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处暑节气歌介绍

合集下载

14.二十四节气——处暑七月中

14.二十四节气——处暑七月中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 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的本义是“止息”、“停 留”的意思。《说文解字》曰:“处,止也 。“处暑”表示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 暑气开始消退。俗语道:暑天来,伏天到; 伏天消,暑将尽。
时至处暑,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三暑 ”之“末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
气收 禾黍熟,风静 草虫吟。 秋气收敛,农作物成熟,秋风安静,虫儿吟唱。
缓酌 樽中酒,容调 膝上琴。
慢慢浅酌杯中的美酒,从容地调理膝盖上的琴弦。
处暑七月中 唐 元稹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祭 祖 迎 秋
吃 鸭 子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向来 鹰祭鸟,渐觉 白藏 深。
从来;一向。
这里指秋意
一向处暑之日到来之时,老鹰就会开始祭鸟。渐渐觉得白露 收藏,秋意渐浓。
叶下 空惊吹,天高 不 见心。
指秋风肃杀,万物 凋零,看不见悲悯
树叶下面空惊一阵秋风发出的声音,之秋心天。高远看不见悲悯之 心,万物肃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 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 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其背后蕴含了中华民 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候:天地始肃 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

24节气歌

24节气歌

24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满芒夏暑相连(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每年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立春:2月4日-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雨水:2月18日—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

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

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4月5日(或4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5月5日或6日“立夏”。

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

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7月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

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

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二十四节气歌全文意思

二十四节气歌全文意思

二十四节气歌全文意思1、二十四节气歌内容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1 对“春雨惊春清谷天”的解释111 “春雨”指的是雨水节气,此时气温回升,降水增多,是农耕的重要时期。

112 “惊春”即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

113 “清谷天”中的“清”是清明,是人们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的日子;“谷”指谷雨,此时降水明显增加,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12 对“夏满芒夏暑相连”的解释121 “夏满”中的“满”是小满,此时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

122 “芒夏”的“芒”指芒种,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节气。

123 “暑相连”说的是小暑和大暑,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高,湿度大。

13 对“秋处露秋寒霜降”的解释131 “秋处”的“处”是处暑,意味着炎热的暑天结束,天气逐渐转凉。

132 “露秋”中的“露”是白露,此时昼夜温差较大,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

133 “寒霜降”里的“寒”是寒露,气温更低,露水快要凝结成霜;“霜降”则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冬季,霜会频繁出现。

14 对“冬雪雪冬小大寒”的解释141 “冬雪”中的“雪”是小雪,此时开始降雪,但雪量较小。

142 “雪冬”的“冬”是大雪,标志着降雪的可能性更大,雪量增多。

143 “小大寒”分别是小寒和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寒风凛冽。

2、二十四节气歌的意义二十四节气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准确地反映了季节、气候和物候的变化,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1 农业生产方面农民可以根据节气的变化来安排农事活动,比如播种、灌溉、施肥、收获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2 日常生活方面节气歌也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如饮食、起居、养生等。

在不同的节气,人们会选择相应的食物和生活方式来适应气候变化,保持身体健康。

23 文化传承方面二十四节气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传承着中华民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

24节气歌的意思讲解

24节气歌的意思讲解

24节气歌的意思讲解
24 节气歌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描述了一年中24 个节气的时间和意义。

以下是 24 节气歌的全文和解释:
春雨惊春清蜇天,
夏满忙夏暑相连。

秋露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雨惊春清蜇天:在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时分,大地开始苏醒,春雷响起,春雨滋润大地,万物复苏。

夏满忙夏暑相连:在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满时分,农作物开始收获,夏收作物进入生长旺季,炎热的夏季也在这时正式开始。

秋露露秋寒霜降:在夏季的第三个节气白露时分,天气开始转凉,露水变凉,开始出现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在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寒时分,天气寒冷,下雪量较大,标志着冬季的结束。

这 24 个节气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反映了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中对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文化传承。

现代社会,虽然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但 24 节气歌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农业生产的时间和节奏。

此外,24 节气歌也被广泛传唱,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4节气歌详细解释

24节气歌详细解释

24节气歌详细解释
二十四节气歌是中国古代根据太阳、月亮、地球的位置和运动规律制定的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

以下是每个节气的详细解释:
1. 立春:春季的开始,标志着万物复苏,春回大地。

2. 雨水:开始降雨,雨量逐渐增加。

3. 惊蛰:春雷惊醒冬眠的动物,万物开始苏醒。

4. 春分:昼夜平分,春季的中间点。

5.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是祭祀祖先的节日。

6. 谷雨:雨量充足而及时,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

7. 立夏:夏季的开始,气温逐渐升高。

8.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9.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进入夏季最忙的时节。

10.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日照时间最长。

11. 小暑:气候开始炎热,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

12.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13. 立秋:秋季的开始,气温逐渐降低。

14. 处暑:炎热的暑天结束,但仍需要注意防暑降温。

15.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16. 秋分:昼夜平分,秋季的中间点。

17. 寒露:露水寒冷,将要结冰。

18.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19. 立冬:冬季的开始,气温逐渐降低。

20. 小雪:开始下雪,雪量较小。

21.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22.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日照时间最短。

23.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24.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以上是每个节气的详细解释,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24节气歌背诵口诀解释

24节气歌背诵口诀解释

24节气歌背诵口诀解释
24节气歌背诵口诀为:“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这个口诀按照一年中的月份顺序,将每个节气与相应的月份连接起来,方便记忆。

每个节气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特征,例如:
立春: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通过背诵这个口诀,人们可以更容易地记住24节气的顺序和含义,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气候和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歌24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24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
春风飘拂立春时,暖阳初至草木吐绿。

雨水润泽东风至,桃花柳绿春意浓。

惊蛰雷鸣惊蛰时,虫鸣万物都苏醒。

春分日正分春分,万绿丛中一点红。

清明时节清明至,柳絮飞扬游子忆。

谷雨生长谷雨至,瓜瓞稻黍籽萌发。

立夏时节立夏至,蔬果成熟长日暖。

小满麦田小满时,五谷收获喜洋洋。

芒种籽生芒种时,稻苗稻穗翠绿满。

夏至炎炎夏至至,汗滴禾中身瘦。

小暑荷叶小暑至,豆子豆角滋生勃。

大暑麦黍大暑至,蝉鸣盛夏热无边。

立秋芒苗立秋至,葡萄丰收嘴角甜。

处暑避暑处暑至,寒虫渐减秋意浓。

白露降露白露至,梨红苹绿带霜丝。

秋分分秋秋分时,寒意逼人棉裤衣。

寒露霜降寒露至,柿子柿面滋补佳。

立冬腊主立冬至,铁牛响角麦努健。

小雪节雪小雪至,板结树枝雪花飞。

大雪风雪大雪时,白雪皑皑银装侠。

冬至阳生冬至至,日长夜短迎春回。

小寒寒归小寒至,瑞雪纷飞桃李新。

大寒鸡始大寒至,桃花水榭春天心。

二十四节气传承,真性天地春常在。

二十四节气歌歌词

二十四节气歌歌词

二十四节气歌歌词引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太阳视运行轨道被分为24个等长的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对应着特定的气候变化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这些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历法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在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深刻的影响。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二十四节气,我们特意创作了一首歌曲,希望通过歌曲的方式,传播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歌词一、立春寒窗寂寞迎朝阳,冬去春来暖万方。

蓄势待发鸟飞翔,立春啊立春。

二、雨水春风送来雨水时,田野沐浴一周稀。

江河湖泊气蒸腾,雨水啊雨水。

三、惊蛰春雷惊响蛰伏天,万物苏醒迎钟声。

大地复苏生机盛,惊蛰啊惊蛰。

四、春分春分时节天地平,百花争艳春风轻。

日夜平分光辉明,春分啊春分。

五、清明寒食无情清明天,农田祭拜敬逝年。

扫墓祭奠念亲恩,清明啊清明。

六、谷雨农夫开荒谷雨时,耕牛劳作肥沃地。

播种希望收成美,谷雨啊谷雨。

七、立夏春风吹绿立夏天,麦儿吐穗羊儿跳。

万物生长充满田,立夏啊立夏。

八、小满夏日降临小满夜,草木蓬勃万物长。

小满到来谷穗满,小满啊小满。

九、芒种阳光炽烈芒种时,田间麦儿长势高。

秧苗翠绿农人喜,芒种啊芒种。

十、夏至夏至来临炎热天,万物极盛生长忙。

农民忙耕丰收快,夏至啊夏至。

十一、小暑暑气袭来小暑天,昼夜最长太阳旋。

一夏之始骄阳炙,小暑啊小暑。

十二、大暑大暑炎热世界烦,人们躲避寻凉处。

酷暑难耐夏日盛,大暑啊大暑。

十三、立秋凉风送来立秋时,田野收割农人忙。

桂花飘香月明夜,立秋啊立秋。

十四、处暑酷暑终结处暑天,天地和缓凉风涌。

人们纷纷去凉亭,处暑啊处暑。

十五、白露初秋白露夜渐凉,晨露泛白田野香。

世界雾水万物潮,白露啊白露。

十六、秋分秋分之际天地平,昼夜均分阳光灿。

金黄稻田秋菊香,秋分啊秋分。

十七、寒露秋风飒飒吹寒露,寒露降临瑞雪初。

水气凝结露珠成,寒露啊寒露。

十八、霜降霜降时节风劲冷,青草地上霜凝结。

秋高马肥丰收景,霜降啊霜降。

十九、立冬天气寒冷立冬时,落叶飘舞树枝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节气歌介绍导读:本文是关于二十四节气之处暑节气歌介绍,希望能帮助到您!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法独到之处,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它表示了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刻划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

地球绕太阳旋转视运动一周为360度,分成24等份,每份15度(大约半月时间)就有一个节气。

一年四季共有24节气,依次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的划定是我国古代天文和气候科学的伟大成就。

两千多年来,它在安排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在民间流传着许多风格各异的《节气歌》。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处暑节气歌。

农时节令到处暑,早秋作物陆续熟,
首先田间选好种,黍棒秫谷精细收。

腾出茬口快耕翻,土地得歇收麦厚。

处暑棉田见新花,及时采摘善收贮,
后期管理莫松劲,整修治虫细松土。

晚秋作物要管好,水稻玉米和豆薯。

绿肥正逢盛花期,压青正是好火候。

抓紧移栽大白菜,大葱继续来壅土。

瓜菜大棚垒墙体,陆地蔬菜追浇锄。

苹果梨子收下来,喷药治虫把叶护,今秋叶子保得好,来年继续获丰收。

骡马彻夜草不断,耕运拉打有劲头。

青草鲢鳙鱼速长,增饵防病莫疏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