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检卫检本科循环
医学检验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计划

医学检验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计划本专业属于医学学科门类中的二级类(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本专业代码:100304一、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医学检验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并且保证他们有适当的基础在毕业后能够进行终身学习和在检验医学领域内进一步深造。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有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础医学、医学检验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态度,为毕业后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的态度、知识和技能:态度目标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愿为医学科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2.树立关爱病人观念,尊重病人人格,保护病人隐私;坚持以预防疾病发生、减轻和驱除患者的病痛为己任。
3.充分认识医患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性,并积极与病人及病人家属进行交流。
4.热爱医学检验工作,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5.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到不断自我完善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6.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尊重个人信仰,尊重每一个人,理解其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超出自己的业务能力而不能有效处理的医学检验活动,主动寻求其他检验医师的帮助。
8.始终将病人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9.具有创新精神和敢于怀疑、敢于分析批判的精神,具有为新知识产生、新技能的发现做出贡献的意识。
10.尊重同仁,增强团队意识。
11.树立依法执业的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及自身的权益。
知识目标1.基本掌握生物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基本掌握相关生物科学、物理学、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医学的理论知识及其研究方法,指导今后的医学检验工作实践。
3.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及其异常情况下的各种变化特征。
4.了解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发生机理及诊断和防治原则。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材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材
佚名
【期刊名称】《检验医学教育》
【年(卷),期】2003(000)004
【摘要】为适应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培养面向21世纪医学检验
专业的新型人才,遵循临床检验专业的教学规律,以适应整个社会对临床检验本科五
年制教学需要,特编写本套教材。
本套教材力求突出三基和五性。
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五性即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实用性。
注重教材的整体优化及编写的标准化、规范化。
全套教材共10种,均由临床教学一线人员参与编写。
本套教材将于2004年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陆续出版。
【总页数】1页(P)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
【相关文献】
1.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材 [J],
2.高等医学院校转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学业分析 [J], 徐漫欢;苏苗赏
3.信息动态: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学会‘97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学术会议暨第十届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检验专业校际协作会议将於1997年10月在贵阳召开 [J], 无4.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检验专业本科教材《医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学》出版 [J], 无
5.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四届二次会议、药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二届二次会议在杭召开 [J], 张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PDCA缩短生化检验实验室内周转时间

应用PDCA缩短生化检验实验室内周转时间鱼丽娟;曹三成;吴守振;陈葳【摘要】目的针对临床和患者不满意度较高的生化检验实验室内周转时间(TAT),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和临床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6月,统计西安市儿童医院生化检验TAT不合格率.2017年7-10月通过应用PDCA管理工具,购置生化流水线、采用分离胶采血管、人员宣贯培训,观察生化检验TAT在改进前后的变化.结果 2017年7-10月,生化检验TAT不合格率由40.0%下降为1.2%.TAT中位数和第90百分位数分别由224 min和313 min下降至105 min 和154 min.应用PDCA前后TAT不合格率、TAT中位数、TAT第90百分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应用PDCA管理工具能够缩短TAT,提高检验检测效率.【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8(015)018【总页数】4页(P2757-2759,2764)【关键词】样本周转时间;实验室内周转时间;PDCA【作者】鱼丽娟;曹三成;吴守振;陈葳【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院检验科 710003;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院检验科 710003;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院检验科 710003;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9样本周转时间是指经历检验前、检验、检验后过程中两个点之间的时间[1]。
《三级儿童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和《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CNAS CL-02,2012)对检验报告的时效性都有明确的要求,规定检验结果的报告时间应满足临床需求[2]。
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7年7月颁布实施的卫生行业标准(WS/T 496-2017)《临床实验室质量指标》中明确指出,样本周转时间包括实验室内周转时间(TAT)和检验前周转时间两项质量指标[3]。
2022-2023年医学检验期末复习-卫生统计学(本科医学检验)考试全真模拟全知识点汇编押题第六期(

一.综合考核题库(共 35 题)1.下列哪些疾病常用病死率A、关节炎B、消化道溃疡C、流行性出血热D、结核病E、心机梗死正确答案:C,D,E2.对待队列研究中的失访,下列那些叙述是正确的A、应尽可能减少失访B、若发现有失访,应迅速选择类似的对象补充到研究中来C、应尽可能获得失访者的基线资料甚至结局D、可将失访者与未失访者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E、应设法估计失访可能导致的影响的大小正确答案:A,C,D,E3.下列哪项不符合病例对照研究的定义和内涵A、选择患有某病和未患有某病的人群为研究对象B、调查病例组与对照组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C、分析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和暴露人群等指标D、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E、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正确答案:C4.分析疾病的年龄分布可用A、标点地图B、横断面分析C、直方图D、出生队列分析E、病例-对照调查正确答案:B,D5.影响人群易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有A、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B、通过预防接种C、新生儿的增加D、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E、易感人群的迁入正确答案:A,B,D6.暴露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B、与疾病可能有关的研究者关注的因素C、在任何研究中都不是混杂因子的因素D、暴露与结局可能是正关联、负关联或无关联的关系正确答案:B,D7.病例对照研究中的信息偏倚的主要来源有A、回忆偏倚B、病例诊断错误C、调查者偏倚D、无应答E、仪器测量误差正确答案:A,B,C8.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不包括A、检测B、抽查C、队列研究D、现患调查E、生态学研究正确答案:C9.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在于A、提供病因线索B、帮助认识疾病特征C、提出治疗方案D、有助于制定防制策略E、可以确定病因正确答案:A,B,D10.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构模式是A、研究人群中已发生的疾病与已经发生暴露的关系B、先确定病人,再追溯可能与疾病有关系的因素C、必须确认暴露是发生在疾病之前D、对照必须没有可疑暴露E、病例必须对可疑因子有暴露正确答案:A,B,C11.队列研究中的累积发病率具有如下一些特征A、适应于样本较大的固定人群B、单位是时间-1C、量值变化 0~1D、因本身有时间单位,故报告中不必报告时段E、表示一个人在特定时期内发生该病的概率正确答案:A,C,E12.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疾病正确答案:错误13.下列哪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是A、相对经济B、根据所得结果可以估计相对危险度C、可计算发病率D、选择无病者作为对照E、对暴露因素的估计可能存在偏性正确答案:C14.我国规定甲类传染病有A、乙型病毒性肝炎B、麻风病C、霍乱D、炭疽E、鼠疫正确答案:C,E15.影响筛检效果评价的偏倚有A、选择性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领先时间偏倚E、病程长短偏倚正确答案:A,D,E16.现接到有食物中毒发生报告,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 )。
医院员工应知应会手册

第一章迎检准备方法一、评审材料准备原则PDCA循环原则:P(Plan)计划---靠制度和文件体现,D(Do)执行---靠记录体现,C(Check)检查----考记录体现,A(Action)行动—靠记录、文件体现,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可行的一套经验进行推广,对存在的问题再次进行循环解决。
具体方式:有一套指导文件、有具体实施步骤、有定期质量分析、有针对问题整改。
二、科室怎样准备迎检1.科室规章制度:根据医院层面的规章制度制定本科室的制度和科室特有的规章制度2.医务人员岗位职责。
3.12-14年每年都要有工作计划:要与医院大项工作相吻合,有哦“医、教、研”工作任务和目标、医疗质量改进措施实施等。
4.有诊疗项目表和业务范围的文字材料。
5.本科室的各种诊疗操作的技术规范文件,12---14年有修订。
6.有业务培训材料、签到表、参加人员、主题。
7.各类登记本、应急预案。
8.设备和耗材管理、使用、登记记录。
9.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及活动记录。
10.病历:包括为合理用药、合理用血、核心制度落实、手术、大手术或新开展技术的病历、高危、重症手术病历等。
三、如何应对检查1.保持自信、镇静。
友善的态度,请保持微笑。
2.只回答被问到的问题,并说你知道的。
不提供额外的信息,尤其当你不是100%确定时。
因为检查者会因此利用线索询问更多的问题。
3.在回答问题前应谨慎思考,如不清楚检查者提出的问题可请检查者在解说一遍。
如不知道答案,不要回答“不知道”,应该说“我去查一下再回复您”。
4必要时,可以利用你的笔记、文件夹、计算机文件、海报、医院网站等方式来帮忙回答问题,不必记忆所有的东西,但必须正确地说出相关资料的查阅位置和方法。
5.回答问题时可以参照政策;尽可能举出制度或流程以支持你的答案。
6.在回答检查者的问题时,避免使用含糊之词,要有自信,且回答“这是我们遵守的标准”。
7.在评审专家面前不要表示和同事的答案不统一,或强调你个人的不同意见或作业方式。
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包头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毕业生可在各级医院、体检中心、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学科研实验室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病理检验、输血检验及其相关领域工作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与特色(一)培养要求、特色1、热爱祖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2、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3、掌握现代医学检验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4、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和计算机操作水平;5、具有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质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方面(1)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具备优良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愿为医学科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2)树立服务意识,关爱病人,尊重病人,理解病人,注意保护病人隐私,不以医谋私。
(3)坚持认真求是的科学态度,切实按循证医学原则,将将及时、准确地提供真实可信的实验诊断信息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为临床制定防病治病方案提供依据,切实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和患者及其家属的利益。
(4)树立依法行医的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利益。
(5)尊重同仁,有团队合作精神。
2、知识方面(1)熟悉国家卫生工作及临床实验室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2)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3)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4)掌握临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检验、微生物检验、血液学检验、病理检验、输血检验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了解常用检验仪器的基本构件和性能;(5)掌握临床实验诊断指标的基础理论和临床意义,能正确解释和合理利用实验诊断结果,并具备一定为临床实验诊断提供咨询服务的能力;(6)数理统计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7)用一门外语阅读相关医学文献的能力;(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9)了解医学检验前沿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态。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总体质量的回顾性分析

教学㊃管理D O I:10.3969/j.i s s n.1672-9455.2024.02.034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总体质量的回顾性分析*柯培锋,黄妩姣,康春敏,欧财文,黄惠,王意,蓝锴,黄宪章ә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120摘要:对该院检验科指导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总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提高科室老师带教水平和论文总体质量提供理论依据㊂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该院检验科共指导本科实习生完成毕业论文141篇㊂其中合格论文141篇(100.00%),优秀论文12篇(8.51%),发表论文33篇(23.40%)㊂生化组毕业论文总数最多,共30篇(21.28%,30/141);微生物组优秀论文数最多,共4篇(33.33%,4/12)㊂发表论文数排名前5的专业组有:临检组7篇(28.00%,7/25),生化组6篇(20.00%,6/30),免疫组6篇(37.50%,6/16),微生物组6篇(27.27%,6/22),血液组4篇(33.33%,4/12)㊂各专业组之间优秀论文和发表论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具较强的科研能力㊂检验科在做好实习生日常管理和临床教学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实习生论文的进度要求和质量监督㊂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实习培训;毕业论文;医学教育;实验室中图法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9455(2024)02-0286-032018年1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其中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基本要求提及毕业生应具备创新能力和一定的科研发展潜能㊂实习基地具有指导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职责,撰写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思维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检阅实习基地综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㊂广东省中医院检验医学部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检验教研室,承担着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其他高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实习带教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指导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㊂为进一步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总体质量及提高科室老师的论文指导水平,现对在广东省中医院(下称本院)检验科实习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总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本院检验科实习并经科室老师一对一指导完成毕业论文撰写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进行回顾性分析㊂学生入科实习时间为每年的6-7月,实习时长为10~12个月,论文完成过程贯穿整个实习期㊂1.2方法1.2.1毕业论文总体情况分析统计每年的毕业论文总数㊁合格论文数㊁优秀论文数和发表论文数及其对应百分比㊂论文达到实习生高校的毕业要求,判为 合格 ;论文被实习生所在高校评为优秀毕业论文,判为 优秀 ;论文答辩后经科室指导老师和学生后期整理和修改,最终发表于国内外各类学术期刊,判为 发表 ㊂1.2.2各专业组对毕业论文的指导情况分析检验科共有9个亚专业组,分别为临检组㊁生化组㊁血液组㊁免疫组㊁微生物组㊁分子与遗传组㊁输血科㊁医学校准实验室㊁研究生团队组㊂统计并分析毕业论文选题在各专业组的分布情况㊂1.3统计学处理采用S P S 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㊂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毕业论文总体情况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本院检验科接收了来自全国13所高校共141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进行实习㊂科室老师共指导其完成本科生毕业论文141篇,其中合格论文141篇(100.00%),优秀论文12篇(8.51%),发表论文33篇(23.40%)㊂12篇优秀论文中发表了6篇(50.00%)㊂见图1㊂2.2各专业组本科实习生毕业论文指导情况比较检验科9个亚专业组中,生化组论文总数最多,共30篇(21.28%,30/141);微生物组优秀论文数最多,共4篇(33.33%,4/12)㊂发表论文数排前5的专业组有:临检组7篇(28.00%,7/25),生化组6篇(20.00%,6/30),免疫组6篇(37.50%,6/16),微生㊃682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2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2*基金项目:广东省广州市高校创新创业(就业)教育项目(2020P T102)㊂ә通信作者,E-m a i l:h u a n g x z020@163.c o m㊂网络首发h t t p://k n s.c n k i.n e t/k c m s/d e t a i l/50.1167.R.20231128.0950.006.h t m l(2023-11-28)物组6篇(27.27%,6/22),血液组4篇(33.33%,4/ 12)㊂各专业组之间优秀论文和发表论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图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合格/优秀/发表)年份分布情况表1各专业组本科实习生毕业论文指导情况比较[n(%)]组别n合格优秀发表临检组2525(100.00)1(4.00)7(28.00)生化组3030(100.00)1(3.33)6(20.00)血液组1212(100.00)0(0.00)4(33.33)免疫组1616(100.00)2(12.50)6(37.50)微生物组2222(100.00)4(18.18)6(27.27)分子与遗传组77(100.00)2(28.57)0(0.00)输血科77(100.00)1(14.29)2(28.57)医学校准实验室1818(100.00)1(5.56)2(11.11)研究生团队组44(100.00)0(0.00)0(0.00)合计141(100.00)12(8.51)33(23.40)χ2-10.2648.088P-0.2280.432注:-表示无数据㊂3讨论医学检验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撰写毕业论文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考查学生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2]㊂2015年以来,本科室共指导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141篇,所有论文均达到高校毕业要求,合格率为100.00%,说明本科室临床教学制度完善㊂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习管理㊁实习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有多种形式[3],实习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实习生特点合理选用㊂本院在做好学生的入科教育㊁专业轮转㊁出科考核㊁临床小课等日常管理和临床带教基础上,高度重视实习生论文的进度要求和质量监督,确保学生论文全部合格㊂学生刚来科室时,对实习比较生疏,因此科室带教老师需要具有较强的带教意识,提前做好论文选题,尽快教会学生查阅资料,耐心讲解临床与科研的关系,让学生在胜任实习岗位的前提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提出具有探讨价值的科学问题[4]㊂科室不设专门的脱产时间给学生撰写论文,学生的论文完成贯穿整个实习阶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科研动力来源于临床,研究成果最终又服务于临床[5],通过临床与科研的深度交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㊂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有多种[6],方法之一包括高校对优秀毕业论文进行评定,这种做法能让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态度更认真,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和指导老师都得到激励,真正提高论文质量㊂图1结果显示,除2019年以外,科室每年都有1~4篇毕业论文被实习生所属院校评为优秀论文㊂分析原因,2019年入科的学生因疫情暂停了后期实习,导致当年论文完成进度受影响㊂随后3年,科室积极调整教学方式,引入慕课[7]㊁虚拟仿真实验室[8]㊁双平台混合式教学[9]等基于网络平台的医学检验实践教学改革[10],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教学方式,将疫情对实习带教和论文指导的影响降到最低㊂至2021年12月31日,共有优秀论文12篇(8.51%,12/141)产出,说明科室老师对学生论文的指导不仅限于学生毕业合格要求,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各种方法和对策,努力提高论文质量,精益求精㊂论文写作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进行科学分析和总结,最终以论文形式发表㊁交流,达到指导和借鉴的目的,促进科学事业发展㊂学生实习和论文答辩结束,并不代表科室老师对学生论文的指导结束㊂老师需从论文选题㊁文献查阅㊁课题设计㊁实验操作㊁结果统计㊁论文撰写等多个环节对毕业生进行全面指导[11]㊂答辩后,老师还要与学生一起整理汇总评审专家对论文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论文进行必要补充和修改,积极投稿直至发表,最终闭环完成实习带教中对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12]㊂图1结果显示,科室每年都有1~6篇实习生论文发表于学术期刊,有些甚至发表了高分值S C I论文㊂最早时间(2015年)入科学生的毕业论文,发表率已达50.00% (6/12),随后几年一直保持稳定的论文发表率(18.52%~31.58%)㊂2021年入科学生的论文发表数最低,仅为4.35%(1/23),主要原因是论文发表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㊂随着时间的推移,后续毕业论文发表数会持续增加㊂选题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步,一个恰当的选题可以为整个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13]㊂本研究结果显示,生化组指导论文总数最多,为30篇(21.28%,30/ 141);微生物组优秀论文4篇(18.18%,4/22),发表论文6篇(27.27%,6/22)均处于前列㊂医学校准实验室是本科室筹建的特有专业组之一,旨在搭建国际标准化的医学校准平台,通过建立能够溯源国际单位的一级校准测量程序和标准物质,实现不同检测系统或医疗机构间检验结果的标准化,从而实现患者检验结果准确㊁可靠㊂医学校准实验室近年来已为政府㊁㊃782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2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2企业和医院等多家客户提供了包括计量规范起草㊁标准物质研制[14]㊁临床检验正确度验证计划[15]㊁校准实验室网络建设㊁体外诊断产品量值溯源等技术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㊂至2021年12月21日,医学校准实验室带教学生产出优秀论文1篇(5.56%,1/18),发表论文2篇(11.11%,2/18),为实习生提供了一个常规检验工作之外的良好科研技术学习平台㊂血液组没有优秀论文,但发表论文4篇(33.33%,4/12),说明院校评优不是判定论文质量的唯一标准,即使不是优秀论文,经过后期整理和认真修改,也可能成为高质量论文㊂研究生团队组优秀论文数和发表论文数均为0,分析原因为该组日常工作是带教全日制硕士㊁博士研究生做课题㊂一个大项目的完成,需要导师及学生3~6年全职投入,本科生只有10~12个月的实习时间,在组内更多是工作协助和观摩学习,对实验的独立操作和课题的渗透度均不够,提示科室以后尽量安排有读研深造意愿或有强烈科研兴趣的本科生进入研究生团队组,或安排项目子课题给本科生,以保证其对课题完成的延续性和完整性㊂总体来说,各专业组之间的优秀论文和发表论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各专业组均具较强的科研能力㊂表1结果显示,实习生毕业论文主要分布在常规检验专业组,如临检组㊁生化组㊁微生物组等㊂论文选题以临床研究和技术方法为主,基础类研究偏少,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6]㊂基础类研究主要由带课题的导师指导,但现阶段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多在各级医院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㊁血液中心㊁卫生防疫等基层部门就业[17],主要从事医学实验室常规检验工作,提示科室在指导学生撰写论文时,要以实用为主,培养学生在工作岗位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㊂总体来说,本院检验科在指导学生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以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高度重视实习生所属院校的论文要求,不断提高论文质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㊂今后工作中,还将继续努力,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㊂例如: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实验课教学中,引入以科研为导向的设计性实验[18];试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19];构建以实习项目为基础的实习教学方案等[20]㊂为培养适应未来检验医学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和创新性人才提供新的思路与经验,为不断完善并规范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实习教学体系奠定基础㊂参考文献[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8-62.[2]张鹏,程龙,武其文,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培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0):1457-1459.[3]徐漫欢,郑晓群,苏苗赏,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研究:以温州医科大学为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17):2162-2164.[4]宗晓龙,张静伟,魏殿军.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带教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5):44-46. [5]黄惠敏,安乃瑞,刘家明,等.医学检验本科生科研思路的培养与建立[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7):1250-1252.[6]梁璆荔,丁磊,余文红,等.提高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1,42(17):2167-2169.[7]王峰,孔姗,施秀英,等.慕课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改中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1,7(4):126-128. [8]万莉,张红,吴民泸,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与思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7): 889-891.[9]李晶琴,熊丽丽.双平台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11):23-25.[10]霍怡杉,李大伟,程真珍,等.基于网络平台的医学检验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J].新疆医学,2021,51(1):124-126.[11]吕园,刘春燕.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毕业课题设计教学实践[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6):857-859. [12]张国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习带教中科研思维培养的探索[J].医学检验与临床,2020,31(4):68-69. [13]潘海峰,吴倩,但懿琳,等.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情况分析[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7):578-580.[14]张鹏伟,王建兵,韩丽乔,等.冰冻人血清尿素和肌酐国家二级标准物质的研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3,46(8):845-852.[15]欧阳芬,张乔轩,严君,等.血清孕酮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候选参考方法的性能评价及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5):456-462.[16]张浩,吴丽娜,杜凤霞,等.实行 双导师制 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J].卫生职业教育,2019, 37(2):25-26.[17]陈心怡,任林,曾灵,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和就业形势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21):117-118.[18]罗慈雁,肖光文,罗晓东,等.以科研为导向的设计性实验在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2,43(17):2168-2172. [19]杨懿祺,李欣.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对教与学的作用[J].医学教育管理,2020,6(1):28-32. [20]付靖瑜,杨浩,汪宏良,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24):89-92.(收稿日期:2023-03-29修回日期:2023-08-23)㊃882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2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2。
检验医学本科教育与检验医师的培养

问, 这些“ 组学” 技 术极 大 地 推 进 了检 验 医 学 的 发 展 , 使 得 实 验
本科教 育计划做 出 调整 , 其 中 上海 交 通 大 学 医 学 院 、 南 方 医
科 大学 、 江 苏 大 学 等 将 检 验 医 学 本 科 教 育 调 整 为 四年 制 , 而 有
不 足 以培 养 出“ 检验医师” 。 导 致 五 年 制 检 验 医学 毕 业生 不 能 参 加 职业 医师 考 试 , 不 能 名 正 言顺 地 成 为检 验 医师 。检 验 医 学 本 科 教 育 面临 的这 一 “ 窘境 ” , 也 直接 导致 了很 多高 校 对 检 验 医学
组学 、 基因组学 、 代谢组学 、 转 录 组学 为代 表 的 分子 生物 学 手 段
医科 大学 学报 , 2 0 1 o , 4 1 ( 7 ) : 6 6 0 6 6 2 .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r 0 4 — 2 7 )
医学检 验教 育 ・
检 验 医学本 科教 育 与检 验 医师 的培 养
冉 宝 才
( 南京 医科 大学 附属无锡 第二人 民 医院检 验科 . 江 苏无锡 2 1 4 0 0 2 )
的沟通 , 以确 保 该 指 标 能得 到合 理 、 规 范 的 应用 。另 一 方 面 , 已
有 的研 究 表 明 , 实 验 室 误 差 的主 要 来 源 仍 然 是 分 析 前 误 差 。导 致 分 析前 误 差 产 生 的 主 要 原 因仍 然 在 于 实 验 室 工 作 人 员 与临 床医师、 护 理 工 作 者 缺 乏 相 应 的 沟 通 。 由此 可 见 , 在 现 代 医 疗 体系中 , 迫切需要 一部 分能 够连接 “ 临床 和实 验室 ” 的检 验 医 师, 来 填 补 实 验 室 与 临床 一 线 之 间 的 “ 灰区” , 真 正 实 现 检 验 与 临床 的 “ 无缝对接” 。针 对 目前 出现 的检 验 项 目多 且 复 杂 . 检 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