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人物简介
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

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1814—1864)原名仁坤,小名火秀,广东花县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太平天国的创立者。
洪秀全生于广东一个耕读世家。
7岁起在村中书塾上学,熟读四书五经及其他一些古籍。
洪秀全青年时热衷功名,希望通过科学考试进入仕途,以此光宗耀祖,可是他连续三次乡试都失败落选,第三次在广州落选后已经是25岁。
受此打击后,他重病一场,一度昏迷。
据说病中幻觉有一老人对他说:奉上天的旨意,命他到人间来斩妖除魔。
从此,洪秀全言语沉默,举止怪异。
但是洪秀全并不甘心于考试的失败,在6年后的1843年春天,他再一次参加了广州的乡试,结果还是以落选告终。
回到家中,洪秀全翻阅以前在广州应试时收到的基督徒梁发的《劝世良言》一书,受到启发,从此改信基督教,开始向人们宣传他所理解的基督教教义,称之为“拜上帝教”。
洪秀全最初在广州附近传教,1844年与冯云山一起转至广西一带传教,信徒日益增多。
1845年至1846年间,洪秀全写下《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百正歌》等作品,与冯云山共同制订了拜上帝会的规条及仪式。
1849年,洪秀全与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结为异姓兄弟。
1850年9月初,洪秀全发布总动员令,会众立即到金田团营编伍,达两万人。
同年11月太平军在蓉村江木桥伏击清军成功。
1851年1月11日,在洪秀全生日那天,洪秀全率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揭竿而起,正式宣布起义,建立太平天国。
同年秋季,太平军占广西永安州(今蒙山县),12月,洪秀全在永安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其他四王皆归东王杨秀清节制。
1852年4月,太平军自永安突围,进入湖南省。
太平军路经全州时,冯云山被清军炮火击中,伤重死亡。
8月,萧朝贵、石达开率军攻打长沙,萧朝贵战死,太平军进攻长沙失利,撤围北上。
1853年1月,太平军攻克武昌,人数激增至50万,3月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并将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首都。
洪秀全的故事

洪秀全的故事洪秀全,字咸豐,又名洪秀全,祖籍广东花县,出生于广西横县。
他是太平天国的领袖,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洪秀全自幼聪慧过人,深受家庭教育的熏陶。
他早年曾在家乡当过教书先生,后来又到广州学习基督教。
在接触基督教的过程中,洪秀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开始对基督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深信基督教的教义,坚信上帝的存在和对人类的拯救。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洋务运动的兴起,外国列强的侵略,使得中国人民生活困苦。
洪秀全深受中国人民的疾苦所感动,他开始思考如何能够拯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他开始酝酿着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大计划。
1851年,洪秀全正式发动了太平天国起义。
他以“拯救中国、消灭鬼子”为口号,号召广大农民起义,推翻清朝统治。
太平天国军队迅速壮大,一路推进,攻占了一些重要城市,威胁到了清朝的统治。
太平天国的军队在一时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反清力量。
然而,太平天国军队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
由于内部管理不善、军事指挥失误等原因,太平天国在一些战役中遭受了失败。
同时,清朝政府也不甘示弱,积极调集军队对太平天国进行镇压。
最终,太平天国在历经多次战役后,于1864年被清军攻破太平天国都城南京,洪秀全被迫逃亡,最终病逝于南京。
洪秀全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
他是一个具有远大抱负和改革精神的人物,他试图通过太平天国的起义来改变中国的命运,挽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然而,他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洪秀全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命运。
洪秀全资料

洪秀全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又名洪日,是清末宗教组织拜上帝会创始人、太平天国运动的民变领袖以及太平天国的建立者。
客家人[1]。
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
洪秀全早年曾接触基督教思想,创立拜上帝会,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
1851年拜上帝会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兵反抗清朝统治,建立太平天国,洪秀全自称天王。
1853年攻取江宁府(今南京),改名天京,以其作为首都。
太平天国占据了江南富庶一带,撼动清廷税收来源。
1864年洪秀全在天京病逝,太平天国于其死后旋即灭亡。
洪秀全于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生于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福源水村,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
洪秀全祖先居于今日江苏,其祖先洪皓是南宋的名臣,与当时的岳飞都是同期的爱国民族英雄,而后南迁闽南,又迁居广东,在广州府花县落脚。
洪秀全父亲洪镜扬,母亲王氏。
洪秀全生于耕读世家,7岁起在村中私塾上学,学习四书五经及其它一些古籍。
由于他是兄弟中唯一识字者,村中父老看好洪秀全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是三次府试都失败落选,第三次在广州落选后已经是25岁(1837年,虚岁)了,受此打击回家以后重病一场,一度昏迷,他本人说病中幻觉有一老人对他说:奉上天的旨意,命他到人间来斩妖除魔。
从此洪秀全言语沉默,举止怪异。
此时洪秀全并不甘心于考试的失败,在6年后的1843年春天再一次参加了广州的府试,结果还是以落选告终。
这时洪秀全翻阅以前在广州应试时收到的基督徒梁发的《劝世良言》一书,把书中内容与自己以前大病时的幻觉对比,自认为受上帝之命下凡诛妖,自认上帝的幼子,耶稣的幼弟,并称上帝耶和华为“天父”,称耶稣为“天兄”,一气抛开了孔孟之书,不再做一名儒生而改信了基督教的教义,索性把家里的孔子牌位换成了上帝的牌位,。
虽然未曾读过《圣经》,洪秀全却开始逢人便宣传他所理解的基督教教义,称之为“拜上帝会”。
洪秀全说:“人心太坏,政治腐败,天下将有大灾大难,唯信仰上帝入教者可以免难。
洪秀全手抄报素材

洪秀全手抄报素材1)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太平天国天王,清末农民起义领袖,民族英雄。
1814年出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
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但其坚信“古来事业由人做”,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的盛世。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号称天王。
1853年定都南京,并将南京改名为天京。
在主权原则上,洪秀全对满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概不予承认,并积极抗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由于洪秀全始终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不肯出卖国家主权而使得列强转而支持满清政府。
1864年洪秀全在天京病逝,其逝世后太平天国在满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联合绞杀下覆亡。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从1851年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洪秀全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历时十四年。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起义最终虽然不幸失败,然而对近代中国的变革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毛泽东称赞洪秀全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
如今,洪秀全故居已成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洪秀全的一生,既是一部英雄的史诗,也是一幕历史的悲剧。
他起自布衣,坚信“古来事业由人做”。
1856年,洪秀全在暮霭沉沉的金田村振臂一呼,一场历时十四年、席卷十八省的农民起义——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在大江南北风起云涌,给腐朽的满清政府以沉重的打击。
尽管囿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太平天国革命最终不幸失败了,但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还是对近代中国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太平天国起义甚至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有利条件。
孙中山说,洪秀全是反清第一人。
毛泽东称赞洪秀全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是最早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洪秀全——精选推荐

洪秀全洪秀全,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人,是我国封建末年杰出的农民领袖。
他通过创立拜上帝教,发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并定都天京,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后来因内部矛盾爆发了“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的力量因此大为削弱。
在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的联合镇压下,洪秀全兵败身亡。
一、创立拜上帝教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一1722年),洪秀全的五世祖从广东嘉应州迂到花县。
到洪秀全的父亲洪镜扬时,经历四世,家族繁荣。
洪秀全自幼聪明,七岁能熟读 "四书五经",但在科举考场上始终不得志。
大约从十五六岁起直到三十一岁的十几年间,他多次应考,但从未中过秀才。
由于屡试不中,思想颇受刺激。
1843年,在应试落第后,他阅读了一本基臂教布道书《劝世良言》,将书中内容和六年前一次大病中的幻觉对照,以为幻觉中所见老者即上帝,自己即上帝派来拯救中国以使人们回到信拜上帝之路的使者,并按书中所说,自行施洗。
1844年,洪秀全和他的好友冯云山以极大的热忱离开本乡去外县和广西传教,宣传拜上帝、不拜仙佛邪神的道理。
在广西浔州府贵县赐谷村,他们停留了几个月,发展信徒百余人。
洪秀全于当年冬返回广本,冯云山独自一人到桂平县,辗转进人紫荆山,在那里做工、传教、教书。
洪秀全回家后,在短短两年中,撰写了《百止歌》、《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多篇作品,谴责当时社会的腐败、堕落,要人们净化思想、信拜上帝,以重现古代 "天下为公"的盛世。
1847年春,洪秀全到广州美国传教士罗孝全的教堂学道,得读新、旧约圣经,并申请加人教会,但因口试不合要求未能如愿。
1847年8月,洪秀全重回到广西,在紫荆山见到了冯云山。
冯云山这几年一直在桂平县紫荆山内大冲曾家当塾师,同时向周围人民宣传拜上帝。
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己经形成了一个称为 "拜上帝会"的团体。
洪秀全听后大喜,常亲自向新信徒讲道。
拜上帝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信徒人数已达到两千多人,遍及桂平、平南。
人物评价洪秀全

太平天国
天王洪秀全与东王杨秀清的矛盾日渐加深。洪 185秀1年全初知,道洪北秀王全韦称昌天辉王、,翼建王太石平达天开国及。顶天燕秦 185日3年纲进对军东南王京不,满改,名在天18京56并年定密都诏在三此人。诛太杀东王, 平天9月国发前生期天,京军事政变大,事东由王军、师北负王责与,燕洪王秀先全后被诛。 退居翼幕王后石少达理开朝在政天,京冯主云政山一、段萧时朝间贵,已为死洪,秀全所 大权忌落,在洪东秀王全杨封秀自清己手的上亲。兄定弟都洪天仁京发后、,洪洪仁达为 秀全王主,张以把牵四制书石五达经开列,为引禁起书石,达杨开秀不清满不。同1857年 意,石借带“领天大父军下出凡走”,迫脱洪离秀天全王让指步挥,。后自者天只京事变 好同及意翼四王书出五走经后在,修洪改秀后全可虽以然刊掌印握流了传朝,政然大权, 而,太直平至天太国平却天开国始灭走亡下仍坡未曾刊行
天京事变
1856年(咸丰六年)6月,太平军攻破清军向荣的江南大 营,解天京三年之围。向荣在8月9日死后,其死讯不久便 传入韦天昌京辉,在东9王月杨1日秀到清天见京当,时与太秦平日天纲国在形夜势间大入好城,,另2有日图 谋,凌以晨“突天袭父东下王凡府”,为杨由秀迫清天及王其封家他人为被“诛万,岁史”称。“天 北王京韦事昌变辉”在。这时请求天王诛杀东王,天王伪作不忍。后 来东翼王王有石弑达君开篡抵位达之天企京图后,,天责王备密韦诏昌北辉王滥、杀翼,王二及人顶不天燕 秦日欢纲而铲散除,东石王达。开当夜逃出城外,韦昌辉其后尽杀翼
落前夕,洪秀全领导了这场农民起义的全过
程,历时14年,先后攻占600多座城市,给
了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
两次建立领导核心。前期,在永安建制分封诸王,
叁
加强了领导力量,提高了太平军战斗力,为太平 天国的迅猛发展打下了基础﹔后期,洪秀全选拔
近代史洪秀全个人简介

洪秀全(1814~1864)太平天国领袖。
原名仁坤。
广东花县(今花都)人。
出身农家,读过村塾,屡试不第。
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
翌年到广西贵县(今贵港)赐谷村宣传拜上帝教真义。
后回花县,著《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
1847年8月赴广西桂平紫荆山会冯云山,组织力量,开展政治斗争。
1851年1月11日在金田营盘岭聚集2万多会众举行反清武装起义,建立太平天国;3日在武宣“登极”,称“天王”;12月在永安(今蒙山)分封诸王。
翌年攻桂林,克全州,占领两湖,再从武昌沿江东下,攻占南京。
1853年定都南京,改称天京。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再分兵北伐、西征,结果北伐失利而西征胜利。
入主天王府后,深居简出,生活奢靡,大权交由杨秀清掌握。
1856年,太平军先后击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杨秀清居功自傲,逼封万岁。
遂密诏韦昌辉、秦日纲,诛杀杨秀清及其家人、部属2万多。
1857年石达开带20万精兵出走后,只得重用陈玉成、李秀成等,以扭转局势。
1859年命洪仁玕总理朝政。
清廷勾结帝国主义加紧镇压太平天国,安庆、苏州、杭州等相继陷入敌手,天京被围。
1864年天京陷落前病死。
太平天国的创始人和思想指导者。
广东花县官禄人。
1814年1月1日(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生于农民家庭。
少时就学于本村书塾,熟读四书五经等古籍。
约从1828年(道光八年)起,屡试不中,思想颇受刺激。
1843年一次应试落第后,阅读了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将书中内容和六年前一次大病中幻觉对照比附,以为幻觉中所见老者即上帝,自己即上帝派来拯救中国以使人们回到信拜上帝之路的使者,并按书中所言,自行施洗。
次年,偕友冯云山等往广州和附近各县及广西贵县开展传教活动,宣传拜上帝、不拜仙佛邪神的道理。
此后两年间,撰写了《百正歌》、《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多篇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谴责当时社会的腐败、堕落,要求人们净化思想,信拜上帝,以回复到古代“天下为公”的盛世。
洪秀全

洪秀全,原名洪仁坤。
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原始基督教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和某些宗教仪式,创立了拜上帝会。
经数年努力,洪秀全在杰出的农民领袖冯云山的帮助下,拜上帝会得以迅速发展在起义初期,他以‘天下多男子,全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平等思想作号召,广泛发动农村的贫困妇女参加。
他还说过‘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女如淫我妻’。
那时太平军里有全由妇女单独组成的女军,和男军一起上前线奋勇作战。
一直打到武汉,还是男女同职同官;攻克南京以后太平军东征,女军仍充前锋。
可是在攻克南京前十七天,洪秀全就在芜湖江面的‘龙舟’上突然颁发一道严分男女界限的诏令:‘女理内事,外事非宜所闻。
’还用四个‘斩不赦’限制身边的妇女与外界联系。
攻克南京以后,跟随天王的妇女都要用纱巾蒙面,一进入天王府,就被禁锢起来了。
在刚刚取得小小的胜利,洪秀全认为半壁江山到手,大局已定,就要关门当太平天子。
定都天京后,他的封建意识与日俱增,等级观念、享乐思想尤其突出。
他把同打江山的妇女转为供他淫乐,在天王府深居简出,严重脱离将士群众。
在太平天国革命政权向一个新的封建王朝政权蜕变的过程中,洪秀全起了特别恶劣的带头作用。
天京内讧就是领导集团内部这种封建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后来洪秀全一反前期用人路线而任人唯亲,排斥异姓,猜忌心强,使得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给太平天国内部带来致命危机。
其实太平天国并不缺少具有远见卓识的人物,例如洪仁王干,他的思想可以说是比较超前的。
还有石达开,他是太平军最优秀的统帅,所部又是太平军精锐。
他德才兼备,深得全体军民拥戴。
他具有宗教主义的色彩,信奉大杂烩的宗教(且不说它是邪教),否定和扫除中国传统文化。
对寺庙、书院、古迹、文物,或烧掉毁掉,或者改作兵营、仓库、屠场,六朝以来的古建筑几乎被拆光。
这个运动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破坏。
他自私、贪婪和凶残。
洪杨暴乱,造成了中华民族历史性的大灾难。
仅苏、浙、皖、闽等五省,人口过量死亡就达七千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洪秀全
洪秀全(1814.1.1—1864.6.1),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汉族客家人,原籍广东嘉应州,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1814年1月1日)生于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区)福源水村。
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称“天王”,原名仁坤。
广东花县人。
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会,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
洪秀全是个功过参半的人,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影响分为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
洪秀全前期进取心强,后期有点不思进取。
开展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腐朽清朝统治,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二,在革命初期,他是个比较有革命思想的领导者,能够做到以身作则;三,增加了农民反抗的精神。
消极的方面: 第一,革命的后期,沦为由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第二,客观上造成了地方的割据,为后世的军阀混战买下了伏笔;第三,在他的错误领导下,导致太平天国的最终失败。
针对他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评价各一。
太平天国在打击清王朝腐朽统治的同时,造成了中华民族一次历史性大灾难,仅苏,浙,皖,赣,闽五省,人口过量死亡多达7千万。
中国当时最富庶的地区,经济受到极惨重的打击。
太平军所到之处,文化受到无法弥补的破坏。
他宣扬救世主下凡,统治全国乃至全世界。
世界末日论与造反做官论相结合。
言行巫师化,要求军民无保留的信从,不断自由造神,
以加强对太平军官兵的精神控制。
对参加者的全面控制,全面而严厉的控制,使人没有家庭财产,思想感情,人身自由,更没有人的尊严的工具。
将大量的妇女作为个人的性工具。
洪秀全将皇帝和邪教主对妇女的占有发展到极致。
《天朝天亩制度》只是表面文章,后期《资政新篇》只是作为压服诸将领对洪仁玕的不服,为洪仁玕树立了威信。
1862年,洪秀全重新颁布《天朝天亩制度》,以此作为根本性的政策文件,将作为参阅资料的《资政新篇》加以否定,至少是取消了。
上帝的代言人,却毫无仁爱信义。
洪秀全为人暴虐,经常殴打妻子,《天父诗》中反复说,惹他发火就是死罪;对内部也不心慈手软,只讲求现实实际的需要而毫无仁爱信义;本身多疑猜测,任人唯亲;立政无章,言而无信,随心所欲,恣意妄为,穷奢极欲;以政治文化来扫荡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