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栽培学(番茄)

合集下载

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1.设施条件1.1栽培槽温室内北边留80厘米做走道,南边余30厘米,用砖垒成内径宽48厘米的南北向栽培槽,槽边框高24厘米(平放千层砖),槽距72厘米;为防止渗漏并使基层与土壤隔离,槽基部铺一层塑料薄膜,膜边用最上层的砖压紧即可。

膜上铺3厘米厚的洁净河沙、沙上铺一层编织袋,袋上填栽培基质。

1.2灌水设施在温室内可建一个畜水池,外管道用金属管,棚内主管道及栽培槽内的滴灌带均可用塑料管。

槽内铺滴灌带1~2根,并在滴灌带上覆一层窄塑料薄膜,以防止滴灌水外喷。

1.3栽培基质有机墓质的原料可用玉米秸、菇渣、锯末等,使用前15天基质堆20~25厘米厚,喷湿盖膜堆放以消毒灭菌,并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物,如沙、炉渣等。

我们混合基质采用煤矸石、锯末、玉米秸为1∶2∶2。

1立方米基质中再加入2千克有机无土栽培专用肥,10千克消毒鸡粪,混匀后即可填槽。

每茬作物收获后可进行基质消毒,基质更新年限一般为3~5年。

2.实施无土育苗我们采用晋番茄3号、毛粉802进行有机无土栽培,两品种均表现出了较好的耐低温、弱光性和丰产、抗病性强的优点。

我们采取人工无土穴盘育苗法。

即先按草炭:蛭石为3∶1配好基质,1立方米基质中再加入5千克消毒鸡粪和0.5千克蛭石复合肥,混匀后填入72孔吸塑盘,每孔1粒,上覆蛭石1厘米,盘下用塑料薄膜与土壤隔开。

出苗前温度保持25~30℃;出苗后温度白天22~25℃,夜间10~15℃;苗盘保持湿润;约30天,苗3~4片真叶可出盘定植。

3.定植番茄定植前先将基质翻匀整平,每个栽培槽内的基质进行大水没灌,使基质充分吸水,水渗后番茄按每槽2行调角扒坑定植,基质略高于苗坨;株距30厘米,667平方米定植3000株。

栽后轻浅浇,以利基质与根系密接。

4.定植后的栽培管理技术4.1肥水管理番茄有机无土栽培时,浇水宜根据植株的形态,外界气候等情况进行。

一般定植后5天浇1水,保持根际基质湿润,不可使植株过旺徒长,也不能控成“小老苗”。

设施番茄栽培技术

设施番茄栽培技术

设施番茄栽培技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设施番茄栽培技术备受青睐。

设施番茄栽培技术以其不受季节影响、可控性强、产量高等优势,成为现代农业中的一大亮点。

本文将对设施番茄栽培技术的原理、操作要点等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了解该技术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一、设施番茄栽培的原理设施番茄栽培是指利用大棚或温室等人工设施进行保护和调控番茄生长环境,以获得更加理想的生产效果。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控制:番茄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5℃-30℃,因此在设施环境中,通过控制供暖装置、通风设备等,保持室内温度在适宜范围内,有利于番茄的快速生长和发育。

2. 光照管理:番茄对光照要求较高,通过合理放置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如玻璃或塑料薄膜等,促进光的穿透和利用,提高番茄的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和品质。

3. 水分供应:番茄是一个耐湿涝植物,在设施番茄栽培中,通过喷灌、滴灌等方式,科学合理地供应水分,保持土壤湿度,避免番茄因水分不足或过多而生长受阻。

4. 营养调控:在设施番茄栽培中,可通过水培、土壤改良等手段,控制番茄所需的营养元素供应,如氮、磷、钾、钙等,确保番茄的养分均衡,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设施番茄栽培的操作要点1. 土壤选择:设施番茄栽培中宜选择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以便促进番茄根系发育和水分、养分的吸收。

2. 播种管理:在设施中进行番茄栽培时,可采用盘栽或钵栽方式,尽量保持苗期环境温度稳定,适当控制湿度,促进幼苗快速生长。

3. 支架搭建:番茄生长过程中需要支撑,设施番茄栽培中可使用竹杆、铁丝网等材料建立支架,有助于提高通风透光,促进果实的形成。

4. 病虫害防治:设施栽培环境相对封闭,容易滋生病虫害,因此要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可使用生物农药、人工捕虫、熏烟等方式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5. 管理措施:在设施番茄栽培中,定期修剪、支援番茄植株,清除病叶杂草,保持栽培环境卫生,有利于番茄的通风、透光和抗病虫害。

大棚栽培番茄实习报告

大棚栽培番茄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棚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番茄作为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在大棚栽培中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为了深入了解大棚番茄栽培技术,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于2021年7月1日至7月15日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大棚番茄栽培实习。

二、实习内容1. 大棚建设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学习了大棚的建设过程。

大棚主要由钢架、薄膜、通风口等组成。

钢架采用热镀锌钢管,具有抗腐蚀、耐老化等特点。

薄膜选用无滴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保温性。

通风口设计合理,有利于调节大棚内温度和湿度。

2. 品种选择与播种番茄品种繁多,选择适合大棚栽培的品种至关重要。

实习期间,我们了解了多个品种的特点,如早熟、耐寒、抗病等。

经过筛选,我们选择了“中杂12号”和“毛粉802”两个品种进行栽培。

播种时间为7月5日,采用穴播法。

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50%多菌灵溶液中30分钟,然后用湿布包好,置于25-30℃环境下催芽。

待50%以上种子露白时,进行播种。

播种深度为1厘米,播种后覆盖1厘米厚的细土,并覆盖小拱棚保湿。

3. 苗床管理播种后,我们每天观察苗床情况,保持土壤湿润。

出苗后,及时撤去小拱棚,并进行间苗、定苗。

间苗时,选择生长健壮的幼苗,去除病弱苗。

定苗后,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4. 定植与田间管理7月20日,我们将幼苗定植到大棚内。

定植前,对大棚进行消毒,防止病害发生。

定植时,按照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进行。

定植后,浇足定根水。

定植后,我们每天观察植株生长情况,及时进行田间管理。

主要包括:(1)浇水:根据土壤湿度,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2)施肥:采用平衡施肥方法,施用复合肥、有机肥等。

(3)整枝:番茄生长过程中,要及时整枝,保持植株通风透光。

(4)病虫害防治:观察植株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5. 采收与销售经过一个多月的生长,番茄逐渐成熟。

我们于8月25日开始采收。

采收过程中,注意选择成熟度适宜的果实,保证果实品质。

温室番茄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

温室番茄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

温室番茄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一.育苗1.品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番茄品种,如:金棚、宝冠、L-402等。

2.亩用种量:25g。

3.种子处理:先用清水冲洗3次,再浸泡6-8小时,捞出稍微晾后催芽。

4.催芽处理:把种子用湿布包好,在25-30度条件下保温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一次,36小时即可发芽。

5.苗床准备:苗床土选用无病粮田肥土60%与充分腐熟圈肥40%混合,每立方米床土中混合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kg,苗床土厚度为10厘米。

6.播种:秋冬茬番茄7月上旬播种,冬春茬番茄10月中旬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水渗后覆一层药土,(药土按每平方米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g与25kg床土混合)拌匀后1/3铺在床土上,然后点种,2/3覆盖在种子上。

覆土厚度1-1.2厘米。

7.苗期管理:播种后白天保持25-30度,夜间16-18度,出苗后白天保持20-25度,夜间14-16度。

间苗要及时,间掉病苗、变异株、弱小苗、过密苗。

二.定植1、定植前的准备:结合整地,每亩施优质腐熟圈肥5000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kg,然后深翻土地30厘米。

2、棚室土壤消毒:每亩棚室用硫磺粉2-3kg,加80%敌敌畏乳油0.25kg,拌上锯末,分堆点燃,然后密闭棚室一昼夜,经放风无味儿时再定植;土壤消毒一般每亩用生石灰70-100kg,撒于地面后整地。

3、定植时间:秋冬茬番茄于7月下旬高垄定植,冬春茬温室番茄于11月下旬-12月上旬定植。

4、定植密度:宜采用大小行定植,大行80cm,小行50cm,每亩定植2800-3000株。

三.田间管理1、环境调控(1)温度:缓苗期间白天保持25-30度,夜间不低于15度,开花座果期白天保持20-25度,夜间不低于15度。

(2)光照:采用透光性好的耐候功能膜,冬春季节保持膜面清洁,日光温室后部张挂反光幕,尽量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夏秋季节保持适当遮阳降温。

(3)湿度:最佳空气相对湿度为:缓苗期80-90%、开花座果期60-70%、结果期50-60%。

番茄栽培技术论文

番茄栽培技术论文

番茄栽培技术论文番茄(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是茄科番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番茄栽培技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番茄栽培技术论文篇一番茄高产栽培技术摘要:文章介绍了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番茄;高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5-0098-11 温室和大棚的冬春茬栽培1.1 育苗可采用营养钵栽培,通常在温室内设置苗床作为播种床,苗长至1片真叶时,分苗至营养钵中栽培。

番茄壮苗的标准是株高15-25厘米,茎粗0.5-0.6厘米,子叶完整,具7-9片真叶,带大花苗,叶大而厚,色浓绿,侧根多而白,无病无损伤。

在较适宜环境下,苗龄一般早熟品种55-65天,中熟品种60-70天,晚熟品种80天。

营养上制备:营养上的配制可以用4份大田土加3份未腐熟鸡粪与猪粪,3份未腐熟马粪或其他有机肥,再在每立方米床土内加入尿素250-300克,过磷酸钙500-1000克进行堆制;临时使用可用3份大田土加4份腐熟鸡粪或猪粪,或加3份腐熟马粪或其他有机肥配制。

床上使用前需过筛。

播种:一般每平方米苗床播5-7克(每亩栽培面积需种子20-30克)种子。

做好苗床,用喷壶均匀浇水,覆膜预热。

选择冷尾暖头天将拌上细沙功细泥的种子均匀撒播,上覆0.5-0.8厘米厚的药土,然后覆盖地膜,操持地温25℃-28℃,一般5天左右即出苗。

种子播种前宜进行消毒浸种、催芽。

苗期管理:①分苗假植。

当70%~80%的幼苗出土后,即揭去地面覆盖物,若发现“戴帽”顶壳现象,可以再覆盖一层湿润的细土。

1-2片真叶展开后分苗。

番茄宜分苗在营养钵或72孔穴盘中,分苗宜选择无风、晴朗天气进行。

移栽后及时浇水,并盖膜焖棚。

②温度管理。

番茄育苗期的温度掌握:“两低两高“的原则,即播种到出苗温度要高,昼温25℃-28℃,夜温20℃;出苗到假植温度要低,昼温20℃-25℃,夜温10℃-15℃;假植到缓苗期温度要高,昼夜温度分别为28℃和18℃左右;缓苗到定植前降温炼苗,昼温20℃-25℃,夜温前半夜14℃-17℃,后半夜12℃-13℃为宜。

设施番茄、辣椒、西瓜栽培技术要点

设施番茄、辣椒、西瓜栽培技术要点

设施蔬菜主栽作物栽培技术要点一、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一、茬口安排依据不同棚型结构、栽培季节、当地生产水平和业已形成的产业特色,坚持因地制宜、安全生产,市场导向、突出特色,合理安排茬口。

目前,我区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主要有早春茬、秋冬茬、冬春一大茬三种茬口类型。

二、品种选择选用无限生长型番茄品种,应具有果形好、色泽鲜艳、高产、肉质硬、耐低温弱光、耐贮运、抗逆性强、抗bing等特点。

目前生产上可选用硬质红果:保罗塔、倍盈、赛琳娜、阿德利斯、安娜、奥利1167、阿尔法,适宜所有茬口种植;硬质粉果:芬达、G101、G102、欧盾、保莱,适宜于早春茬、秋冬茬种植,不适宜冬春一大茬种植;粉果:粉立达、粉安娜、海娜、瑞芬,适宜于早春茬、秋冬茬种植,不适宜冬春一大茬种植。

三、定植(一)定植时间冬春一大茬8月中旬-9月上中旬定植;秋冬茬8月中下旬定植;早春茬1月底-2月初定植。

(二)定植前的准备1、整地清除前茬作物残株杂草,深翻旋整土地30-40厘米。

种植三年以上的日光温室,深翻前每亩用五氯硝基苯三公斤和过筛细土1:5拌匀撒入棚内,随即深翻旋整,对土壤进行消du。

2、施基肥亩施腐熟有机肥8-10立方米、硫酸钾三元复合肥30-40公斤,磷酸二铵50公斤,发酵好的饼肥1000公斤。

结合旋地先施入60%的有机肥与复合肥,再按1.5米畦间开宽50厘米、深20厘米沟,施入其余有机肥与饼肥,并与土混匀,其余40%的复合肥作畦时边起垄边均匀施入垄中。

3、作畦土地旋整完,散墒后起垄,垄面上口宽80厘米、下底宽120厘米,垄高30-35厘米,沟上口宽70厘米,下底宽30厘米。

配备滴管的将滴管按间距40厘米铺在垄中间,每垄两条。

没有配备滴管的可在垄中间做成宽40厘米,深20厘米左右的“V”型暗沟,再铺地膜压严两边,以利保温保墒。

注:垄底面宽120厘米、垄面宽80厘米、垄高30–35厘米、走人沟开口70厘米、底面30厘米、暗沟开口40厘米、深20厘米,苗距暗沟边5厘米小拱棚高15–20厘米。

番茄设施栽培实验报告(3篇)

番茄设施栽培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番茄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的生长状况、产量和品质,探讨不同栽培技术对番茄生长的影响,为提高番茄设施栽培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番茄品种:选择当地主栽品种“京欣系列”番茄。

(2)设施条件:采用日光温室进行栽培,面积100平方米。

(3)栽培基质:采用珍珠岩和蛭石混合基质。

2. 实验方法(1)播种期:选择在3月初进行播种。

(2)播种密度:每平方米播种50株。

(3)水分管理:采用滴灌系统,根据土壤水分状况进行适时灌溉。

(4)施肥: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施用复合肥和有机肥。

(5)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6)植株调整:采用单干整枝法,摘心、摘叶、疏花疏果。

(7)数据记录:记录番茄生长状况、产量和品质等指标。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长状况实验结果表明,番茄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生长状况良好。

植株长势旺盛,叶片翠绿,果实发育正常。

2. 产量实验期间,番茄产量达到4500千克/亩,比露地栽培增产20%。

3. 品质番茄果实颜色鲜艳,果实大小均匀,口感好,品质优良。

4. 不同栽培技术对番茄生长的影响(1)水分管理:适时灌溉有利于番茄生长,缺水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

(2)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过量施肥会导致植株徒长,影响果实品质。

(3)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

(4)植株调整:适时摘心、摘叶、疏花疏果,有利于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结论1. 番茄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生长状况良好,产量和品质较高。

2. 适时灌溉、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植株调整等栽培技术对番茄生长有显著影响。

3. 本实验为番茄设施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

五、建议1. 在番茄设施栽培过程中,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合理选择栽培品种。

2. 加强设施建设,提高温室保温性能,降低能耗。

设施蔬菜栽培学番茄

设施蔬菜栽培学番茄
20
光照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幼苗期光照不足,影响花芽分化节位和质量; ➢ 开花期光照不足,可导致落花落果; ➢ 结果期光照不足,座果率低,单果重下降,还容易出现
空洞果,筋腐病果。
21
4.土壤与营养
➢ 番茄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但对土壤通气条件 要求严格,土壤pH6-7为宜。
➢ 栽培番茄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富含有机质, 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
14
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①品种:早熟品种6-7片叶后出现第一花序,中晚熟品种 在7-8片叶出现第一花序。
②温度:当夜温低于7℃时则易出现畸形花。 ③水分:缺水时花芽分化及生长发育都不好,水分稍多影
响不大。 ④光照:光照充足花芽分化早、节位低、花芽大,促进开
花及早熟。 ⑤营养:肥沃疏松的苗床土,有利于花芽分化及生长发育。
23
2.生长型分类
无限生长类型:非自封顶类型,7-9节现蕾,每隔2-3叶一花序。 有限生长类型:自封顶类型, 6-8节现蕾,每隔2-3叶一花序,2-3花序
后封顶。
3. 成熟期分类
早熟品种: 6-7片叶后出现第一花序, 中熟品种:在7-8片叶出现第一花序。佳粉15号、L-402 晚熟品种:在9片叶以上出现第一花序。毛粉802
露地春茬 露地秋茬
播种期
11下~ 12上 7下~8上 9中~10中 1中下 1上中 6中 7下直播 12下 2上中 5中下
定植期
2上中 9中~10上 10中~11中下 3下~4初
3上 7中
---3上 4中下 6中下
收获期
4~6 11下~1 11上~5/6 5下~7下 5初~7下 9中~ 11上 9下~11上 5下~7下 6中~7/8 8中~10中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