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本原的物质性一、物质(一)物质范畴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在哲学史上,所有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都主张万物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万物的共同本质。
但是,他们对物质的理解是有差别的,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人们对物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生产力和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凭直观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从自然界本身去解释世界,这一点是正确的,但它毕竟是一种缺乏科学根据的猜测。
在近代,原子被称为物质基元,认为原子具有不可分、不可入、不可变和质量固定等属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的成就,提出物质就是原子的观点,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特定结构,进而把哲学上的物质范畴等同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概念,反映了近代唯物主义突出的形而上学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提出“物质就是原子”的观点,其意义在于:以一定的科学实验材料为依据,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猜测性、直观性和幼稚性等缺陷,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实证,给神学创世说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本原论以沉重打击。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就是原子”的观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缺乏辩证的理论思维;经不起自然科学的检验和唯心主义的攻击。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上发现电子和放射性现象,打破了长期以来认为原子质量不变、不可分割等观念。
唯心主义攻击唯物论说:“物质消灭了”,“唯物主义被驳倒了”等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总结科学,特别是 19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恩格斯把物质理解为“各种物的总和”。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物质范畴作了深刻的阐述:“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选集》第2卷,第128页,人民出版社,1972。
列宁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第一,它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目

一、辨析题1、世界统一于存在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命题中是不明确的;如果存在的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2、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源。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则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唯心主义,认为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指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这是错误的观点,思想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4、唯心史观之所以唯心,就是因为它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
错误。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也是区分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
唯心史观之所以唯心,就是因为它在这一问题上强调社会意识的第一性,不能正确地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看不到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也充分承认社会意识对历史发展有重大作用,但是,并不把这种作用当作整个社会历史中最重要的或者第一性的东西。
5、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应这是符合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论断。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与运动相关论文2篇(参考)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与运动相关论文2篇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与运动相关论文2篇全文如下: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与运动相关论文篇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①世界是统一的世界。
世界的本质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个;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这种一元论哲学同主张物质和精神都是世界本原的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世界统一于物质。
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都是一元论哲学。
但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根源于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存在的基本形式;规律是物质运动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存在的反映。
总之,万物统一于物质。
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物质世界的具体形态无限丰富多样,但本质上是共同的,都统一于物质。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而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静止。
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
而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从根本上讲世界上除了物质,什么都没有。
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简述世界的物质统一原理

简述世界的物质统一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原理是指自然界中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联系,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这个原理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拓展。
首先,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物质世界是一个庞大的粒子世界。
所有的物质都是微观粒子的组合,这些粒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运动,构成了宏观物质世界。
因此,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体现在微观到宏观的整个转化过程中。
例如,原子、分子、宏观物体都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它们的相互作用和运动构成了物质世界的各种现象。
其次,从哲学和宗教的角度来看,物质世界也存在着统一性。
古代哲学家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过“理念论”,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由最基本的理念构成,而这些理念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
同样,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也认为上帝是宇宙的创造者和支配者,上帝创造了宇宙的各个部分,并将它们相互联系和统一。
此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经济学中的物质和市场都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的。
物质资源是市场的基础,而市场则是物质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机制。
因此,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不仅体现在微观经济层面,也体现在宏观经济层面。
最后,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等理论,已经揭示了微观和宏观物质世界之间的紧密联系。
例如,量子力学中的物质波理论,认为物质不仅仅是离散的粒子,而是具有波粒二象性,表现为波动性和粒子性两种形式。
同样的,相对论中的时空弯曲理论,也揭示了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形成了统一的整体。
世界的物质统一原理是自然界中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联系,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这一原理不仅从物理学、哲学、宗教、经济学和科学等多个方面得到了体现,也为我们理解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感觉证明是列宁的思想。列宁说“接受或者抛弃物质概念这一问题,它是人对他的感官的提示是否相信的问 题。”(《列宁选集》第2卷,第266页)我的感官感觉到火是热的,不是冷的,我相信这一感官提示,就会承认 火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
人的实践是改造外部对象。在实践中你按外部对象的本性、结构和规律办事就成功,否则就失败,这证明外 部世界的本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具有不可抗拒性。
双重涵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概念是从《反杜林论》哲学篇里恩格斯的一个著名论断中概括出来的。恩格斯的论断 汉译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在哲学史上,世界的统一性和世界的物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统一性(Unity)是相对于多样性(Variety) 而言的,物质性(Materiality)是相对于精神性(Spirituallity)而言的。
2.既然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中的统一性,那么在实践中就要把集中统一和灵活多样结合起来,把纪律和个 性结合起来,把秩序和自由结合起来,反对专制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反对僵化和无序。
3.既然物质是运动的,在实践中就要坚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与时俱进,把发展和稳定统一 起来。
4.既然物质运动是在时空中进行的,那么在实践中就要有强烈的时空观念,重视和珍视时空,因地制宜,因 时制宜地作好工作。
①世界在本重于世界的物质性,是关于世界统一性问题的唯物论。
原理意识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从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关系对世界本质的理解。
世界上的具体事物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各有其质的规定各有其存在价值和地位,这是世界的多样性 (“多”);千差万别的事物又有其共性,这是世界的统一性(“一”)。辩证唯物主义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 有共同的本质,这是一元论。同时认为统一性不能脱离多样性,认为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性是多样性的 统一性,统一性离不开多样性;多样性是具有统一性的多样性,受统一性规范,多样性离不开统一性。这就是说 多中有一,一中有多;个别中有一般,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统一性使世界具有秩序,多样性使世界充满活力。 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一般与个别的统一就是秩序与活力的统一。有秩序无活力事物是僵死的,有活力无秩序 事物是混乱的。我们所追求的理想就是秩序和活力统一的社会。僵死的专制主义和无序的无政府主义是不合乎世 界本质的,自由和秩序的统一是理想社会的应有状态,因为它和宇宙的本质(一与多统一)相契合的。法律和其 他社会制度应以实现自由和秩序的统一即正义为根本价值目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述题和主观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述题和主观题论述题三、论述题(备注:参考答案请自行整理)1.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书P28)答: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在统一的物质世界之外,没有任何非物质的存在或非物质的活动。
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方法论意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有助于我们树立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为我们进一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确定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2.论述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中的作用(书P107),论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决定意义。
(书P108)答:①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
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
自然生态平衡对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人士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没有人就没有社会。
②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论述什么是经济全球化(书P227)用相关哲学理论谈如何利用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经济。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世界统一于物质,那么在实践中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该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
正如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从物质和意识、统一性和多样性(或和)辩证关系的高度对世界本质的根本理解,它是指多样的世界万物是有统一性本质的,这个统一性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在时间和空间中有规律地永恒运动着的客观实在。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人们从的高度,从一般和个别关系的角度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也就是说,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包含着两种基本关系,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一般和个别(或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京戏化在人脑中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是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
它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
试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试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一项基本原理,它指出不同物质之间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和属性。
简言之,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相同的基本粒子构成,这些基本粒子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排列方式,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丰富多样的物质世界。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表明了自然界中存在着普遍的物质结构和属性,无论是地球上的物质还是宇宙中的物质,都具有相同的基本组成部分和规律性。
这个原理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性,使得我们能够从局部现象中抽象出普遍规律,从而推理和理解更广泛的现象。
2. 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使得科学家们可以从微观层面解析和理解宏观现象。
通过研究基本粒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可以揭示物质构成的基本机制,从而推导出更丰富的物质世界的规律。
3. 为技术应用提供了支撑: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对于技术应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许多现代技术的发展都基于对基本粒子性质和相互作用的探索和了解。
例如,核能、量子力学和纳米技术等领域的发展,都依赖于对物质微观结构和相互作用的研究。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在于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性、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并为技术应用提供了支撑。
它在物质科学、
物理学和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①世界是统一的世界。
世界的本质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个;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这种一元论哲学同主张物质和精神都是世界本原的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世界统一于物质。
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都是一元论哲学。
但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根源于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存在的基本形式;规律是物质运动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存在的反映。
总之,万物统一于物质。
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物质世界的具体形态无限丰富多样,但本质上是共同的,都统一于物质。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而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静止。
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
而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从根本上讲世界上除了物质,什么都没有。
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
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2)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①这一原理告诉人们,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可以从物质运动中获得解释和说明。
坚持这种观点,就可以有力地批判和抵制一切唯心主义,树立起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②这一原理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性去改造世界,而绝不能从主观想象和本本条文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