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比较_冯继明
盐酸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评价

盐酸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评价【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盐酸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进行评价,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和控制病情。
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入院编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实验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肠与阿卡波糖片。
结果:实验组患者空腹胰岛素、空腹血浆葡萄糖、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用药后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治疗2型糖尿病采用阿卡波糖与盐酸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此方法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2型糖尿病;盐酸阿卡波糖;二甲双胍【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6-052-01糖尿病是一种进展缓慢,并且十分常见的疾病,该疾病的患者在患病之后难以痊愈,终生需要依靠药物进行治疗,该疾病容易随着病情的发展伴发其他疾病,对患者的健康与生活都带来很大影响[1]。
因此,采用有效的药物进行控制,能够使得患者如正常人一样生活。
故本次主要对盐酸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进行评价,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和控制病情,现在通过采用回顾和文字的形式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20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中有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最小为49岁,最大为78岁,中位年龄为(58.23±1.21)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0年,中位时间(4.35±0.98)年。
所有患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2型糖尿病,本次所有入选对象均均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协议书。
将所有患者根据其入院编号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没有对比的价值,但在治疗结果上可进行互相比对。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健康教育、控制饮食、合理锻炼训练。
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周金林
【期刊名称】《中国处方药》
【年(卷),期】2017(15)11
【摘要】目的应用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探讨两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血糖指标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餐后2 hPBG、FBG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HbA1c指标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均能有效控制血糖浓度,但前者对餐后2 hPBG改善情况较明显,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周金林
【作者单位】仪征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扬州 2114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张海林
2.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J], 陈礼芳
3.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比较 [J], 李雁; 孙燕; 张新菊
4.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朱珠
5.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朱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酸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

盐酸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类型。
过去,饮食控制和运动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手段。
但是,现在广泛应用的口服降糖药物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的治疗。
盐酸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两种口服药物,下面将介绍它们的效果及副作用。
盐酸二甲双胍(以下简称二甲双胍),是最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之一。
二甲双胍作用于肝脏来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并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二甲双胍还可以抑制肝脏中的糖原合成,减慢小肠中食物的吸收,促进组织细胞的糖代谢。
与其他口服降糖药不同的是,二甲双胍并不增加体重,还可以降低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研究证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都有明显的改善。
另外,二甲双胍还可以改善很多代谢综合征相关的症状。
但是,二甲双胍并不适合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并且有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
阿卡波糖则是另外一种口服降糖药物,主要的作用是抑制肠道中的α-糖苷酶的活性,减缓碳水化合物消化与吸收,从而延缓血糖的上升。
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相比,阿卡波糖对患者的体重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较小。
研究也证明了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
然而,由于阿卡波糖有肠胃反应的副作用,一些患者可能难以接受。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的使用是有一定的限制的。
二甲双胍会增加乳酸酸中毒以及肾功能不全等风险,并且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阿卡波糖也有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等反应。
因此,在两者之间选择时,患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
总之,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都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且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优点。
但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应该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并遵医嘱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糖尿病(Diabetes)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的作用不良,导致血糖不能被正常转化及利用,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多种疾病及并发症。
糖尿病的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为主,而药物治疗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
二甲双胍(Metformin)和阿卡波糖(Acarbose)是两种经常被应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两种药物都具有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度等作用,但其作用机制略有不同。
本文旨在探讨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的糖尿病治疗效果,并对两者进行比较。
一、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及糖尿病治疗效果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药物,属于双胍类药物,主要作用是减少肝脏糖原的合成,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抑制胃肠道对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除此之外,二甲双胍还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的抵抗性,提高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量,从而达到减少高血糖的目的。
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清晰,且安全性高,在糖尿病患者中被广泛应用。
二甲双胍的临床研究表明其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表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患者1年内平均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1.5%以上,同时对身体重量的影响不大。
然而,在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时,由于肝脏和肾脏的代谢与排泄,会出现消化系统问题、乳酸酸中毒等不良反应,需引起重视并积极协调治疗。
阿卡波糖是一种口服药物,属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作用是抑制肠道α-葡萄糖酶的活性,从而阻止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过程,使其不能被完全吸收,最终降低血糖水平。
阿卡波糖的作用不影响其他车道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对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的代谢也没有影响,因此相比于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对患者的食欲、体重的影响较小。
此外,阿卡波糖治疗时还可以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阿卡波糖的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帮助,而且相比于其他药物,其安全性更高。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疗效探讨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疗效探讨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常用药物,二者在临床上都有一定的疗效,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二者的疗效和适应症有所不同。
本文将对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疗效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疗效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可以通过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肝脏对葡萄糖的代谢,减少肝糖原的生成来降低血糖水平。
临床上,二甲双胍常常被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高血糖,其治疗效果较为明显。
1. 降低血糖效果显著二甲双胍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特别是在餐后高血糖的情况下,其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通过促进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二甲双胍可以有效地降低餐后高血糖的发生率,减少血糖峰值的增高,并且能够延缓胰岛素分泌的速度,使血糖水平更加稳定。
2. 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二甲双胍还具有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作用,可以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研究表明,长期使用二甲双胍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心梗、中风等,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血管状况。
3. 对体重影响小与一些其他口服降糖药物相比,二甲双胍对体重的影响较小,不会引起明显的体重增加,甚至一些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后还会出现轻微的体重减轻。
这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可以避免体重增加对病情的恶化。
4. 耐受性好二甲双胍的耐受性较好,临床上只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的情况,如恶心、腹泻等,但多数患者在适应期后可以逐渐减轻。
二甲双胍是一种良好的口服降糖药物选择,适用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
二、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疗效阿卡波糖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延缓肠道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来降低血糖水平,是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常用药物之一。
2. 减少胰岛素分泌阿卡波糖的另一个作用是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在餐后的升高。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疗效探讨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疗效探讨1. 引言1.1 糖尿病的背景和治疗挑战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有超过4亿人受到糖尿病的困扰。
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两种,其中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类型,占糖尿病患者的约90%。
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给医疗卫生系统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压力。
治疗2型糖尿病的挑战在于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特别是餐后高血糖的控制。
餐后高血糖是指饮食后血糖水平升高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控制饮食、运动和口服药物,但效果有限并且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耐药等问题。
寻找有效的药物治疗餐后高血糖成为2型糖尿病管理的重要课题。
在这种背景下,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作为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各自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成为治疗餐后高血糖的热点研究领域。
2. 正文2.1 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血糖药物,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
其主要作用机制包括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肝糖异生以及降低肝脏对葡萄糖的输出。
二甲双胍通过激活AMPK途径,抑制葡萄糖的产生和提高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临床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在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二甲双胍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并且在减轻体重和改善血脂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二甲双胍在长期使用中并未发现明显的肝毒性和心血管风险,因此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二甲双胍通过多种途径发挥降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被认为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之一。
2.2 阿卡波糖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阿卡波糖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延缓小肠内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来降低血糖水平。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疗效探讨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疗效探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慢性病之一。
而餐后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在治疗餐后高血糖的过程中,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是两种常用的药物。
本文将对这两种药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方面的疗效进行探讨。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这两种药物。
二甲双胍,又称作格列甾胺,是一种口服胰岛素增敏剂,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它主要通过抑制肝脏中的葡萄糖产生,增加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二甲双胍也被认为对胰岛素抵抗有改善作用。
而阿卡波糖则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它阻断了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吸收,从而减少了餐后血糖的上升。
阿卡波糖主要通过延缓小肠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减缓血糖的上升,从而降低餐后血糖水平。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从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的治疗效果、副作用以及适应症等方面来探讨这两种药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方面的疗效。
二甲双胍作为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其治疗效果是得到广泛认可的。
二甲双胍在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方面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降低血糖,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升高。
研究表明,二甲双胍不仅可以降低空腹血糖水平,还可以显著降低餐后血糖峰值,减缓血糖的波动。
二甲双胍还具有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代谢、减轻体重等附加益处。
这些优点使得二甲双胍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一线药物。
2. 二甲双胍的副作用和适应症虽然二甲双胍在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腹泻、恶心、味觉改变等,长期使用还可能引起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和乳酸性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
在使用二甲双胍时应注意监控患者的肝肾功能和维生素B12水平,必要时也要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很高的发病率。
在社区中,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以控制病情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是两种常用的口服药物,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下面我们将对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二甲双胍是一种胰岛素敏感促进剂,通过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
二甲双胍主要通过抑制肝脏中糖原的合成,降低糖原的释放,从而减少肝脏对血糖的贡献,降低血糖水平。
二甲双胍还可以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脂肪的氧化,减弱胃肠对葡萄糖的吸收等,综合作用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
阿卡波糖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肠道中的α-葡萄糖苷酶,减缓葡萄糖的消化和吸收。
这样可以减少血糖升高的幅度和速度,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阿卡波糖还可以减少血糖生成物的生成,增加肠道激素的释放,减少胰岛素的分泌等,从多个方面控制血糖水平。
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二甲双胍被广泛应用并被推荐为一线治疗药物。
研究表明,在用药初期,二甲双胍可以有效地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减轻体重。
二甲双胍还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不会增加低血糖风险。
二甲双胍是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
阿卡波糖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主要用于补充二甲双胍的不足或替代二甲双胍的情况。
阿卡波糖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减少血糖峰值的发生,降低后续血糖水平,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阿卡波糖治疗的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不适,包括腹泻、腹胀等。
在选择阿卡波糖治疗时需要强调患者对副作用的耐受程度。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是常用的口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二甲双胍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并被认为是首选药物。
阿卡波糖主要用于补充二甲双胍的不足或替代二甲双胍的情况。
在选择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决策。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并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和药物的不良反应,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无显著意义( P> 0. 05) 。
讨论
本实验结果显示, 使用磺酰脲类降糖药和胰岛 素未能使血糖满意控制的 2 型糖尿病病人, 加用阿 卡波糖联合治疗后有显著的降糖效果, 能明显的降 低空腹和餐后 2 h 血糖、GH b 和 24 h 尿糖水平。在 控制餐后血糖的作用方面, 阿卡波糖组明显优于二 甲双胍组。
冯继明, 余燕敏, 冯 方 ( 上海市第二人民 医院, 上海 200011)
[ 关键词] 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 尿病
[ 摘要] 目的: 比较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 2 型 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 60 例 2 型糖尿病病人, 分为阿卡波糖组 30 例( 男, 女各 15 例) 口服阿卡波 糖 50~ 100 mg, t id。另 30 例为二甲双胍组( 男性 16 例, 女性 14 例) , 口服二甲双胍 250~ 500 mg, tid, 均 用 6 w k。结果: 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均能明显降低 空腹和餐后血糖, 阿卡波糖的有效率分别为 83 % 和 97 % , 二甲双胍的有效率分别为 87 % 和 73 % 。降 低餐后血糖的作用, 阿卡 波糖优于 二甲双胍 ( P < 0. 01) , 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阿卡波糖不如二甲双 胍( P< 0. 01) 。阿卡波糖不良反应为腹胀和排气增 多, 发生率为 17 % ; 二甲双胍为恶心和腹泻, 发生率 为 13 % 。结论: 阿卡波糖治疗 2 型糖尿病安 全有 效, 降低餐后血糖优于二甲双胍。
治疗前 5. 6 ? 1. 1 2. 6 ? 2. 6 1. 8 ? 2. 4
治疗前 5. 7 ? 1. 3d 1. 6 ? 0. 6d 1. 2 ? 0. 4d
二甲双胍组
治疗后
差值
4. 2 ? 1. 0 2. 1 ? 1. 3 2. 3 ? 2. 9 阿卡波糖组
- 1. 4 ? 1. 1c - 0. 5 ? 2. 3a
[ 中图分类号] R587. 1; R977. 1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7- 7669( 2001) 04- 0280- 03
阿卡波糖( acarbose) 是一类新的 A 葡萄糖苷酶 抑制剂, 以延缓肠道内碳水化合物吸收而达到治疗 糖尿 病的 目 的, 有 良 好的 降 糖 效果[ 1, 2] 。我 院 自 1996 年 2 月至 1999 年 6 月采用该药治疗 30 例 2 型 糖尿病病人, 并与二甲双胍( metf orm in) 比较。
体重变化 阿卡波糖组在用药前体重为 60 kg ? 11 kg, 服药后为 59 kg ? 11 kg, 体重有所下降, 前后比 较差异无明显意义( P > 0. 05) 。二甲双胍组治疗前 后体重分别为 65 kg ? 11 kg 和 62 kg ? 15 kg, 体重 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 0. 01) 。2 组组 间 体 重 下 降 值 比 较 差 异 无 显 著 意 义 ( P > 0. 05) 。 不良反应 阿卡波糖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腹部胀满、
资料和方法
病例选择 根据 WHO 推荐的新标准[ 3] 诊断 2 型糖 尿病病人 60 例, 分成 2 组, 阿卡波糖组和二甲双胍 组。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入选: ( 1) 肝、肾功能不 全者; ( 2) 肠道炎症、慢性肠道疾病伴吸收或消化不 良者; ( 3) 有严重的造血功能障碍者; ( 4) 妊娠和哺乳 妇女; ( 5) 有任何原因引起的体内低氧状态者; ( 6) 既 往有乳酸 性酸中毒 者。2 组病 例在性 别、年龄、病 程、体重、病例数和血糖及实验室各项指标方面均有 可比性。
表 1 2 组降糖效果比较[ 均 n= 30, 例( %) ]
组别
项目
优 良 一般 差 总效率
二甲双胍 空腹血糖 15 8 3 4 ( 87) 餐后 2 h 血糖 17 3 2 8 ( 73)
阿卡波糖 空腹血糖 16 6 3 5 ( 83) 餐后 2 h 血糖 26 3 0 1 ( 97)
R 0. 5028 0. 6634 0. 5a 0. 5e
[ 2] T he Expert Commit tee on th e Diagnosis and Classif icat ion of Diabet es M ellitus. Report of t he expert comm it t ee on t 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 ion of diabetes m ellitus [ J ] . Diabe7.
2 组空腹血糖比较经 Ridit 分析: aP > 0. 05。餐后 2 h 血 糖比较 经 R idit 分析: eP< 0. 05。
表 2 2 药治疗前后实验室指 标比较( 均 n= 30, x ? s)
项目
空腹血糖/ mmol#L- 1 餐后 2 h 血糖/ mmol#L- 1 GHb/ % 尿糖/ g#24 h- 1
检验: dP > 0. 05。2 组间差值经 t 检验: gP > 0. 05, iP < 0. 01。
表 3 2 药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的比较( n = 30, x ? s)
项目
T C/ mmol#L- 1 T G/ mmol#L- 1 HD L- C / mmol#L- 1
项目
T C/ mmol#L- 1 T G/ mmol#L- 1 HD L- C / mmol#L- 1
# 280 #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hin J N ew Drugs Clin Rem) , 2001 年 7 月, 第 20 卷 第 4 期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hin J New Drugs Clin Rem) , 2001 年 7 月, 20( 4) : 280- 282.
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的比较
阿卡波糖组
- 4 ? 4c - 4 ? 5c - 3 ? 3c - 5 ? 4c
治疗后
差值
7. 7 ? 1. 5 - 3. 6 ? 2. 3cg
9. 2 ? 2. 7 8? 3 2? 5
- 7 ? 3ci - 3 ? 3cg - 5 ? 6cg
治疗前后自身对 照经 t 检 验: cP< 0. 01。治 疗前 2 组对比 经 t
结果
血糖浓度的变化 阿卡波糖组和二甲 双胍组治疗 后, 空腹和餐后 2 h 血糖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 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 P < 0. 01) 。阿卡波糖组空腹 和餐后 2 h 血糖控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3 % ( 25/ 30) 和 97 % ( 29/ 30) , 二甲双胍组的总有效率为 87 % ( 26/ 30) 和 73 % ( 22/ 30) 。2 组对空腹血糖控制 的有效率经 Ridit 分析无明显的区别, 但对餐后 2 h 血糖控制的有效率, 阿卡波糖组优于二甲双胍组, 差 别有显著意义( P < 0. 01) 。GH b 和 24 h 尿糖定量 治疗前后均有明显下降, 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 P < 0. 01) , 而 2 组 组 间 比 较 差 别 无 显 著 意 义 ( P > 0. 05) , 见表 1 和表 2。 血脂浓度的变 化 治疗后阿卡波糖组 的 HDL - C 升高, T C 和 T G 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差别均有显著 意义( P< 0. 05) , 二甲双胍组的 T C 治疗后明显降 低, 与治疗 前比较差别 有显著意 义( P < 0. 01) , 而 T G 和 HDL - C 改变差别无明显意义 ( P > 0. 05) 。
研究方法 所有病例经饮食控制; 用足量磺酰脲类 降糖药或者用较大剂量的胰岛素后, 血糖仍未达标 者[ 4] , 在使用原有降糖药的基础上加用阿卡波糖或 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组口服阿卡波糖( 德国拜耳公 司产品) 50~ 100 mg, t id, 二甲双胍组口服二甲双胍 ( 北京天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 0. 25~ 0. 5 g, t id, 2 组疗程均 6 w k。每隔 3 d 复查空腹和 3 餐后 血糖, 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降糖药的剂量。 实验室指标 治疗前及疗程结束检测空腹和餐后 2 h 血糖、糖 化血红蛋白 ( GH b) 、24 h 尿糖定 量和血 脂, 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 C) 、总胆固醇 ( T C) 、三酰甘油( T G) 以及体重。血糖测定采用葡 萄糖氧化酶法, 标本使用乐康全血糖检测仪检测。 疗效判定[ 5] 以血糖下降值 为标准。血 糖下降 \ 3. 3 mmol#L - 1者为优, 2. 2~ 3. 2 mmol#L- 1者为良, 1. 1~ 2. 1 mmol#L - 1者为一般, < 1. 1 mmol#L - 1者 为差。
L am KSL 等[ 6, 7] 报 道, 阿卡 波糖能够 降低 T C 和 T G, 具有纠正高脂蛋白血症的作用。本实验结 果也表明, T C 和 T G 在 治 疗前 后也 有明 显下 降, HDL- C 上升, 提示此药具有一定的治疗高脂蛋白 血症的作用, 阿卡波糖降低 T C 的程度不如二甲双 胍。治疗前后体重变化不大。
实验结果还显示, 服用阿卡波糖的主要不良反 应为腹部胀满和排气增多, 但病人对这些反应均能 耐受并逐步减小, 与文献[ 8] 报道相符。阿卡波糖治 疗 2 型糖尿病比二甲双胍安全有效。
[ 参考文献] ( [ REFERENCES] )
[ 1] 宁 光( Ling G ) , 王琴琴( Wang Q Q ) , 李 娴( Li X ) , 等( et al ) . 磺脲类合并二甲双胍继发失效的 2 型糖尿病 加用拜糖平的疗 效 观 察[ J ]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hin J Endocrinol M et ab) , 1998, 14: 100-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