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治疗
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

指标 , 他在治疗后第 6个 月即观察到 了 I L一 4下降 。近期
T r e g 细胞和 T h l 7细胞对 T h l 、 T h 2平衡 学说 进行 了补充 、 完 善 。I L一1 0是 T r e g 细胞分泌 的主要细胞因子 , 在进行 S I T治
疗 过程 中诱导产生并持续分泌 可调 节变应性鼻炎 、 哮喘等变 应性疾病 的效应 细胞 , 具有 抑制 T h 2细胞 因子 的产生 , 抑制 肥大细胞 、 嗜酸粒细胞 的功能 , 同时介 导机体对 变应 原产生
PENG Y u e,ZHAO Xi a o mi n g
【 关键词】 特导性免疫治疗 变应性鼻炎
疗效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 2 0 1 4 . 0 9 . 0 0 6
变应性鼻炎 ( A l l e r g i c R h i n i t i s , A R) 又称 过敏 性鼻炎 , 是
出血清I L~1 7 可作为变应反应严重程度的标志 J 。 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 发展 , 研究发 现变应性鼻炎 等
过敏性疾病 的患者与 自然发生 的 T ( C D 4 C D 2 5 ) 调节 细胞 产生异常和( 或) 功能障 碍有关。C D 4 C D 2 5 ’ T调节细胞 可
的不 良反应 , 以及希 望减少 用药剂量 的长期治疗 患者 , 是 治 疗变应性 鼻 炎 的重要 手 段 之一 。下 面就 该 治 疗方 法 作 一
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喷嚏、流涕和鼻痒等症状。
对于这种疾病,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免疫治疗是一种针对过敏源进行调整免疫系统的治疗方法,可以分为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两种方式。
本文将重点讨论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皮下免疫治疗皮下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注射含有特定过敏原的药物,来调整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的治疗方法。
该疗法可以很好地调整免疫系统的平衡,减少过敏原对机体的损害,从而达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皮下免疫治疗对于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1. 有效性皮下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已得到多项研究的证实。
一项发表于《吉尔德雷柏》杂志的研究发现,皮下免疫治疗可以显著减少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状评分,减少鼻痒、鼻塞、流涕等症状的发作频率和强度。
另一项发表于《欧洲变态反应与免疫学杂志》的研究显示,皮下免疫治疗可以显著减少鼻息肉的复发率,减少患者对鼻窦手术的需求。
2. 安全性尽管皮下免疫治疗在治疗变应性鼻炎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其安全性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些患者在接受皮下免疫治疗后,会出现注射部位红肿、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
不过,这些不良反应大多是轻微的,可以通过调整治疗方案或使用抗过敏药物来缓解。
临床研究也表明,皮下免疫治疗的长期安全性较好,只有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舌下免疫治疗是一种将含有特定过敏原的药物放置于舌下,让药物通过舌下黏膜被吸收,从而调整免疫系统的治疗方法。
与皮下免疫治疗相比,舌下免疫治疗更加方便,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自行治疗,而不必前往医院接受注射治疗。
舌下免疫治疗的安全性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目前的临床研究表明,舌下免疫治疗的安全性较好,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口腔刺激感、咽部不适、口干等,大多为轻微的不良反应,不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详细完整版)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一、诊断:1.收集详细的病史信息,包括症状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季节性特点以及可能的过敏原接触史。
2.进行身体检查,包括鼻腔镜检查,观察鼻腔和鼻窦的炎症表现。
3.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可进行皮肤或血清过敏原检测,以确定变应原。
4.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过敏原检测结果,结合鼻黏膜活检等辅助检查,做出确诊。
二、非药物治疗:1.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使用空气净化器、避免开窗通风等。
2.维持室内空气湿度适宜,避免过度干燥或潮湿。
3.定期彻底清洁居住环境,减少尘螨、霉菌等过敏原的滋生。
4.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或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三、药物治疗:1.抗组胺药物:常用的抗组胺药物包括口服和局部鼻腔喷雾剂,可缓解鼻痒、鼻塞和流涕等症状。
2.局部类固醇药物:适用于症状较重或长期患者,能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
3.扩血管药物:如吲哚美辛鼻喷雾剂,可缓解鼻黏膜充血和鼻塞。
4.免疫治疗:对于确诊的过敏原,可考虑进行免疫治疗,如皮下注射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5.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认知和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改变对症状的反应,减轻不适感。
四、外科治疗:1.对于严重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经过药物治疗无效或症状反复发作的情况下,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2.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鼻腔黏膜切除术、鼻甲切除术和鼻窦引流术等,旨在改善鼻腔通畅和减轻炎症。
五、随访和预防:1.对于变应性鼻炎患者,建议定期随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2.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调理,避免诱发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充足的睡眠。
3.如有需要,可请教专业医生提供相关的疾病预防咨询和指导。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个体化诊断和治疗。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按照医生的处方和说明进行使用,并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
同时,为了长期控制病情,建议患者积极配合非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以减少过敏原接触和诱发因素。
变应性鼻炎治疗的进展 (2)

变应性鼻炎治疗的进展变应性鼻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这种疾病类型主要是由变应原激发形成。
从全球范围上看,这种疾病类型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现如今,人们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式提出了较大程度的认识。
关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式的研究成果较多,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治疗,但是没有方式都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本文中,笔者主要对变应性鼻炎治疗的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和分析,仅供参考。
标签:变应性鼻炎;治疗方式;进展研究对于变应性鼻炎来说,临床诊疗方式比较多,其中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等。
但是每种治疗方式中都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够对治疗方式进行全面地了解。
这样才能够提升变应性鼻炎治疗方式的高效性。
变应性鼻炎的并发症也比较突出,研究人员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以全面的角度来进行,提升研究成果的系统性和高效性。
一、分型和诊断1.分型变应性鼻炎的主要症状为流鼻涕、鼻塞以及喷嚏等等。
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对病症发病的时间以及程度等方面来进行研究。
如果症状持续的时间在每周4天以下,研究人员就将其看做是间歇式发病。
如果超过四天则是持续性发病。
如果变应性鼻炎在发病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则称之为轻度。
如果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就将其看做是中度或者是重度的鼻炎。
因此,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需要将患者的病症进行分类,根据病情的不同来采用分类诊治的方式。
除此之外,很多患者在不同的季节中会受到花粉或者是空气的影响,出现了季节性的变应性鼻炎。
因此,采用分型治疗的方式对于研究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诊断在具体的变应性鼻炎的诊断项目中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分别为常规项目、拓展项目以及相关疾病等等。
其中常规诊断项目中包含的内容相对较广,其中包括病史、变应原检查以及比鼻部分泌物等项目进行检查。
在检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针对患者病情的不同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检测方式,将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应用到其中,进而提升检测结果的精准度。
综述变应性鼻炎经淋巴结注射免疫治疗

综述变应性鼻炎经淋巴结注射免疫治疗【摘要】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据统计全球范围内AR患者约超过 6亿人。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是可能根治变应性鼻炎的主要方法,但由于该疗法疗程长且及存在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低,仅有4%的AR患者选择该疗法,目前寻找患者依从性好且同时能提高疗效的新的治疗方法是AR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
有关学者研究发现,经淋巴结注射免疫疗法(ILIT)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新方法,对AR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就ILIT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免疫疗法;淋巴结;综述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炎性疾病[1]。
全球范围内AR影响约超6亿的人口,且其发病率仍呈逐年升高的趋势[2]。
AR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睡眠、工作和学习,同时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AR的治疗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AR免疫治疗的利与弊变态反应是接受特定抗原持续刺激或同一抗原再次刺激所致的机体功能紊乱和(或)组织损伤等的病理性免疫反应,诱导免疫耐受已成为预防和治疗免疫系统紊乱疾病的主要目标。
1911年Noon和Freeman首次采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治疗AR,并证实了该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SIT 也称脱敏疗法,是通过用特异性致敏的变应原持续刺激机体并逐渐增量,最终使机体对变应性刺激达到适应和耐受,减轻或消除变应原引起的临床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变应原(如花粉、动物皮屑、尘螨等)引起的儿童和(或)成人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
SIT能长期改善AR的临床症状,阻止患者对新变应原发生变态反应的可能,并降低其向变应性哮喘发展的风险[3]。
中国应变性鼻炎指南2022最新

中国应变性鼻炎指南2022最新成人版指南:流行病学:变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国成人自报患病率从 2005 年的 11.1% 上升到 2011 年的 17.6%。
不同地区过敏原存在差异,尘螨在南方致敏率最高,艾蒿、豚草和蒲公英是西北地区常见过敏原,宠物引起的变应性鼻炎比例逐年上升。
治疗原则: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患者教育 4 个方面。
环境控制:避免或减少接触过敏原和各种刺激物,是防治的重要措施。
药物治疗: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包括使用药物缓解症状,如鼻用激素、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鼻用抗组胺药等。
对于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可选择鼻用激素联合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或鼻用抗组胺药;对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建议联合使用鼻用激素和鼻用抗组胺药。
免疫治疗:是一线治疗方法,临床推荐使用。
强调健康教育:变应性鼻炎目前尚不能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化的综合防治,患者的症状可得到长期控制,生活质量可显著改善。
要对患者开展过敏知识普及、告知过敏原检查必要性和方法、指导环境控制及规范用药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儿童版指南:新增内容:在 2010 年版本基础上大幅修订,新增了流行病学、发病机制、鉴别诊断等内容,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发病机制:儿童与成人变应性鼻炎发病的免疫病理学机制基本相同,但儿童受遗传因素影响的可能性更大,抗生素使用等原因可导致新生儿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与儿童变应性鼻炎的发生相关。
诊断方面:强调了婴幼儿诊断的特殊性,丰富了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特有体征,如变应性皱褶、唇上摩擦痕等,并补充更新了各项变应原检测方法及适用范围。
治疗要点:强调规范化的综合防治和长期管理,注重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要注意各类药物在儿童中使用的年龄限制,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准确的剂量,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及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简称SCIT)和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简称SLIT)是目前常用的变应性鼻炎治疗方法。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变应性鼻炎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我们来看一下皮下免疫治疗。
皮下免疫治疗是通过给患者注射一定剂量的过敏原来逐渐增加对过敏原的耐受性,从而减轻患者对过敏源的过敏反应。
多项研究显示,皮下免疫治疗可以显著减轻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减少用药频率和剂量,并降低鼻炎的复发率。
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接受皮下免疫治疗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一年和三年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未接受治疗的患者。
皮下免疫治疗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项研究发现,六个月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皮下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对于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的安全性,研究表明它们都是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皮下免疫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局部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和红斑,以及过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等。
这些不良反应大多可以通过减少剂量或者停药来缓解或避免。
舌下免疫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口腔不适、咽部疼痛和食欲减退等,严重不良反应较为罕见。
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的安全性是可控的。
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在治疗变应性鼻炎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它们的安全性也是可控的。
每个患者的治疗方案应根据其病情和个体特点来制定,且治疗过程需要监测和管理。
我们仍需要更多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明确这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是指将过敏原蛋白溶液注射入皮下,逐渐提高浓度以提高患者对过敏原的免疫耐受性。
而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则是将过敏原溶液滴于舌下,通过口腔黏膜吸收逐渐增加用药剂量,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两种治疗方式均可提高患者对过敏原的免疫耐受性,减轻过敏症状。
在临床试验证明,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
研究显示,这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显著减轻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特别是对于季节性变应性鼻炎,这种治疗方式更是能够显著减少症状的发作。
一些研究表明,这两种免疫治疗方式还能够预防变应性鼻炎的恶化,减少患者的用药频率和用药剂量。
除了疗效显著以外,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研究发现,这两种治疗方式的不良反应较轻,主要为局部反应,如红肿、瘙痒等。
而且,这些反应通常在用药后短时间内自行缓解,不需要特殊处理。
而且,由于这些治疗方式并不需要经过胃肠道,因此对胃肠道的刺激也较小,减少了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这两种治疗方式的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较高,适用于大部分变应性鼻炎患者。
需要指出的是,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变应性鼻炎患者。
对于一些携带严重呼吸道感染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曾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这两种治疗方式并不适用。
临床医师在选择治疗方式的时候还需考虑患者的年龄、过敏原的类型以及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等因素。
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式,其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轻。
在进行这两种治疗之前,患者应当接受临床医生的全面评估,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种治疗方式还需要长期连续使用,因此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用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应性鼻炎严峻形势
国内18个主要城市变应性鼻炎发病率
Zhang Y and Zhang L, All Asthma Imm Res., 2014
变应性疾病是一种全身疾病
变应性疾病的自然进程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
变应原刺激IgE-肥大细胞复合体,释放炎症介质 ,作用到鼻部,引起变应性鼻炎。
TRSS: 总鼻炎症状评分;RMS:用药评分
TASS:总哮喘症状评分 AMS:哮喘用药评分 PEF: 呼气量峰值
TNSS: TASS: AMS: VAS:
总鼻炎症状评分 总哮喘症状评分 哮喘用药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
过敏儿童(4-13y):112
• 单一尘螨过敏
56
• 对多种过敏原过敏
56
INSS:单个鼻部症状评分 TNSS:鼻部总症状评分
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停止后仍然具有长期疗效
Allergy. 2006
免疫治疗有效途径
皮下注射, 传统方法
舌下含服, 新型更安全
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 SCIT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 SLIT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2001年:ARIA 指南建议,ASIT可作为避免变应原的一 种补充措施,最好用于疾病的早期,以减少发生副作用 的危险和预防进一步发展为严重疾病。
2006年:EAACI标准指出,ASIT是一种改变疾病发展过 程的对因疗法,应该尽早使用,以防止受累器官的黏膜 发生不可逆损伤。
2013年:WAO SLIT Position Paper指出在呼吸道变应性疾 病的治疗策略中,SLIT可作为初始、早期的治疗手段应 用于临床。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WAO 舌下免疫治疗意见书认为
变应性鼻炎(5-14y):116
• well-controlled • partly controlled • uncontrolled
43.1% 32.8%
24.1%
小结
免疫治疗对于由吸入变应原IgE致敏并产生临床症状的所 有患者都是有治疗价值的
国际指南推荐呼吸道过敏应在早期、初始阶段使用舌下特 异性免疫治疗
l 降低活性介质的释放及炎症 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 性粒细胞等)的募集。
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唯一可能能够改变气道变态反应进程 的治疗手段
Arch Dis Child Educ Prac Ed. 2010
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阻止变应性鼻炎发展成为哮喘
Allergy. 2006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与SCIT的疗效比较
2013 (WAO SLIT POSITION PAPER)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优势:安全性 舌下是天然的耐受部位,且给 药时间可控性强; 舌下炎症细胞含量少; 药物被舌下APC主动捕获,区 别于传统皮下注射的被动吸收 形式,进一步降低了不良反应 的发生。
为什么要使用免疫治疗?
作为一种预防手段,免疫治疗能够
预防疾病的复发,具有长期疗效 预防疾病的加重 预防新的过敏形成 降低家庭和社会负担
免疫治疗作用机理
Th0 Th0
l 诱导前体细胞 (Th0)向 T 调 节 细 胞 ( Treg ) 偏 移 , 调 节 Th1/Th2平衡;
l T调节细胞(Treg)分泌非特 异性细胞因子(IL-10,TGF-β) 可促进sIgG4等阻断性抗体的 产生;
于SLIT机制的进一步阐明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特点
舌下粘膜组织菲薄,含丰富的朗罕氏细胞,血供丰富 ,舌下给予过敏原疫苗能迅速被吸收
防止口服给药在胃内被各种消化酶和胃酸的破坏 给药方便,依从性好,并且安全有效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疗效与传统相当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作用机制
Allergy. 2011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SLIT通过舌下途径给予变应原,诱导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 与SCIT相似, SLIT制皮肤黏膜局部炎症效应细胞的募集及活性 SLIT能将Th2型为主的免疫反应转变为Th1型反应 Treg参与了变应性疾病的控制,可能在SLIT中起重要作用 更多Treg与变应原外周免疫耐受之间关系的研究,将有助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策略
避免接触变应原 药物治疗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SIT) 医生及患者教育 手术治疗
单纯药物治疗的不足-1
起效快,能够快速缓 解症状
维持时间短,停药后 易复发
非对因治疗,不能改 变过敏性疾病的自然 进程,缺乏预防作用
单纯药物治疗的不足-2
p 对症药物疗效维持时间一般比较短 p 53%的患者表示连续使用数周或数月后对症药物的疗效逐渐减弱 p 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会引起一定的副作用(小儿身高,鼻出血等)
对由确定变应原引起的中度变应性哮喘患者,如果哮喘得 到控制而且FEV1高于70%,也可以考虑施行免疫治疗
独立的研究证实,如果使用得当,皮下和舌下径路免疫治 疗对变应性鼻炎都是有效的
小结
尽管免疫治疗在施行2-4月后就能产生初步效果,但为了 获得持久的临床疗效,推荐免疫治疗至少持续实施2-3年
目前缺乏可信的生物学指标评估免疫治疗的疗效及决定何 时终止治疗,建议每年评估免疫治疗改善临床症状的疗效
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治疗
从1911年到现在,免疫治疗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 重视。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1
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应该升级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一线选择 了
为什么要使用免疫治疗?
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免疫治疗能够
从整体上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趋于正常 唯一可能改变疾病自然病程的治疗措施(对因治疗) 能够减少/停用对症用药 明显减轻甚至完全缓解症状 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
SLIT治疗I型变态反应疾病是安全有效的 尘螨舌下免疫治疗对儿童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安全有
效的
2013 (WAO SLIT POSITION PAPER)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国内舌下免疫治疗发展 2002年,我武公司成立 2006年,国内唯一舌下产品畅迪问世 2012年,舌下免疫治疗市场占有率达61.27% 2014年,我武公司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