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诊疗规范

心力衰竭诊疗规范

概述

心力衰竭(简趁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者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者射血能力受损的 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艰难和乏力(活动耐量受限) ,以及液体潴留(肺 淤血和外周水肿)。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是当今最重要的心 血管病之一。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衰可分为 LVEF 降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fraction ,HF-rEF), LVEF 中间值的心衰 (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 HFmrEF)和 LVEF 保留的心衰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HF-pEF)(表 1) 。LVEF 是心衰患者分类的重要指标,也与预后及治 疗反应相关。根据心衰发生的时间、速度、严重程度可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在原有慢 性心脏疾病基础上逐渐浮现心衰症状、 体征的为慢性心衰。 慢性心衰症状、 体征稳定 1 个月 以上称为稳定性心衰。 慢性稳定性心衰恶化称为失代偿性心衰, 如失代偿蓦地发生则称为急

性心衰。急性心衰的另一种形式为心脏急性病变导致的新发心衰。

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评估

一、临床状况评估

(一)判断心脏病的性质及程度

1.病史、症状及体征:详细的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可提供各种心脏疾病的病因线索。 接诊时要评估容量状态及生命体征,监测体质量,估测颈静脉压,了解有无水肿、夜间阵发 性呼吸艰难以及端坐呼吸。

心衰类型 1 症状±体征a 2 LVEF<40% 3 --

a .相关的结构性心脏 病(LVH 和/或者LAE )

b .舒张功能不全

LVEF=左室射血分数; LAE=左心房扩大; LVH=左心室肥厚 a . 心衰早期(特别是HFpEF )和用利尿治疗的患者可能没有体征;

症状±体征a LVEF>50% 1.利钠肽水平升高b 2.至少符合以下一条附

加标准:

a .相关的结构性心脏 病(LVH 和/或者LAE )

症状±体征a LVEF<40%~49% 1.利钠肽水平升高b 2.至少符合以下一条附 加标准:

2.心衰的常规检查:

(1)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超声:可用于:①诊断心包、心肌或者心瓣膜疾病。②定量分析心脏结构及功能各指标。③区别舒张功能不全和收缩功能不全。④估测肺动脉压。⑤为评价治疗效果提供客观指标。 LVEF 可反映左心室功能,初始评估心衰或者有可疑心衰症状患者均应测量,如临床情况发生变化或者评估治疗效果、考虑器械治疗时,应重复测量。不推荐常规反复监测。推荐采用改良 Simpson 法。

(2)心电图:可提供既往心肌梗死(MI)、左心室肥厚、广泛心肌伤害及心律失常等信息。

有心律失常或者怀疑存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时应作 24 h 动态心电图。

(3)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尿液分析、血生化(包括钠、钾、钙、血尿素氮、肌酐、

肝酶和胆红素、血清铁/总铁结合力)、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甲状腺功能等 (I 类, C 级),应列为常规。对某些特定心衰患者应进行血色病或者 HIV 的筛查,在相关人群

中进行风湿性疾病、淀粉样变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性检查。

(4)生物学标志物:①血浆利钠肽[B 型利钠肽(BNP)或者 N 末端 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 测定:可用于因呼吸闲难而疑为心衰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BNP<35ng/L,NT-proBNP<125 ng/L 时不支持慢性心衰诊断,利钠肽可用来评估慢性心衰的严重程度和预后。②心肌损伤

标志物:心脏肌钙蛋白(cTn)可用于诊断原发病如 AMI,也可以对心衰患者作进一步的危(wei)险分层。③其他生物学标志物:纤维化、炎症、氧化应激、神经激素紊乱及心肌和基质重构的标记物已广泛应用于评价心衰的预后,如反映心肌纤维化的可溶性 ST2 及半乳糖

凝集素-3 等指标在慢性心衰的危(wei)险分层中可能提供额外信息。

(5)X 线胸片(Ⅱa 类,c 级):可提供心脏增大、肺淤血、肺水肿及原有肺部疾病的信息。

3.心衰的特殊检查:用于部份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的患者,包括: (1)心脏核磁共振(CMR):CMR 检测心腔容量、心肌质量和室壁运动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较好。经超声心动图检查不能做

出诊断时, CMR 是最好的替代影像检查。疑诊心肌病、心脏肿瘤(或者肿瘤累及心脏)或者心

包疾病时, CMR 有助于明确诊断,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则是首选检查。 (2)冠状动脉造影:合用于有心绞痛、 MI 或者心脏停搏史的患者,也可鉴别缺血性或者非缺血性心肌病。(3)核素心室造影及核素心肌灌注和(或者)代谢显像:前者可准确测定左心室容量、 LVEF

及室壁运动。后者可诊断心肌缺血和心肌存活情况,并对鉴别扩张型心肌病或者缺血性心

肌病有一定匡助。 (4)负荷超声心动图:运动或者药物负荷试验可检出是否存在可诱发的心肌缺血及其程度,并确定心肌是否存活。对于疑为HF—PEF、静息舒张功能参数无法作结论

的患者,也可采, EH 舒张性心功能负荷试验,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 (5)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合用于经胸超声窗

不够而 CMR 不可用或者有禁忌证时,还可用于检查左心耳血栓,但有症状心衰患者宜慎用该检查。 (6)心肌活检(Ⅱa 类, C 级):对不明原因的心肌病诊断价值有限,但有助于区分心肌炎症性或者浸润性病变。

(二)判断心衰的程度

1,NYHA 心功能分级(表 2):心衰症状严重程度与心室功能的相关性较差,但与生存率明确相关,而轻度症状的患者仍可能有较高的住院和死亡的绝对风险。

2,6 min 步行试验:用于评定患者的运动耐力。 6 min 步行距离<150 m 为重度心衰,150~450 m 为中度心衰, >450 m 为轻度心衰。

表 2 NYHA 心功能分级

分级症状

Ⅰ活动不受限。日常体力活动不引起明显的气促、疲惫或者心悸

Ⅱ 活动轻度受限。歇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可引起明显的气促、疲惫或者心悸

Ⅲ 活动明显受限。歇息时可无症状,轻于日常活动即引起显著气促、疲惫或者心悸Ⅳ 歇息时也有症状,稍有体力活动症状即加重,任何体力活动均会引起不适。如无需静脉给药,可在室内或者床边活动者为Ⅳa 级,不能下床并需静脉给药支持者为Ⅳb 级

(三)判断液体潴留及其严重程度

对应用和调整利尿剂治疗十分重要。短期内体质量增加是液体潴留的可靠指标。其他征兆包括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肺和肝脏充血(肺部啰音、肝脏肿大),以及水肿如下肢和骶部水肿、胸腔积液和腹水,也可结合CVP、床旁超声等血流动力学监测手段来协助评估容量情况。

(四)其他生理功能评价

1.有创性血液动力学检查:主要用于严重威胁生命,对治疗反应差的泵衰竭患者,或者需对呼吸艰难和低血压休克作鉴别诊断的患者。

2.心脏不同步检查:心衰常并发心脏传导异常,导致房室、室间和(或者)室内运动

不同步,心脏不同步可严重影响左心室收缩功能。通常用超声心动图来判断心脏不同步。

二、心衰治疗评估

(一)治疗效果的评估

I .NYHA 心功能分级:可用来评价心衰治疗后症状的变化。

2.6 min 步行试验:可作为评估运动耐力和劳力性症状的客观指标,或者评价药物治疗效

果。

3 .超声心动图:LVEF 和各心腔大小改变可为评价治疗效果提供客观指标。

4.利钠肽测定:动态测定能否用来指导心衰治疗,但需注意,某些晚期心衰患者利钠肽水平可能正常,或者因肥胖及HF-PEF 存在假性正常的利钠肽水平。

慢性 HF-rEF 的治疗

一、普通治疗

1.去除诱发因素;

2.监测体质量;

3.调整生活方式:限钠限水,钠摄入<2g/d,严重低钠血症(血钠<130 mmol/L)患者液体<2 L/d。严重心衰患者液量限制在 1.5-2.0 L/d;

4.宜低脂饮食,戒烟,肥胖患者应减轻体质量,严重心衰伴明显消瘦(心脏恶病质)者,应赋予营养支持。5.休息和适度运动。 6.综合性情感干预包括心理疏导可改善心功能,必要时酌情应用抗焦虑或者抗抑郁药物。7.氧气治疗。

二、药物治疗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适应症:ACEI 已被证明可降低HF-rEF 患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故对全部有症状的患者,如果没有禁忌证或者不能耐受,均推荐使用。为了达到RAAS 的充分抑制,ACEI 应上调到最大可耐受的剂量。有证据表明,在临床实践中,大多数患者用ACEI 未达标准剂量。ACEI 还被推荐治疗无症状的左室收缩功能不全,以降低心衰发生、心衰住院和死亡的风险禁忌证:曾经发生致命性不良反应如喉头水肿,严重肾功能衰竭和妊娠妇女。以下情况慎用:双侧肾动脉狭窄,血肌酐>265.2 umol/L(3 mg/dL),血钾>5.5 mmoL/L,伴症状性低血

压(收缩压<90 mmHg),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如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等。

用法: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直至达到目标剂量,普通每隔1-2 周剂量倍增1 次(表3)。滴定剂量及过程需个体化。调整到合适剂量应平生维持使用,避免蓦地撤药。应监测血压、血钾和肾功能,如果肌酐增高>30%,应减量,如仍继续升高,应停用。

表3 常用ACEI 药物及剂量

药物起始剂量目标剂量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赖诺普利6.25mg,3 次/d

2.5mg,2 次/d

5mg,1 次/d

5mg,1 次/d

50mg,3 次/d

10mg,2 次/d

20-30mg,1 次/d

20-30mg,1 次

/d

培哚普利雷米普利贝那普利2mg,1 次/d

2.5mg,1 次/d

2.5mg,1 次/d

4-8mg,1 次/d

10mg,1 次/d

10-20mg,1 次/d

2.利尿剂

利尿剂通过抑制肾小管特定部位钠或者氯的重吸收,消除心衰时的水钠潴留在利尿剂开始治疗后数天内就可降低颈静脉压,减轻肺淤血、腹水、外周水肿和体质量,并改善心功能和运动耐量。合理使用利尿剂是其他治疗心衰药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如利尿剂用量不足造成液体潴留,会降低对ACEI 的反应,增加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风险。另一方面,不恰当的大剂量使用利尿剂则会导致血容量不足,增加发生低血压、肾功能不全和电解质紊乱的风险。上述均充分说明,恰当使用利尿剂是各种有效治疗心衰措施的基础。

适应证:有液体潴留证据的所有心衰患者均应赋予利尿剂。

应用方法: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至尿量增加,体质量每天减轻0.5~1.0 kg 为宜。一旦症状缓解、病情控制,即以最小有效剂量长期维持,并根据液体潴留的情况随时调整剂量(表4)。每天体质量的变化是最可靠的监测利尿剂效果和调整利尿剂剂量的指标。表4 慢性HF-rEF 常用利尿剂及其剂量

药物起始剂量每天最大剂量每天常用剂量

襻利尿剂

呋塞米20-40 mg, 1 次/d 120-160 mg 20-80mg

布美他尼0.5-1.0mg, 1 次/d 6-8mg 1-4mg

托拉塞米10mg, 1 次/d 100mg 10-40mg

噻嗪类利尿剂

氢氯噻嗪12.5-25.0mg 100mg 25-50mg

美托拉宗 2.5mg, 1 次/d 20mg, 2.5-10mg, 1 次/d

吲达帕胺a 2.5mg, 1 次/d 5mg, 2.5-5mg, 1 次/d

保钾利尿剂

阿米洛利 2.5mg b/5mg c 1 次/d 20mg 5-10mg b/10-20mg c

氨苯喋啶25mg b/50mg c 1 次/d 200mg 100mg b/200mg c

血管加压素V 受体拮抗剂

2

托伐普坦7.5-15.0mg, 1 次/d 60mg 7.5-30.0mg

注:a 吲达帕胺是非噻嗪类磺胺类药物; b 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受体拈抗剂(ARB)合用时的剂量; c 不与ACEI 或者ARB 合用时的剂量

3.β受体阻滞剂

对于尽管用了一种ACEI、且多数病例用了一种利尿剂治疗、仍有症状的HFrEF 患者,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

适应证:结构性心脏病,伴LVEF 下降的无症状心衰患者,无论有无MI,均可应用。有症状或者曾经有症状的NYHAⅡ~Ⅲ级、LVEF 下降、病情稳定的慢性心衰患者必须平生应用,除非有禁忌证或者不能耐受。伴二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活动性哮喘和反应性呼吸道疾病患

者禁用。

表5 常用β受体阻滞剂及剂量

药物起始剂量目标剂量

比索洛尔 1.25 mg,qd 10mg qd

卡维地洛 3. 125mg, bid. 25mg bid

虎魄酸美托洛尔12.5 –25mg,qd 200mg qd

奈必洛尔 1.25mg qd. 10 mg qd

不良反应:应用早期如浮现某些不严重的不良反应普通不需停药,可延迟加量直至不良反应消失。起始治疗时如引起液体潴留,应加大利尿剂用量,直至恢复治疗前体质量,再

继续加量。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如心率低于55 次/min,或者伴有眩晕等症状,或者浮现二度或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应减量甚至停药。

4.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醛固酮对心肌重构能起到影响作用。长期应用ACEI 或者ARB 时,,加用醛同酮受体拮抗剂,可抑制醛同酮的有害作用,对心衰患者有益。

适应证:LVEF≤35%、NYHAⅡ~Ⅳ级的患者;已使用ACEI(或者ARB)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仍持续有症状的患者);AMI 后、LVEF≤40%,有心衰症状或者既往有糖尿病史者。

应用方法:从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特别螺内酯不推荐用大剂量:依普利酮,初始剂量12.5 mg 、1 次/d,目标剂量25~50 mg 、1 次/d;螺内酯,初始剂量10~20 mg 、1 次/d ,目标剂量20 mg 、1 次/d。

注意事项:血钾>5.0 mmol/L、肌酐>221mmoL/L(2.5 mg/d1),或者eGFR<30 ml ·min-1

·1.73m-2] 不宜应用。

5.ARB

适应证:基本与ACEI 相同,推荐用于不能耐受ACEI 的患者。也可用于经利尿剂、ACEI 和β 受体阻滞剂治疗后临床状况改善仍不满意,又不能耐受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有症状心衰患者。具体起始剂量及最大剂量见表 6。

表6 常用ARB药物及剂量

药物起始剂量目标剂量

坎地沙坦4mg,qd 32mg qd

缬沙坦20-40mg, qd. 80-160mg qd

氯沙坦25mg,qd 100-150mg qd

厄贝沙坦75mg qd 300mg qd

替米沙坦40mg qd 80mg qd

奥美沙坦10mg qd 20-40mg qd

6.If-通道抑制剂

适应症:经过目标剂量或者最大耐受量的β受体阻滞剂、 ACEI (或者 ARB) 和 MRA (或者ARB) 治疗后,患者仍有症状, LVEF≤35%、窦性心率≥70 次/分,应考虑使用伊伐布雷定降低心衰住院与心血管死亡风险。

用法用量:伊伐布雷定起始剂量为5mg,一日两次。治疗2 周后,如果患者的静息心率持续高于60 次/分钟,将剂量增加至7.5mg ,一日两次。

7.地高辛

适应症:对于用了ACEI 、β受体阻滞剂和ARB 治疗,仍有症状的窦性心律患者可以地高辛治疗,伴有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患者尤其适合。已应用地高辛者不宜轻易停用。心功能NYHA Ⅰ级患者不宜应用地高辛。

应用方法:用维持量0.125~0.25 mg/d,老年或者肾功能受损者剂量减半。控制房颤的快速心室率,剂量可增加至0.375~0.50 mg/d。应严格监测地高辛中毒等不良反应及药物浓度。

慢性 HF-pEF 及 HF-mrEF 的治疗

一、诊断

HF-pEF 诊断应充分考虑下列两方面的情况:1.主要临床表现:①有典型心衰的症状和体征;②LVEF 正常或者轻度下降(≥50%),且左心室不大;③有相关结构性心脏病存在的证据(如左心室肥厚、左心房扩大)和(或者)舒张功能不全;④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心瓣膜病,并可排除心包疾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浸润性)心肌病等。 2. 应符合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大

多为老年患者、女性,心衰的病因为高血压或者既往有长期高血压史,部份患者可伴糖尿

病、肥胖、房颤等治疗。

HF-mrEF 的LVEF 在40%-49%,其人群特征、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均与HF-rEF 类似。

二、治疗要点

1.积极控制血压:目标血压宜低于单纯高血压患者的标准,即收缩压<130/80 mmHg。

5 大类降压药均可应用,优选β受体阻滞剂、ACEI 或者ARB。

2,应用利尿剂:消除液体潴留和水肿十分重要,可缓解肺淤血,改善心功能。但不宜

过度利尿,以免前负荷过度降低而致低血压。

3.控制和治疗其他基础疾病和合并症:控制慢性房颤的心室率,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

或者非二氢吡吡啶类CCB(地尔硫卓或者维拉帕米)。如有可能,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对患

者有益。积极治疗糖尿病和控制血糖。肥胖者要减轻体质量。伴左心室肥厚者,为逆转左

心室肥厚和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可用ACEI 、ARB 、β受体阻滞剂等。地高辛不推荐使用。

4.血运重建治疗:由于心肌缺血可以伤害心室的舒张功能,冠心病患者如有症状或者

证实存在心肌缺血,应作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

5.如同时有HF-rEF ,以治疗后者为主。

急性心力衰竭

一、定义

急性心力衰竭 (AHF) 是指心衰的症状和/或者体征迅速发作或者恶化,临床上以急性左

心衰最为常见,急性右心衰较少见。急性左心衰是指急性发作或者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所

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蓦地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从而引起肺循环充血而浮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以及伴组织器官灌

注不足的心原性休克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急性心衰的常见病因:(1)慢性心衰急性加重;(2)

急性心肌坏

死和(或者)损伤,如广泛AMI 、重症心肌炎;(3)急性血液动力学障碍。常见诱发因素见表7。

急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

血压过度升高。

感染(如肺炎、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

不依从盐/水摄入或者药物的医嘱。

缓慢型心律失常。

有毒物质(酒精、毒品)。

药物(如NSAIDs、糖皮质激素、负性肌力药、心脏毒性化疗药物)。

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

肺栓塞。

手术和围术期并发症。

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应激性心肌病。

代谢/激素紊乱(如甲状腺功能障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上腺功能不全、妊娠和围产期相关异常。脑血管伤害。

急性机械原因:ACS并发的心肌破裂(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缺损、急性二尖瓣反流)、胸部外伤或者心

脏介入治疗、继发于心内膜炎的急性自体或者假体瓣膜关闭不全、主动脉夹层或者血栓形成。

二、临床表现

急性心衰发作迅速,可以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如AMI 引起的急性心衰),或者数天至数周

内恶化。患者的症状也可有所不同,从呼吸艰难、外周水肿加重到威胁生命的肺水肿或者

心原性休克,均可浮现。

三、急性左心衰竭严重程度分级

1. 临床分类可根据体格检查,临床分类可根据体格检查,以便检出充血的临床症状/体

征(如果存在为“湿”、没有为“干”)和/或者外周低灌注(如果存在为“冷”,没有为“温

”)

(图1)。

图1 急性心衰临床分类

充血(- ) 低灌注(- ) 充血(+)

肺淤血

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艰难外周水肿(双侧)

颈静脉怒张

淤血性肝肿大

肠充血,腹水

肝颈静脉回流征

2.AMI 并发心衰的患者,可根据 Killip 分级:Ⅰ级:没有心衰的临床征兆;Ⅱ级:肺 底有啰音和第三心音奔马律;Ⅲ级:有明显的急性肺水肿;Ⅳ级:心源性休克,低血压 (SBP<90mmHg)和外周血管收缩的表现如尿少、发绀和出汗。

四、评估

1.患者行如下诊断性试验: a .12 导联心电图;

b .X 线胸片,以评估肺充血的征兆和检出可引起或者参预患者症状的其他心脏或者非心脏 疾病;

c .血液的如下实验室评估:心脏肌钙蛋白、 BUN (或者尿素氮)、电解质(钠、钾)葡萄 糖、全血细胞计数、肝功能试验和促甲状腺素。

d.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 AHF 患者, 推荐即将做超声心动图检查; 当心脏结构和功能 不明或者自既往检查以来可能有变化的,要在 48 小时内检查。

e. 血液动力学监:合用于血液动力学状态不稳定,病情严重且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 如伴肺水肿(或者)心原性休克患者。主要方法: (1)右心导管:合用于:①患者存在呼吸窘迫 或者灌注异常, 但临床上不能判断心内充盈压力情况。 ②急性心衰患者在标准治疗的情况下仍 持续有症状伴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容量状态、灌注或者肺血管阻力情况不明,收缩压持续低下, 肾功能进行性恶化,需静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考虑机械辅助循环或者心脏移植外周动脉插管: 可持续监测动脉血压,还可抽取动脉血样标本检查。 (3)肺动脉插管不常规应用。

初步检查是排除引起患者症状和体征的其他原因 (即肺部感染、 严重贫血、 急性肾功能 衰竭),并进行初始病人管理(图 2)。 图 2 急性心衰病人的初始管理

低灌注(+ )

四肢湿冷 少尿 神志含糊 头晕 脉压差减小

干冷

湿冷

2.入往病房、ICU/CCU 的标准

-高危患者(即有持续、严重呼吸艰难、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反复心律失常、合并ACS 的AHF)

-需要插管(或者已经插管)

-低灌注的体征/症状

―氧饱和度(SpO2) <90% ,(尽管已补氧)

-动用了辅助呼吸肌,呼吸频率>25/min

-心率<40 次或者>130 次每分,SBP<90 mmHg。

五、治疗

1.普通治疗:

a.体位:静息时明显呼吸艰难者应半卧位或者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降低

脏前负荷。

b.吸氧:合用于低氧血症和呼吸艰难明显,特别指端血氧饱和度<90%的患者。

c.出人量管理: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及水肿明显者应严格限制饮水量和静脉输液速度。

2.药物治疗

a.利尿剂

对于所用因液体负荷过重而入院的AHF 患者,推荐静脉用袢利尿剂,以改善症状。在静脉内使用利尿剂期间,推荐定期监测症状、尿量、肾功能和电解质。

对于新发AHF 患者,或者没有接受口服利尿剂的慢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推荐的初始剂量应为呋塞米(或者同等量) 20 –40 mg 静脉注射;对于长期用利尿剂治疗的患者,初

始剂量至少应等同于口服剂量。继以静脉滴注5-40 mg/h,其总剂量在起初6 h 不超过80 mg,起初24 h 不超过160 mg。对于难治性水肿或者症状缓解不明显的患者,可以考虑袢

利尿剂与噻嗪型利尿剂或者螺内酯联合使用。

b.血管扩张剂

对于收缩压>90 mmHg (和无症状性低血压)的AHF 患者,为缓解症状,应当考虑静脉

用血管扩张剂。在静脉用血管扩张剂期间,应密切监测症状和血压。对于高血压性AHF 患者,应当考虑静脉用血管扩张剂作为初始治疗,以改善症状和减轻充血。

C.正性肌力药: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左西孟旦、磷酸二酯酶III (PDE III)抑制剂

对于尽管充盈压足够,仍有低血压(SBP<90mmHg)和/或者有低血压体征/症状的患者,可以考虑短期静脉内输入正性肌力药物,以增加心输出量,提升血压,改善外周灌注和维持终器官功能。

如果认为是β受体阻滞剂引起的低血压和随后的低灌注,可以考虑静脉内输入左西孟旦或者PDEIII 抑制剂,以逆转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

如果患者不是症状性低血压或者低灌注,不推荐用正性肌力药,因为存在安全性顾虑。

d.升压药

对于用一种强心药治疗,仍有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可以考虑用升压药 (首选去甲肾上腺素),以升高血压和增加重要器官的灌注。当用正性肌力药和升压药时,推荐监测ECG 和血压,因为它们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而在用左西孟旦和PDEIII抑制剂的情况下还引起

低血压。对这样的情况,可考虑动脉内血压监测。

表8 用于治疗急性心衰的正性肌力药和/或者升压药

e.血栓栓塞预防

对于还没有抗凝且没有抗凝禁忌证的患者,推荐血栓栓塞预防(如用低份子肝素),以 降低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风险。

f.其他药物

紧急控制房颤患者的心室率:作为一线治疗应当考虑用地高辛和/或者β受体阻滞剂,也可 以考虑用胺碘酮。

对于有严重呼吸艰难的患者, 可以考虑慎用雅片制剂以缓解呼吸艰难和焦虑, 但可发生 呕吐和呼吸浅慢。

抗焦虑药和镇静剂,激动或者精神错乱患者可能需要抗焦虑药和镇静剂。慎用苯二氮卓类 (安定或者劳拉西泮)。

3.非药物治疗

a.肾脏替代治疗

目前, 不推荐常规使用超滤, 而应局限于:1 对于利尿剂无反应的难治性充血患者;2.难治 性容量负荷过重和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对于难治性容量负荷过重:对补液措施无效的尿少、 严重高钾血症(K+≥6.5 mmol/L )、严重酸中毒(pH<7.2)、血清尿素氮水平≥25 mmol/L (≥ 150 mg/dL ) 和血肌酐≥300 mmol/L (≥3.4 mg/dL ) 的患者, 表明可能需要启动肾替代治疗。

b.机械辅助装置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 ,常规适应证是:在外科矫正特定急性机械问题(如室间隔 破裂和急性二尖瓣反流)前、在严重的急性心肌炎期间、对选定的急性心肌缺血或者心梗患者, 在PCI 或者手术血运重建之前、之中和之后,用以支持循环。没有良好的证据表明,对其他原 因的心源性休克, IABP 是有益的。

c. 机械通气: 指征为心跳呼吸骤停而进行心肺复苏及合并I 型或者Ⅱ型呼吸衰竭。 有下列 2种方式: ①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推荐用于时常规吸氧和药物治疗仍不能纠正的肺水肿合并 呼吸衰竭,呼吸频率>20次/min ,能配合呼吸机通气的患者,但不建议用于收缩压<85mmHg

血管扩张剂 多巴酚丁胺a 多巴胺

米力农b 依诺昔酮a 左西孟旦a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25-75 µg/kg 经10-20min 0.5- 1.0 mg/kg 经5- 10min 12µg/kg 经10min (可选)c 无

推注:复苏时可静脉推1mg , 每3-5min 重复1次

a 也是一种血管扩张剂。

b 对急性恶化性缺血心衰不推荐。

c 对低血压患不推荐推注。

输注速度

2–20 µg/kg/min (β受体+)

3–5 µg/kg/min; 正性肌力(β受体+) >5µg/kg/min :(β受体+),升压(α受体+) 0.375–0.75µg/kg/min

5–20 µg/kg/min 0. 1µg/kg/min ,可减至0.05或者增至0.2µg/kg/min 0.2– 1.0 µg/kg/min

0.05–0.5µg/kg/min

静推 无 无

的患者。②气道插管和人工机械通气:应用指征为心肺复苏时、严重呼吸衰竭时常规治疗不能改善者,特别是浮现明显的呼吸性和代谢性酸中毒并影响到意识状态的患者。

d. 心室机械辅助装置:急性心衰时常规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时,有条件的可应用该技术。此类装置有体外模式人工肺氧合器(ECMO)、心室辅助泵(如可置入式电动左心辅助泵、全人工心脏)

e.其他干预

对于伴胸腔积液的AHF 患者,如果适合可考虑胸穿抽液,以缓解呼吸艰难。对于腹水患者,可考虑腹穿着抽液以缓解症状。这种手术通过降低腹内压,还可部份使跨肾压力梯度正常,从而,改善肾脏滤过。

六、急性心衰稳定后的后续处理

1.病情稳定后监测:入院后至少第1 个24 h 要连续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和SaO2,之后也要时常监测。至少每天评估心衰相关症状(如呼吸艰难),治疗的不良反应,以及评估容量超负荷相关症状。

2 .病情稳定后治疗:(1)无基础疾病的急性心衰:在消除诱因后,并不需要继续心衰的相关治疗,应避免诱发急性心衰,如浮现各种诱因要及早积极控制。(2)伴基础疾病的急性心衰:应针对原发疾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康复和预防。(3)原有慢性心衰类型:处理方案与慢性心衰相同。

心力衰竭(HF)的诊疗规范(慢性心衰治疗实用总结三)

心力衰竭(HF)的诊疗规范(慢性心衰治疗实用总结三) 一~六(心衰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预防)(见上篇) 七: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衰(HFrEF)的治疗: 治疗目的:改善症状/预防逆转心脏重构 (一):一般治疗(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宜低脂饮食/严重心衰伴明显消瘦予营养支持。限钠一般不主张严格限钠和将限钠扩大到轻度或稳定期者/限钠<3 g/d利于控制NYHA心功能Ⅲ~Ⅳ级者的淤血症状和体征/急性心衰伴有容量负荷过重者钠摄入<2 g/d。限液轻中度心衰症状常规限液无益/低钠血症<130 mmol/L摄入量应<2 L/d。休息卧床者需多做被动运动以预防深部静脉血栓/症状改善后在不引起症状情况下鼓励进行运动训练或规律体力活动。减肥肥胖者减体重/戒烟。心理疏导可改善心功能/必要时抗焦虑或抑郁药。氧疗用于急性心衰/慢性心衰无指征。 (二):去除病因及诱发因素: 感染、缺血、心律失常、应用损害心肌或心功能药物、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贫血、肾功能损害/过量摄盐及补液等。 (三):药物治疗:(利尿剂减轻症状/神经激素抑制剂延缓进展)1:利尿剂: 消除“液体潴留”而缓解呼吸困难及水肿,有液体潴留证据者使用。恰当的使用是药物治疗取得成功关键,用量不足降低对ACEI反应,增加β受体阻滞剂使用风险,大剂量致低血压/肾功能恶化/电解质紊乱。“禁忌证:①从无“液体潴留”症状体征者;②痛风是噻嗪类利尿剂禁忌;③托伐普坦禁忌证: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口渴不敏感或对口渴不能正常反应;与细胞色素P4503A4强效抑制剂(依曲康唑、克拉霉素等)合用;无尿。应用方法:据“液体潴留情况”(症状、水肿、体重变化)随时调整剂量,每天体重减轻0.5-1.0 kg为宜,每天体重变化是最可靠监测指标,一旦症状及水肿缓解控制,即以最小有效量长期维持,并据液体潴留(症状、水肿、体重变化)随时调整

急性心力衰竭诊疗规范标准[详]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常规 急性心力衰竭(心衰)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最为常见,急性右心衰竭则较少见。急性左心衰竭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原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右心衰竭是指某些原因使右心室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或右心室的前后负荷突然加重,从而引起右心排血量急剧减低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心衰可以突然起病或在原有慢性心衰基础上急性加重,大多数表现为收缩性心衰,也可以表现为舒张性心衰;发病前患者多数合并有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对于在慢性心衰基础上发生的急性心衰,经治疗后病情稳定,不应再称为急性心衰。 一、分类 1. 急性左心衰竭:(1)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3)高血压急症,(4)急性心瓣膜功能障碍,(5)急性重症心肌炎和围生期心肌病,(6)严重心律失常。 2. 急性右心衰竭。 3. 非心原性急性心衰:(1)高心排血量综合征,(2)严重肾脏疾病(心肾综合征),(3)严重肺动脉高压,(4)大块肺栓塞等。 二、诊断 1.基础心血管疾病的病史和表现:老年人中的主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而在年轻人中多由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所致。2.诱发因素:常见的诱因有:(1)慢性心衰药物治疗缺乏依从性;(2)心脏容量超负荷;(3)严重感染,尤其肺炎和败血症;(4)严重颅脑损害或剧烈的精神心理紧张与波动;(5)大手术后;(6)肾功能减退;(7)急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心房颤动(房颤)或心房扑动伴快速心室率、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严重的心动过缓等;(8)支气管哮喘发作;(9)肺栓塞:(10)高心排血量综合征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危象、严重贫血等;(11)应用负性肌力药物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β受体阻滞剂等;(12)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13)心肌缺血(通畅无症状);(14)老年急性舒张功能减退;(15)吸毒;(16)酗酒;(17)嗜铬细胞瘤。这些诱因使心功能原来尚可代偿的患者骤发心衰,或者使已有心衰的患者病情加重。 3.症状及体征: (1)早期表现:原来心功能正常的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疲乏或运动耐力明显减低以及心率增加15~20次/分,可能是左心功能降低的最早期征兆。继续发展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觉需用枕头抬高头部等;检查可发现左心室增大、闻及舒张早期或中期奔马律、P2亢进、两肺尤其肺底部有湿罗音,还可有干湿啰音和哮鸣音,提示已有左心功能障碍。 (2)急性肺水肿:突发的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喘息不止、烦躁不安并有恐惧感,呼吸频率可达30~50次/分;频繁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血痰;听诊心率快,心尖部常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湿罗音和哮鸣音。 (3)心原性休克:主要表现为:①持续低血压,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或原有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降低≥60mmHg,且持续30分钟以上。②组织低灌注状态,可有:皮肤湿冷、苍白和紫绀,出现紫色条纹;心动过速>110次/分;尿量显著减少(<20ml/h),甚至无尿;意识障碍,常有烦躁不安、激动焦虑、恐惧和濒死感;收缩压低于70mmHg,可出现抑制症状如神志恍惚、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逐渐发展至意识模糊甚至昏迷。③血流动力学障碍:PCWP ≥18mmHg,心脏排血指数(CI)≤36.7ml/s.m2(≤2.2 L/min.m2)。④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

心力衰竭中医诊疗规范3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在祖国医学中属“心悸”、“怔忡”、“胸痹”、“喘证”、“水肿”等范畴。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心衰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标准。 一诊断依据 1.主症:神疲乏力,咳嗽咳痰,喘促,动则加剧或不能平卧,心悸怔忡,食少纳呆,腹胀痞满,尿少浮肿等、 2.兼症:头晕目眩,短气自汗,胸胁作痛,两颧暗红,口唇紫绀,颈部青筋显露,口干舌燥,失眠盗汗,严重者汗出如油,昏迷不醒,四肢厥逆或昏厥谵妄。 3.诱因:情志刺激、劳倦过度、寒冷刺激、饮酒饱食等。 4.相关检查:心电图检查可见左室肥厚劳损、心动过速或其他心律失常;胸部X片可见心影增大,中上肺纹理增粗,或见到Kerley氏线,尤其是B线,也可见胸腔积液。心脏彩超可见心脏扩大,射血分数降低等;肝脏B超可见肝淤血肿大;查血可有肝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二辨证要点 1.辩标本虚实心衰应辩标本虚实,本病乃本虚标实之病,本虚以气虚为主,多兼阴、阳虚证,标实以血瘀、水停、痰浊为主,常可见外感、热邪而加重。本病早期多为心肺气虚,表现为气短乏力、心悸、动则喘促汗出;以后逐渐影响脾与肾,后期以心肾阳虚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痰、血、水的郁滞,表现为心悸怔忡、畏寒肢冷、尿少水肿、喘息不得卧,唇舌青紫等。在此基础上,因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则易为外邪所侵袭;或阳虚日久,阳损及阴致阴阳两虚或阴阳离绝。 2.辩病情缓急心衰失代偿的急性加重期多表现为本虚不支、标实邪盛,甚至阴竭阳脱,常需住院治疗,积极固护气阴或气阳,有效活血、利水、化痰、解表、清里治标,必要时需急救回阳固脱;能代偿的慢性稳定期多表现为本虚可见,标实不甚,但需门诊调养,补益气阴或气阳,重在调理脾肾,顾护先天后天,酌情兼以活血,利水治标。 三证治方药 1 治疗原则 补虚——补气、养阴、温阳 泻实——化痰、利水、行瘀 注意:温阳须适度,养阴不滋腻,活血不宜凉,利水不攻逐。 2证治分类 ⑴心肺气虚 〔临床表现〕神疲乏力,短气自汗,动则加剧,食少纳呆,咳嗽喘促,心悸怔忡,面色青灰。舌淡或青紫,苔薄白,脉沉弱或结代。 〔治法〕补脾养心。 〔方药〕保元汤,或补肺汤,养心汤。 保元汤:人参、肉桂各10g,甘草6g;补肺汤:人参、五味子、熟地、紫苑、桑白皮各10g,黄芪30g;养心汤:人参、肉桂、五味子、当归、川芎、半夏、茯苓、远志、酸枣仁、柏子仁各10g,黄芪30g,获神20g,甘草6g。

心力衰竭诊断标准Framingham标准

心力弱竭的诊疗标准(Framingham 标准 ) 心力弱竭心力弱竭( heart failure )简满意衰,是指因 为心脏的缩短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阻碍,不可以将静脉 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致使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 血液灌输不足,进而惹起心脏循环阻碍症候群,此种阻碍症 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心力弱竭其实不是一 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此中绝大部 分的心力弱竭都是以左心衰竭开始的,即第一表现为肺循环 淤 血。中文名:心力弱竭外文名:heart failure 又名:充血性心力弱竭、心功能不全原由冠芥蒂已成为欧洲75 岁以下心力弱竭患者的主要病因,和中国的状况相像。据中国 42 家医 院在 1980 、 1990 、 2000 年 3 个整年段对部分地域心力弱竭住院病例所做的回首性检查,冠芥蒂由 1980 年的 36.8%上涨 至 2000 年的 45.6%,居各样病因之首。在高龄老人中高血压也 是心力弱竭一个重要的致病要素。依据病理生理异样,心力弱竭 的基本病因可分为:( 1)心肌缩短力减弱:心肌炎、心肌病 和冠芥蒂等。( 2)后负荷增添:高血压、主动脉瓣狭小、肺 动脉高压和肺动脉瓣狭小等。(3)前负荷增添: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瓣反流、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代谢需 求增添的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动静脉瘘等)。[1] 诱因( 1)治疗不妥:主要为洋地黄用量不妥(过度或不足)。以及合

并使用了克制心肌缩短力(异搏定、β 阻滞剂)或致使水钠潴留(大剂量非甾体抗炎药)的药物。(2)感染:呼吸道感染和感染性心内膜炎是较重要的诱因。(3)心律失态:特别是心室率快的心房抖动和其余迅速心律失态。(4)肺动脉栓塞。(5)体力或精神负担过大。[1] 临床分型心脏构造(一)按心力弱竭发展的速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以慢性居多。 急性者以左心衰竭较常有,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二 )依据心力弱竭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尽心衰竭。左心衰竭的特色是肺循环淤血;右心衰竭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 现。(三 )缩短性或舒张性心力弱竭因心脏缩短功能阻碍致缩短 期排空能力减弱而惹起的心力弱竭为缩短性心力弱竭。临床特 色是心腔扩大、缩短末期容积增大和射血分数降低。绝大部分 心力弱竭有缩短功能阻碍。充血性心力弱竭时舒张功能异样的 重要性,最近几年改日趋遇到重视。它可与缩短功能阻碍同时 出现,亦可独自存在。舒张性心力弱竭是因为舒张期心室主动 废弛的能力受损和心室的适应性降低致使心室在 舒张期的充盈受损,心室压力—容量曲线向左上方移位,因 此心搏量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增高而发生心力弱竭,而代 表缩短功能的射血分数正常。舒张性心力弱竭的发活力制有: ①左室废弛受损。特别如在心肌缺血时,心肌肌浆网摄入钙 离子的能力减弱,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水平降低缓 慢,致主动废弛受损;②心肌肥厚和心肌僵直度增添(伴居心

(完整版)儿童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建议指南(2020年修订)

(完整版)儿童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建议指南(2020年修订)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儿科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也是导致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006年中华儿科杂志发布了“小儿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建议”,对我国儿童心衰的临床诊治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近15年来心衰领域的新进展较多,为进一步规范儿童心衰诊治、康复管理及预防,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儿童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及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委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心力衰竭协作组、儿童心肌病精准诊治协作组,征求全国儿科心血管相关专家意见与建议,根据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参考2013年加拿大心脏协会与2014年国际心肺移植协会以及2018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发布的有关儿童和成人心衰的相关指南,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经验,撰写2020年修订版诊疗建议。 一、儿童心衰得定义与病因 (一)儿童心衰的定义 心衰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同时引起

神经内分泌调节障碍,对心脏及全身各器官造成影响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 (二)儿童心衰的病因 心衰可发生于胎儿期或儿童期任何年龄段,病因呈高度异质性,可为先天性或获得性,不同年龄段的病因亦不相同,心肌炎、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和代谢性疾病等在任何年龄段均可能导致心衰。感染、运动、贫血、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等是诱发心衰的常见因素。儿童心衰的病因分类及代表性基础疾病或因素如下: 1.心室功能不良:(1)心源性疾病或因素包括①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心肌致密化不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代谢性心肌病、线粒体心肌病); ②感染及免疫介导的心肌损伤[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③心肌缺血或梗死[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左冠状动脉主干闭锁、伴冠状动脉瘤的川崎病、冠状动脉炎、早发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④心律失常(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伴心动过缓、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⑤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包括伴心室功能不良的复杂CHD及其术后;⑥药物、毒物或放射线暴露[抗肿瘤药(柔红霉素等)、抗精神病药物、重金属中毒、药物滥用、放

慢性心力衰竭诊疗规范(标准版)

慢性心力衰竭诊疗规范 【概述】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在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病情缓慢加重,一般均有代偿性心脏扩大或肥厚及其代偿机制,当发生代偿失调即出现的慢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左心衰竭血流动力学机制是肺淤血、肺水肿;而右心衰竭则是体循环静脉淤血和水钠潴留。常发生左心衰竭后,右心也相继发生功能损害,最终导致全心衰竭,而出现右心衰竭后,左心衰竭症状可有所减轻。 【临床表现】 1.左心衰竭 (1)症状:①呼吸困难:轻者仅于较重体力活动时发生呼吸困难,休息后很快消失,为左心衰竭的最早表现;出现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即在熟睡中憋醒,被迫坐起,为左心衰竭典型的临床症状。重者休息时也感呼吸困难,被迫采取半卧位或坐位,称为端坐呼吸。②咳嗽:其特点是劳力性咳嗽或卧位后不久咳嗽,尤其是夜间刺激性干咳,可咳泡沫样痰,严重者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状痰。③咯血:由于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所引起,多并呼吸困难。④疲乏无力、失眠、心悸等。⑤潮式呼吸:见于严重心力衰竭,预后不良时,老年患者更易出现。 (2)体征:除原发心脏病的体征外,有呼吸急促、发绀,高枕卧位或端坐体位。触诊心尖冲动可向下移位,可出现交替脉。心界扩大,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随心力衰竭程度不同,两侧肺底可闻及不同程度对称性湿哕音,可伴有哮鸣音。 2.右心衰竭 症状:主要为慢性持续性体循环淤血,并引起其他各脏器功能改变,如上腹部胀满是右心衰竭较早的症状;胸骨左缘可听到右心室舒张期奔马律,三尖瓣区可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除以上体征外,有原发心脏病体征和诱发心力衰竭疾病体征。

心力衰竭诊疗规范

心力衰竭诊疗规范 概述 心力衰竭(简趁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者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者射血能力受损的 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艰难和乏力(活动耐量受限) ,以及液体潴留(肺 淤血和外周水肿)。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是当今最重要的心 血管病之一。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衰可分为 LVEF 降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fraction ,HF-rEF), LVEF 中间值的心衰 (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 HFmrEF)和 LVEF 保留的心衰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HF-pEF)(表 1) 。LVEF 是心衰患者分类的重要指标,也与预后及治 疗反应相关。根据心衰发生的时间、速度、严重程度可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在原有慢 性心脏疾病基础上逐渐浮现心衰症状、 体征的为慢性心衰。 慢性心衰症状、 体征稳定 1 个月 以上称为稳定性心衰。 慢性稳定性心衰恶化称为失代偿性心衰, 如失代偿蓦地发生则称为急 性心衰。急性心衰的另一种形式为心脏急性病变导致的新发心衰。 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评估 一、临床状况评估 (一)判断心脏病的性质及程度 1.病史、症状及体征:详细的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可提供各种心脏疾病的病因线索。 接诊时要评估容量状态及生命体征,监测体质量,估测颈静脉压,了解有无水肿、夜间阵发 性呼吸艰难以及端坐呼吸。 表 心衰类型 1 症状±体征a 2 LVEF<40% 3 -- a .相关的结构性心脏 病(LVH 和/或者LAE ) b .舒张功能不全 LVEF=左室射血分数; LAE=左心房扩大; LVH=左心室肥厚 a . 心衰早期(特别是HFpEF )和用利尿治疗的患者可能没有体征; 症状±体征a LVEF>50% 1.利钠肽水平升高b 2.至少符合以下一条附 加标准: a .相关的结构性心脏 病(LVH 和/或者LAE ) 症状±体征a LVEF<40%~49% 1.利钠肽水平升高b 2.至少符合以下一条附 加标准:

心衰诊疗规范

心衰 【定义】 心衰指因心病日久,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以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吐痰涎,水肿少尿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 【类病鉴别】 l、支饮:亦有心悸、气促等症状,但具有心包积液症状和体征,如奇脉、脉压小、心音遥远等,X线及B超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 2、哮病:无心脏病史,以发作性喉间哮鸣有声为特征。但哮病日久可形成肺心病而出现心衰。 4、肺胀:有久咳、哮病等肺部病史,有桶状胸、肺部即呈过消音等体征,X线胸透示透亮度增加。 5、肾水:小便常规见蛋白、管型等。 【辨证分型】 1气阴两虚, 证候: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疲乏无力,心烦失眠,口干盗汗,下肢水肿,头晕。 舌象:舌红少津。 脉象:脉细数无力或促。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加减:人参、麦冬、五味子。 针灸:喘不能平卧者,取肺腧、合谷、膻中穴;心悸不宁者,

取曲池;水肿者,取水分、水道、阳陵泉;咳嗽痰多者,取尺泽、丰隆。 2气虚血瘀 证候:心悸气短,胸闷胸痛,神疲乏力,面色灰青,唇青甲紫,食少腹胀,下肢微肿。 舌象: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 脉象:脉涩或结代。 治法:益气活血 方药:人参养荣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黄耆、当归、白芍、熟地黄、五味子、桂心、远志、桃仁、红花、川芎。 针灸:喘不能平卧者,取肺腧、合谷、膻中穴;心悸不宁者,取曲池;水肿者,取水分、水道、阳陵泉;咳嗽痰多者,取尺泽、丰隆。 3心阳气虚 证候:心悸、气短、胸闷、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头晕。 舌象:舌淡,苔薄白。 脉象: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阳益气 方药:保元汤加减:人参、黄芪、肉桂、生姜、甘草。 针灸:喘不能平卧者,取肺腧、合谷、膻中穴;心悸不宁者,取曲池;水肿者,取水分、水道、阳陵泉;咳嗽痰多者,取尺泽、丰隆。

心衰病中医诊疗方案

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2022 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内科学》 (张伯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年出版)。 (1) 以胸闷气喘、心悸、水肿为主症。 (2) 早期表现为劳苦后气短心悸,或者夜间突发喘咳惊悸、端坐后缓解。随着病 情 发展心悸频发,动则喘甚,或者端坐呼吸,不能平卧,水肿以下肢为甚, 甚则全身水肿。常伴乏力、腹胀等。 (3) 多有心悸、胸痹、真心痛、心痹(风湿性心脏病)、心瘴(心热病) 等病史。 2. xx 诊断标准 指南》。 (1) 主要条件: ①阵发性夜间呼吸艰难或者端坐呼吸;②颈静脉怒张;③肺部罗音;④心脏扩大; ⑤急性肺水肿;⑥第三心音奔马律;⑦静脉压增高>1.57kpa(16cmH 2O);⑧循环时间>25 秒;⑨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 (2) 次要条件: ① 踝部水肿;②夜间咳嗽活动后呼吸艰难;③肝肿大;④胸腔积液;⑤ 肺活量降低到最大肺活量的;⑥心动过速;⑦治疗后5 天内体重减轻〉 4.5kg。 同时存在2 个主项或者1 个主项加2 个次项,即可诊断为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指标:

①收缩功能: 以收缩末及舒张末的容量差计算射血分数( EF 值),虽不够精确,但方便实用。正常EF 值>50%,运动时至少增加5% 。②舒张功能: 目前大多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二尖瓣血流频谱间接测定心室舒张功能,心动周期中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为E 峰,舒张晚期心室充盈最大值为A 峰,E/A 为两者之比值。正常人E/A 值不应小于1.2,中青年应更大。舒张功能不全时,E 峰下降,A 峰增高,E/A 比值降低。 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方案,主要是根据患者白觉的活动能力划分为心功能四级,心力衰竭三度: I 级(心功能代偿期): 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普通活动不引起疲惫、心悸、呼吸艰难或者心绞痛。参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22 年发布的〈〈中国心力 衰竭诊断和治疗II 级( I 度心衰): 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歇息时无白觉症状、但平时普通活动下可浮现疲惫、心悸、呼吸艰难或者心绞痛。 HI 级(n 度心衰): 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普通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 W 级(HI 度心衰): 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歇息状态下也浮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二)证候诊断 1. 慢性稳定期 参照〈〈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2022 年)和〈〈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

心衰(慢性心力衰竭)诊疗常规

心衰(慢性心力衰竭)诊疗常规 心衰(慢性心力衰竭)诊疗常规 心衰指心气不足,虚衰而竭,或心气本衰复为外邪所困而引起的血行不畅,机体血虚或血瘀的病理状态。其临床表现为心阳不振,阳虚水泛或阳虚血瘀引起的心悸怔忡,喘满咳唾,不能平卧,小便不利,身体浮肿等一组症候群。慢性心力衰竭即归属于本病范畴。 一、诊断 中医诊断参照2002年5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西医诊断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 二、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气虚血瘀,水湿停滞证 症状:心悸、气短、面色晦暗,夜寐易发胸憋气短,坐起则缓解,口唇青紫,颈脉怒张,胸胁满闷,胁下痞块,或痰中带血,小腿内踝足跗浮肿,小便短少,舌有紫斑、瘀点,脉细涩或结、代。 治法:益气活血利水 方药:四君子汤合冠心Ⅱ号方、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党参30g、云苓15g、白术12g、丹参30g、川芎12g、红花12g、赤芍12g、泽泻15g、泽兰15g、葶苈子30g、益母草30g、甘草6g。 若胸痛重者加枳壳、降香、郁金理气活血止痛;气虚明显者,改党参为红参,加黄芪益气养心;水肿重者加北车前子、猪苓、川椒目利水消肿。 中成药:黄芪注射液,补中益气,适用于症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等,10-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1-2次/日;2.气阴两虚,血瘀水停证 症状:心悸、气短、乏力,活动则加重,夜寐易发胸憋气短,坐起则缓解,面色恍白,自汗或盗汗,头晕,面颧暗红,口干,舌质淡

红,苔白或舌红少苔,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数无力或结、涩、代。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利水 方药:生脉散加味。西洋参(或党参20 g、太子参30 g)9g、麦冬15g、五味子12g、丹参30g、川芎12g、赤芍12g、红花12g、泽兰15g、泽泻15g、葶苈子30g、益母草30g、甘草6g。 阴血虚较重者,加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偏阳虚者,改西洋参为红参,加桂枝、干姜、细辛温补心阳。 中成药:根据病情选取1-2种应用。 生脉饮,益气养阴。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乏力,自汗或盗汗等。每次服20ml,每日3次。 生脉注射液, 益气养阴,止渴固脱,敛汗生脉。用于气虚津亏,气阴两伤之胸闷,头晕心悸,脉虚无力,汗多口渴,喘急欲脱,舌红少津,脉虚软或弦细数等症。40-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滴,日1次。 参麦注射液, 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用于治疗气阴两虚之头晕心悸,脉虚无力,汗多口渴,喘急欲脱,舌红少津,脉虚软或弦细数等症。40-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日1次。3.气虚阳虚,血瘀水停证 症状:心悸,喘息不能平卧,颧唇紫绀,脘痞腹胀,下肢浮肿,形寒肢冷,或伴胸水、腹水,大便溏泻,小便短少,舌体胖大,质淡紫,苔薄白润,脉沉细无力或结、代。 治法:益气温阳,活血利水 方药:参附汤、四君子汤加味。红参9g、熟附子12g、桂枝10g、白术12g、云苓15g、丹参30g、川芎12g、红花12g、赤芍12g、葶苈子30g、泽兰15g、泽泻15g、益母草30g、大腹皮15g、椒目15g、甘草6g。 气虚明显者,加黄芪,改红参为15g;水饮内盛,喘促明显者加生姜皮,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 中成药: 芪苈强心胶囊,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适用于症见心

心力衰竭诊疗规范

心力衰竭 【定义】 心力衰竭(heartfaihure)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常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病的终末阶段。 中医虽无心力衰竭的病名,但类似心力衰竭的一些证候,多属于“心悸”“水肿”“喘咳”“痰饮”等范畴。 【诊断标准】 (一)左心功能不全 1.阵发性呼吸困难,常在体力活动后、睡眠时发作,严重时呈端坐呼吸及心源性哮喘; 2.咳嗽,平卧时加重;3.咳痰,咳白色泡沫样浆液痰,严重时咳粉红色泡沫样痰;4.左心扩大,第一心音低钝,可听到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 5.交替脉; 6.肺部湿罗音,多分布于两肺底。 (二)右心功能不全 1.腹胀、食欲低下,恶心、呕吐; 2.颈静脉怒张; 3.肝大,肝颈回流阳性。 4.右心扩大,可听到奔马律。 5.下肢浮肿,严重时出现腹水或胸水。 (三)实验室检查: 1.X线检查: 左心衰: 肺静脉充盈期:见肺上叶静脉扩张,下叶静脉较细,肺门血管阴影清晰;肺间质水肿期:肺门血管影增粗,模糊不清,肺血管分支扩张增粗;肺泡水肿期:密度增高的粟粒状阴影,继而发展为云雾状阴影;急性肺水肿:可见自肺门伸向肺野中部及周围的扇形云雾状阴影;此外左心衰还可见局限性肺叶间、单侧或双侧胸水。右心衰:心影增大,上腔静脉增宽,右房、右室增大,可伴有单侧或双侧胸水。 2.心超:EFV0.50。 3.血流动力学检查: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2.4KPa,出现肺瘀血;>3.3KPa 重度肺瘀血,4Kpa肺水肿。 心脏指数(CI),V2.2L/mini f2,出现低心排血量症状群。 (四)心功能分级(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1928年标准) 心功能I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

心内科诊疗规范

心内科诊疗规范 一、慢性心力衰竭 【定义】 除外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由于心肌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和症,临床上以肺合/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灌流不足为特征。 【病因】 1、心脏本身病变 (1)缺血性心肌损害 (2)心肌炎和心肌病 (3)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 2、心脏复荷过重 (1)压力复荷过重 (2)容量复荷过重 3、诱因: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治疗不当,原有心脏病加重或伴其他病。 【分型】 1、按起病缓急分为:慢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力衰竭 2、按部位分: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 3、按心动周期分: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 【临床表现】 一、左心衰竭左心衰以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为主: (一)症状 1、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 (1)劳累性呼吸困难 (2)端坐呼吸 (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4)急性肺水肿 2、咳嗽、咳痰、咳血可有吞咽困难,音哑 3、乏力、疲倦、头晕、心慌 4、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 (二)体征 1、肺部湿啰音 2、心脏体征:交替脉,HR升高,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P2亢进 二、右心衰竭以体静脉淤血的表现为主: (一)症状 1、消化道症状腹胀、恶心、呕吐

2、劳力性呼吸困难 (二)体征 1、对称性凹陷性水肿 2、颈静脉征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症阳性 3、肝脏肿大 4、心脏体征右室扩大,三尖瓣关闭不全 【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心脏扩大、肺瘀血征。 2、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腔大小、瓣膜结构与功能。测量心功能,收缩功能: 射血分数(EF值),舒张功能:E/A值<1。 3、心电图检查了解心肌缺血、心肌劳损、心室肥大、心律失常。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肝功能。 5、神经激素细胞因子检查儿茶酚胺(CA)、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加人5)、脑钠肽(BNP)。 6、6分钟步行试验6分钟步行距离评价患者的运动耐量和预后预测,6分钟步行预测对步行100米-450米/6min的心衰病人有意义。 【诊断】 基础心脏病诊断 病理解剖诊断 病理生理诊断 心功能分级 心功能分级心功能状态客观评价 I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A级:无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 II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无症状,一般体力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B级:有轻度心血管病变客观证据 III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无症状,轻微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C级:有中度心血管病变客观证据 IV体力活动能力完全丧失。休息亦有症状,活动时加重。D级:有重度心血管病变客观证据 【鉴别诊断】 左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鉴别,右心衰竭引起的水肿与肾性水肿、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肝硬化鉴别。 【治疗】 一、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去除心力衰竭的始动机制; 2、调节心衰代偿机制:拮抗神经内分泌异常激活和调节细胞因子,逆转心室重塑; 3、缓解症状: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排血量。 二、治疗目的:主要是提高心衰患者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防止心肌损害进一

2020ICU急性心力衰竭诊治常规

急性左心衰竭诊疗规范 【定义】心衰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及外周水肿)等。急性心衰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临床综合征,心衰症状和体征迅速发生或急性加重,伴有血浆利钠肽水平升高,常危及生命,需立即进行医疗干预,通常需要紧急人院。急性心衰是年龄>65岁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其中15%一20%为新发心衰,大部分则为原有慢性心衰的急性加重,即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急性心衰预后很差,住院病死率为3%,6个月的再住院率约50%,5年病死率高达60%。急性心衰分为急性左心衰竭和急性右心衰竭,前者最常见,属本部分重点讨论范畴。 【诊断要点】 应根据基础心血管疾病、诱因、临床表现(病史、症状和体征)以及各种检查(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利钠肽)作出急性心衰的诊断,并评估严重程度、分型和预后。 (一)临床表现 急性心衰的临床表现是以肺淤血、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器官低 灌注为特征的各种症状及体征。 1.病史、症状及体征:大多数患者既往有心血管疾病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原心功能正常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疲乏或运动耐力明 显减低,以及心率增加15—20次/min,可能是左心功能降低的最早期征兆。呼吸困难是最主要的表现,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表现为劳 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查体可发现心

脏增大、舒张早期或中期奔马律、P:亢进、肺部干湿啰音、体循环淤血体征(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和骶部水肿、肝肿大、腹腔积液)。 2.急性肺水肿: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烦躁不安,并有恐惧感,呼吸频率可达30—50次/rain,咳嗽并咯出粉红色泡沫痰,心率快,心尖部常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湿哕音和哮鸣音。 3.心原性休克:在血容量充足的情况下存在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伴有组织低灌注的表现尿量<0.5 m1/Kg.h、四肢湿冷、意识状态改变、血乳酸>2 mmol/L、代谢性酸中毒(pH值<7.35)。 (二)急性左心衰的初始评估 1.尽早进行无创监测,包括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及连续心电监测。若SpO2:<90%,给予常规氧疗。呼吸窘迫者可给予无创通气。根据血压和/或淤血程度决定应用血管扩张药和威利尿剂。 2.应及时启动查体、检查和治疗。应尽快明确循环呼吸是否稳定,必要时进行循环和/或呼吸支持。迅速识别出需要紧急处理的临床情况,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血压急症、严重心律失常、心脏急性机械并发症、急性肺栓塞,尽早给予相应处理。 (三)辅助检查 1.心,电图、胸片和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均需急查心电图、胸片、利钠肽水平、肌钙蛋白、尿素氮(或尿素)、肌酐、电解质、血糖、全血细胞计数、肝功能检查、促甲状腺激素、D二聚体。怀疑并存感染的患者,可检测降钙素原水平指导抗生素治疗。 2.超声心动图和肺部超声: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心衰患者,推荐立即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脏结构和功能不明或临床怀疑自既往检查以来可能有变化的患者,推荐在48 h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床旁胸部超声检查可发现肺间质水肿的征象。 3.动脉血气分析:血气分析视临床情况而定,不能通过指脉氧仪监测氧合情况、需要明确酸碱状态和动脉CO:分压(PaCO:)情况时可进行检测,尤其是伴有急性肺水肿或有COPD者。心原性休克患者应行动脉血气分析(11 a,C)。 (四)监测 1.无创监测:急性左心衰患者需严密监测血压、心率、脉律、呼吸频率、SpO2,监测出入量及每日体重,每日评估症状和体征变

心力衰竭指南2023新分类和治疗

心力衰竭指南2023新分类和治疗 指南指出,我国近年来心衰的诊疗水平虽有所提升,临床实践中仍然存在诊疗不足及治疗不当现象,不同等级医院差距较大,与美国比较仍有一定差距。心衰患者总体住院结局指标尚可,但地区和医院间的差异仍较显著,且仍面临30天再住院率相对较高的问题。 指南也指出,今后将建立健全国心衰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体系,促进心衰诊疗过程规范化,提高心衰及其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能力,提升区域间心衰诊疗同质化水平。 心衰定义和新分类 指南指出,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定义包含三个方面:(1)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舒张功能)和(或)射血能力(收缩功能)受损;(2)产生相应的心衰相关的临床症状和(或)体征; (3)通常伴有利钠肽水平升高,和(或)影像学检查提示心原性的肺部或全身性淤血,或血液动力学检查提示心室充盈压升高的客观证据。 指南介绍了不同的心衰分类。其中根据LVEF水平,可分为不同类型的心衰,增加了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decreased

ejection fraction,HFdecEF)、改善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improved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impEF),具体定义见图1。 心衰分期 心衰分4期:控制危险因素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或延缓心衰发生

指南将心衰的发生发展分为4期:A期为心衰风险期,B期为心衰前期,C期为症状性心衰期,D期为晚期心衰。 心力衰竭分期(阶段) 针对心衰患者的一级预防,指南建议,主要通过控制心衰的危险因素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减少或延缓心衰的发生。 心衰的诊断和评估 心衰的评估包括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液动力学监测、远程监测评估、运动耐量评估、生活质量评估、容量状态评估等方面。 其中临床评估除了考虑病史、临床表现,还应注中家族史,对于可疑家族性/遗传性心肌病导致心衰患者,应开展包括至少3代亲属的家族史采集。

2021中国心力衰竭指南

2021中国心力衰竭指南 摘要: 1.2021 中国心力衰竭指南的概述 2.心力衰竭的定义和分类 3.心力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4.心力衰竭的诊断和评估 5.心力衰竭的治疗 6.心力衰竭的预防和管理 正文: 【2021 中国心力衰竭指南的概述】 2021 中国心力衰竭指南是由中国心血管病学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旨在为我国心力衰竭的临床诊疗提供规范化的指导。该指南全面梳理了心力衰竭的定义、分类、病因、发病机制、诊断、评估、治疗、预防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提高我国心力衰竭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心力衰竭的定义和分类】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在长期的生理和病理因素作用下,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从而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病情轻重和病程长短,心力衰竭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又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心力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心力衰竭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瓣膜

病、心肌病等。这些病因导致心肌损伤、心肌缺血、心肌肥厚等病理改变,进而引发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减少的病理生理过程。 【心力衰竭的诊断和评估】 心力衰竭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诊断的关键是确定心脏功能状态,常用的评估方法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功能分级。此外,心衰标志物如B 型利钠肽(BNP)和N-末端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等也有助于诊断和评估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治疗】 心力衰竭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症状缓解和并发症防治。病因治疗主要是针对冠心病、高血压等原发病进行治疗。症状缓解主要采用利尿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以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并发症防治包括预防和控制心律失常、血栓和栓塞、肺部感染等。 【心力衰竭的预防和管理】 心力衰竭的预防主要包括生活习惯的调整,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对于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应积极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以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病风险。

急性左心衰诊疗规范

急性左心衰诊疗规范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急性左心衰诊疗规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急性左心衰诊疗规范的全部内容。

急性左心衰诊疗规范 急性左心衰: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 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症。 临床表现 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常达每分钟3040次/分,强迫坐位、面色苍白、发绀、 大汗、烦躁,同时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极重者可因脑缺血缺氧致神志模糊。双肺可闻及广泛湿罗音及哮鸣音心尖部可闻及心音减弱,心率快,同时可闻及舒张 期奔马律.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既往有基础心脏疾病及突发呼吸困难,强迫坐位、面色苍白、发绀、大汗、烦躁,咳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可闻及广泛湿罗音及哮鸣音心尖部可闻及心音减弱,心 率快,闻及舒张期奔马律. 胸部x线检查基本可以明确急性左心衰应与支气管哮喘,ARDS,肺栓塞予以鉴别. 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缺氧与呼吸困难是致命危险,必须尽快予以缓解。 处理步骤 1。予以患者半卧位或端坐体位,双腿下垂或双下肢轮换结扎,以减少静脉回流。同时予以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床旁心电图检查。 2。立即高流量鼻导管或面罩湿化给氧,氧合严重衰竭的应予以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正压通气给氧,增加肺泡内压,加强肺换气,对抗组织液渗透。 3。建立静脉通道,留置导尿。急抽血查血气分析,血常规,脑钠肽肾功能,电解质,心肌损伤标记物。 4.镇静,予以小剂量吗啡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镇静患者,减少心脏负荷,减少外周阻力.注意预防呼吸抑制。

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解读

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解读 概述 1.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逝去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上升趋势。为了规范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最新的《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3年版)》,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权威的参考。 诊断标准 2. 心力衰竭的诊断应基于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新指南对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规定,包括症状的程度、心功能的分级等方面,使诊断更加科学、准确。 治疗原则 3. 治疗原则是心力衰竭管理的基础,新指南对治疗原则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制定,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面。 药物治疗 4. 药物治疗一直是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手段,新指南对常用的药物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剂量调整建议,同时也提到了一些新型药物的使用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非药物治疗 5. 除了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也占据了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地位。新指南对运动训练、心理干预、营养支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积 极推广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手术治疗 6. 部分心力衰竭患者可能需要行手术治疗,新指南对手术治疗的适 应症、手术方式和术后管理进行了详细说明,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 全面的指导。 并发症防治 7. 心力衰竭常常伴随着多种并发症,如快速性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等,新指南对这些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详细介绍,强 调对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和干预。 康复和管理 8. 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和长期管理同样至关重要,新指南对患者的 康复训练、长期管理、定期随访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并提出了相关建 议和指导。 结语 9. 作为一种常见但危害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具有挑战性,而新发布的《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3年版)》

心力衰竭分级诊疗技术方案

附件1 心力衰竭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 一、建立心力衰竭患者分级诊疗健康档案 根据心力衰竭(心衰)患病率、发病率、就诊率和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确定适合分级诊疗服务模式的患者数量,评估病情和基本情况。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为适合分级诊疗患者建立联通二级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电子健康档案(含心力衰竭专病信息)。 二、明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心衰患者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按照疾病诊疗指南、规范,结合上级医院已制定的疾病诊疗方案进行规范诊治,监督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建立健康档案和专病档案,做好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患者基本治疗、康复治疗、随访及定期体检;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实施双向转诊。 二级以上医院负责心衰患者的临床诊断,按照疾病诊疗指南及相关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实施患者

年度专科体检和基础心脏病、合并症的评估;指导实施双向转诊;定期对下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其中,二级医院负责急症和重症患者的救治,稳定患者病情,根据自身技术能力提供诊疗服务或转诊,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三级医院负责新发心衰、急性心衰、疑难危重患者的救治,对下级医疗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利用医联体创新服务模式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探索建立三级医院心血管专科医生和专科护士、二级医院心血管病专科医师(含相关专业中医类医师,下同)和专科护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含中医类医师,下同)和社区护士协同服务模式。将二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科与全科、健康管理与疾病诊疗服务紧密结合,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诊疗、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可吸收临床营养师、康复治疗师、临床药师、心理咨询师等人员参与服务。全科医生将公共卫生服务与日常医疗服务相结合,以患者为中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