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八纲辨证和脏腑辩证期末总结和病例分析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八纲辨证(习题、答案及解析)

八纲辨证(习题、答案及解析)

八纲辨证(习题、答案及解析)(总分:4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12,分数:18.00)1.下列选项中.属于阴虚证典型表现的是A.发热恶寒B.五心烦热C.精神萎靡 D.苔黄脉细精神萎靡因阳气亏虚所致,属阴证;发热恶寒为表证;五心烦热、苔黄为热证表现。

2.下列哪项不是阴虚证的表现A.低热潮热 B.两颧潮红C.无汗或自汗 D.口燥咽干 E.舌红少苔无汗多为表实,自汗为气虚或阳虚。

3.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A.阴盛格阳 B.阳气暴脱C.阴盛阳虚 D.阴阳俱衰真寒假热证因阳气衰微,阴寒内盛,逼迫虚阳浮越于上所致,故病机为阴盛格阳。

4.“至虚有盛候”是指A.虚中夹实 B.实中夹虚C.真虚假实 D.真实假虚 E.虚实转化至虚为极虚(属本虚),盛候是指邪气偏盛的外在表现(假实),故本质为真虚假实。

5.下列选项中,与亡阳证形成无关的是A.阳气虚衰基础上的恶化 B.阴寒极盛而暴伤阳气C.大汗大泻大失血而致阳随阴脱D.气机阻滞而血行不畅气机阻滞而血行不畅是气滞所致血瘀的形成机制,与亡阳无关。

6.阳盛格阴是指A.真热假寒 B.表寒里热C.热证转寒 D.真寒假热 E.表热里寒阳盛格阴指里热炽盛,阳气郁闭于内不能外达。

阳盛于内则真热,格阴于外则假寒。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实热证表现的是A.壮热恶热B.两颧潮红C.便秘尿黄 D.舌红苔黄本题为实热证与虚热证的鉴别,满面通红为实热,两颧潮红为虚热。

8.实寒证的临床表现是A.精神不振B.面色苍白C.舌质淡嫩 D.大便溏薄 E.小便清长面色苍白既可见于实寒证,也可见于虚寒证,其余选项均为虚证表现,故选B。

9.虚热证的临床表现有A.精神不振 B.少气乏力C.形体消瘦 D.舌质淡嫩 E.口淡有涎阴虚形体失养故消瘦,其余选项均为阳气不足所致。

10.下列哪项是阳虚证的典型表现A.神疲乏力 B.形体消瘦C.形寒肢冷 D.舌暗脉E.大汗淋漓阳虚则外寒,故以寒冷症状为典型表现。

大专中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大专中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大专中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主要受哪个系统调控?A. 神经系统B. 内分泌系统C. 经络系统D. 循环系统答案:C2. 中医理论中,"五行"指的是哪五种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金、木、水、火、风C. 金、木、水、火、气D. 金、木、水、土、气答案:A3. 以下哪个脏腑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后天之本"?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C4. 中医的"四诊"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望B. 闻C. 问D. 切E. 触答案:E5. 中医中"八纲辨证"中的"八纲"是指什么?A. 阴阳、五行、脏腑、经络B. 表里、寒热、虚实、阴阳C. 气血、津液、脏腑、经络D. 五行、脏腑、经络、气血答案:B6. 中医认为,人体最重要的生命活动是?A. 呼吸B. 心跳C. 血液循环D. 气机升降出入答案:D7. 中医理论中,"三焦"是指什么?A. 心、肝、脾B. 肺、肾、脾C. 心、肺、肾D. 上焦、中焦、下焦答案:D8. 中医认为,"肾藏精",这里的"精"主要指的是什么?A. 精液B. 血液C. 精液和血液D.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答案:D9. 中医的"六淫"指的是哪六种外邪?A. 风、寒、暑、湿、燥、火B. 风、寒、暑、湿、燥、热C. 风、寒、暑、湿、热、火D. 风、寒、湿、燥、热、火答案:A10. 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主要指的是什么?A. 肝的解毒功能B. 肝的分泌胆汁功能C. 肝的调节情绪功能D. 肝的调节血液功能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考点总结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考点总结

中医诊断学——第七单元八纲辨证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根据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疾病现阶段病变部位的浅深、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以作为辨证纲领的方法,称为八纲辨证。

细目一八纲基本证候要点一表里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1.表证与里证的临床表现(1)表证的临床表现: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舌淡红,苔薄,脉浮。

多见于外感病初期,具有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的特点。

(2)里证的临床表现凡非表证(及半表半里证)的特定证候,一般都属里证的范畴,即所谓“非表即里”。

里证可见于外感疾病的中、后期阶段,或为内伤疾病。

其基本特征是一般病情较重,病位较深,病程较长。

2.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要点二寒热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1.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1)寒证的临床表现: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踡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辨证要点:寒冷、清稀、白、脉紧或迟(2)热证的临床表现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少津,脉数等。

辨证要点:热、红、黄、数2.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要点三虚实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1.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1)虚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久病、势缓者多虚证,耗损过多者多虚证,体质素弱者多虚证。

一般新起、暴病者多实证,病情急剧者多实证,体质壮实者多实证。

2.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要点四阴阳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1.阴证的临床表现:里证、寒证、虚证。

面色苍白或暗淡,精神萎靡,畏冷肢凉,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溏泻气腥,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等。

2.阳证的临床表现:表证、热证、实证面色赤,恶寒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口干渴饮,小便短赤涩痛,大便秘结奇臭,舌红绛,苔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等。

中医诊断学八套试题与答案

中医诊断学八套试题与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脏腑在舌面上的相关分布,舌尖属()。

A.肾B.肝C.脾D.以上都不是2.潮热而兼胸闷不饥、头身困重者,多属()。

A.阳明潮热B.气虚发热C.湿温潮热D.阴虚潮热3.表实证临床表现的特点是()。

A.头身困重、脉浮缓B.发热面赤、无汗C.恶寒、头身疼痛D.恶寒发热、无汗4.症见胸肋灼痛、急躁易怒、头晕口苦、咳嗽咯血、舌红、脉弦数,可诊断为()A.肝火上炎B.肝胆湿热C.肝火犯肺D.肺阴亏虚5.微脉主要见于()。

A.阳衰B.气虚C.阴竭D.血虚6.寒热往来、胸肋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证属()。

A.表寒里热证B.寒热错杂证C.上热下寒证D.半表半里证7.病人饭后神疲,困倦易睡者,多属()。

A.痰湿中阻B.脾气虚弱C.心肾阳虚D.热入心包8.脘腹胀满,不思饭食,身重困倦、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证属()。

A.肝胆湿热B.大肠湿热C.脾胃湿热D.以上均非9.目暗睛迷、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是由于()。

A.肺脾精气衰竭B.肝肾精气俱衰C.心之精气衰败D.邪陷心包10.病人头痛和裹、肢体困重者为()。

A.痰湿头痛B.风湿头痛C.风热头痛D.风寒头痛二、多项选择题1.舌质紫的主病有()。

A.热炽B.寒凝C.血虚D.气脱E.气血壅滞2.但头汗出一症,多见于()。

A.肺脾气虚B.上焦热蒸C.中焦湿热D.虚阳上越E.阴虚内热3.病人语言蹇涩,可见于()。

A.风痰阻络B.风痰阻肺C.痰火扰心D.热闭心包E.风痰蒙蔽清窍4.心血虚与心阴虚的共同症状表现有()。

A.心悸怔仲B.潮热C.失眠我梦D.舌红E.脉细数5.在下列经脉病证中,主少腹病证的有()。

A.足少阴经脉病证B.带脉病证C.冲脉病证D.足厥阴经脉病证E.足少阳经脉病证6.百日咳的主要临床特点有()。

A.咳如犬吠B.咳声阵发C.咳声不扬D.咳而呕吐E.咳而咯血7.沉脉主里,其机理是因为()。

A.邪郁于里B.气血内困C.寒凝气滞D.脏腑虚弱,无力鼓动E.邪热结聚8.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主要有()。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11、亡阴之汗的特点是A、汗热而黏如油B、汗热味淡不黏C、汗冷味淡不黏D、汗冷味淡而黏E、以上都不是2、真寒假热证产生的机理是A、阴盛格阳B、阳盛格阴C、阴不敛阳D、阳不敛阴E、表热里寒3、下列症状哪项不是实证的临床表现A、五心烦热B、大便秘结C、小便不通D、痰涎壅盛E、腹痛拒按4、以下哪项不是虚证的临床表现A、五心烦热B、舌嫩少苔C、腹胀满不减D、声低息微E、怕冷喜加衣5、下列哪项不是表证必备的特点A、感受外邪所致B、起病急C、病位浅D、病程短E、必发展为里证6、下列哪项应归属于阳证A、里实热证B、表实热证C、里实寒证D、表实寒证E、里虚热证7、下列哪项不是里证的临床表现A、恶寒发热B、口渴饮冷C、胃痛喜按D、舌质红苔黄E、脉洪大8、真热假寒证“假寒”最主要表现部位是A、额部B、胸部C、腹部D、四肢E、舌象9、下列哪项不是鉴别寒证与热证的要点A、身热与身冷B、面赤与面白C、口渴与不渴D、舌苔黄与白E、头痛与不痛10、下列哪项不是八纲辨证所应辨析的内容A、病性的寒热B、病变的吉凶C、邪正的盛衰D、病情的类别E、病位的深浅11、表证与里证最主要的鉴别点是A、寒热是否并见B、是否有汗C、舌苔是黄是白D、是否头身疼痛E、是否咳嗽有痰12、实寒证与虚寒证最主要的区别点是A、病程的长短B、病势的缓急C、肢体痛与不痛D、怕冷与否E、脉之有力无力13、以下哪一项不是热证的表现A、面赤B、小便短赤C、大便秘结D、口淡不渴E、咯痰黄稠14、外感表证中,表虚证与表实证鉴别的主要依据是A、恶寒与发热B、身痛与不痛C、浊涕与清涕D、有汗与无汗E、以上都不是15、下列各项中,以冷汗、肢厥、面白、脉微为主要表现的是A、阴虚证B、阳虚证C、亡阴证D、亡阳证E、以上均不是16、下列属于阴虚证临床表现的是A、呼吸急促B、五心烦热C、口渴饮冷D、唇舌干燥E、汗热味咸而黏17、不属于阳虚证临床表现的是A、畏冷肢凉B、口淡不渴C、舌红少苔D、小便清长E、脉沉迟无力18、热证临床表现不包括的是A、恶热喜冷B、口渴欲饮C、小便短黄D、脉紧迟E、舌红苔黄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寒证临床表现的是A、小便清长B、恶寒畏寒C、脉紧迟D、舌淡苔白E、口渴欲饮二、B1、A.满面通红B.浮红如妆C.面色紫暗D.面呈青色E.面呈黑色<1>、真热假寒的面色是ABCDE<2>、真寒假热的面色是ABCDE2、A.证候相兼B.虚实真假C.寒热真假D.证候错杂E.证候转化<1>、寒包火证属于ABCDE<2>、麻疹麻毒外透属于ABCDE3、A.阴证B.阳证C.寒证D.热证E.表证<1 > 、卧时向外,ABCDE<2>、蜷卧少动,ABCDE 身轻自能转侧,语声高亢,此属精神萎靡,倦怠无力,属于4、A.面色(白光)白B.烦躁多语C.呼吸气短D.少气懒言E.脉细无力<1>、阳证可见ABCDE<2>、寒证可见ABCD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亡阴证:临床表现为汗热味咸而黏、如珠如油,身灼肢温,虚烦躁扰,恶热,口渴饮冷,皮肤皱瘪,小便极少,面赤颤红,呼吸急促,唇舌干燥,脉细数疾等。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题库考点及答案解析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题库考点及答案解析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题库考点及答案解析1、单选下列各项,不会出现大便稀溏的是()。

A.肝郁脾虚证B.脾不统血证C.寒湿困脾证D.胃阳虚证E.脾阳虚证正确答案:B2、单选患者头晕胀痛,痛如刀劈,面红目赤,口(江南博哥)苦口干,急躁易怒,耳鸣如潮,失眠,恶梦纷纭,胁肋灼痛,吐血、衄血,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其临床意义是()。

A.肝郁气滞证B.肝火炽盛证C.胆郁痰扰证D.肝胆湿热证E.湿热蕴脾证正确答案:B3、单选下列各项,属于肾阴虚证临床表现的是().A.头晕胀痛B.面红目赤C.口干口苦D.胁肋灼痛E.耳鸣如蝉正确答案:E4、配伍题湿热蕴脾证的临床表现可见()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可见()A.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尿黄短少B.身目发黄,胁肋胀痛,大便不调C.身热起伏,肌肤发黄,小便短赤D.腹痛下痢,赤白黏冻,里急后重E.阴囊湿疹,瘙痒难当,小便短赤正确答案:C,B5、单选下列几项中,不属于肾虚症状的是()。

A.腰膝酸软B.耳鸣耳聋C.牙齿动摇D.小便频数而短赤E.阳痿遗泄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肾虚在临床可表现为头目眩晕,面色白或黧黑,腰膝酸冷疼痛,畏寒肢凉,精神委靡,男子阳痿早泄、滑精精冷,女子宫寒不孕,五更泄泻,小便频数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

尿频急痛属膀胱湿热的表现。

6、单选肝胆湿热证的常见脉象是().A.沉细数B.弦细数C.濡数D.弦滑数E.滑数正确答案:D7、单选患者体胖痰多,身重困倦,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以刺痛为主,舌质晦暗或有青紫斑点,脉细涩,其临床意义是()。

A.心肺气虚证B.心气虚证C.肺气虚证D.心脉痹阻证E.脾肺气虚证正确答案:D8、单选可与心悸、气短共同诊断心阳虚的是()。

A.自汗神疲B.畏寒肢冷C.头晕眼花D.身倦乏力E.心胸憋闷正确答案:B9、单选肾阳虚证的诊断要点是()。

A.形寒肢冷,面白神疲B.滑精早泄,小便频数C.精冷不育,腰膝酸软D.下肢水肿,按之凹陷E.大便稀溏,排便不爽正确答案:C10、单选患者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胁痛,舌红少苔,脉细数,其临床意义是()。

(完整word版)八纲辨证题

(完整word版)八纲辨证题

1.李某,男,35岁。

平素溲赤,便干,常口渴咽干,两天前外出感寒,遂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声重,舌红苔黄,脉浮紧。

本病应诊断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

辨证:表寒里热证。

分析:病人素体阴虚,故见溲赤便干,口渴咽干。

又因复感风寒,内热为外寒所遏,阳气郁闭,故出现发热恶寒,身痛无汗等表寒症状。

舌红,苔黄为里热熏蒸之象,脉浮紧是风寒外束之特征。

2.王某,女,38岁。

患肺结核2年,近2月来经常咳血,咳嗽、潮热骨蒸、盗汗音哑、形体羸瘦、喘息气短、形寒恶风自汗,食少便溏,面浮肢肿,舌光淡红裂纹少津,脉沉微细。

本病应诊断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

辨证:阴阳两虚证(肺阴虚,脾肾阳虚证)。

分析:本证由肺痨日久,阴损及阳,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

久咳嗽血,耗损肺阴,声道失润,金破不鸣而音哑;肺气耗散,气无所主,卫阳不固,则见喘息气短,形寒恶风自汗;阴虚则骨蒸潮热;盗汗伤津,精血不足则形体日瘦;食少便溏,面浮肢肿为脾肾之阳损伤,生化之机日惫,虚损难复。

舌光,色淡红,裂纹少津为阳虚阴枯,脉沉微细为阴阳俱衰之象。

3.张某,女,29岁。

患者二个月来时常发热,热势或高或低,波动于37.3~38℃之间,午后发作,并于劳累后加重,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常自汗出,易感冒,纳差便溏,本次发热已持续3天。

舌质淡白,苔薄白,脉弱。

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反复发热2个月,本次复发3天。

辨证:里证,虚证,热证。

分析:中气不足,阴火内生,劳则气耗,故见长期反复发热,劳累加重;气虚失养则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虚表卫不固故自汗易感冒;脾气虚失运则见食少便溏,舌质淡白,苔薄白,脉弱均为气虚之象。

4.赵某,男,48岁。

患者五年前患肝炎,虽经治疗,但症状时轻时重,纳差,胁痛。

三个月来,腹部胀大,腹围90厘米(原81厘米),脘腹撑急,如囊裹水,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短赤,大便黏滞不爽,舌边红,苔黄腻,脉弦数。

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测试题库附答案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测试题库附答案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测试题库附答案本部分习题主要为八纲辨证部分内容,少部分为病因辨证部分内容,主要为A1,A2和B1型题,其中B1型题为了便于应用将选项分别放到了题干下面。

您的姓名: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班级: [单选题]○18级中医学1班○18级中医学2班学号(后3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1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5.我国最早注意记录病案的医家为() [单选题]A.钱乙B.淳于意(正确答案)C.张子和D.张景岳E.张仲景206.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单选题]A.薛生白B.吴鞠通C.叶天士(正确答案)D.吴又可207.以下不属于八纲辨证的内容的是() [单选题]A.表里B.寒热C.虚实D.气血(正确答案)E.阴阳208.表里在八纲辨证中用以辨别() [单选题]A.病变的性质B.病变的趋势C.病变的部位(正确答案)D.发病的原因E.邪正的盛衰209.表证的特点是() [单选题]A.但寒不热B.但热不寒C.寒热往来D.发热恶寒(正确答案)E.身热不扬210.表证与里证最主要的区别是() [单选题]A.寒热(正确答案)B.汗出C.口渴E.二便211.下列症状中,与表证无关的是() [单选题]A.发热恶寒B.苔薄白C.头身疼痛D.脉浮缓E.尿清便溏(正确答案)212.以下不是半表半里证的临床特征的是() [单选题]A.寒热往来B.胸胁苦满C.口中黏腻(正确答案)D.不欲饮食E.呕吐心烦213.真寒假热产生的机制是() [单选题]A.阴盛格阳(正确答案)B.阳盛格阴C.表热里寒D.阳虚则外寒E.阴虚则内热214.下列不是实证的临床表现的是() [单选题]A.五心烦热(正确答案)B.大便秘结C.小便短赤D.痰涎壅盛E.腹痛拒按215.以下不是导致虚证的常见原因的是() [单选题]A.先天不足B.久病劳损C.房劳过度D.情志失调(正确答案)E.后天失养216.下列不属于实证范畴的是() [单选题]A.食积B.内燥(正确答案)C.气滞D.水湿E.瘀血217.以下与辨虚实真假无关的是() [单选题]A.脉象有力无力B.舌质老嫩C.言语高低D.面色白赤(正确答案)E.体质强弱218.脏腑功能衰退而致痰饮为患的证候() [单选题] A.实证夹虚C.因虚致实(正确答案)D.虚实并重E.因实致虚219.下列不是表寒证的临床表现的是() [单选题]A.恶寒发热B.头身疼痛C.鼻塞流涕D.口渴引饮(正确答案)E.无汗少汗220.辨表虚证的主要依据是() [单选题]A.恶寒B.发热C.汗出(正确答案)D.恶风E.脉浮221.虚证的病理特点是() [单选题]A.正邪交争B.正邪相持C.正虚邪少(正确答案)D.邪盛伤正E.邪盛正衰222.温病后期肝肾阴亏,低热不退,口干,舌红绛,属() [单选题]B.虚证夹实C.因虚致实D.虚实并重E.因实致虚(正确答案)223.表证恶寒发热较重() [单选题]A.正邪俱盛(正确答案)B.邪少正衰C.邪盛正衰D.正胜邪退E.以上均不是224.“至虚有盛候”,是对下列哪一项的说明() [单选题]A.虚实转化B.虚实错杂C.真虚假实(正确答案)D.真实假虚E.以上均不是225.下列不属于实寒证的是() [单选题]A.寒邪束表证B.寒滞肝脉证C.寒滞胃肠证D.寒凝胞宫证E.水凌心肺证(正确答案)226.以下不是实热证的临床表现的是() [单选题]B.高热面赤C.发热多汗D.尿赤便秘E.口渴喜饮227.实寒证与虚寒证最主要的区别点是() [单选题]A. 病程长短B.病情缓急C.脉有力无力(正确答案)D.畏寒新久E.肢体痛否228. 下列不是实热证的必见症状的是() [单选题]A. 壮热出汗B.神昏抽搐(正确答案)C.便秘溲赤D.舌红苔黄E.脉数有力229. 下列不属于阳证的是() [单选题]A. 面红目赤B.疼痛喜按(正确答案)C.口渴引饮D.脉数有力E.发热口苦230. 午后颧红属于() [单选题]B.阳明实热C.外感风热D.真寒假热E.虚阳伤越231.下列不是亡阴证的证候特点的是() [单选题]A.热汗如油B.肌热烦渴C.四肢厥冷(正确答案)D.舌红而干E.脉躁疾无力232.下列不是亡阳证的证候特点的是() [单选题]A.冷汗质稀B.肢厥肤冷C.呼吸气微D.面赤如妆(正确答案)E.脉微欲绝233.诊断阳虚证的最主要症状是() [单选题]A.面色淡白B.口淡不渴C.大便稀溏D.无汗少汗E.畏寒喜暖(正确答案)234.亡阳汗出的特点是() [单选题]B.汗多壮热C.汗出肤温D.汗出恶风E.汗热味咸235.亡阴汗出的特点是() [单选题]A.冷汗味淡B.汗多壮热C.汗出肤温D.汗出恶风E.汗热味咸(正确答案)236.阴虚的典型舌脉为() [单选题]A.舌红苔少脉细数(正确答案)B.舌红脉数C.舌红绛脉洪大D.舌淡脉弱E.舌红脉细237.怒伤肝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单选题]A.语无伦次B.情志抑郁C.呕血暴厥(正确答案)D.面色淡白E.惊惕不安238.大喜可致() [单选题]A.气逆B.气缓(正确答案)C.气乱D.气下E.气消239.房劳所伤,阳气不足,多表现为() [单选题]A.阳痿早泄(正确答案)B.五心烦热C.心悸盗汗D.失眠多梦E.阳强易举A2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病人症见急起发热,体温39℃,微恶寒,口微渴,头痛,汗出,咳嗽,咳痰黏稠,咽喉红肿疼痛,舌边尖红,脉浮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表证临床表现
发热恶寒(或恶风)
主症 舌苔薄白
脉浮
头身疼痛
次症 鼻塞流涕或喷嚏
咳嗽气喘
(寒、热、痛、塞、咳)
表证——舌苔薄白
表证——脉浮
表证——咳嗽头痛鼻塞流涕
2、表证的病因病机
病因是感受了外来的邪气。
外邪侵袭,正气抗邪,正邪相争—发热
卫气受遏,不能温煦肌肤——恶寒
邪气在表,未伤及于里——舌苔薄白
(1)必见寒热往来之症
(2)兼见胸胁苦满、口苦、咽干、 目眩、脉弦等症状。
3、半表半里证的治疗和解表里法
——小柴胡汤柴胡、黄芩、
参、夏、姜、 枣、草
★(四)表里证的鉴别
表证里证
病史 新病,病程短 久病,病程长
寒热 发热恶寒同见 只热不寒
或只寒不热
舌象 舌象变化不大 舌象多见异常
脉象 脉浮 脉沉或其他脉
里实证——攻
里寒证——温
里热证——清
(三)半表半里证
病邪既不在表,又非完全入里,介于表里之间的证候。
1、半表半里证临床表现
寒热往来, 胸胁苦满, 心烦喜呕, 默默不欲饮食, 口苦、咽干、目眩, 脉弦。
2、半表半里证病因病机:
(1)外邪由表传内,尚未入于里;
(2)里邪透表,尚未透于表,邪气居于
半表半里之间;
风热袭于咽喉——咽红而痛;
风性开泄,热性升散,腠理疏松——汗出;
风热上扰——头痛;
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风热之象。
诊断——表证(表热证)
治疗——银翘散
二、寒热辨证
寒热是反映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注意: 恶寒、发热与寒证、热证区别
(一)寒证
1、定义:阴盛 实寒证
阳虚 虚寒证
2、成因:
(1)外感阴寒邪气;
3、临床表现:热渴红数二便结
发热恶热喜冷 阳热亢盛
面红目赤 火性炎上
口渴欲饮
痰涕黄稠
小便短黄 热灼津伤
大便干结
苔黄干燥
舌红脉数 热迫血疾
热证的辨证要点
(1)以阳热亢盛或阴虚内热 为主要病机。
(2)以脏腑功能亢奋,热盛津伤为主要临床表现。
3、热证的治疗原则
热证的治疗原则是:
实热——宜清(白虎汤等)
面白无华
舌苔厚腻边齿痕
2、里证的病因病机
里证成因有三:
(1)病邪由表入里,邪气渐次入内,
侵犯脏腑
(2)外邪直接侵犯内里而发
(外邪直中)
(3)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等
直接损伤脏腑气血
辨证要点:
(1)病位在里,邪已深入于内。
(2)出现如以上所举例类似的里证 的一些症状
3、里证的治疗
根据里证的寒热虚实,
分别以温清补攻治疗。里虚证——补
3、症:症即症状。包括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是疾病证候本质的外在表现。
自觉症状——是指病人自我感到的异常变化 如:头痛、头晕、胸闷、恶心、腹胀、耳鸣
他觉症状——医者通过四诊获得的异常特征 如:面红目赤、下肢浮肿、舌苔黄、脉数
(四)八纲定义
即 阴、阳、表、里、 寒、热、 虚、实、八类证候
根据病位、病势、病性及邪正力量对比情况,八纲可归纳为四对纲领。即:
(2)过服生冷寒凉,阴寒内盛;
(3)内伤久病,阳气耗伤。
3、临床表现:冷冷清清白滑迟
恶寒、畏冷、冷痛 阳失温煦 喜暖、肢凉、蜷卧 口淡不渴 痰涎涕清稀 小便清长 寒不消水大便清稀 苔白而润
面色白、舌淡——————阳不运血
脉紧或迟————————寒主收引
寒证的辨证要点
1、阳气不足或阴盛伤阳为其主要病机
病 例 分 析
冯某,女,19岁,2003年4月4日就诊。
昨日淋雨后,头痛鼻塞,咽喉干痛,微恶风寒,曾服“百服宁”,效果不显。
今晨就诊时,可见身热,微恶风寒,头痛,略有汗出,咽喉干痛,舌边尖稍红,苔薄白,脉浮数。
体温38.5℃,咽红,扁桃体不肿大。
问:八纲辨证分析此为何证?
八纲辨证 表里辨证
恶寒轻,发热重——风热之邪在表;
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病变所反应的证候。
多见于内伤杂病,或外感病中后期。
临床特点:病位深病情重 病程长
1、里证的临床表现:病因复杂、病位广泛、症状繁多。常见: 壮热、大汗、口渴、心烦、脉洪大或痰稀色白、肢冷乏力无恶风恶寒脉象不浮多有舌象改变,寒热单见病程长,脉象不浮舌异常
舌红苔黄
舌淡白边齿痕
2、脏腑功能低下,肌体失去温煦为主 要临床表现。
4、寒证的治疗原则
寒证的治疗原则是:
虚寒——宜温之(附子、肉桂等)
实寒——宜散之(生姜、桂枝等)
(二)热证
1、定义: 阳盛 实热证
阴虚 虚热证
2、成因(1)外感火热之邪
(2)寒邪入里化热
(3)七情过激,郁而化热
(4)饮食不节,积久化热
(5)房室劳伤,劫夺阴津
正气抗邪,脉鼓动于外——脉浮
表证辨证要点:
(1)感受外邪,为外感初起。
(2)以恶寒发热并见为必有症状。
3、表证的治疗
表证的治疗原则是解表法。
(即八法中的汗法)
风寒表证——疏风散寒——麻黄汤
风热表证——疏风清热——桑菊饮
表虚表证——调和营卫——桂枝汤
益气解表——玉屏风散
取微汗避风寒 慎饮食
(二)里证★Interior Syndromes
◇脏腑与经络——经络为表,脏腑为里
◇三阳经与三阴经——阳经为表,阴经为里
狭义表里则是一个确定的概念:
皮毛、肌腠、经络——为外,为表
脏腑、骨髓、气血——为内,为里
(一)表证(Exterior)
是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
正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证候的概括
★临床特点:发病急 病情轻 病位浅 病程短 感受外邪
(3)邪气直犯少阳,正气渐虚,正邪分
争,少阳枢机不利。
半表半里证病因病机分析
*邪客少阳,正邪分争——寒热往来;
*邪客少阳,经气不利——胸胁苦满;
*胆火内郁,脾胃失运——不欲饮食;
*胆火上扰,心神不宁——心烦;
*胆火内扰,胃失和降——喜呕;*胆火上炎,灼伤津液— Nhomakorabea口苦咽干;
*少阳肝胆病——可见脉弦。
半表半里证辨证要点:
表里辨证(病位、病势)
寒热辨证(病性)
虚实辨证(邪正力量对比)
阴阳辨证(前三者的综合)
一、表里辨证
表与里是辨别病位和病势的两个纲领。
表里辨证主要应用于外感病证,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浅深、病理变化趋势。
广义表里与狭义表里?
广义表里概念具有相对性:
◇躯壳与脏腑——躯壳为表,脏腑为里
◇脏与腑——腑为表,脏为里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概述
★(二)证、病、症的区别
1、证:即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一阶段本质的反映。提示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为论治提供依据。 如:肺炎的热邪壅肺、肺阴虚证
2、病:是病因作用体内出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等演变过程。 是对疾病整个病理过程的概括。 如:肺炎、脑炎、胃溃疡、高血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