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散文中进取与退隐的矛盾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苏轼散文中进取与退隐的矛盾思想

作者:周萍

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1期

摘要:苏轼的散文以其运思宏远,论事明辨著称。但是,从苏轼的散文中,他给后人留下的印象远远不止这些。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的文艺全才,同时在他散文中却又透露出宋代文人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心理。笔者认为,这正是苏轼诗文独特魅力长盛不衰的其中一个原因。本文试结合苏轼的散文,从中探讨苏轼所包含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思想。

关键词:苏轼;散文;进取;退隐;矛盾思想

苏轼在散文创作上继往开来,一方面繼承前人大家的优良传统,善于向前代散文家汲取创作技巧,另一方面又善于创新,以他辉煌的创作对欧阳修领导的北宋古文运动起到关键的作用。在其散文中,也可以看到苏轼的人生态度是复杂而充满矛盾的。他一方面在政治上刚正不阿,直言敢谏,另一方面却豁达超脱,置生死于度外,冲和淡泊,超脱尘世。这就使苏轼散文中具有其进取与退隐的矛盾思想。

一、文有实用兼说理论证的豪放文风,透露着一代爱国文人心系社会的进取心理

(一)抒发政治观点,表现其关注朝政的忠心

刚正不阿,直言敢谏是苏轼在政治上的突出特点。苏辙《墓志铭》中称他“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则斥之如恐不尽,见勇义于敢为,而不顾其害。”[1]在熙宁变法中,苏轼因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发生冲突而多次上书神宗皇帝,其主要观点在《上神宗皇帝书》[2]、《再上神宗皇帝书》中得到详细的阐述。这里引用苏轼的《上神宗皇帝书》予以说明。

“士之进言者为不少矣,亦尝有以国家之所以兴亡、历数之所以长短告陛下者乎?”这是苏轼在这篇政论文中的一句话。在苏轼上书皇上的文章中,作者用反问的语言来表明自己上书的用心。首先,作者并没有开门见山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是先肯定了以往臣子进言的普遍性,接着再用一个反问句,既加强了语势,又能起到引起神宗皇帝思考的作用。紧接着作者再陈述自己对于变法的其中一个观点:“夫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浅深,不在乎强与弱;历数之所以长短者,在风俗之厚薄,不在乎富于贫。”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在关乎国家存亡问题上直言自己观点的爱国进取思想。

另外,在《上神宗皇帝书》中,苏轼用了很长的篇幅表明自己对新法的观点,全文分为“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三部分,从正反两个方面罗列史例,使文风显得庄重典实,正反对举,并用比喻,又使之不显得呆板,确实把苏轼为朝政尽心尽力的品质表露无疑。在此,苏轼散文的豪放风格与文有实用兼说理论政可见一斑。

(二)常对社会改革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送杭州进士诗叙》一文是苏轼在为杭州知州所作的送行诗写的序。[3]当时朝廷改革科举制度,以经义、策论取士,策论中支持“新法”的容易获中。苏轼通过这篇诗序,表达对进士们保持自己的独立思想,不要为了考上功名而曲意附会:“苏子曰:士之求仕也,志于得也,仕二不得者,伪也。苟志于得而不以其道,视时上下而变其学,曰吾期得而已矣,则凡可以得者,无不为也,而可乎?”苏轼不但关注社稷存亡,对社会改革也有自己坚定的立场。在以上引用的文句中看出苏轼论事明晰的特点。苏轼说理的语言浅显易懂,在议论中表明了自己坚定的政治立场,这种不“视时上下而变其学”,不因形势的变化而轻易动摇自己的思想也是苏轼文章的一大特色。

(三)苏轼文中透露的强烈的进取思想

作品是作家内心思想的反映。苏轼的思想主要受儒、佛、老三家思想的影响,由于从小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他能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步入仕途。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他有独到的一面。对于贾谊这个历史人物,很多人都会以“怀才不遇”的观点给予评价。苏轼的《贾谊论》则相反,从主观方面对贾谊的人生遭遇进行分析。他首先肯定了贾谊的才学,再以孔孟圣人的处世之道为对照,结合贾谊所面对的政治环境,分析其人生悲剧的产生,有其自身气量不足的原因。因为其气量不足,所以“不善处穷”,经受不起政治的打击,也不能讲究方法避免冲突,因此不能找到施展其才华的机会。如此层层分析,从贾谊自身找到“怀才不遇”的原因。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暗示了作者坎坷的仕途之路。笔者认为,作者内心强烈的进取愿望,都通过对贾谊的分析中表达出来。

二、苏轼散文中潜在的退隐思想

李泽厚先生曾经对苏轼有过这样的评价:“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4]他认为苏轼在其文章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已经超越了对政治的退避,更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对人生的思考。笔者认为,不可否认,苏轼在其散文中隐藏着一种对政治的退隐及对人生的思考,我们在看待这个问题上,不能简单地认为苏轼真是修炼到超尘出世、进入飘渺虚无的超现实境界,在苏轼心中仍然怀着对人生的热爱之情。

作者后期由于仕途遭受打击,进而借助佛老思想作为其精神的支柱,从而产生入世而又超然的人生态度。《东坡志林》中《记游松风亭》一篇作者写到自己寄居鱼惠州嘉佑寺,想就林休息时说到:“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什么时也不妨熟歇。”[5]这里的“解脱”是作者超越世俗得失的外露,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排解与对现实矛盾的有意退避。笔者认为,这种思想在苏轼的《记承天夜游》、《书临皋亭》等作品中均有所表现。

在《方山子传》一文中,苏轼通过一个有志有才的青年变成了一个不问世事的隐士,苏轼的观点是向方山子这样有志有才的青年实在不应该自甘于山间的隐居生活。从作者的言语间,读者也能品出一丝丝的惋惜之情。也许方山子的形象正是作者理想化了的人格精神。从这个角

度讲,正是苏轼徘徊于仕隐之间的矛盾心理。正是这种苦闷,作者才力图超脱世俗,寻求对政治及世俗社会的的退避。《方山子传》中所撰写、颂扬的豪放性格和隐沦思想,既是方山子的,也是苏轼本人的思想。

苏轼这种对人生的思考更多地在《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中表达出来。在这两篇文章中,透露出苏轼经历了痛苦和从痛苦中寻求解脱的心理过程,也表达了作者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前赤壁赋》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夜游赤壁所见到的优美景色,真实又艺术地反映了他贬官黄州时期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索。散文从客人与作者的对话中引出苏轼的思辨内容。作者从明月与江水想到,世间万物都具有其短暂与永恒的两面性,人生也是如此。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事物,自然能得到不同的答案。苏轼认为,从纵观宇宙,人只是沧海一粟,转瞬即逝。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生代代无穷无尽,又何必羡慕事物的长久而叹息生命的短暂呢?作者把一切名利都抛之脑外,认为只有天地间自然的清风与明月,才是自己所能托付和拥有的。

与《前赤壁赋》对超越的思辨的陈述相比,《后赤壁赋》更表达了作者超越的心境。苏轼通过对黑夜的景象进行一系列的描写,从“山高月小”、“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景象中渲染一种独特的气氛。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更是安排了与道士化鹤的对话梦境增加文章的玄妙感,这才是作者真正所要表达的思想。作者的心境从喧嚣的尘世中逃脱出来,进入到另外一个与神仙对话的境界,笔者认为作者有意安排这样的情节,作者想超脱尘世的思想在文章中的表现。这种在尘世间无法达到的愿望,苏轼只有把它寄托在自己的文章中。

综上所述,从苏轼的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思想精神上进取与退隐的两个矛盾方面。这两个方面是随着作者人生经历的变化而随之产生的。李泽厚先生称,“他把唐宋以来文人进取与隐退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4]正是有这样两种思想的互相抗衡,推动作者的创作,让作者在精神方面更具丰富性,使得苏轼的文章在文学史上有如此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先慎.古诗文的艺术世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0.

[2]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6.

[3]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56.

[4]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263.

[5]周先慎.古诗文的艺术世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