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酶 2完成版

合集下载

(教师参考)高中化学 4.3.2 蛋白质 酶 核酸2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教师参考)高中化学 4.3.2 蛋白质 酶 核酸2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精选ppt
10
4、核酸的化学组成
核酸的元素组成:C、H、O、N、P
其中P在各种核酸中的含量比较恒定:
RNA平均含磷量8.9% HOCH2 O OH
HH
DNA平均含磷量9.1% H H
OH OH
核酸的组成:
D-核糖
磷酸
核酸 → 核苷酸 →
核苷 →
核酸的基本单元,核苷酸一个接一 个形成的聚核苷酸链就是核酸精选ppt
4、核酸的化学组成和水解的产物?
精选ppt
7
1、核酸的概

• 核酸是一类
含磷的高分
子化合物,
是由其结构单体 核苷酸通过3′, 5′-的
大分子化合物。
精选ppt
8
2、核酸分类和分布
(1) 核酸的分类 根据核酸的化学组成,分为两类:
核糖核酸(简写为:RNA) 脱氧核糖核酸(简写为: DNA)
HOCH2 O OH HH
H
H
OH H
D-2-脱氧核糖
戊糖
碱基 11
核酸水解
核酸在烯盐酸中可以逐步
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是磷
酸、戊糖和碱基。所以核
酸是由磷酸、戊糖和碱基
通过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

精选ppt
12
【练习】
1、下列过程中,不可逆的C是( )
A.蛋白质的盐析 解
B.酯的水
C.蛋白质C白变性 的水解
2、酶的催化作用特点?
3、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4、酶的应用?
精选ppt
2
1、酶的概念
酶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 应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理解:
(1)酶的来源:
活细胞产生的

2024年苏科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569

2024年苏科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569

2024年苏科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56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微生物的培养基中都必须加入碳源、氮源、无机盐、水及特殊营养物质B. 无菌技术包括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灭菌C. 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pH、氧、渗透压的影响D. 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消毒,以免污染环境2、紫杉醇是红豆杉属植物体内的一种次生代谢物,尤以树皮中含量丰富,具有高抗癌活性。

下图表示工厂化生产紫杉醇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从大量红豆杉属植物树皮中提取紫杉醇会破坏植物资源B. 只能用红豆杉属植物的树皮做外植体才能获得紫杉醇C. 震荡培养利于细胞充分接触营养,增加溶氧串D. 可利用培养的动物细胞来检测紫杉醇抗癌活性3、2018年《细胞》期刊报道,中国科学家率先成功地应用体细胞对灵长类动物进行克隆,获得两只克隆猴——“中中”和“华华”。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中中”和“华华”的获得涉及核移植和胚胎培养的过程B. 克隆猴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与核供体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C. 以雌性和雄性个体细胞作为核供体,得到的两个克隆动物体细胞的常染色体数目相同D. 以雌性和雄性个体细胞作为核供体,得到的两个克隆动物体细胞的性染色体组合不同4、关于纤维素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组分B. 纤维素可被纤维素酶水解成葡萄糖,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C. 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真菌、放线菌,都是通过产生纤维素酶来分解纤维素的D. 牛、羊等草食动物可以合成纤维素酶,从而利用纤维素5、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制作果酒最快捷的途径是先制果醋,再制果酒B. 酿制果酒、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完全相同C. 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D. 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过程都应杜绝微生物的生长繁殖6、CTLA-4 和 PD- 1 均是 T 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能抑制T 细胞激活,或使 T 细胞进入凋亡程序,从而使机体肿瘤细胞免受 T 淋巴细胞攻击。

生物化学第二章核酸化学

生物化学第二章核酸化学

核酸分类及命名规则
核酸可分为DNA和RNA两大类,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基因组DNA、病毒DNA、mRNA、tRNA、 rRNA等。
核酸的命名通常包括种类、来源和特定序列信息,如人类基因组DNA可命名为hgDNA,mRNA可命 名为信使RNA等。
02
DNA结构与性质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 组成,形成右手螺旋结构。
长约21nt的双链RNA,可引导RISC复合物识别并切割靶mRNA,实现基因沉默。
其他小分子RNA
如piRNA、snoRNA等,在基因表达调控、RNA修饰等方面发挥作用。
04
核酸理化性质与分离纯化方法
核酸溶解度和沉淀条件
溶解度
核酸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一般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 剂。其溶解度受温度、pH、离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非同源重组
发生在非同源序列之间的重组过程。这种重 组不依赖于序列之间的相似性,而是通过一 些特殊的蛋白质和酶的作用来实现DNA片 段的连接。非同源重组可能导致基因的重排 和染色体的不稳定,进而对生物体产生遗传 影响。
07
总结与展望
核酸化学领域重要成果回顾
核酸结构与功能研

揭示了DNA双螺旋结构和RNA多 种功能,阐明了遗传信息存储、 传递和表达机制。
05
核酸酶及其作用机制
限制性内切酶和外切酶作用方式
限制性内切酶
识别DNA分子中的特定核苷酸序 列,并在该序列内部进行切割, 产生特定的DNA片段。
外切酶
从DNA或RNA链的末端开始,逐 个水解核苷酸,释放单个的核苷 酸或寡核苷酸。
DNA连接酶在基因工程中应用
连接DNA片段

二代测序需要的酶

二代测序需要的酶

二代测序需要的酶
二代测序是一种高通量测序技术,常用的二代测序方法包括Illumina HiSeq、MiSeq、NextSeq 等。

在这些技术中,常用的酶有以下几种:
1. DNA聚合酶:用于DNA片段的扩增,常见的有Taq DNA聚合酶、Pfu DNA聚合酶等。

2. DNA连接酶(DNA Ligase):用于连接不同DNA片段,并形成连续的DNA链。

3. 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主要用于RNA的逆转录反应,将RNA模板转录成对应的cDNA。

4. 核酸修复酶:对DNA片段进行修复,填充断裂、消除非特异性连接等。

5. 核酸切割酶(Restriction Enzymes):用于对DNA片段进行限制性切割,在建立文库或者特定片段提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6. 脱氧核苷酸三磷酸酶(Deoxyribonucleotide Triphosphates, dNTPs):提供四种脱氧核苷酸单体,作为DNA合成的原料。

这些酶在二代测序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帮助实现DNA或RNA
的扩增、连接、修复以及合成等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实验步骤和所需酶的种类可能会根据测序平台、操作流程和实验目的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关于核酸的酶促降解课件

关于核酸的酶促降解课件

二、核酸酶
2、核酸酶的功能
生物体内的核酸酶负责细胞内外催化核 酸的降解
参与DNA的合成与修复及RNA合成后的剪接等重要基 因复制和基因表达过程
负责清除多余的、结构和功能异常的核酸,同时也可 以清除侵入细胞的外源性核酸
在消化液中降解食物中的核酸以利吸收 体外重组DNA技术中的重要工具酶
第二节 核苷酸的降解
嘌呤碱的最终 代谢产物
(人、猿、鸟)
(非灵长类哺乳动物) (硬骨鱼)
(鱼类、两栖类) (低等动物)
痛风症
痛风症患者由于体内嘌呤核 苷酸分解代谢异常,可致血中尿 酸水平升高,以尿酸钠晶体沉积 于软骨、关节、软组织及肾脏, 临床上表现为皮下结节,关节疼 痛等。
三、嘧啶的分解代谢
嘧啶核苷酸的结构
三、嘧啶的分解代谢
核苷酸酶
嘧啶核苷酸
核苷
PPi
1-磷酸核糖
核苷磷酸化酶
嘧啶碱
还原反应
开环
脱氨氧化
还原反应
开环
嘧啶核苷酸
核苷酸酶 嘧啶核苷
核苷酶
嘧啶
NH2
C
N
CH
C
CH
O
N H
胞嘧啶
NH3 HN
O NADPH+H+
C
CH
C
CH
O
N H
尿嘧啶
O NADP+
C
HN
CH2
C O
N H
CH2
H2O
O
β-丙氨酸
CO2+NH3
AMP
GMP
IMP生成总反应过程
2)AMP和GMP的生成
①腺苷酸代琥珀酸合成酶 ③IMP脱氢酶 ②腺苷酸代琥珀酸裂解酶 ④GMP合成酶

核酶和抗体酶2

核酶和抗体酶2

内含子


5'外显子
5'
U pA
3'外显子
G pU
3'

第一次转酯反应

pG-OH

pGpA
的 5'
UOH
G pU
3'


第二次转酯反应

5' pGpA

5'
U pU
3'
GOH 3'
I类内含子催化其他RNA分子 反应的几种类型
1、转核苷酸作用
2CpCpCpCpC CpCpCpCpCpC+CpCpCpC
• 这两个位点对于剪接是十分重要的,一旦发 生突变无论在体内还是在体外,会抑制剪接。
• 此法则几乎适合于所有真核生物的核基因, 这意味着它们切除内含子的机制是相同的, 但不适用于Ⅰ类内含子。
RNA的催化功能
• 核酶首先是美国 Colorado 大学Cech在研 究四膜虫rRNA剪接机制时发现的。
–一方面证明了四膜虫rRNA的剪接机制; –另一方面证明了L-19 分子的催化活性。
四膜虫rRNA内含子 ---Ⅰ型内含子
I型内含子的结构特点
1、拼接点序列为 5U··· ···G3
2、中部核心结构 3、内部引导序列 4、剪接通过转酯反应进行
引导序列
保守序列 G结合位点
剪接部位
Ⅰ型内含子二级结构通式
内部引导序列
• 内含子中可与外显子配对的序列称为内部引导序列 • 其作用是决定剪接的专一性。
+ 外显子1 外显子2 内含子1
•剪接产物通过凝胶电泳见到: rRNA前体 + + + + 核抽取物 - + - + GTP - + + -

化学核酸酶Cu(phen)2+的作用机制

化学核酸酶Cu(phen)2+的作用机制

(1) 剪切仅发生在DNA的C1 '位置
Chen等指出: 1,2–脱氢核苷在剪切条件下十分稳定 提出:经过[Cu(phen)2]+催化2–脱氧核糖内酯的β–消 除反应机制(途径b)
Chen T,Greenberg M. Model Studies Indicate That Copper Phenanthroline Induces Direct Strand Breaks via β-Elimination of the 2′Deoxyribonolactone Intermediate Observed in Enediyne Mediated DNA Damage. J. Am. Chem. Soc., 1998, 120:3815
⎯⎯→
1e−1
(phen)2Cu+
提出4步反应机制: (1)[Cu(phen)2]2+被还原为[Cu(phen)2]+ 。 (2)[Cu(phen)2]+与DNA发生可逆反应结合成非共价 的中间体。 (3)H2O2将中间体中的铜离子氧化为含铜–氧结构的 活性中间物X(其中的铜可能有+2和+3 两种氧化 态)。 (4)X攻击DNA,引起DNA链断裂。
化学核酸酶[Cu(phen)2]+
• 核酸是生命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核酸的断裂和 基因重组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的核心技术,而对 DNA的定位断裂是该技术的关键。 • 生物体内的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仅为4~8个 核苷酸,并且剪切位点的数目有限。
化学核酸酶——化学合成的DNA定位断裂工具 •是一类人工设计、合成的能够定位断裂DNA或RNA的一 类新型非酶断裂工具,既有限制性内切酶的高度专一性, 又能在人们预先设计任何位点断裂DNA,因此可用于基因 分离、DNA定位诱变、蛋白质和DNA的印迹试剂、核酸 序列确定、复制起始位点的识别、肿瘤基因治疗和新的化 学治疗试剂等领域。

蛋白质化学RNA聚合酶Ⅱ作业

蛋白质化学RNA聚合酶Ⅱ作业


Binding of a ribonucleoside triphosphate to an RNA polymerase II transcribing complex, with base pairing to the template DNA, was reveal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Binding of a mismatched nucleoside triphosphate was also detected, but in an adjacent site, inverted with respect to the correctly paired nucleotide.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a two-step mechanism of nucleotide selection, with initial binding to an entry (E) site beneath the active center in an inverted orientation, followed by rotation into the nucleotide addition (A) site for pairing with the template DNA. This mechanism is unrelated to that of single subunit RNA polymerases and so defines a new paradigm for the large, multisubunit enzymes. Additional findings from these studies include a third nucleotide binding site that may define the length of backtracked RNA; DNA double helix unwinding in advance of the polymerase active center; and extension of the diffraction limit of RNA polymerase II crystals to 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应化(1)丁玲 100604108
主要内容
• • • • • 核酸酶的定义 核酸酶的基本信息 核酸酶的发展历史 核酸酶的应用 核酸酶和蛋白酶区别
核酸酶(nuclease)
核酸酶属EC 3.1.-酶类。催化核酸酯键的水 解。具有糖特异性的核酸酶,指核糖核酸酶或脱 氧核糖核酸酶;根据切断的位置不同分为核酸内 切酶和核酸外切酶。其中核酸内切酶在核酸内部 切断核酸链,而5′-和3′-外切核酸酶则从5′端和3′端 切除核苷酸残基。除此外,某些核酸酶具有双链 或单链核酸的底物特异性。
5′-和3′-是什么?

核酸酶用来分解核酸,核酸分解的第一步是水解核 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不同来源的核酸酶,其专一性、 作用方式都有所不同。有些核酸酶只能作用于RNA,称为 核糖核酸酶(RNase),有些核酸酶只能作用于DNA,称 为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有些核酸酶专一性较低, 既能作用于RNA也能作用于DNA,因此统称为核酸酶 nuclease)。
国际系统分类法及酶的编号
(1)国际酶学委员会( Enzyme Commision )根据各种 酶所催化反应的类型,把酶分为6大类,即氧化还原酶类、 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合酶类、异构酶类和连接酶类。 分别用1、2、3、4、5、6来表示。 (2)再根据底物中被作用的基团或键的特点将每一大 类分为若干个亚类,每一个亚类又按顺序编成1、2、3、 4……等数字。每一个亚类可再分为亚亚类,仍用1、2、3、 4……编号。每一个酶的分类编号由4个数字组成,数字之 间由“.”隔开。 第一个数字指明该酶属于6大类中的哪一类;第二个 数字指出该酶属于那一个亚类;第三个数字指出该酶属于 那一个亚亚类;第四个数字则表明该酶在亚亚类中的排号。 编号之前冠以EC。
• 核酸酶根据水解的位置不同分为两大类:
核Hale Waihona Puke 外切酶核酸内切酶一、核酸外切酶
• 有些核酸酶能从DNA或RNA链的一端逐个水 解下单核苷酸,所以称为核酸外切酶。只作用于 DNA的核酸外切酶称为脱氧核糖核酸外切酶,只 作用于RNA的核酸外切酶称为核糖核酸外切酶; 也有一些核酸外切酶可以作用于DNA或RNA。核 酸外切酶从3′端开始逐个水解核苷酸,称为3′→5′ 外切酶,例如,蛇毒磷酸二酯酶即是一种3′→5′外 切酶,水解产物为5′核苷酸;核酸外切酶从5′端开 始逐个水解核苷酸,称为5′→3′外切酶,例如:牛 脾磷酸二酯酶即是一种5′→3′外切酶,水解产物为 3′核苷酸。
应用
• 一、核酸酶是用于降解核酸的。
作用于RNA的内切酶 牛胰核糖核酸酶(RNase)、核糖核 酸酶T1(RNaseT1)、 核糖核酸酶 U2(RNaseU2)、 多头绒孢菌核糖 核酸酶1。 牛胰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I) 牛脾脱氧核糖核酸酶 (DNaseII) 另外存在一些限制性内切酶(来 自于细菌,用于基因工程)。 牛脾磷酸二酯酶(SPDase) 蛇毒 磷酸二酯酶(VPDase)
作用于DNA的内切酶
同时作用于RNA和DNA 的外切酶


• 二、用于基因工程的“基因剪刀”。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研究和应用发展很快, 目前已提纯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有100多种, 许多已成为基因工程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工 具酶。
核酸酶和蛋白酶区别
• • • • 一、作用的底物不同 核酸酶作用于核酸,蛋白酶作用于蛋白质。 二、反应 核酸酶一般用于水解反应,蛋白酶用于催 化氧化、还原以及水解反应。
二、核酸内切酶
• 核酸内切酶催化水解多为核苷酸内部的磷酸 二酯键。有些核酸内切酶仅水解5′磷酸二酯键, 把磷酸基团留在3′位置上,称为5′-内切酶;而有 些仅水解3′-磷酸二酯键,把磷酸基团留在5′位置 上,称为3′-内切酶。还有一些核酸内切酶对磷酸 酯键一侧的碱基有专一要求,例如胰脏核糖核酸 酶(RNaseA)即是一种高度专一性核酸内切酶, 它作用于嘧啶核苷酸的C′3上的磷酸根和相邻核苷 酸的C′5之间的键,产物为3′嘧啶单核苷酸或以3′ 嘧啶核苷酸结尾的低聚核苷酸。

20世纪70年代,在细菌中陆续发现了一类核酸内切酶,能专一性 地识别并水解双链DNA上的特异核苷酸顺序,称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简称限制酶)。当外源DNA侵入细菌后, 限制性内切酶可将其水解切成片段,从而限制了外源DNA在细菌细胞 内的表达,而细菌本身的DNA由于在该特异核苷酸顺序处被甲基化酶 修饰,不被水解,从而得到保护。 • 近年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研究和应用发展很快,目前已提纯 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有100多种,许多已成为基因工程研究中必不可 少的工具酶。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被分成三种类型。Ⅰ型和Ⅲ型限制酶水解 DNA需要消耗ATP,全酶中的部分亚基有通过在特殊碱基上补加甲基 基团对DNA进行化学修饰的活性。Ⅰ型和Ⅲ型酶具有限制和修饰两种 作用,而特异性弱,切割位点的序列不固定,不已知,不宜用于基因 克隆中。Ⅱ型限制酶水解DNA不需要ATP也不以甲基化或其它方式修 饰DNA,能在所识别的特殊核苷酸顺序内或附近切割DNA。因此,被 广泛用于DNA分子克隆和序列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