至冒白烟,冷却后,加水溶解并转入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缓。

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铜。

2.铜标准溶液:吸取5.00ml铜标准贮备溶液于1L容量瓶中,用水稀至标线。

此溶液每毫升含5.0μg铜。

3.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0.2%(m/v)溶液:称取0.2克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三水合物(C5H10NS2Na •3H2O,或称铜试剂cupral)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用棕色玻璃瓶贮存,放于暗处可用两星期。

4.EDTA-柠檬酸铵-氨性溶液:取12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二水合物(Na-EDTA•2H2O)、2.5g柠檬酸铵[(NH4)3•C6H5O7],加入100ml水和200ml浓氨水中溶解,用水稀释至1L,加入少量0.2%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用四氯化碳萃取提纯。

4.1EDTA-柠檬酸铵溶液:将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二水合物(Na2-EDTA•2H2O)20g柠檬酸铵[(NH4)3•C6H5O7]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加入4滴甲酚红指示液,用1+1氨水调至PH=8~8.5(由黄色变为浅紫色),加入少量0.2%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用四氯化碳萃取提纯。

5.氯化铵-氢氧化铵缓冲溶液将70g氯化铵(NH4Cl)溶于适量水中,加入570ml浓氨水,用水稀释至1L。

6.甲酚红指示液0.4g/L:称取0.02克甲酚红(C21H18O5S)溶于50ml195%(v/v)乙醇中。

7.碘溶液C=0.05mol/L:称12.7g碘片,加到含有25g碘化钾+少量水中,研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8.丁二酮肟[(CH3)2C2(NOH)2]溶液5g/L:称取0.5g丁二酮肟溶解于50mL浓氨水中,用水稀释至100mL9.丁二酮肟乙醇溶液,10g/L:称取1g丁二酮肟,溶解于100mL乙醇(3.4)中。

尿素蔬菜叶面追肥方法

尿素蔬菜叶面追肥方法

尿素蔬菜叶面追肥方法
1. 稀释尿素:将尿素与水按1:100的比例混合,配制成0.5%的尿素溶液。

如果天气较热,尿素溶液的浓度可以降低到1:200,如果天气较冷,尿素溶液的浓度可以增加到1:50。

2. 选择浇肥器:选择合适的浇肥器,如喷壶、喷雾器等,将稀释后的尿素溶液倒入浇肥器中。

3. 喷洒尿素溶液:在蔬菜的生长期间,定期喷洒尿素溶液,一般每3-5天喷洒一次。

在喷洒时,要确保溶液均匀地喷洒在蔬菜的叶子和根部,以促进吸收。

4. 控制用量:控制尿素的用量,每100公斤水加入100克尿素,以保证适宜的浓度。

如果尿素使用过量,可能会导致烧伤蔬菜,影响其正常生长。

5. 结合其他肥料使用:在使用尿素浇菜时,可以结合其他肥料如磷肥、钾肥等一起使用,以提供更全面的营养。

6. 注意天气情况:在浇肥前后的几天内,应避免高温、多湿或烈日高照的天气,以免影响肥效。

尿素氮(BUN)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尿素氮(BUN)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尿素氮(BUN)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微量法货号:BC1535规格:100T/48S产品组成:使用前请认真核对试剂体积与瓶内体积是否一致,有疑问请及时联系索莱宝工作人员。

试剂名称规格保存条件试剂一粉剂×2瓶4℃保存试剂二液体15 mL×1瓶4℃保存试剂三A液液体3 mL×1瓶4℃保存试剂三B液液体12 mL×1瓶4℃保存试剂四液体10 mL×1瓶4℃保存标准品粉剂×1支4℃保存溶液的配制:1、试剂一:临用前加5mL蒸馏水充分溶解,现用现配,4℃可保存一周。

2、试剂三:临用前将A液倒入B液中混合,或者根据比例(A:B=1:4)现用现配。

3、标准品:10 mg尿素。

临用前加入4.66 mL蒸馏水配制成1 mg/mL尿素氮标准液。

产品说明:尿素(BUN)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终末产物,BUN构成了血液中绝大部分的非蛋白质氮,血液尿素氮是肾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脲酶水解尿素产生的NH3-N,生成的蓝色靛酚和尿素氮的浓度成正比。

技术指标:最低检出限:0.00009 μg/mL线性范围:0.78125-100 μg/mL注意:实验之前建议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实验。

如果样本吸光值不在测量范围内建议稀释或者增加样本量进行检测。

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天平、研钵/匀浆器、低温离心机、微量玻璃比色皿/96孔板、恒温水浴锅。

操作步骤:一、样本处理(可适当调整待测样本量,具体比例可以参考文献)组织:按照质量(g)﹕蒸馏水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加入1mL蒸馏水),冰上匀浆后于4℃,13000g离心15min,取上清待测。

细菌或细胞:按照细胞数量(104个)﹕蒸馏水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个细胞加入1mL 蒸馏水),冰浴超声波破碎细胞(功率300w,超声3s,间隔7s,总时间3min);然后4℃,13000g离心15min,取上清置于冰上待测。

SNCR脱硝工艺——尿素

SNCR脱硝工艺——尿素

5、设备维护
喷枪和电动装置应定期检查,保证喷枪能正常伸缩。在长期不用时应 从分解炉内出抽出,防止高温火焰灼烧,缩短喷枪寿命。 依水质情况定期清理过滤器内的过滤网。定期检查阀门的开关状态, 确保阀门能正常开闭。 每年对系统的压力表及传感器进行校准一次。
二、尿素脱硝工艺
1、尿素脱硝工艺流程
固体尿素在厂房内储存,在溶解罐内配置浓度为40%的尿素溶液,配 置好的尿素溶液由输送泵打入存储罐中,然后经加压泵加压后通过管道输 送到喷枪的喷头内,经过喷头雾化后直接喷入锅炉内。根据锅炉的实际情 况,在锅炉内烟气温度为850~1000℃范围段处且气流喷腾剧烈的地方安装 喷枪。烟气温度低于800℃,脱硝效率低,高于1200℃,还原剂反被氧化为 NOx;锅炉内喷腾剧烈,有利于还原剂和NOx混合均匀。同时为了保证还 原剂的还原效果,喷头的还原剂浓度和喷入量可进行自动和手动调节。
5)自动控制系统
我公司技术人员,研发的脱硝专用自动控制系统由自控系 统由控制柜和现场测量仪表组成,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PLC+上位机”的人机对话界面,操作简单方便。控制系统 根据采集的相关信号, 控制、调节各个设备的运行,实现高 效脱硝。 控制方式有现场自动控制、现场手动控制、中控自动控制、 中控手动控制,方便各个工况下的操作。系统设有必要的报警, 比如液位报警、流量报警、变频故障报警等,保证系统能安全 稳定的运行。
6)还原剂对比
还原剂类型 参数
氨水
最佳反应温度 850℃~1100℃
脱硝效率
50%~90%
建设投资
较低
运行费用

氨逃逸低Biblioteka 系统操作简单腐蚀性
较高
挥发性
易挥发
对人体危害 有刺激性、腐蚀性

土壤脲酶测定

土壤脲酶测定

土壤脲酶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土壤中脲酶的活性及其对氮素转化的重要作用;2.通过脲酶测定,评估土壤中氮素的转化和利用效率;3.为制定合理的施肥和作物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脲酶是一种能够催化尿素分解的酶,在土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释放出的氨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

因此,脲酶的活性可以反映土壤中氮素转化的能力。

本实验采用靛酚比色法测定脲酶活性。

该方法基于脲酶催化尿素分解产生的氨与靛酚反应生成靛酚蓝,其颜色深浅与脲酶活性呈正比。

通过比色法可以测定样品中脲酶的相对活性。

三、实验步骤1.样品采集与处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将其风干、磨碎并过筛。

称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磷酸盐缓冲液,充分搅拌均匀。

2.实验溶液配制:配制尿素溶液(100mmol/L)和靛酚溶液(0.05mol/L)。

3.对照试验:取一支试管,加入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和尿素溶液,充分混合后放置在30℃恒温箱中30分钟。

然后加入靛酚溶液并充分混合,放置10分钟。

最后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使溶液呈碱性,终止反应。

以靛酚蓝为标准品,在625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4.样品试验: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和尿素溶液,充分混合后放置在30℃恒温箱中30分钟。

然后按照对照试验的步骤加入靛酚溶液并测定吸光度。

5.数据记录与处理:记录对照试验和样品试验的吸光度值,计算脲酶活性。

四、结果分析1.对照试验与样品试验吸光度值的差异反映了样品中脲酶的活性。

对照试验中,由于没有脲酶的作用,尿素分解较慢,因此靛酚与氨的反应较慢,吸光度值较低。

而在样品试验中,由于样品中存在脲酶,脲酶催化尿素分解加速,导致靛酚与氨的反应加快,吸光度值较高。

2.通过比较对照试验和样品试验的吸光度值,可以计算出样品的脲酶活性。

具体计算方法为:脲酶活性(mg/g·h)= [(样品吸光度-对照吸光度)/(对照吸光度×时间×样品质量)]×100%。

1.脲酶活性测定 尿素残留量法

1.脲酶活性测定 尿素残留量法

脲酶活性测定(尿素残留量法)(Tabatabai,1994)1.原理:通过对新鲜土壤与尿素溶液在37︒C培养5h后测尿素残留量,估计脲酶的活性。

2. 仪器:50ml 容量瓶;培养箱或恒温水浴;沸水浴;分光光度计3. 试剂(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1.) 尿素溶液:称取2.0 g 尿素,用700 ml 水溶解,定容1000 ml,低温保存备用。

2.) 氯化钾(2.0 mol L-1)-乙酸苯汞溶液:称1500g氯化钾溶于9L水中,再加入1L 乙酸苯汞(PMA)(称取50mg乙酸苯汞溶入1L水中)。

3.)显色剂:在进行显色反应之前,将25ml 二乙酰一肟和10ml 氨基硫脲加入到500ml 混酸溶液中,即配即用。

(a.二乙酰一肟(DAM):称2.5g二乙酰一肟溶于100ml 水中; b.)氨基硫脲(TSC)溶液:称0.25g 氨基硫脲溶于100ml 水中; c.)混酸溶液:取磷酸(85%)600ml 和浓硫酸20ml,加入到200ml水中,再用水定容至1000ml。

)5.)尿素标准溶液:称干燥过的尿素0.2500g溶于约750ml的氯化钾-乙酸苯汞溶液中,并用该溶液定容至1L。

在冰箱中保存。

配制标准溶液系列:将尿素标准溶液用氯化钾-乙酸苯汞稀释10倍。

分别吸取0,1,2,4,6,8ml 该溶液至50 ml 容量瓶中,并用KCl-PAM 溶液补至10ml。

然后和样品同时加入显色剂30 ml、进行30 min沸水浴及冷却后定容和比色。

4. 步骤称取相当于5g干重的新鲜土样(<2 mm )放置于150 ml 具塞三角瓶中, 加入5 ml 尿素溶液(试剂1), 混匀,塞上瓶塞,在37 ︒C条件下培养5 h. 加入50 ml 的氯化钾-乙酸苯汞溶液,盖上瓶塞后在振荡机上振荡1h后过滤.分析仪上测定(或采用手动方法:吸取滤液1-2ml(最多含200μg尿素)放入50 ml 容量瓶中,并加入氯化钾-乙酸苯汞溶液10 ml 和显色剂30 ml。

尿素硝酸铵溶液配制工艺

尿素硝酸铵溶液配制工艺

尿素硝酸铵溶液配制工艺标题:尿素硝酸铵溶液配制工艺解析与优化引言:尿素硝酸铵溶液作为一种重要的氮肥配方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肥料之一。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适当添加尿素硝酸铵溶液可以提供充足的氮素供给,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并最终增加产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尿素硝酸铵溶液的配制工艺,以及如何优化配制过程,从而提高其效果和质量。

一、尿素硝酸铵溶液的配制工艺概述尿素硝酸铵溶液的配制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溶液配制和质量检测。

首先,需要准备好尿素、硝酸铵和水作为原料。

然后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将尿素和硝酸铵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搅拌均匀。

最后,对溶液的氮含量、质量指标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二、原料准备1. 尿素:尿素是尿素硝酸铵溶液的主要成分,因此应选择优质的尿素作为原料。

在选择尿素的过程中,需关注其氮含量、杂质含量以及颗粒度等指标。

2. 硝酸铵:硝酸铵是尿素硝酸铵溶液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也需要选择纯度高、杂质含量低的硝酸铵。

同时,硝酸铵的颗粒度也对悬浮性和混溶性有一定影响。

3. 水:水是尿素硝酸铵溶液的溶剂,因此需要选择纯净无杂质的水,并考虑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和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三、溶液配制1. 配比比例:尿素硝酸铵溶液的配制比例通常根据不同农作物和土壤类型而异。

在配比比例时,需要考虑农作物对氮素的需求以及土壤中的氮素含量,以达到最佳施肥效果。

2. 搅拌均匀:在配制过程中,将尿素和硝酸铵逐渐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并通过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搅拌的强弱、时间的长短都会对反应过程和混溶性产生影响。

3. 温度控制:配制过程中的温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溶解,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引起反应过程中的副反应,影响溶液质量。

四、质量检测1. 氮含量检测:氮素是尿素硝酸铵溶液的主要营养成分,因此需要使用合适的检测方法测定其氮含量。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气体比色法、滴定法、光谱法等。

2. pH值检测:溶液的pH值直接影响着肥料在土壤中的溶解速度和对植物的吸收利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NCR脱硝工程
尿









一、系统概述
本工程设置的尿素溶液制备与储存系统为立达矸石电厂3×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SNCR脱硝专用系统。

其中包括尿素溶解罐、尿素溶液储存罐、尿素溶液输送泵、尿素溶液混合泵等设备。

若三台锅炉同时使用SNCR脱硝系统,在BMCR工况下脱硝效率达到50%时,三台锅炉消耗固体尿素的最大量为h。

尿素制备车间的控制系统采用DCS控制系统,实现制备系统的远程操作,锅炉控制室内DCS监视尿素溶液储存罐液位、循环泵出口流量、温度及压力等信号。

袋装尿素经汽车运输至尿素制备区,人工拆袋后经过斗式提升机投放到尿素溶解配制罐。

使用溶解罐内的蒸汽盘管将工艺水加热至60℃,自动控制溶解水温度。

启动搅拌器,配置成50%浓度的尿素溶液,通过蒸汽盘管,保持溶解罐温度在40℃以上,避免尿素结晶析出。

尿素溶液配好后由尿素溶液输送泵输送到尿素溶液储罐,经尿素溶液混合泵送至尿素溶液计量稀释模块,稀释混合后充装入尿素溶液高位混合罐待用。

本期工程的尿素溶液制备和输送系统为公用系统,所制尿素液满足3台锅炉5天的用量。

主要设备规格
二、50%尿素溶液配制
1、尿素分析表
本工程脱硝系统设计用的反应剂为纯尿素,其品质符合GB2440-2001国家标准中合格品指标的尿素要求,如下表:
2、首次50%尿素溶液配置步骤及方法
(1)尿素溶解罐进水
打开工艺水进水手动门,观察来水压力,正常后通过DCS系统打开工艺水进水电磁阀向尿素配制罐进水,尿素溶解罐液位2.4m联锁投入。

首次进水重量约3T。

(液位设定值为1.1m+x,x为连续配制溶液时罐内留存的液体液位)
(2)尿素溶解罐温度控制
观察供气压力,正常后打开尿素溶解罐蒸汽疏水门,使蒸汽冷凝水到配制车间采暖回水管道,然后在DCS系统中打开尿素溶解罐进
气管道蒸汽电磁阀,正常进汽后,观察尿素溶解罐温度,在DCS系统中设定温控自动(温度设定值为60-70℃)尿素配置罐温度保持在60℃左右,有利于尿素溶解。

由于尿素的溶解过程是吸热反应,其溶解热高达g(负号代表吸热)。

也就是说,当1克尿素溶解于1 克水中,仅尿素溶解,水温就会下降57.8℃。

尿素配置罐温度保持在60℃左右,有利于尿素溶解。

(3)尿素溶解罐进固体尿素
若所用尿素是袋装尿素50kg/袋,要配制50%wt的尿素溶液,需要加入尿素3T,即需连续加入60袋。

通过人工拆袋后投进斗式提升机卸料斗进入配置罐,然后通过加热和搅拌对其进行溶解。

3T尿素加入完毕,溶解罐温度电磁阀投入自动设定值改为40℃-45℃,当尿素溶液温度稳定后,搅拌器一直搅拌约20分钟。

(4)尿素储存罐充装
尿素输送泵运行,打开尿素输送泵进出口手动阀门向尿素储存罐进行尿素溶液充装。

(5)尿素储存罐温度控制
打开尿素储存罐蒸汽疏水门,使蒸汽冷凝水到配制车间采暖回水管道,然后通过DCS系统打开尿素储存罐入口蒸汽电磁阀,正常进汽后电磁阀开度在50%,观察尿素储存罐温度,当温度到35℃时,在DCS系统投入自动设定值35--40℃(夏天35度,冬天40度),使尿素储存罐温度保持在35--40℃。

(6)尿素输送泵、尿素混合泵冲洗:
长时间停运泵(1-2天),要用工业水冲洗泵及其相应管道,防止设备长期停滞引起尿素溶液结晶造成管道堵塞。

长时间(1-2天)不进行还原剂配置时,向搅拌罐内注入1m工艺水,启动尿素运输泵向储存罐注水,1-2分钟后停止尿素运输泵,泵及管道冲洗完毕。

3、充装过程中50%尿素溶液配制方法
如在充装过程中需要连续配制50%尿素溶液,则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设定溶解罐上限液位为2.4m
(2)打开溶解罐进水管电磁阀向溶解罐内注水
(3)电磁阀互锁,当液位计达到上限液位时电磁阀关闭,记录电磁流量计数值。

(4)根据溶解罐进水电磁流量计记录数值投入相应吨数的固体尿素颗粒
(5)重复首次配制(2)-(5)过程即可完成50%尿素溶液配制
三、注意事项
1、查尿素输送泵、尿素循环泵、搅拌器等设备的运转正常
2、统回路无泄漏,堵塞现象,运行正常
3、有关热工测点指示及报警正确。

4、量取样分析尿素品质,保证合格的尿液品质
5、合热控专业人员进行系统自动的调整,维持系统的运行稳定
6、行过程中,注意控制尿素储存罐的液位稳定,及时配制尿液。

7、意查看投入自动运行设备阀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切手动,联系有关人员及时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