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种植

合集下载

吴茱萸高产栽培技术

吴茱萸高产栽培技术

吴茱萸高产栽培技术吴茱萸,别名吴萸、吴榆、米辣子、茶辣、臭包子等。

为芸香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

以果实入药,有温中散寒、燥湿、疏肝、止呕、止痛之功效。

主治胃脘冷痛、恶心呕吐、泛酸嗳气、腹泻、痛经、胁痛、疝痛、脚气痛、蛲虫痛等症。

外用治湿疹、口腔、高血压病。

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浙江、湖南、安徽、广西等省区。

形态特征1、吴茱萸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高3-10米。

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椭圆形至卵形,全缘或有不明显钝锯齿,两面均被淡黄褐色长柔毛,脉上尤多,有明显的油点。

花甚小,黄白色,单性,雌雄异株,集成顶生的聚伞状圆锥花序;花轴粗壮,密被黄褐色长柔毛,花轴基部有小叶片状对生苞片2枚;萼片5,广卵形;花瓣5;雄花具5雄蕊;退化子房先端4-5裂;雌花的花瓣较雄花瓣大,子房上位,长圆形,心皮通常5,花后增宽成扁圆形,有粗大的油腺点,花柱短粗,柱头先端4-5浅裂。

蒴果扁球形,成熟时裂开成5个果瓣,呈果状,紫红色,表面有粗大油脂点,每分果有种子1粒,黑色,有光泽。

2、石虎与正种极相似。

但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

小叶3-11,叶片较狭,长圆形至狭披针形,先端渐长或渐尖,各小叶片相距较疏远,侧脉较明显,全缘,两面密被柔毛,脉上最密,油腺粗大。

花序轴常被淡黄色或无色的长柔毛。

成熟果序不及正种密集。

种子带蓝黑色。

一、生长习性吴茱萸喜温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沙土或油砂土为好。

重粘土,盐碱地、低洼地,不宜种植。

二、整地与施肥选地势高、排水好的田块,精耕细作。

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50公斤。

然后做成1.5米宽的高畦,等待播种。

三、播种吴茱萸以扦插育苗,移栽繁殖为主,也可分根、分蘖繁殖。

播种期为春播。

育苗选一年生发育充实,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剪成20~25厘米的插穗,每段幼芽3~4个。

下端剪成耳形斜面。

然后,用500 p p m 的ABT生根粉液浸斜面10秒钟。

种植吴茱萸规格是多少

种植吴茱萸规格是多少

种植吴茱萸规格是多少吴茱萸(学名:Euonymus fortunei)是一种常绿藤本植物,原产于我国南部和长江流域一带。

它具有枝条具五棱,叶片互生,花小而绿,果实橙红鲜艳,很受人们喜爱。

下面将从吴茱萸生长环境、生长习性、基本特征等方面为大家介绍其规格。

吴茱萸的生长环境:吴茱萸对光照要求适中,喜欢处于半阴或半阳的环境。

夏季高温时,需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

对土壤要求不严,可以生长在沙质土壤、壤土和黏土土壤中,只要有适宜的排水条件即可。

耐寒抗病虫害,对环境适应能力强。

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生长。

吴茱萸的生长习性:吴茱萸生长迅速,能够蔓延到地面上,并且可以爬行至较高的地方。

它的枝条具五棱,有比较强的攀附性,可以沿墙壁或其他植物攀爬。

吴茱萸对剪枝的适应性强,可以进行短期和长期的修剪,能够按照所需形状进行创作。

因此,在园林绿化中,可以进行修剪造型,打造各种美观形状。

吴茱萸的基本特征:吴茱萸的叶片互生,为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叶片革质而有光泽,边缘有锯齿状的细齿。

夏季叶片为深绿色,秋季叶片变为红色或紫红色,色彩鲜艳美丽。

吴茱萸的花期在夏季,花小而黄绿色,形成聚伞花序。

果实成熟后为橙红色,果型独特,形似小苹果,也是吴茱萸的亮点之一。

吴茱萸的规格:吴茱萸的规格根据不同的生长环境和处理方式有所差异。

一般情况下,吴茱萸可以生长为高度约1米到1.5米,并且很容易形成丛林。

在园林造景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剪和塑形,形成各种规格的吴茱萸树。

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吴茱萸可以达到高度约2米左右,并且可以提供较好的遮荫作用。

此外,吴茱萸的树冠一般较为疏松,叶片茂密,整体观感非常好。

总结:吴茱萸是一种常见的园林绿化植物,其规格根据生长环境和处理方式有所差异。

一般情况下,吴茱萸可以生长为高度约1米到1.5米,可以进行修剪和塑形,形成各种规格的吴茱萸树。

经过较长时间的生长,吴茱萸可以达到高度约2米,并且可以提供较好的遮荫作用。

吴茱萸的栽培技术

吴茱萸的栽培技术

吴茱萸的栽培技术吴茱萸是传统中药的一种。

其外观略似枸杞,但味道苦涩、气味奇特。

吴茱萸的药性较为复杂,可以袪痰止咳、健脾开胃、温阳补肾等,因此备受中医爱好者的欢迎。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吴茱萸的栽培技术,希望对各位种植者们有所帮助。

首先,吴茱萸并非适合在所有地区种植。

它只能在温暖湿润的气候中生长,并且被广泛种植于中国南方的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

在这些地区,温度一般在20-30℃之间,相对湿度在60%-80%左右。

若气温过低或太高,则会极大地影响吴茱萸的生长。

其次,吴茱萸的生长环境也需要特殊关注。

它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含水量适中、pH值在酸性至微酸范围内。

在土壤肥沃度方面,可以加入腐熟的有机肥料、石灰、钾肥等来提高他的养分含量。

为了避免吴茱萸生长受阻,需在长势稳定后即时除草,避免杂草对其田地产生的影响。

再次,吴茱萸的栽培时间也需要特别注意。

它的生长周期一般为2-3年,因此其种子在春季播种,而幼苗在秋季移栽。

其苗木的移栽指生长趋势上升,不繁枝不结实时需要移栽到大约1-2岁时。

这样,质量比较优良。

其中,需要在移栽过程中据以去除弱枝和侧枝。

这有助于吴茱萸的养分分配,并且促进其生长。

最后,吴茱萸的养护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它的养护工作主要包括防虫害、病害、营养管理、调节湿度、修枝提花等。

通过定期病虫害防治、定期施肥、精心修枝、定期灌溉等方式,能够提高吴茱萸的栽培水平,保证其顺利生长,长成高质量的吴茱萸。

总之,吴茱萸的种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同时也需要给予充分的关爱以保证其生长过程和品质。

希望以上分享能够对爱好中药种植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吴茱萸种植技术

吴茱萸种植技术

吴茱萸种植技术吴茱萸(学名:Eucalyptus globulus)是一种常绿的乔木植物,原产于澳大利亚,目前在世界各地的温暖地区都有种植。

吴茱萸以其高产量、高质量的木材和广泛的用途而受到广泛关注。

下面我将介绍吴茱萸种植的基本技术。

首先,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是种植吴茱萸的关键。

吴茱萸喜欢阳光充足和潮湿的环境,不耐寒冷和干旱。

最适宜的气温范围是15-25摄氏度,最低气温不得低于5摄氏度。

土壤方面,吴茱萸适应性强,但最好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土壤pH值宜为5.5-7.0之间。

其次,选取健康的种苗是成功种植吴茱萸的关键。

种植吴茱萸可以通过种子或扦插繁殖。

如果选择用种子繁殖,一般在春季进行。

事先用沸水煮杀种子表面的细菌,然后将种子浸泡在冷水中24小时,加速发芽。

在播种前,种子要进行预发芽处理,以提高发芽率。

扦插则可以在生长季节进行,选择直观、无病虫害的枝条。

然后是种植技术。

首先是种植的季节选择。

最好在早春或秋季进行,这样有利于吴茱萸苗木的生长。

种植前,应确保土壤湿润,并进行耕作和施肥。

对于大规模种植,可以使用机械化的耕作设备,同时根据土壤情况适量施入基础化肥。

之后根据实际情况灌水,并及时保湿。

吴茱萸对土壤湿度要求较高,但也不能过湿,以免造成病虫害。

在幼苗管理方面,要注意对吴茱萸进行疏松、松土。

同时根据需要进行修剪,保持苗木的形态和生长受损。

此外,还应定期清除杂草和病虫害,以防止幼苗受到侵害。

在吴茱萸的病虫害防治方面,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

常见的病虫害有吴茱萸锈病、真菌感染等。

防治病虫害时,应及时发现,分析病虫害种类,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

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

最后是吴茱萸的采收和加工。

吴茱萸主要用于木材、药材和精油的生产。

通常,吴茱萸木材在树龄20-30年左右时可用于采伐。

采伐后的木材要进行充分干燥和去皮处理,以提高木材的品质。

对于药材和精油的生产,需要将吴茱萸的叶片进行提取和精炼,得到有效成分。

吴茱萸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吴茱萸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吴茱萸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介绍如下:
1.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吴茱萸喜欢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
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

2.土壤准备: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充分耕翻和松土,同时添加
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保水能力。

3.种子处理:吴茱萸的种子具有较硬的外壳,可以将种子浸泡在
温水中24小时,以促进发芽。

4.播种与育苗:在春季或秋季选择时间适宜的时候进行播种,将
种子撒在育苗盘或育苗床上,覆盖薄层土壤,保持土壤湿润,一般需要10-15天左右发芽。

5.移栽与定植:当吴茱萸苗长到3-4片真叶时,可以进行移栽和
定植,将苗木轻轻取出,注意保护其嫩根,栽植到预先准备好的坑穴中,保持适当的株距和行距。

6.浇水与保湿:吴茱萸喜欢湿润的环境,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避免积水。

7.施肥与管理:在生长季节,定期施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促
进植株生长和发育。

及时清除杂草,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

8.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吴茱萸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
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

9.剪枝与整形:在植株生长期间,可以进行适当的修剪和整形,
促进树形美观,增加产量和质量。

10.收获与储存:吴茱萸一般在秋季成熟,果实呈红色,果皮有光
泽,果实成熟后及时收获,可以晾晒或进行烘干,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

吴茱萸种植效益分析,种植一亩吴茱萸能收入多少钱?

吴茱萸种植效益分析,种植一亩吴茱萸能收入多少钱?

吴茱萸种植效益分析,种植⼀亩吴茱萸能收⼊多少钱?种植吴茱萸赚钱吗?吴茱萸种植效益分析。

吴茱萸,是⼤宗常⽤药材品种。

以果实⼊药,具有温中散寒、开郁⽌痛、降逆⽌呕等功效。

种植吴茱萸对⼟壤要求不严。

低⼭地、丘陵地、向阳坡地及房前屋后、⽥边地头均可栽培⽣长。

以⼟层深厚、肥沃、排⽔良好的微酸性⾄中性壤⼟为宜。

⼀般正常情况下,吴茱萸⼀亩地栽种110棵,盛产期亩产基本在100公⽄⼲品。

按每公⽄价格30元计算,其亩效益在3000元。

除去农药、肥料、⼈⼯采摘等成本费⽤每亩纯利润在3000元以上。

由于吴茱萸种植周期长达四五年才能盛果,经济效益不如脐橙、柑桔等经济作物。

不少种植户砍伐树⽊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虽然近⼏年当地政府⿎励种植,但是⽽⽼产区⼜因病⾍危害和砍伐等原因种植⾯积萎缩。

吴茱萸的栽培⽅法种植时间吴茱萸冬、春两季均可进⾏栽植。

在整好的⼟地上.按株⾏距2⽶)G⽶.挖⽳深5∞ 60厘⽶、直径50厘⽶的栽培坑,坑内施⼊⼟杂肥1∞15千克作底肥。

每坑栽l 株侮- 667平⽅⽶栽110株1.栽后覆⼟⾄坑深⼀半时,将苗向上提⼀下。

使根部舒展,然后填平⼟壤,压紧后浇透定根⽔即可。

⽥间管理除草与追肥。

定植后保持⼟壤湿润。

早春萌发前,追施⼀次腐熟稀薄⼈粪尿,促使春梢⽣长。

⼀般2年⽣树每株施10千克左右,在离根际40厘⽶处开环状浅沟施⼊,施后覆⼟。

6—7⽉开花结果前及⽴秋节后,各施⼀次速效氮肥。

配合施⼊磷钾肥,以利坐果。

果实采收后结合清园。

再增施⼀次农家肥和草⽊灰.培⼟过冬。

整形修剪。

第⼀年在离地⾯80厘⽶处.选留3~4根不同⽅向的健壮枝条,培育成第⼀层主枝.中⼼主枝任其向上⽣长。

第2年再在第⼀层主枝上60厘⽶处.选留2~3根枝条培育为第⼆层主枝。

第3年再在第⼆层主枝上50厘⽶处选留1~2根枝条培育成第三层主枝。

各层主枝于每年落叶后或早春萌发前.剪去顶⼼,促其多分枝,扩⼤树冠。

提⾼结果⾯积。

同时将重叠枝、细弱枝、病⾍枝及过密枝条进⾏剪除。

吴茱萸种植河南

吴茱萸种植河南

吴茱萸种植河南吴茱萸(学名:Elaeagnus pungens Thunb.)是一种常见的落叶灌木,属于红果科吴茱萸属。

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其中在河南省吴茱萸的种植较为常见。

河南省地处中国中部,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吴茱萸在河南省适宜的生长环境中能够很好地生长和繁衍。

以下是关于吴茱萸种植在河南的一些详细介绍:1. 土壤要求:吴茱萸适应性较强,能够适应多种土壤,但对土壤要求松软、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较为适宜。

河南省的土壤类型较多,其中黄土壤、沙壤土等适合吴茱萸的生长。

2. 气候要求:吴茱萸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温度为5-30摄氏度。

河南省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冬季较冷,夏季较热,降水较充分,一般符合吴茱萸的生长要求。

3. 种植方式:吴茱萸种植可以通过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进行。

播种期一般选择在春季3-4月份,将种子均匀撒在培育盆或苗床上,稍微覆盖一些薄土。

扦插期一般选择在秋季9-10月份,选择健康的侧枝或茎段,插入育苗土中,保持湿润即可。

4. 管理要点:吴茱萸是一种相对耐旱、耐贫瘠的植物,但刚种植时需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幼苗失水。

成苗后每周浇水2-3次,保持适度的湿润度。

在生长期间,适量施肥有助于植株生长,可选择有机肥或氮、磷、钾等复合肥进行施用。

修剪主要在春季进行,剪去枯枝、病枝,有助于植株的疏通和更新。

5. 病虫害防治:吴茱萸在河南省的种植中较少受到严重的病虫害侵袭。

常见的病害有锈病、霜霉病等,可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常见的虫害有吴茱萸食心虫、吴茱萸天牛等,可选择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吴茱萸是一种既具有观赏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在河南省的种植中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在河南省的农户中,吴茱萸种植可以作为一种农业经济的补充,提供一些额外的收入。

同时,吴茱萸的红色果实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用于提取食用油、制作果酱等食品加工。

总的来说,吴茱萸在河南省的种植中具备较好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

吴茱萸种植技术

吴茱萸种植技术

吴茱萸种植技术吴茱萸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它有很多别称,诸如茱萸子,漆辣子,米辣子等,属于芸香科的小灌木。

吴茱萸植株高2-5米,果实红褐色,团簇紧凑,呈五瓣扁圆形状,内有黑色油亮种子一枚,花开黄白色,果实加工后可以入药,具有温中散寒,解郁等功效,还有止痛的作用呢。

我国的湖北,四川等地是吴茱萸的主要产区。

随着中药材需求的加大,吴茱萸的种植也逐渐广泛起来,在长江以南的山区等地多有种植。

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吴茱萸的种植技术。

选地整地吴茱萸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的特点,喜欢充足的光照,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最适合生长。

种植的地方可以选择向阳的山地,山坡等。

要求土层深厚,有肥力,周围便于排水,砂质土壤最适合种植。

选好的土地,提前撒上基肥深翻30厘米,均匀混合疏松细耕,然后起垄作1-1.5米的宽畦,畦上耙平,使土壤平整细致。

播种育苗种子播种一般在4月份前后。

首先,在畦上开4厘米左右深度的浅沟,把种子撒播到沟内,浇水覆土,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20-30天左右种子就会萌发,长出幼苗。

幼苗长到35厘米左右就可以进行定植了。

日常管理吴茱萸定植后需要2#8211;3年左右的时间才会开花结果,3年后才算成树。

日常管理的好,结果期可长达30年之久。

1.浇水施肥:幼苗到成树期,要适量浇水追肥。

每年追肥可分为春秋两次,春季在4月份左右追肥,地下根茎吸收土壤的营养促进植株生长,秋季在11月份左右,为植株提供充足的养分越冬。

追肥可以采用穴施的方式,在植株根茎周围挖穴,每株施入复合肥200克左右。

2.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可以避免杂草争肥争水,还可以疏松土表,促进植株吸收土壤里面的养分,有利于植株更好的生长。

3.修整枝叶:修剪枝叶可以促进侧枝的生长,使植株长势旺盛。

幼苗长到1-2米,应抹去顶梢,促进侧枝生长,等侧枝长成健壮的主枝,来年再进行抹梢,留取3-4个侧枝生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
吴茱萸分大花吴茱萸、中花吴茱萸和小花吴茱萸等几个品种,以中花吴茱萸的市场销量为最佳,且大多出口东南亚一带,吴茱萸做香味也有一部分。

目前市场上以中花走销为主,故种中花品种为宜。

其次是小花吴茱萸。

因大花吴茱萸的果实颗粒比较大,消费市场不太接受,药性比中、小花吴茱萸稍差,因此其商品价和苗价相对比较低。

吴茱萸因前几年生产发展不平衡,近两年供需矛盾突出,故使商品价格直线上升,每公斤反弹已达35-38元左右。

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开始,中成药麝香虎骨膏配料用量年年上升,形成货少价昂之势。

分布于广东、广西、江西、贵州、云南、四川、陕西、湖南、湖北、安徽、福建及浙江等地,中性、微咸性或微酸性的土壤都能生长,一般要定值2-3年以后才能采收果实,管理得当株产干果一般2-3公斤以上,每667平方米(1亩)产200-300公斤左右,少量栽植当年可少量挂果,3 -4年进入盛果期。

管理粗放,且周期不是很长。

一、项目背景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的干燥将近成熟果实,又名吴萸、吴萸子、淡吴萸、吴芋、吴于、吴椒、棍子、苯榝、榝子、搅子、樾子、椒子、茱萸子、荣子、辣子、漆辣子、米辣子、伏辣子、臭辣子、气辣子、茶辣子、石虎子、曲药子、疏毛吴茱萸、储油子、毛脉吴茱萸、纯幽子、臭泡子、左力等。

二、市场分析
吴茱萸为常用温里药,具温中散寒、开郁止痛之功效。

长用
于治疗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胱腹冷痛、胃冷吐酸、脚气水肿等症,外治口舌生疮。

吴茱萸内服多用于治疗寒湿之证、肠胃疾病等,亦可用于高血压、心绞痛、胆心综合征、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性肝损害、神经性吸气、排尿性晕厥、口腔病、高血压、阳痿早泄、慢性前列腺炎、虚寒性胃痛、腮腺炎、泄泻、麻痹性肠梗阴、小儿消化不良等。

远销两广、港澳、苏联、日本、韩国、东德、西德、东南亚、南洋群岛、俄罗斯及东欧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欢迎。

三、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项目所在地为著名四大药都之一的樟树市昌付镇,昌付镇种植吴茱萸的历史悠久,中花品种为当地独有,当地农民非常熟悉种植、采收技术,也具有较高的种植吴茱萸的积极性,他们将积极参与配合项目实施;市、县、乡都有吴茱萸专业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长期在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和科技推广,具有丰富的吴茱萸种植经验,种植技术及管理水平较高,可为吴茱萸种植提供技术保障。

国家、省、市对吴茱萸种植项目都有扶持资金或补助经费,对种植吴茱萸所得收入按照税法规定享受农业产业化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各县、乡均把吴茱萸种植作为招商项目给予扶持和税费减免。

四、项目投入概算
一、第一年:
项目用地租赁费:30-60元/亩/年×500亩=1.5-3万元;
1、清山费:30元/亩×500亩=1.5万元;
2、人工种植费:0.2元/株×(500亩×111株) =1.11万元;
3、亩木费:500亩×111株×12元/株)=66.6万元;
4、管理费:10元/亩×500亩=0.5万元(除草);
项目总概算为:71.2万元。

亩投资:依所栽苗木品质而定:71.2万÷500亩=1424元/亩
第二年后:年管理费:10-20元/亩/年(除草/杀虫);
五、项目收益分析
吴茱萸种植2年后可投产,3 - 4年后进入丰产期(正常情况下丰产期可达20—50年,每株可产吴萸籽(干品)2-3公斤,亩产200-300公斤,以目前市场每公斤38元/公斤计算,每亩可收入7600-11400元,扣除各种生产成本及人工采摘等费用约500元/亩,每亩可获利
7100-10900元,500亩吴茱萸地每年可实现净产值355-545万元,管理得当,如丰产期以15-20年计,则至少可获利5-8千万元。

吴茱萸进入丰产期后,每亩平均可获纯利近8000元左右(根据各地工价及地价),投资回收期3-4年。

六、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该项目优点是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高且收益稳定,投资等综合风险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兼具,属政府重点扶持项目,优点是投资回收周期相对较短,管理简便,适于长线投资,资金投入量少,可考虑逐步扩大种植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