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防冻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防冻液安全技术说明书防冻液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钻井一公司防冻液安全技术说明书1.化学品及企业标示物品中文名称:防冻液物品别名:冷却液或防冻剂物品英文名称:Engine Coolant Autifreeze Fluid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2.成分组成信息物品有害成分名称:乙二醇有害成分百分比(%):50-55有害成分 CAS NO.:3.危险性概述侵入人体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有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眼灼痛、眼睑水肿、上呼吸道刺激、皮肤病症等。
本品的主要危害为引起过敏性皮肤病,其表现形式为瘙痒性红斑、丘疹、疱疹、湿疹性皮炎等。
4.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5.消防措施爆燃特性:易燃闪点(℃):无意义爆炸上限(%):无资料爆炸下限(%):mg/m3引燃温度(℃):无资料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砂土、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6.泄露应急处理小量泄露:用干燥的砂土或类似物质吸收。
若是固体,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若是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操作处置与储存储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8.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工程控制措施: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最高容许浓度(MAC):未指定标准。
个体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皮肤与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部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9.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其物态可从无臭、无味、透明液体。
氨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氨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氨气安全技术说明书氨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化学物质。
它被用作肥料、工业原料和制冷剂等。
然而,这种强烈腐蚀性的物质也带来了一定的危险。
因此,氨气安全技术说明书就成为了非常必要的文档。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氨气的特性。
氨气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并且可以形成易燃、易爆的混合物。
高浓度的氨气可以引起呼吸系统和眼睛的伤害,接触过量可能会导致骨髓抑制和麻痹。
然后,我们需要了解氨气的应用。
在肥料生产中,氨气被用作制造尿素等化学品的原料。
在制冷设备中,氨气被用作制冷剂,通常被称为氨制冷。
此外,氨气还被用于清洁和脱脂等工业过程。
如果不加以适当的管控和管理,这些使用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
因此,氨气安全技术说明书是保护人们和环境的重要工具。
这份说明书通常包含以下几部分:1.物质名称和制造商说明书中包括物质的名称、常用简称和制造商信息。
这有助于识别和联系制造商以获取相关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2.物质的危险性说明书中详细描述氨气的危险性,包括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危害健康的特性。
这些信息使人们可以了解危害,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3.物质的安全措施说明书中描述了氨气的安全措施,包括如何处理泄漏、储存和使用氨气等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应急措施说明书中还应该包含紧急情况下的措施,包括如何进行紧急撤离、如何处理泄漏和必要的急救方法等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面对突发情况时迅速做出反应。
总之,氨气安全技术说明书是在使用氨气时非常重要的文件。
它为使用人员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信息,使得他们可以更加安全、有效地使用氨气。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并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氨气的使用更加安全和可靠。
(完整word版)氟利昂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LD501000000gm/m3,2小时(大鼠吸入)
LC50
十二、环境资料
该物质对大气臭氧层破坏力极强。
十三、废弃处理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八、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燃烧热(KJ/moI):无意义
临界温度(℃):96临界压力(Mpa):4.91
折射率:1.252(26.5℃)
溶解性:溶于水。
十、稳定性和反的条件
禁忌物:强氧化剂、易燃或可燃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
十一、毒理学资料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经:吸入。
健康危害:本品毒性低,但用其制备四氟乙烯所发生的裂解气,毒性较大,可引起中毒。吸入高浓度裂解气,初期仅有轻咳、恶心、发冷、胸闷及乏力感,但经24~72小时潜伏期后出现明显症状,发生肺炎、肺不肿,呼吸窘迫综合症,后期有纤维增生征象。可引起聚合物烟热。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六、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制冷剂R404A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制冷剂R404A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制冷剂R404A安全技术说明书Safety Technical Manual of Refrigerant R404A1、分危险性概述1.1GHS危险性类别:物理危险压力下气体:液化气体1.2标签要素和警示性说明:象形图:健康危害末被分类环境危害末被分类信号词:危险危险性说明:在空气中不发生燃烧爆炸。
含压力下气体,如受加热可爆炸。
1.3防范说明1.3.1【预防措施】•戴防护手套•作业后彻底清洗手等可能接触部位•禁止在工作场所内吸烟。
1.3.2【事故响应】•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至少15分钟。
如有冻伤,则必用温水擦洗。
若当时没有水,则在冻伤皮肤上敷上干净柔软的毛巾或其类似的东西。
一旦无好转,就医。
•火灾时:使用雾状水、大量水。
•食入:由于本物质之物理特性,一般不存在人体食入本物质的可能,即便发生对人体没有危险。
除非医生的指点下催食入者吐逆外,不得采用该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颖处,保持呼吸道迟滞。
如果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截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立即呼叫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1.3.3【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透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禁止阳光直射。
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易燃物或可燃物分隔存放,切忌混储。
1.3.4【废弃处置】•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控制排放。
首要症状:冻伤,皮肤会发红,严重时会起泡。
应急综述:在事故状态下或者您感觉不舒服的时候,立即就医(尽可能出示安全警示标签及SDS)。
2、成分/组成信息2.1纯品混和物□√2.2化学品名称:制冷剂R404A化学品商品名称:制冷剂R404A。
分子式:CH2FCF3//CH3CF3/CHF2CF3 FFFF FH结构式:分子量:97.63、急救措施3.1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氟利昂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LD501000000gm/m3,2小时(大鼠吸入)
LC50
十二、环境资料
该物质对大气臭氧层破坏力极强。
十三、废弃处理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七、运输信息及储运注意事项
危规号:22039UN编号:1018
包装方法:Ⅲ包装标志:5
一、标识
中文名:一氯二氟甲烷;氟利昂22
分子式:CHCLF2
相对分子质量:86.47
CAS号:75-45-6
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
化学类别:卤代烷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份:含量,一级≥99.5%;二级≥99.5%。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有轻微的发甜气味。
主要用途:用作致冷剂及气溶杀虫药发射剂。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九、理化性质
熔点(℃):-146 沸点(℃):-40.8
相对密度:(水=1):1.18
相对密度(空气=1):3.0
饱和蒸气压(kPa):13.33(-76.4℃)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不燃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危险化学品-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液氨化学品英文名:ammonia企业名称:XXXXXXXXXX生产企业地址:XXXXXXXXXXXX邮编:XXXXXX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制冷剂。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成分:氨[纯品]化学名称:NH3 化学文摘索引登记号(CAS号):7664-41-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易燃气体:类别2 (GB20577-2006)急性毒性:类别3 (GB20592-2006)皮肤腐蚀:1B (GB20593-2006)皮肤刺激:类别2 (GB20593-2006)侵入途径:皮肤、呼吸道、食道。
健康危害:氨进入人体后影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性的作用。
低浓度氨对组织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对动物、植物都有危害。
燃爆危险:1、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3、与氟、氯等接触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4、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5、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20-30分钟。
制冷剂 R404A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制冷剂R404A安全技术说明书Safety Technical Manual of Refrigerant R404A1、分危险性概述1.1 GHS危险性类别:物理危险健康危害环境危害压力下气体:液化气体末被分类末被分类1.2 标签要素和警示性说明:象形图:信号词:危险危险性说明:在空气中不发生燃烧爆炸。
含压力下气体,如受加热可爆炸。
1.3 防范说明1.3.1 【预防措施】•戴防护手套•作业后彻底清洗手等可能接触部位•禁止在工作场所内吸烟。
1.3.2 【事故响应】•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至少15分钟。
如有冻伤,则必用温水擦洗。
若当时没有水,则在冻伤皮肤上敷上干净柔软的毛巾或其类似的东西。
一旦无好转,就医。
•火灾时:使用雾状水、大量水。
•食入:由于本物质之物理特性,一般不存在人体食入本物质的可能,即便发生对人体没有危险。
除非医生的指导下催食入者呕吐外,不得采用该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立即呼叫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1.3.3【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禁止阳光直射。
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易燃物或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1.3.4 【废弃处置】•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控制排放。
主要症状:冻伤,皮肤会发红,严重时会起泡。
应急综述:在事故状态下或者您感觉不舒服的时候,立即就医(尽可能出示安全警示标签及SDS)。
2、成分/组成信息2.1 纯品 混和物□√2.2 化学品名称:制冷剂R404A化学品商品名称:制冷剂R404A。
分子式:CH2FCF3//CH3CF3/CHF2CF3 FFFF FH结构式:分子量:97.63、急救措施3.1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在生产和使用化学品时,我们必须注意到它们所带来的潜在危险。
乙二醇是这样一种有机化合物,它广泛应用于防冻、冷却剂、颜料和塑料等生产活动中。
但是,由于某种原因(例如,技术应用、误用或泄露等),这种化学品也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中,应对乙二醇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是针对乙二醇化学品的一个重要安全管理规定。
一、什么是乙二醇?乙二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被称为乙二醇、乙二醇醚、1,2-二羟基乙烷等。
在工业生产中,它通常是作为一种无色、无臭、低挥发性液体出现。
乙二醇对水的溶解性比较高,而且它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长期储存使用。
二、乙二醇的应用乙二醇具有良好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这使它成为广泛应用的重要化学原料。
它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1、作为汽车防冻剂和化工行业制冷剂;2、作为颜料、树脂、塑料、纤维素以及其他各种高分子化合物的溶剂;3、作为农业领域中的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的成分;4、作为一种高效的湿润剂,使各种化妆品、洗涤剂及印刷油墨等更易润湿。
三、乙二醇的危害虽然乙二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它也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
主要的危险包括:1、乙二醇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挥发出来,如果吸入过量,可能会导致中毒。
典型症状包括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和胸部闷痛等;2、乙二醇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直接接触人体或动物皮肤,可能会引起皮肤和眼睛等部位灼痛和刺激;3、乙二醇如果直接进入人体,可能会影响肝脏和肾脏的功能。
四、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的要点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乙二醇化学品的安全风险,乙二醇MSDS是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制定的一个重要安全规定。
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化学品的基本性质及其稳定性,这包括一些基础的化学性质,如分子量、密度、蒸汽压力、燃点、爆炸极限等;2、危险性评估,这主要是对化学品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3、化学品操作的安全建议,这包括对化学品的储存、使用、运输和处置等方面的建议;4、应急预案和第一救援建议,这通常是指当出现乙二醇泄漏、中毒等危险事件时,如何进行有效应对和处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冷剂R32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DuPont(TM)SUVA(R)32制冷剂。
化学品英文名称:DuPont? SUVA? 134a refrigerant。
其他名称:HFC-134a,SUVA 134a。
推荐的用途:制冷剂。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成分:1,1,1,2-四氟乙烷。
浓度:100%。
CAS No.:811-97-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GHS(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危险性类别:压力下气体、液化气体。
GHS(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标签要素:①危害类型象形图:②警示词:警告。
③危险性说明:内含压力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
④危害防范措施:避免日晒,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其它不导致GHS分类或不包括在GHS中的危害:误用或故意滥用吸入,不予警告下可能导致死亡。
蒸汽比空气重,可能因缺氧而造成人员窒息。
液体的迅速气化会引起冻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在症状持续或有疑问情况下,寻求医生建议。
吸入:脱离接触,躺下休息,转移到新鲜空气处,让患者保持暖和和休息,如有必要,进行人工呼吸和/或供氧,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如果接触到了,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皮肤至少15分钟,立即脱掉所有污染的衣服,请教医生。
受污衣服再次使用前要洗涤,如有必要,小心缓慢地温暖受冻的部位。
眼睛接触:如接触到了,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如有必要,请教医生。
食入:不认为是潜在的暴露途径。
急性的和延时的最重要症状/影响:无资料。
急救人员的防护:无资料。
给医治人员的提示:不要给予肾上腺素或类似的药物。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根据当时情况和周围环境采用适合的灭火措施。
特别的危险性:压力逐渐增加,着火或强热可能引起包装的破裂。
特殊灭火方法及保护消防人员的特殊防护装备:在着火情况下,使用自给式呼吸器,在失火后清理现场时要戴氯丁橡胶手套,用水喷雾冷却容器/贮槽,用过的水应该被围阻并在流走之前中和。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给该区域通风,特别是低洼或封闭的地方,重的蒸汽可能会积聚,请参阅第7和第8节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所列的防护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不应释放进环境。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蒸发。
防范二次危害:如果大量释放发生,自给式呼吸器(SCBA)是必须的,避免明火和高温。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技术操作注意事项:使用充足的排风,使工作人员处于推荐的暴露极限之下,有关个人防护,请看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第8章。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在泄漏测试时,该产品不应该与空气混合或在高于大气压力时,不应该使用空气为任何其他目的,也应避免接触氯气或其它强氧化剂。
卫生措施: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储存:不要拖拉,滑动或滚动钢瓶,千万不要抓钢瓶的罩子来提起钢瓶,在排放管线上安装回流截止阀,防止危险的向钢瓶方向的倒流,保持温度不超过52℃,关紧容器,置于干燥、阴凉和良好通风处,避免污染,保护容器不受损坏,不要受阳光直接照射,仅仅储存在被批准使用的容器中,贮存温度:<52℃。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工程技术控制:保证充分的通风,特别是在密闭区内。
最高容许浓度:生物职业暴露极限:无资料。
呼吸系统防护:在贮槽内进行营救和维修工作时使用自给式呼吸器,蒸汽比空气重,可能因缺氧而造成人员窒息。
手部防护:绝热性手套。
眼睛防护:带有边部防护的安全眼镜,此外,在存在由于溅射,喷射或空气接触时,要戴面罩来防止面部接触。
皮肤防护:防渗透的衣服。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物理状态:气体。
形状:液化气体。
颜色:无色。
气味:略微的似醚的。
pH值(指明浓度):无数据资料。
熔点/熔点范围:-103 - -101°C(1,013 hPa)。
沸点:-26.1°C(1,013 hPa)。
闪点:无闪点。
分解温度:无数据资料。
引燃温度:>743°C1,013hPa。
爆炸上限:无数据资料。
爆炸下限:无数据资料。
蒸汽压:6,661hPa(25°C) 13,190 hPa (50°C)。
蒸汽密度:3.6在摄氏25度(摄氏77度)和1,013百帕(空气=1.0)。
相对密度:1.208(25°C。
密度:1.21 g/cm3(25°C)(作为液体)。
0.0042 g/cm3 (25°C) (1,013 hPa)。
0.0053 g/cm3 (-26.1°C) (1,013 hPa)。
水溶性:1.5 g/l (25°C) (1,013 hPa)。
在其它溶剂中的溶解度:无数据资料。
分配系数:n-辛醇/水:无数据资料。
蒸发速率:>1 (四氯化碳= 1.0)。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在建议的贮存条件下是稳定的。
特定条件下的可能发生的危险反应:无资料。
应避免的条件:在一般环境的温度和压力下此产品不易燃。
当压力升高,并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此混合物可能成为可燃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些HCFCs 或HFCs与氯气的混合物会成为可燃的或易反应的。
避免接触的材料:碱金属,碱土金属,粉末状金属,粉状金属盐。
有害分解产物:无。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吸入:半数致死浓度(LC50)/4 h/大鼠:567000 ppm;可见损害作用最低浓度(LOAEC)/狗:75000 ppm。
心脏敏感:无明显损害作用浓度(NOAEC)/狗:50000 ppm。
皮肤腐蚀/刺激:物种:兔子。
分类:没有被分类为刺激物。
结果:轻度刺激,根据专家审查该物质的属性,预计不会造成皮肤刺激。
物种:人类。
分类:没有被分类为刺激物。
结果:无皮肤刺激。
眼睛刺激或腐蚀:物种:兔子。
分类:没有被分类为刺激物。
结果:轻度刺激,根据专家审查该物质的属性,预计不会造成眼睛刺激。
物种:人类。
分类:没有被分类为刺激物。
结果:无眼睛刺激。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物种:豚鼠。
分类:不是皮肤过敏物质。
结果:未引起试验动物过敏,根据专家审查该物质的属性,预计不会造成敏感。
未引起试验动物过敏,无人类呼吸敏感方面的报道。
生殖细胞突变性:在动物细胞培养中没有引起基因损害,在哺乳类细胞培养中没有引起基因损害,在细菌细胞培养中没有引起基因损害。
致癌性:全面的证据分析证明此物质不是致癌物,在实验动物中观察到良性肿瘤的影响增加。
对生殖的毒性:动物试验表明无生殖毒性。
动物实验表明在相当于或高于那些引起母体中毒的量时,对胚胎-胎儿有影响。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反复接触):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害:无数据资料。
其它:重复剂量染毒:吸入,大鼠没有发现明显的毒性影响。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对鱼类的毒性:半数致死浓度(LC50)/96 h/Oncorhynchus mykiss (红鳟):450 mg/l。
其它:半数效应浓度(EC50)/72 h/藻类:> 118 mg/l。
半数效应浓度(EC50)/48 h/Daphnia magna (大型溞):980 mg/l。
持久性和降解性:暴露时间:28 d。
生物降解性:3 %。
不具有快速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不太可能有生物积累性。
土壤中的迁移:无数据资料。
其它不利的影响:DuPont (TM)SUVA(R)134a 制冷剂。
臭氧消耗潜值(ODP):0。
全球变暖潜值(GWP):1430。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再生后可以使用,使用过的包装物,一次性容器,按当地规定处理。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中国危险货物法规:联合国编号:3159。
正式的运输名称:1,1,1,2-Tetrafluoroethane。
类别和项别:2.2。
IMDG:联合国编号:3159。
正式的运输名称:1,1,1,2-Tetrafluoroethane。
类别和项别:2.2。
海洋污染物:否。
IATA_C:联合国编号:3159。
正式的运输名称:1,1,1,2-Tetrafluoroethane。
类别和项别:2.2。
运输注意事项:无资料。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化学品的分类及危害性公示通则》;《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_内容和项目顺序》。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