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淀粉酶活性的测定实验报告
淀粉酶活力测定实验报告

淀粉酶活力测定实验报告淀粉酶活力测定实验报告实验三、淀粉酶活性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四、淀粉酶活性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α - 淀粉酶和β - 淀粉酶的不同性质及其淀粉酶活性测定的意义;2、学会比色法测定淀粉酶活性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二、实验原理:淀粉酶存在于几乎所有植物中,特别是萌发后的禾谷类种子,淀粉酶活力最强,其中主要是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
根据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特性不同,α-淀粉酶不耐酸,在pH3.6以下迅速钝化;β-淀粉酶不耐热,70? 15min 则被钝化。
测定时,使其中一种酶失活,即可测出另一种酶的活性。
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可生成麦芽糖,利用麦芽糖的还原性与3,5-二硝基水杨酸反应生成棕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测定其吸光度,从而确定酶液中淀粉酶活力(单位重量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生成麦芽糖的量)。
三、实验用具:1、实验设备研钵,具塞刻度试管,离心管,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电热恒温水浴锅,离心机,电磁炉。
2、实验材料与试剂(1)0.1mol/l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A液:称取柠檬酸20.01g,定容至1000ml;B液:称取柠檬酸钠29.41g,定容至1000ml;取A液55ml与B液145ml混匀。
(2)1%可溶性淀粉溶液:1g淀粉溶于100ml 0.1mol/l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3)1%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称取3,5-二硝基水杨酸1g、NaOH 1.6g、酒石酸钾钠30g,定容至100ml水中,紧盖瓶塞,勿使CO2进入;(4)麦芽糖标准溶液:取麦芽糖0.1g溶于100ml水中;(5)pH 6.8的磷酸缓冲液: 取磷酸二氢钾6.8g,加水500ml使溶解,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8,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6)0.4mol/L的NaOH溶液;(7)1%NaCl溶液。
(8)实验材料:萌发的谷物种子(芽长约1cm)四、操作步骤1、酶液提取:取6.0g浸泡好的原料,去皮后加入10.0mL 1%的NaCl 溶液,磨碎后以2000r/min 离心10min,转出上清液备用。
淀粉酶活力测定实验报告

淀粉酶活力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淀粉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淀粉酶的作用特点及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3、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淀粉酶是能够水解淀粉分子中α-1,4 糖苷键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
α淀粉酶可以随机地作用于淀粉分子内部的α-1,4 糖苷键,生成麦芽糖、麦芽三糖、糊精等还原糖。
β淀粉酶则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依次水解相隔的α-1,4 糖苷键,生成麦芽糖。
在本次实验中,利用淀粉酶水解淀粉生成还原糖,还原糖能与 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反应,生成棕红色的 3-氨基-5-硝基水杨酸。
颜色的深浅与还原糖的量成正比,通过比色法测定吸光度,并与标准曲线对比,即可计算出淀粉酶的活力。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新鲜淀粉酶提取液1%淀粉溶液(称取 1g 可溶性淀粉,加入少量蒸馏水调匀,然后缓缓倾入沸水中并不断搅拌,最后定容至 100ml)pH 69 的磷酸缓冲液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DNS 试剂)麦芽糖标准溶液(1mg/ml)2、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移液器离心机试管、刻度吸管、容量瓶等四、实验步骤1、标准曲线的绘制取 7 支干净的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下表加入试剂:|管号|麦芽糖标准液(ml)|蒸馏水(ml)| DNS 试剂(ml)|麦芽糖含量(mg)|||||||| 0 | 0 | 20 | 20 | 0 || 1 | 02 | 18 | 20 | 02 || 2 | 04 | 16 | 20 | 04 || 3 | 06 | 14 | 20 | 06 || 4 | 08 | 12 | 20 | 08 || 5 | 10 | 10 | 20 | 10 || 6 | 12 | 08 | 20 | 12 |摇匀后,在沸水浴中加热 5 分钟,取出后立即用冷水冷却至室温,再向每管中加入蒸馏水 20ml,摇匀。
以 0 号管为空白对照,在 540nm 波长下测定各管的吸光度值。
(植物中)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植物中)淀粉酶活性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掌握淀粉酶的提取及活性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植物中的淀粉酶能将贮藏的淀粉水解为麦芽糖。
淀粉酶几乎存在于所有植物中,有α-淀粉酶及β-淀粉酶,其活性因植物生长发育时期不同而有所变化,其中以禾谷类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性最强。
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都各有其一定的特性,如β-淀粉酶不耐热,在高温下容易钝化,而α-淀粉酶不耐酸,在pH3.6以下容易发生钝化。
通常酶提取液中同时存在两种淀粉酶,测定时,可以根据他们的特性分别加以处理,钝化其中之一,即可以测出另一种酶的活性。
将提取液加热到70℃维持15分钟以钝化β-淀粉酶,便可测定α-淀粉酶的活性。
或者将提取液用pH3.6的醋酸在0℃加以处理,钝化α-淀粉酶,以测出β-淀粉酶的活性。
淀粉酶水解淀粉生成的麦芽糖,可用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测定。
由于麦芽糖能将后者还原成3-氨基-5-硝基水杨酸的显色基团,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糖的浓度成正比,故可以求出麦芽糖到含量。
以麦芽糖的毫克数表示淀粉酶活性大小。
三实验材料萌发的小麦、大麦或者豆类等(芽长1cm左右)四实验仪器和试剂1.仪器:电子天平、研钵、100mL容量瓶(1个)、50mL量筒(1个)、刻度试管[25mL(9个)、10mL(1个)]、试管6支、移液管[1mL(2支)、2mL(2支)、10mL(2支)]、离心机、恒温水浴锅、7220型分光光度计2.试剂:1%淀粉溶液、0.4mol/LNaOH、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A、称取柠檬酸20.01g,溶解后稀释至1 000mL;B、称取柠檬酸钠29.41g,溶解后稀释至1 000mL;取A液13.70mL与B液26.30mL 混匀即是。
3,5-二硝基水杨酸:精确称取3,5-二硝基水杨酸1g溶于20mL1mol/LNaOH 中,加入50mL蒸馏水,在加入30g酒石酸钾钠,待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盖紧瓶盖,勿让CO2进入。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一、原理淀粉酶(amylase)包括几种催化特点不同的成员,其中α-淀粉酶随机地作用于淀粉的非还原端,生成麦芽糖、麦芽三糖、糊精等还原糖,同时使淀粉浆的粘度下降,因此又称为液化酶;β-淀粉酶每次从淀粉的非还端切下一分子麦芽糖,又被称为糖化酶;葡萄糖淀粉酶则从淀粉的非还原端每次切下一个葡萄糖。
淀粉酶产生的这些还原糖能使3,5-二硝基水杨酸还原,生成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
淀粉酶活力的大小与产生的还原糖的量成正比。
可以用麦芽糖制作标准曲线,用比色法测定淀粉生成的还原糖的量,以单位重量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生成的还原糖的量表示酶活力。
几乎所有植物中都存在有淀粉酶,特别是萌发后的禾谷类种子淀粉酶活性最强,主要是α-和β-淀粉酶。
Α-淀粉酶不耐酸,在pH3.6以下迅速钝化;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15min则被钝化。
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在测定时钝化其中之一,就可测出另一个的活力。
本实验采用加热钝化β-淀粉酶测出α-淀粉酶的活力,再与非钝化条件下测定的总活力(α+β)比较,求出β-淀粉酶的活力。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一)材料:萌发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二)仪器设备:1. 分光光度计;2. 离心机;3. 恒温水浴(37℃,70℃,100℃);4.具塞刻度试管;5. 刻度吸管;6. 容量瓶。
(三)试剂(均为分析纯):1. 标准麦芽糖溶液(1mg/ml):精确称取100mg麦芽糖,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2. 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精确称取1g3,5-二硝基水杨酸,溶于20ml2mol/L NaOH溶液中,加入50ml蒸馏水,再加入30g酒石酸钾钠,待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盖紧瓶塞,勿使CO2进入。
若溶液混浊可过滤后使用;3.01mol/L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A液(0.1mol/L 柠檬酸):称取C6H8O7.H2O 21.01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L;B液(0.1mol/L 柠檬酸钠):称取Na3C6H5O7.2H2O 29.41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L。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方法淀粉酶是一种能够降解淀粉的酶类。
测定淀粉酶活力的方法主要有光密度法、滴定法、浊度法、电极法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几种方法。
一、光密度法光密度法是利用淀粉酶在一定温度和pH值条件下降解淀粉产生的葡萄糖,与p-二硫化苯胺生成的被称为多脱氧萘酚蓝的有色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变化来测定淀粉酶活力。
测定步骤:1. 准备试剂:液体缓冲液、淀粉溶液、pH 7.0缓冲液、2%~4%淀粉溶液、0.1% p-二硫化苯胺、1%酶液。
2. 在试管中加入2 mL pH 7.0缓冲液、2 mL 2%~4%淀粉溶液和1 mL 酶液,置于37恒温槽中培养10分钟。
3. 取出试管后,立即加入5 mL p-二硫化苯胺试剂和1 mL液体缓冲液,混匀后,放置15分钟使产生的多脱氧萘酚蓝发色充分。
4. 测定吸光度:使用特定波长的光源(通常为540 nm)对反应液进行吸光度测定。
5. 用纯水代替酶液重复上述步骤,结果作为对照组。
6. 计算淀粉酶活力:对照组的吸光度减去实验组的吸光度,乘以吸光度系数K (由标准淀粉酶活力校准得出),即可得出淀粉酶的活力。
二、滴定法滴定法是通过滴定试剂滴定淀粉酶产生的葡萄糖来测定淀粉酶活力的方法。
测定步骤:1. 准备试剂:碘滴定剂(0.02 mol/L碘酸钾,0.2 mol/L硫酸),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0.1%淀粉溶液。
2. 取一定量的淀粉酶加入试管中。
3. 预热培养:将试管放置于37水浴中预热,约5分钟。
4. 添加滴定剂:将试管中的淀粉加入10 mL淀粉溶液中,迅速搅拌。
5. 滴定:在反应时加入少量滴定剂,然后滴定到反应性红色消失的那一点为止。
6. 计算淀粉酶活力:滴定所使用的硫酸溶液的体积与滴定所使用的碘滴定剂的体积之间的比值即为滴定效价,根据滴定效价计算淀粉酶的活力。
三、浊度法浊度法是通过测定淀粉酶降解淀粉导致溶液浑浊度变化来测定淀粉酶活力的方法。
测定步骤:1. 准备试剂:0.1 mol/L淀粉溶液,0.1 mol/L缓冲液,1%淀粉酶溶液。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3篇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3篇An experimental report on salivary amylase activity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3篇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
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文档2、篇章2: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文档3、篇章3: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文档篇章1: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文档2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及酶的高效性;2.掌握酶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1.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其催化效率比一般催化剂高106~1013.在生物体内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分解成H2O和O2,铁粉地H2O2分解也有催化作用,但其效率远低于酶。
2.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也会增大。
当到了最大值后,此时温度为酶的最适温度,由于温度过高,酶开始失活,导致酶的效率降低,最后完全失活。
3.酶的活性受PH值的影响。
酶在一定范围的PH值下才有活性,高于或低于最适PH,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
4.酶活性常受到某些物质的影响。
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增加,称为激活剂,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降低,称为抵制剂。
5.碘液指示淀粉水解程度的不同色变化:淀粉淀粉酶紫色糊精淀粉酶暗褐糊精淀粉酶红色糊精淀粉酶麦芽糖+少量葡萄糖加碘后:蓝色紫红色暗褐色红棕色黄色三、试剂与器材篇章2: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研究摘要:讨论了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因素很多,必须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最佳催化作用;淀粉酶具有高度专一性,其活性受温度、pH值、激活剂及抑制剂、酶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产生唾液淀粉酶的量不同,活性强弱也有差异。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七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一、目的淀粉酶是水解淀粉的糖苷键的一类酶的总称,按照其水解淀粉的作用方式,可以分成a淀粉酶,b淀粉酶等。
a淀粉酶和b淀粉酶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存在于禾谷类的种子中。
b淀粉酶存在于休眠的种子中,而a淀粉酶是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形成的,本实验的目的在于 掌握这两种酶的提取和测定方法。
二、原理a淀粉酶和b淀粉酶,各有其一定的特性,如b淀粉酶b淀粉酶不耐热,在高温下易钝 化,而a淀粉酶不耐酸,在 pH 3.6 以下则发生钝化,在萌发种子的提取液中,这两种淀粉 酶同时存在。
可利用这两种酶的不同特性加以处理,钝化其一,即可测定另一种酶的活性。
测定a淀粉酶活性时,可将提取液加热到 70℃维持 15 分钟以钝化b淀粉酶,而测定b淀粉 酶时,可用 pH 3.6的醋酸缓冲液处理提取液,以钝化a淀粉酶。
淀粉酶水解淀粉生成的麦芽糖,可用 3, 5二硝基水扬酸试剂测定,由于麦芽糖能将后 者还原生成硝基氨基水扬酸的显色基团, 其颜色的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 故可求出麦芽糖 的含量。
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麦芽糖的毫克数表示淀粉酶活性的大小。
在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及时间,以减小误差。
并且在酶的作用过程中,四支测定管及 空白管不要混淆。
三、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萌发的小麦种子(芽长 1 厘米左右)2.仪器(1)小台秤(2)研钵(3)容量瓶:50ml ´1, 100ml´1(4)具塞刻度试管:15ml ´6(5)试管:8 支(6)刻度吸管:1ml,2ml,10ml(7)离心机(8)恒温水浴(9)分光光度计3.试剂(1) 1%淀粉溶液, 称取1克可溶性淀粉, 加入80ml左右蒸馏水, 在电炉上加热溶解, 等 冷却后, 定容到 100ml。
测定淀粉酶活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淀粉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 掌握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3. 分析淀粉酶活性受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淀粉酶是一种水解淀粉的酶,可以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
淀粉酶活性是指单位时间内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的速率。
本实验采用DNS法测定淀粉酶活性,DNS 法是一种灵敏、准确、精确度高的测定方法,适用于测定小样品淀粉酶活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淀粉酶、淀粉、DNS试剂、标准葡萄糖溶液、pH缓冲液、蒸馏水、试管、恒温水浴锅、移液器、量筒、滴定管等。
2. 实验仪器:pH计、电子天平、电子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淀粉酶溶液:称取适量淀粉酶,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淀粉酶溶液。
2. 配制淀粉溶液:称取适量淀粉,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
3. 测定淀粉酶活性:取一定量的淀粉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淀粉酶溶液,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
4. 测定DNS反应液:取一定量的反应液,加入DNS试剂,置于沸水浴中反应一定时间。
5. 比色: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DNS反应液的吸光度。
6. 计算淀粉酶活性:根据标准葡萄糖溶液的吸光度值,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反应液中葡萄糖的浓度,进而计算淀粉酶活性。
五、结果与分析1. 淀粉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达到最大值,之后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2. 淀粉酶活性随pH值升高而增加,在一定pH范围内达到最大值,之后随pH值升高而降低。
3. 淀粉酶活性受激活剂和抑制剂的影响,其中激活剂可以增强淀粉酶活性,抑制剂可以抑制淀粉酶活性。
六、实验结论1. 淀粉酶是一种水解淀粉的酶,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
2. DNS法是一种灵敏、准确、精确度高的测定淀粉酶活性的方法。
3. 淀粉酶活性受温度、pH值、激活剂和抑制剂等因素的影响。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浓度对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需要严格控制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α - 淀粉酶和β - 淀粉酶的不同性质及其淀粉酶活性测定的意义;
2、学会比色法测定淀粉酶活性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二、实验原理:
淀粉酶存在于几乎所有植物中,特别是萌发后的禾谷类种子,淀粉酶活力最强,其中主要是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
根据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特性不同,α-淀粉酶不耐酸,在pH3.6以下迅速钝化;β-淀粉酶不耐热,70℃ 15min 则被钝化。
测定时,使其中一种酶失活,即可测出另一种酶的活性。
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可生成麦芽糖,利用麦芽糖的还原性与3,5-二硝基水杨酸反应生成棕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测定其吸光度,从而确定酶液中淀粉酶活力(单位重量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生成麦芽糖的量)。
三、实验用具:
1、实验设备
研钵,具塞刻度试管,离心管,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电热恒温水浴锅,离心机,电磁炉。
2、实验材料与试剂
(1)0.1mol/l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A液:称取柠檬酸20.01g,定容至1000ml;B液:称取柠檬酸钠29.41g,定容至1000ml;取A液55ml与B液145ml混匀。
(2)1%可溶性淀粉溶液:1g淀粉溶于100ml 0.1mol/l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
(3)1%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称取3,5-二硝基水杨酸1g、NaOH 1.6g、酒石酸钾钠30g,定容至100ml水中,紧盖瓶塞,勿使CO2进入;
(4)麦芽糖标准溶液:取麦芽糖0.1g溶于100ml水中;
(5)pH 6.8的磷酸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6.8g,加水500ml使溶解,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8,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6)0.4mol/L的NaOH溶液;
(7)1%NaCl溶液。
(8)实验材料:萌发的谷物种子(芽长约1cm)
四、操作步骤
1、酶液提取:取6.0g浸泡好的原料,去皮后加入10.0mL 1%的NaCl 溶液,磨碎后以2000r/min 离心10min,转出上清液备用。
取上清液1.0ml,用pH 为6.8的缓冲溶液稀释5倍,所得酶液。
2、a- 淀粉酶活力测定
(1) 取试管4支,标明2支为对照管,2支为测定管。
(2) 于每管中各加酶液lml ,在 70℃士0.5℃恒温水浴中准确加热15min ,取出后迅速用流水冷却。
(3) 在对照管中加入4m1 0.4mol/L氢氧化钠。
(4) 在4支试管中各加入1ml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
(5) 将4支试管置另一个40℃士 0.5℃恒温水浴中保温15min ,再向各管分别加入40℃下预热的1%淀粉溶液2m1,摇匀,立即放入40℃恒温水浴准确计时保温5min。
取出后向测定管迅速加入4ml 0.4mol/L氢氧化钠,终止酶活动,准备测糖。
3、淀粉酶总活力测定:取酶液5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1,为稀释酶液。
另取4支试管编号,2支为对照,2支为测定管,然后加入稀释之酶液lml,在对照管中加入4m1 0.4mol 氢氧化钠,4支试管中各加1ml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
以下步骤重复α-淀粉酶测定第( 5 )步的操作,同样准备测糖。
4、麦芽糖的测定
(1)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25ml刻度试管7支,编号.分别加入麦芽糖标准液( lmg/ml )0,0.2,0.6,
1.0,1.4,1.8,
2.0ml ,然后用吸管向各管加蒸馏水使溶液达2.0ml,再各加3,5一二硝基水杨酸试剂2.0m1 ,置沸水浴中加热10min .取出冷却,用蒸馏水稀释至25m1。
混匀后用分光光度计在520nm波长下进行比色,记录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以麦芽糖含量( mg )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的测定: 取步骤2,3中酶作用后的各管溶液2m1,分别放入相应的8支25ml具塞刻度试管中,各加入2m1 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以下操作同标准曲线制作。
根据样品比色吸光度平均值,从标准曲线查出麦芽糖含量,最后进行结果计算。
五、结果处理
式中 A 为a-淀粉酶水解淀粉生成的麦芽糖( mg );
Ao 为a-淀粉酶的对照管中麦芽糖量( mg );
B 为(a十β)淀粉酶共同水解淀粉生成的麦芽糖( mg );
Bo 为(a十β)淀粉酶的对照管中麦芽糖( mg );
V T为样品稀释总体积( ml );
V U为比色时所用样品液体积( ml );
W 为样品重( g ).
本实验规定:40℃时5min内水解淀粉释放1mg麦芽糖所需的酶量为1个酶活力单位(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