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人工智能技术

华南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毕盛

2019年3月21日

嵌入式人工智能技术

技术开发及应用

国际嵌入式系统创新论坛

更低延时

灵活部署更加节能

缓解流量压力

边缘计算环境下的挑战

边缘计算环境下运算能力弱,如何有效的运行算法?

1.硬件架构

2.算法设计

3.算法部署

Mali GPU 堆核

Adreno GPU

大核

NEON ARM

单指令多数据流(SIMD )

多核

GPU

NPU 神经网络处理器

多线程

并行化

“数据驱动并行计算”架构,颠覆了传统冯·诺依曼计算机架构。

寒武纪MLU100,高通骁龙855,

DSP

SOC 数字信号处理

硬件乘法器,多总线,多处理单元,特殊的DSP指令。

张量处理器TPU

基于算法定制化的ASIC 芯片

模拟人脑芯片

TrueNorth(真北),模拟人脑神经网络设计的64芯片系统,数据处理能力已经相当于包含6400万个神经细胞和160亿个神经突触

的类脑功能。

Google公司

TI 公司,ADI 公司

20%

100%特征提取

?缩小搜索空间?从随机到有目标性?

删减一些不必要操作

面向应用

多源信息

视觉里程计(VO)

视觉惯性里程计(VIO)

13:39

删除对模型性能影响不大的卷积核

深度学习网络

深度可分离卷积和1×1卷积代替普通卷积

浮点数进行整形量化,二值化网络中参数用1位来表示

精简模型学习复杂模型的输出

轻度深度学习网络

同构多核异构多核

NEON

基于多核和NEON单元实现卷积运算加速

每次1x1卷积操作时,将输出特征图按照8个每组使用OpenMP平分给设备可调用的每个CPU以充分利用硬件资源。之后针对每8个输出特征图,会以1x8的小块为单位同时进行8个输出特征图的计算。

实例:结合自然语言理解和环境认知的

智能服务系统

项目意义

13:39智能机器人真正走进家庭,真正为人们的生

活提供服务需要机器人不仅能够听懂人们的讲话,还要具有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并把语音理解与环境认知结合起来。

本项目旨在初步探索语音识别与物体检测两者之间的匹配过程,实现一个样例来提供简易的智能服务。

录像

第一步:利用VOC数据集在Caffe框架下训练MobileNet-SSD深度学习网络。

Aeroplanes,Bicycles,Birds,Boats,Bottles,Buses,Cars,Cats ,Chairs,Cows,Dining tables,Dogs,Horses,Motorbikes,People,Potted plants,Sheep,Sofas,Trains,TV/Monitors数据集

……适合在终端运行的深度学习网络:

MobileNet-SSD

第二步:MobileNet-SSD网络在NCNN框架上部署,充分利用到了Thundercomm AI Kit平台上的8核CPU实现高效率推理。

支持卷积神经网络、ARM NEON汇编级优化、精细的内存管理和数据结构设计、支持多核并行计算加速

语义与物体匹配方法

整体功能实现

谢谢!

移动互联网嵌入式物联网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共享单车系统

1.1共享单车系统套件 1.1.1图文介绍 ●基本介绍: 共享单车系统(ZI-BicycleS)基于NB-IOT网络,搭载GPS位置模块、OLED显示屏、语音播报模块等,实现扫码开锁,一键锁车,语音播报等功能。系统软件内置钱包,用以行程结算。系统支持一键寻车、路径规划等功能。 共享单车系统主要涉及到如下技术内容: 1)智能产品硬件基础:电路原理图基础、嵌入式、传感器技术; 2)嵌入式操作系统基础:包括Contiki操作系统; 3)无线传感网络基础:NB-IOT网络、无线定位基础; 4)云平台交互技术:智云API、ZXBee通信协议; 5)应用层开发技术:Android应用开发、HTML5 web 开发; 6)实训课程资源包:共享单车系统设计。 ●硬件描述 1)设备主系统:ARM Cortex-M4 STM32F407,集成USB串口和20PIN ARM JTAG调试接口,Contiki-3.0 OS,图形化界面STemWin; 2)搭载0.96英寸OLED显示屏,分辨率128*64,用以显示当前车辆二维码等信息,支持多屏切换; 3)板载低功耗蓝牙BLE模块,蓝牙主控芯片为CC2540,有效通信距离100m; 4)板载NB-IOT通信模块,提供NB-IOT数据传输; 5)板载8M片外Flash和专用日历时钟芯片PCF8563; - 1 -

6)板载高精度定位模块,支持GPS和北斗双模定位; 7)板载RGB三色灯,用于指示当前系统工作状态; 8)搭载语音播报系统,使用专业语音芯片SYN6288,支持GB2312、GBK、BIG5和UNICODE内码格式文本; 9)搭载电子锁车锁,配备专用锁位检测电路,用以检测锁车是否成功; 10)板载3路按键,4路LED; 11)预留microSD卡卡槽,支持microSD卡读写; 12)主板预留2路RJ45外接接口,支持IO、继电器、ADC、IIC、SPI、UART、RS484接入,可用以拓展外接标准RJ45接口的各类传感器; 功能描述 1)主界面:硬件系统开机后,OLED主界面能够显示当前全球唯一的共享单车二维码信息,开锁成功后,OLED上显示锁车提示; 2)语音播报:开锁成功,锁车成功后,会进行语音播报提醒; 3)控制软件:配套专用的共享单车系统控制软件,提供android版本,控制软件支持扫码开锁、地图、我的钱包、行程管理、邀请好友、设置等功能菜单,系统软件支持在线升级和二维码软件共享; 4)扫码开锁:控制软件支持扫码开锁功能,扫码成功后,能够显示硬件板卡的二维码信息,支持手动输入开锁和锁车提示内容,开锁成功后,控制软件自动跳转到地图和计费页面;

智能小车_嵌入式系统设计

智能小车是在动态不确定环境下对人工智能的考验,是以各种工控目的为载体的高科技对抗,是培养信息、自动化领域科技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展示高科技水平的生动窗口和促进科技成果实用化和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智能小车的研究融入了机器人学、机电一体化技术、通讯与计算机技术、视觉与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与决策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反映出一个国家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的综合实力。所以本论文对智能小车的研究意义重大。

一、总体设计方案 (2) 1.总体方案 (2) 2.平台选取 (2) 3.可行性论证 (3) 二、软件编码 (3) 1.PWM模块 (3) 2.红外线接收模块 (8) 3.红外探头模块 (16) 三、程序调试 (25) 四、小结 (25)

一、总体设计方案 1.总体方案 智能小车可在自主行驶和人工控制两种模式之间切换,并实现自动避障。 通过PWM输出驱动步进电机来实现小车的行驶,改变PWM的周期、占空比、正反则可以实现前进、后退、转弯、加速、减速等行为。通过红外探头检测前方障碍实现自动避障。外接红外线接收器,可以通过自制的红外线遥控来控制小车的行为。 2.平台选取 EasyARM1138开发板 开发板搭载Luminary LM3S1138芯片,为32位ARM Cortex –M3内核(ARM v7架构),50Mhz运行频率。拥有7组GPIO,可配置为输入、输出、开漏、弱上拉等模式。4个32位Timer,每个都个拆分为2个独立子定时器。6路16位PWM,通过CCP管脚能产生高达25Mhz的方波。 自制车架

车轮用步进电机精确控制,步进电机用放大电路驱动,受PWM信号控制。锂离子电池给放大电路和开发板供电。车架前方有红外探头,通过即时返回数据进行判断实现自动避障。开发板外接红外线接收头,实现红外线人工控制。 编程开发平台 IAR Embedded Workbench IAR是LM3S系列适配的开发平台之一,适合用C语言和库函数进行编程,操作简单,较易上手。 3.可行性论证 LM3S1138芯片的资源比较丰富,自带Timer产生PWM方波。智能小车的速度要求低于步进电机的最高速度,并能通过步进电机实现精准控制,每个脉冲转动一个固定角度,因此步进电机适合作为驱动。红外线控制通过芯片对突发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获取红外遥控的控制信息,红外解码使用流行的方案。车架前方装有四个探头,四路信号的触发顺序可作为障碍判断的依据。 二、软件编程 1.PWM模块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移动互联网嵌入式物联网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智慧农业沙盘系统

1.1智慧农业沙盘系统 1.1.1图文介绍 ●基本介绍: 智慧农业沙盘系统(ZF-xAgricS)是农业自动化、智能化的集中体现,是物联网在农业领域运用的最典型案例。智能温室大棚综合运用了物联网和农业自动化的大部分技术,如:农业环境监测、农作物信息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调控、农业信息化自动化等多方面技术。 中智讯以智能温室大棚为例,设计了一套物联网实训系统。以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农业常用智能仪表、智能网关、移动客户端软件、物联网云服务系统、温室大棚实训操作模型为核心,综合体现了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传感器和执行器、嵌入式系统、3G移动通信、Android移动开发、农业物联网系统设计等多方面的技术,为物联网实训教学提供了一个优秀的综合实训平台。 ●系统构成: 该沙盘系统由部分构成:温室大棚实训操作模型、控制系统、软件系统,这三部分包含大棚主体、感知及控制系统、应用服务软件系统、远程访问及控制系统等,构成一 - 1 -

套完整的智能温室大棚系统。 操作模型是学生进行实训操作的主体对象,主要集成了温室大棚模型、农作物生长监测传感器(土壤水分、空气温湿、光照度度等)、农作物生长环境调节(水循环、喷灌、通风、遮阳等系统)、视频监控等几大部分。 由于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中智讯除了提供标准版本的实训系统之外,还可以根据学校的需求进行设计,包括外形尺寸、主体材质、是否使用真正农作物、功能定义等,我们希望能够为学校提供尽善尽美的解决方案,真正与学校的实训教学、项目课题实现无缝结合。 物联网感控系统 1)感知设备:温室大棚物联网实训系统集成了: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雨滴传感器,可选配风速、风向、光合辐射、气压等传感器; 2)执行设备:温室大棚物联网实训系统集成了:电动遮阳帘、水泵、加热器、补光

移动互联网嵌入式物联网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智能自动驾驶实训平台

- 1 - 1.1 AI+自动驾驶实训平台 1.1.1 图文介绍 ● 基本介绍: 智能自动驾驶实训平台是全面验证各种最新自动驾驶技术的平台,集成各种边缘计算传感器,以内置深度学习框架的嵌入式平台为核心,提供环境感知功能,实现目标物体精准定位和路径规划等功能。学生使用该平台,可以掌握各种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相关应用技术。 ● 主要特性: 1.基于嵌入式平台实现边缘计算智能 2.基于红外+超声波的障碍物感知和避障功能 3.提供远景摄像头,模拟汽车3D 视觉感知功能 4.基于激光雷达实现点云环境感知功能 5.进口轴承,适应多种地形

6.配备麦克纳姆轮,能向8个方向移动 7.全部源代码开放和详细的实验指导书。 ●实训项目一:室内导航 1)基本介绍 室内导航在建筑物内,仍能利用精确的定位功能确定自己的位置并找到想去的地方的技术。首先,通过地图构建技术,根据位置估计和地图进行自身定位,同时建造增量式地图;然后通过自主导航技术,进行路径规划,根据路径前往目的地;同时在路径中根据传感器信息实现实时避障效果。 2)实训列表 实训1:基于激光雷达的SLAM地图构建 实训2:基于激光雷达的SLAM自主导航 实训3:基于三维视觉的SLAM地图构建 实训4:基于三维视觉的SLAM自主导航 实训5:基于复合3D深度环境感知自主导航实验 ●实训项目二:智能应用 1)基本介绍 现今的人工智能是火热的浪潮,所以学习利用人工智能结合机器人实现功能,使其应用更加智能化,学习的内容有通过语音识别进行机器人的控制,人脸识别实现,目标检测识别,交通识别控制小车的智能驾驶。 2)实训列表 实训1: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控制 实训2: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 实训3:基于神经网络的目标识别 实训4:基于神经网络的交通识别 ●实验截图:

嵌入式系统在智能机器人中的应用

嵌入式系统在智能机器人中的应用 吉祥利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湖南长沙 410075) 摘要(abstract):简要介绍嵌入式系统的概念,技术特点.重点阐述嵌入式系统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以嵌入式智能足球机器人为例,利用模块化和可扩展的思想设计和分析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嵌入式智能机器人平台具有硬件体积小、模块化、易扩展、功耗低,软件实时性强、可定制、可靠性高等优点,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key words):嵌入式系统,智能机器人,Windows CE.NET,人机交互. 1引言(Introduction)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促进了机器人被广泛的应用到各行各业中.但目前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并不高,仍处于初级阶段,智能机器人研究面临俩个核心问题:一是提高机器的自主性,即希望机器进一步独立于人,具有更为友善的人一机界面;二是提高机器的适应性,即就机器与环境的关系而言,希望加强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1]. 为促进当前智能机器人研究和应用,迫切需要开发“具有开放式结构的、模块化、标准化的嵌入式智能机器人平台”.这种智能机器人平台具有硬件体积小、模块化、易扩展、功耗低,软件实时性强、可定制、可靠性高等优点,可以广泛地应用于自主式移动机器人上,将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2]. 2 嵌入式系统简介(Embedded Intelligent Robot introduction) 一般来说,嵌入式系统是执行专用功能并被内部计算机控制的设备或者系 统0,即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0,嵌入性0,专用性0与计算机系统0是嵌入式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主要完成信号控制的功能,体积小,结构紧凑,可作为一个部件埋藏于所控制的装置中,它提供用户接口、管理有关信息的输入输出、监控设备工作,使设备及应用系统有较高智能和性价比.嵌入式系统由嵌入式硬件与嵌入式软件组成,硬件以芯片、模板、组件、控制器形式埋藏于设备内部,软件是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和各种专用软件,一般固化在ROM或闪存中。嵌入

单片机_人工智能与控制技术

单片机课程设计 一、需求分析 (1)应用场合: 红外线遥控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和 遥控手段。由于红外线遥控装置具有体积小、 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因而,继彩电、 录像机之后,在录音机、音响设备、空调机以 及玩具等其它小型电器装置上也纷纷采用红 外线遥控。工业设备中,在高压、辐射、有毒 气体、粉尘等环境下,采用红外线遥控不仅安 全可靠而且能有效地隔离电气干扰。 (2)设计目的:实现简单的数据传送和接收。 (3)立题意义:体会红外遥控器编程上的一些独特的编法,以 及硬件连接和各部件的使用。在这次课设中制 作红外遥控器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它的基本功

能,以及这些功能怎样用AT89C51去编程实现 我们需要的功能。 二、硬件设计方案 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矩阵4×3、AT89C51单片机、LED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红外接收器、AT89C51单片机、解码电路、数码管。 硬件所用的器件:

序号名称型号数量 1 单片机AT89C51 2 2 按键四脚12 3 电阻470Ω 5 4 电阻 4.7KΩ 2 5 电解电容22uf 2 6 瓷片电容30pf 4 7 晶振12MHz 2 8 红外发射器φ5 1 9 接收头V34138 1 10 电源5V 2 11 七段数码管共阳 1 12 三极管NPN 1 13 万用板 2

AT89C51芯片的原理: AT89系列单片机是ATMEL公司最早推出,也是功能最简单的一个系列,该系列都是内含Flash程序存储器的MCS-51兼容单片机,AT89C51就是其中一款可在线编程ISP Flash单片机。AT89C51具有价格便宜、性能优良、可在线编程等特点。其具体性能参数如下:兼容MCS-51内核单片机;4KB可在线编程Flash 存储器,可有效擦除/读写1000次;工作电压范围4.0~5.5V;完全静态工作:0Hz~33MHz;ROM三级加密模式;128*8bit内置RAM;32位可控I/O引脚;2个16位的时钟源;5个中断源;全双工UART串行接口;低功耗工作模式;看门狗计时器;两个数据指针;快速编程特性。 三、软件设计方案 发射流程图:

2014年春季_期末作业考核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

2014年春季期末作业考核 《嵌入式系统》 满分100分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嵌入式系统一般具有实时约束,有时限要求,因此,嵌入式系统一般都采用分时操作系统。(√ 2.嵌入式系统本身具备自举开发能力,用户可以直接在嵌入式设备上做开发。(× 3.硬件资源是硬件设计工程师在设计和调试硬件必备的工具,这些资源不包括示波器。(√ 4.嵌入式常用编程语言有汇编语言、C语言、C++语言以及Java语言等。(√ 5.嵌入式 Linux是以Linux为基础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它是一种开放源代码、软实时、多任务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6.uCLinux是面向支持MMU的处理器平台设计的。(× 7.ARM指令中的第二个操作数可以是一个8位的立即数,也可以是一个任意的32位立即数。(× 8.当异常发生时,需要保护程序执行现场,再进行异常处理。其中,现场保护包括返回地址和CPSR 的值两个方面的内容。(√ 9.MAP用于定义一个结构化的内存表的首地址,可以用“*”代替。(× 10.SPACE分配的内存单元用0初始化,DCB分配的内存用指定的值初始化。(√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 什么是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 答: SOPC(System On Programmable Chip即可编程的片上系统,或者说是基于大规模FPGA的单片系统。SOPC技术是一门全新的综合性电子设计技术,涉及面广。 在二○世纪九十年度末,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复杂度已经能够在单个可编程器件内实现整个系统。完整的单芯片系统(SOC概念是指在一个芯片中实现用户定义的系统,它通常暗指包括片内存储器和外设的微处理器。最初宣称真正的SOC――或可编程单芯片系统(SOPC――能够提供基于PLD的处理器。在2000年,Altera发布了Nios处理器,这是Altera Excalibur嵌入处理器计划中第一个产品,它成为业界第一款为可编程逻辑优化的可配置处理器。本文阐述开发Nios处理器设计环境的过程和涉及的决策,以及它如何演化为一种SOPC工具。 SOPC是基于FPGA解决方案的SOC,与ASIC的SOC解决方案相比,SOPC系统及其开发技术具有更多的特色,构成SOPC的方案也有如下多种途径 2. 什么是嵌入式交叉调试?交叉调试的方式有哪几种? 答:就是宿主机(一般是电脑与目标机(嵌入式系统之间跨平台进行调试(一个是x86架构处理器,一个是ARM或其他嵌入式微处理器,这种跨平台的调试就叫交叉调试。当然,宿主机与目标机之间存在某种通信方式,以太网通信或串口通信等。 常用的调试方法有Monitor方式和片上调试方式。 3.嵌入式ARM Linux系统的一般开发步骤是什么? 第一步、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没有交叉开发经验的读者,可能一时很难接受这个概念。首先,要明白两个概念:一般 我们工作的机器,称为开发机、主机;我们制作好的系统将要放到某台机器,如手机或另一

移动互联网嵌入式物联网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体脂体重秤系统

1.1体脂体重秤系统套件 1.1.1图文介绍 ●基本介绍: 体脂体重秤(ZI-SteelyardS)搭载高精度重量测量系统,测量精度0.1g,量程1000g;体脂体重还搭载双触点式体脂测量系统。体脂体重数据可通过板载OLED直接显示,也可通过蓝牙传输至手机APP显示,支持历史数据查询和身体BMI指数计算等。 体脂体重秤系统主要涉及到如下技术内容: 1)智能产品硬件基础:电路原理图基础、嵌入式、传感器技术; 2)嵌入式操作系统基础:包括Contiki操作系统; 3)无线传感网络基础:BLE低功耗蓝牙; 4)云平台交互技术:智云API、ZXBee通信协议; 5)应用层开发技术:Android应用开发、HTML5 web 开发; 6)体脂体重称量技术:体脂测量方案、高精度ADC调教技术; 7)实训课程案例包:体脂体重秤系统设计。 ●硬件描述 1)设备主系统:ARM Cortex-M4 STM32F407,集成USB串口和20PIN ARM JTAG调试接口,Contiki-3.0 OS; 2)搭载0.96英寸OLED显示屏,分辨率128*64,用以显示当前测量数据信息,支持多屏切换; - 1 -

3)板载低功耗蓝牙BLE模块,蓝牙主控芯片为CC2540,有效通信距离100m; 4)搭载语音播报系统,使用专业语音芯片SYN6288,支持GB2312、GBK、BIG5和UNICODE内码格式文本,实时播报播报测量数据; 5)搭载专用体脂测量电路,双金属触点,精准测量体脂含量; 6)板载高精度数字温湿度传感器芯片HTU21D,DFN封装,IIC通信方式,面积3*3m,量程-40℃-105℃,0-100%RH; 7)板载3路按键,4路LED; 8)板载8M片外Flash和专用日历时钟芯片PCF8563; 9)预留microSD卡卡槽,支持microSD卡读写; 10)主板预留2路RJ45外接接口,支持IO、继电器、ADC、IIC、SPI、UART、RS484接入,可用以拓展外接标准RJ45接口的各类传感器; 11)板载高精度ADC芯片HX711及其附属压力应变片和托盘,测量精度0.1g,量程1kG; 功能描述 1)主界面:硬件系统开机后,OLED主界面能够显示当前蓝牙连接信息、环境温湿度、时间日期、电池电量; 2)菜单切换:支持按键切换菜单的功能,包含物品模式、体重模式,支持置零操作和物品模式下去皮操作; 3)物品模式:物品模式能够称量0-1000g的物品,精度0.1g,称量成功后,语音

模块化嵌入式人工智能软件的开发

Software Development ? 软件开发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49【关键词】模块化嵌入式 人工智能 开发与研 究 1 模块化嵌入式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嵌入技术的 日益普及,不同的领域都逐渐渗入嵌入式应用, 嵌入式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被广泛的进 行使用,为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嵌 入式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嵌入式开发 主要包括驱动式嵌入开发、系统开发、软件开 发三大部分,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将 先进计算机的技术与具体应用相结合的产物。 嵌入式系统与具体应用相结合,它的升级换代 也将产品同步进行,所以嵌入式系统常常具有 相对较长的生命周期。但随着嵌入式系统功能 的增加,对于嵌入式系统处理信息和数据量的 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系统对处理响应的时间 也必须也越来越短,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对嵌入 式产品的需求。当前,嵌入式的开发已经逐步 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在一般工程原有的开 发基础上结合嵌入式开发的特点进行一些的测 试,生产出最终产品。为了满足人们对嵌入式 产品的需求,嵌入式系统也不再是过去单一的 单片机模式,而是熟悉新的开发模式,创造出 多样化的新型模式。创造新的嵌入模式对于技 术的要求也就更高,这对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 工程技术人员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创新嵌入式系统也面临这一个巨大的挑战。 2 模块化嵌入式人工智能控制系统 2.1 柔体体系的结构 柔体性结构是由示教模块,采用双核处理 器电路、控制按键及薄膜晶体管现实屏共同组 成的。柔性体系结构主要功能是管理数据信息,模块化嵌入式人工智能软件的开发 文/唐梓敖1 石皓宇2 邓涵文1 并进行网络通信。在有柔性体系建构的模式模式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I/O 模块。I/O 模块具有逻辑控制能力,对人工智能以及相关的设备都有协调控制功能,并且采用CAN 协议,通过利用高通信速率与其结构的结合,来达到长距离也可以直接传输的目的。2.2 人工智能控制软件的重构模块化嵌入式控制系统下的人工智能控制软件具有多元性和可裁剪性的特点,能够对实际情况与需求对结构体系进行配置相符合的产物,以此来满足人们对智能人工机器人的更高需求。因此,柔性软件框架结构的搭建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利用柔性软件框架结构的开放性特点,实现与外部接口的成功连接,能够将自身的结构与配置与外部环境进行相符合的统一配置。为了实行对智能机器人更有效的控制,控制软件结构流程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设计与调整,无论是后台程序模块方面,还是前台执行有效程序方面都要做到万无一失。通过对前后模块的有效调整并进行有效配合,这样对于实现控制系统的有效控制及管理工作起到了更有利的作用。模块化嵌入式控制软件系统的重点是构件的提取,将其中的重点对象进行观察进行精准的定义,并且进一步进行分析提取,在关键的时刻用于重点应用。3 模块化嵌入式智能软件的研发3.1 加强模块化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技术要求在对于模块化嵌入式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中,不仅对硬件系统的要求有着高要求,对于软件系统的更应该采取重视的态度。二者必须相辅相成,性能占比缺一不可。在智能操作系统开发方面,要充分的运用丰富经验进行不停的探讨与创新,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在原有的开发经验上进行创新进步。搭建边缘计算平台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努力提升人工智能终端设备运行速度,将对环境文化的感知能力进行强化,促进计算机与人们的对话,便于对人工智能进行决策控制。3.2 嵌入式人工智能软件研发方向模块化嵌入式人工智能系统在人们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各行各业的发展领域中,对于嵌入式人工智能的需求也越来 越大,在大大小小的行业中,模块化嵌入式人工智能的应用中所呈现出来的发展态势都是增长的。一直以来,人们的互动连接接口都是通过屏幕与键盘控制的,但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语音和虚拟现实将大大的对人们现在的生活产生改变。为了实现这种改变,人们开始运用自身的智慧,寻找可以将键盘与屏幕进行替代的通话接口,而模块化嵌入式人工智能系统的出现,正好能满足人们对于通话接口的需求。模块化嵌入式人工智能系统通过语音及图像识别进行语言处理,强大的学习功能带给了用户更好的体验,模块化嵌入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技术接口方面的改革,最终在生活中被日益广泛的得以应用。4 结语进行模块化嵌入式人工智能软件研发的过程中,我们对于软件和硬件都要保持同样重视的态度。明确的知道模块化嵌入式人工智能系统研发的技术要求,在原有的经验上进行吸取创新,不断的加强对前沿及先进的技术及系统有效应用的研发,不断的寻找提高模块化嵌入式人工智能系统的方法,在减少对能源消耗的同时,提高模块化嵌入式人工智能软件的智能型,满足人们对于模块化嵌入式人工智能软件研发的期待。参考文献[1]王涛,陈鑫.对模块化嵌入式人工智能软件的开发分析[J].软件,2019,40(01):156-158.[2]赵鹏.模块化嵌入式人工智能软件的开发[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08):49.[3]Benny Har-Even.嵌入式人工智能应用广泛兴起,但门槛正在提高[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8,18(09):88-89.作者简介唐梓敖(1997-),男,四川省南充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作者单位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2252.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500

嵌入式 人工智能 1

嵌入式视觉卡需求暴增,触景无限如何在嵌入式领域做深度学习? 孵化企业513家,华为、腾讯都有合作,探秘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的AI之路?(多图) 链接: 产业界已经达成一个共识,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大量数据来“喂养”。因此触景无限与深圳先进院不谋而合,先进院希望通过产业界的数据来完善算法,而触景无限也可以快速的将先进院的算法进行产业化,同时导入其前端芯片技术。 2017年8月10日,嵌入式人工智能领军企业触景无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同宣布成立“嵌入式人工智能及机器视觉联合实验室”(下简称联合实验室),并举行揭牌仪式。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院长助理、发展处处长毕亚雷,触景无限科技董事长陆凡、CEO肖洪波、硬件副总裁常清璞等参加揭牌仪式。 何谓嵌入式人工智能?简单来说,以往的人工智能方式是通过云端服务器来实现大规模计算,也就是业界常说的“后端”计算。这种方式对于网络有很高的要求,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延时。对于安防、反恐等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很难适应。嵌入式人工智能其实就是在终端实现本地运算,也就是“前端”计算,不需要联网就可以实现环境感知、人机交互、决策控制等。 触景无限科技与中科院深圳先进院联合共建嵌入式人工智能及机器视觉联合实验室,一方面,将致力于嵌入式深度学习的研究与应用,使深度学习不拘于云端、后台服务器,而直接运行在前端设备上,具有延时短、反应快、保护隐私等独特优势;另一方面,推动安防监控、智能家居、智能商业等领域的创新突破和应用落地,挖掘更多有价值的应用场景,让人工智能更深入、更广泛、更密切地走入人们的生活。 触景无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肖洪波表示,以前触景无限也与国外的一些世界级的研究所做出合作,不过语言沟通上稍微费劲。此次与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多媒体中心的合作更加顺畅。“深度学习可以分成两块,一块在机器上做,一块是在前端,前端是有非常多实时的需求,比如无人机的功能要避障这没有办法在服务器上处理,服务器上可能需要传输有很多网络连不上,即使连上可能也要几秒时间,前端根本来不及已经撞了,所以很多前景是需要在前端做处理的,有很强烈的市场需求,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去做一个联合实验室。”肖洪波表示。 “应用场景上的计算最终要落地到设备上,此次战略合作将是中科院先进院与人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