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2017--2018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答案)

初中物理:2017--2018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0.6m 3= dm 3= cm 3 (2)1.5×103kg/m 3= g/cm 32.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 产生的.倒车雷达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3.家庭装修时,要用一种胶来粘木头,这种固体胶要在100℃左右的温度下熬化后才能使用,固体胶熬化 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选填“熔化”或“凝固”)。

温度再高就会 熬焦,失去粘性。

为了熬这种胶,工人师傅专门设计了一种特殊的锅。

如图23所示,是一个有夹层的铁锅,夹层里充满了水,锅内装有适量的胶块,在夹层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标准大气压下,锅内胶水的温度 (填“会”或“不会”)超过100℃,这是因为 。

4.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为了预防 对环境的影响.在天更蓝、水更清的碧阳湖畔,平静的湖面倒映着蓝天、白云,这是光的 现象,和煦的阳光洒向湖边茂密的树林,走在树荫下,看到地面上圆形的光斑,这是 形成的太阳的像.5.一同学测量一物体长度4次,测得数据如下:18.39cm,18.40cm,18.41cm,18.52cm,他测量的结果是______cm.6.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第2秒内的距离是4m,第3秒内的距离是6m,第4s 内的距离是8m,这物体是______运动.7.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 个 ,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8.把一个质量为60g 、体积为100cm 3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m 1=_________g ;当把此物块轻放人盛满酒精的烧杯中,物块静止时,溢出酒精的质量为m 2_________m 1 (选填“>”、“=”或“<”)。

(酒精密度为0.8×103kg/m 3,烧杯足够大)9.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要大.为了验证这种猜想,小明找到质量为0.46kg 的地沟油,测出其体积为0.5L ,该地沟油的密度是_______kg/m 3;能否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约为0.91×103kg/m 3~0.93×103kg/m 3). 10.如图所示,OA 、OB 和OC 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______是法线,反射角为_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_度.界面的______边是玻璃.二、单项选择题1.制造航空飞行器时,为了减轻其质量,采用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 ) A.硬度高 B.熔点低 C.密度小 D.导热性好2.下列各图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敲击编钟能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钢尺振动的越快、响度越大C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可以控制噪声D .B 型超声波诊断仪可以传递能量胶水水3.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影的形成 B.豹子在水中的倒影 C.放大镜将字放大 D.水中的铅笔“弯折了”4.如图所示,一把透明塑料尺子放在平面镜前一定距离处,则尺子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下图中的()A. B. C. D.5.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 )A.v与s成正比 B v与t成反比 C s与t正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6.关于透镜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B.照相时,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C.较小的文字通过投影仪可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物体到物镜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7.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A. ρB>ρ水>ρAB.ρB>ρA>ρC.ρA>ρ水>ρBD.ρ水>ρA>ρB8.下列光学仪器中,成实像的是()A.潜望镜B.照相机C.放大镜D.平面镜三、多项选择题1.在物理座标图中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表示某个物理量,图线的倾斜程度,图线围成的面积等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对如图所示的两个图象中所含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A.图a中图线倾斜角度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C.图b中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静止D.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在用托盘天平测质量的过程中,为了使横梁平衡,可采用的正确方法是( )A.可以增减砝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B.可以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重新平衡C.可以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D.可调换物体与砝码的位置,使天平重新平衡3.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属于凝华现象B.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将﹣10℃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一定增加D.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四、作图题1.物体AB放在平面镜前,请在图中画出它经平面镜所成的像.2.如图所示一束激光α斜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圆心O,结果在屏幕上出现两个光斑,请画出形成两个光斑的光路图.3.如图,一束光射入水中,在水底形成光斑.请根据人射光线和光斑,画出水面的反射光线和水中的折射光线.五、简答题1.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物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在下列单位中,质量的单位是A.秒(s)B.千克(kg)C.米(m) D.米/秒(m/s)2.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3.冰雕是一种以冰为材料来雕刻的艺术形式,属于造型艺术。

如图2所示,在艺术家用特制的刀具将一块实心冰块雕刻成一件艺术品的过程中A.冰的质量变大B.冰的质量不变C.冰的密度变大D.冰的密度不变4.小明同学坐在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上。

当过山车高速旋转时,小明看到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地面B.建筑物C.过山车D.过山车的轨道5.舞蹈演员在排练时,总是要对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纠正自己的动作.当图3中的舞蹈演员面对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时,她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图4中的6.在图5所示的示意图中,所属视力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是A.远视眼,凹透镜B.远视眼,凸透镜C.近视眼,凹透镜D.近视眼,凸透镜7.在图6所示的四种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图5图3 A B C D图4冰雪消融A 霜满枝头B白雾茫茫C大雪纷飞D图6图2小桥在水中的“倒影”A阳光穿过三棱镜B阳光穿过树林C透过水珠看树叶D图1八年级期末物理试卷第 1 页(共9 页)八年级期末 物理试卷 第 2 页(共 9 页)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只要大声说话就能听到回声B .发生地震、海啸时,都伴有次声波产生C .“锣鼓喧天”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 .道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9.关于测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B .可以将有腐蚀性的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C .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测量任何物体的长度D .使用测量工具时不能超过量程,否则可能损坏量具10.下列有关光学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 .人们把红、黄、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B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C .物体经过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D .光照到电影院银幕上发生的反射是镜面反射11.小刚同学是一位初二的男生,下列与他相关的一些估测数据,不合理...的是 A .他的质量大约是55kg B .他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6.5℃C .他穿的鞋的长度大约是26cmD .他的脉搏跳动50次大约需要2min12.小莉根据右侧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一些物质的密度/kg•m —3B .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C .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体积比原来减小了D .等质量的实心铝球和空心铜球,体积可能相同13.跟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的情形如图7所示。

17-18第一学期期末初二物理试题+答案

17-18第一学期期末初二物理试题+答案

1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B .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C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D .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2、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

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 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右图1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

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 )A .熔化B .液化C .汽化D .凝华3、对图2中所示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4、关于声音产生和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育比赛中传出的哨声是哨子振动产生的B.物体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D.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5、如图3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是非晶体B .该物质的熔点是62° C图1 图2图32C .第10min 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D .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20min6、如图4所示,是某同学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实验图像。

以下分析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由ρ=m/v 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B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实心物质,它的体积之比是1:2C .两种物质的密度的关系ρ甲>ρ乙D .由图像知甲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7、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5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lOcm 处移动到30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D.当u=25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二、 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8、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为了预防 对环境的影响。

(精品)2017-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题(有答案)

(精品)2017-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题(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一.单选题1. 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

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A.3︰4B.4︰3C.1︰2 D.2︰12. 托盘天平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关于其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称量物体前首先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B.称量物体前一定要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再将天平调平后才可以称量C.称量时,移动游码,相当于调节平衡螺母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不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3. 要测量一枚邮票的质量,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把一枚邮票直接放在天平左盘里测量B.测量一枚邮票和一块铁块的质量,然后再减去铁块的质量C.测量100枚相同邮票的质量,然后除以100D.无法测量4. 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B.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C.无论物体离平面镜远或近,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D.凹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凸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6. 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图用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7. 在标准大气压下,萘的熔点是80℃,则此温度下的萘()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C.一定是固液共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 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是近视眼,用乙模型矫正B.甲是远视眼,用乙模型矫正C.甲是近视眼,用丙模型矫正D.甲是远视眼,用丙模型矫正9. 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二.多选题1. 下面是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得出的一些结论,这些结论中正确的是()A.焦点是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B.距透镜二倍焦距处是凸透镜成缩小像和放大像的分界点C.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成的像越大D.物体通过凸透镜成虚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成的像越大2. 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不一定升高B.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C.放入冰箱冷冻室的罐装饮料易爆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D.冰棒表面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小冰晶3. 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叙述正确的有()A.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液化现象B.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C.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放热D.夏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应该用干抹布在驾驶室内擦拭4. 小明家为了防盗,在家中的门上装了一个“猫眼”,他在屋内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小明,则“猫眼”应该是()A.凸镜B.凹镜C.凹透镜D.凸透镜5. 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已知ρ铁<ρ铜<ρ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铁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B.如果铜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可能空心,铅球一定是空心C.如果铅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可能实心,铜球一定是空心D.三个球都可以做成实心的6. 分别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三个实心体甲、乙、丙,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密度是1.0×103g/m3B、甲物质的密度最小C、甲物质的密度是丙的两倍D、质量越大的物体密度越大7. 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8),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红、黄、蓝、绿、黑五色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

2017-2018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2018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2018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2.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形“影”不离D.湖光倒“影”3.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汽车后视镜4.如图1所示的“眼睛”及矫正的示意图中,与矫正远视眼相符的是【B】5.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A.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B.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D.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6.2008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某些地区的树枝上甚至出现了“雾凇”。

“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很相似,都是【B】A.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水蒸气XXX形成的C.小水珠凝固形成的D.小冰晶升华形成的7.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C】A.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B.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C.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D.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B】A.一江春水向东流B.星光闪闪C.海水奔腾D.春风拂面9.以下是XXX研究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A】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10.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

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B】A.地球B.“火卫一”探测器C.太阳D.火星1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D】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这是凝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12.某同学使用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17-18上八物物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17-18上八物物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抽测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二、填空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5. 振动;介质 16. 同种均匀;3×108 17.色散;绿18.15;次 19.1mm;3.3020.减小;增大 21.热胀冷缩;冰水混合物22.100;不变 23. 放大;缩小24.6;3 25.响度;音调 26.顺;向上27.如图1(平行光1分,延长光线1分)(注:两条光线都没有箭头只扣1分)28.如图2(标明角度,反射光线1分,折射1分)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29.(6分)方法1:V水=2dm3=2×10-3m3 --------------------------------- (1分)∵ρ=m/V ∴ m水=ρ水V水 --------------------------------(2分)=1×103kg/m3×2×10-3m3=2kg --------------------------------(2分)m瓶=200g=0.2kgm总=m水+m瓶=2kg+0.2kg=2.2kg ------------------------------(1分)答:水的质量是2kg,水和瓶子的总质量是2.2kg。

(说明:最后一分如果学生没写公式,直接算结果也给分。

代数过程使用“·”扣1分。

)方法2:V水=2dm3=2×103 cm3ρ水=1000 kg/m3=1g/cm3 ---------------(1分)∵ρ=m/V ∴ m水=ρ水V水 ------------------------------- (2分)=1g/cm3×2×103cm3=2000g ----------------------------------(2分)m总=m水+m瓶=2000g+0.2kg=2200g --------------------------------(1分)答:(1)水的质量是2kg。

2017-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7-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A B D C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复习试卷(新人教版)一、选择题(单选题)1、甲、乙、丙三辆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车都相对于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的树木向西运动。

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车必定向东行驶;B 、乙车必定向西行驶;C 、丙车可能向西行驶;D 、三车行驶方向一定相同.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

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A 、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 、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 、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 、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 、振动停止,发声也一定停止C 、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D 、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4、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 )A 、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B 、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C 、两杯水温度一样高D 、无法比较5、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 、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 、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D 、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6、如图描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7、一束光线穿过玻璃三棱镜的四幅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8、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 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10 cmB 、20 cmC 、25 cmD 、30 cm9、小民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体积,得到数据绘成如图所示图像,量筒质量和液体密度是———————————————( )A 、20g 1g/cm3B 、60g 0.8g/cm3C 、60g 1g/cm3D 、20g 0.8g/cm3v/cm100 m/g 80 20 60 8010、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同的铅块、铝块、铁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中,水面上升最多的是(ρ铅>ρ铁>ρ铝)——————————————()A、放铝块的B、放铁块的C、放铅块的D、一样高11、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遥控器调电B、激光准直C、渔民叉鱼D、照镜子12、用镜头焦距为10cm的照相机拍摄蝴蝶标本,蝴蝶标本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为()A、大于20cmB、在10cm与20cm之间C、等于10cmD、小于10cm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B、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C、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D、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14、对于密度公式ρ=m/V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B、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成反比C、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有关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15、小东用一个最多能装4㎏水的塑料桶装满植物油,则桶内植物油的质量------()A、小于4㎏B、一定等于4㎏C、大于4㎏D、可能等于4㎏16、一只氧气瓶,瓶内气体密度为ρ,用去 1/3质量氧气后,瓶内氧气密度为--()A、ρB、ρ/3C、2ρ/3D、2ρ17、A、B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5∶4,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A、5∶2B、2∶5C、1∶2D、2∶1二、填空题1、一列火车长200m,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为1.8km的大桥,⑴这列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___,⑵这列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是__________。

2017_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物理期末试题 (附答案)

2017_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物理期末试题 (附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监测八年级物理试卷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的密度是1g/cm 3B .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C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5km/sD .1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2.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即答卷,这个场景说明 ( )A .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 .铃声能传递能量C .铃声属于噪声D .铃声能传递信息3.2017年11月29日,桦甸出现了雨加雪的天气,交通部门要求公交车全天停止运营,部分乡镇学校“雪休”。

有关雪的形成正确的是 ( )A .凝固现象且吸热B .凝固现象且放热C .凝华现象且放热D .凝华现象且吸热4.如图1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正确的是 ( )图15.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际意义是,与木头相比,铁块具有更大的( ) A.质量 B.体积C.密度D.以上三个答案都不对6.小明在暑假和爸爸一起到红石色洛河漂流,若以两岸青山为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小明是运动的B .船是运动的C .水流是静止的D .山上的绿树是静止的7.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的甲、乙两辆小轿车,甲的速度是120km/h ,乙的速度是30m/s,则( ) A .甲车的速度大 B .乙车的速度大C .两辆车速度一样大D .无法判断8.为了不影响小明学习,妈妈看电视时把声音调小,这改变了声音的 (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声速9.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 A .在校园周围植树B .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 .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 .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10.桦甸红石湖景区山顶雨后形成美丽的雾气。

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雾是从山中冒出来的烟B .雾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C .雾是蒸发出来的水蒸气D .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珠11.如图2所示,我看不见美景的原因是(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12.如图3是物体A 、B 做机械运动时的路程s —时间t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V A >VB B .V A <V BC .V A =V BD .不能确定图2 图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八年级物理试卷 第1页(共8页)八年级物理试卷 第2页(共8页)A Bt/ss/m0 2 6 104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3.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_____, 空气的密度为1.29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试题分第Ⅰ、Ⅱ两卷,Ⅰ卷是选择题,Ⅱ卷是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3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选出答案后,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第Ⅱ卷上方的表格内)1.关于声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B.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是利用声音获得身体各方面的信息C.利用台风产生的次声波判断台风的风向和位置,使航船及早躲到安全区D.超声波和次声波已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它们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2.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零下18℃的液体不能发生汽化现象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D.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5.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光的色散B.钢笔移位 C.小孔成像 D.水中倒影6.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A.白纸和平面镜都较亮B.白纸和平面镜都较暗C.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较暗D.平面镜被照亮而白纸较暗7.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A.B.C.D.8.把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9.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一个f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A.变小了B.变大了C.仍然是缩小的D.仍然是放大的10.下列估测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体育课中常用的实心铅球质量为50gB.乒乓球的直径约为10cm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0.8m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第Ⅱ卷上方的表格内)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土电话”,说明固体能传声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时我们所说的“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C.所有液体的密度都比固体的密度小D.0℃的冰在熔化成水后,体积缩小,密度变大13.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手垫上干净的布摸镜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B.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光环的是近视镜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14.如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B.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C.要使底板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前伸就可以D.要在底板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2倍焦距15.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ρ甲<ρ乙B. ρ甲>ρ乙C. V甲=V乙,则m甲<m乙D. 若m甲=m乙,则V甲<V乙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题 号第Ⅰ卷第Ⅱ卷总 分一二 三 四 得 分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34分)16.(6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 放在水平桌面上,E 、F 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 转动. (1)如图(a ),当E 、F 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 沿纸板E 射向镜面,在F 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 ,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 沿BO 射到O 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3)如图(b ),以法线ON 为轴线,把纸板F 向后缓慢旋转,在F 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研究 .17.(7分)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写出一种可行的调节方法: .(2)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 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3)当烛焰距凸透镜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的实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撤去光屏,简要说明观察该像的方法:(4)某小组实验时对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LED灯、光屏换成带有方格的光屏,如下图所示.①蜡烛换成LED灯的优点是.②光屏换成带有方格光屏的优点是.18.(12分)如图是小亮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实验探究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A.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D.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2)步骤A的实验目的是.(3)图乙是物、像的位置实验记录,请你利用测量工具对乙图的实验记录作出处理.(4)由题(3)得到相应规律:,.(5)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cm.(6)请你在图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亮看到蜡烛A的像的光路图.(D点为小亮眼睛所在位置)19.(9分)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右”或“左”)调.(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g,酱油的密度为kg/m3.(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选填“偏大”或“偏小”).(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②将一个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16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物理量要说明数值和单位,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0.(7分)“区间测速”目前在全国大部分高速路实行.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26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为100km/h,通过监测点B的速度为12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1)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会不会被判为超速?(2)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劝导驾驶员不要超速行驶,请你设计一条劝导语.21.(9分)小丽同学从超市买了一瓶装食用花生油,瓶上标注净含量:“5L”字样,小丽将这瓶油放在电子秤上,准确测得其质量是4.9Kg,倒出0.1L至量筒中,再次测量,电子秤的示数是4.81Kg,(1L=1dm3)求:(1)食用花生油的密度是多少?(2)原来瓶中花生油的质量是多少?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参考答案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非选Array择题(50分)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34分)16.(每空1分,共6分)(1)不合理,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规律(2)OA,可逆的(3)不能,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17.(每空1分,共7分)(1)蜡烛向上移(或光屏向上移,或透镜向下移)(2)10(3)缩小,照相机,在光屏原位置右侧的地方向左看.(4)成的像更亮更清晰,便于观察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18.(每小题2分,共12分)(1)CDBA(2)多次实验,得出普遍规律(3)图略。

(图上必须保留作图痕迹:连接A A′ ,BB′,CC′;标出三个直角)(4)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5)0.4(6)图略(图中必须画出:像的位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19.(共9分)(1)标尺左端的0刻线处,左(每空1分)(2)45,1.125×103(每空1分)(3)偏大(2分)(4)装满水(1分),(m2-m)ρ水/(m1-m)(2分)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16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物理量要说明数值和单位,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0.(7分)解(1)由图可知,轿车的行驶时间t=10:43-10:31=12 min=0.2 h………1分轿车的平均速度v=s/t…………………………………………………2分=26Km/0.2h=130Km/h>120Km/h……………………1分因此该轿车超速行驶……………………………1分(2)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勿超速行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