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合集下载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一、原理淀粉酶(amylase)包括几种催化特点不同的成员,其中α-淀粉酶随机地作用于淀粉的非还原端,生成麦芽糖、麦芽三糖、糊精等还原糖,同时使淀粉浆的粘度下降,因此又称为液化酶;β-淀粉酶每次从淀粉的非还端切下一分子麦芽糖,又被称为糖化酶;葡萄糖淀粉酶则从淀粉的非还原端每次切下一个葡萄糖。

淀粉酶产生的这些还原糖能使3,5-二硝基水杨酸还原,生成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

淀粉酶活力的大小与产生的还原糖的量成正比。

可以用麦芽糖制作标准曲线,用比色法测定淀粉生成的还原糖的量,以单位重量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生成的还原糖的量表示酶活力。

几乎所有植物中都存在有淀粉酶,特别是萌发后的禾谷类种子淀粉酶活性最强,主要是α-和β-淀粉酶。

Α-淀粉酶不耐酸,在pH3.6以下迅速钝化;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15min则被钝化。

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在测定时钝化其中之一,就可测出另一个的活力。

本实验采用加热钝化β-淀粉酶测出α-淀粉酶的活力,再与非钝化条件下测定的总活力(α+β)比较,求出β-淀粉酶的活力。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一)材料:萌发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二)仪器设备:1. 分光光度计;2. 离心机;3. 恒温水浴(37℃,70℃,100℃);4.具塞刻度试管;5. 刻度吸管;6. 容量瓶。

(三)试剂(均为分析纯):1. 标准麦芽糖溶液(1mg/ml):精确称取100mg麦芽糖,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2. 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精确称取1g3,5-二硝基水杨酸,溶于20ml2mol/L NaOH溶液中,加入50ml蒸馏水,再加入30g酒石酸钾钠,待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盖紧瓶塞,勿使CO2进入。

若溶液混浊可过滤后使用;3.01mol/L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A液(0.1mol/L 柠檬酸):称取C6H8O7.H2O 21.01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L;B液(0.1mol/L 柠檬酸钠):称取Na3C6H5O7.2H2O 29.41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L。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方法淀粉酶是一种能够降解淀粉的酶类。

测定淀粉酶活力的方法主要有光密度法、滴定法、浊度法、电极法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几种方法。

一、光密度法光密度法是利用淀粉酶在一定温度和pH值条件下降解淀粉产生的葡萄糖,与p-二硫化苯胺生成的被称为多脱氧萘酚蓝的有色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变化来测定淀粉酶活力。

测定步骤:1. 准备试剂:液体缓冲液、淀粉溶液、pH 7.0缓冲液、2%~4%淀粉溶液、0.1% p-二硫化苯胺、1%酶液。

2. 在试管中加入2 mL pH 7.0缓冲液、2 mL 2%~4%淀粉溶液和1 mL 酶液,置于37恒温槽中培养10分钟。

3. 取出试管后,立即加入5 mL p-二硫化苯胺试剂和1 mL液体缓冲液,混匀后,放置15分钟使产生的多脱氧萘酚蓝发色充分。

4. 测定吸光度:使用特定波长的光源(通常为540 nm)对反应液进行吸光度测定。

5. 用纯水代替酶液重复上述步骤,结果作为对照组。

6. 计算淀粉酶活力:对照组的吸光度减去实验组的吸光度,乘以吸光度系数K (由标准淀粉酶活力校准得出),即可得出淀粉酶的活力。

二、滴定法滴定法是通过滴定试剂滴定淀粉酶产生的葡萄糖来测定淀粉酶活力的方法。

测定步骤:1. 准备试剂:碘滴定剂(0.02 mol/L碘酸钾,0.2 mol/L硫酸),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0.1%淀粉溶液。

2. 取一定量的淀粉酶加入试管中。

3. 预热培养:将试管放置于37水浴中预热,约5分钟。

4. 添加滴定剂:将试管中的淀粉加入10 mL淀粉溶液中,迅速搅拌。

5. 滴定:在反应时加入少量滴定剂,然后滴定到反应性红色消失的那一点为止。

6. 计算淀粉酶活力:滴定所使用的硫酸溶液的体积与滴定所使用的碘滴定剂的体积之间的比值即为滴定效价,根据滴定效价计算淀粉酶的活力。

三、浊度法浊度法是通过测定淀粉酶降解淀粉导致溶液浑浊度变化来测定淀粉酶活力的方法。

测定步骤:1. 准备试剂:0.1 mol/L淀粉溶液,0.1 mol/L缓冲液,1%淀粉酶溶液。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00淀粉酶活力的测定一、目的学习和掌握测定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力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淀粉是植物最主要的贮藏多糖,也是人和动物的重要食物和发酵工业的基本原料。

淀粉经淀粉酶作用后生成葡萄糖、麦芽糖等小分子物质而被机体利用。

淀粉酶主要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两种。

α-淀粉酶可随机地作用于淀粉中的α-1,4-糖苷键,生成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糊精等还原糖,同时使淀粉的粘度降低,因此又称为液化酶。

β-淀粉酶可从淀粉的非还原性末端进行水解,每次水解下一分子麦芽糖,又被称为糖化酶。

淀粉酶催化产生的这些还原糖能使3,5-二硝基水杨酸还原,生成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其反应如下:淀粉酶活力的大小与产生的还原糖的量成正比。

用标准浓度的麦芽糖溶液制作标准曲线,用比色法测定淀粉酶作用于淀粉后生成的还原糖的量,以单位重量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生成的麦芽糖的量表示酶活力。

淀粉酶存在于几乎所有植物中,特别是萌发后的禾谷类种子,淀粉酶活力最强,其中主要是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

两种淀粉酶特性不同,α-淀粉酶不耐酸,在pH3.6以下迅速钝化。

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15min钝化。

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在测定活力时钝化其中之一,就可测出另一种淀粉酶的活力。

本实验采用加热的方法钝化β-淀粉酶,测出α-淀粉酶的活力。

在非钝化条件下测定淀粉酶总活力(α-淀粉酶活力+β-淀粉酶活力),再减去α-淀粉酶的活力,就可求出β-淀粉酶的活力。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萌发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2.仪器(1)离心机(2)离心管(3)研钵(4)电炉(5)容量瓶:50mL×1, 100mL ×1 (6)恒温水浴(7)20mL具塞刻度试管×13 (8)试管架(9)刻度吸管:2mL×3, 1mL×2, 10mL×1 (10)分光光度计3.试剂(均为分析纯)(1)标准麦芽糖溶液(1mg/mL):精确称取100mg麦芽糖,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1、实验试剂:
(1)1%淀粉磷酸缓冲液称取1.0g的可溶性淀粉,加热溶于磷酸缓冲液,冷却后定容至100ml
(2)磷酸缓冲液(ph6.9)称取0.712g Na2HPO4.2H2O 和0.07nacl溶于150ml 的蒸馏水,用浓正磷酸将ph调制6.9,并用蒸馏水定容至200ml.
(3)2mol/l的NaOH溶液称取8g的NaOH溶于蒸馏水,100ml容量瓶定容. (4)显色剂称取1.0g的3,5二硝基水杨酸滴入少许蒸馏水,20ml的NaOH (2mol/l),溶解后取30.0g的酒石酸钾钠溶于该溶液,然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5)麦芽糖溶液称取180mg一水麦芽糖溶于蒸馏水,定容至100ml.
2、实验仪器:.
容量瓶:100ml(5)200(1)
烧杯:100ml(6)500ml (1)
移液管:10ml(2)1ml(3)
试管:若干
3、实验步骤:
(1)不同酶量
(2)平行实验(酶量30ul)。

淀粉酶检测方法

淀粉酶检测方法

淀粉酶检测方法淀粉酶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分解淀粉的酶类,在工业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淀粉酶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开发对于生物学和工业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10种常用的淀粉酶检测方法,并展开详细描述。

1. 检测淀粉酶酶活力的方法淀粉酶酶活力的检测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测定淀粉酶对淀粉分子链断裂的程度。

其方法多种多样,如I2-KI法、Nelson-Somogyi法、DNS法、酚硫酸法等。

其中DNS法的操作简单、精密度高、结果准确,被广泛运用于淀粉酶酶活力的测定中。

DNS法的具体流程:取淀粉酶反应液1ml,加入60μl 1% 普鲁士蓝,阴离子化的淀粉酶会将淀粉水解成低聚糖,反应后加入7.5ml DNS液,于100℃水浴烘箱加热10min,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用1mol/L NaOH调至中性,以1cm光程在72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2. 紫外线比色法紫外线比色法是一种测定淀粉酶酶活力的快速、准确、灵敏的方法。

该法利用酶水解淀粉时所产生的差异色团在化学性质和吸收光谱方面的变化来测定淀粉酶酶活力。

紫外线比色法的具体流程:取一定量的淀粉酶及淀粉,在相应的pH值下孵育一定的时间后,停止反应,加入氢氧化钠,合并各样品,稀释,分别于270nm、309nm处记录吸光值,然后计算各组淀粉酶的缩合作用所产生的光吸收值,即可求出淀粉酶的酶活力。

3. pH滴定法pH滴定法是以酶水解完淀粉后所生成的氢离子释放量作为反应结束的依据。

该方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准确度高。

pH滴定法的具体流程:取一定量的淀粉酶及淀粉,设置相应的pH值,在一定的温度下孵育一定时间,取出样品,加入酚酞pH指示剂,并滴加NaOH溶液,直到溶液从淡红色转为深红色,记录NaOH滴加量,计算其中的氢离子产生量即可求出淀粉酶的酶活力。

4. 薄层酶法薄层酶法是将淀粉酶和淀粉均匀混合后涂在薄层板上,然后观察酶诱导的淀粉分解反应的变化,以判断淀粉酶的活力。

薄层酶法的具体流程:将淀粉酶和淀粉均匀混合后涂在薄层板上,然后孵育一段时间,用紫碱蓝溶液滴在板上,若淀粉分解为葡萄糖,其降解产物将与紫碱蓝成蓝绿色,而未被淀粉酶降解的淀粉则呈紫色。

检测淀粉酶活性的方法

检测淀粉酶活性的方法

检测淀粉酶活性的方法
淀粉酶活性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检测,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比色法:使用酶活性与颜色变化有关的试剂,如
比色剂,来检测淀粉酶活性。

2.电位检测法:使用电位计来直接测量酶酶解淀粉
过程中产生的电流。

3.磷酸酶试剂盒法:使用含有磷酸的试剂盒,在酶
解淀粉过程中产生的磷酸可以通过酶解磷酸酶来酶消耗,由此反映淀粉酶活性。

4.放射性检测法: 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葡
萄糖可以通过磷酸甘油酶合成磷酸甘油,这种合成过程中产生的14C碳可以通过放射性计数来检测淀粉酶活性。

这些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实验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1.比色法是最常见的检测淀粉酶活性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酶解淀粉产生的葡萄糖或其他物质的颜色变化来检测淀粉酶活性。

常用的比色剂有银离子试剂、染料试剂等。

2.电位检测法是一种直接测量淀粉酶活性的方法,
它通过测量酶解淀粉产生的电流来检测淀粉酶活性。

3.磷酸酶试剂盒法是通过检测淀粉酶酶解淀粉产生
磷酸,再由磷酸酶进行消耗来反映淀粉酶活性。

4.放射性检测法是一种特殊的检测方法,它使用含
有放射性碳的淀粉或磷酸甘油试剂,通过检测放射性碳的计数变化来检测淀粉酶活性。

这些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选择其中一种方法需要根据实验需求和条件来确定,如实验灵敏度、试剂成本、操作难度等因素。

淀粉酶活性测定

淀粉酶活性测定

淀粉酶活性测定淀粉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酶类,是一种负责水解淀粉质的消化酶。

淀粉酶活性测定可以用于评价淀粉酶的水解能力和功能,有助于监测动物体内的淀粉酶活性水平,以及在食品、农业、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在此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淀粉酶活性测定的方法、原理、重要性等相关知识。

1、Iodine-starch法此方法是基于淀粉直接加热与淀粉酶水解后不同的化学反应。

淀粉水解后的葡萄糖分子,会使加入碘化钾后的淀粉溶液变成淡黄色或透明状态,因而用这种方法来测定淀粉酶活性。

操作步骤:(1)将淀粉溶液分配到不同的试管中,并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淀粉酶和缓冲液;(2)将试管随之放入水浴器中,在一定的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后;(3)将反应好的样品加入适量的碘化钾溶液,混合均匀;(4)观察样品颜色的变化与对照样品进行比较。

淀粉酶活性越强,颜色变化越明显。

2、DNS法(3,5-dinitrosalicylic acid)此法是由3,5-二硝基水杨酸和淀粉水解后形成的糖类反应,也是一种将淀粉水解后产生的葡萄糖利用于测定淀粉酶活性的方法。

(3)在沸水中进行加热封闭处理,使淀粉酶反应后产生的糖分子与DNS反应生成产物,颜色变化呈红色。

淀粉直接加热会发生硫酸化反应,而加入淀粉酶水解后,形成的产物降解了银离子和碘化物的复合物,导致样品中碘的浓度下降,进而改变样品的颜色。

2、DNS法淀粉酶活性水平是衡量动物消化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则涉及到食品、中药、农业等领域相关工作的研究。

用于测定淀粉酶活性,在动物营养研究和饲料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动物营养领域中,淀粉酶活性测定可以用来评价不同饲料淀粉的消化能力和饲料营养价值,甚至可以评价不同品种和不同饲料来源的淀粉酶活性差异。

在饲料生产方面,淀粉酶活性测定有助于优化饲料制造流程和配方,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此外,在工业领域,淀粉酶的活性测定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酿酒过程中,淀粉酶活性的测定可以使发酵操作更加稳定和高效。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2.2.2 碘贮存液(0.1mol/L)
称取1.7835g碘酸钾和22.5g碘化钾,溶于去离子水中,再缓慢加人4.5mL浓盐酸,用去离子水稀释至500mL,充分混匀,贮棕色瓶中,每月配制新鲜溶液,置冰箱中保存。
2.2.3 碘稀释液(0.lmol/L) 取碘贮备液用去离子水稀释10倍,贮棕色瓶中,现用现配。
底物缓冲液(40℃预温5min,mL) 1.0 1.0
酶滤液(mL)混匀,40℃水浴7.5min 0.2 -
碘稀释液(mL) 1.0 1.0
去离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mL) 6.0 6.2
2.4 淀粉酶活力计算
淀粉酶活力= 式中:AB:空白管吸光度;AU:测试管吸光度;淀粉酶活性定义:lmL酶滤液中(1g酶粉)的酶,在40℃和底物淀粉作用30min,水解10mg淀粉为1个淀粉酶活性单位。
2.3 操作步骤
称取酶粉1.0g充分碾细,加去离子水100mL,在40℃水中搅拌30min,充分溶出酶蛋白,过滤,滤液备用。按表2分别加入底物缓冲液、酶滤液、碘稀释液和去离子水,混匀,于660nm波长处(lcm光径),以去离子水调吸光度为零,读各管吸光度。
试剂用量
加入物 测定管(U)(3支平行样)空白管(B)
2.2 试剂
2.21 底物缓冲液
精确称,取9.0g;氯化钠;22。6g无水磷酸二钠和12.5g无水磷酸二氢钾,置于约500mL去离子水中力口热至沸腾溶解。称取0.4g可溶性淀粉于一小烧杯中,加入10mL去离子水,使其混悬后加人上述沸腾溶液中,冷却至室温后加入5mL37%甲醛溶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000mL。此即为pH7.0、酶底物淀粉浓度为0.4g/L的缓冲液。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测定淀粉酶活力的方法有4类,一是测定底物淀粉的消耗量,有粘度法、浊度法和碘-淀粉比色法等;二为生糖法,测定产物葡萄糖的生成量;三为色原底物分解法,四是酶偶联法。其中碘-淀粉比色法测淀粉酶活力操作简便迅速、实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淀粉酶主要包括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和R-酶,它们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界。

不同来源的淀粉酶,性质有所不同。

植物中最重要的淀粉酶是α -淀粉酶和β-淀粉酶。

α -淀粉酶随机作用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直链部分α -1,4糖苷键,单独使用时最终生成寡聚葡萄糖、α-极限糊精和少量葡萄糖。

Ca 2+能使α-淀粉酶活化和稳定,它比较耐热但不耐酸,pH 3.6 以下可使其钝化。

β-淀粉酶从非还原端作用于α-1,4糖苷键,遇到支链淀粉的α -1,6键时停止。

单独作用时产物为麦芽糖和β-极限糊精。

β-淀粉酶是一种巯基酶,不需要Ca 2+ 及Cl —等辅助因子,最适pH偏酸,与α -淀粉酶相反,它不耐热但觉耐酸,60 ℃保温15min 可使其钝化。

通常提取液中α -淀粉酶和β-淀粉酶同时存在。

可以先测定(α + β)淀粉酶总活力,然后在60 ℃加热15 min ,钝化β-淀粉酶,测出α -淀粉酶活力,用总活力减去α - 淀粉酶活力,就可求出β- 淀粉酶活力。

淀粉酶活力大小可用其作用于淀粉生成的还原糖与3,5- 二硝基水杨酸的显色反应来测定。

还原糖作用于黄色的3,5- 二硝基水杨酸生成棕红色的3- 氨基-5- 硝基水杨酸,生成物颜色的深浅与还原糖的量成正比。

以每克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生成的还原糖(麦芽糖)量表示酶活大小。

1 酶活测定方法
(1)标准曲线的制作(见下表)
①取7支20 ml具塞刻度试管,预先洁净灭菌干燥,编号,按表加入试剂。

②摇匀,至沸水浴中煮沸5 min。

取出后流水冷却,加蒸馏水定容至20 ml,以1号管作为空白调零点,在520 nm的波长下比色测定吸光度值。

并建立通过吸光度值求麦芽糖含量的回归方程。

表1 标准麦芽糖溶液成分表及OD测定值
试剂 1 2 3 4 5 6 7 麦芽糖标准液(mL)0 0.2 0.6 1.0 1.4 1.8 2.0 H2O(mL) 2.0 1.8 1.4 1.0 0.6 0.2 0 3,5-二硝基水杨酸(mL) 2.0 2.0 2.0 2.0 2.0 2.0 2.0 麦芽糖含量(mg)0 0.2 0.6 1.0 1.4 1.8 2.0 OD520
(2)粗酶液淀粉酶活力测定
①待测粗酶液的制备:
发酵24 h后发酵液4000 r/ min离心10 min,去除菌体,在上清液中加入65%饱和度的硫酸铵,待硫酸铵充分溶解后于4℃盐析2h,然后5000r/min离心20min,得到初步
纯化的淀粉酶。

②按以下顺序操作:
取预先洁净灭菌干燥试管,编号。

取粗酶液1 ml 于各只试管中,于60℃水浴中预热5min 柠檬酸淀粉缓冲液同时在60℃水中预热5min ,→取柠檬酸淀粉缓冲液1ml 加入试管中,于60℃水浴中保温30min →加入1.5 ml 3,5-二硝基水杨酸,沸水中5 min,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终止反应,加蒸馏水至20 ml 。

→摇匀,用分光光度计测定OD520 nm 值。

在上述条件下以单位体积样品在30 min 释放1 mg 麦芽糖所需的酶量为一个麦芽糖单位表示酶活性。

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麦芽糖含量按下列公式计算酶活力 酶活力测定公式:
淀粉酶活力=麦芽糖含量(mg )·淀粉酶原液总体积(mL )/所加淀粉质量
每个样品按下表所示步骤操作,在反应过程中,从加入底物开始,向每支管中加入试剂的时间间隔要绝对一致:
表2样品酶活力测定步骤 反应顺序 样品(重复3个)
样品空白
标准空白
样品稀释液(ml ) 1 1 0
蒸馏水 0 0 1
60℃预热5min
依次加入淀粉溶液(ml )
1.5 1.5
1.5
混合60℃保温30min
依次加入DNS 试剂
(ml )
1.5
1.5
1.5
混合100℃煮沸5min 加入0.4mol/L NaOH 溶液终止反应
加入蒸馏水至总体积(ml )
20 20
20
反应后的试样在室温下静置10min ,如出现混浊需在离心机上以4,000rpm 离心10min ,上清液以标准空白调零,在分光光度计520nm 波长处测定样品空白(A 0)和样品溶液(A )的吸光值,A -A 0为实测吸光值。

用直线回归方程计算样品淀粉酶的活性。

2 活性计算
酶活力单位定义:在60℃、PH5.6条件下,每小时从2%的可溶性淀粉溶液中释放出1mg 尔麦芽糖的酶量定义为1个酶活力单位(U )
淀粉酶活性U 按下式计算: U = ×F
其中:U ——样品淀粉酶活性,U/ml ; K ——标准曲线斜率;
K ×(A -A 0) S ×(30÷60)×180
F——样品溶液反应前的总量,ml;
S——样品测试量;表1中S=1ml;
60——1小时为60min;
30——反应时间,min。

试剂
(1)2% 淀粉溶液
(2) 0.4mol/L 氢氧化钠
(3) pH5.6 柠檬酸缓冲液称取柠檬酸20.01g ,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为 A 液。

称取柠檬酸钠29.41g ,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为B 液。

取A 液13.7mL 与
B 液26.3mL 混匀,即为pH5.6 之缓冲液。

(4) 3,5- 二硝基水杨酸精确称取1g3,5- 二硝基水杨酸溶于20mL 1mol/L 氢氧化钠中,加入50mL 蒸馏水,再加入30g 酒石酸钾钠,待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盖紧瓶塞,防止CO 2进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