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方言
潮汕方言惯用语

潮汕方言惯用语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潮汕方言惯用语,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一、惯用语:无脚蟹(孤立无援的弱者)一肚火(一肚子气)大细目(偏心眼)大细胆(胆子小)半桶屎(半桶水,指知识浅薄)半路债(喻事情只办至一半而停辍)老在行(很内行)有和算(划得来)二、成语:枭过鲎母(枭情绝义)俏过王莽(蛮不讲理)心不在马(心不在焉)人群百众(成千上万人)三人四姓(人心不齐)土直硬性(梗直不阿)大声百喉(嗓门大)大头好脸(好出风头,极爱面子)小微末节(小节,鸡毛蒜皮的事儿)天光大昼(天已大亮)四亲二情(泛指亲戚)亡魂丧胆(魂飞魄散)三、谚语:假力洗茶渣(指不该干的事情去干了,结果是吃力不讨好)乌燕配青脚(形容夫妻一高大一矮小,经常用)脚皮欠路债(做事情总是没考虑清楚,总比别多走一趟)老实终须在(老实人终有好结果)平安当大赚(人有疾病,医病养病要花去很多钱,再加上不能做工,损失颇大)大人弯,奴囝直(指大人说话讲究守口,小孩子天真无邪,想什么就说什么)未学行,先学飞(讽刺学知识没有先打好基础,想一步登天者)三斗油麻倒无粒落耳(指把人家的话当耳边风,听不进去)父母斗咬,奴囝相捞(指父母如常吵嘴、打架,孩子也北朝鲜学会斗殴)一人主张,唔如二人参详(指人多智慧高)新正如意,橄榄粒来试四、歇后语:青夜学手电:各人各人善(各有所好)六月大菜:假有心(指虚情假意)刀截蕹菜:二头空(指两头都落空)秀才读弦诗:渌渌淖(指境况糟透了)脚仓绑蛤丩:惹蛇(指自惹麻烦)鸭仔跳东司:赶伙(喻盲目跟别人做)竹叶包沙母:假壮(粽)(指天很冷还不穿冬服,硬充身体健壮)老妈宫粽球:食定正知(指食物要亲自尝尝,才知道滋味如何)XX应用文写作帮手东司头老石部:愈老愈臭(指愈老愈坏)兴衰饭:散捞(指碰碰运气)和尚摸头:无发青夜看镜:无望潮汕饮食俗语潮汕饮食文化植根于千家万户,是由潮汕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共同创造的。
潮汕话_精品文档

潮汕话潮汕话,也被称为潮州话或澄海话,是广东省潮州市及其周边地区所使用的一种方言。
潮州市坐落在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带,潮汕话因此得名。
潮汕话在粤语(广东话)大家庭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潮汕话是广东省的方言之一,与普通话、客家话和粤语并称为“广东四大方言”。
潮汕话本身又有多个变体,主要由潮州话和澄海话组成。
潮州话分为潮州官话和平凉官话两种。
澄海话则是在潮州市的澄海区方言基础上演变而来。
潮汕话在潮州市及其周边地区得到广泛使用,并成为当地人日常生活和社交交流的主要语言。
潮汕话的特点之一是发音清脆,声调丰富。
与其他方言相比,潮汕话的声调沿袭了古汉语的声调,有平调、上声、去声和入声四种。
同时,潮汕话中的韵母也非常丰富,有37个独特的韵母,声调与韵母的结合形成了潮汕话独特的音韵体系。
潮汕话的词汇丰富多样,许多词汇都是经过悠久历史演变而来的。
潮汕话的词汇中常使用一些古汉语中已经不再常见的词汇,这些词汇总显得古老而独特。
与普通话相比,潮汕话的词汇更加详细和具体,能够表达更加精准的语义。
除了发音和词汇之外,潮汕话的语法结构也有一些与普通话不同的地方。
潮汕话中的动词不需要变化形式,只需搭配不同的助词和语气词就能够表达不同的语态和时态。
此外,潮汕话的代词系统也更为复杂,包含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多种类型。
潮汕话不仅是一种口头语言,还是潮州人的文化符号和身份象征。
潮州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和商业中心之一,潮汕话被视为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州人非常自豪地使用潮汕话,并在传统音乐、戏曲、舞蹈等表演艺术中广泛运用。
尽管潮汕话在潮州地区仍然得到广泛使用,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增加,普通话的推广和流行,潮汕话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
许多年轻人在学校和工作中更多地使用普通话,潮汕话的使用者逐渐减少,这对于潮州方言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潮汕话,潮州市政府加大了对方言文化的宣传和培训力度。
趣味潮汕话

趣味潮汕话介绍潮汕话是一种方言,主要在中国的广东省潮州市、汕头市及其周边地区使用。
潮汕话有着独特的语音、语调和词汇,因此备受人们喜爱。
以下是一些有趣的潮汕话词汇和表达方式。
1. 索影扭(so iam liu)这个词的潮汕话发音为“so iam liu”,字面意思是“找影子扭”。
这个词用来形容一个人四处找影子遮阳的搞笑场景。
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常常会找到树荫下或建筑物的阴影处,避免阳光直射。
而当看到有人不停地在寻找影子,并扭动身体以使自己完全处于阴影中时,人们就会用“索影扭”来形容这个滑稽的情景。
2. 撒娇(sa kiau)撒娇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潮汕话词汇,在潮汕地区非常常见。
它的意思是娇气、撒娇。
潮汕女孩善于使用这个词,她们会在和亲朋好友交流时,特意用娇嗲的声音和表情来引起对方的注意和关心。
这种方式在潮汕话中被称为“撒娇”,是一种妩媚的表达方式。
3. 慌到茅厕缝(ong do mieu cang)这个词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慌张或紧张的状态。
在潮汕话中,这个词的意思是“像慌到茅厕缝一样紧张”。
茅厕是中国传统的厕所形式,缝指的是厕所中间的缝隙。
在过去,茅厕通常并不是一个非常安全或干净的地方。
因此,当人们感到非常紧张或慌张时,就会用这个词来形容他们的状态。
4. 乌哩哩(wu li li)这个词是一个常用的感叹词,在潮汕话中表示惊讶、不可思议或感叹的意思。
比如,当听到或看到令人吃惊的消息或情景时,人们会说“乌哩哩”。
这个词的发音感觉有点像“wo li li”,所以对于不熟悉潮汕话的人来说可能有点难以理解。
5. 肥大肚(fai daw dau)这个词是潮汕话中用来形容一个人肚子很大的方式。
肥大肚一词与“大肚”这个词的意思相似,但是使用“肥大肚”这个词更加幽默和夸张,具有一定幽默效果。
当看到一个人腹部很大时,人们常常会用这个词来形容。
这个词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物很大很胖,例如:“这只猪肥大肚好可爱。
潮汕方言

大头好脸=好面子啦蹼哩奥=炫耀吐屎吐血=说话没有根据鸟叻=八卦鸟称=牺牲堵吾兑=受不了卖莫=不错激血=生气激心=伤心恭过水蚊(恭过只鸭)=头脑混乱个银挪粒=白痴浪险=厉害过如(趣味死)=有趣泰哥拍作咪=破罐破摔晤大浪事=没什么大不了萨做是=自以为是张够有影有迹=装得很象真的搭正=刚刚剁鸡=嫖妓恶性=厉害依喃=他们喃=我们妻姨=不漂亮或者脏小李=害羞无变=没办法后生=年轻猴玲青兄=慌慌忙忙司不萨纳=不正常嘎勒浪代=关你什么事喜哈母嚷=很吵青菜=随便央哦=撒娇弄总=全部安些=这样安嘎=好像散蹼母=乱来嫩=你们称籽=子弹剪哩罗=还要很久象烧=温暖迈去担=不想去说(其实还想说)拍寸运=哆嗦鸡母皮青浮(鸡母皮咋咋叫)=起了鸡皮疙瘩海是作泥=为什么这样子只船=现在无爱嘎勒=不跟你交朋友堵到=周转够挂=整个下午有影=真实的(或表赞同)爬三领四=乱说弦搭晤着咳=牛头不对马嘴鸡晤食蔗=九不搭八欣腊母吓=东西乱丢乱放臭到滚=指人品不好叉够腊=坏事远离身海做照生=为什么这样子谈早=刚才迈担无=不要说没有想担=以为看想=有企图锯弦=聊天锯帕弦=聊天无熨无帐=无法无着=没办法缺个=不正常晤颠对=不正常希壶=去世过身=去世牵课=工作或者能力,本事筑=工作肚肿=生气浪堵=生气志塞=吃烧共=一起做下=一起专爱=故意函盖弄欣=全部都兴旺(一种祝愿)楚略=差不多鞋晓=知道或晓得掺多=差不多袜=我(汕头发音)并并样=一样粗堵=还可以甲浪磅=差不多叔恶=可怜或恶心刺哺=过分刺哺啦雅=过分。
常用潮汕话大全

常用潮汕话大全前面为潮汕话钱葱=马蹄!卖想=不懂事!示油=酱油!烧骂=吵架!亚=辩解、争论!亿房=浴室!唔北=不知道(不懂)!肚困=肚子饿!脚车=自行车!面布=毛巾!月娘=月亮!厚隐=蚯蚓!姿娘=女士!走仔=女儿!老公=曾祖父!飞龙=波菜!痴膏=好色!莲闹=莲藕!白仁=白痴!禾埠=男人!走起=起床!木仔=(番石榴)芭乐[也叫那拔仔或拔子,是台湾产的番石榴】!嘀嗒=逝世!龟及=逝世!够生孬=有够丑!堵你唔兑=受不了你!死起吕睇=死给你看!通街市无=世界上没有!食酒=喝酒!拍字=打字!易=睡觉!厚硬、浪险=厉害!歌历=包菜!迈哩=不要!好食=好吃!臭相=人品不好胶己=自己!外埕=院子!煮食=做饭!地块=哪里!地个=谁!胶那=橄榄!绑人=别人!牙工=蜈蚣!胶纸=蟑螂!门床=床!帝政=该死的!讨债仔=骂人的粗话!呸诺=吐痰!小够堆=疯子一群!生莫=长得丑!我是领父=我是你父亲!散哭父=乱说话!耐果=荔枝!唔珍对=不正常!雷同天时=雷电交加!修=游泳!味=潜水!胶炉罗=还要很久!喉搭=口渴!讨探=赚钱!食饭=吃饭!鸡母皮=鸡皮疙瘩!四散旦=乱说!猛猛=快快!姐/紫船=现在!日暗=天黑!熏仔蒂=烟头!欢唔知=还不知道!悦着伊=爱上他!猎街=逛街!出日=出太阳!卤=恨!烧拍=打架!目镜=眼镜!分碟=烟灰缸!怪浪=希奇!试仔=流氓!假矮=多事!短帐=倒闭!过衰=很倒霉!无影无迹=不可能!安=老公!亩=老婆!滴汤=笨!在你=随你!爱作泥=要怎么样!脑莫=脑袋坏掉!唔北=不懂!滚水=开水!除人=顽皮!激血=淤血!找讨探=找工作!抽死=笑死人!散物=乱来!烧护=帮忙!倒返=回来!钓妮=泡妞!地豆=花生!散抽=胡说八道!绑回=以后!锯弦=拍拖!锯怕弦=闲聊珀/浮景=谈恋爱!咸涩=小气!迈淡=不要说!康课=工作!闹仔=小孩!小姿娘=疯婆子!鞋拖=拖鞋!工同=土豆!安者=夫妻!胶刀=剪刀!头家=老板!洗亿=洗澡!手扶=拖拉机!赢老爷=游神!罗哩=汽车!根招=香蕉!无变=没办法!目涩=眼困!。
潮汕民间五字方言俗语有哪些_俚语

潮汕民间五字方言俗语有哪些潮汕地区拥有历史悠久且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古今往来民间一直流传着许多潮汕5字方言俗语。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潮汕5字方言俗语,欢迎大家阅读。
啊滚与潮汕5字方言的俗语百句五十双半天吊灯笼半夜出船日半夜返外江插米赔阿奶参深过潮阳谗臣害忠臣齿屎喷通间大麦双头出大奶吓细仔担到面变变担到枝枝叫担到嘴名名担破无酒食担蜀张椅头担无三成话刀过水无痕佃鱼硬枝嘴掉斗着知走顶真过和尚堵着正切要短命仔心性多仔饿死父恶过金章婆恶人先告状而过蜘蛛网耳乞屎塞瞇二百钱工夫二山相叠出斧头孬削柄个狗呐双头骨质乌过墨关嘴赢关门官去秀才在过无无过少过关送文凭海贼描番客害人免看天戆过毛知事好歹都忍受好人做到底好戏好皮猴好心无好报红鼻食玻璃胡秋霸拉沙机会做向作寄许无官做激到大项归激到浮脚行嫁人勿嫁田脚痹假好胆脚缠绊死鸡脚湿嘴臭腥脚盘踏脚底脚皮欠路债教死卖上蜀惊到拍青衬静过老三正就做乌鸦地拒到六百六开嘴咬着舌开嘴一把火看到无摄目看狗甫死猫看着抽脚筋块头大过脚浪佛唔归袋浪无畔离骨老步总久在老丑旦白话老猴无把戏老老老得道老人如细仔老实总久在礼多人不怪锣鼓声近近猛过映电影迷魂汤灌着面白心肝乌目涩无闲耳目无仙人头孬钱百百错嫩到卖开嘴牛仔唔识虎平安当大赚破谷答住知欺负无脚猴欺负无脚蟹崎骰看大面乞人尔乌面气到槌心肝气到秋翘翘气到无能担气到咬舌死气了季着断气死冲冲潮千兵号万二钱出人平安钱家戏孬看强人强人敌去到浮娄州人担贼也担人家出韩信人身狗骨头人嘴毒过蛇肉身无所出肉痒去擦石入门看人意三多老福顺三目看四目三下斧头花伸手摸着天生人张生计生死隔重纸生头唔北面十嘴九脚仓时到花住开时到花自开使嘴娶人畏屎虫掷死人食饱饭买包食尽无怨恨食力薤吐蒜食蠘试身份食斋补积恶饲牛家伙浮饲鸟家伙了死人无计张死猪不怕烫双目嘲嘲摄双目光到枪双目叻叻青水淹金山寺死后卖臭腥死后心凉凉死人亚到活踏涂损涂迹田螺为仔死条命无二钱王承恩坠脚畏死勿伴灵尉衰人乡巷无丑唔成戏无好猴大头无祸惹鸡怠无祸惹鸡殆戏令如军令戏做双棚窗细数怕算盘枭过陈世美枵人目孔大小到仲仲戏小狗吠东风心肝磅磅钟心肝抱一畔心肝乌过墨心想拉做好鸭龟行滑路咬到嘴头热一槌扣双沫一对京城会一看目就涩一落当三生一农败百商一死如做死有担当做无有气无块使有天无日头鱼死目唔夹语轻勿进言斋过和尚庵张古董拍虻张士贵冒功针无双头利枝辫驴搭壁枝辫掠直辽枝嘴好刈纸枝嘴攀倒返知死唔知走知走唔知死直钩钓文王只狗斗禾头嘴尖舌仔利嘴甜心内苦做戏做世情扒喉抓舌白淡无味百人之细摆头摆面报凶报急鼻浏入目鼻笑嘴笑兵头将尾布田割稻财多身弱茶三酒四长衫阔裤柴头小生嘲过王莽嘲门脚口成模成样成双成对乘势请戏出出爱钱出戏过大除三去四锄头畚箕歜个开元吹筲锯弦捶腰拍噗大熬小炒大鼎大灶大开大使大吉利市大老大人大哩大拉大年大节大舌好递大声伯喉大头好脸大姓免撑大样大相大鱼大肉单方独味单脚独手担到粿冻担到粿薛担到嘴酸担死卖变担盐生虫胆大过蚊当头对面掉篱色桷兜根缚骨肚困胆大蹲宫歇庙额信未凝恶人怕胆恶嘴毒舌而杉母祠耳梭胶落珐龙珐虎珐七道八番神番鬼番仔唐味浮萍草萨浮情躁气父老仔细高冲下筛个碗双箸个心扮扮狗浪花开关门投喜官样官相龟灵圣母龟样鳖相鬼样鬼相戆过知事好看孬挟好驾好势好马就来好头好面好心好想好种好族恨到入骨猴龙鼠相猴戏无茂呼三喝六花猎百舌话言口气话中有话画龙画虎欢喜面笑皇帝生理活活气死机会一条激心激命家内爱伞家无三分假青宅笑见笑大家讲书评理脚步手角脚猛手快脚瘸手折叫感累谢叫神累救近日亲日经心设事惊大惊细静过三弦巨拉母耸看脚看手看三唵四看有爱无困过双林空脚白手空手白舌哭凄哭惨哙行哙走来代人死老虎直目擂锣拍鼓离家散宅漏屎军师龙头凤尾乱胶母格啰猪啰大掠柑堵柿掠虾走蟹麻豆菽麦买卖算分猫声猫说猫声浪说眉弯额皱门窗户扇觅话觅柄觅无身尸命仔四正沫撮无个哪到缀齿奴仔老大嫩到必盖嫩气食塘鸟嘴鸟舌尿行水邢凝星猛梦捧屎糊面平流死水铺陈被席七凶八煞起头煞尾气到粿捏气到孬耐气死闲人气头过凶强脚硬马跷到垅龙翘兴撬衰亲情朋友青筋目特擎箸遮目蛆虫狗蚁人龟人奴人群百众人心枭恶人走茶凉忍了着死软风软日软涂深掘三代清白三面六目三人四姓。
潮汕话经典语录

潮汕话经典语录1. 潮汕话介绍潮汕话,也被称为潮州话,是中国广东省潮州市以及汕头市地区的一种方言。
它是汕潮片的一种,与普通话和广东话相比,有着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
2. 经典语录一:“半斤八两”“半斤八两”是潮汕话中常用的一个成语,意思是两者没有明显的区别或差异。
这个成语源于潮州和福建的一种称量方式,将半斤的物品平摆在八两的物品上,使两者保持平衡。
后来,“半斤八两”就成为了形容两者相近或没有区别的用语。
3. 经典语录二:“叫座”的概念在潮汕话中,我们经常听到术语“叫座”。
这个词的意思是让人觉得舒服或满意。
在潮汕话中,热闹、繁荣的场面也可以用“叫座”来形容。
4. 经典语录三:“骂生金蛋”“骂生金蛋”是潮汕话中一个非常独特的表达,意思是在公共场合对对方进行辱骂,但实际上心里却非常敬重对方。
这个概念往往用来形容在潮汕话的社交文化中,人们在表达中带有戏谑和亲密的友好感。
5. 经典语录四:“蹭亲地”“蹭亲地”是潮汕话中一个独特的口语表达,意思是在他人的婚礼或其他重要场合,没有经过邀请就出现。
这个表达经常用来形容一种不礼貌或突破常规的行为。
6. 经典语录五:“唚鱼”在潮汕话中,“唚鱼”是指盲目捕鱼的意思。
这个词广义上也可以用来形容不负责任或莽撞的行为。
潮汕话中的“唚鱼”实际上是形容了一个人盲目追求自己的欲望或目标,却不顾他人的情感。
7. 经典语录六:“有面人”“有面人”这个表达在潮汕话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有面子或者地位高。
在潮汕地区,地位高的人常常会顾及到自身形象和声誉,所以当一个人被称为“有面人”时,意味着他在社会和人际关系中的地位较高。
8. 经典语录七:“脱话一枝花”“脱话一枝花”是潮汕话中形容一个人能言善辩的方式。
如果一个人能够用流利地、富有表现力的潮汕话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将被称为“脱话一枝花”。
这句语录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口才能力出众。
9. 经典语录八:“白搭”“白搭”是潮汕话中常用的一个词语,意思是白费劲或白忙活。
第三讲:潮汕方言

潮汕历史文化 主讲:吴榕青
12
三、宋元以来潮州话的传承与演变
李新魁先生认为潮汕方言的形成在唐宋时期。(李新魁: 《广东的方言》,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林伦伦提出“潮 汕地区早在秦汉时代便接受中原汉语和古闽语的影响,至魏晋六 朝时期,闽语已在潮汕地区流行”“潮汕话可能在元明时代独立 出来。”(林伦伦:《试论潮汕方言形成的历史过程》,《汕头 大学学报》1988年1、2期) 本人以为,潮州闽语区的形成与潮汕方言的形成属两个不同 的命题。潮汕方言既归属闽方言,其独立出来的标准难以把握, 潮汕方言形成的时间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潮汕历史文化 主讲:吴榕青
13
宋元以来至明代中期,潮州话与闽南地区的漳州、泉州基 本上可以顺利地沟通。潮、泉合腔戏文的存在,也可证明两地 语言的共通性。但是,因潮州作为一个长期独立又不属于福建 的统县政区,其语言发展必有其特殊的途径,也应有一席之地。 立足于政区分界,明代戏曲潮(潮调)、泉、兴化不同腔调的 并行,毕竟意味各地的语音有所差别。从13世纪至17世纪约 400年间,由于闽南向潮汕不断移民,造成最重要的一点是既 有分化,也有整合。于是,我们并不可以认定400年来潮语与 泉、漳语越走越远。也即是说宋元时期的潮语与闽南语的接近 程度,到了明清之交并不一定会降低。此外,方言随移民的推 移并不是墨渍式,也有板块式的移动,如福州的福清县和兴化 地区的移民对潮州的影响并不亚于泉、漳地区。
第四章
潮汕方言(潮州话) 潮汕方言(潮州话)
主讲:吴榕青
1
第一节 潮州话的由来与演变
潮汕方言(潮州话) 一、潮汕方言(潮州话)
潮汕方言是指流行于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地区的一种方言,过去 许多人称之为“潮州话”,后来也有用“汕头话”或“潮汕话”来 指称它。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潮州城区一直是州、府的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而50年代之后至90年代初,汕头市区取而代之成 为地区的中心,简言之,即汕头地级市(地区)大致相当于原潮州 府的范围。因此,广义的“潮州话”与“汕头话”都是指称粤东南 一带的方言。在1991年,本区域被拆分为汕头、潮州和揭阳三个地 级市之后,许多方言研究学者更常用“潮汕方言”来表述,又有专 家认为规范的称法应为“粤东闽方言”或“粤东闽南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作者王力曾说潮汕话乃古汉语。
而精通古文化的郭沫若也说:“潮汕话是中国古语保留得最多的一种方言”。
著名作家、编剧王朔曾笑称:“秦始皇讲一口潮汕话。
”他甚至列举了一个例子,用潮州话朗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鸠、洲、逑都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如同吟唱一般。
可惜秦朝不过两代,没把潮州话给发展成国语,不然现在全中国都讲潮州话,多有架势,用潮州话讲“我爱你”,也不至于那么肉麻兮兮。
语言学泰斗赵元任曾于一九三九年在上海申报馆发行的《中国分省新图》第四版,十四页《语言区域图》的图例上把《新地图》的“汉藏语族”改为“汉藏语类,“中国语系”改为“汉语系”。
图中“汉语系”分为“北方官话区、上江官话区、下江官话区、吴方言、皖方言、闽方言、潮汕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九个单位。
张惠泽说,外界公认潮汕话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但后来的潮州府城话和再后来的汕头市话多少都有演变,尤其是历代来到潮州地区为官的北方官话对潮汕方言影响至深。
但在张惠泽看来,这中间也有最古最纯正的,那就是汕头与揭阳普宁之间的潮阳话。
现今中国各方言中仍以潮阳话读古诗最押韵,诸如“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等古诗用潮阳话读最近古音且完全押韵,古诗在唐中期以前数量颇巨,时下若非有一定古汉语基底的人很难完全把握韵律,而这对潮汕人来说并非难事。
当代学界一致认为:“潮州话”承继魏晋时期的古代汉语。
叫她为晋话不为过也。
而今潮汕话是唯一一种基本完全保留古汉语入声字的语言。
略窥潮汕话的古汉语身影——你在其它方言中见到了吗?
1、古人说“吃”,全部都用一个“食”字解决,如食饭、食糜、食水、食馒头……而今只有潮汕话保留了这一点,而如普通话等则早已是吃饭、喝粥、饮水、啃馒头;
2、在现今潮州方言语汇中有不少是见之于秦汉或唐宋的古籍中,如:“东司”、“翘楚”、“姿娘”、“腰佝”、“书册”、“眠起”、“起厝”……等等。
3、沽酒(打酒)、行(走)、走(跑)、勿(不要)、伊(他或她)、打秩(收拾、教训)等等。
4、潮汕话还保留了许多神传文化中修炼与信仰的内涵,如:出世(出生),老去(逝世),未来事先知(指具有宿命通功能,能预知未来之事),圣公嘴(指有功能的人说的话能把事定住),还有冤业(冤孽),“道”(道行)”,等等。
5、潮汕人祖先远离烽烟战火的中原来到安定和平得多的潮汕地区,过上了较安稳的生活。
而中原的战火基本上没有燃及这“世外桃源”,中原地区的一条变革也就与这一地区关系不大。
在这地区居住的中原汉人,他们原来所过的生活习俗和所操用的话语也就大体保留下来。
潮汕地区的“时年八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冬节)就是古代习俗的延续。
同时,古汉语的许多特点也在潮汕话中表现出来。
6、潮汕话的确很难学,由此有些人说“潮汕话很土”,其实,“潮汕话是古,不是土”。
潮汕话有八个声调,分别为阴平、阴上、阳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
读法如“兮、粉、训、忽、云、混、份、佛”。
(用潮话读出)这与古汉语的八音读法是一样的。
而现代汉语却只有四个声调,所以,在掌握声调方面,更不用说让那些只有两声调的欧美人学潮汕话了。
一句“潮汕话最难学”
(用潮语)就让他们满头雾水,目瞪口呆即使练得舌头打结也难以正确说出!
7、潮汕话因具有古汉语的特点,特别是八声读法,有些用普通话读起来不押韵的古文,若用潮汕话来读,会变得很押韵、琅琅上口!如《陌上桑》。
8、潮汕话保留古汉语八声读法的同时,也保留了大量的古词用法。
如“目”、“新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眼睛”、“媳妇”等。
这些词在古汉语和潮汕话里大量使用。
9、潮汕话中至今仍保留着大量单音节的古词,其中一些常用的古词是现代汉语少用或不用的。
如潮语中说“索”不说“绳”,说“齿”不说“牙”,说“铰”不说“剪”,说“箸”不说“筷子”,说“食酒”不说“饮酒”等等。
当然,潮汕话内部也是有差异的,有道是——“好甲潮州人相骂,孬甲潮阳人咀话。
”这虽是戏谑,却也真实反映出两种语的特点。
潮州人即使吵嘴也声音不大,语言不重,而潮阳人平常说话也要像与人吵嘴一样,声响、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