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工程概况

合集下载

港珠澳大桥工程简介

港珠澳大桥工程简介

港珠澳大桥工程简介港珠澳大桥是一项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工程,总长度为55公里,包括跨越伶仃洋的主体部分和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该工程的总预算为800亿港元,历时9年完成。

一、项目背景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与澳门开始寻求与中国内地的经济融合。

伶仃洋的阻隔成为了限制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建设一座连接三地的跨海大桥成为了当务之急。

2009年,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建设港珠澳大桥,标志着项目的正式启动。

二、工程主体港珠澳大桥主体部分包括一条长达6.7公里的海底隧道和一段长达22.9公里的跨海大桥。

隧道穿越伶仃洋,连接香港与珠海,大桥则连接珠海与澳门。

这一段的桥梁采用了斜拉桥设计,充分考虑了海洋环境的影响,保证了桥梁的安全与稳定。

三、基础设施建设除了跨越伶仃洋的主体部分外,港珠澳大桥项目还包括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建设包括口岸、交通枢纽、连接道路、隧道、机场等。

四、建设历程2009年12月,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动工,历时9年完成。

在这期间,建设者们面对了各种挑战,包括地形复杂、海洋环境恶劣、技术难度大等。

同时,该项目还进行了多项科研工作,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为中国的桥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五、经济和社会影响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它大大缩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之间的距离,从陆路开车到珠海和澳门的时间分别缩短了约3小时和1.5小时。

这为三地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提供了便利,有利于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其次,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对香港和澳门的旅游业也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很少有游客从内地或海外前往香港和澳门。

现在,由于大桥的建成,大量游客可以通过便利的交通来到香港和澳门,进一步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还对珠海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珠海作为连接香港和澳门的桥梁,借助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推动了本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港珠澳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港珠澳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港珠澳桥梁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港珠澳桥梁工程总长约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之一。

整个工程分为香港段、澳门段和珠海段三个部分,其中包括斜拉桥、跨海隧道和人工岛。

斜拉桥部分由主跨长度分别为888米、480米和640米的三座主塔,共组成主跨度2450米的斜拉桥。

跨海隧道部分是一条单管双洞的隧道,总长约6.7公里。

人工岛部分是连接斜拉桥和跨海隧道的重要节点,承担着转换桥梁和隧道结构的作用。

二、施工组织1. 项目管理组织项目管理分为总体管理、设计管理和施工管理三个层次。

总体管理由建设单位负责,负责项目的进度控制、质量保障和资金管理等工作。

设计管理由设计单位负责,负责项目的设计方案编制、技术支持和变更管理等工作。

施工管理由总包单位负责,负责项目的施工方案制定、现场管理和安全监控等工作。

2. 施工队伍组织施工队伍分为总包单位和各专业分包单位。

总包单位负责项目的整体施工和管理工作,负责协调各专业施工单位的工作。

各专业分包单位负责项目的某一特定专业施工工作,如桥梁结构施工、隧道开挖和岛屿填海等工作。

3. 管理体系建立施工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进度管理等方面。

质量管理要求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安全管理要求遵守国家安全法规和工程施工规范,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稳定。

进度管理要求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保证工程按时完工。

三、施工过程1. 桥梁结构施工桥梁结构施工一般分为主塔施工、主跨梁施工和拉索张拉等阶段。

主塔施工包括主塔基础施工、主塔承台施工和主塔钢构施工等工作。

主跨梁施工包括主跨梁预制、运输吊装和焊接等工作。

拉索张拉包括拉索安装、张拉调校和索力监测等工作。

2. 隧道施工隧道施工一般分为洞室开挖、洞壁支护和隧道衬砌等阶段。

洞室开挖包括洞室顶部爆破、洞室底部挖掘和洞室支护等工作。

洞壁支护包括洞壁混凝土浇筑、洞壁加固和洞壁防水等工作。

隧道衬砌包括衬砌形式选择、衬砌材料供应和衬砌质量检验等工作。

港珠澳大桥分段施工方案(3篇)

港珠澳大桥分段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该项目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加强港澳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本项目采用分段施工方案,以下是对该方案的详细阐述。

二、工程概况1. 工程规模港珠澳大桥主桥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

桥梁全长55公里,其中主桥长29.6公里,海底隧道长6.7公里,香港接线长12公里,珠海接线长17.4公里。

2. 施工难点(1)施工环境复杂:港珠澳大桥位于珠江口,受台风、水流、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施工难度大。

(2)技术要求高:大桥采用多种新型结构,如沉管隧道、钢桥结合等,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3)施工周期长:大桥建设周期长,施工过程中需合理安排各阶段任务,确保工程进度。

三、分段施工方案1. 分段原则(1)按照工程结构特点进行分段:将大桥分为主桥、海底隧道、香港接线、珠海接线四个部分。

(2)根据施工条件进行分段:根据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施工设备等因素,将各部分进一步细分为若干施工段。

(3)考虑施工顺序:遵循先基础、后结构、再装饰的施工顺序,确保工程进度。

2. 分段施工内容(1)主桥施工:1)桥墩施工:采用沉井基础,分阶段进行施工,确保桥墩稳定性。

2)桥面板施工:采用预制拼装,提高施工效率。

3)桥塔施工:采用自升式模板,确保施工质量。

(2)海底隧道施工:1)隧道开挖:采用盾构法,分段开挖,确保隧道结构稳定。

2)衬砌施工:采用预制混凝土衬砌,提高施工质量。

3)隧道通风、排水系统施工:确保隧道内空气质量。

(3)香港接线施工:1)路基施工:采用填挖结合,确保路基稳定性。

2)路面施工: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提高路面质量。

3)排水系统施工:确保路面排水顺畅。

(4)珠海接线施工:1)路基施工:采用填挖结合,确保路基稳定性。

2)路面施工: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提高路面质量。

港珠澳大桥竣工验收证书

港珠澳大桥竣工验收证书

港珠澳大桥竣工验收证书
(原创版)
目录
一、港珠澳大桥概况
二、港珠澳大桥的战略意义
三、港珠澳大桥的工程概况
四、港珠澳大桥的免费通行政策
五、港珠澳大桥的游览信息
正文
一、港珠澳大桥概况
港珠澳大桥(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是中国的一座跨海
大桥,连接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全长为 49.968 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 35.578 公里。

该桥的设计时速为每小时 100 公里,属于 G94 珠三角环线高速的一部分。

港珠澳大桥于 2009 年 12 月15 日正式开工建设,2016 年 9 月 27 日主体桥梁正式贯通,预计 2017 年年底建成通车。

二、港珠澳大桥的战略意义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在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重要战略意义,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

三、港珠澳大桥的工程概况
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将形成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新的公路运输通道。

四、港珠澳大桥的免费通行政策
根据相关政策,2023 年清明节假期港珠澳大桥将免收 7 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通行费,具体免费时段为 2023 年 4 月 5 日 00:00 至 24:00。

港珠澳大桥将努力为三地司乘人员提供优质、平安、畅通的通行服务。

五、港珠澳大桥的游览信息
如果想游览港珠澳大桥,可以在拱北口岸坐车到香港(澳门),全程 30 多分钟。

港珠澳大桥工程实施方案

港珠澳大桥工程实施方案

港珠澳大桥工程实施方案一、工程概况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跨海大桥,全长55公里。

大桥由主桥、连续梁桥和隧道等组成,其中主桥采用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结构,主跨长达888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斜拉桥主跨。

港珠澳大桥工程实施方案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证桥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二是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三是要确保施工的进度,按时完成整个工程。

为了满足以上要求,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港珠澳大桥工程实施方案:二、施工组织1. 施工总部设立我方将在港珠澳大桥的施工现场设立施工总部,负责统筹协调各项施工工作。

施工总部将包括工程管理部、技术质量部、安全防护部、供应部等部门,以及各组工程队伍。

2. 施工队伍组织我方将组建多个工程队伍,分别负责主桥、连续梁桥和隧道等部分的施工工作。

每个工程队伍将包括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质量监督人员等。

3. 安全保障组织在施工现场将设立专门的安全保障组织,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工作。

安全保障组织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安全。

三、施工技术方案1. 主桥施工主桥采用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结构,施工难度大。

我们将采用大型起重机、施工船等施工设备,进行主桥的施工。

同时,我们将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技术,确保主桥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2. 连续梁桥施工连续梁桥是港珠澳大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采用预制构件和现场拼装的方式进行连续梁桥的施工。

同时,我们将对现场拼装工艺进行改进,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 隧道施工港珠澳大桥还包括一条海底隧道,我们将采用盾构法进行隧道的施工。

盾构机将在海底进行掘进工作,然后将隧道管片安装在原位。

四、安全保障1. 施工安全我们将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屏障,对施工现场进行分区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同时,我们将对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防止事故发生。

2. 环境保护我们将采取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减少施工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港珠澳大桥概述讲解

港珠澳大桥概述讲解

3. 工程总体方案
3. 工程总体方案
3. 工程总体方案
3. 工程总体方案
3. 工程总体方案
3. 工程总体方案
3. 工程总体方案
⑴ 大桥总体动画片;
⑵ 岛隧工程动画片;
4. 工程特点及难点
4. 1 三地共建共管,同时满足三地要求
⑴ 三地法律、法规存在差异;
⑵ 三地技术标准存在差异; ⑶ 三地工程管理市场环境存在差异; ⑷ 三地工程管理责任体系存在差异; ⑸ 三地工程管理习惯存在差异; ⑹ 三地决策机制及效率存在差异;
开展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安全培训教 育;组织有效的日常及专项安全检查, 督促反馈整改,确保HSE管理效果。
设 计 审 查 部
设 计 办 公 室
财 务 部
计 合 部
物 设 部
工 程 部
HSE 部
总 工 办
质 检 部
测 管 中 心
中 心 试 验 室
综 合 事 务 部
各设计分部
各工区(工区项目经理、安全环保专职人员及作业班组)
香港方 澳门方
2.港珠澳大桥总体管理模式
三地联合工作委员会
香港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 广东方(召集人)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澳门方 澳门建设发展办公室主任
路政署署长
运输署署长
交通运输厅副厅长 珠海市常务副市长
交通事务局副局长 港务局海事活动厅厅长
2.港珠澳大桥总体管理模 式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局长
总工程师 局长助理1
小组”,全面开展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
2004年3月,三地协调小组委托中交股份旗下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开展 港珠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伴随三地协调进展,工可报告几易其稿,逐步 完善。 2006年12月,为加快项目协调,国务院批准成立港珠澳大桥专责小组, 港务局海事活动厅厅长 负责对前期工作中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决策。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海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跨海大桥。

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中国自行设计、建设和拥有知识产权的重大工程项目,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刷新了世界工程建设的新纪录,也成为中国新一代基建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下面我们将一起详细了解港珠澳大桥的背景、建设、特点、未来发展等相关内容。

一、港珠澳大桥的背景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广东省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同时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日益蓬勃的态势。

作为中国南部地区的经济中心,这三个地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传统的海上交通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为了进一步加强这三个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提高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国政府决定兴建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大型跨海大桥。

这也是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举措,凸显了中国新时期基础设施建设的雄伟规模和国际先进水平。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历经了十多年的筹备和施工,是一项综合性大型工程。

大桥总长约55公里,包括主桥(主跨长约29.6公里)、连续梁和隧道三大部分。

其设计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桥梁技术和施工工艺,充分体现了中国在桥梁建设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在桥梁设计方面,港珠澳大桥采用了全球领先的悬索桥、斜拉桥和钢箱梁桥结合的设计理念,兼具美观性、抗风性和施工效率,确保了大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工程施工方面,港珠澳大桥充分发扬了中国人民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克服了许多技术难题和自然困难,创造了世界断桥建设的多项纪录。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工程人员深入海底进行勘探和施工,采用海上、陆地双线并进、多种材料和技术的综合运用,全力以赴保障大桥的完美建设。

也进行了大量环保和生态保护工作,充分保障了大桥周边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成果不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奇迹,也是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一座光辉丰碑。

港珠澳大桥简介和讲解

港珠澳大桥简介和讲解

港珠澳大桥简介和讲解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中国香港、澳门和广东省珠海市的大型跨海桥梁项目,于2018年10月23日正式通车。

这座桥梁是世界
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约55公里。

港珠澳大桥由主桥和两个人工岛组成。

主桥采用了大跨度钢箱梁斜拉索桥的设计,其主跨距达到了1,668米,是世界上最长
的斜拉桥主跨。

这座桥的建设运用了大量的创新技术,包括了深海定位、高强度钢索制作、海上浮船吊装等。

港珠澳大桥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有很多创举和亮点。

首先,该大桥采用了人工岛作为桥梁的起点,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对海底生态的破坏。

其次,大桥还设置了紧急救援系统,包括救生站、消防站和紧急避难场所,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人员安全。

此外,大桥还配备了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桥梁的状态和交通情况,提供有效的交通管控。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对香港、澳门和珠海之间的交流和交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不仅缩短了三地之间的旅行时间,提高了交通效率,也促进了三地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

此外,作为一项技术和工程壮举,港珠澳大桥也为中国在桥梁工程领域的建设经验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程概况
1.1 规模
(1)港珠澳大桥是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京沪高铁后又一重大工程。

(2)工程包括珠海、澳门接线,珠海澳门口岸,海中主体工程,香港接线及香港口岸,总长约50km,总投资约729亿。

(3)连接粤、港、澳三地,两种不同体制的工程,由中国内地、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共同投资建设。

(4)建设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涉及“一国两制三地”,协调量大、管理难度大。

1.2 组成
(1)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东自粤港分界线,止于珠澳口岸人工岛,总长约29.6km。

(2)香港口岸及珠海、澳门口岸:珠澳口岸同岛设置于珠海拱北湾附近填海区(填海面积约208公顷),香港口岸位于香港机场东北角填海区(填海面积约113公顷)。

(3)香港连接线、珠海连接线、澳门连接线:珠海接线长13.89 km;香港接线长12.6 km,;澳门接线为连接到明珠附近的新填海区,长约200m。

二、主要技术标准
(1)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采用100 km/h,桥梁总宽33.1m,隧道宽度采用2×14.25m、净高采用5.1m;
(2)全线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Ⅰ级,同时应满足香港《Structure design manual for highways and railways》中规定的活载要求;
(3)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
(4)地震设防标准: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
三、初步设计推荐方案
总体
(1)穿越伶仃西航道和铜鼓航道段为隧道方案,约6.75 km ,其余约22.9 km段采用桥梁方案,东、西人工岛各长约625m ,最近间距约5584m,东人工岛东边缘距粤港分界线约366m ;
(2)主体工程东端在粤港分界线处与香港侧桥梁衔接,采用与香港侧方案协调的桥跨布置及桥梁外形方案;
(3)主体工程在珠澳口岸处与大桥桥头管理区及口岸衔接,设置定向立交满足桥头区域交通组织,利用桥头缓冲地带设置收费设施,对交通工程及附属设施进行统筹安排;
(4)总体桥跨布置以尽量减少阻水比为目标、适当增大非通航孔桥梁跨径、在经济性与阻水率之间获得平衡。

3.2 桥梁
(1)青州航道桥:“中国结”双塔空间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
桥跨布置:110+126+458+126+110=930m
主梁采用带挑臂翼缘板的整体钢箱梁;采用双索面扇形布置;索塔采用H形混凝土塔,上横梁采用“中国结”造型;基础采用钢管复合嵌岩桩,塔处设置竖向支承、纵向阻尼装置及横向抗风支座,塔区附近设置风障。

(2)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三塔独柱中央索面钢箱梁斜拉桥
桥跨布置:129+258+258+129=774m
主梁采用带挑臂翼缘板的整体钢箱梁,中央双索面竖琴式布置,索塔采用独柱式混凝土塔,基础采用钢管复合嵌岩桩。

塔身横向两侧和两个过渡墩顶设置横向阻尼装置;索塔处设置纵向阻尼装置。

塔区附近设置风障。

(3)九洲航道桥:风帆塔双塔独柱钢箱梁斜拉桥
桥跨布置:85+127.5+268+127.5+85=693m
满足澳门机场航空限高要求,调整了桥跨布置。

主梁采用带挑臂翼缘板的整体钢箱梁,单索面竖琴式布置,索塔采用“风帆形”钢塔,基础采用钢管复合嵌岩桩,塔区附近设置风障。

纵向阻尼装置提高抗震性能。

重点处理好浪托力及防腐耐久性问题。

四、重要工程问题
桥梁工程
(1)埋入式承台:
减少阻水率、景观和防撞、施工难度大。

(2)钢箱梁、组合梁构造体系、设计标准,加工能力及质量控制;(3)钢桥面铺装:
国内早期钢桥面铺装病害多,使用寿命短;施工要求苛刻,维修困(4)长大纵坡与收费站安全:
长、大纵坡,爬坡和下坡刹车对桥面的危害;
九洲航道东移;浅水区改为组合梁。

难;国外和香港地区成功经验较多,寿命可达15-25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