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统计学讲义第1讲第2章统计学设计共33页文档

合集下载

统计学概论PPT课件

统计学概论PPT课件
1-6
第6页/共35页
二、统计(Statistics)的涵义
• 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 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 动的总称,是认识客观世界的 有力工具。
• 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
• (一)数量性。统计数据是客观 事物量的反映。
• (二)总体性。统计的数量研究 是对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 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
• 从研究对象看,数学以最一般的形式研究数量的联系和空间形式。统计学特别 是应用统计学则总是与客观的对象联系在一起的。
• 从研究方法看,数学主要是逻辑推理和演绎论证的方法。而统计本质上是归纳 的方法。统计学家特别是应用统计学家需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或实验去取得 数据,研究时不仅要运用统计的方法,而且还要掌握某一专门领域的知识。
即如何科学地设置指标的问题。要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统计分析,也必须 以有关的经济与社会理论为指导。因此,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特点是在质与 量的紧密联系中,研究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表现。 • 由于社会经济现象所具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社会经济统计学不仅要应用 一般的统计方法,而且还需要研究自己独特的方法,如核算的方法、综合 评价的方法等等。 • 通过社会经济统计,国家可以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掌握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情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运行监督和预警,为宏观调控和决策提 供依据。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运行的状况和企业自身的 经营动态,为企业营销决策、投资理财提供参考。
1-12
第12页/共35页
• (三)社会统计学派 • 1850年,德国的统计学家克尼斯(K.G.A.knies)发表了题为《独立科学的
统计学》的论文,提出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一门对社会经济 现象进行数量对比分析的科学,他主张以“国家论”作为国势学的科学命 名,而以“统计学”作为“政治算术”的科学命名。 在德国、日本和前 苏联,社会统计学派都曾有相当大的影响。 • 各国学者在社会经济统计指标的设定与计算、指数的编制、资料的收集与 整理、统计调查的组织和实施、经济社会的数量分析和预测等方面做出的 贡献已成为现代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 “恩格尔系数”,至今 仍为人们广泛使用。国民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被称为“20世纪 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统计学完整ppt课件完整版

统计学完整ppt课件完整版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小概率事件原 理
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第一类错误 、第二类错误
假设检验的步骤:建立假设、选择检 验统计量、确定拒绝域、计算p值、 作出决策
假设检验的实例分析:单样本t检验 、双样本t检验等
方差分析(ANOVA)方法介绍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F分布与 方差分析的关系
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实现方法: 析因设计、随机区组设计等
通过观察数据的峰度,判 断是否存在尖峰或平峰分 布
03
推论性统计方法
参数估计原理及应用
01
参数估计的基本概念: 点估计、区间估计
02
估计量的评价标准:无 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03
参数估计的方法:矩估 计法、最大似然估计法
04
参数估计的应用:总体 均值的区间估计、总体 比例的区间估计等
假设检验流程与实例分析
ABCD
数据筛选与排序
介绍如何使用Excel进行数据筛选和排序,以便 更好地查看和分析数据。
函数与公式应用
分享一些常用的Excel函数和公式,以便更高效 地处理和分析数据。
案例分享:使用统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一
使用SPSS进行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包 括描述性统计、交叉表分析、回归分析
等。
案例三
使用Python进行电商数据分析,包 括用户行为分析、销售预测、推荐系
据的科学。
统计学的作用
描述数据特征
推断总体参数 预测未来趋势
评估决策效果
数据类型与来源
数据类型 定量数据(连续型与离散型)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与顺序数据)
数据类型与来源
01
数据来源
02
03
04
观察数据(实验数据与观测数 据)

(完整word版)统计学讲义

(完整word版)统计学讲义

第二节统计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三节统计学的基本范畴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一)概念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又可以简称为总体和个体,是反映统计认识对象的基本概念.凡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事物的整体,就是统计总体.组成统计总体的个体称为总体单位.例如,一个工业企业,有以职工为单位组成的职工总体,有以每台设备组成的设备总体,有以产品为单位组成的产品总体,有以销售行为为单位组成的销售总体等。

总体和个体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主要有两种,即:以某种客观存在的实体为单位组成的总体,如以个人、家庭、学校、设备、产品、商品等为单位组成的总体称作实体总体;以某种行为、事件为单位组成的总体,如买卖行为、工伤事故、犯罪事件、体育活动等为单位组成的总体称作行为总体。

一个统计总体中所包括的总体单位数可以是无限的,这样的总体称为无限总体;也可以是有限的,则称为无限总体.在社会经济现象中统计总体大多是有限的。

在统计调查中,对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调查其中一小部分单位,据以推断总体.对有限总体既可作全面调查,也可只调查其中的一小部分.(二)特点统计总体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作为统计研究具体对象的统计总体,其形成条件主要有三条:第一,同质性。

组成统计总体的所有单位必须是在某些性质上是相同的,例如工业企业总体,必须是由进行工业生产经营的基层单位组成的。

如果是国有工业企业总体,便又多了一个所有制性质上的相同标志,它的范围便小于工业企业总体了。

或数量标志数值;第二,大量性。

统计总体是由许多总体单位构成的。

小型总体(抽样总体)的单位数要足够多;第三,差异性。

构成总体的各单位除了同质性一面还必须有差异性一面,否则便不需要进行统计调查研究了。

例如职工总体中的每个职工,在工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资等方面都有差异,这样才构成社会经济统计调查的内容。

二、标志与指标(一)概念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标志按其表现形式有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两种。

统计学ppt(全)

统计学ppt(全)
Jacob Bernoulli (伯努利) (1654-1705) Edmond Halley (哈雷) (1656-1742) De Moivre (棣美佛) (1667-1754) Thomas Bayes (贝叶斯) (1702-1761) Leonhard Euler (欧拉) (1707-1783) Pierre Simon Laplace (拉普拉斯) (1749-1827) Adrien Marie Legendre (勒让德) (1752-1833) Thomas Robert Malthus (马尔萨斯) (1766-1834) Friedrich Gauss (高斯) (1777-1855) Johann Gregor Mendel (孟德尔) (1822-1884) Karl Pearson (皮尔森) (1857-1936) Ronald Aylmer Fisher (费歇) (1890-1962) Jerzy Neyman (内曼)(1894-1981) Egon Sharpe Pearson (皮尔森) (1895-1980) William Feller (费勒)(1906-1970)
第四节 统计学的要素和指标
一.统计学的要素 二.指标及指标体系
统计学的要素
总体(Population) 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总体 2. 样本(Sample) 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3. 总体单位 组成整体的各个个体
指标及指标体系
标志与指标 2. 统计指标的特点 3. 指标的分类 统计指标体系
联系 很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指标与标志之间存在变换关系
统计指标的特点
同质事物的可量性 小康水平、公司绩效、满意度 量的综合性 许多个体现象的数量综合的结果 具体性

统计学PPT课件

统计学PPT课件
19世纪初,法国数学家、统计学家拉普拉斯在总结前人成果 的基础上出版了《概率的分析理论》一书,从而形成完整的应用 理论体系。
二、统计学的产生和发 展
3 古典概率论
古典概率论对统计学的贡献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总结了古典概率论的研究成果,初步奠定了数理统计学的 理论基础。 (2) 把大数定律作为概率论与政治算术的桥梁。 (3) 提出应以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为数理统计的产 生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 整的整体,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统计。
二、统计学的产生和发 展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 统计数据资料的需求增多,专业的统计机构和研究组织逐渐出 现,统计初步发展为社会分工中的一个独立部门。
到了 17世纪中叶,统计学应运而生。
三、统计学的应用
(二) 统计学在经济领域的应用
统计学最初产生于对经济现象的研究。至今,经济领域仍然是统计 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统计学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形成了经济统计学。经 济学在研究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时,除要进行规范性的理论 分析外,还离不开对现实经济活动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家只有通过对现 实经济活动的运行条件、运行过程和运行结果的数量分析,才能得出真 正符合客观实际的规律性结论。经济现象是人类参与的活动,其影响因 素异常复杂。对社会经济现象规律性的认识,只能被动地对实际的经济 关系和经济活动的运行情况进行观测。因此,无论是宏观经济学研究还 是微观经济学分析,都需要大量地运用统计方法,通过各种调查方法来 收集实际的经济统计数据,并分析其数量规律性。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统计学定义为收集、分析、表 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
一、统计的含义

《统计学》完整ppt课件

《统计学》完整ppt课件
如销售额、经济增长率等。
.
3. 数据的四个等级 定类数据 也称定名数据,这种数据只对事物的某
种属性和类别进行具体的定性描述。
例如,对人口按性别划分为男性和女性 两类。
定类数据
能够进行的唯一运算是计数,即计算每一 个类型的频数或频率(即比重)。
定序数据,也称序列数据,是对事物所具 有的属性顺序进行描述。
.
(二)数据分类的原则
互斥原则:每一个数据只能划归到某一类型中,而 不能既是这一类,又是那一类 。 穷尽原则:所有被观察的数据都可被归属到适当的 类型中,没有一个数据无从归属。
(三)数据的类型
1. 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用文字描述的 。 如在本章的“统计引例”中消费者对永美所提供服 务的总体评价等都属于文字描述的定性数据。
.
定量数据:用数字描述的。
如企业的净资产额、净利润额等。 2. 离散型数据和连续型数据
变量 若我们所研究现象的属性和特征的具体表现在 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或不同单位之间可取不同 的数值,则可称这种数据为变量。
离散型变量:数据只能取整数。 类型 如一家公司的职工人数。
连续型变量的数据可以取介于两个数 值之间的任意数值。
(一)普查、抽样、统计报表制度和重点调查
1.普查 特点:工作量大,时间性强,需要大量人力和财力。 任务:搜集重要的国情国力和资源状况的全面资
料,为政府制定规划、方针政策提供依据。
方式:建立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调查。
利用基层单位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进行调查。
也称比率数据,是比定距数据更高一级的 定量数据。它不仅可以进行加减运算,而 且还可以作乘除运算。
如产量、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居民 货币收入和支出、银行存款余额等。

统计学教案及讲义(共84页)

统计学教案及讲义(共84页)

统计学教案及讲义(共84页)一、统计学是什么?统计学啊,就像是一个超级侦探,专门去探寻数据背后的秘密。

它可不像我们平常看到的那些干巴巴的数字罗列,而是能从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里,找出规律、发现趋势。

比如说,咱们想知道同学们每个月在食堂的消费情况,这时候统计学就闪亮登场啦。

它能把每个同学的消费金额收集起来,然后分析出哪个价位段的消费人数最多,是喜欢吃便宜实惠的盖饭呢,还是偶尔会去吃顿大餐。

这就像是把一群调皮的小数字都召集起来,然后让它们乖乖说出自己的故事。

而且哦,统计学在生活里到处都有它的影子。

你看商场里那些促销活动,商家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打折,打多少折能吸引最多的顾客呢?这可都是统计学的功劳。

它提前分析了之前的销售数据,知道在哪个时间段顾客购买欲最强,哪种折扣力度最能让大家心动。

二、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那咱们得先聊聊总体和样本。

总体呢,就是咱们要研究的所有对象的集合。

就好比我们想研究全校同学的身高情况,那全校同学就是这个总体啦。

可是全校同学那么多,一个个去量多麻烦呀,这时候就有了样本。

样本就是从总体里抽取出来的一部分,就像我们从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里挑出一些同学来量身高,这些被挑出来的同学的身高数据就是样本啦。

通过对样本的分析,我们就能大致推断出总体的情况呢。

还有平均数这个概念,大家肯定不陌生。

平均数就像是一群数字的小班长,它代表着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比如说我们算一个小组同学的平均成绩,把大家的成绩加起来再除以人数,得到的那个数字就是平均数啦。

但是平均数有时候也会骗人哦,要是有一两个特别高或者特别低的数字,可能就会把平均数拉偏了。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中位数这个概念啦,中位数就是把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好,位于中间的那个数字。

它可不会像平均数那么容易被极端值影响呢。

三、数据收集的方法。

收集数据就像是一场有趣的寻宝游戏。

一种方法是普查,这就相当于把所有的宝藏都翻个遍。

比如说人口普查,那可是要把全国的人口情况都摸清楚,从年龄、性别到职业、教育程度等等,一个都不能少。

统计学1章ppt课件

统计学1章ppt课件
数量标志值能够是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 数。绝对数又可体现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 型变量,相对数、平均数都是连续型变量。
9/27/2024
第一章 总论
17
4、变异
就是差别或差别,即标志在各总体单 位之间体现各不相同。
变异是客观存在旳,是统计旳前提, 没有变异就用不着统计了。
9/27/2024
第一章 总论
遍存在旳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 分析后,以得出反应总体旳数量特 征。 3、变异性:总体各单位旳特征体现存 在着差别。
9/27/2024
第一章 总论
4
四、统计学在商务和经济中旳应用
1、会计 2、财务 3、营销 4、生产 5、经济
9/27/2024
第一章 总论
5
第二节 统计学分类及研究措施
一、统计学旳学科分类
9/27/2024
第一章 总论
20
(二)统计指标旳主要分类
1、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又称总量指标,它是反应现象 总体旳总规模、总水平及总体单位总数 旳统计指标,用绝对数表达。
质量指标是反应现象总体内部旳数量联 络或总体单位水平旳统计指标,用相对 数或平均数表达。
思索:哪个与总体单位数量直接有关。
➢ 数量标志:表白总体单位旳数量特征。
按其是否可变:
➢ 不变标志:一种总体至少要有一种不变标志, 以确保总体旳同质性。
➢ 可变标志
9/27/2024
第一章 总论
16
3、标志体现
品质标志体现只能用文字来体现,辨认类 型或名称。
数量标志体现是用数值来表达旳,阐明多 少或大小。所以,数量标志体现又称标志 值,可变旳数量标志值也称变量值。
9/27/2024
第一章 总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试因素的数目与水平组合的基本类型有:①单因 素单水平:如夏枯草提出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 作用的观察等。②单因素多水平:如比较不同强度针 刺某穴位对痹证治疗效果;比较不同剂量的某药对某 病的疗效。 ③多因素单水平:如同—复方中不同单味 中药,或同一单味中药中不同有效成分的疗效观察。
④多因素多水平:如研究六味地黄丸诸成份和不同剂 量对降低被切除胰腺狗血糖的影响。
测量值xi与真值x之间偏差的绝对值,称为测量值xi的 绝对误差,记为∣Δxi∣,∣Δxi∣=∣x-xi∣。绝对误 差与测量值比值的绝对值∣Δxi / xi∣称为相对误差。
因为真值x未知,所以,不知道绝对误差∣Δxi∣和相 对误差∣Δxi /xi∣的准确值,只能估计其不超过某个数 量界限值,这种界值称为最大绝对误差和最大相对误差
二、医药实验的三要素
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和试验效应
被试因素(study factor)又称处理因素 (treatment factor)、试验因素。被试因素必须是试 验中的主因素,必须能表明进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所决定欲施加或欲观察的能作 用于受试对象并引起直接或间接效应的因素。
(5)重现性:在相同条件下,不管谁作重复试验都能 得到相同的评价结果。 (6)指标标准统一:实验设计具体实施中,从标本采 集取样方法、部位、时间、实验方法均应统一 。
(7)从实际出发,尽量采用先进指标,具体见举例
(8)严格掌握指标测试条件,避免干扰因素的影响:
三、中医药研究三要素的特点
1.被试因素 大体上说,中医学的理(理论)、法(方 法与原则)、方(方剂)、药(中药与草药)有大量 内容需要研究,均可作为被试因素。应当注意:
2.受试对象 受试对象(subject)是处理因素作用的客 体。受试对象的种类有活体动物、标本或样品、病人 或正常人。受试对象的基本条件是:①敏感性:对被 试因素敏感,容易显示效应。②特异性:不易受非处 理因素干扰。③)稳定性:反应稳定。动物实验应选 择敏感、特异、稳定及易于积累的动物,要考虑动物的 生理解剖特点是否适合。如大白鼠只在喉部有气管腺, 故不宜做支气管炎模型或祛痰平喘药实验。
(3)敏感度与特异度:敏感度与特异度(计算见第七 章)均等于或低于50%的指标,对于临床诊断不但没 有帮助,而且可能干扰诊断。如中药对肝炎的疗效, 宜选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的转氨酶含量等肝功化验指标; 中药对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宜用血小板量等指标;对 肾炎的疗效宜用24小时尿蛋白总量等指标。
(4)准确度精密度,准确度是指测定正确性的量度, 用来反映测定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精密度表示各 次测定值集中的程度。准确度是最根本的。理想的指 标是既准确又精密。
(1)抽样误差:前已叙述,抽样误差是最重要的随 机误差。抽样误差是不可消除的,只有通过完善试验 设计,方可使抽样误差减少。
(2)随机测量误差:由于观测中存在着随机测量变 异,同一个体多次观测的结果有差异,这种差异称为 随机测量误差。随机测量误差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改 善测量手段和测量条件可以将随机测量误差控制在很 小的范围内。
与“被试因素”同时出现,也能使受试对象产 生效应的因素属于 “非处理因素”或称“区组因素”。 非处理因素虽然不是研究因素,但由于其中有些会影 响实验结果,产生混杂效应,所以非处理因素又称混 杂因素(confounding factor),因为它会干扰实验结 果,又称干扰因素。例如,分析不同疗法对治愈某病 所需时间,非处理因素有年龄、病程等,不同的年龄、 病程治愈所需时间不一样,当两组病人的年龄构成或 病程不同时,则影响不同疗法对治愈某病所需时间比 较的可比性。所以,在确定被试因素的同时,还要根 据专业知识和实验条件,找出重要的非处理因素,有 意识地控制或消除其干扰作用。
(1)中医学研究中的被试因素需要具体化与物质化
(1)中医学研究中的被试因素需要具体化与物质化 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脏腑、经络、 气血、津液学说为基础的临床医学,中医学研究的被 试因素,需将抽象思维具体客观化。例如,将气质本 质的研究列为被试因素,不但题目过大,而且不够具 体,难以抓住要害。如果改为《脾气虚与血中胃泌素、 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关系的研究》或《心气虚与心 脏收缩和舒张压能关系的探讨》或《肺气虚与血清血 管紧张素转化酶关系的观察》等小题,则对气虚本质 最后阐明可能更为有利。
。实际工作中,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都是指最大绝对误
差和最小绝对误差。
因为有效数字末位之前的数字是可靠数字,末位是按
“4舍6入5凑偶”进行取舍的可疑数字,所以,只允许
末位数有0.5个单位(±0.5)的误差。例如有四位有效
数字的观测值1.234g,最大绝对误差为0.0005g,最大相
3.实验效应 实验效应(experimental effect)是指处 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后所表现出来的效果。这种结 果常以观察指标为载体客观地表现出来,有定量指标 和定性指标。 选择效应指标要求:回答的问题密 切相关。
(2)客观性;选用客观性较强的指标,中西结合
而且还包含其它因素的影响,这就出现了观测值与真 值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数值上的表现称为试验误差( error)。误差公理认为:试验结果都具有误差,误差 自始至终存在于一切科学试验的过程之中。误差的分 类有多种,根据引起误差的原因和性质不同,可以分 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过失误差三类:
1.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random error)又称偶然 误差(accidental error),是很多影响较小且难以完 全消除的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误差值较小。包括 抽样误差和随机测量误差:
(2)中药的研究 中医的效果大部分体现在中药的疗 效上,以中药作为被试因素,要注意七大要点
2.受试对象 病例选择:①既有中医病证诊断,又有现 代医学的诊断。②证典型而型清楚,无夹杂和不明型, 应为辨证施治提供规范的依据。
3.反应指标
第二节 误差知识
一、误差的分类 试验所得到的观测值,不但有处理的真实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