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控制器逻辑电路设计知识分享

定时控制器逻辑电路设计知识分享
定时控制器逻辑电路设计知识分享

定时控制器逻辑电路

设计

一概述

为了能使仪器在特定的时间内工作,通常需要人在场干预才能完成。本课题设计的定时器,就是能使你不在时,仪器也能按时打开和关闭。例如你想用录音机、录像机录下某一时间断的节目,而这一段时间你又有其他事要做,不在家或机器旁边,你就可以实现预置一下定时器。在几点几分准时打开机器,到某时某刻关掉机器。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以其显示的直观性、走时准确稳定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通断动力设备、以及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

定时控制器由供电单元、数字钟单元、定时单元以及控制输出单元等几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为定时控制器系统框图。

图1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设计一个带数组电子钟的定时控制器逻辑电路,具体任务要求如下:

1.可设定定时启动(开始)时间与定时结束(判定)时间

2.定时开始,指示灯亮;定时结束,指示灯灭

3.定时范围可以选择

4.具有电子钟功能,显示为四位数

三.电路设计

数字钟一般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等几部分组成。这些都是数字电路中应用最广的基本电路。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的时标信号送到分频器,分频电路将时标信号分成每秒一次的方波秒信号。秒信号送入计数器进行计时,并把累计的结果以“时”、“分”、“秒”的数字显示出来。“秒”的显示由两级计数器和译码器组成的六十进制计数电路实现;“分”的显示电路与“秒”相同,“时”的显示由两级计数器和译码器组成的二十四进制计数电路实现。所有计时结果结果由六位数码管显示。

3.1石英晶体振荡器

振荡器是电子钟的核心,用它产生标准频率信号,再由分频器分成秒时间冲。

振荡器振荡频率的精度与稳定度基本上决定了钟的准确度。

振荡器是由石英晶体,微调电容与集成反相器等元件构成。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给数字钟提供一个频率稳定准确的32768Hz的方波信号,可保证数字钟的走时准确及稳定。不管是指针式的电子钟还是数字显示的电子钟都使用了晶体振荡器电路。

图中1门、2门是反相器,1门用于振荡,2门用于缓冲整形,R1为反馈电阻,反馈电阻的作用是为反相器提供偏置,使其工作在放大状态。反馈电阻R1的值选取太大,会使放大器偏置不稳甚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至不能正常工作;R1值太小又会使反馈网络负担加重。图中C1是频率微调电容,一般取5-35pF。C2是温度特性校正电容,一般取20-40pF。电容C1、C2与晶体共同构成∏形网络,以控制振荡频率,并使输入输出相移180度。

从有关手册中,可查得C1、C2均为30pF。当要求频率准确度和稳定度更高时,还可接入校正电容并采取温度补偿措施。

石英晶体振荡器XTAL的振荡频率选为32768Hz。该元件专为数字钟电路而设计,其频率较低且稳定,有利于减少分频器级数,可用反相器整形而得到矩形脉冲输出。

由于CMOS电路的输入阻抗极高,因此反馈电阻R1可选为10MΩ。较高的反馈电阻有利于提高振荡频率的稳定性。

非门电路可选74HC00。

3.2电源电路

本系统电源,如不用实验室电源,可以采用三端稳压块获得+5v稳压输出,如图2所示

图2

3.3分频器

在数字电路中,分频器是一种可以进行频率变换的电路,其输入、输出信号是频率不同的脉冲序列。输入、输出信号频率的比值称为分频比。例如,2分频器的输出信号频率是输入信号频率的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4

21,8分频器的输出信号频率是输入信号频率的8

1

。通常实现分频器的电路是计数器电路,一般采用多级2进制计数器来实现。例如,将32768Hz 的振荡信号分频为1Hz 的分频倍数为32768(15

2),即实现该分频功能的计数器相当于15级2进制计数器。常用的2进制计数器有74HC393等。

本次课程设计中采用CD4060来构成分频电路。CD4060在数字集成电路中可实现的分频次数最高,而且CD4060还包含振荡电路所需的非门,使用更为方便。CD4060计数器为14级2进制计数器,可以将32768Hz 的信号分频为2Hz ,其内部框图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CD4060的时钟输入端两个串接的非门,因此可以直接实现振荡和分频的功能。

3.4 计数器

3.4.1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74160功能介绍

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74160电路如图1所示,此电路增加了预置数、保持和异步置零的功能。图1中LOAD ′为预置数控制端,RCO 为进位输出端,CLR 为异步置零端,ENP 和ENT 为工作状态控制端。CLK 为脉冲控制端,Q A 、Q B 、Q C 、Q D 为输出控制端。

3.4.2 六十进制计数

秒计数器的电路形式很过,一般都是由一级十进制计数器和一级六进制计数器组成,是用两块中规模集成电路74LS160按反馈置零法串接而成。秒计数器的十位和个位,输出脉冲除用作自身清零外,同时还作为“分”计数器的输入信号。

当第一个脉冲来到时两个数显同步置零,显示00状态,即两个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的输出分别为0000和0000,当第二个脉冲来到时个为脉冲作用下第一个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的输出变为0001,而第二个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的工作状态控制端接的为低电平,所以不工作,继续保持为0000状态不变,当第一个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输入第九个脉冲后,RCO 进位输出端会置1,同时第二个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的工作状态控制端接的为高电平,所以开始工作,输出由0000变为0001,然后保持至第一个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的输出再次变为1001。当第一个同步十进制加法计

数器的输出为0101,同时第二个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的输出为1001时,两个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的预置数控制端被同时置为0,即两个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的输出均变为0000,从而完成六十进制计数, 电路如图3

图3

3.4.3 二十四进制计数

二十四进制小时计数器,是用两片74LS160构成的。也可用两块中规模集成电路74LS160和与非门构成。

当第一个脉冲来到时两个数显同步置零,显示00状态,即两个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的输出分别为0000和0000,当第二个脉冲来到时个为脉冲作用下第一个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的输出变为0001,而第二个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的工作状态控制端接的为低电平,所以不工作,继续保持为0000状态不变,当第一个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输入第九个脉冲后,RCO进位输出端会置为1,同时第二个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的工作状态控制端接的为高电平,所以开始工作,输出由0000变为0001,然后保持至第一个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的输出再次变为1001。当第一个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的输出为0010,同时第二个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的输出为0011时,两个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的预置数控制端被同时置为0,即两个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的输出均变为0000,从而完成二十四进制计数,电路如图4。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

图4

3.5数字钟单元

他分别由秒脉冲发生器,秒、分、时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等组成。这里只要设计成四位显示。“分”从00至59,“时”从00至23秒可以用发光二极管显示。

3.6继电器电路

继电器的通、断受控制器输出控制,当“开始定时”设定值到达时,继电器应该接通。而当“定时结束”设定值到达时.继电器应该断开。其定时波形如图6所示。继电器的出点可接交流、直流或其他信号。

图6

3.7定时器部分

3.7.1定时器定时时间的设定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

定时器定时时间的设定,可以用逻辑开关(四个一组),分别置入0或1,再加译码、显示,就知其所设定的值.例如,四位开关为“1001”,显示器即显示9。

另一个办法,用8421BCD码拨码开关KS系列器件,拨码开关本身可显示数字,同时输出BCD码。例如,拨码开关置成“6”,其8421端将分别输出“0110”,并有“6”指示。

3.7.2定时器预置开关

定时器控制的功能是将数字钟的时间与预置的开、关时间进行比较,并完成相应的开关动作。

在定时预置开关电路中,有两组开关——其实定时时间开关和中止定时时间开关每组有四个开关(拨码开关)他们输出的都是BCD码。

3.8控制部分

3.8.1控制器

控制器的任务是将计数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若两者值相等,则输出控制脉冲,使继电器电路接通。由于定时的时间有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所以,为了区别这两个信号,采用交叉供电方式或采用三态门进行控制。

3.8.2控制电路部分

U8~U9数字钟输出和定时拨码开关输出是通过异或们74LS86进行一位一位的比较,当定时开关时间到,即所有的数值全相等,在U1474LS30与非门输出端输出一个负脉冲,使控制触发器U1374LS112变为高电平。Q为高电平,使得继电器RL1和RL2接通,定时器开始定时。RL1的接通,使得+5V从加入起始定时开关而转加到中止定时开关上,由于控制触发器U13Q=1(Q=0),使定时器的定时开始指示灯亮

当运行时间到中止时间设定值时,U14又一次输出一个负脉冲,使得控制触发器U13翻转,Q=0 U13的低电平是T1和T2关断,RL1继电器释放,又回到定时前的工作状态。同时Q=0又使定时结束指示灯亮

RL2用于外界所需控制的仪器。

按下S2,可以去掉可能预先存在的定时设定。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7

3.9控制电路

U8~U9数字钟输出和定时拨码开关输出是通过异或们74LS86进行一位一位的比较,当定时开关时间到,即所有的数值全相等,在U1474LS30与非门输出端输出一个负脉冲,使控制触发器U1374LS112变为高电平。Q为高电平,使得继电器RL1和RL2接通,定时器开始定时。RL1的接通,使得+5V从加入起始定时开关而转加到中止定时开关上,由于控制触发器U13Q=1(Q=0),使定时器的定时开始指示灯亮

当运行时间到中止时间设定值时,U14又一次输出一个负脉冲,使得控制触发器U13翻转,Q=0 U13的低电平是T1和T2关断,RL1继电器释放,又回到定时前的工作状态。同时Q=0又使定时结束指示灯亮

RL2用于外界所需控制的仪器。

3.10整体电路

“秒计数器”采用60进制计数器,是由2片74LS160和1片74LS00采用异步置0法连接而成,第一片的74LS160的十进制输出经74LS00反向后接第二片的CP,当第1片的计数到9时,C输出高电平,此时第2片计数器CP=0,当下一个秒脉冲到达时第1片变为0,第2片变为CP脉冲成为上升沿,第2片计数器计数为1。这样一直计数下去当计数到50以后,第2片计数器的LD接第2片的计数器输出接了74LS00的Q0和Q2对应的反向输出此时为LD=0,下一个脉冲到达第1片时,第1片计数从0开始计数,当第1片计为9时,第2片计数变为0;因为下一秒第1片将给第2片了一个CP脉冲,第2片的计数器输出接了74LS00的Q0和Q2对应的输出,并且第1片给第2片一因此在变为6的瞬间置零,也变为0,达到了计60的目的,这时从第2片中引出一个分脉冲作为分计数器的输入CP脉冲。

“分计数器”也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分钟,发出一个“时脉冲”信号,此计数原理与秒计数器完全相同。从分计数器输出的该信号将被送到“时计数器”。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

“时计数器”采用24进制计时器,也是有2片74LS160和1片74LS00采用清零法连接而成。24进制计数器开始计数时第一片的74LS160的十进制输出接第二片的CP,当第1片的计数到9时,十进制输出高电平,此时第2片计数器开始计数,当下一个秒脉冲到达时第1片变为0,第2片变为1,这样一直计数下去但当计到23时,下一脉冲到达时由于时计数器的第1片的Q2和第2片的Q1接74LS00,对应的输出同时接了两片的R置零端,在要变成24的瞬间两片都变为0,实现对一天24小时的累计,这时从第二片中引出一个周脉冲作为周计数器的输入CP脉冲。

“周计数器”采用7进制计数器,用一片74LS160采用置数法连接而成。计数器从1开始计数,到7后通过74LS00输出到74LS160的LD端,重新置数为1,从而实现对一周7天的累计。

译码显示电路将“周、时”、“分”、“秒”计数器的输出状态送到七段显示译码器译码,通过七位LED七段显示器显示出来。只要接好电路图,输出的数码即可在数码管中对应显示。

定时器控制的功能是姜数字钟的时间与预置的开、关时间进行比较,并完成相应的开关动作。

在定时预置开关电路中,有两组开关——其实定时时间开关和中止定时时间开关每组有四个开关(拨码开关)他们输出的都是BCD码。U8~U9数字钟输出和定时拨码开关输出是通过异或们74LS86进行一位一位的比较,当定时开关时间到,即所有的数值全相等,在U1474LS30与非门输出端输出一个负脉冲,使控制触发器U1374LS112变为高电平。Q为高电平,使得继电器RL1和RL2接通,定时器开始定时。RL1的接通,使得+5V从加入起始定时开关而转加到中止定时开关上,由于控制触发器U13Q=1(Q=0),使定时器的定时开始指示灯亮

当运行时间到中止时间设定值时,U14又一次输出一个负脉冲,使得控制触发器U13翻转,Q=0 U13的低电平是T1和T2关断,RL1继电器释放,又回到定时前的工作状态。同时Q=0又使定时结束指示灯亮

RL2用于外界所需控制的仪器。

按下S2,可以去掉可能预先存在的定时设定。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9

四.整机电路图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0

五. 实验设备及元件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1

六.心得与体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了解到了进行课程设计的方法,有关定时器的结构和基本原理。本设计通过了仿真软件的测试,或者说就是基于仿真软件设计的。成品肯定和软件上表现的有区别但是我们学会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方案之前也讨论更改过很多方案。特别是在进制问题上研究了很久。连动开关的设计还是需要人力这个是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基本的思维是不变的。通过预置数的方法来确定进制以及切换电路来更改预置数是必然的。而对于电路的成型以及其实际性能还是要通过动手才能切身体会。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2

硬件电路设计基础知识

硬件电子电路基础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半导体 半导体就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导电能力即电导率)(如:硅Si 锗Ge等+4价元素以及化合物)

二、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本征半导体――纯净、晶体结构完整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硅和锗的共价键结构。(略) 1、半导体的导电率会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化 ?掺杂──管子 ?温度──热敏元件 ?光照──光敏元件等 2、半导体中的两种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 ?自由电子──受束缚的电子(-) ?空穴──电子跳走以后留下的坑(+) 三、杂质半导体──N型、P型 (前讲)掺杂可以显著地改变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从而制造出杂质半导体。 ?N型半导体(自由电子多) 掺杂为+5价元素。如:磷;砷P──+5价使自由电子大大增加原理:Si──+4价P与Si形成共价键后多余了一个电子。 载流子组成: o本征激发的空穴和自由电子──数量少。 o掺杂后由P提供的自由电子──数量多。 o空穴──少子 o自由电子──多子 ?P型半导体(空穴多) 掺杂为+3价元素。如:硼;铝使空穴大大增加 原理:Si──+4价B与Si形成共价键后多余了一个空穴。 B──+3价 载流子组成:

o本征激发的空穴和自由电子──数量少。 o掺杂后由B提供的空穴──数量多。 o空穴──多子 o自由电子──少子 结论:N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 P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为空穴。 §1-2 PN结 一、PN结的基本原理 1、什么是PN结 将一块P型半导体和一块N型半导体紧密第结合在一起时,交界面两侧的那部分区域。 2、PN结的结构 分界面上的情况: P区:空穴多 N区:自由电子多 扩散运动: 多的往少的那去,并被复合掉。留下了正、负离子。 (正、负离子不能移动) 留下了一个正、负离子区──耗尽区。 由正、负离子区形成了一个内建电场(即势垒高度)。 方向:N--> P 大小:与材料和温度有关。(很小,约零点几伏)

电工基础知识大全

电工基础知识大全 电工基础知识大全电工识图口诀巧记忆 一,通用部分 1,什麽叫电路? 电流所经过的路径叫电路。电路的组成一般由电源,负载和连接部分(导线,开关,熔断器)等组成。 2,什麽叫电源? 电源是一种将非电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3,什麽叫负载? 负载是取用电能的装置,也就是用电设备。 连接部分是用来连接电源与负载,构成电流通路的中间环节,是用来输送,分配和控制电能的。 4,电流的基本概念是什麽? 电荷有规则的定向流动,就形成电流,习惯上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电流方向不变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电流(强度),用符号I 表示。 电流(强度)的单位是安培(A),大电流单位常用千安(KA)表示,小电流单位常用毫安(mA),微安(μA)表示。 1KA=1000A 1A=1000 mA 1 mA=1000μA

5,电压的基本性质? 1)两点间的电压具有惟一确定的数值。 2)两点间的电压只与这两点的位置有关,与电荷移动的路径无关。 3)电压有正,负之分,它与标志的参考电压方向有关。 4)沿电路中任一闭合回路行走一圈,各段电压的和恒为零。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根据不同的需要,也用千伏(KV),毫伏(mV)和微伏(μV)为单位。 1KV=1000V 1V=1000 mV 1mV=1000μV 6,电阻的概念是什麽? 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能力称为电阻,用符号R表示,当电压为1伏,电流为1安时,导体的电阻即为1欧姆(Ω),常用的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1MΩ=1000KΩ 1KΩ=1000Ω 7,什麽是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流过电路的电流与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而与该电路的电阻成反比,这个关系叫做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为:I=U/R 式中:I——电流(A);U——电压(V);R——电阻(Ω)。 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反映了部分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相互关系,它是分析和计算部分电路的主要依据。 8,什麽是全电路的欧姆定律?

可预置定时电路的设计

可预置定时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要求 1、设计一个可灵活预置时间的计时电路,要求具有时间显示功能,能准确预置清零。 2、设置外部操作开关,控制计时器的直接清零、启动和暂时|连续计时。 3、要求计时电路递减计时,每隔一秒,计时器减1。 4、当计时器递减时间到零(即定时时间到)时,显示器上显示00,同时发光 电报警信号。 二.设计的作用、目的 熟悉集成同步十进制加/减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掌握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集成电路的引脚安排、各集成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使用都定时控制,如交通灯定时等等等。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控制电路的需求越来越大。可以使用使用基本可预置定时电路构成其他我们生活中应用广泛的电子设备。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 1.系统概述 定时器由启动电路、秒脉冲发生器、预置输入电路、计数器、译码显示电路、报警电路和控制电路共7部分组成。 基本框图如下图所示: 图1

其中译码电路和控制电路是系统的主要部分。计数器完成计时功能,而控制器完成计数器的直接清零、启动计数、暂时功能。通过设置开关或按键电路可以对定时时间进行预置,这部分需要编码器。通过编码后,送到计数器预置端作为计数的时间。根据题目要求这部分应采用减计数。在计数同时,还需要对所计时间进行显示,所以需要译码显示电路,显示器用LED。 对于本模块的器件选用,计数器选用74LS192进行设计。74LS192是十进制可编程同步加1减计数器,它采用8421码二—十进制编码,并具有直接清零、置数、加1减计数功能。 报警电路在实验中可以用发光二极管来代替。 2.电路分析与设计 A:器件选择 (1) 十进制可逆计数器74LS192 74LS192是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它具有双时钟输入,并具有清除和置数等功能,其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如图2所示: 图2 74LS192的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 图中:为置数端,为加计数端,为减计数端,为非同步进位输出端,为非同步借位输出端,P0、P1、P2、P3为计数器输入端,为清除端,Q0、Q1、Q2、Q3为数据输出端。其功能表如下 输入输出 MR P3 P2 P1 P0 Q3 Q2 Q1 Q0 1 ×××××××0 0 0 0 0 0 × d c b a d c b a × ××××加计数 0 1 1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单按钮启停控制》教学案例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单按钮启停控制》教学课例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杨欢一、项目名称确定: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单按钮启停控制》4课时 二、课例背景介绍: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演练,是掌握PLC技术的根本。本课程是以三菱FX2N系列PLC为核心,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模式,来实施和引领课堂教学。在PLC项目课程的实践中,分别通过项目教学、理实一体、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等多种教学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课例是项目一《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PLC控制》中的任务四《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单按钮启停控制》。课程的实施是在可编程控制器实验室进行的,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一体化的综合训练方式,逐步学会三菱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为后续课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学习目标的设定: 课程的总目标: 1、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PLC的基础知识,掌握PLC梯形图、指令语句以及SFC图三种方式的编程方法,并能够应用三菱FX2N 系列PLC完成实际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及监控。 2、通过该项目课程的学习,努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 3、积极发展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本课例的目标: 1、知道什么是时序图,会画出单按钮控制电动机启停的时序图。 2、能运用微分脉冲输出指令(PLS、PLF)、置位/复位指令(SET/RST)进 行简单的编程。 3、会根据控制要求熟练分配PLC输入/输出点,并能画出PLC电路原理图 和安装接线图。 4、能利用梯形图和指令语句两种方式完成该项目程序的编写。 5、能独立完成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单按钮启停PLC控制的安装、调试和监 控。 6、努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的良好习惯以及团队合作、理论联系 实际的能力。 四、学习任务描述: 本课例的学习任务是应用三菱FX2N-48MR PLC来实现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单按钮启停的控制。在传统控制系统中通常需要使用一个启动、一个停止按钮分别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在PLC的控制系统中这就要占用两个输入点,而在PLC系统设计时,设法减少使用的输入/输出点数就可以降低控制系统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本项目是利用PLC技术来实现单按钮控制电动机的启

闪光灯逻辑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精)

课题四闪光灯逻辑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闪光灯逻辑控制电路是电子游戏、广告制作、舞台演出中最常用的逻辑控制电路,和前三个课题不同的是电路采用纯数字电路器件来实现。数字电路能用的器件有通用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专用的数字集成电路两种,器件的选择余地更大,设计方案较多。数字电路的设计思路与模拟电路有着根本的差别,而且只要电路逻辑设计正确,调试的工作量较小。希望通过本课题的设计与制作,使初学者能熟悉数字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 1.设计内容和要求 设计并制作一个闪光灯控制逻辑电路,设计要求: ①红(R、黄(A、绿(G三种颜色的闪光灯在时钟信号作用下按表3—5规定的逻辑顺序转换。表中“1”表示灯亮,“0”表示灯灭。要求电路能自启动。 ②状态转换时间间隔为0.5s,设计并制作一个CP脉冲源。 表3-5闪光灯转换顺序表 2. 设计方案的选择

(1逻辑分析 三个闪光灯R、A、G作为三个输出变量,灯亮为“1”,灯灭为“0”,在时钟CP的作用下,共8个状态,其状态转换图如图3-4-1所示。 图3-4-1状态转换图 由状态转换图可知,本电路可以自启动。 设计思路:能否用一个八进制计数器,再设计一个状态转换电路,将计数器的8个输出状态依次转化为灯光控制电路的规定状态,状态转换的真值表如表3-6所示。 表3-6状态转换真值表

由真值表可得输出变量的函数表达式为 R=01 2012012Q Q Q Q Q Q Q Q Q ++ A=012012012Q Q Q Q Q Q Q Q Q ++ G=012012012Q Q Q Q Q Q Q Q Q ++ (2 设计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由上分析,,本课题总的设计方案是先设计一个八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为闪光灯逻辑控制电路提供输入变量,再设计一个状态转换电路保证闪光灯按规定顺序工作。八进制计数器根据器件来源,可以选用三片小规模集成触发器如D 触发器,JK 触发器等,也可采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如74LS160,74LS161等构成,转换电路的设计方案更多,可采用门电路,也可采用数据选择器,3线8线译码器,甚至只读存储器ROM 来实现。不同的器件对逻辑函数 的处理方式不同。本课题首先确定八进制计数器由十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 74LS160来实现,只是转换电路选用不同的器件,介绍三种设计方案供选择比较。 3.单元电路的设计 (1八进制计数器的设计

电路硬件设计基础

1.1电路硬件设计基础 1.1.1电路设计 硬件电路设计原理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分3个步骤:设计电路原理图、生成网络表、设计印制电路板,如下图所示。 图1-1硬件设计的3个步骤 进行硬件设计开发,首先要进行原理图设计,需要将一个个元器件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连接起来。设计一个原理图的元件来源是“原理图库”,除了元件库外还可以由用户自己增加建立新的元件,用户可以用这些元件来实现所要设计产品的逻辑功能。例如利用Protel 中的画线、总线等工具,将电路中具有电气意义的导线、符号和标识根据设计要求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原理图。 原理图设计完成后要进行网络表输出。网络表是电路原理设计和印制电路板设计中的一个桥梁,它是设计工具软件自动布线的灵魂,可以从原理图中生成,也可以从印制电路板图中提取。常见的原理图输入工具都具有Verilog/VHDL网络表生成功能,这些网络表包含所有的元件及元件之间的网络连接关系。 原理图设计完成后就可进行印制电路板设计。进行印制电路板设计时,可以利用Protel 提供的包括自动布线、各种设计规则的确定、叠层的设计、布线方式的设计、信号完整性设计等强大的布线功能,完成复杂的印制电路板设计,达到系统的准确性、功能性、可靠性设计。 电路设计方法(有效步骤) 电路原理图设计不仅是整个电路设计的第一步,也是电路设计的基础。由于以后的设计工作都是以此为基础,因此电路原理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设计工作。电路原理图的具体设计步骤,如图所示。

图1-2原理图设计流程图 (1)建立元件库中没有的库元件 元件库中保存的元件只有常用元件。设计者在设计时首先碰到的问题往往就是库中没有原理图中的部分元件。这时设计者只有利用设计软件提供的元件编辑功能建立新的库元件,然后才能进行原理图设计。 当采用片上系统的设计方法时,系统电路是针对封装的引脚关系图,与传统的设计方法中采用逻辑关系的库元件不同。 (2)设置图纸属性 设计者根据实际电路的复杂程度设置图纸大小和类型。图纸属性的设置过程实际上是建立设计平台的过程。设计者只有设置好这个工作平台,才能够在上面设计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3)放置元件 在这个阶段,设计者根据原理图的需要,将元件从元件库中取出放置到图纸上,并根据原理图的需要进行调整,修改位置,对元件的编号、封装进行设置等,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基础。 (4)原理图布线 在这个阶段,设计者根据原理图的需要,利用设计软件提供的各种工具和指令进行布线,将工作平面上的元件用具有电气意义的导线、符号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原理图。 (5)检查与校对 在该阶段,设计者利用设计软件提供的各种检测功能对所绘制的原理图进行检查与校对,以保证原理图符合电气规则,同时还应力求做到布局美观。这个过程包括校对元件、导线位置调整以及更改元件的属性等。 (6)电路分析与仿真 这一步,设计者利用原理图仿真软件或设计软件提供的强大的电路仿真功能,对原理图的性能指标进行仿真,使设计者在原理图中就能对自己设计的电路性能指标进行观察、测试,从而避免前期问题后移,造成不必要的返工。

硬件电路设计基础知识

硬件电路设计基础知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硬件电子电路基础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一、什么是半导体

半导体就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导电能力即电导率)(如:硅Si 锗Ge等+4价元素以及化合物) 二、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本征半导体――纯净、晶体结构完整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硅和锗的共价键结构。(略) 1、半导体的导电率会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化 掺杂──管子 温度──热敏元件 光照──光敏元件等 2、半导体中的两种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 自由电子──受束缚的电子(-) 空穴──电子跳走以后留下的坑(+) 三、杂质半导体──N型、P型 (前讲)掺杂可以显着地改变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从而制造出杂质半导体。 N型半导体(自由电子多) 掺杂为+5价元素。如:磷;砷 P──+5价使自由电子大大增加 原理: Si──+4价 P与Si形成共价键后多余了一个电子。 载流子组成:

o本征激发的空穴和自由电子──数量少。 o掺杂后由P提供的自由电子──数量多。 o空穴──少子 o自由电子──多子 P型半导体(空穴多) 掺杂为+3价元素。如:硼;铝使空穴大大增加 原理: Si──+4价 B与Si形成共价键后多余了一个空穴。 B──+3价 载流子组成: o本征激发的空穴和自由电子──数量少。 o掺杂后由B提供的空穴──数量多。 o空穴──多子 o自由电子──少子 结论:N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 P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为空穴。 §1-2 PN结 一、PN结的基本原理 1、什么是PN结 将一块P型半导体和一块N型半导体紧密第结合在一起时,交界面两侧的那部分区域。

篮球30秒定时控制电路设计

一:设计题目:篮球30秒定时控制电路设计 (优) 二:设计任务和基本要求: 1. 有30s计时功能; 2. 设置外部操作开关,具有对计时器清零,启动和暂停/连续等功能。 3. 计时器为30s递减计时器,其计时时间间隔为1s. 4. 计时器递减计时到零时,数码显示器不能灭灯,同时发出报警信号。 三:设计步骤: 1. 设计过程: (1)根据设计要求,得到篮球30秒计时器总体方案框 图 秒脉冲发生器 CLK 计数器 显示译码电路 报警电路 K8 K7 控制电路 设计思路:篮球30秒计时器包括秒脉冲发生器,计数器,译码显示器,辅助时序控制电路和报警电路等。其中计数器和控制电路事系统的主要部分。计数器完成30秒计时功能,控制电路完成计数器的启动、暂停/连续计数。为保证系统的设计要求,在设计控制电路时,应正确处理各个信号间的时序关系。当启动开关K7闭合(低电平)时,计数器完成置数功能,译码显示电路显示30秒字样;当启动开关K7断开(高电平)、K8断开(高电平)时,计数器开始计数,当K8为闭合(低电平)时,计数器停止计数,K8再断开(高电平)时,继续累计技术。计数器递减到零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L=1(正常计数时L=0)。 (2)篮球30秒计时器的顶层电路逻辑图: 本实验包括两个模块:

a:IC17模块完成计数器计时功能;b:TIM模块完成始终脉冲发生信号功能。 (3).根据功能模块的划分,利用ABEL_HDL语言完成设计。 篮球30秒计时器顶层电路中的IC17模块的程序设计程序为: MODULE IC17 TITLE '30S' CLK,S,LD PIN; Q7,Q6,Q5,Q4,Q3,Q2,Q1,Q0 PIN ISTYPE'REG'; L PIN ISTYPE'COM'; Counth=[Q7,Q6,Q5,Q4]; Countl=[Q3,Q2,Q1,Q0]; EQUATIONS Counth.CLK=CLK; Countl.CLK=CLK; L=(Counth==0)&(Countl==0); ” 30秒倒计时 WHEN((LD==1)&(S==1)&(Countl==0)& (Counth==0))THEN{Countl:=0;Counth:=0;} ELSE WHEN((LD==1)&(S==1)&(Countl>0)) THEN{Countl:=(Countl.FB-1);Counth:=Counth.FB;}

硬件基础知识

第三章硬件基础知识学习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貌似成功的点亮了一个LED小灯,但是还有一些知识大家还没有 彻底明白。单片机是根据硬件电路图的设计来写代码的,所以我们不仅仅要学习编程知识,还有硬件知识,也要进一步的学习,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穿插介绍电路硬件知识。 3.1 电磁干扰EMI 第一个知识点,去耦电容的应用,那首先要介绍一下去耦电容的应用背景,这个背景就是电磁干扰,也就是传说中的EMI。 1、冬天的时候,尤其是空气比较干燥的内陆城市,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手触碰到电脑外壳、铁柜子等物品的时候会被电击,实际上这就是“静电放电”现象,也称之为ESD。 2、不知道有没有同学有这样的经历,早期我们使用电钻这种电机设备,并且同时在听收音机或者看电视的时候,收音机或者电视会出现杂音,这就是“快速瞬间群脉冲”的效果,也称之为EFT。 3、以前的老电脑,有的性能不是很好,带电热插拔优盘、移动硬盘等外围设备的时候,内部会产生一个百万分之一秒的电源切换,直接导致电脑出现蓝屏或者重启现象,就是热插拔的“浪涌”效果,称之为Surge... ... 电磁干扰的内容有很多,我们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但是有些内容非常重要,后边我们要一点点的了解。这些问题大家不要认为是小问题,比如一个简单的静电放电,我们用手能感觉到的静电,可能已经达到3KV以上,如果用眼睛能看得到的,至少是5KV了,只是因为 这个电压虽然很高,电量却很小,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我们应用的这些半导体元器件就不一样了,一旦瞬间电压过高,就有可能造成器件的损坏。而且,即使不损坏,在2、3里边介绍的两种现象,也严重干扰到我们正常使用电子设备了。 基于以上的这些问题,就诞生了电磁兼容(EMC)这个名词。这节课我们仅仅讲一下去耦

基于单片机的单键单灯亮-灭控制系统设计

交流调速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单键单灯亮/灭控制系统设计指导教师: xxxxx 设计者: xxxx 学号: xxxxxxxxx 系别: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

目录 一、题目 (1) 二、内容要求 (1) 三、总体方案设计思路 (1) 四、电路原理图 (1) 五、程序 (2) 六、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3) 七、参考文件 (4) 1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单键单灯亮/灭控制系统设计 2内容要求:选用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用一个按钮控制一只LED 灯的点亮和熄灭。要求上电后,按一次按钮,灯点亮;再按一次,灯熄灭;第三次案又点亮,如此循环。 3总体方案设计思路:程序通过if判断语句,判断输入引脚,当输入引脚为低电平时,满足if语句判断条件,当条件满足时,通过取反指令,控制输出引脚,LED灯亮灭切换。通过while循环语句,确定有效按键。

4电路原理图: XTAL2 18 XTAL1 19 ALE 30EA 31 PSEN 29RST 9 P0.0/AD039P0.1/AD138P0.2/AD237P0.3/AD336P0.4/AD435P0.5/AD534P0.6/AD633P0.7/AD732P1.0/T21P1.1/T2EX 2P1.23P1.34P1.45P1.56P1.67P1.78 P3.0/RXD 10P3.1/TXD 11P3.2/INT012P3.3/INT113P3.4/T014P3.7/RD 17 P3.6/WR 16P3.5/T115P2.7/A1528P2.0/A821P2.1/A922P2.2/A1023P2.3/A1124P2.4/A1225P2.5/A1326P2.6/A1427U1 AT89C52 D1 LED-RED vcc R1 100R X1 CRYSTAL R2 100R C1 10u 5程序: #include //单片机头文件 sbit key=P1^0; //按键输入引脚定义 sbit led=P2^0; //led 灯输出引脚定义 main () //主函数 { while(1) //死循环 {

电子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

电子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 一、电子电路的设计基本步骤: 1、明确设计任务要求: 充分了解设计任务的具体要求如性能指标、内容及要求,明确设计任务。 2、方案选择: 根据掌握的知识和资料,针对设计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条件,设计合理、可靠、经济、可行的设计框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3、根据设计框架进行电路单元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具体设计时可以模仿成熟的电路进行改进和创新,注意信号之间的关系和限制;接着根据电路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进行参数的估计与计算;器件选择时,元器件的工作、电压、频率和功耗等参数应满足电路指标要求,元器件的极限参数必须留有足够的裕量,一般应大于额定值的1.5倍,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应选择计算值附近的标称值。 4、电路原理图的绘制: 电路原理图是组装、焊接、调试和检修的依据,绘制电路图时布局必须合理、排列均匀、清晰、便于看图、有利于读图;信号的流向一般从输入端或信号源画起,由左至右或由上至下按信号的流向依次画出务单元电路,反馈通路的信号流向则与此相反;图形符号和标准,并加适当的标注;连线应为直线,并且交叉和折弯应最少,互相连通的交叉处用圆点表示,地线用接地符号表示。 二、电子电路的组装 电路组装通常采用通用印刷电路板焊接和实验箱上插接两种方式,不管哪种方式,都要注意: 1.集成电路:

认清方向,找准第一脚,不要倒插,所有IC的插入方向一般应保持一致,管脚不能弯曲折断; 2.元器件的装插: 去除元件管脚上的氧化层,根据电路图确定器件的位置,并按信号的流向依次将元器件顺序连接; 3.导线的选用与连接: 导线直径应与过孔(或插孔)相当,过大过细均不好;为检查电路方便,要根据不同用途,选择不同颜色的导线,一般习惯是正电源用红线,负电源用蓝线,地线用黑线,信号线用其它颜色的线;连接用的导线要求紧贴板上,焊接或接触良好,连接线不允许跨越IC或其他器件,尽量做到横平竖直,便于查线和更换器件,但高频电路部分的连线应尽量短;电路之间要有公共地。 4.在电路的输入、输出端和其测试端应预留测试空间和接线柱,以方便测量调试; 5.布局合理和组装正确的电路,不仅电路整齐美观,而且能提高电路工作的可靠性,便于检查和排队故障。 三、电子电路调试 实验和调试常用的仪器有:万用表、稳压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调试的主要步骤。 1.调试前不加电源的检查 对照电路图和实际线路检查连线是否正确,包括错接、少接、多接等;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焊接和接插是否良好;元器件引脚之间有无短路,连接处有无接触不良,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和电解电容的极性是否正确;电源供电包括极性、信号源连线是否正确;电源端对地是否存在短路(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若电路经过上述检查,确认无误后,可转入静态检测与调试。 2.静态检测与调试 断开信号源,把经过准确测量的电源接入电路,用万用表电压档监测电源电压,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如冒烟、异常气味、手摸元器件发烫,电源短路等,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切断电源,排除故障; 如无异常情况,分别测量各关键点直流电压,如静态工作点、数字电路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高、低电平值及逻辑关系、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端直流电压等是否在

几个单按钮启停线路

几个单按钮启停线路 以下是我找到的几个单按钮启停电机的控制回路电路图,每个电路图我都进行了图纸分析和用实际元件接线(图纸中的KA与KM都是用SIMENS的3TF4022接触器代替,安装方式是水平放置),电路图中没有画出控制回路中的断路器、热继等元件。 第一个电路图:

经典线路,结构清晰,布局合理,电路分析和实际接线都可以通过,没有误动作现象。 我们往往以为单按钮启停线路只有课题意义没有实际使用价值,请看下面的工程技术要求:有一个气体压力罐,两个系统送气电磁阀KV1和KV2,当压力罐中的压力第一次达到预设压力时电磁阀KV1得电,向一号系统送气,第二次达到预设压力时电磁阀KV2得电,向二号系统送气,第三次到达压力时电磁阀KV1又得电……如此循环。 怎样才能用最简单的线路完成这个要求呢?这就用到了上面的线路了,不过要把元件的符号变一下。 KA是中继,KM1和KM2分别控制电磁阀KV1和KV2。 第二个电路图:

这其实是一个PLC的梯形图,要把它转换成电路图就成了:

在分析这个图的时候是行不通的,(KM吸合以后再按下SB,KM就会释放一下重新吸合),但它的实际接线却没问题,按按钮100次没有出现过误动作(当用手慢慢的按下“接触器”KA1上那个突起的塑料块时,KM就会释放一下又重新吸合,与电路分析的结果一样)。PLC接线也没问题,同样按按钮100次没有误动作(PLC用的是国产嘉华的)。 这个梯形图用在以输入输出点决定价格的PLC上我觉得倒是挺合适的。 第三个电路图:

电路分析和实际接线都可以通过,没有误动作现象。 你在接好线时会发现这是个有趣的电路,因为你在按下SB时KM并不会动作,但是一松开SB那么KM就会立刻得电吸合,再按下SB时KM不会动作,一松开SB那么KM 就会立刻失电释放。这个电路的应用基本上和第一个电路一样。

定时控制器逻辑电路设计62777

一概述 为了能使仪器在特定的时间内工作,通常需要人在场干预才能完成。本课题设计的定时器,就是能使你不在时,仪器也能按时打开和关闭。例如你想用录音机、录像机录下某一时间断的节目,而这一段时间你又有其他事要做,不在家或机器旁边,你就可以实现预置一下定时器。在几点几分准时打开机器,到某时某刻关掉机器。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以其显示的直观性、走时准确稳定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通断动力设备、以及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 定时控制器由供电单元、数字钟单元、定时单元以及控制输出单元等几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为定时控制器系统框图。 图1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设计一个带数组电子钟的定时控制器逻辑电路,具体任务要求如下: 1.可设定定时启动(开始)时间与定时结束(判定)时间 2.定时开始,指示灯亮;定时结束,指示灯灭 3.定时范围可以选择 4.具有电子钟功能,显示为四位数 三.电路设计 数字钟一般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等几部分组成。这些都是数字电路中应用最广的基本电路。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的时标信号送到分频器,分频电路将时标信号分成每秒一次的方波秒信号。秒信号送入计数器进行计时,并把累计的结果以“时”、“分”、“秒”的数字显示出来。“秒”的显示由两级计数器和译码器组成的六十进制计数电路实现;“分”的显示电路与“秒”相同,“时”的显示由两级计数器和译码器组成的二十四进制计数电路实现。所有计时结果结果由六位数码管显示。 3.1石英晶体振荡器 振荡器是电子钟的核心,用它产生标准频率信号,再由分频器分成秒时间冲。 振荡器振荡频率的精度与稳定度基本上决定了钟的准确度。 振荡器是由石英晶体,微调电容与集成反相器等元件构成。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给数字钟提供一个频率稳定准确的32768Hz的方波信号,可保证数字钟的走时准确及稳定。不管是指针式的电子钟还是数字显示的电子钟都使用了晶体振荡器电路。

模拟电路设计 基础知识(笔试时候容易遇到的题目)

模拟电路设计基础知识(笔试时候容易遇到的 题目) 1、最基本的如三极管曲线特性(太低极了点) 2、基本放大电路,种类,优缺点,特别是广泛采用差分结构的原因 3、反馈之类,如:负反馈的优点(带宽变大) 4、频率响应,如:怎么才算是稳定的,如何改变频响曲线的几个方法 5、锁相环电路组成,振荡器(比如用D触发器如何搭) 6、A/D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如果公司做高频电子的,可能还要RF知识,调频,鉴频鉴相之类,不一一列举太底层的MOS管物理特性感觉一般不大会作为笔试面试题,因为全是微电子物理,公式推导太罗索,除非面试出题的是个老学究 ic设计的话需要熟悉的软件adence, Synopsys, Advant,UNIX当然也要大概会操作实际工作所需要的一些技术知识(面试容易问到) 如电路的低功耗,稳定,高速如何做到,调运放,布版图注意的地方等等,一般会针对简历上你所写做过的东西具体问,肯定会问得很细(所以别把什么都写上,精通之类的词也别用太多了),这个东西各个人就不一样了,不好说什么了。 2、数字电路设计当然必问Verilog/VHDL,如设计计数器逻辑方面数字电路的卡诺图化简,时序(同步异步差异),触发器有几种(区别,优点),全加器等等比如:设计一个自动售货

机系统,卖soda水的,只能投进三种硬币,要正确的找回钱数1、画出fsm(有限状态机)2、用verilog编程,语法要符合fpga设计的要求系统方面:如果简历上还说做过cpu之类,就会问到诸如cpu如何工作,流水线之类的问题3、单片机、DSP、FPG A、嵌入式方面(从没碰过,就大概知道几个名字胡扯几句,欢迎拍砖,也欢迎牛人帮忙补充)如单片机中断几个/类型,编中断程序注意什么问题 DSP的结构(冯、诺伊曼结构吗?)嵌入式处理器类型(如ARM),操作系统种类 (Vxworks,ucos,winCE,linux),操作系统方面偏CS方向了,在CS篇里面讲了4、信号系统基础拉氏变换与Z变换公式等类似东西,随便翻翻书把如、h(n)=-a*h(n-1)+b*δ(n) a、求h(n)的z变换 b、问该系统是否为稳定系统 c、写出F IR数字滤波器的差分方程以往各种笔试题举例利用4选1实现F(x,y,z)=xz+yz 用mos管搭出一个二输入与非门。 用传输门和倒向器搭一个边沿触发器用运算放大器组成一个10倍的放大器微波电路的匹配电阻。 名词解释,无聊的外文缩写罢了,比如PCI、EC C、DDR、interrupt、pipeline IRQ,BIOS,USB,VHDL,VLSI VCO(压控振荡器) RAM (动态随机存储器),FIR IIR DFT(离散傅立叶变换) 或者是中文的,比如 a量化误差 b、直方图 c、白平衡共同的注

电路基础知识点大全

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填写以下电路图符号: 二、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四、电压 1 电压的作用 1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 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 连通的。 、认识电路 1. 电路的基本组成: 将其他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导线——起连接作用,传输电能 2. 电源 开关 灯泡 变阻器 电流表 电压表 3. 电路的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 1.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常见金属、 酸碱盐的水溶液、人体、大地、石墨等。 容易导电的原因: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具体情况:金属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酸碱 盐的水溶液中有大量的自由离子) 2.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油、酸碱盐的晶体、陶瓷、橡胶、纯水、空气等。 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3. 良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理想的电工材料,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显的界限。 三、电流 1.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金属导体中,能够做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 子;在酸 碱盐溶液中,能够做定向移动的是正离子和负离子) 2. 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按照这个规定, 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 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3. 电流用字母 I 表示,国际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 A 。 比安小的单位还有毫安(mA 和微安(卩A ): 1A=10 mA 1 mA=10 3 卩 A 4. 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 0.6A (分度值0.02A ); 0—3A (分度值 0.1A )

交通灯定时控制系统的设计、制作

交通灯定时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一、课题名称: 交通灯定时控制系统的设计、制作 二、内容摘要: 在城镇街道的十字交叉路口,为了保证交通秩序和行人安全,一般在每条道路上各有一组红、黄、绿交通信号灯,其中红灯亮,表示该条道路禁止通行;黄灯亮表示该条道路上未过停车线的车辆停止通行,已过停车线的车辆继续通行;绿灯亮表示该条道路允许通行。交通灯控制电路自动控制十字路口两组红、黄、绿交通灯的状态转换,指挥各种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实现十字路口交通管理的自动化。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设计一个十字路口的交通灯定时控制系统,基本要求如下: (1)甲车道和乙车道两条交叉道路上的车辆交替运行,每次通行时间都设为25秒。 (2)每次绿灯变红灯时,黄灯先亮5秒钟,才能变换运行车道。 (3)黄灯亮时,要求每秒钟闪亮一次。 选做扩展功能: (4)十字路口有数字显示灯亮时间,要求灯亮时间以秒为单位作减计数; (5)要求通行时间和黄灯亮的时间均可在0~99s 内任意设定。 四、系统方案设计: 1、分析系统的逻辑功能,画出其框图; 交通灯定时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控制器、定时器、译码器和秒脉冲信号发生器等部分组成。秒脉冲发生器是该系统中定时器和控制器的标准时钟信号源,译码器输出两组信号灯的控制信号,经驱动电路后驱动信号灯工作,控制器是系统的主要部分,由它控制定时器和译码器的工作。图中: T Y :表示甲车道或乙车道从绿灯亮切换到黄灯亮的信号,在T L =1过后25s 时T Y =1,表示灯切换,在其他时候T Y =0。 T L :表示甲车道或乙车道从红灯亮切换到绿灯亮的信号,在T Y =1过后5s 时T L =1,表示灯切换,在其他时候T L =0。 且每个信号都为每30s 循环一次,因此我选用30s 循环的定时器。 T L -T Y = 5s T L T Y 图1 交通灯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2、逻辑设计,对各部分连接处进行定义,建立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首先,由定时器组成30s 循环,在25s 时输出切换信号T Y =1,在30s 时输出T L =1,如此构成一个定时器的输出部分。接下来,由T L 、T Y 提供给控制器信号,在使其在T L 时刻进 秒脉冲 发生器 控制器 译码器 定时器 甲车道信号灯 乙车道信号灯

硬件电路设计基础知识.docx

硬件电子电路基础关于本课程 § 4—2乙类功率放大电路 § 4—3丙类功率放大电路 § 4—4丙类谐振倍频电路 第五章正弦波振荡器 § 5—1反馈型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 5— 2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 5— 3 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 5—4石英晶体振荡器 § 5— 5 RC正弦波振荡器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 §1半导体基础知识 §1PN 结 §-1二极管 §1晶体三极管 §1场效应管 §1半导体基础知识 、什么是半导体半导体就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导电能力即电导率)(如:硅Si锗Ge等+ 4价元素以及化合物)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本征半导体一一纯净、晶体结构完整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硅和锗的共价键结构。(略)

1、半导体的导电率会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化 ?掺杂一一管子 *温度--- 热敏元件 ?光照——光敏元件等 2、半导体中的两种载流子一一自由电子和空穴 ?自由电子——受束缚的电子(一) ?空穴——电子跳走以后留下的坑(+ ) 三、杂质半导体——N型、P型 (前讲)掺杂可以显著地改变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从而制造出杂质半导体。 *N型半导体(自由电子多) 掺杂为+ 5价元素。女口:磷;砷P—+ 5价使自由电子大大增加原理:Si—+ 4价P与Si形成共价键后多余了一个电子。 载流子组成: o本征激发的空穴和自由电子——数量少。 o掺杂后由P提供的自由电子——数量多。 o 空穴——少子 o 自由电子------ 多子 ?P型半导体(空穴多) 掺杂为+ 3价元素。女口:硼;铝使空穴大大增加 原理:Si—+ 4价B与Si形成共价键后多余了一个空穴。 B——+ 3价 载流子组成: o本征激发的空穴和自由电子数量少。 o掺杂后由B提供的空穴——数量多。 o 空穴——多子 o 自由电子——少子

微波电路及设计的基础知识

微波电路及设计的基础知识 1. 微波电路的基本常识 2. 微波网络及网络参数 3. Smith圆图 4. 简单的匹配电路设计 5. 微波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及常用的CAD软件 6. 常用的微波部件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7. 微波信道分系统的设计、计算和指标分配 8. 测试及测试仪器 9. 应用电路举例

微波电路及其设计 1.概述 所谓微波电路,通常是指工作频段的波长在10m~1cm(即30MHz~30GHz)之间的电路。此外,还有毫米波(30~300GHz)及亚毫米波(150GHz~3000GHz)等。 实际上,对于工作频率较高的电路,人们也经常称为“高频电路”或“射频(RF)电路”等等。 由于微波电路的工作频率较高,因此在材料、结构、电路的形式、元器件以及设计方法等方面,与一般的低频电路和数字电路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和许多独特的地方。 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领域,微波电路技术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材料、工艺、元器件、以及设计技术等方面,都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并且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另外,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芯片的工作速度已经超过了1GHz。在这些高速电路的芯片、封装以及应用电路的设计中,一些微波电路的设计技术也已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以往传统的低频电路和数字电路,与微波电路之间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相互间的借鉴和综合的技术应用也会越来越多。 2.微波电路的基本常识 2.1 电路分类 2.1.1 按照传输线分类 微波电路可以按照传输线的性质分类,如:

图1 微带线 图2 带状线 图3 同轴线 图4 波导

图5 共面波导 2.1.2 按照工艺分类 微波混合集成电路:采用分离元件及分布参数电路混合集成。 微波集成电路(MIC):采用管芯及陶瓷基片。 微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采用半导体工艺的微波集成电路。 图6微波混合集成电路示例 图7 微波集成电路(MIC)示例

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人经过整理得出如下的电路设计方法,希望对广大电子爱好者及热衷于硬件研发的朋友有所帮助。 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 设计一个电子电路系统时,首先必须明确系统的设计任务,根据任务进行方案选择,然后对方案中的各个部分进行单元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最后将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画出一个符合设计要求的完整的系统电路图。 一.明确系统的设计任务要求 对系统的设计任务进行具体分析,充分了解系统的性能,指标,内容及要求,以明确系统应完成的任务。 二.方案选择 这一步的工作要求是把系统要完成的任务分配给若干个单元电路,并画出一个能表示各单元功能的整机原理框图。 方案选择的重要任务是根据掌握的知识和资料,针对系统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条件,完成系统的功能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力争做到设计方案合理,可靠,经济,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并且对方案要不断进行可行性和有缺点的分析,最后设计出一个完整框图。框图必须正确反映应完成的任务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清楚表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相互关系。 三.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期间选择 根据系统的指标和功能框图,明确各部分任务,进行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1.单元电路设计 单元电路是整机的一部分,只有把各单元电路设计好才能提高整机设计水平。 每个单元电路设计前都需明确各单元电路的任务,详细拟定出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与前后级之间的关系,分析电路的组成形式。具体设计时,可以模仿传输的先进的电路,也可以进行创新或改进,但都必须保证性能要求。而且,不仅单元电路本身要设计合理,各单元电路间也要互相配合,注意各部分的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关系。 2.参数计算 为保证单元电路达到功能指标要求,就需要用电子技术知识对参数进行计算。例如,放大电路中各电阻值,放大倍数的计算;振荡器中电阻,电容,振荡频率等参数的计算。只有很好的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正确利用计算公式,计算的参数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参数计算时,同一个电路可能有几组数据,注意选择一组能完成电路设计要求的功能,在实践中能真正可行的参数。 计算电路参数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元器件的工作电流,电压,频率和功耗等参数应能满足电路指标的要求; (2)元器件的极限参数必须留有足够充裕量,一般应大于额定值的1.5倍; (3)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应选计算值附近的标称值。 3.器件选择 (1)元件的选择 阻容电阻和电容种类很多,正确选择电阻和电容是很重要的。不同的电路对电阻和电容性能要求也不同,有解电路对电容的漏电要求很严,还有些电路对电阻,电容的性能和容量要求很高。例如滤波电路中常用大容量(100uF~3000uF)铝电解电容,为滤掉高频通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