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农贸市场建设运营方案

农贸市场建设运营方案

农贸市场建设运营方案一、市场背景和概述农贸市场是一个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连接农民和城市消费者的桥梁,也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为了适应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我们制定了农贸市场建设运营方案,以提升农产品流通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市场规划和布局1. 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农贸市场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区域,方便农民和消费者的交通,同时也要考虑到市场的可扩展性。

2. 市场的规模和布局:市场规模应考虑到本地农民和周边地区的供需关系,同时要根据不同农产品需求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区域,如蔬菜区、水果区、粮油区等。

3. 市场设施的建设:建设现代化的市场设施,包括通风、排水、供暖、消防设施等,以提供良好的交易环境。

同时,还要设置充足的仓储设施和冷藏设备,确保农产品的储存和保鲜。

三、市场管理和运营1. 招聘管理团队:组建由专业人员组成的管理团队,负责市场的日常管理和运营。

团队要具备市场营销、农产品质量检测、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2. 建立市场管理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市场管理制度,包括市场的开放时间、农产品的进出市场程序、交易纪律等。

并对市场内的各方进行培训,以提高市场秩序和交易效率。

3. 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通过与农民合作,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并建立质量追溯体系,使消费者能够追溯到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和质量信息,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

4. 促进市场经济繁荣:鼓励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参与市场交易,提供市场租金优惠政策,促进市场的经济繁荣。

同时,鼓励市场参与者开展创新营销模式,提升市场的竞争力。

四、市场宣传和推广1. 制作市场宣传资料:通过印刷宣传单、制作宣传视频等方式,介绍市场的建设背景、规模和服务,并与当地媒体合作,进行广告宣传。

2. 举办开业活动:在市场开业时,组织开业活动,吸引消费者前来参观和购物,并举办农产品展销会、烹饪大赛等活动,增加市场的知名度。

3. 提供优质服务:优化市场服务,提供便利的停车场、休息区等设施,吸引消费者光顾。

农贸市场规划方案

农贸市场规划方案

农贸市场规划方案一、背景分析农贸市场是城市居民生活中重要的食品供应渠道,为了满足居民对健康、安全的食品的需求,建设规范、现代化的农贸市场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目标与任务1.目标:建设一个规范、整洁、舒适、安全的农贸市场,提供新鲜、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给广大消费者。

2.任务:(1)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设施,满足市场经营者的需求;(2)加强市场管理,提升市场的品牌形象;(3)改善市场供应链,保障消费者权益。

三、规划原则1.合理规划:根据市场需求、资源配置情况,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2.环境友好:充分考虑环保因素,建立和改善市场环境。

3.公平公正:依法管理市场,保证市场竞争公平公正。

4.大力宣传: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规划内容1.市场选址:选择靠近人口密集区、交通便利的地点,确保市场的可达性。

2.市场布局:合理规划市场的建筑布局,设置适当的通道和出入口,确保市场畅通。

3.环境管理: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市场周边环境,设置垃圾分类和回收设施,保持市场的卫生和清洁。

4.设施设备:提供充足的停车位,合理设置摊位和货架,提供摊位出租和设备租赁服务,为市场经营者提供便利。

5.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市场管理机制,对市场经营者进行准入和退出管理,加强对市场行为的监管。

6.品牌建设:推行市场品牌建设,制定市场的规章制度和经营准则,提升市场的品牌形象。

7.供应链管理:与农民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优化市场供应链,确保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五、计划实施1.建设方案:制定详细的建设规划方案,确定设计、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计划。

2.资金筹措:通过政府拨款、社会资金投入等方式筹措资金,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3.市场改造:根据规划方案进行市场改造,包括市场场地的整修、设施设备的调整和更新等。

4.市场管理:加强市场的日常管理,严格执行市场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的市场管理机制。

农贸市场建设方案

农贸市场建设方案

农贸市场建设方案一、项目概述农贸市场是城乡结合部的“菜篮子”、城市居民日常蔬菜供应的重要渠道。

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农贸市场,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便捷的购物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二、市场定位农贸市场定位为新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以满足城市居民对新鲜农产品的需求为主要服务对象,充分发挥市场的购销功能和价值实现功能。

三、市场规模和布局1.市场总建筑面积不少于5000平方米,设有集中供应区、销售区和经营服务区。

2.集中供应区:建设农产品集中供应大厅,将农产品从周边农田运输到市场,确保供应的新鲜度和品质。

设立农产品检测室,定期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

3.销售区:按照产品种类进行划分,包括蔬菜区、水果区、畜禽区、水产品区等。

各区域设置统一的陈列和销售设施,提供整洁、安全的购物环境。

4.经营服务区:设置餐饮区、酒店区、物流配送区、汽车停车区等,为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一系列便利服务。

四、市场管理1.注重市场的卫生和环境,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市场清洁和消杀工作。

2.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3.设立市场管理机构,负责市场整体规划、管理和服务,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保护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益。

4.引进现代化的管理系统和设备,提高市场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市场运营策略1.与农户直接合作,稳定供应渠道,保证供应稳定和品质。

2.实行“严格批发、宽松零售”的市场经营模式,吸引更多的批发商和个体经营者进入市场。

3.拓展市场销售渠道,与周边商超、餐饮企业等进行合作,实现产品多元化销售。

六、投资和资金筹措1.农贸市场的投资主要包括建设投资和运营资金。

建设投资预计为5000万元,运营资金预计为1000万元。

2.资金筹措方面,可以通过发行市政债券、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与农户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筹措。

七、市场效益评估1.预计市场年销售额为5000万元,年利润为500万元,回收期为10年左右。

农贸市场运营规划方案

农贸市场运营规划方案

农贸市场运营规划方案一、市场概况农贸市场是为了促进农产品销售,保障农民利益,让城市居民享受到安全、放心、优质、价廉的农产品而设立的销售市场。

农贸市场是农产品与消费者的纽带,也是城乡居民的重要购物场所。

二、市场定位农贸市场的市场定位是“为农民服务,为居民服务”,主要服务对象为农民和居民,销售农产品、农副产品以及生活用品。

三、市场规划及特色农贸市场将定位为有机农产品、时令农产品为主打特色,推广优质农产品、打造宜养宜乐环境。

1.商品区域:根据农产品的具体特点,进行分类设置,划分为蔬菜区、水果区、肉类区、干货区等。

蔬菜区、水果区树立品牌形象,进行统一规划和打造,展示区域打造成“节日庙会”模式,创造购物节日氛围。

2.服务区域:服务区域是消费者和商户沟通的场所,可设置健康餐饮区、健康护理区等,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3. 交易区域: 设置市场交易中心,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交易服务,为商户提供便捷的交易模式。

四、市场布局规划1. 市场内外环境: 确保市场内外的卫生环境,保持环境整洁,提高管理水平。

2. 设施配套: 完善市场设施,提供所需的配套设施,如冷库、卫生间、休息区等,方便商户和消费者。

3. 宣传和推广: 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如设置市场标识,举办农产品展销活动,开展优惠促销活动等,提升市场知名度和营销能力。

五、经营管理措施1. 管理机构设置: 市场管理机构应成立,负责市场的整体规划、安全管理、市场秩序、卫生管理等工作。

2. 服务管理:为商户和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市场整体服务水平。

3. 价格管理: 市场管理机构要合理控价,加强对价格的监管,防止商品价格过高,确保市场价格合理。

六、合作推广1. 与农产品基地合作: 和周边农产品基地合作,保障货源的新鲜、安全。

2. 与专业机构合作: 与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农产品检测机构等合作,举办食品安全宣传活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3. 与金融机构合作: 与金融机构合作,提供融资服务、保险服务等,帮助农产品出售,增加农民收入。

北京农贸市场运营方案设计

北京农贸市场运营方案设计

北京农贸市场运营方案设计一、市场概况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市场需求大,特别是对食品和农副产品的需求更是十分旺盛。

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传统的农贸市场逐渐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市场环境脏乱不堪,管理混乱,产品质量无法保障,导致市民对农贸市场的信任度下降,选择去超市购买食品的人越来越多。

因此,为了提升北京农贸市场的形象,改善市场环境,提高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我们设计了以下的北京农贸市场运营方案。

二、市场运营目标1. 提升市场形象。

通过改善市场环境、加强卫生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等措施,提升市场整体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到市场购买食品和农副产品。

2. 提高商品质量。

加强对市场摊位的资质审查,引导商户经营优质产品,提高商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3. 提升市场品牌。

通过市场的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商户入驻,丰富市场商品种类。

4. 完善市场管理。

建立健全市场管理体系,提高市场管理效率,规范市场秩序,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

三、市场运营方案1. 提升市场形象(1)改善市场环境。

对市场场地进行整修和美化,增加绿化和景观设施,打造一个宜人的购物环境。

(2)加强卫生管理。

增加卫生设施,加强对市场卫生的监管,保持市场整洁卫生。

(3)提高服务水平。

提供更多的便民服务设施,如停车场、儿童游乐区、无障碍设施等,提高市场的整体服务水平。

2. 提高商品质量(1)加强市场监管。

建立市场监管机构,加强对市场内摊位的审核和监督,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

(2)培训商户。

为市场内的商户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经营水平和服务意识,引导他们经营优质产品。

(3)建立投诉平台。

为消费者建立一个便捷的投诉平台,对市场内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3. 提升市场品牌(1)市场宣传推广。

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对市场进行广泛宣传和推广,提高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举办活动。

农贸市场规划设计方案

农贸市场规划设计方案

农贸市场规划设计方案一、前言农贸市场在城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市场的运营效率,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必须对农贸市场的规划和设计进行合理的布局。

本文将提出一份农贸市场的规划设计方案,旨在优化市场的功能性、便捷性和吸引力。

二、市场位置选择农贸市场的位置选择至关重要。

优选位置应当考虑到周边居民的密集程度、交通便利性和城市规划布局。

市场应当位于离居民区较近的地方,便于居民购买新鲜蔬菜水果和其他农产品。

交通便利性的确保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三、市场布局规划1.蔬菜水果区:市场应当设置一个专门的区域用于摆放蔬菜和水果,便于消费者选择购买。

同时,可以根据季节性不同进行布局调整,以确保市场货源新鲜。

2.肉类禽蛋区:应当设立专门的肉类区和蛋类区,确保消费者在购买这类产品时的卫生安全。

3.海鲜水产区:为了方便消费者购买新鲜的海鲜和水产品,市场需设置专门的海鲜水产区,同时要保持环境卫生,避免产生异味。

4.熟食区:吸引更多的商务人士和上班族,市场可以设置一个熟食区,提供现场烹饪和烹饪好的食品。

5.其他区域:除了上述主要区域,还应设置一些小吃区、农具区等,以增加市场的多样性和吸引力。

四、市场环境设计1.卫生环境:市场应当每日保持清洁卫生,设置垃圾分类区,确保市场环境整洁有序,消费者才会有安心购物体验。

2.照明和通风:合理的照明和通风设施有助于提升市场的明亮度和空气流通性,让消费者在市场内感受舒适和愉悦。

3.座椅设施:为了方便消费者休息,市场可设置一些座椅设施,让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可以有片刻休憩。

五、市场管理与服务1.市场管理:市场应当设立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市场的日常管理和秩序维护。

定期进行市场巡查,确保市场秩序良好。

2.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质量,市场可设置咨询台、投诉建议区,让消费者有一个地方反映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

六、市场活动和宣传1.市场活动:定期组织一些促销活动、健康讲座、美食节等活动,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增加市场的知名度。

农贸市场规划设计方案

农贸市场规划设计方案

农贸市场规划设计方案农贸市场规划设计方案1. 引言农贸市场是城市中供应新鲜农产品的重要场所,也是农民和城市居民交流、交易的纽带。

为了满足城市人民对健康、营养、安全的食品需求,提高农产品流通和销售的效率,本文将提出一份农贸市场规划设计方案。

2. 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也在增加。

然而,许多农贸市场存在着建设不规范、环境脏乱差、设备陈旧等问题,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品质和卫生安全的要求。

因此,规划设计农贸市场变得十分必要。

3. 设计原则3.1 安全和卫生原则•设计采用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材料和设备,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合理划分冷链、非冷链区域,确保冷藏食品的冷链系统运行良好。

•设立消防设备和应急通道,保障市场安全。

3.2 环保原则•使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设立垃圾分类投放区域,提倡垃圾减量与资源回收利用。

3.3 易用性原则•考虑到农贸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在设计上注重便利性和易操作性。

•设立足够数量和规格的进出门,方便人流和货流的流动。

4. 市场布局设计4.1 区域分隔农贸市场应根据不同商品的特性进行区域分隔,例如鲜活农产品、水果蔬菜、水产海鲜等分别设置独立区域。

4.2 基础设施布局合理布局生鲜冷藏设施、清洗和加工区、包装区、休息区、餐饮区等功能区域,确保市场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4.3 场地规划市场场地应具备充足的面积,以适应预计的产销量。

同时,需要考虑停车场、货车卸货区、人行道等设施的规划,方便货物和人员的流通。

5. 设施和设备5.1 冷链设施合理设置制冷设备,并做好冷库的维护,确保农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5.2 水、电、煤气设备市场需保证充足的供水、供电和供气设备,以满足市场正常运行的需求。

5.3 厨房和卫生设备市场设立集中的厨房和卫生间,并配备必要的设备,以保障卫生和食品加工的安全。

5.4 消防设备规划设计中需考虑消防设备的设置,包括灭火器、喷淋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设备,确保市场的消防安全。

安徽农贸市场建设方案

安徽农贸市场建设方案

安徽农贸市场建设方案1. 引言安徽农贸市场的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安徽农贸市场建设方案进行探讨,从市场规划、设施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安徽农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2. 市场规划2.1 市场定位安徽农贸市场的定位应以服务农民、推动农产品流通、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为核心。

市场将重点出售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同时也可设置一定比例的非农产品区域,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2.2 市场布局市场的布局应根据市场规模和区域特点合理进行划分。

可以按照农产品品种划分区域,比如蔬菜区、水果区、粮油区等;也可以按照销售对象划分区域,比如批发区、零售区等。

此外,为了提升市场形象和吸引顾客,还可以设立特色产业区域,比如农产品加工区、休闲区等。

3. 设施建设3.1 市场基础设施- 市场应具备基本的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并保证正常运行。

- 道路、排水系统的建设需要注意合理设计,确保市场内外的交通通畅和雨水排放。

- 市场内应设置配套的厕所、垃圾处理设施等公共设施,提供便利和卫生环境。

3.2 市场功能设施- 市场内应设立冷库、保鲜设施等,确保农产品的储存和保鲜。

- 可设置集中供应区、拍卖区等特殊功能区域,满足市场的特殊需求。

3.3 市场环境设施- 市场应建设气候控制设备,确保农产品市场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适宜。

- 市场内应加强照明设施,提供明亮、干净的购物环境。

- 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应设置检测设施和质量监管部门。

4. 管理运营4.1 市场管理机构建议设立农贸市场管理机构,负责市场的规划、建设、监管和运营。

机构应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市场条例和规则,建立市场管理信息系统。

4.2 市场日常管理- 对市场内的农产品进行质量抽检,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 对供货商进行认证和监管,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 建议市场内设立统一的收银系统,方便购物和管理。

4.3 市场宣传与推广- 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市场宣传和推广活动,提升市场知名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建筑设计 (1)二、结构设计 (3)三、给排水设计 (4)四、电气设计(强、弱电) (5)五、消防设计 (8)六、暖通消防设计 (8)七、环保节能设计 (8)八、减震防噪 (9)九、油烟及废气处理设计 (9)十、节水措施 (9)十一、节能措施 (9)十二、给排水环境保护措施 (9)十三、综合管网天然气设计 (10)通江县农贸市场方案说明书第一章建筑设计1、项目概况1.1工程名称:通江县农贸市场设计方案1.2建设地点:巴中市通江县1.3建筑类别:一类高层1.4抗震设防烈度:六度抗震设防区1.5结构形式:框剪结构1.6建筑总高:高度75.4米2、设计依据2.1《通江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2业主提出的设计任务书;2.3建设部门批复的用地规划红线及设计要求文件;2.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四川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DB51/5027-2008;《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7-20023、总平面设计总平面布局顺应城市的发展,充分考虑社区和业主功能需求,与城市和谐发展的协调,根据交通组织的走势有机、有效的组织商业、住宅和配套的关系。

3.1功能布局建筑的平面布局,充分考虑了通江县居住的特点,满足住户最好的采光条件,力争最好的景观为出发点。

3.2交通组织住户均从楼栋前设立门厅,进出门厅宽敞大气,设无障碍通道。

4、单体建筑4.2住宅单体设计4.2.1本项目,以农贸市场为主体,然后市场与住宅分离开互补影响。

综合农贸市场总面积达到了22200㎡,将成为通江县目前最大的农贸市场,同时也是以后通江县各类农副食品最为集中的农贸市场。

塔楼住户力求主卧室和客厅有很好的朝向和空气流通。

厨房、卫生间全部能采光透气,保证了油烟的排放和新风的循环,使居住条件完善合理。

4.2.2户型设计款式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的需求。

户型紧凑组合灵活,可组成两代居、三代居,为购买者提供多种选择,适合通江县市场的需求。

4.2.3各种套型的室内空间在设计中作了精心处理。

户内动静功能分区明确,厅与卧室既明确分离又联系通畅,竖向空间的灵活运用,增加了住宅的趣味性,也为业主提供了多种选择。

4.2.4电梯的候梯厅均有加压送风,提高了居住出行的质量。

4.3配套公建4.3.1市政设施垃圾集中收集,送至垃圾站,由环卫车运至处理场。

4.4地下部分地下部分设置地下车库,满足住户及商户的需求。

4.5立面造型建筑外观造型以竖向分色,阳台以直线阳台造型用隔板连接,十分美观漂亮,构件结合墙身造型变化,使建筑立面层次丰富,打破了高层建筑体量厚重无变化的现象。

建筑物顶采用两头及中间装饰构物架,丰富了建筑外观,建筑外观色彩变化结合造型的曲线,使其极具艺术性、识别性,丰富了城市景观。

经济技术指标第二章结构设计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通江县农贸市场项目。

2、结构设计依据2.1所用设计规范2.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1.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1.3 建筑地基设计规范(GB50007-2011);2.1.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1.5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2.1.6《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 2008)2.3甲方提供的地勘报告2.4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第一组。

3、活荷载标准值取值3.1商业用房3.1.1 商铺 3.5kn/m23.1.2 配电间 5.0kn/m23.1.3 厕所 2.5kn/m23.2住宅部分3.2.1 住宅 2.0kn/m23.2.2 阳台 2.5kn/m23.2.3 楼梯 2.0kn/m23.3其它3.3.1 机房 7.0kn/m23.3.2 屋面 2.0kn/m23.3.3 基本风压 0.35kn/m24、结构类型本工程结构类型为框剪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墙抗震等级为三级。

5、基础设计本工程为高层建筑,大柱网布置,根据地勘报告,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持力层为微风化砂质泥岩。

6、计算所需程序采用PKPM系列结构软件计算及绘图。

第三章给水排水设计1、设计依据1.1国家现行设计规范及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GBJ140-90;《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GJJ/TZ9-98;1.2各专业工种提出的设计要求2、本工程包括的系统2.1给水系统;2.2排水系统:2.3消火栓给水系统:2.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5水喷雾灭火系统;3、给水设计3.1水源本工程生活、消防采用市政水源供水,由自来水公司提供两DN200给水管供水,水压约0.35Mpa。

3.2用水量3.2.1最高日用水量(m3/d) 最大时用水量(m3/h)生活用水量 596 54.7车库地面冲洗水 59.6 5.473.2.2消防用水量设计流量(L/s) 火灾延续时间(h)室外消防系统 30 2室内消防系统 30 2自动喷洒系统 28 1商业按中危险Ⅱ级设计,喷水强度8L/( m2.min),作用面积160 m2其余部位按中危险Ⅰ级设计,喷水强度6L/(m2.min),作用面积160m2火灾延续时间1h.3.3给水系统竖向分中、低二个区,五层及以下为低区,采用城市管网直接供水,满足节能要求;六层~十八层为中区,十九层~二十九层为高区,由无负压泵加压供水,各住户设IC卡智能水表。

3.4消防给水系统3.4.1本工程包括以下消防系统:室外消防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湿式自动喷洒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

3.4.2室外消防系统:室外给水设置环状供水管网,供建筑内部生活及消防用水,环状供水管径DN150,室外消防用水量由市政管网供给。

为满足室外消防要求,在建筑物周围设置DN150地上式室外消火栓2个。

3.4.3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内全方位设置消火栓保护。

该系统由地下一层的消防水池、消防泵房内的消火栓加压泵机屋顶水箱组成。

平时,由屋顶水箱保证系统最小7M静水压的要求,系统竖向不分区,火灾时,通过消火栓箱内的消防报警按钮启动消或栓加压泵向系统加压供水。

十一层至二十九层设减压稳压消火栓,室外设2套DN150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

3.4.4自动喷洒系统系统采用分区并联供水方式,竖向不分区:火灾时,自动喷水系统由地下一层消防水泵房内自动喷水泵供水,火灾初期,自动喷水系统由设于屋顶的消防水箱供水稳压。

为避免静压过高,在消防水箱出水管与低区自动喷水系统相连处设减压阀减压。

由于消防水箱设置高度不能保证高区最不利喷头水压要求,在消防水箱间设高区自动盆水稳压装置,湿式报警阀设于地下一层,每套湿式报警阀控制喷头数不超过800个。

3.4.5水喷雾灭火系统在水泵房内设水喷雾泵两台(一备一用),雨淋阀前管道压力由屋顶水箱经减压阀减牙后稳压。

雨淋阀设于柴油发电机房附近。

发生火灾时防护区内的火灾探测器动作,打开雨淋阀下游的电磁阀,在压差作用下,雨淋阀开启,加压泵启动供水,系统设手动,自动控制,并可应急操作,系统采用高速高速水雾喷头,其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35MPa。

4、节水节能措施4.1每户设IC卡智能水表4.2水箱、水池进水管、建筑物引入管等处设水表计量4.3采用分区供水,控制各用水点流出水头5、室内外排水5.1雨水排水量取汉中地区5分钟降雨强度,重现期5年进行计算。

采用暴雨强度计算公式:G=2.600(1+1.040LgP)/(t+4.0P0.518)L/S.ha式中:设计重现期P=5年,降雨历时t=5min。

设计流量:Q=QψF5.2生活污水量按生活给水量的90%计,则最高日排污量590m3/d,最高日最大时排污量54m3/h。

5.3室外排水本工程室外排水待业主方提供建筑室外市政综合管网布置图后再定,生活污水排放按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执行。

生活污水处理采用化粪池沉淀厌氧应达标排放。

室外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屋面雨水汇总后排入室外市政管道。

室外排水管材:室外排水管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承插接口,管道基础采用135度混凝土带形基础,排水采用砖砌、铸铁井盖。

5.4室内排水室内排水分生活污水系统,废水系统及雨水系统。

生活污水、废水为单立管伸顶通气系统。

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雨水经雨水斗收集后再经雨水主管排至室外雨水管道。

空调凝结水系统:经专用空调排水管收集后,排至室外排水管道。

室内排水管材:均采用UPVC白色排水塑料管,承插粘接。

6、建筑灭火配置采用磷酸铵盐灭火器第四章电气设计(强、弱电)1、设计依据1.1甲方委托设计任务书及上级部门批准文件。

1.2各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

1.3国家现行规程、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 - 20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0—9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2001年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其他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及标准。

2、设计范围2.1强电部分:变配电所电力照明防雷及接地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防空制2.2弱电部分:有线电视系统电话系统强电部分: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高层住宅楼,属一类建筑,按一级负荷配电;总建筑面积52080㎡。

强电部分3、变配电所及高低压配电:3.1高低压变配电房设置在架空层,由附近区域变配电站引一路10KV高压电源,供建筑所有用电负荷,自备柴油发电机对建筑内消防负荷供电;三相四线制供电,高压配电系统采用单母线不分段运行方式。

3.2高压开关采用真空开关,其操作机构采用交流弹簧储能方式,操作电源电压220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