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漫话潮汕方言
浅谈诙谐奇妙的潮州话谐音

浅谈诙谐奇妙的潮州话谐音无论是全国性的汉语还是我们地域性的潮州话,日常生活用语中充满着大量的谐音(或近音)字词。
从古至今,仍然在大量运用着。
它有着双关语义,既富有幽默色彩,诙谐奇妙,又饱含哲理,充满情趣,闪烁着聪明才智的火花,余味无穷。
潮汕地区的先民为图吉祥,善于运用谐音字。
首先,谐音字在居家选址的运用。
揭阳市揭东县锡场镇锡场乡(包括锡东、锡中、锡西),有上万人口,村民几乎都姓林,但有几家姓许,这几家人在林姓村庄里生活得很自在。
据说许姓的祖先是林姓祖先创建村庄时邀请来的,为什么?难道他们是亲戚朋友?非也。
据说该地是“草鱼地”,“草鱼”如果想活下去,需要鱼胆,而鱼胆是苦的,找姓“苦”的很麻烦,在潮州话发音中,“许”与“苦”同音,因此,为了使“草鱼”活过来,林姓始祖请来了许姓始祖,共同生活。
后来,林姓人口迅速增加,而许姓人口仍然非常少,据长辈说:“‘鱼’能长大,但再大的鱼,‘鱼胆’也大不了多少的”。
因此许姓永远就是那么几家。
无独有偶,潮安县彩塘镇金砂一村(砂陇陈),全村几千人绝大部分姓陈,只有几户姓蒋。
为什么在陈姓为主的村庄里有几户蒋姓人家呢?据说此地属“船地”,船必须用桨划水才能行驶,“船地”才能变成活地,于是他们的始祖在创乡时特意请了一户姓蒋人家来插居,取“蒋”与“桨”的谐音,寓建村后能兴旺发达。
其次,谐音字在节日喜庆中的运用。
潮汕人更善于运用谐音字的吉祥字眼大做文章,如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吃一道“鲤鮕鱼炆大蒜”的菜,寄托全年有钱财可“沽”(鮕),有大笔收入可“算”(蒜)的美意。
儿童入学第一天的第一餐要吃“龙箭鱼、葱、豆干、猪肝”,意意“望子成龙、鱼跃龙门、孩子有礼貌和长大能做官”(“葱”与“通”、“官”与“干”、“肝”谐音)。
谐音字的运用,为节日喜庆活动增添诙谐之乐。
再次,谐音字在政治生活中的运用。
百姓痛恨贪官,巴不得贪官快死,自古皆然。
传说有一则笑话:古时候某任潮州知府,是个外省人,说着“官话”。
潮州话大全.pdf

潮州话大全潮州话大全吐屎吐尿=说话没有根据大头好脸=好面子鸟嘴=八卦鸟称=牺牲堵吾兑=受不了卖莫=不错激血=生气激心=伤心恭过水蚊(恭过只鸭)=头脑混乱浪险=厉害过如(趣味死)=有趣泰哥拍作咪=破罐破摔晤大浪事=没什么大不了萨做是=自以为是张够有影有迹=装得很象真的搭正=刚刚剁鸡=嫖妓恶性=厉害依喃=他们喃=我们妻姨=不漂亮或者脏小李=害羞无变=没办法后生=年轻猴玲青兄=慌慌忙忙司不萨纳=不正常嘎勒浪代=关你什么事喜哈母嚷=很吵衬采=随便央哦=撒娇弄总=全部安些=这样安嘎=好像散蹼母=乱来称籽=子弹胶罗=还要很久迈去担=不想去说(其实还想说)拍寸仑=哆嗦鸡母皮青浮(鸡母皮咋咋叫)=起了鸡皮疙瘩下是作泥=为什么这样子旨船=现在无爱嘎你=不跟你交朋友堵到=周转够挂=整个下午有影=真实的(或表赞同)散哭父担=乱说弦搭晤着咳=牛头不对马嘴鸡晤食蔗=九不搭八欣腊母吓=东西多臭到滚=指人品不好谈早=刚才迈担无=不要说没有想担=以为看想=有企图锯弦=聊天锯帕弦=聊天无变物=没办法晤颠对=不正常希壶=去世过身=去世牵课=工作或者能力,本事肚肿=生气浪堵=生气志塞=吃烧共=一起做下=一起专爱=故意楚略=大概鞋晓=知道或晓得掺多=差不多并并样=一样粗堵=还可以甲浪磅=差不多叔恶=可怜或恶心天文日——太阳、日影月娘——月亮雨微——毛毛雨风台——台风扫帚星——彗星出日——日出落雨——下雨巧雷——打雷浮风——起风透风——刮风拍雾——起雾落雪——下雪落霜——下霜天顶——天上日猛——太阳光强烈月跟——月亮很亮天时——天气天时好——晴天天跟——天亮了无日——阴天多云乌暗天——阴天风时雨——夏天的过云雨雨歇——雨停了雨仔送送——下小雨恶雨——淋雨赤西北——夏天的西北风风尾雷——台风过后的雷地理涂——土、泥溪仔——小溪做大水——发洪水山顶——山上山空——山洞石米——沙砾、碎石石仔——小石头石部——石头石狗卵——鹅卵石沙母猴——粗沙粒路仔——小路参叉路口——十字路口巷仔——小巷渡头——渡口涂下——地上涂膏糜——烂泥巴溪底——河床水弟——水涨、水满水可——水退涌——浪、波浪风涌——风浪田洋中——田野溪水——河水池涂——塘泥街路——马路路铃中——马路中间乡里——村子铺路——里路工商空课——工作落班——下班做生理——做生意店铺——饮食店铺——商店头家——老板、经理等——称重量碎纸——零钱纸字——钱币剃头铺——理发店罗离——汽车脚车——自行车搭渡——坐船渡口泵风——打气退货——批发货物掠鱼——捕鱼电毛——烫发税厝——租房子木工——木匠灰匙——瓦刀补泥——补胎家私——家具拍铁——打铁起厝——盖房子农业拔桶——打水用的桶平担——扁担索——绳子田料——肥料早粙——早稻瓜棚——瓜架地豆——花生竹蔗——甘蔗米萝——簸箕菜脯——腌制的萝卜干油麻——芝麻菜栽——菜苗沃水——浇水布田——插秧落种——播种拍粟——脱粒应肥——施肥挽草——除草割宙——割稻子总草——把草捆成小捆曝粟——晒谷子收冬——收割季节杜粪——垃圾踏车——踏水车衣着衫裤——衣服身底衫——贴身衫褛——大衣甲仔——马褂裤橛——裤衩朗底裤——开裆裤外衫——外套内衫——内衣衫袋——衣兜裤脚——裤腿肚腰——肚兜棉裘——棉袄水鞋——雨鞋鞋拖——拖鞋雨遮——雨伞动角——手杖手环——手镯耳勾——耳环铰布——买布料订衫——缝衣服缀钮——钉扣子钮——钮扣颔领——领子开胸——对襟饮食豆油——花生油茶米——茶叶豆干——豆腐钣彼——锅巴买咸——买菜鸭母捻——汤圆甜粿——年糕菜头粿——萝卜糕粿条——河粉油枣粿——油条粽球——粽子肉圆——肉丸眠起早顿——早餐日昼顿——午餐夜昏顿——晚餐滚水——开水食桌——吃酒席割猪肉——买猪肉冲茶——沏茶截菜——切菜食茶——喝茶食饭——吃饭食药——服药啉(食)酒——喝酒称呼大人——长辈奴仔——小孩仔——儿子走仔——女儿新捕——媳妇仔婿——女婿父二母仔——一家子之娘——女人之娘仔——小女孩。
潮汕方言味觉词初探

潮汕方言味觉词初探
潮汕方言,又称潮汕话,是广东省汕头市、汕尾市及潮州市流行的方言。
潮汕方言的口音清脆,音调分明,声音较高,表达感情丰富,因此被称为“高音方言”。
潮汕方言的味觉词是其独特之处之一,下面我们来初探一下潮汕方言中的味觉词。
1. 糊涂
“糊涂”在普通话中通常表示迷糊、糊里糊涂的意思。
而在潮汕方言中,“糊涂”则表示甜味,如“这个糖好糊涂啊”。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潮汕方言的味觉词具有特殊的意义,有时候跟普通话的含义完全不同。
因此,学习潮汕方言的味觉词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也可以增加我们对味道的认知和鉴赏。
潮州音土话汇总[精彩]
![潮州音土话汇总[精彩]](https://img.taocdn.com/s3/m/0d6a005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2.png)
鲤姑(li1 gou1)鲤鱼沙咩(shua1 meh1)蜻蜓驿(yiah4)蝴蝶侯蝇(hou4 seng4)苍蝇麻只(mua2 zioh1)麻雀厚稳(gao2 wung4)蚯蚓绿波2(leh1 bo2)蝙蝠结究(gag1 giu4)小蜻蛙水鸡(zui4 goi1)蜻蛙结波2(gag1 bo2)蛤蟆乖(guai1)蝌蚪人物,指代我(我)汝(le4)(你)伊(他/她)阮(nan4)(我们)恁(ning4)(你们)伊人(他们)老公(曾祖父)老嫲(曾祖母)阿公(爷爷)阿嫲(奶奶)外公(外公)外嫲(外婆)阿爸/老政府(爸爸)阿妈/阿姨/阿niea(妈妈)阿伯(伯伯)阿叔(叔叔)阿婶(婶婶)阿舅(舅舅)阿妗(舅妈)阿兄(哥哥)阿姐(姐姐)弟(弟弟)阿嫂(嫂嫂)阿孙(孙子)阿弟(儿子)阿妹/走仔(女儿)dā官(家父)dā家(家婆)潮人(岳父)点婆(岳母)心妇(媳妇)同门(姐妹的老公)同媳(兄弟的老婆)契父(干爹)契仔(干儿子)同年(契兄弟)老禾埠(老东西,老家伙)老查某(老处女)dā埠(男人)姿娘(女人)后生仔(年轻小伙子)雅仔(漂亮的小伙子)雅姿娘(漂亮的姑娘)孥仔(小孩)马仔(打手,手下)头家(老板)只块(这里)许块(那里)地块(哪里)做尼(为什么/干什么)乜个(什么)善好(这么好)硬水(高水准)翘楚(聪明,厉害)交际呾(说)诐三国(摆龙门阵)同暹罗诐到猪槽(扯得太远了)哗甫(吹牛)食诐唔落(道不同不相与谋)托浪脬(拍马屁)散嚷/吼/呾(胡说)人客(客人)齐谢(谢谢)对唔住(对不起)无相干(没关系)呾唔北块去(说不清)戆过只水鸭(糊涂、不懂)晓理(害羞)悦着伊(喜欢他/她)硬(厉害)白傻/白仁(白痴)搏命(拼命)青冥牛(文盲)dumb丁/柴戆(傻子)只撮话(这些话)我佮汝(我和你)相互(帮忙)猛(快)猛下(快点)生活、用品食(吃)糜(粥)糜籴(盛粥汤匙)调羹(汤匙)箸(筷子)鼎(锅)食桌(赴宴)喉干(口渴)番枧/饼药(肥皂)饼药粉(洗衣粉)雨遮(雨伞)扫手(扫把)目涩(困了)洗浴(洗澡)褛(外套)衫(衣服)鞋拖(拖鞋)银(钱)个银(一块钱)四人头(一百元)一粒(一万元)电毛(烫发)洗面(洗脸)放屎/交税(大便)放尿(小便)东司(厕坑)关火(熄灯)起厝(建房)火油(煤烟)辇(车轮)暝仔(晚上)暝昏(黄昏)日斗(中午)纸鹞(风筝)朥(猪油)床墘(床边)人体、疾病目(眼睛)目汁(眼泪)毛(发)酒精窟(酒窝)尻川(屁股)腰龙骨(尾骨)浮火(上火)青盲(盲人)涝屎(拉肚子)腰痀(驼背)动作、行为跍(半蹲)徛/企(站)行(走)走(跑)睇(看)擿(扔)泅(游)沕(潜)水沵了(水满了)夯(zhong)拍(打)税(租)掠(捉)晓/别(知)惜(亲昵)嚷(吼、喊)惊(害怕)拍赤脚(赤脚)刣(杀)思想、感情激血(生气)激心(焦虑、烦躁)专爱(故意)迫性(暴躁)厚划(难受)潮汕土话潮汕土話通街市找无==社会上没有渣亩==女人..食酒==喝酒..拍字=打字来以好=睡觉够硬=厉害卖想=不懂事示油=酱油烧骂=吵架亚=辩解,争论东司头--厕所浴房--冲凉房头晕=头痛唔晓=不知道(不懂)秃桃=游玩歌沥==包菜迈=不要好食=好吃臭相=不讲信用胶已=自己外呈=院子煮食=做饭地块=那里地个=什么胶那=橄榄木人==别人牙工=蜈蚣胶抓=蟑螂眠床=床床=桌子帝政=该死的豹脚=厉害讨债仔=醉已忘归楼顶==楼上志你衰啊=咒骂我呸==吐痰!生莫====长得很丑肉矮=龙眼翁科===拍拖我领父===我是你父亲领姨===你妈妈哭父死母===吵宗真尾仔=尾指糖裤===脱裤散哭父=乱说话粉葛=地瓜莲拐=荔枝候溜=泥鳅臭脚惜=香港脚雷同天熄=雷电交加修-游泳味-潜水胶罗=还要很久喉干=口渴姿娘=女人走仔=女儿祷仔=儿子老公=曾主父地甜=谁讨赚===赚钱食笨===吃饭鸡=*女!孔=白痴钱龙-壁虎草猴=螳螂身底裤===内裤胶仓=屁股!鸡母皮===鸡皮疙瘩四散担===乱说猛猛去死===快去死只船=现在日暗=天黑池块=哪里地个=什么烟仔蒂===烟头在地块--在那里欢唔灾--还不知道.行=走欢有=还有勿=不要妻哥=色狼猎街=逛街出日=出太阳卤=恨卤面=讨厌胶迹=背迈哭父=不要吵玩==耍烧拍==打架甩=芒果目镜=眼镜烟碟=烟灰缸肉矮===龙眼鸟嘴=多话怪浪=希奇放屎=大便试流===流氓哌仔=流氓假矮=多事搭埔===男人短帐==倒闭老马==多事小==神经病飞龙=菠菜吊瓜=黄瓜过衰=很倒霉无影无迹=不可能安=老公亩=老婆在你=随你爱作泥=什么事脑莫=脑袋坏掉知预==小心唔北=不懂茶米===茶叶电涂===电池无变轮=受不了土话=俗话落雨===下雨滚水=开水在地块=在哪里圆头卵===光头开去==走开冲茶===泡茶除人=顽皮池个=什么激血===淤血歇工=下班找讨赚=找工作抽讨死===笑死人艰苦=生病江爱凤===只要吃迷=不是迈=不要爱=要散物=乱来烧护=帮忙着脉=要命倒返=回来钓妮=泡妞鸟来===山楂地豆===花生胶己=自己欢未=还没有散抽=胡说八道排回=以前锯弦=拍拖孚景=谈恋爱咸涩===小气弯=转薄壳=海瓜子硬虎--一定四散担===乱说迈担=不要说康课=工作薄壳枪===小手枪奴仔===小孩小姿娘--疯婆子鞋拖===拖鞋虾姑=濑尿虾甘同==土豆胶村=屁股雅姿娘--靓妞庵庶=夫妻胶刀===剪刀头家===老板甲枝=自己池江=痰盂洗亿=洗澡哦===牡蛎赢老爷===游神罗哩=汽车食水=喝水涩啤===便秘宫招=香蕉无变=没办法裤尘===底裤地个--什么姿娘===女生割猪肉==买猪肉吾知=不知道鹤然-很像使车=开车迈=不要目涩===眼困肚困===肚子饿脚车=自行车面布=毛巾月娘====月亮厚稳===蚯蚓痴膏===好色莲厚=莲藕白仁=白痴塔埠=男人走起==起床吐血凉=胡说八道塞怕=笨蛋手扶=拖拉机赢老爷=游神罗哩=汽车食水=喝水涩啤=便秘宫招=香蕉无变=没办法地个=什么姿娘仔=女生番自=地瓜割猪肉=买猪肉吾知=不知道鹤然=很像觅=不是使车=开车迈=不要目涩=眼困肚困=肚子饿脚车=自行车面布=毛巾月娘=月亮厚稳=蚯蚓胡溜=善鱼姿娘=女士走仔=女儿尼帕=奶罩痴膏=好色莲厚=莲藕白仁=白痴塔埠=男人走起=起床散担=胡说八道过厚划=不舒服派仔=黑社会卤死你=讨厌浪趴客=多管闲事当来内=回家爱兴=晕那塞=烂照生=这样莫睇=不好看个人畏死=人很累矮着=对过家=很多萨做是=自以为是共苦=痛苦泻衰人=丢人现眼我父=天啊京了讨死=吓死了青夜=盲人债=闹别扭生家个=多余的唔北路=不认识路地颠=哪位烧护=帮忙食蹦==吃饭通街市夺无=社会上没有食酒=喝酒拍字=打字来以好=睡觉够硬=厉害卖想=不懂事示油=酱油烧骂=吵架亚=辩解,争论东施头=厕所浴房=冲凉房头兴=头晕唔晓=不知道(不懂)剔桃=游玩歌历=包菜迈哩=不要好食=好吃臭相=不讲信用胶已=自己外呈=院子煮食=做饭地块=那里地个=什么胶那=橄榄木人=别人厚稳、寒穷=蚯蚓牙工=蜈蚣胶抓=蟑螂眠床=床床=桌子帝政=该死的豹脚=厉害讨债仔=醉已忘归卖好仔=扬扬楼顶=楼上呸诺=吐痰!小到堆=疯子一群生莫=长得很丑肉矮=龙眼拍铁所=派出所(潮阳)翁科=拍拖(揭阳)我领父=我是你父亲(澄海)靠父死母=骂人的,形容人家吵个不停(澄海)真头公=大母指真尾仔=尾指烫裤=脱裤散哭父=乱说话番葛=地瓜莲果=荔枝候溜=泥鳅臭脚惜=香港脚唔珍对=不正常雷同天熄=雷电交加修=游泳味=潜水胶罗=还要很久喉搭=口渴姿娘=女士走仔=女儿老公=曾主父地甜=谁讨探=赚钱食笨=吃饭孔灯=白痴钱龙=壁虎草猴=螳螂身底裤=内裤胶仓屁股!莲果=荔枝鸡母皮=鸡皮疙瘩四散担=乱说紫船=现在日暗=天黑池块=哪里地个=什么烟仔蒂=烟头在地块=在那里欢唔知=还不知道.行=走悦着伊=爱上他市=丑欢有=还有勿=不要妻哥=色狼猎街=逛街出日=出太阳卤=恨卤面=讨厌胶迹=背勿哭父=不要吵蛋眉=笨蛋烧拍=打架甩=芒果目镜=眼镜分碟=烟灰缸肉矮=龙眼怪浪=希奇放屎=大便滴嗒=逝世试流=流氓哌仔=流氓假矮=多事搭埔=男人短帐=倒闭老马=多事小=神经病猪肉斤尿钱=猪肉一斤多少钱?吊瓜=黄瓜过衰=很倒霉无影无迹=不可能安=老公亩=老婆在你=随你爱作泥=什么事脑莫=脑袋坏掉知预=小心唔北=不懂茶米=茶叶欠死=真行电涂=电池无变轮=受不了土话=俗话落雨=下雨滚水=开水在地块=在哪里圆头卵=光头山耕=仙居开去=走开冲茶=泡茶除人=顽皮池个=什么激血=淤血找讨赚=找工作抽讨死=笑死人艰苦=生病江爱凤定=只知道吃迷=不是迈=不要爱=要散物=乱来烧护=帮忙着脉=要命倒返=回来钓妮=泡妞鸟来=山楂地豆=花生胶己=自己欢未=还没有散抽=胡说八道排回=以前不仔=番石榴有惜神=精神面貌好当来内=回家去蚁雨醒倒百倒=暴雨下个不停物嘴=吃一口胶奴仔=带孩子(也可以用于生孩子)鸟作依=拿他来玩耍铁桃=游玩暗静=偷偷线物=乱搞过崖=很冷遍身重汗=满身大汗扬燕肉(金石语)演依(潮州话)=拿东西出来炫罗哩=汽车这个应该不是汽车吧我们这边的罗里是类似于贬义的意思是破破烂烂的车。
浅谈漫话潮汕方言

浅谈漫话潮汕方言指导老师:戴蓝绫2006级高一(1)班:潘纯詹洁杭王泽媛林嘉婉蔡育歆王丰【研究背景】潮汕人的祖先来自中原,古汉语的许多特点与词汇在潮汕话中得到较好保存,是研究史书典故不可缺少的工具。
况且呼吁保护、弘扬国学的声音日高,这使保护、发展潮语凸显历史性意义。
普通话成为国语在全社会流行,消弥地区界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中华各地文化的多样性兼容并蓄却是长期共存的。
【研究目的与意义】潮语亟需保护,更待发展。
只有在保护、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潮语乃至潮汕文化才能焕发生机。
从讲潮语的地区开始。
“潮语不是土,而是古”,只有在我们本地形成一种氛围,热爱家乡文化,热爱母语,才能有资格去谈潮语发展。
作为土生土长的潮汕人,我们要深入了解潮汕方言的特点,感受潮汕风情,并从中发现一些潮汕方言发展的问题。
【活动计划】查找相关资料,采访有这方面了解的人,请指导老师指导活动,整理资料,制作课件并完成演示。
形成论文。
1.分工资料搜集:詹洁杭林嘉婉潘纯王泽媛外出采访:蔡育歆王丰整理资料:詹洁杭潘纯论文撰写:潘纯林嘉婉2.步骤:分三阶段实施阶段一、二、三、时间(周)第6周—14周第15周—16周第17周—18周主要任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论文撰写阶段目标找齐所需资料,并进行简单筛选整理材料,完成展示成果活动总结与交流3.预期成果:论文【活动过程】我们去书店和网上找了相关资料,在校外采访一些对潮汕方言有了解的老人,对潮汕方言的起源还有涵盖的各个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17周完成课件展示。
【研究成果】漫话潮汕方言语言既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同时也是多种文化内容的载体,因而方言也是区域文化中最表象化、最具表现力的内容之一。
潮汕方言是现今中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
潮汕方言中所保留的古代汉语成分和特点,历来受到方言学、汉语音韵学、汉语史学家的关注。
潮汕方言是粤东闽南方言的别称,亦称潮州话、潮汕话,也有叫汕头话的,汉语方言之一。
第三讲:潮汕方言

潮汕历史文化 主讲:吴榕青
12
三、宋元以来潮州话的传承与演变
李新魁先生认为潮汕方言的形成在唐宋时期。(李新魁: 《广东的方言》,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林伦伦提出“潮 汕地区早在秦汉时代便接受中原汉语和古闽语的影响,至魏晋六 朝时期,闽语已在潮汕地区流行”“潮汕话可能在元明时代独立 出来。”(林伦伦:《试论潮汕方言形成的历史过程》,《汕头 大学学报》1988年1、2期) 本人以为,潮州闽语区的形成与潮汕方言的形成属两个不同 的命题。潮汕方言既归属闽方言,其独立出来的标准难以把握, 潮汕方言形成的时间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潮汕历史文化 主讲:吴榕青
13
宋元以来至明代中期,潮州话与闽南地区的漳州、泉州基 本上可以顺利地沟通。潮、泉合腔戏文的存在,也可证明两地 语言的共通性。但是,因潮州作为一个长期独立又不属于福建 的统县政区,其语言发展必有其特殊的途径,也应有一席之地。 立足于政区分界,明代戏曲潮(潮调)、泉、兴化不同腔调的 并行,毕竟意味各地的语音有所差别。从13世纪至17世纪约 400年间,由于闽南向潮汕不断移民,造成最重要的一点是既 有分化,也有整合。于是,我们并不可以认定400年来潮语与 泉、漳语越走越远。也即是说宋元时期的潮语与闽南语的接近 程度,到了明清之交并不一定会降低。此外,方言随移民的推 移并不是墨渍式,也有板块式的移动,如福州的福清县和兴化 地区的移民对潮州的影响并不亚于泉、漳地区。
第四章
潮汕方言(潮州话) 潮汕方言(潮州话)
主讲:吴榕青
1
第一节 潮州话的由来与演变
潮汕方言(潮州话) 一、潮汕方言(潮州话)
潮汕方言是指流行于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地区的一种方言,过去 许多人称之为“潮州话”,后来也有用“汕头话”或“潮汕话”来 指称它。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潮州城区一直是州、府的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而50年代之后至90年代初,汕头市区取而代之成 为地区的中心,简言之,即汕头地级市(地区)大致相当于原潮州 府的范围。因此,广义的“潮州话”与“汕头话”都是指称粤东南 一带的方言。在1991年,本区域被拆分为汕头、潮州和揭阳三个地 级市之后,许多方言研究学者更常用“潮汕方言”来表述,又有专 家认为规范的称法应为“粤东闽方言”或“粤东闽南话”。
快速速学潮汕话大全资料1

快速速学潮汕话大全资料11、窝落:夸奖2、暗蒙山猫:周围环境很黑3、肚妖:肚子饿4、做咪个:做什么5、七哥、七哥眉灿灿:好色6、我哈你:我爱你7、我卤你:我讨厌你8、地爹:哪里9、无影无迹:无根据的或无关重要的,胡说八道10、卖做泥:没事11、亲采:随便12、亲菜讲、四散讲:乱说、胡说13、咩咩:快快14、吾知做泥讲好罗:不知道怎么说好了15、头拱拱:指头晕,不知道发生什么事16、清气相:爱干净17、半酸、半癫、半大肿:神经病18、卡村:屁股19、卡数:人20、拨缴:赌博21、俭到臭腥:寒酸、非常节俭22、无正无经:不正经23、AC我箩:东歪西倒24、烧拍:打架25、煌卡:烂仔26、隆隆金:非常好,风光27、亲采来、四散来:乱来28、旭心:生气29、科哩册死:给你气死30、浪鸟火着:特别生气31、大细目:偏心32、死港仔:对男孩称呼的贬义词33、妹阿昌:对女孩称呼的贬义34、老热:热闹35、无瘾:没意思,无聊35、乌暗晕;头晕36、卸衰:丢脸37、哩哎处啊:直译你的家,无具体意思,带贬义38、青硬:很凶恶39、乌青斑肿:肿得挺严重40、盆头猪:非常笨41、嚣横:霸道42、去地爹煌啊:去哪里玩啊43、圾脚:菜鸟、很差44、翁鸽:傻瓜45、枕啊:什么事46、生好:长得漂亮,帅47、北吾北啊:懂不懂啊48、卖去打理依:不要去管它49、做泥样啊:怎么样啦50、你科蛇咬着、你科鬼拍着:指某人突然做出异常行为51、嘿死:好困52、堕靓:丢脸,尴尬53、飘尸露骨:指不务正业,花天酒地54、无路用:无能,无用处,窝囊55、哩欠科雷卡:你会被雷劈56、食饱翁翁:傻得很严重,指某人被骗57、杏挂饱:对某事某物不感兴趣、厌烦58、脚头有赤赤:髌骨磨破皮59、七早八早:时间很早60、靠爬(父)靠母、靠妖:形容某人某物很吵61、迈呐喃:不要罗嗦62、爱迈:要不要63、卤到你抗目:非常讨厌你。
第三讲:潮汕方言

潮汕历史文化 主讲:吴榕青
18
1、天象地理:
天(读作“梯”)、风(读作“荒”)、云(读作 “溷”)、雨(读作“后”)、露(读作“漏”)、江(读作 “冈”)、水(读作“嘴”)、石(读作“爵”)、朝-眠起、 夕-夜昏。(10个)
潮汕历史文化 主讲:吴榕青
2
1、潮州话于方言区上的归属
潮汕方言是指流行于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地区一带的地方语言, 是闽南次方言的一个重要代表点。
关于闽方言的分区,今根据李如龙的研究,在福建省境内的闽 方言大体可分为闽东(福州、宁德地区)、莆仙方言(莆田市)、 闽南方言(泉州、厦门、漳州、龙岩市区)、闽中方言、和闽北方 言5大次方言。(张振兴:《闽语的分区》,《方言》1985年第3期; 李如龙:《福建方言》,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页83-84)。 这5区划分已许多学者所接受,台湾话可归入闽南方言区自无疑义, 然而广东东、西翼和海南的闽语应归入哪一方言区,却又不同的看 法。
汕头市区兼有三大区的特点,可自成一个特殊的方言点。
潮汕方言三大区地域相当接近于宋元时期的海、潮、揭三阳 的分界,可见行政区划对语言的整合起相当的作用。
潮汕历史文化 主讲:吴榕青
12
三、宋元以来潮州话的传承与演变
李新魁先生认为潮汕方言的形成在唐宋时期。(李新魁: 《广东的方言》,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林伦伦提出“潮 汕地区早在秦汉时代便接受中原汉语和古闽语的影响,至魏晋六 朝时期,闽语已在潮汕地区流行”“潮汕话可能在元明时代独立 出来。”(林伦伦:《试论潮汕方言形成的历史过程》,《汕头 大学学报》1988年1、2期)
也有人把它写作“福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漫话潮汕方言指导老师:戴蓝绫2006级高一(1)班:潘纯詹洁杭王泽媛林嘉婉蔡育歆王丰【研究背景】潮汕人的祖先来自中原,古汉语的许多特点与词汇在潮汕话中得到较好保存,是研究史书典故不可缺少的工具。
况且呼吁保护、弘扬国学的声音日高,这使保护、发展潮语凸显历史性意义。
普通话成为国语在全社会流行,消弥地区界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中华各地文化的多样性兼容并蓄却是长期共存的。
【研究目的与意义】潮语亟需保护,更待发展。
只有在保护、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潮语乃至潮汕文化才能焕发生机。
从讲潮语的地区开始。
“潮语不是土,而是古”,只有在我们本地形成一种氛围,热爱家乡文化,热爱母语,才能有资格去谈潮语发展。
作为土生土长的潮汕人,我们要深入了解潮汕方言的特点,感受潮汕风情,并从中发现一些潮汕方言发展的问题。
【活动计划】查找相关资料,采访有这方面了解的人,请指导老师指导活动,整理资料,制作课件并完成演示。
形成论文。
1.分工资料搜集:詹洁杭林嘉婉潘纯王泽媛外出采访:蔡育歆王丰整理资料:詹洁杭潘纯论文撰写:潘纯林嘉婉2.步骤:分三阶段实施阶段一、二、三、时间(周)第6周—14周第15周—16周第17周—18周主要任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论文撰写阶段目标找齐所需资料,并进行简单筛选整理材料,完成展示成果活动总结与交流3.预期成果:论文【活动过程】我们去书店和网上找了相关资料,在校外采访一些对潮汕方言有了解的老人,对潮汕方言的起源还有涵盖的各个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17周完成课件展示。
【研究成果】漫话潮汕方言语言既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同时也是多种文化内容的载体,因而方言也是区域文化中最表象化、最具表现力的内容之一。
潮汕方言是现今中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
潮汕方言中所保留的古代汉语成分和特点,历来受到方言学、汉语音韵学、汉语史学家的关注。
潮汕方言是粤东闽南方言的别称,亦称潮州话、潮汕话,也有叫汕头话的,汉语方言之一。
分布于广东省东部的潮汕地区以及海外有华人的地区,主要流行于包括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和潮尾市的粤东地区。
潮汕话在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以及海外华人中广泛使用,在粤东本土,大约有1370人讲潮汕方言。
加上港澳台潮籍同胞及海外潮籍华侨、华人,估计会讲潮汕话的人中在2000万左右。
高度的对应,语音语调上则差异明显,彼此无法交通。
在潮汕话和闽台片相交融的地区,兼具有地者的发音特色。
潮汕方言既是广东省境内三大方言(粤、客家、闽)之一,也是在海内外汉语方言学界很有影响的闽南次方言之一,与台湾话、厦门话、泉州话、海南话齐名。
潮汕方言保留了两汉六朝时期的不少语音特点,甚至保留了秦汉以前的一些语音遗迹。
而它所保留的这些古汉语语音的特点,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是研究汉语语音史的宝贵材料,同时也是解开许多兄弟方言语音特点之谜的宝贵材料。
根据研究,潮汕方言的语音在如此下方面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一、声母方面1、舌头舌上不分,可证清代学者钱大昕"古无舌上音"之说。
2、轻重唇音不分,可证钱大昕"古无轻唇音之说。
3、喻三纽字与匣纽字混读,可证"喻三归匣"之说。
4、晓匣母字读见溪,可证"晓匣归见溪群"之说。
二、韵母方面:1、歌韵字的主要元音念[a],可证《切韵》时代歌韵字还念[a],宋代以后才变为[o]。
2、支韵部分B类字读合口音[ue]韵母,可以证明中古重纽A、B两类确有差别,而且B 类字有读为唇化音声母(例如[pw-]等)的可能。
3、某些脂韵字读为[ai]韵母,反映了本韵在中古以前并不读[i],而是接近于[a]类元音的[]或[e]。
同时,也为"古无介音"之说提供了佐证。
4、佳韵字没有[i]韵尾,表现了南北朝以前佳韵字还没有产生[i]韵尾的情况。
5、模韵字读为[o],证明后代的[u]是由[o]变来的。
6、鱼、虞韵字读音有别:鱼韵字读[]为主,虞韵字读[u]为主,反映了南北朝时期鱼、虞有别的情况。
7、阳韵字主要元音为[o],可证《切韵》时代阳韵主要元音是[o]。
8、山、删两韵读音有别:山韵字白读为[],而删韵字绝无此种读法,可证魏晋隋唐时代山、删两韵读音不同。
9、覃韵个别字的主要元音为圆唇(如“蚕”字音[ts ],暗示了覃、谈两韵主要元音之别:覃韵可能是个圆唇的[],而谈韵可能是个不圆唇的[a]。
10、四等韵字不带[-i-]介音,可作为古四等韵无[-i-]介音的佐证。
三、声调方面1、四声各分阴阳,可能与唐代某些方言的实际情况相同。
2、入声独立,可证古人把入声作为独立的声调的合理性。
3、阳(浊)上调字不变去声,证明《切韵》把这些字归为上声是可靠的。
另外,潮汕方言语音的某些特点跟其他兄弟方言比较起来,对汉语方言某些特点的成因的研究也大有裨益。
在古代,潮汕先人本业居住在中原一代带,为了逃避战乱,一路往海边迁徙,到达福建莆田,定居一段时间后,又集体迁徙到今天的潮汕地区。
所以潮汕话是遗留下来的古汉语,同时也受到南越国少数民族的影响。
潮汕方言词汇中,保留了大量不同时代、不同历史层次的古汉语词语。
这些特殊词语在汉语词汇史、语法史、古文献的整理,特别是注释、笺疏方面作用尤其重要。
在潮汕方言中常用的某个词语,在北方方言中也许已经消失了。
而在文献中看到它时,北方的读者会视为疑难词语而加以猜测,而潮汕方言的读者会觉得这简直太容易了。
因而,不少汉语史或训诂学的著名专家都强调方言在训诂、汉语史研究上的重要性。
潮汕方言所保留的不同历史层次的古语词,便具有活化石的价值,可以成为“考释古词古义的活依据”。
潮汕方言古相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特殊。
潮汕民间流行看大量的俗语、民谣、歌册,还流行潮剧,构成了丰富的方言文化。
既有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有潮汕地区自然、社会特色的反映,直接全现了潮汕民间心态、眼光、世情,是研究潮汕文化的第一手材料。
耐人寻味的潮汕俗语潮汕方言中有很多形象生动富有哲理性而耐人寻味的俗语和谚语。
其中有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远离今天的显示生活而被淘汰消失。
虽然现在的中老年人讲起来仍津津乐道,但年轻人却不知所云。
但它们是潮汕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潮汕民间口头文学的精品,潮人先辈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富有诗意,琅琅上口,铿锵有力,长时间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劝人奋进,寓意深刻。
潮汕俗谚普遍运用借物喻事、寓理于物的手法,浅显生动,意味深长。
如鼓励人们做事贵在坚持而不能灰心丧志的“城楼虽破,更鼓还在”,其意是说只要有了更鼓,打更人就不计较城楼残破而坚持把更打下去,劝逾人们不论遇到什么环境都要把事情做彻底。
劝说人们把事情做到底,自有回报,如“好粟在簟底,好戏落夜看”,现在的农民极少用粟簟堆放稻谷,戏也不演到落夜(下半夜),这谚语也就过时了。
托物寄意,多姿多彩。
潮汕俗语中有表述生活中一些物体事理和人情的俗谚,显示出它缤纷多彩的特色。
如“挨砻冻死仔”、“无好碓臼,磨死媳妇”、“打死个摇鼓,分无一枝针”、“大鼎未滚,细鼎先呛”、“敢共人秘(背)鼎,唔(不)敢共人抱仔”、“跋(跌)落潘(泔水)缸”、“读书畏考,乞食畏狗,作田畏薅草,扛轿畏门斗”、“灯芯担久重过铁”、“破(劈)柴看柴势,入门看人意”、“出门唔弯腰,入门无柴烧”、“宁可嫁远路,切勿嫁过渡”、“行猛路唔如搭着渡”...... 上述这些以物寄意的俗谚中的物品,现在大多没有了,例如,砻、碓、臼,过去是从稻谷变成白米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人工操作工具,早已为机械碾米机取代了。
摇鼓,是指挑货担下乡边摇小鼓边卖杂货的人,早就没有这种销售形式了。
鼎,过去是煮饭炒菜最主要的厨具,大鼎现在基本没有了,鼎仔还有一些,更多的是用高压锅、电饭锅、钢精锅。
潘缸,现在农村也少有了,养猪多用特制饲料,少用泔水,城市居民此物更是绝迹,已没有人积蓄泔水卖给农村人喂猪了;尤其是“跋落潘缸”这句话更令人费解,原来过去洗头是用泔水,并用浓而粘的泔水浆汁梳头粘头发,后有毛蜡出现,用毛蜡把头发梳得粘结而光艳的人便被别人戏称为“跋落潘缸”。
作田畏薅草,现在完全不怕,因有除草剂,不用人工除草了。
村寨门斗也已没有了。
灯芯,是灯心草的茎心,用以点豆油灯,早已没有此物。
破柴与出门弯腰拾柴草更是过时话,烧火用煤气已普及城乡了。
过渡、搭渡船也已极少,大桥四通八达......自讽讽人,妙趣横生。
有批评男女不中用的“无用禾埠(男人)赚无食,无用姿娘(妇女)行蚀屐”;有批评妇女做事马虎糊涂的“脚缠绊死鸡”、“歪鬃姿娘做无雅粿”;有形容自找苦吃的“自己做枷自己担”;有讽刺做样的“狐狸打扮也是猫,唏胡吹响唔如萧”;有自叹孤苦或嘲笑别人没有亲朋可交结(后者多指小孩)的“无人揶(背),挪葵籍;无人漆(结),漆竹壳”...... 这其中的屐,即木屐,现已被皮革拖鞋取代。
脚缠是妇女扎小脚的长长绑带。
鬃,指发髻,现代女性再没有打鬃结髻的老发式了。
枷,是古代的刑具,后来普遍用脚镣手铐。
葵籍,遮背雨具,原用蒲葵的枝叶做成,潮汕人改用竹篾竹叶为原料,下雨时农民背在背上遮雨,现用塑料雨衣。
竹壳,是从竹节上剥落的外壳,商贩用它给顾客盛鱼肉及各种小食品之用。
潮汕谐音诙谐奇妙日常生活用语中充满着大量的谐音(或近音)字词,无论是全国性的汉语还是我们域性的潮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处不在大量运用着。
它有着双关语义,既富有幽默色彩,诙谐奇妙,能增添生活中的情趣,又饱含哲理,闪烁着聪明才智的火花,余味无穷。
潮汕的先人善于运用谐音字为图吉祥而自圆其说。
如潮安县彩塘镇金砂一村(砂陇陈),全村几千人都姓陈,以有个别户姓蒋。
据说此地属“船地”,船须有奖才能行驶,船地才能变成活地,于是他们的创乡始祖就去请一户姓蒋人家来插居,是取其“蒋”与“桨”的谐音。
潮人更善于运用谐音字的吉祥字眼大做文章,如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必须吃一道“鲤鮕鱼炯大蒜”的菜,寄托全年有钱财可“沽”(鮕),有大笔收入可“算”(蒜)的美意。
新生入学第一餐要吃龙箭鱼、豆干、猪肝,意味着望子成龙、鱼跃龙门和孩子长大能做官(“官”与“干”、“肝”谐音)。
谐音字常被用到政治生活方面来。
如古时候百姓痛恨贪官,巴不得贪官快死,就有这么一则笑语:某任潮州知府,是个外省人,说着“官话”;其管家则是人,跟着他讲着不准确的“潮州官话”。
知府是个大贪官,终日提心吊胆上司来究罪。
一日外出,管家急急跑来对他说:“上面文凭倒下,你死我也死,太太拿去杀了!”知府极其慌张地跑回府宅一看,原夹是门框上的问匾(谐了“文凭”,即官府文件)倒下来,砸死一只猫(谐音弥——你)和一只鹅(谐音俄——我),鹅被太太拿去杀血拔毛熬来吃了。
知府闹了一场虚惊。
谐音在人名上闹出的笑语更多。
潮汕某工厂一位姓管名叫江仁的行政干部,一次接电话几番向对方自报“我是管江人”,对方大发火:“谁不知道厂部的人是管工人的?你太傲慢了!为什么不说你的具体姓名?”只因江与工、仁与人谐音,使他讨了一场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