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型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对比分析_余健华
二甲双胍不同剂型区别比较

二甲双胍不同剂型区别比较一、二甲双胍的作用二、二甲双胍常见剂型三、不同剂型二甲双胍的区别四、不同剂型二甲双胍的用法五、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六、服用二甲双胍注意事项一、二甲双胍的作用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在国内外多个治疗指南中被列为一线降糖药物。
该药物降糖作用确切、低血糖风险小、价格较低,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降糖药物之一。
近年来二甲双胍被研究发现的新功效已达10余种,在抗炎、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改善肠道菌群、治疗部分自闭症、逆转肺纤维化、协助戒烟、逆转认知障碍等临床前研究中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二甲双胍属双胍类降血糖药,可减少肝脏葡萄糖的合成及肠道葡萄糖吸收,可帮助糖尿病患者充分利用内源性胰岛素,降低空腹及餐后高血糖。
一般用于治疗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
二、二甲双胍常见剂型临床上为了达到不同的治疗目标和更佳的治疗效果,同时可以让患者使用方便、易于接受,研制出了不同剂型的二甲双胍。
目前,国内外主要有单一成分的普通片、缓释片、肠溶片或胶囊及二甲双胍与其他类口服降糖药(如磺脲类药物或DPP-4抑制剂)组成的复方制剂。
1单一成分的二甲双胍普通片(250mg/片、500mg/片或850mg/片) 2二甲双胍缓释片或二甲双胍缓释胶囊,每片/胶囊500毫克3二甲双胍肠溶片或二甲双胍肠溶胶囊(250mg/片或250mg/胶囊) 4二甲双胍与其他类口服降糖药(如磺脲类药物或DPP-4抑制剂)组成的复方制剂三、不同剂型二甲双胍的区别不同剂型的二甲双胍主要区别在于给药后溶出释放方式不同,普通片剂在胃内崩解释放;肠溶片和胶囊在肠道崩解释放;缓释片和缓释胶囊在胃肠道内缓慢溶出、释放。
相对于普通片剂而言,缓释制剂一天一次可能具有更好的胃肠道耐受性,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研究显示,等剂量二甲双胍缓释片1次/d与普通片2次/d或3次/d降低HbA1c能力相当。
四、不同剂型二甲双胍的用法普通片二甲双胍普通片服用后,会在胃内快速崩解释放起效。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目的:比较二甲双胍缓释片与格华止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口服格华止;观察组50例,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
治疗8周后评价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对不良事件、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的分析,评价其安全性。
结果:100例完成了试验。
药物治疗8周后,两组的空腹血糖水平相似;餐后2h血糖用药前后比较格华止组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HbA1c两组均有下降,且降低HbA1c的作用相似(P=0.72)。
结论:国产二甲双胍缓释片和格华止在为期8周的研究中临床疗效可比有相同的降糖作用。
标签: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华止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卜可)与格华止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35-75岁,男女不限。
体质指数(BMI)19~35 kg/m;无严重心、肝、肾疾病;育龄妇女有避孕措施。
有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入选并参加随机分组,观察8周。
1.2方法对照组50例,口服格华止,每次500mg,每日3次;观察组50例,口服卜可(北京万辉双鹤药业),每次1500mg,每晚一次。
固定剂量,观察8周。
1.3检测指标给药前(0周)及给药后(8周)行标准餐(含75g面饼的方便面)检查,并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1h及餐后2 h血糖(2hPG),同时测定血浆胰岛素水平及生化指标等检查。
在0周及8周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
通过对不良事件、生命体征、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的分析,评价其安全性。
1.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元±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Student-t检验,对于非正态分布资料(如胰岛素)取自然对数后进行比较及中位数比较。
2结果(见表1)表1 患者治療前、治疗后8周FPG比较(x±s)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pa值pb值FPG(mmol/L)格华止 50 6.8±1.3 6.6±1.0 0.18 0.16二甲双胍缓释片50 6.9±1.2 6.7±1.3 0.192hPG(mmol/L)格华止 50 10.1±2.7 9.9±2.5 0.25 0.01二甲双胍缓释片50 10.0±3.2 10.0±3.0 0.002HbAlc(%)格华止 50 6.6±0.8 6.0±0.9 0.002 0.41二甲双胍缓释片50 6.6±1.2 6.3±0.7 0.02注:a为治疗前后自身比较;b为治疗前后组间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体重较前均有下降格华止:72kg±11 kg or 72kg±11 kg,P:0.000;二甲双胍缓释片:71kg±10kg or 70kg±10 kg,P<0.01,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
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与二甲双胍单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与二甲双胍单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目的:比較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与二甲双胍单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组(单药治疗组),每组36例。
联合治疗组给予米格列醇片和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单药治疗组仅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
两组均连续用药12周。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体质指数(BMI)的变化情况和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治疗后两组FBG、2 h PG、HbA1c、体重及BMI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FBG、2 h PG及HbA1c较单药治疗组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体重和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FBG、2 h PG、HbA1c、体重及BMI下降幅度较单药治疗组更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两组不良反应均表现为消化道症状,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单药治疗组高8.33%,但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对改善血糖水平、减轻体重的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增加;对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是一个合理的选项。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iglitol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versus metformin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Method:A total of 72 newly diagnosed patients with T2DM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2 groups,36 case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iglitol and metformin,and those in the monotherapy group were treated only with metformin.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12 week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fasting plasma glucose(FBG),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body weight(BW)and body mass index(BMI)were measured,and adverse events (AEs)related to drugs were recorded.Result:After 12 weeks of treatment,the values of FBG,2 h PG,HbA1c,BW and BMI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group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01).The values of FBG,2 h PG,HbA1c were less significantly in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monotherapy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whereas BW and BMI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wo groups(P>0.05).In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group,the amount of variation in FBG,2 h PG,HbA1c,BW and BMI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monotherapy group,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P<0.001).AEs manifested as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 both groups. Although the incidence of AEs was 8.33% more in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group than in the monotherapy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ompared to metformin monotherapy,miglitolcombined with metformin is more effective in glycemic control and weight loss,and doesn’t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AEs significantly.For overweight or ob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miglitol and metformin is a reasonable option.[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Drug therapy;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s;Obesity糖尿病作为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
不同剂型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

不同剂型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型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3例以及对照组53例。
其中观察组采用缓释型二甲双胍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肠溶性二甲双胍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不同剂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PBG、HbAlc等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但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二甲双胍可获得较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无明显的副作用,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不同剂型;二甲双胍;糖尿病;治疗效果内科中尤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便是2型糖尿病,患者典型的病理变化为胰岛素抵抗能力下降,同时胰岛素分泌不足,使得患者尿液或血液中的含糖量逐渐增高[1]。
二甲双胍能够提升患者的抵抗力,加强胰岛素作用,控制患者的血糖。
此次研究将分析不同剂型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3例以及对照组53例。
其中观察组采用缓释型二甲双胍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肠溶性二甲双胍治疗。
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58.3±10.1)岁;观察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60.3±11.1)岁。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同时排除妊娠期妇女。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同,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缓释型二甲双胍口服片治疗,均在晚餐服用,初始剂量为500mg/次,1次/d,对患者的血液浓度进行检测后,对用药剂量适当进行调整,但每日剂量≤2000mg。
不同剂型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不同剂型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评价发表时间:2013-02-25T17:04:10.6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5期供稿作者:吕大玲[导读] 目的探讨两种剂型的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治疗成本及安全性。
吕大玲(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人民医院 831400)【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剂型的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治疗成本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2012年确诊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
分别口服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和缓释片。
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均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在空腹和餐后2h血糖改善程度上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4.5%和87.3%,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仅为3.6%,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两种剂型各具特点,其中二甲双胍缓释片疗效显著,安全,但治疗费用较高。
【关键词】 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剂型成本-效益分析【中图分类号】R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5-0175-01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其发病率已达到9.7%,且慢性并发症常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的发生[1]。
目前主要采用药物和饮食治疗为主,其中二甲双胍是较为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能够通达达到调节血糖和血脂的功效。
研究表明药物的剂型与疗效、安全性和成本密切相关,而目前二甲双胍存在多种剂型[2],本文通过对常用的二甲双胍肠溶片和缓释片的疗效、安全性和成本进行比较,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1年-2012年确诊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其中男46例,女54例,平均年龄55.4±10.1岁(37-64岁),空腹血糖8.9±1.4mmol/L。
诺和锐30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治疗及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分析

诺和锐30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治疗及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罹患2型糖尿病使用诺和锐30和二甲双胍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5.12-2021.12区间本院收治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主体展开对照分析,按治疗方式不同分组,记对照组(n=50,常规治疗)、观察组(n=50,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统计两组各项指标(治疗效果、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展开细致观测并实施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
干预前,两组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更接近正常范围,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占比稍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通过予以诺和锐30、二甲双胍结合治疗,具有降低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效果,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诺和锐30;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反应;治疗效果糖尿病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胰岛素分泌不足现象,影响摄入糖类分解,出现血糖升高、内分泌失调等症状[1]。
患者胰岛功能降低,临床多以药物治疗为主,在二甲双胍用药基础上联合使用诺和锐30,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可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选取2015.12-2021.12区间本院收治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主体展开对照分析,观察诺和锐30和二甲双胍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均为在2015.12-2021.12所设定的研究时间内收治。
其中,观察组纳入研究的50例中,男性人数、女性人数比重为30:20,年龄临界值经统计为42岁、81岁,平均数值经统计范围(63.37±4.12)岁。
对照组纳入研究的50例中,男性人数、女性人数比重为32:18,年龄临界值经统计以45岁、79岁,平均值经统计范围为(63.45±3.89)岁。
两组自然信息无差异(P>0.05)。
格列美脲或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对比分析_余栋华

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其中男41例,女39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证实。
观察组45例,其中男27例,女18例,平均年龄61 4岁,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61 0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有均衡性。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根据病情在常规脱水,抗血小板聚集,应用神经保护剂等治疗的同时,观察组采用丹红注射液20 m l加入生理盐水250m l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15d为一疗程,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20m l加入生理盐水250m l溶液静脉滴注1/d,15d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足疗效。
1 3 疗效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标准[2]评定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疗效。
治疗15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为基本痊愈,减少46%~90%为显效;18%~45%为有效;18%为无效;评分增加18%以上为恶化。
1 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0 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 s)表示,进行t检验、基数资料采用 2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 1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现实进步+进步)为95 5%,现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观察组为84 44%;对照组总有效率71 11%,显效率42 2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有效率观察组4524145295 55%对照组45811131371 11%2 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低于对照组(P<0 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x s)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4510 66 4 23651 6 18对照组4510 57 4 35864 5 962 3 不良反应 所有病例经CT或M R2复查,未发现不良反应。
盐酸二甲双胍两种剂型治疗2 型糖尿病的成本- 效果分析

盐酸二甲双胍两种剂型治疗2 型糖尿病的成本- 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5-06-12T10:49:55.437Z 来源:《医师在线》2014年第11期(下)供稿作者:翟春玲[导读]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为糖代谢紊乱,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
翟春玲(通化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134300)【摘要】目的:对比不同剂型盐酸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成本。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 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Ⅱ两组,各60 例,Ⅰ组应用盐酸二甲双胍普通剂型,Ⅱ组应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剂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估两组的成本-效果。
结果:Ⅰ组治疗有效43例,有效率为71.67%;Ⅱ组治疗有效41例,有效率为68.3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的平均治疗总费用显著高于Ⅱ组(P<0.05)。
两组的2h-PBG、FBG降低效果相当,Ⅰ组的HbAlc降低效果略优于Ⅱ组,但Ⅰ组的增量效果追加成本较高。
结论:盐酸二甲双胍普通剂型和缓释剂型治疗2型糖尿病均具有显著疗效,均能有效改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 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但缓释剂型的成本更低,经济性更好。
【关键词】2 型糖尿病;盐酸二甲双胍;成本-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48-02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为糖代谢紊乱,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患者多需终生接受治疗[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临床发病率也有明显提高。
二甲双胍是临床治疗2 型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不同剂型的二甲双胍,在价格、不良反应、药效方面都会有所差异。
为比较二甲双胍普通剂型和缓释剂型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与成本,本文选取了120 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往往需要终身治 疗。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有关糖尿病的医 疗费用已引起普遍关注, 糖尿病的治疗费用极其高 昂, 其直接和间接费用占整个国家卫生保健费用的 2% ~ 6%。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 案,可以节省大量医疗费用。 占糖尿病患者总数 90% 以上的 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较多,在药物选择 原则上,除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外,也应关注药物经济 学,盐酸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药物中最经济的品种 之一[1]。 盐酸二甲双胍不仅能降血糖,且有调节血脂、 改变患者对胰岛素敏感性等作用, 药物不经肝脏代 谢,以原型经尿排出体外,在体内易消除,且能保护心 血管免受损害,而且不会引起低血糖。 因此,盐酸二甲 双胍是治疗 2 型糖尿病的良好药物。
60 49.2 ± 10.3 33
27
60 50.3 ± 11.2 36
24
60 51.2 ± 9.8 33
27
血 糖 (mmol / L)
餐前 11 ± 3 12 ± 2 11 ± 3
餐后 2 h 15 ± 4 15 ± 5 14 ± 4
1.3 方法 所有病例均给予糖尿病饮食, 运动量基 本 相 同 ,A 组 三 餐 后 均 服 用 250 mg 二 甲 双 胍 普 通 片 (华北制药集团制药有限公司);B 组患者三餐后均服 用 250 mg 二甲双胍肠溶片 (贵州圣济堂制药有限公 司 );C 组 患 者 仅 早 餐 后 服 用 二 甲 双 胍 缓 释 胶 囊 250 mg(沈 阳 澳 华 制 药 有 限 公 司 ),疗 程 均 为 8 周 ,每 隔 1 周复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根据结果调整降糖药剂 量,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 x ± s 表示。 选用 t 检验,不 良反应发生率采用 χ2 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 以血糖下降值为标准, 血糖下降 > 3.3 mmol / L 者为显效, 下降 2.2 ~ 3.3 mmol / L 者为 有效,无变化者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 + 有效率, 结果见表 2,经统计学处理检验,3 组不同剂型药物的 降血糖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 > 0.05)。
C/E
A组
280.86
75.0
3.74
B组
307.42
76.7
4.00
C组
308.96
83.3
3.71
ΔC / ΔE -
15.62 3.39
2.4 敏 感 度 分 析 这 里 假 设 药 品 费 用 分 别 下 降 10%,检查费用上升 5%,结果详见表 5、6。
表 5 3 组对空腹血糖的敏感度分析
表 2 3 组疗效的比较
例
组别 A组
B组
C组
例数 60
60
60
血糖 空腹 餐后 2 h 空腹 餐后 2 h 空腹 餐后 2 h
显效 34 32 35 34 37 35
有效 16 13 14 12 16 15
无效 总有效率(%)
10
83.3
15
75.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1
81.7
14
76.7
7
88.3
10
83.3
实 用 医 学 杂 志 2008 年 第 24 卷 第 23 期
组别
成本(C,元) 效果(E,%) C / E
A组
293.57
83.3
3.52
B组
317.48
81.7
3.88
C组
318.86
88.3
3.61
ΔC / ΔE -
-14.94 5.06
2.5 不良反应 二甲双胍 的 不 良 反 应 主 要 为 恶 心 、 呕吐、腹泻、口腔金属味、肝肾功能损害、酮症酸中毒, 3 组 的 不 良 反 应 发 生 率 分 别 为 21.7%(13 / 60)、13.3%
不同剂型的盐酸二甲双胍制剂其药效、 不良反 应、成本均有差异,本研究从药物经济学及不良反应 角度出发,以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二甲双胍不同 剂型(普通片、肠溶片及缓释胶囊)治疗 2 型糖尿病进 行成本-效果分析,旨在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用药 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 例 数 的 估 算 采 用 公 式 n = 2(uα + uβ)2σ2 / δ2, 根据小样本预试结果估算病例数量[2],其中 α = 0.05, uα = 1.64,β = 0.10, uβ = 1.28,n = 44。 1.2 病 例 选 择 选 择 我 院 2007 年 1 月 至 2008 年 1 月门诊初诊病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诊 断为 2 型糖尿病的患者 180 例,其 中 男 102 例 ,女 78 例,年龄 40 ~ 68 岁,中位年龄 50.8 岁,治疗前空腹血 糖 均≥7.0 mmol / L 且≤14 mmol / L,分 为 3 组 ,各 组 年 龄 、性 别 差 异 无 显 著 性 (P > 0.05),具 有 可 比 性 ,见 表 1。 A 组为普通片组,B 组为肠溶片组,C 组为缓释胶囊
根据药物经济学原理,C / E 值越小, 意味着单位 产生效果所需成本越低, 该方案实施就越有 益 ;ΔC / ΔE 越 小 意 味 着 单 位 增 量 效 果 所 需 追 加 的 成 本 越 低 , 该方案的实际意义就越 大 , [3-6] 从 表 3 可 知 ,在 降 低 空 腹血糖时,二甲双胍普通片较肠溶片及缓释胶囊更具 有经济性,但二甲双胍缓释胶囊在二甲双胍普通片基 础上获得单位增量效果所追加的成本仅为 5.62,易为 患者接受,敏感度分析也进一步支持该结论。 从表 4 可知,在降低餐后 2 h 血糖时,二甲双胍缓释胶囊费 用最低。 另在不良反应方面,二甲双胍缓释胶囊也较 低。 根据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偏重于选择成本最 合理、疗效最好、安全性最高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临 床上首选二甲双胍缓释胶囊治疗 2 型糖尿病,无论是 控制空腹血糖还是餐后 2 h 血糖,在二甲双胍普通片 与肠溶片的比较中, 肠溶片成本虽然略大于普通片, 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因此,对于服用二甲双 胍较敏感的患者,可选用肠溶片治疗。 此外,为了考察 药品价格变动对本研究结果造成的实际影响,我们对 价格因素进行了分析,表 5、6 显示药物价格的改变在 一定限度范围内不影响分析的结果。 总之,敏感性分 析与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一致,说明成本-效果分析可 信。
4113
表 6 3 组对餐后 2 h 血糖的敏感度分析
组别 A组 B组 C组
成本(C,元) 效果(E,%) C / E
293.57
75
3.91
317.48
76.7
4.14
318.86
83.3
3.83
ΔC / ΔE -
14.06 3.05
(8 / 60)及 16.7%(10 / 60)。 三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 著性(P > 0.05)。 全部病例均未见明显的肝、肾功能损 害。 3 讨论
2.2 成本确定 本文所指成本只统计药品费用和检 验费用,依据本院药品准确的零售价格(截 止 至 2008 年 1 月 )计 算 药 品 费 用 ,二 甲 双 胍 普 通 片 (250 mg / 片 × 48 片 )的 价 格 为 2.53 元 / 盒 ,二 甲 双 胍 肠 溶 片 (250 mg / 片 × 60 片)的价格为 12.65 元 / 盒 ,二 甲 双 胍 缓 释 胶 囊 (250 mg / 片 × 30 片 )的 价 格 为 19.8 元 / 盒 ,根 据 临床从低剂量至高剂量使用的原则, 以 A、B 组的剂 量为每日 3 次,每次 1 片,C 组为每日 1 次,每次 1 片 计 算 ,A 组 的 药 品 费 用 为 3 × 7 × 8 × 2.53 / 48 = 8.86 元 ,B 组 的 药 品 费 用 为 3 × 7 × 8 × 12.65 / 60 = 35.42 元 ,C 组 的 药 物 费 用 为 1 × 7 × 8 × 19.8 / 30 = 36.96 元。 一次血糖检测费用为 11 元,总费用为 8 × 2 × 11 = 176 元。 整个疗程中每组均分别检查 2 次肝功能和 肾功能(治疗前和治疗后各 1 次),每次检查费用分别 为 21 元 和 27 元 , 因 此 A 组 的 成 本 CA = C 药 + C 检 = 280.86 元 ,B 组 的 成 本 CB = C 药 + C 检 = 307.42 元 ,C 组的成本 CC = C 药 + C 检 = 308.96 元。 2.3 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果分 析 中 ,C / E 表 示 单 位 疗 效 所 花 费 的 成 本 ;ΔC / ΔE 是 以 最 低 成 本 为 参 照,其他方案与之对比而得到的增量成本-效果比,本 文分别对 3 种空腹血糖和餐后 2 h 血糖进行了成本- 效果分析,结果见表 3、4。
广 东 药 学 院 学 报 , 2002,18(3):211-213. (收稿:2008-02-11 修回:2008-04-29)
4 参考文献 [1] 王伟东. 5 种药物治疗 2 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J]. 实用医
技杂志 , 2006,13(11):1864-1865. [2] 卜一珊,曲莎,刘伟,等. 2 型糖尿病不同口服药物治疗方案的经
济 学 评 价 [J]. 中 国 医 院 药 学 杂 志 , 2006(3):319-320. [3] 郑玉英. 3 种治疗 2 型糖尿病药物的成本-效果分析 [J]. 中国药
4112
实 用 医 学 杂 志 2008 年 第 24 卷 第 23 期
不同剂型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的对比分析
余健华 姚惠芬 何文静
摘 要 目 的 :比 较 3 种 不 同 剂 型 的 二 甲 双 胍 治 疗 糖 尿 病 的 成 本-效 果 。 方 法 :将 180 例 2 型 糖 尿 病 患 者 分 成 A、B、C 3 组,分别用二甲双胍普通片、二甲双胍肠溶片及二甲双胍缓释胶囊治疗,并进行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 析 及 不 良 反 应 分 析 。 结 果 :总 有 效 率 各 组 间 差 异 无 显 著 性 ,A、B、C 组 成 本 分 别 为 280.86 元 、307.42 元 及 308.96 元 , 对 空 腹 血 糖 的 总 有 效 率 分 别 为 83.3%、81.7%及 88.3%;对 餐 后 2 h 血 糖 的 总 有 效 率 分 别 为 75.0%、76.7%及 83.3%。 不 良 反 应 发 生 率 分 别 为 21.7%、13.3%和 16.7%。 对 空 腹 血 糖 的 成 本-效 果 比 分 别 为 3.37、3.76 和 3.50, 对 餐 后 2 h 血 糖 的 成 本-效 果 比 分 别 为 3.74、4.00 和 3.71。 C 组 相 对 于 A 组 对 空 腹 血 糖 的 增 量-成 本 效 果 比 为 5.62。 结 论 :二 甲 双胍 3 种剂型控制空腹血糖以缓释胶囊为佳,肠溶片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