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友谊地久天长》教案1.doc
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 《友谊地久天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告别时刻》第2课《友谊地久天长》。
【教材分析】《友谊地久天长》是六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告别时刻》笫3课唱歌课,《友谊地久天长》是一首苏格兰民歌,在英国家喻户晓,是朋友们在分别时唱的一首仪式歌曲。
20世纪40年代,这首歌曲被改编成拍的器乐曲应用在美国电影《魂断蓝桥》中作电影主题曲,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随着这部优秀电影的传播,这首乐曲也传遍了全世界。
乐曲具有圆舞曲的风格,大调式,旋律优美流畅、略带忧伤。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合唱巳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感知,对于和声的理解也有了初步的实践,但在训练过程中的合作意识还很差,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借助学生对于合声的初步认知注重科学引导,然后反复训练,固定学生的和声意识,在合作的过程中要先注重分声部训练得基础性,然后再进行合作。
【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旋律的特点。
(二)艺术表现能用真挚优美的感情表达出歌曲所要表达的唱好二声部。
(三)创意实践能用肢体语言创新性的表现歌曲。
(四)文化理够引发学生对小学生活中点滴感人小事的回忆,激发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了解、感悟''感恩"的真谛,学会感恩于生活,用爱心回报社会。
培养学生理解、表现音乐作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能用肢体语言创新性的表现歌曲,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表演唱歌曲。
(二)教学难点:1、能用真挚优美的感情表达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
2、用和谐的声音唱好二声部【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问邈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朋友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你们之间是怎样相处的呢?预设:回答问题教师:友谊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社会关系,友谊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带来幸福,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它名字就叫作《友谊地久天长》(书写板书《友谊地久天长》)【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切入点,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
六年级艺术《友谊地久天长》教案

六年级艺术《友谊地久天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苏格兰民间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理解歌曲的意义,感受友谊的美好。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的背景知识介绍。
2. 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学习。
3. 歌曲的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的旋律、歌词及演唱技巧。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及节奏变化。
四、教学方法1. 欣赏法:通过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友谊的美好。
2. 讲解法:讲解歌曲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意义。
3.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正确学习。
4. 练习法: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谈论友谊的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重要性。
2. 介绍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友谊的美好。
3. 学习歌曲旋律,引导学生跟唱。
4. 分析歌曲歌词,讲解友谊的含义。
5. 练习歌曲演唱,重点指导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6. 分组演唱,互相评价,提高演唱水平。
7.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强调友谊地久天长的意义。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演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理解歌曲对友谊的赞美。
2. 学生能够通过歌声表达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3. 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够理解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友谊主题的绘画或手工艺创作,加深对友谊的理解。
2.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进行友情讲座,丰富学生的友谊观念。
3. 开展友谊主题的班级活动,如友谊日、友谊分享会等,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八、教学资源1. 歌曲《友谊地久天长》音频资料。
2. 歌词sheet music。
3. 教学视频或图片资料,用于讲解歌曲背景。
4. 音乐乐器,如吉他、钢琴,用于伴奏教学。
5. 分组活动所需道具,如小卡片、彩笔等。
友谊地久天长》教案

友谊地久天长》教案
1、教师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的MV,让学生先听一遍,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旋律。
2、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音高、音色等基本知识,让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结构和演唱技巧。
3、教师分别演示不完全小节和弱起小节的演唱技巧,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4、教师让学生分组练歌曲的演唱,指导学生如何用轻柔的声音、连贯的气息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巩固练:
1、学生进行小组表演,展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演唱技巧。
2、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演唱水平。
五、课堂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总结歌曲的演唱技巧和知识点。
2、教师强调学生应该注重情感表达,用音乐传递友谊和美好情感。
六、作业布置:
1、要求学生在家练歌曲的演唱,并注意掌握不完全小节和弱起小节的演唱技巧。
2、要求学生在下节课前准备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并准备进行演唱。
《友谊地久天长》优秀教案

《友谊地久天长》优秀教案《友谊地久天长》优秀教案「篇一」课题:友谊地久天长3课型综合课教学目标:能从音乐、美术作品中感受友谊带给自己和别人的欢乐,体会到友谊的珍贵。
进一步懂得友谊的真正含义。
能用优美的歌声和舞蹈表现友谊。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重点: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旋律。
难点:高声部的旋律注意附点节奏的正确唱法。
唱好三度音程。
媒体设计:歌颂友谊的格言、诗歌。
《友谊地久天长》《同一首歌》《少先队友谊之歌》等音乐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一、组织教学学生排队进教室,在自己的座位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物品。
二、发声练习(1)断音练习(小黑板)(2)长音练习。
(3)三声部练习(轮唱练习)三、复习歌曲1、跟着老师的琴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2、分声部复习,两声部合唱注意音准节奏准确。
3、出示歌曲《少先队友谊之歌》,听音乐范唱。
4、分声部进行学唱歌曲。
强调歌曲中的八分休止拍,说一说八分休止拍在歌曲中的作用。
(体验歌曲朝气蓬勃、欢快的情绪。
)5、听录音进行模唱。
高声部的旋律注意附点节奏的正确唱法。
唱好三度音程。
6、听音乐分声部唱旋律,注意两声部的和谐均衡。
7、完整地把歌曲旋律唱一遍,感受旋律的二段体结构和而声部演唱效果的美感。
感受英格兰歌曲的风格及交谊舞的美感。
8、跟录音伴奏完整地唱一遍歌曲。
四、欣赏歌曲1、出示歌曲《同一首歌》,(毛阿敏、蔡国庆的两种唱法)。
2、请学生说一说听了两位歌手唱的歌曲有什么不同的感觉?3、分别轻声跟唱歌曲,感受歌曲舒展的节奏、抒情优美的旋律,体验深情歌唱的情感。
4、比较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同一首歌》,说一说这两首歌曲的旋律、曲式有什么特点?请学生用最简单的词语来描述这类歌曲的特点。
5、有感情地分别唱一遍两首歌曲。
五、结束课题在《友谊地久天长》的歌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友谊地久天长》优秀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熟练唱会歌曲,体会歌曲中依依惜别的意境。
2、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跳舞。
活动准备:歌曲音乐。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友谊天长地久音乐教案

篇一:友谊地久天长音乐教案《友谊地久天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能够用抒情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不同拍号的友谊天长地久,用歌唱的方式抒发友爱与惜别的感情。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友谊地久天长》使学生懂得朋友间珍贵的友情。
二、教学重点(1)歌曲旋律的准确性训练。
(2)四四拍的强弱规律。
(3)歌曲情感的体验。
三、教学难点:(1)四三拍在歌曲中的运用体验。
(3)歌曲情感的延伸体会。
(4)英文歌词的学习。
可以一带而过,不再课上细致学唱(5)弱起小节和附点节奏的准确把握及换气符号在歌曲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示范法(2)听唱法(3)讨论法五、课时设计1课时六、教学过程多媒体准备,组织上课,师生问好。
(一)导入新课。
(可以作为课结束时的欣赏歌曲,导入可以开门见山)1、周华健《朋友》2、儿歌《找朋友》3、毛阿敏《永远是朋友》(二)新课讲授(1)师:同学们都猜对了!非常厉害!那我们有没有人发现刚刚我们猜的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点呢?教师给以提示。
(友谊、朋友、友情?) ?(2)师:对了,大家说的很好。
是的,我们刚刚猜的这些歌曲都是和友谊朋友有关的歌曲,而且都是中国歌曲。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的这首歌曲是关于友谊的一首苏格兰民歌。
首先,我们来听一遍,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速度与节奏。
(3)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第一遍)(4)介绍歌曲,四四拍,速度—中速,(第二遍播放歌曲,教师伴着歌曲讲解)这首歌曲节奏平稳,旋律优美朴实,民族风格鲜明。
这首歌又名《过去的好时光》意为怀念美好曾经,在苏格兰,人们唱这首歌曲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习惯—歌唱的人们要围成一个圆圈两臂交叉地握住旁边人的手,并随着音乐的节拍边歌边舞。
颇具苏格兰风情,我们学会了也试一试好不好?(出示本歌曲的主要节奏型)(5)教师范唱,学生跟唱,学习这首《友谊地久天长》。
在学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加以纠正,例如:弱起小节、附点节奏、速度、强弱规律、换气点。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友谊地久天长》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友谊地久天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友谊地久天长》是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苏格兰民歌,采用五线谱进行记谱。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温馨,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祝福。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这首歌曲的演唱,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并培养对友谊的深刻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音乐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学会了基本的五线谱识谱和演唱技巧。
然而,对于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并激发他们对友谊的思考。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友谊地久天长》。
2.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意义,深刻理解友谊的珍贵。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较高音区和节奏变化。
2.重点:歌曲的演唱和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意义。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友谊的意义,分享自己的体验。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五线谱、图片等。
2.教学器材:钢琴、吉他等乐器。
3.音响设备:播放歌曲的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文化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其优美的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纠正,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观摩和评价,巩固所学。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意义,分享自己的体验。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友谊的可贵。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友谊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友谊地久天长》,并思考和朋友之间的友谊。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友谊地久天长》优质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友谊地久天长》优质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友谊地久天长》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用抒情、柔美的歌声表达真挚的友谊和惜别时的感情。
2.通过演唱,懂得珍惜朋友间的友谊,并喜欢以歌唱的方式表现友谊的美好。
3.欣赏三拍子的《友谊地久天长》,体会同一歌曲不同拍子产生的音乐情感。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教师有情感地范唱后,用丰富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对歌曲情感的体验。
教学难点:准确、有表情地演唱《友谊地久天长》,理解每段旋律的意境和情绪,并从中领会到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过程:一、导课:老师: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次相聚和离别,有时一次离别也许你们中间有很多人很长时间都不会再见面,但是我们要珍惜这珍贵的友谊。
如果用一首歌来表达我们之间的美好回忆,我会用《友谊地久天长》,今天呢,也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这首歌曲。
二、新授歌曲《友谊地久天长》1.研究歌曲第一步:感受歌曲。
要求学生:(1) 认真体会歌曲的情绪。
(2) 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边听音乐边默唱并思考,听完后回答以上两个问题。
第二步:简单介绍歌曲,分析歌曲。
老师介绍了《友谊地久天长》的背景和特点,并范唱旋律,让学生回答调号、拍号等问题。
第三步:学唱歌曲。
1) 朗读歌词,提示发音等问题。
2) 教唱歌曲,指出学生在演唱时存在的问题,局部练唱。
3) 全曲演唱,注意换气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4) 分配角色,男女同学分别演唱不同段落,齐唱全曲。
三、课后练学生可以在家里练唱歌曲,并思考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友谊,珍惜和维护这份友谊。
以上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友谊地久天长》的优质教案。
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唱歌,老师唱前半部分,学生们合唱后半部分。
这样的唱法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到歌唱中来。
在扩展延伸的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想一想还有哪些歌曲是赞美友谊的。
然后,通过讨论,让学生们比较《友谊地久天长》和其他歌曲在演唱形式、速度、风格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友谊地久天长 音乐教案

友谊地久天长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友谊地久天长音乐教案教案概述:本音乐教案旨在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和珍惜,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友谊的美好,并通过音乐表达自己对友谊的情感。
教学目标:1.了解友谊的定义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和珍惜。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通过音乐表达自己对友谊的情感。
教学准备:1.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2.友谊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文章。
3.乐器和音乐素材。
4.友谊相关的歌曲。
教学过程:引入:1.播放一段友谊相关的音乐,引起学生的注意。
2.展示友谊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文章,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和感受。
探究:1.讨论友谊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2.学习一首关于友谊的歌曲,教唱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感受歌曲中传递的友谊情感。
3.分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友谊相关的歌曲,编写新的歌词表达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和感受。
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歌词创作,并进行演唱。
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合作创作,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合奏一段表达友谊的音乐。
2.学生可以使用乐器、声音或身体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友谊的情感,进行小组展示。
总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友谊的定义和重要性。
2.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并分享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和感受。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友谊,用友谊温暖自己和他人。
拓展活动:1.让学生选择一位自己的好朋友,用音乐创作一首属于他们之间的友谊歌曲。
2.组织学生进行友谊主题的音乐会,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参与。
评估方式:1.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意识和音乐表达能力。
2.听取学生的歌曲创作和音乐演奏,评价其对友谊的理解和情感表达。
教案撰写者:AI教育专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友谊地久天长》教案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能够用抒情、柔美的歌声演唱歌曲,以表达真挚的友谊和惜别时的感情。
2、通过演唱,懂得珍惜朋友间的友谊,并喜欢以歌唱的方式表现友谊的美好。
3、欣赏三拍子的《友谊地久天长》,体会同一歌曲不同拍子产生的音乐情感。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教师有情感地范唱后,用丰富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对歌曲情感的体验。
教学难点:
准确、有表情地演唱《友谊地久天长》,并理解每段旋律的意境和情绪,并从中领会到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次相聚和离别,有时一次离别也许你们中间有很多人很长时间都不会再见面,但是我们要珍惜这珍贵的友谊。
如果用一首歌来表达我们之间的美好回忆,我会用《友谊地久天长》,今天呢,也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这首歌曲。
二、新授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1.学习歌曲
第一步:感受歌曲。
要求学生:(1)、认真体会歌曲的情绪。
(2)、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边听音乐边默唱并思考,听完后回答以上两个问题。
第二步:简单介绍歌曲,分析歌曲。
师:《友谊地久天长》是一首苏格兰民歌,词作者罗伯特·彭斯是18 世纪苏格兰最伟大的农民诗人。
这首歌翻译过来有几种名字,如《忆往日》、《过去的好时光》等。
这首歌在英国家喻户晓,在我国流传也很广。
这首歌不仅歌词写得真挚感人,旋律也很耐人寻味,现在我为大家演唱一遍。
生听范唱旋律后,回答提问。
1、调号、拍号(F大调、拍)。
2、歌曲开始的这个小节,叫什么小节?注意唱准。
3、歌曲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与弱起小节有关的。
同学们请注意看乐谱(每个乐句都是从弱起小节开始的)。
什么叫弱起小结?歌曲或乐曲的第一个音起于弱拍或弱位置的这一小节叫弱起小结或不完全小结。
第三步:学唱歌曲。
(1)、朗读歌词,提示咬字吐字等问题。
老师教唱歌曲。
教师指出学生在演唱时存在的问题,局部练唱。
师:现在我们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
(学生演唱,演唱时注意换气。
)
师:同学们演唱得非常投入,下面老师领唱第一段,男同学唱第二段,女同学唱第三段,演唱时请同学们站起来。
(学生完整演唱全曲,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
再现情景想象你有一位曾经朝夕相处的好朋友,请你怀着对友人的怀念和祝福演唱这首歌吧。
齐唱。
(2)、老师唱前半部分,学生合唱后半部分。
三、扩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还知道那些赞美友谊的歌曲?与《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从歌曲演唱形式、速度、风格等方面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回答)找1—2首有代表性的歌曲用多媒体播放。
例:周华健的《朋友》、《送别》《永远是朋友》《一二三四五六七》等。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唱了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让我们珍惜拥有,珍惜彼此之间这六年的同窗情吧!也祝愿我们大家的友谊都能天长地久!最后,让我们在《友谊地久天长》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