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卫生状况评价指标

合集下载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 社会医学 第五节 社会卫生状况与社会卫生政策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 社会医学 第五节 社会卫生状况与社会卫生政策

第五节社会卫生状况与社会卫生政策了解社会卫生状况,能够找出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这些问题的社会因素,为发现重点保护人群,更好的防治健康问题提供依据;这些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是重要的基础信息,不仅能提供依据,而且能更好地制定卫生政策,组织卫生服务的提供。

第五节社会卫生状况与社会卫生政策一、社会卫生状况评价指标(一)社会卫生状况评价的含义系指人群健康状况,以及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环境状况。

因此,社会卫生状况评价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人群健康状况评价、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影响因素评价。

(二)社会卫生状况的主要评价指标1.人群健康状况指标(1)单一型健康评价指标:仅测量健康的某一方面,如疾病、死亡、生长、发育等。

1)生长、发育统计指标:主要包括新生儿低体重百分比、6岁以下儿童年龄别性别低身高百分比、6岁以下儿童年龄别性别低体重百分比等。

2)疾病统计指标:主要包括发病率、患病率、疾病构成、疾病顺位、病死率、因病卧床天数、治愈率、生存率等。

3)死亡统计指标:主要包括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死因构成比和死因顺位、平均期望寿命等。

(2)复合型健康评价指标1)减寿人年数(PYLL):亦称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指某一人群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在目标生存年龄(通常为70岁或出生期望寿命)以内死亡所造成的寿命减少的总人年数。

减寿人年数是指全部“早死”者总共损失的人年数,是衡量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可以根据各死因损失寿命年数的大小顺位来判断导致“早死”的原因。

2)无残疾期望寿命(LEFD):期望寿命是以死亡作为观察终点,而无残疾期望寿命则以残疾作为观察终点,代替普通寿命表中的死亡。

它运用现实寿命表的计算原理,通过扣除处于残疾状态下所损失的平均寿命,从而得到无残疾状态下的预期平均生存年数。

无残疾期望寿命综合了死亡率和残疾与活动受限率两个指标。

3)活动期望寿命(ALE):是以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率为基础计算而得,是指人们能维持良好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年限。

13.社会医学 -社会卫生状况

13.社会医学 -社会卫生状况
既成就显著,也存在困难和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卫生健康 工作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人为 本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以及人口老龄 化、慢性病疾病负担加重等挑战
三、全球卫生状况
人道 全面 系统 深入 实现差异化 目标与前景
感谢观看
复合型指标
①减寿人年数 ②无残疾期望寿命 ③活动期望寿命 ④伤残调整生命年 ⑤健康期望寿命
一、社会卫生状况概述
• 3.社会卫生状况的指标 • 健康影响因素指标
社会发展指标
人口学指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然环境指标
卫生资源指标
健康影响 因素指标
卫生服务指标
健康行为指标
健康公平指标
卫生政策与保障指标
二、我国社会卫生状况
一、社会卫生状况概述
• 2.评价 • 人群健康状况评价好鳄鱼人群健康有关的影响因素评价
资料来源
文献资料 调查监测资料
• 人口普查资料; • 卫生服务常规登记; • 疾病登记等
• 调查资料 • 监测资料
一、社会卫生状况概述
• 2.2评价程序
确定社会卫生状况的内涵 把社会卫生状况的概念进一步具体化,形成若干范畴
根据所确定的范畴,寻找适宜的、有针对性的指标 制定收集有关资料的计划,开展资料收集工作 分析指标,归纳结果
一、社会卫生状况概述
• 2.3 评价的意义
分析社会卫生问题
发现社会卫生问题
处置社会医学问题
一、社会卫生状况概述
• 3.社会卫生状况的指标 • 人群健康指标
单一型指标
①生长发育统计指标 ②疾病统计指标 ③死亡统计指标
社会医学
社会卫生状况
学习目标
• 掌握社会卫生状况的概念、社会卫生状况 评价的步骤。

第九章 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策略1

第九章  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策略1


(三)卫生政策的功能
(Function of health policy)
伤残调整生命年


调整病残生存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 又称伤残调整生命年,系指疾病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与疾 病伤残(残疾)损失健康生命年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某 一人群的 DALY即将该人群的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 year of life lost , YLLs )和伤残损失健康生命年( year lived With disability , YLDs)进行综合计算,再以生命年的年 龄相对值(年龄权数)和时间相对值(贴现率)作加权调 整。 DALY是生命数量和质量以时间为单位的综合指标,该指 标可较好地评价疾病负担;也可评价卫生规划及其实施效 果等,而且DALY对不同社区、不同国家和不同种族均有 可比性。一些学者认为,DALY是一种合理的人群健康状 况评价指标,适用于评价疾病负担。
无残疾期望寿命

无 残 疾 期 望 寿 命 ( life expectancy free of disability , LEFD )期望寿命是以死亡作为观 察终点,而无残疾期望寿命则以残疾作为观察 终点。这是寿命表方法用于功能状态的研究。 运用寿命表的计算原理,扣除处于残疾状态下 所耗的平均期望寿命,从而可得出无残疾状态 的期望寿命。 LEFD 是质量较高的生命过程, 能更好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经济 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综合水平。
调查监测数据(survey and surveillance data )


1.调查资料 组织专题现场调查(居民医疗服务需 要和利用、居民亚健康、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估)。 调查方法:家庭调查、机构调查和典型调查

卫生指标资料

卫生指标资料

卫生指标卫生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群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准之一。

卫生指标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人们生活质量和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

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卫生指标都是政府关注的焦点,投入大量资源用于改善卫生状况。

卫生指标的分类卫生指标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划分,比较常见的分类包括:1.人口健康指标:包括出生率、死亡率、预期寿命等指标。

2.疾病发病率:如慢性病、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等发病率指标。

3.卫生保健服务覆盖率:如医疗服务覆盖面、免疫接种率等。

4.环境卫生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水质情况、环境污染等。

卫生指标的重要性卫生指标是评价一个社会卫生状况的重要标准,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健康意识:通过关注卫生指标,可以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促进个人和群体的健康行为。

2.政府决策依据:政府可以根据卫生指标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改善卫生状况。

3.资源分配优先级:卫生指标可以帮助政府和组织确定资源分配的优先级,优先投入到卫生领域。

4.国际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卫生指标可以进行比较分析,促进卫生经验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如何提高卫生指标为了改善卫生指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1.加强健康宣教: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健康的认识和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2.加大卫生投入:增加医疗卫生资源和设施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覆盖面。

3.加强环境监管: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和水质情况,提高环境卫生水平。

4.科学预防控制疾病:制定科学的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高疾病的防控效果。

结语卫生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群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水平。

通过关注和改善卫生指标,可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卫生指标,树立起健康第一的理念,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更加健康、幸福的社会。

社会医学复习答案

社会医学复习答案

社会医学复习内容三、名词解释1. 健康: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指疾病或病弱。

也就是说,它不仅涉及到人的心理,而且涉及到社会道德方面的问题,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方面构成健康的整体概念。

2. 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需要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 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 包括个人觉察到的需要(perceived need) 和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以及个人未认识到的需要。

3. 生活事件:是指日常生活中引起人的心理平衡失调的事件,包括在童年起家庭教养和境遇、青年起学校教育和社会活动、成年期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中发生的各种事件。

4.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medical model)就是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和思考,并且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5.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

它研究人们在环境、生活方式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对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程度,以及通过改变生产生活环境,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的作用,可能延长寿命的程度。

6. 信度:对同一事物进行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一致性的程度,即测量工具的稳定性或可靠性。

7.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医学上研究QOL,就是把QOL理论和医学实践结合起来,这就形成了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HRQOL作为一种新的医学评价技术,全面评价疾病及治疗对病人造成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它不仅关心病人存活时间,而且关心病人的存活质量;它不仅考虑客观的生理指标,而且强调病人的主观感受和机能状况;它不仅用于指导临床治疗,而且还用于指导病人的康复和卫生决策。

8. 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和医疗服务实践中人们在某一时期形成的健康观,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生命自身的过程中得出的对医学总体的认识。

社会医学4-社会卫生状况

社会医学4-社会卫生状况
第四章 社会卫生状况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陈清
June, 2018
社会医学研究内容
1、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的健康状况) ——社会卫生问题的“现象”(发现问题)
2、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 ——社会卫生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
3、社会卫生的策略和措施。 ——社会卫生问题的“处方”(解决问题)
(二)社会指标
1. 人口统计指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负担指数(抚养比)
2. 文化教育指标 成人(15岁以上)识字率、妇女识字率、
学龄儿童入学率 3. 人均住房面积 4. 食物供应
人口学统计指标
合适的数量与合适的结构






0
~
14岁 15
人口数 ~ 64岁 劳
65岁 动年
以 龄
上 人
人 口
(10)人均期望寿命(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指0岁时 的预期寿命,具体来说是指在某一死亡水平下新出生的婴儿预期存 活的年数。
(五)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新指标
1. 减寿人年数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PYLL) (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指某一人群在一定时 间(一年),在目标生存年龄内因死亡而使寿命 损失的总人年数。
Services Survey in 19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Ministry oh Health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
1993 年 1998 年 2003 年 2008 年 2013 年 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时间为 2013 年 9 月 1~25 日,涉及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156 个 县(市、区)。调查将通过入户询问的方式,了解居 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量、居民卫生 服务实际利用量及其影响因素、居民对卫生服务 的看法等等。

卫生状况评价指标

卫生状况评价指标
有专门收集点、定期清理、分类处理
健康教育与宣传
1. 卫生知识宣传
有宣传栏、海报、手册等
2. 健康教育活动
定期举办、内容丰富、参与度高
管理制度
1. 卫生责任制
明确责任分工、有监督考核机制
2. 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完善
3. 培训与教育
定期对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卫生状况评价指标
评价维度
具体指标
评价标准
环境卫生
1. 地面清洁度
无垃圾、无积水、无污渍
2. 墙面与天花板状况
无霉斑、无脱落、无涂鸦
3. 空气清新度
无异味、通风良好
4. 垃圾分类与存放
分类准确、容器干净、无外溢
个人卫生
1. 员工/学生个人卫生习惯
穿戴整洁、无异味、勤洗手
2. 消毒措施执行
定期消毒、使用合格消毒剂
3. 洗手设施
配备齐全、清洁可用、有洗手液
食品卫生(适用于餐厅等)
1. 食材新鲜度
无过期、无变质、存储得当
2. 操作间卫生
干净整洁、无交叉污染、设备定期维护
3. 餐具清洁度
清洗干净、无油渍、无残留
公共卫生设施1. 厕所ຫໍສະໝຸດ 生无异味、无污渍、洁具完好
2. 洗手间设施
供应热水、洗手液、烘干或擦手纸
3. 废弃物处理

(完整版)社会卫生状况评价指标

(完整版)社会卫生状况评价指标

社会卫生状况评价指标一、人群健康状况指标(一)单一指标:仅测量健康某一方面的指标,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人群)社会卫生状况的指标是婴儿死亡率和平均期望寿命。

主要有:1、粗出生率(‰):同年活产总数/某年平均人口数或年中人口数2、粗死亡率(‰):同年死亡人数/某年平均人口数或年中人口数3、婴儿死亡率(‰):同年不满1周岁婴儿死亡总数/某年活产总数。

反映婴儿及母亲的健康状况,最敏感的指标,原因:(1)在绝大多数国家相对其他各年龄别死亡率而言是最高的,各国各地区之间相差悬殊;(2)对平均期望寿命和人口增长影响大:假如一个地区平均期望寿命为70岁,多死一个婴儿就相当于损失70人年的寿命;同时婴儿死亡率高,婴儿的生存概率就小,必须以高出生率来弥补人口增长的不足,带来了人口出生率高的问题;(3)其分母是当年活产总数,不受人口构成的影响,具有可比性;(4)婴幼儿时期,对社会经济、环境和卫生条件的变化比较敏感,而且在婴儿的各个时期死亡率有明显的差异,通常出生1天之内死亡率最高,因而它是反映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保健事业发展和评价妇幼卫生工作的综合和敏感指标之一。

4、新生儿死亡率(‰):同年未满28天新生儿死亡总数/某年活产总数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同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某年活产总数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比例(%):同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某年全人口死亡总数7、孕产妇死亡率(1/10万):同年孕产妇死亡总数/某年活产总数8、发病率(%,‰,1/万,1/10万):该期间新发生的某病病例数/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某病的平均人口数9、患病率(%,‰,1/万,1/10万):检查时发现的某病现患病例总数/某时点(期间)受检人口总数10、病死率(%,‰):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某病病人数11、新生儿低体重百分比(%):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人数/同期活产婴儿总数12、平均期望寿命(岁):根据寿命表计算。

又称预期寿命,是寿命表中重要指标之一,依据年龄别死亡率计算而得,该指标既能综合反映各个年龄组死亡水平,又能预期寿命的长短;它和死亡率是一个事物的两个相反方面,死亡率低,平均期望寿命就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卫生状况评价指标
一、人群健康状况指标
(一)单一指标:仅测量健康某一方面的指标,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人群)社会卫生状况的指标是婴儿死亡率和平均期望寿命。

主要有:
1、粗出生率(%o):同年活产总数/某年平均人口数或年中人口数
2、粗死亡率(%0):同年死亡人数/某年平均人口数或年中人口数
3、婴儿死亡率(%。

):同年不满1周岁婴儿死亡总数/某年活产总数。

反映婴儿及母亲的健康状况,最敏感的指标,原因:
( 1 )在绝大多数国家相对其他各年龄别死亡率而言是最高的,各国各地区之间相差悬殊;
(2)对平均期望寿命和人口增长影响大:假如一个地区平均期望寿命为70 岁,多死一个婴儿就相当于损失70 人年的寿命;同时婴儿死亡率高,婴儿的生存概率就小,必须以高出生率来弥补人口增长的不足,带来了人口出生率高的问题;
( 3 )其分母是当年活产总数,不受人口构成的影响,具有可比性;(4)婴幼儿时期,对社会经济、环境和卫生条件的变化比较敏感,而且在婴儿的各个时期死亡率有明显的差异,通常出生 1 天之内死亡率最高,因而它是反映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保健事业发展和评价妇幼卫生工作的综合和敏感指标之一。

4、新生儿死亡率(%。

):同年未满28天新生儿死亡总数/某年活产总

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同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某年活产总数
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比例(%):同年5 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 某年全人口死亡总数
7、孕产妇死亡率(1/10 万):同年孕产妇死亡总数/某年活产总数
8、发病率(%, %。

,1/万,1/10万):该期间新发生的某病病例
数/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某病的平均人口数
9、患病率(%, %,1/万,1/10 万):检查时发现的某病现患病例总数/某时点(期间)受检人口总数
10 、病死率(%, % ):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某病病人数
11 、新生儿低体重百分比(%):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2500g 的人数/同期活产婴儿总数
12 、平均期望寿命(岁):根据寿命表计算。

又称预期寿命,是寿命表中重要指标之一,依据年龄别死亡率计算而得,该指标既能综合反映各个年龄组死亡水平,又能预期寿命的长短;它和死亡率是一个事物的两个相反方面,死亡率低,平均期望寿命就高。

因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各地区平均期望寿命可以直接比较,是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常用的重要指标。

(二)复合指标
1 、减寿人年数(PYLL)
2 、无残疾期望寿命(LEFD )
3 、活动期望寿命(ALE)
4 、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 ):
衡量健康生命损失情况的单位,用年数表示,是疾病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与疾病伤残(残疾)损失健康生命年相结合的指标,是生命数量和生命质量以时间为单位的综合性指标,目前,全球疾病负担(GBD )均以此为单位进行测算。

所考虑的死亡是早死,早死所致的健康生命年损失为YLLs,伤残所致的健康生命年损失
为YLDs,故DALY=YLL+YLD。

5、健康期望寿命(HALE )
美国社会健康协会指标(ASHS ):就业率X识字率X 1岁平均期
望寿命x人均国民总产增长率/婴儿死亡率X出生率
二、健康影响因素指标
主要包括人口、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指标和卫生保健指标两大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