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沼泽湿地 简介
了解中国最大的湿地珠江三角洲湿地

了解中国最大的湿地珠江三角洲湿地珠江三角洲湿地位于中国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交界处,是中国最大的湿地之一。
它以其众多的水道、湖泊、河流和海岸线而闻名,被誉为“自然的海洋生物宝库”和“候鸟天堂”。
以下将详细介绍珠江三角洲湿地的特点、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护措施。
一、湿地特点珠江三角洲湿地是由珠江冲积造成的,涵盖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面积约为23300多平方公里。
它由广阔的沼泽、季节性湖泊、河流和水道组成,是一个典型的河口湿地。
这里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多样,包括红树林、盐田、芦苇沼泽等多种湿地生境。
二、生物多样性珠江三角洲湿地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热点,拥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物种。
这里栖息着近4000种植物和1500种动物,其中包括了一些濒危和珍稀物种。
湿地中的红树林是珠江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代表,它不仅为众多鸟类提供了栖息地,还是许多鱼类和底栖动物的重要繁殖场所。
湿地还是迁徙鸟类的重要中转站和栖息地。
每年秋冬季节,大量的候鸟从西伯利亚、蒙古等地飞抵珠江三角洲湿地,其中包括丹顶鹤、黑面琵鹭、大天鹅等多种稀有鸟类。
这里的港口和沼泽湿地也吸引了许多国际迁徙鸟类停留。
三、保护措施为了保护珠江三角洲湿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其中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湿地管理和监测、加强环境教育等。
珠江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是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
政府在湿地核心区建立了一系列保护站,并加强了对湿地的巡逻和监测。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违法破坏湿地的打击力度,对违法捕捞、破坏湿地栖息地的行为进行严惩。
为了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相关机构开展了大量的环境教育活动。
他们通过举办讲座、展览和户外活动,向公众普及湿地的重要性,并呼吁人们共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结语珠江三角洲湿地作为中国最大的湿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湿地景观。
保护这片湿地不仅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需要,也是保护人类环境的需要。
中国最美六大沼泽湿地!

中国最美六大沼泽湿地!1若尔盖湿地高原碧宝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位于若尔盖沼泽的腹心地带,是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区内为平坦状高原,气候寒冷湿润,泥炭沼泽得以广泛发育,沼泽植被发育良好,生境极其复杂,生态系统结构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特有种多,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也是世界高山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若尔盖沼泽类型较多,各种沼泽类型在湖群洼地、无流宽谷、伏流宽谷和阶地等不同地貌部位上,相互连结形成许多巨大的复合沼泽体。
受近代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沼泽已趋于自然疏干,有的沼泽经人为改造,已经可以作为牧场。
2巴音布鲁克湿地天山雪水创造的奇迹巴音布鲁克湿地,位于和静县西北,天山南麓,由大小珠勒图斯两个高位山间盆地和山区丘陵草场组成。
总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仅次于鄂尔多斯草原的第二大草原。
这里雪峰环抱,地势跌宕,水草美风光诱人。
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
水源补给以冰雪溶水和降雨混合为主,部分地区有地下水补给,形成了大量的沼泽草地和湖泊。
著名的“天鹅湖”——中国唯一的天鹅自然保护区就在此地。
天水一色、绿意盎然,恰逢天鹅起舞,雪峰花卉映衬,极易让人瞬间陷入童话世界。
3三江平原湿地残存的壮美三江平原由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冲积而成,俗称“北大荒”,三江湿地属低冲积平原沼泽湿地,依地形的微起伏形式纵横交织,构成丰富多彩的湿地景观,堪称北方沼泽湿地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见的淡沼泽湿地之一。
广阔低平的地貌,降水集中夏秋的冷湿气侯,径流缓慢,洪峰突发的河流,以及季节性冻融的粘重土质,促使地表长期过湿,积水过多,形成大面积沼泽水体和沼泽化植被、土壤,构成了独特的沼泽景观。
4黄河三角洲湿地沧海桑田进行时黄河三角洲湿地,位于山东东北部的渤海之滨、黄河的入海口东营市,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由于受到海水的顶托,黄河水流的速度到此减慢,大量泥沙得以在这里淤积沉淀,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最终形成了这片富饶辽阔的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
中国最美的10处沼泽湿地

中国最美的10处沼泽湿地第1名:辽河三⾓洲湿地总⾯积近60万公顷,这⾥是东亚和澳⼤利亚鸟类迁徙路线上的重要栖息地和驿站。
⼀望⽆际的“红地毯”形成天下奇景,⼤芦苇荡号称世界第⼀,还有丹顶鹤、⿊嘴鸥和斑海豹等众多珍稀动物和鸟类,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湿地⽣态系统。
第2名: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杭州之肺”,距西湖仅5公⾥,是罕见的城中次⽣湿地,占地⾯积约10.08平⽅公⾥,是⽬前国内第⼀个也是唯⼀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化湿地于⼀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第3名:宁夏沙湖湿地,位于宁夏引平罗县西南,距银川市56公⾥,总⾯积82平⽅公⾥,其中⽔域⾯积22平⽅公⾥,沙漠⾯积12.7平⽅公⾥,是⼀处融江南⽔乡与⼤漠风光为⼀体的⽣态旅游胜地,以⾃然景观为主体,沙、⽔、苇、鸟、⼭五⼤景源有机结合,构成了独特秀丽景观。
第4名:嘎朗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西藏⾃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以西18公⾥处。
嘎朗湖湿地约2平⽅公⾥,湖中鱼类繁多,野禽成群,有黄鸭、⼤鹰、⿊顶鹤等鸟类,湖⽔碧绿如镜,四⾯环⼭,古⽼⽽神秘的嘎朗王宫就在附近,其景⾊美不胜收。
第5名:巴⾳布鲁克湿地,位于和静县西北,天⼭南麓,总⾯积约2.3万平⽅公⾥,海拔2000——2500⽶。
地势跌宕,⽔草美风光诱⼈,中国唯⼀的天鹅⾃然保护区就在此地。
第6名: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位于海⼝市东南⽅向琼⼭境内,红树林在这⾥的海滩上绵延50公⾥,⾯积达3337.6公顷,是中国建⽴的第⼀个红树林保护区,也是中国七个被列⼊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之⼀。
第7名:黄河三⾓洲湿地,位于⼭东省东北部的渤海之滨。
黄河三⾓洲湿地类型丰富,景观类型多样,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态系统。
这⾥已发现将近300种鸟类栖息。
第8名:太湖三⼭岛湿地公园,位于吴中区东⼭镇三⼭岛,以泽⼭岛、厥⼭岛、蠡墅岛和三⼭岛本岛岸线外扩200⽶为四⾄边界,呈不规则的马蹄形。
太湖三⼭岛湿地公园主体空间将建在三⼭岛⾏政村,规划总⾯积9378亩,其中⽔域6258亩,河道总长700⽶。
一般湿地名录及范围

一般湿地名录及范围
一般湿地名录及范围:
1. 太湖湿地(中国江苏、浙江省):太湖湿地位于中国江苏和浙江省交界处,包括湖泊、河流、沼泽、湿地草地和湖滩。
该湿地生态系统独特,为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
2. 堪察加湾湿地(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堪察加湾湿地位于俄罗斯堪察加半岛,是一个大型沿海湿地,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重要湿地保护区。
该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生物多样性,是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3. 婆罗洲热带沼泽湿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婆罗洲热带沼泽湿地分布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三国,涵盖了大片湖泊、河流和沼泽。
该湿地对维持当地生态平衡和水文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4. 亚马孙湿地(巴西、哥伦比亚、秘鲁):亚马孙湿地位于南美洲,横跨巴西、哥伦比亚和秘鲁三国。
它是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湿地,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原生态系统。
5. 克鲁加国家公园湿地(南非):克鲁加国家公园湿地位于南非东北部,是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
该湿地内有丰富的湖泊、河流和沼泽,提供了许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繁衍地。
6. 伊拉瓦第三级区湿地(菲律宾):伊拉瓦第三级区湿地位于菲律宾中部,是菲律宾最大的潮间带湿地。
这片湿地涵盖了海岸线、河口、红树林和沙滩湿地,是许多候鸟和鱼类的栖息地。
7. 大湄公河流域湿地(柬埔寨、老挝、泰国、越南):大湄公河流域湿地横跨柬埔寨、老挝、泰国和越南四国,是一个重要的淡水湿地系统。
该湿地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和保护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湿地名录及范围以相关国际组织或政府发布的官方公告为准。
青海湖地区沼泽湿地的生态功能评价

青海湖地区沼泽湿地的生态功能评价青海湖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
青海湖地区是我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区,其中的沼泽湿地更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本文将对青海湖地区沼泽湿地的生态功能评价进行探讨。
一、青海湖地区沼泽湿地的概述沼泽湿地是指以泥炭、腐殖质为主要成分的湿地,通常具有高度的保水能力。
青海湖地区的沼泽湿地主要由沼泽、湖泊和沼泽草甸等构成,分布范围广,面积较大。
沼泽湿地对减缓降雨过程和水的渗透、调节水文过程以及维持生态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二、青海湖地区沼泽湿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 保护生物多样性沼泽湿地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青海湖地区的沼泽湿地为候鸟栖息和繁殖的栖息地,也是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场所。
如青海湖草甸的白颈鹤、青海湖沼泽的鹤鸵、青海省内陆盐湖地区的藏鹤等。
因此,保护青海湖地区的沼泽湿地,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2. 调节水文过程青海湖地区的沼泽湿地具有极高的保水性,能够缓慢释放水分,调节水文过程。
青海湖的干湿季分界线并不明显,沼泽湿地能够储备大量的雨水和融化水,缓解旱涝问题,使得沿海地区气候更加稳定。
3. 保持土壤肥力青海湖地区的沼泽湿地具有非常高的有机物质含量,不仅能够改善土壤质地,同时在营养上也有非常好的表现。
沼泽湿地中的植物具有很高的养分吸收和转化效率,能够将营养转移并储存。
4. 保护水源地沼泽湿地的作用不仅在于调节水文过程,也能够保护水源地。
青海湖地区的沼泽湿地能够减少来自径流的氮、磷和其他污染物的淋溶,减轻水污染压力,维护水质和水环境的生态安全。
三、青海湖地区沼泽湿地的保护1. 禁止开发为了保护青海湖地区的沼泽湿地,政府已对该地区禁止进行开发,尤其是资源开发和旅游开发。
2. 限制饲草放牧在保护区内禁止放牧,限制开采和使用牧场,维护沼泽湿地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3. 生态修复对于被破坏的沼泽湿地,进行生态修复和恢复,还原受损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图览中国湿地

图览中国湿地策划/本刊编辑部图/VCG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
我国是世界 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湿地类型多,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 山区都有分布。
我国目前共有64个国际重要湿地,899个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 率达到50%以上。
本期我们将走进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和我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一睹我国湿地绘就的生态画卷。
Sr*'-青海三江源湿地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的青海三江源湿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总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群,湿地面积占保护区面积的20.92%。
它既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重要河流的主要水源地,也是青藏高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
r^{(—v j^j PBM fepjga參-^M IW.,i»T^S li5i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高寒泥炭沼泽湿地生 态系统和黑颈鹤等珍稀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是世界上面 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寒泥炭沼泽,同时也是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丹顶鹤、黑嘴鸥等珍稀水 禽及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黑嘴 鸥繁殖地。
保护区内笔海浩瀚,为丹顶鹤的繁殖和栖息提供场 所;碱蓬绵延,构成了独特又著名的“红海滩”景观。
^i^S^Bw1*!. 5te S«8. v J k>i l^,v' ■ ja^^^^^SHHDIIBwSi 濟、,X’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 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是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 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对维护黄河三角洲 及环渤海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V. -*於'%'v..‘雜職■-”‘彳西藏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拉萨市西北角,是我 国最大的城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国内面积 最大的城市高寒草甸沼泽,也是黒颈鹤、胡兀鹫等珍稀濒危鸟 类的栖息地和越冬地。
中国湿地名录大全

中国湿地名录大全中国湿地指中国境内的湿地。
中国拥有湿地面积6600多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到2005年2月2日,青海湖的鸟岛、湖南洞庭湖、香港米埔、黑龙江省兴凯湖等30处湿地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中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
但改革开放开始以后,由于不合理利用和破坏,湿地的面积急剧缩减。
到1990年代中期,已有50%的滨海滩涂不复存在,近1000个天然湖泊消亡,黑龙江三江平原78%的天然沼泽湿地丧失,七大水系63.1%的河段水质因污染失去了饮用水的功能。
1992年中国加入湿地公约后,积极开展湿地保护工作。
国家林业局专门成立了“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负责推动湿地保护的规划和执行工作。
截至2002年6月,中国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353处,其中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46处,面积402万公顷,省级121处;总计保护面积1600万公顷;大约有40%的天然湿地得到保护。
黑龙江省扎龙等30块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内蒙古达赉湖等4块湿地列入了国际“人与生物圈”网络。
中国湿地面积约6594万公顷(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1位,世界第四位。
其中天然湿地约为2594万公顷,包括沼泽约1197万公顷,天然湖泊约910万公顷,潮间带滩涂约217万公顷,浅海水域270万公顷;人工湿地约4000万公顷,包括水库水面约200万公顷,稻田约3800万公顷。
100公顷以上的大型湿地面积为38万公顷,其中天然湿地36万公顷。
中国列入国际重要湿地1992年中国加入湿地公约时,下列7块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1.07万平方公里)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青海鸟岛自然保护区江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2002年2月2日,第二批14块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1.96万平方公里)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黑龙江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达赉湖自然保护区内蒙古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辽宁大连斑海豹保护区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沿海滩涂湿地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湖南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湖南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广东惠东港口海龟保护区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经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评估和确定的全球第71份“献给地球的礼物”。
中国最美的沼泽湿地 若尔盖

中国最美的沼泽湿地若
尔盖
乌龙一品香
若尔盖沼泽湿地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大草原,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片高原泥炭沼泽。
黄河30%多的水量都是由这片湿地提供,有黄河“蓄水池”之称和“地球之肾”之誉,被国际地质专家称为“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原始、没有受到人为破坏的、最好的高原湿地”。
8月中旬,在当地朋友的带领下,乌龙小分队深入到若尔盖沼泽湿地核心区去晃了一圈。
那沼泽湿地一望无际,广袤无垠,远山宁静,原野空旷,绿草如茵,五彩斑澜,牛羊打堆,鸥翔鹤舞,狼奔獒咆,湖泊梦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
野生动物黑颈鹤、秃鹫、白鹳、梅花鹿、小熊猫、土狗、狼、各种鸟鸟等等随处可见、到处都是。
差点点就让人没气了,不是高反,是那沼泽湿地太美太美了!真是应了那句话:此景只应天上有,何故错落到人间?
呵呵,不过说句老实话,美景倒是看安逸了,脚脚走在那沼泽湿地上,整个板块都在打闪闪,硬是生怕掉下去出不来了。
眼前总是浮现70多年前,红军长征过若尔盖沼泽湿地时,一个个活鲜鲜的人儿陷入泥潭,一冒一冒脑壳就不见了,茫茫沼泽夺走了一万多名红军战士的生命啊!
不过喃放心,70多年后,由于过度放牧、水土流失等因素,若尔盖湿地、草场开始退化,局部地区甚至沙漠化,大大小小300多个湖泊干涸了200多个,湿地消失得也差不多了,有当地向导带路,人走在上面是不会掉下去的。
再说一句,要好好保护若尔盖沼泽湿地啊,不然母亲河就要断奶水啰!
呵呵,快来吧,“中国最美的沼泽湿地”若尔盖大草原随时欢迎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河漫滩芦苇沼泽区 无论是外流河还是内流河,在中下游河段的河漫滩上 往往有芦苇沼泽分布。内蒙古呼伦贝尔高原的一些河流滩 地,东北地区松嫩平原的一些河流,三江平原的七星河两 岸,都鲁河下游等有大面积芦苇沼泽分布。
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 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全国34家媒体协办的 “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历时8个月。由中国国家 地理杂志社浓墨重彩推出的“专家学会组”奖项则别具一 格,分成了山、湖泊、森林、草原、沙漠、雅丹地貌、海 岛、海岸、瀑布、冰川、峡谷、城区、乡村古镇、旅游洞 穴、沼泽湿地等15个类型。其中评出流出最美的沼泽湿地, 分别是:甘南若尔盖(四川);巴音布鲁克(新疆);三 江平原(黑龙江);黄河三角洲(山东);扎龙保护区 (黑龙江);辽河三角洲(辽宁)。
(2)泥炭普遍发育期 全新世中期,海面继续缓慢上升,在距今6 000~7000年间达到 最高,较今日海面高5~6米,并处于稳定阶段。距今5 000年后海面 开始缓慢下降。在这个变迁过程中,在最大海侵线外侧,海侵与海退 后的海岸线间,形成许多内陆湖泊、洼地、废弃河道、潟湖,为泥炭 沼泽的发有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场所。因此,沿海和内陆一样,也有泥 炭广泛堆积。根据泥炭C14年代测定,在距今6 000~4700年和 3400~2000年,出现泥炭堆积的第二和第三高峰。 (3)泥炭发育衰退期 晚全新世以来,气候趋干,全国多次出现寒冷。由于气候变干, 水源补给减少,或受下沉运动和人类活动影响,堆积作用加强,使许 多泥炭沼泽被泥沙、粘土等掩埋,形成埋藏泥炭。只有部分泥炭沼泽 地仍在继续堆积。
(三)若尔盖高原沼泽
当年中国红军长征经过的茫茫无际、人畜难行的“草 地”,其实是一片沼泽地。它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 包括黄河上游的黑河和白河流域。现属四川省阿坝藏族自 治州若尔盖和红原两县,沼泽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黑河 和白河自南向北纵贯全区的两条支流。河谷开阔,泥炭沼 泽发育,特别是黑河中、下游闭流和伏流宽谷,沼泽布满 整个谷底,泥炭深厚,沼泽率多达20~30%。白河流域河 流下切明显,沼泽远不及黑河流域发达。 本区沼泽有下列特点:富营养的草本泥炭沼泽为主;嵩草是 高原区特有的造炭植物;复合沼泽体发育。
中国沼泽的主要类型
• (一)草本泥炭沼泽 • • • • • (二)木本-草本泥炭沼泽 (三)木本-草本-藓类泥炭沼泽 (四)藓类泥炭沼泽 (五)草本潜育沼泽 (六)木本-草本潜育沼泽
(一)草本泥炭沼泽
草本泥炭沼泽是由多种苔 草、芦苇、嵩草、水木贼、睡 菜、沼萎陵菜、甜茅等草本植 物组成的泥炭沼泽。在中国分 布广、面积大,仅若尔盖高原 和新疆博斯腾湖两个沼泽区的 统计,就达480万亩,是中国主 要沼泽类型之一。草本泥炭沼 泽分布的地貌部位是在湖滨、 沟谷、河流的河漫滩以及阶地 上的各种洼地,以地表水和地 下水补给为主。 草本泥炭沼泽主要分布在若 尔盖、新疆博斯腾湖区、大小 兴安岭、长白山和西藏拉萨河 谷地,阿尔泰山、天山、三江 平原则多零星分布。
中国的沼泽湿地
• 中国沼泽的形成时期 • 中国沼泽的主要类型 • 中国的泽的概念
地表多年积水或土壤过湿的地段,其上主要生长着沼 生植物,其下有泥炭的堆积,或土壤具有明显的潜育层。
二 中国沼泽的形成时期
近年来,通过野外考察和地层对比分析,特别是孢粉、 同位素碳、古地磁、考古等大量资料表明,第四纪以来的 各个时期均有沼泽形成和泥炭堆积。根据泥炭沼泽形成的 年代,可划分为更新世沼泽和全新世沼泽两个形成时期。
中国的主要沼泽区
中国沼泽虽然分布广泛,但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复杂, 沼泽分布也具有相对的不平衡性,有些地区,沼泽比较集 中,形成中国主要的沼泽区。 (一)三江平原沼泽区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 和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 区内由北东走向的完达山脉将平原分为两部分。完达山以 北的三江平原是一个大面积沉降区,盆地内堆积千米以上 的沉积地层。 本区沼泽特点是:无泥炭积累的潜育沼泽居多;沼泽 普遍有明显的草根层;以草本沼泽为主。
(三)木本-草本-藓类泥炭沼泽
木本-草本-藓类泥炭沼泽是寒温带和温带湿润区森林 沼泽的主要类型,由乔木、灌木、草本和藓类组成,在群 落结构方面有明显的成层性,广泛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 长白山的缓坡、阶地、宽谷、熔岩台地和沟谷源头,以及 完达山南麓的山前洼地。
(四)藓类泥炭沼泽
藓类泥炭沼泽是以泥炭藓为主的沼泽类型,它是木 本-草本-藓类泥炭沼泽发育的后期阶段,也有直接发育在 冻土层上的。藓类植物有泥炭藓、垂枝泥炭藓、中位泥炭 藓等,伴生植物很少,乔木几乎消失,灌丛只有很小的狭 叶杜香。泥炭藓沼泽在中国分布面积很小,只在东北地区 大、小兴安岭的分水岭附近和高山阴坡处发育,在长白山 南坡熔岩台地上也有少量分布。
(五)草本潜育沼泽
是由草本植物组成的无泥炭的沼泽,也是中国分布最 广、最主要的沼泽类型。草本潜育沼泽类型很多,其中芦 苇沼泽是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一种。在中国,从寒温带 到亚热带,从海滨到内陆,处处可以生长,多以单优势群 落分布在海滨、湖边、河滩洼地。
(六)木本-草本潜育沼泽
组成该沼泽的木本为灌丛植物,如柴桦、油桦、赤杨; 草本植物为苔草属的几种苔草,地表有稀疏的点状草丘。 这类沼泽常与木本-草本泥炭沼泽形成复合体,在山地可 以认为是森林沼泽化的初期阶段,随着水分增多,分解能 力减弱,草根层和植物残体进一步积累,将逐渐演替为木 本-草本泥炭沼泽。这类沼泽多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 白山地区,三江平原也有零星分布。
(二)全新世泥炭沼泽形成期
根据对137块泥炭所做年代测定,参考部分孢粉分 析和地层资料,将全新世划分为3个造炭期
:
(1)泥炭局部发育期
全新世早期,全球气候转暖,冰雪消融,海面回 升,发生了海侵。内陆地区受冰雪融水和降水补给的许多 积水洼地和湖泊,为泥炭沼泽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随 着海侵的发生,近海平原一带地下水抬升,河流排泄不畅, 下切能力减弱,也出现了有利的造炭环境。根据C14泥炭 年代测定,在距今10 300~9 000年出现泥炭沼泽堆积的 第一高峰。
(四)海滨、湖滨、河流沿岸主要芦苇沼泽区
芦苇沼泽又称苇塘、芦荡,是中国沼泽的一种主要类 型。芦苇适应环境条件的能力很强,所以自然界分布很广, 几乎各省区都有分布。据不完全统计,芦苇沼泽面积约有 1000万亩,占中国沼泽总面积的6%。根据分布规律,中 国的重点苇区是: (一)滨海芦苇沼泽区 滨海地区的芦苇,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至鸭绿江口的 淤泥质海岸,集中分布在河流入海的冲积三角洲地区。 (二)湖滨芦苇沼泽区 中国较大湖泊的周围,一般都有宽窄不等的芦苇沼泽。 如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博斯腾湖、艾比湖、乌梁素 海、小兴凯湖等。
(二)木本-草本泥炭沼泽
木本-草本泥炭沼泽是以灌丛和草本植物为主的沼泽。 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的河漫滩、缓坡地上, 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南麓也有分布。该类沼泽的草本植物, 在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山地以苔草属为主。西藏念青唐 古拉山南麓冰碛洼地上发育的木本-草本泥炭沼泽,主要 受冰雪融水和潜水补给,植被以川西锦鸡儿灌丛和大嵩草 为优势种,构成高原上少见的灌木-草本泥炭沼泽。
(一)更新世泥炭沼泽形成期
第四纪初期,更新世自然界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冰期和 间冰期、海侵和海退、剥蚀作用和堆积作用等的交替变化。 泥炭沼泽形成和发育,也是适应于这种环境韵律变化而变 化的。这一时期形成的泥炭沼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 福建、江西、河北以及东部滨海和大陆架一带,沼泽早已 消亡,泥炭已全部被掩埋,至今发现的主要有: (1)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附近更新世早期的埋藏泥炭沼 泽 (2)福建省龙海县南太武柳乡埋藏泥炭沼泽 (3)江西省吉水县黄桥埋藏泥炭沼泽 (4)河北省滨海地区埋藏泥炭沼泽 (5)黄海和东海大陆架的埋藏泥炭沼泽
(二)大、小兴安岭沼泽区
大、小兴安岭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北部和西北部,这 里纬度高,气温低,湿度大,沼泽分布广而集中,为中国 主要沼泽区之一。大兴安岭北段沼泽率为9%,小兴安岭 沼泽率为6%。寒冻作用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点。冷湿的 气候和冻土的存在,是本区沼泽形成和发育的主导因素; 平坦的分水岭和河流上游宽坦的河谷、河漫滩、阶地,又 为沼泽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场所。 本区沼泽的特点:泥炭沼泽发育;沼泽类型复杂;大 兴安岭沼泽北坡多于南坡,西坡多于东坡;小兴安岭沼泽 北坡比南坡更加发育;森林沼泽化和草甸沼泽化为主,冻 土沼泽化是高寒地区沼泽发育的特有形式
甘南若尔盖(四川)
巴音布鲁克(新疆)
黄河三角洲(山东)
扎龙保护区(黑龙江)
辽河三角洲(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