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产业革命下工业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新一轮产业革命下工业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新一轮产业革命下工业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新一轮产业革命下工业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要把产业的结构调整上升为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以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和产业间互动融合发展等一系列的举措都在表明,我国正在经历一场产业革命,这次产业革命涉及行业之多、波及企业数量之广前所未有。目前,河南正处于产业革命进行中的攻坚期,在这一关键时期,作为本轮产业革命的中坚力量,本土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水平滞后、运行效率低下,已经不能适应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发展趋势,在此大背景下,需要企业积极创新,创造出更加适应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保障本轮产业革命能够按照计划平稳、有序地实施完成。

一、河南新一轮产业革命发展综述

产业革命在目前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它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的革新,还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型发展路径的形成等一系列会对产业发展形成重大深远影响的变革。当前,河南产业结构调整剧烈、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以及产业间的趋同发展效应明显,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以先进制造业为首的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

产业革命的发生通常最先是以工业的技术革新为标志,作为传统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一般都是最先进行技术革命的,而先进制造业作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广泛的被制造业企业使用。先进制造业相对传统制造业而言,具有巨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信息化:先进制造业主要采用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等设备第一时间接收外部最新产业发展方向和行业产品信息,反馈给设计研发中心,对产品的外观、功能、功耗等方面进行实时改进,将信息传输给生产线,实现产品及时的更新换代。

2.自动化:先进制造业的生产线大多采用自动生产机器人来辅助人力生产,生产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造船、航天等领域,生产自动化可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解决生产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3.智能化:以智能机床和3D打印机为代表的智能化设备已经占据了制造企业厂房的重要位置,随着这些设备在生产当中的大规模普及,企业可以为消费者制造出他们想要的个性化产品,从而进一步扩大消费群体,取得更高的收益。

4.柔性化:柔性生产,是指主要依靠有高度柔性的以计算机数控机床为主的制造设备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柔性生产线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实时作出针对性的调整,实现小批量精准生产,为企业获得最大收益。可以实现“供—产—销”一条龙的高效流畅的供应链体系,达到全产业链的高效运行。

5.生态化:相对于传统制造业,先进制造业由于采用了更加环保和高效的生产设备,降低了长时间持续性的环境污染,做到了工业生产和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河南目前大多数工业企业仍然处于传统制造业阶段,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信部公布的2015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中,河南仅有宇通客车、许继电器两家企业入围。

(二)大力发展以新型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

新的产业革命使原有在产业内部发展的下属子产业由于获得了技术和管理上的巨大进步,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独立的新兴产业,使现有的产业布局发生重大变化,显著改变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走向。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例,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河南生产性服务业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和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逐年提高,2013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为5830.52亿元,2014年已经增加到了6687.43亿元,不考虑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4.7%,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呈现出逐年稳步提高的态势,2013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0.81%,2014年上升到了51.59%,增加了0.78个百分点。除生产性服务业外,生物医药、3D打印、光伏制造等新兴产业不仅更加丰富了现有产业的组成,同时也提升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性。

二、企业在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的管理创新研究

以往历次产业革命都无一例外地引发了企业管理方式的革新,而新一轮产业革命同样影响着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外部整体产业发展和市场经营的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原有的管理体系逐渐表现出水平滞后、效率低下等缺点,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产业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原有的管理体系上进行创新,创造出新型的、能够更加适应产业发展环境的管理方式,才能在本轮产

业革命中立足。本文从组织结构设计和管理机制两方面提出三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一)嵌入式组织结构管理体系

相对于产业间频繁的互动发展,企业之间由于生产流程、管理体系之间有较大差异,加之保密等因素的存在,致使企业的运行相对外界仍然是封闭的,依然是以单独个体的形式存在,即使是有亲密合作关系的企业之间也仅限于较浅层面的交流,导致企业间的合作发展效率低下,阻碍了共同发展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企业间互动发展的嵌入式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应运而生。嵌入式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应用于企业的管理体系中,特别是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之间的互动发展,很好地解决了由于管理体系的封闭性带来的阻隔问题,嵌入式组织结构可以是事业部、职能部门甚至是整个管理层的嵌入模式的多种方式,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可以实现一个企业直接地对合作企业管理体系的监管、调整、重组等一系列活动,这种互动发展的模式可以使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更好地与生产企业母体进行对接,消除彼此之间的差异和磨合,实现高效的生产。目前,嵌入式组织结构管理体系主要应用于联系紧密的产业,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食品行业的全产业链生产等领域,今后还会逐步向更多的产业推进,形成产业互动发展的未来趋势。

(二)自适应式柔性管理体系

柔性管理是从企业的经营方面出发,对事业部、职能部门进行柔性化改革,实现各部门对企业整体战略调整的自动适应。以事业部为例,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最早起源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是由通用汽车公司总裁艾尔弗雷德?斯隆于1924年提出,故被称为“斯隆模型”,又称“联邦分权化”,是一种高度(层)集权下的分权管理体制。事业部制,就是按照企业的主营业务包括按产品、地区、市场等来划分部门,设立若干个事业部。事业部是在企业宏观的领导下,拥有完全经营自主权,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部门,既是具有利润生产和经营管理职能的受公司控制的利润中心,同时也是产品责任单位或市场责任单位,对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及销售活动负有统一领导的职权。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事业部已经在传统工业领域的管理体系中占据统治地位,进入了发展的稳定期,但随着新一轮的产业革命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异军突起,传统的事业部体系受到强烈的冲

击,事业部一成不变的规模和流程客观上阻碍了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灵活应变的生产方式,事业部制也急需像先进制造业一样采用柔性化的管理体系。柔性事业部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自动适应整体的管理体系,不仅能与管理层实现同步发展,自身的战略调整甚至还可以反向引导管理层进行相应的调整,产生促使管理层进行调整的“外溢改革效应”,企业整体互动发展,以实现企业的最终发展目标。柔性事业部与先进制造业在形态、路径和机理等方面高度相似,已率先应用到了先进制造业企业的管理体系当中,今后还会扩张到其他行业和领域,发挥其应有作用。

(三)基于业务流程的管理控制体系

现代企业以事业部制为主体的组织结构设计虽然较之前的职能制组织结构在管理效率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其中对企业发展影响最大的就是各事业部内部由于有自己的职能部门,可以以一个独立的、封闭式的体系运行,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对其他事业部的协调性下降,甚至对领导层的指令的执行力也有所下降,企业内部体系松散,整体性和凝聚力差,导致企业运行效率下降。究其根本原因,并非事业部这种形态的结构性缺陷,而是在宏观层面上缺少根据将各事业部以及事业部与领导层之间衔接起来的纽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提高部门间的协调性,而企业基于业务流程的管控体系的出现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以制造业企业为例,业务流程从最高级别的董事会开始,将分属各事业部当中的职能部门如研发部门、营销部门通过流程指令串联起来,并严格按照从最初战略的制定到最终产品的销售这一流程的先后顺序来执行,涵盖了战略流程、经营流程和保障流程,而同时也将公司级流程、部门级流程和岗位级流程串联起来,由于各事业部之间的职能部门已经通过流程紧密的联接在一起,事业部之间的协调也顺理成章地通畅了,大大提高了沟通效率,减少了无谓损耗,最终为企业创造了更多价值。基于业务流程的管理控制系统目前已经在制造业企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企业中开始采用,今后会有更多的企业采用这一先进的管控体系。

三、意义与启示

新一轮产业革命由于涉及行业和地区范围较广,对技术和资本的要求较高,目前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会对现有传统的产业结构和管理模式产生强烈的冲

击,造成深远的影响。由于现有的企业管理体系发展相对滞后,存在诸多问题,已经不能适应本轮的产业革命,急需管理体系的革新。本文中的三种管理体系创新模式的提出是一次探索,对河南工业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意义:一是对企业的组织管理体系进行改造和创新,完善其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有助于企业形成更加科学、合理、完备的现代企业组织管理体系。二是推进河南工业企业的组织管理体系的调整,有利于河南产业转型和升级,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对促进河南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河南目前产业整体发展还处于较低层次,工业企业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体系的改进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支持;同时,政府相关管理机构也应尽快出台政策,设立专项基金,完善对中小企业的帮扶制度,使企业早日实现管理创新。

3D打印将引发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

3D打印将引发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 近日在由工信部、科技部等联手主办的“新工业革命与增材制造”国际研讨会上,传出对3D打印的力挺之声。与会代表在发言时指出,3D打印应用领域量大面广,或将引发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 将引发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 在业界质疑3D打印的应用前景之际,昨日在由工信部、科技部等联手主办的“新工业革命与增材制造”国际研讨会上,传出对3D打印的力挺之声。与会代表在发言时指出,3D打印应用领域量大面广,或将引发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会上表示:“近来,国际社会对新工业革命的观点各有不同,但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进行融合,加上新材料(行情专区)、新能源等技术的重大突破,将引发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 苏波指出,“增材制造、能源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突破和广泛应用,不断推动制造业向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转型。”

目前,中国的3D打印产业正蓬勃发展。技术方面,目前,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也相继研发出多种系列的3D打印机,部分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技术的支撑下,3D打印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到医学领域。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王成焘指出,“三维打印模型提供了患体丰富的信息。过去大家看病,不知道病人肚子里是什么东西,有了X光机就可以知道清晰的二维信息,有了CT和磁共振形成了准三维的信息。到了三维打印模型方面,实现了一个提升,在医生动手术前,就可以精确地看到1比1的骨骼模型。” 王成焘认为,3D打印技术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推动21世纪医疗的个性化、精准化、微创化和远程化重要的基础支撑。 不过,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对3D打印技术的看法却完全相反。据媒体报道,郭台铭称3D打印只是噱头,如果真的能颠覆产业,“那我的”郭“字倒过来写。” 据报道,郭台铭表示,3D打印绝不等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只是噱头而已。3D打印技术发展很久了,鸿海30年前就在使用。他不看好的原因是,此项技术无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1

《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设计

5、传统工业部门的新发展:以钢铁部门为例,出示埃菲尔铁塔。 利用两个表格,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各自特点。 设计意图: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放到一起,可以更好的对比两次工业革命的各自特点,从中感受工业革命的魅力。并提高学生对比分析,读取表格材料信息的能力。同时对垄断组织这一概念加以解析,从而更好地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规律。 主要落实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过渡:一次次的技术革新,究竟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惊喜与冲击?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力巨大进步,这是毋庸置疑的。 运用《共产党宣言》中的文字: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统治阶级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大,还要多。” 生产力的进步能带来怎样的变化? 图文材料一: 原来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休闲生活也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上流社会和经济实力雄厚者,总是先参与到新的休闲方式中;中产阶级则比较喜欢选择逛公园、看喜剧表演、到音乐厅欣赏音乐和爬山、远足等户外休闲娱乐方式。……到19 世纪,英国人的休闲生活已经与整个商业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赵虹《工业化与英国休闲生活的转型》等 学生能够提取到此期间民众的休闲娱乐方式增加。 教材上的插图,表明妇女走出家庭,面向社会。

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 综合以上信息,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第二组图文资料: 工业超过农业说明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压倒贵族地主阶级;……工厂的兴起和城市的昌隆则表明工业无产阶级的诞生和壮大。 ——钱乘旦《论工业革命造成的英国社会结构变化》 由此可知,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 并拓展两大阶级的壮大,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要求更多政治权利,推动欧美各国民主政治进程,例如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无产阶级,为争取自身权利不断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基础。 第三组材料: 工业革命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组织形式从工厂制度建立到垄断组织形成。(因为这部分在分析特点时已经涉及,略讲。) 引导学生分析,对垄断组织要有客观的认识。它能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也能带来停滞与腐朽的趋势。并且认识垄断组织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干预。 第四组材料: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必修2 第7 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时代背景 (2)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作用的分析,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 (3)探究工业革命的影响,体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作用的分析,培养同学们阅读教材的能力、知识重组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小组活动分析科技是一把双刃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2). 认识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二.教学方法 通过运用归纳法,分析掌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动及环境问题;通过分析法的运用,引导学生认识工业革命的扩展及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三.教学过程: (带着问题看视频播放。1. 什么是工业革命?2.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个国家发生?3. 最后扩张到哪些地区?)导入新课(利用视频播放导入) 教师讲解工业革命的概念: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它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思考: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板书)一、市场的呼唤 (教师引导)假如你是一位18世纪英国的商人,现在你想投资工业,你会首先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1.有资金2. 有工人(劳动力)3. 有技术4.有原料5.有市场6.有国家政策支持?? 教师讲解:⑴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扩大了对英国商品的市场需求。(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市场: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⑵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劳动力:圈地运动) ⑶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技术:手工工场时期的积累) ⑷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政权: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多媒体显示《英国工业革命时代背景》表教师:在英国各个工业部门中,最早采用机器并不是在传统工业中,而是在新兴的棉纺织工业部门,这是因为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 技术产业发展 当今世界新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以及量子科技等蓬勃发展,深度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引发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变革。能否抓住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培育起支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直接决定着各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分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就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机器人等领域发展,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立足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全局,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 一是持续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持续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健全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机制。加大对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大力推进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发展。 二是着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应用。加快5G研发和商用步伐,推进IPv6规模部署。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三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制造业“双创”升级版,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优势企业建立上下游协同的企业集团,提升产业链水

平。落实好国家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优惠支持政策,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注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企业。 四是激发增强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工业文化建设,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推动降低制造业税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深化产融合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深度融合。加强人才培养,保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 五是更大力度对外开放发展。全面深入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高端制造领域。鼓励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长期合作伙伴机制。支持工业通信业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培育形成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练习:7-15两次工业革命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9·河北张家口高三8月摸底调研)1786年英国国王封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为爵士,并于1787年邀请他担任德比郡的郡长。这一举措() A.有效提升了工人的社会地位 B.开创了英国重视发明的传统 C.表明当时英国发明风气盛行 D.有利于推动工业革命的进行 解析:据材料“英国国王封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为爵士,并于1787年邀请他担任德比郡的郡长”可知,英国政府对发明者给予优待,说明政府重视发明,从而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条件,D项正确。 答案:D 2.(2019·河北邢台高三第一次月考)下面是近代英国不同时期棉纺织品的出口值占总出口值的比重图。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A.对棉花的依赖性增强B.垄断了世界棉布市场 C.国民经济结构已失衡D.国内市场走向了萎缩 解析:由材料可知,英国从1819至1846年,棉纺织品的出口值在总出口值中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由此可知英国对棉花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强,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英国棉纺织品的出口值而非世界棉布市场份额,B项错误;C项“已失衡”表述过于绝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英国棉纺织品的出口情况而非国内市场,D项错误。 答案:A 3.(2019·四川成都高中毕业班摸底)下图为英国画家德·卢戴尔布格(1740—1812)的绘画《卡尔布鲁克代尔之夜》。该画描绘出当地的炼铁厂大熔炉飞溅的火花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周围的小镇和远处的群山,运输的马车整装待发。该绘画反映了()

A.蒸汽机的推广使用 B.印象派的艺术风格 C.冶铁工业推动交通运输发展 D.化学工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解析:题干中《卡尔布鲁克代尔之夜》的画面内容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推广使得工业革命进入高潮,A项正确。 答案:A 4.(2018·云南昆明一中第八次考前适应性训练)17世纪,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遇到了来自印度物美价廉的棉纺织品的竞争,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禁止棉纺织品进口的法令。这一法令() A.推动了英国棉纺织技术的革新 B.标志着英国经济思想的转变 C.保护了英国纺织业的海外市场 D.延缓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棉纺织业开始遭到毛纺织业的排斥,又受到进口货的竞争,1700年,为了防止外国商品的竞争,议会颁布法令,严格禁止从印度、波斯和中国输入印花布,棉纺织业为求生存,迫切要求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也就是必须革新技术,A项正确。 答案:A 5.(2019·广东惠州一调)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有些学者提出用“起飞”“原工业化”或者“勤劳革命”等概念替代“工业革命”,研究流派就有社会变革学派、工业组织学派、宏观经济学派、技术学派、能源学派和消费学派等众多学派。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 A.导致民众史学认识的混乱 B.拓展不同视角并趋于全面

【推荐下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下的重大机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下的重大机遇 当前全球正处在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阶段,信息科技、材料科技、生命科学与生物科技、生态环保科技等领域,都酝酿着激动人心的重大突破,与新兴产业发展更加紧密融合、互相推动促进,给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引擎、带来了新机遇。 比如,生物技术的发展令生物产业展现出诱人前景。据报道,这两年该产业跨越式发展迹象明显,不断从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向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领域拓展,以30%左右的年增长率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门类。生物技术对相关产业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有预测认为,到2030年,生物技术对化工和其他工业产品领域的贡献将占到35%,对药品和诊断产品领域的贡献将达到80%,对农业领域的贡献达到50%。 又如,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制造机器人的软硬件技术日趋成熟,使得工业机器人大批量走进生产车间,不仅形成了潜力巨大的机器人产业,而且正在对制造业格局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比尔-盖茨断言,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将改变世界的未来发展趋势。另据权威机构分析,目前月球采矿已没有技术障碍,美国科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的机器人太空采矿场景正在变成现实。 再比如,充电技术的突破,使得美国的一款纯电动汽车特斯拉以旋风之势席卷全球,受到了市场的追捧。有报道称,从2013年1月至6月初,特斯拉股价从35美元暴涨至200多美元,涨幅超500%。我国市场反应也尤为热烈,股票市场也屡屡上演特斯拉概念股涨停潮。科学技术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潜力激发动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西方各国都在对本国科技和产业发展进行新的部署,开始了新一轮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的竞争,并以此

新工业革命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不断有专家学者提出“新一轮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等概念,“信息和远程通信”、“互联网技术应用”、“纳米技术和新材料应用”、“新能源和生物电子应用”等都曾被作为新产业革命的标志。 时至今日,伴随本轮金融危机的深入发展以及技术的持续进步,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论述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发展成因 新产业革命影响经济格局 当今世界,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形成两种较为代表性的论述。一是以保罗·麦基里(Markillie,《经济学家》编辑)为代表,将“第三次工业革命”界定为“数字化革命”。以“3D打印机”为核心,强调生产方式的变化,重点关注数字化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并由此改变世界经济格局,改变制造商品的方式乃至人类的生活方式。二是以杰里米·里夫金为代表(《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一书的作者),认为新产业革命必须包含“新能源技术的出现、新通讯技术的出现以及新能源和新通讯技术的融合”三大要素,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物联网等不断融合出来的一个数字化制造时代。 尽管当前热议的新产业革命还有不同的观点和论述,而新产业革命会否成为真正的革命还需要实践的最终验证,但可以看到大的趋势已经形成。世界各国正在积极采取对策,开始规划新产业革命背景下未来的产业

定位,构建自身的持续竞争优势。可以说,新产业革命已经初现端倪,将对未来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新产业革命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和时代特征。一是后危机时代迫切需要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支撑。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特别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速下滑,全球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艰巨性进一步凸显,世界各国都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亮点摆脱此次经济危机,而新产业革命成为了众多国家的共同期待。 二是技术进步是新产业革命的关键推手。驱动新产业革命的技术数量激增,数字、网络、激光、纳米、机器人、先进材料、新能源等高新科技及其分学科技术加快应用,特别是三维(3D)打印技术的问世,将大大改变制造业的面貌。长期的技术升级和积累最终会形成突破性的力量,由量变引发质变,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引领世界经济的增长。 三是各国政府相关政策助推新产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基于各自国家利益,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和“再工业化”等战略政策,成为新产业革命的重大推动力。 趋势特征 现代信息技术深度应用 新产业革命的核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以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与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的重大创新与融合应用为代表,将推动一批新兴产业发展以替代已有产业,并将带动整个产业形态、制造模式、运营组织方式等的深刻变革,从而催生出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机会。

参赛 第一次工业革命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或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重要发明及进程,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和工业革命的影响,领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提高材料解析 能力;分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 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启发式谈话法,问题探究法:层层设疑,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地理解知识。联系比较法:构建知识体系,突出事物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正确 认识工业文明的成就与代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联系中国历史深刻理解科技兴国,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3. 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 标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师:先请大家看《英国工业革命》视频,然后概述它讲了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多媒体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程序) 新课教学 一、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

师: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结合视频材料和历史纵横,归纳工业革命首先产生英 国的条件,并说出这些条件是如何获得的?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一方面,扫除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使 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业革命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产物;另一 方面,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后,也必须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才能巩固自 己的统治基础,所以,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所需要的一切条件都因为有了 资产阶级的政权而得到了保证。因此,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既是迅速 发展资本主义的前提,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英国社会的稳定,也为经济 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雄厚的资金,丰富的资源,充足的劳动力,手工工 场生产技术的不断积累,日益扩大的海外市场既是工业革命进行的条件,也是 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那么这五个条件到底是如何获取的呢? 师:英国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广阔的殖民地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广 阔的海外市场,丰富的原料,殖民掠夺也积累了雄厚的资金。血腥的圈地运动 迫使广大农民离开土地,为工业提供了劳动力,也扩大了国内市场;同时形成 了大片土地,便于采用新技术,促进农牧业的发展,为工业提供大量原料,也 积累了资金。这两个前提,五个条件是不光是分析工业革命开展的因素,同时 也是今后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金钥匙。不管是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迅速的 原因,还是缓慢的原因都从这些因素入手就能做出准确全面的分析。 问:哪个因素是促使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呢?(学生如果答不出来,就多 媒体显示《共产党宣言》中的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生答后师说: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产品供不应求,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促使人们进行技术革新,提高生产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业革命应运而生。 二、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和革新创造 师: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后来冶金、采煤等其他领域也纷纷出现了 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和革新创造有哪些呢? 1733年英国人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棉纱供不应求,人们 开始想方设法提高纱产量,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次能纺出很多根线的珍 妮纺织机,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后来在纺织领域又相继有了一系列的发 明创造,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同年瓦特又改良了蒸汽机,瓦特蒸汽机是一个在 工业革命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明。请大家阅读教材思考:瓦特蒸汽机相对纺 织领域的主要发明有什么优点?它的出现的有何重大意义? 生答后师说:水力动力要求水资源丰富,高山峡谷落差大,且受枯水季节限制。蒸汽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摆脱了自然条件限制,能广泛使用。从此,工

2019咨询工程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与创新发展路径探讨83分卷

在线考试: 1.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两化融合以()为关注焦点。 A.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 B.战略一致性 C.领导的核心作用 D.新型能力 2.工业互联网发展,全球正处于格局未定的()和规模化扩张的(),中国正处于抢占工业互联网主导权的()。 A.关键期、窗口期、战略机遇期 B.窗口期、关键期、战略机遇期 C.战略机遇期、窗口期、关键期 D.战略机遇期、关键期、窗口期 3.2017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延续了近几年的()态势,整体向更深层次、更高阶段演进。 A.高速增长 B.增长 C.缓慢增长 D.平稳不变 4.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 ()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5. 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6. 广泛深入开展贯标培训,不包括()。 A.完善培训体系 B.分层次、分类别、分渠道开展培训 C.培育新型企业家 D.建立培训中心 7. 比较我国两化融合与德国工业 4.0 ,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对应()阶段。 A.工业2.0 B.工业2.0 向3.0 过渡 C.工业3.0 D.工业3.0 向4.0 过渡 8. 全面推动()贯标,持续打造企业可持续竞争能力。

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B.两化融合标准 C.两化融合标准体系 D.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 9.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框架中的管理循环不包括步骤()。 A.策划 B.支持、实施与运行 C.实践 D.评测 E.改进 10. 下列关于《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论述,不正确的 是()。 A.不是我国针对两化融合的首个体系类国家标准 B.全面解析了企业两化融合的内涵、要素和关键环节 C.全面剖析我国大量先进企业典型案例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两化融合的概念和体系框架 D.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研究制订战略发展规划的建设指南 E. 为企业展示了两化融合的全景图 11. ()正逐渐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聚焦点和关键突破口,商业价 值仍处于探索阶段。 A.IaaS B.PaaS

新一轮工业革命与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_张新国

中国航空报/2014年/1月/18日/第002版 要闻 新一轮工业革命与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新国 美国作家杰里米·里夫金于2011年出版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由此引发全球对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热议。里夫金以全新的视角,用“能量”与“信息”的结合重新定义了历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特征是蒸汽机与电报/机械印刷出版物的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内燃机与电视/电子出版物/电话的结合,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可再生能源与互联网/电子通讯的结合。针对第三次工业革命,里夫金提出了大量预见性的设想,这些设想得到了一些国家政府和工业界对未来工业革命的高度关注,一些国家还提出了自己的工业战略,试图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抢占先机。但是究竟应该是第三次工业革命,还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各国有不同的见解和定义。本文试图以德国、美国和中国对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推动方式来看新一轮工业革命,并借以分析中国航空工业在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中的发展途径。 一、新一轮工业革命已经来临 1、德国:工业4.0 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研究院、西门子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工业4.0”项目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被正式推出。这个研究项目是一个高技术战略项目,其目标是促进传统制造业的计算机化。德国定义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基于信息化的自动化生产,其实质就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使得高度柔性的批量生产成为可能。“工业4.0”以建立智能工厂为目标,其技术基础是赛博-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和互联网,它的特征是自适应性,资源有效性和人机工效以及与客户和业务组件在业务和价值流中的整合。通过自优化、自重构、自诊断和对人的认知和智能支持,形成高度的柔性生产方式,从而实现高度的客户定制化,这也是未来社会对工业的需求。 2、美国:再工业化战略 与德国一样,美国奥巴马政府也提出了实现再工业化战略(Reindustrialization)的举措,其基本内涵是为了重新建立工业而进行国家资源组织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过程。经济学领域认为,与服务业和金融业相比,制造业可以容纳更多的就业人数,具有更高的社会和经济期望。所以,对于美国来说,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下,通过再工业化战略继续保持美国在制造业的优势是一个必然选择。此外,美国从军队和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制定了一些推动再工业化的政策和方针,希望未来的制造业可以实现高度本地化的生产,以在发生军事冲突时减少美国对于贸易通道和供给线的依赖。 在工业企业层面,GE公司也提出了以工业互联网为创新特征的第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工业革命,机器和工厂的出现推动经济的进步和范围的扩大;第二次浪潮是互联网革命,特征是计算机技术分布式信息网络的崛起;第三次浪潮是工业互联网,特征是机器、设备组和设施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综合。 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中最典型的项目就是美国国防预研局(DARPA)发起的自适应运载器制造(A VM)计划。这个计划目的是通过再造复杂系统的开发和制造方式,重新发明制造业本身,以同一制造系统来设计和制造水上、水下、地面、空中、空间的所有种类的运载器。美国推出这一计划的初衷是为了解决防务系统开发过程中成本和进度频繁失控的问题,主要思路是借鉴集成电路(IC)开发和开源软件项目的做法,对防务系统研制项目的管理以及制造系统进行再造,使防务系统约10年的开发周期下降至与集成电路(IC)相当的2年。通过META工具所产生的设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4 第2节 工业革命课后限时

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了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种种有利力量应包括( ) ①圈地运动②海外殖民扩张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④工厂的出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工厂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它不能作为工业革命兴起的因素。 【答案】A 2.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1个词 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 的参展产品是( ) A.火车机车、水力纺纱机 B.电灯泡、电动机 C.汽车、汽轮 D.电话机、内燃机 【答案】A 3.据统计,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有1 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中,有大约260 万人离开欧洲;在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高达900万,也就是每年有近100万移民。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 ①工业革命的扩展②欧洲人口的急剧增加③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④一战使欧洲 政局不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9世纪20年代以后欧洲移民不断迁移到世界各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欧洲人口的急剧增加、工业革命的扩展、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等。一战发生在1914~1918年,不符合时间要求.故选C。【答案】C 4.保尔·芒图撰写的《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中有这样一句话: “如果产业革命仅仅在于一些技术改进,如果它的后果并不扩张到设备和商品之外,那么,它就终于成为一个不太重要的事件,它在通史上只能占很少的篇幅。但是,它通过物质东西的媒介,即人类的需求、筹划和活动等具体表现便对人发生了影响。”下列表述不属于材料中“影响”的是() A.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B.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C.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明显减少 D.多种化学合成材料的创制大大丰富了人类生活 【答案】D 5.钱乘旦、许洁明合著《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 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 A.火车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B.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解析】工业革命使人们对于时间观念发生了变化,这反映了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公开课教案 课题:必修2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记忆工业革命进程中的主要发明,如珍妮机、改良蒸汽机 等,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 2、理解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掌握工业革命史怎样推动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 思路与方法 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只是重组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工业文明在人类实力发展中的地位,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重点与难点 重点: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难点:理解工业革命历史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当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对外战争在欧洲大陆轰轰烈烈时,在英国发生了一个变化……这一变化就是工业革命。近代史上没有别的历史事件曾更惊人地影响普通人的生活,或对人类进步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工业革命史怎样扩张的?怎样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7、第一次工业革命 知识点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多媒体显示课件 问题设计:1、分析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 教师指导:阅读教材第30页第一自然段和历史纵横。 点拨归纳: 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条件: 资本:殖民贸易和殖民地掠夺获得的大量财富 劳动力:圈地运动,大批农民被从土地上赶走,不得不去手工工场做工 生产技术: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市场:18世纪以后,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必要性) 2、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多媒体显示课件 围绕工业革命时期的一系列发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点拨归纳 (1)机器发明和使用。(珍妮机---开始的标志) (2)机器动力的革新。(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工业革命的关键)(3)交通运输业的革新。(蒸汽轮船、蒸汽机车、火车) (4)工业革命的完成。 1840年前后,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 知识点二:从工场到工厂 多媒体显示课件 问题设计:工业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的内容后点拨归纳。

[新一代,技术,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产业革命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产业革命 信息通信技术为什么能够带来革命? 在过去很多年间,ICT技术都在产业内部发生作用不过目前可以看到的ICT技术不仅仅是产业内的技术而成为一种以快速、连续、系统作为主要特征的通用技术,能够提供更好、更快、更便宜的服务。随着电信业价格下降,ICT的技术应用开始向非ICT部门溢出带动了社会劳动生产力,进而增加整个经济效益如今,信息通讯技术带给我们最根本性的变化实际上是媒体的融合.未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将会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实现广泛的连接,在这其中也带来了包括病毒、欺诈等相应的成本。 最近这些年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变化最大,我们把这个阶段的技术应用叫“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国务院提出的八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呈现出替代或者成为中国支柱性产业的趋势。过去我们认为宽带是信息通讯技术的基础设施网络;未来,互联网和计算机的融合、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到物联网等技术融合不仅组成了基础设施网络,同时还与公共应用平台一起会成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在智能之道最经济最核心工业层面,技术间不断渗透交融,带来了各个方面的革命,三网融合带来广播电视的革命,移动互联网,尤其大数据对生产方式的调整使整个产业模式都带来很大一个变化,比如劳动力的作用在下降、劳动对象在发生质变,同时导致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生产方式都发生很大变化。因此,有人提出。信息生产力是当代最活跃的生产力”,在信息生产力引领下我们需要考虑生产方式怎么调整、生产关系怎么调整、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怎么布局等一系列问题。 在麦肯锡评出的未来十二大颠覆性技术中移动互联网技术位居榜首,第三、第四位分别是互联网技术、云技术。而随着自动汽车、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新兴产业的发展,ICT技术都作为最基础的层面来支撑,未来数据通信技术发展变革核心是以互联网为基本平台向产业各方面扩展。 全球科技创新的大潮如今引发了总结性的变革,即新一轮的产业变革。比如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被引入制造业领域后必须加上制造业控制技术、传感技术等,在能源领域需要融合能源方面的再生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拓展利用范围,推广多领域跨界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将重塑经济发展方式和国际竞争格局,这对我国产生深远影响。 新一轮信息技术和工业融合怎么走? 为什么ICT技术可以驱动产业变革7它的机理到底是什么7这里面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使交易的成本降低,这里面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电子商务。传统的商务模式大多是从全国、各省、然后地市到县,向下通过供销渠道到某一家商店,由于层级过多交易成本往往非常高,商品价格也相对较高,而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在线实时对接降低外部的交易成本,中间跨越了大的商场大的批发,并且从仓库可以直接送到个人手中,减少中间环节、交易费用,提高效率,这如今已成为大家都能享受到的网购服务。同时,从2008年以来,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得非常快,而且是从消费、娱乐、服务和流通等环节,逐步降低成本、价值传递走向价值创造,价值创造这很重要的环节就应用到了工业领域。

智能制造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

智能制造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 摘要: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智能制造,就是“系统的系统”。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本质是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主导权之争:我们要把智能制造作为在新一轮产业技术变革中的主要方向,要构建自己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工业4.0以智能制造为标志,至少需要用30年到50年的时间尺度来观察其演进发展的趋势,而现在,这一轮变革才刚刚开始。 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智能制造 我们看看德国是怎么认识4.0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曾说,目前90%的创新在欧洲之外产生,欧洲不能错失下一代工业技术变革。德国副总理兼经济能源部长说,德国非常忧虑的一件事是,德国企业的数据由美国硅谷的四大科技把持,不仅德国,整个欧洲对于错失互联网的机遇都有一种深深的忧虑,有一种挫败感。德国机械协会(VDMA)主席今年6月在日本参加一个活动时说,德国和日本应携手应对中国的挑战。德国信息技术、通讯、新媒体协会工业4.0部部长也说,不仅仅亚洲对德国工业构成竞争优威胁,美国正通过各种计划应对“去工业化”,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当然,他们也看到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机遇,并提出要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尤其是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 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国务秘书说,工业4.0要提供一个在技术和组织上适应中小企业需要的解决方案。换成中国一部电影名字,就是在德国迈向工业4.0的道路上,德国中小企业“一个都不能少”。通过和德人各界交流,我们可以体会到德国人对于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三种意识: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和抢占制高点的意识。他们看到了新一轮技术变革中,德国ICT、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巨大挑战,也看到了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德国传统优势的强化和新优势的形成,新的市场机会正在形成。德国也有意志和决心在新一轮变革中掌握发展的主导权,并重塑竞争优势。这些认识和判断已经在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联邦经济和技术部2013年4月发表的《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中有清晰的表述。 对于什么是工业4.0,我们可以从企业的角度或政府的角度,技术变革的角度或产业经济的角度,传统企业的角度或ICT企业的角度,发达国家的角度或新兴工业国的角度来观察和认识,可以有很多观察、解释和认识的维度。综合各方面的理解,我看是不是可以通过5个方面来认识工业4.0到底是什么。具体来说,工业4.0是互联,工业4.0是数据,工业4.0是集成,工业4.0是创新,工业4.0是转型。 第一,工业4.0是互联。我们在和西门子、博世和蒂森克虏伯的专家在交流时,他们都强调,工业4.0的核心是互联,工业4.0的核心是连接,要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客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更具体讲,一是设备和设备的互联:单机智能设备的相互连接,实现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再到智能工厂;二是设备和加工对象的互联,正如德国总理默克尔在2014年汉诺威工博会上所讲的,零件与机器可以进行交流。三是所有制造系统、设备与人的互联,所有的装备、软件、硬件、网络都是围绕如何提升人的效率、为人更好的服务这一主线,虚拟物理空间(CPS)等新概念也是实现人与智能制造系统交互窗口和界面;四是万物互联(IOE),当然这个概念不仅德国人在讲,美国人也在讲,所有产品都将会成为一个网络终端。 第二,工业4.0是数据。我们可以来想象一下,当传感器无处不在,智能设备无处不在,智能终端无处不在的时候,连接无所不在的时候,其必然的结果就是数据无所不在。产品的数据、运营的数据、管

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21讲 两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1讲两次工业革命 [考纲要求] 1.工业革命。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考点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大工业”的狂飙时代 1.前提条件 (1)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提供了资金来源,扩大了海外市场。 (2)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资源,扩大了国内市场。 (3)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4)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动力和政治保障。 2.进程 (1)棉纺织业: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阿克莱特建立第一座水力纺纱厂,标志着近代机器大工业的诞生,并确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2)动力: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广泛应用。 (3)交通运输业:火车和汽船成为重要交通工具。 3.影响 (1)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率先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2)促进了许多新兴城市的产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改变了人口的职业结构。 (3)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4)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 二、打造“世界工厂” 1.条件 (1)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大增强。 (2)进行民主化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 (4)进行法制化建设,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维持了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市场。 (5)对外推行“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由贸易。 (6)大力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 2.表现 (1)19世纪中期,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 (2)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三、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1.孕育 (1)物质条件: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2)重要保障: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2.过程 (1)到19世纪中叶,随着日本“开国”和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以及中国被迫“门户开放”等,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 (2)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图说历史]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概念阐释]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飞跃。它既是生产技术的一次革命,也是生产关系的一场革命。它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技术基础。 [特别提醒]正确区分工业革命开始和完成的标志

“中国制造2025”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中国制造2025”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2015年10月12日08:49 阅读36 【基本概述】 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 这场变革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建立在物联网和务(服务)联网基础上,同时叠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突破而引发的新一轮变革,将给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影响。 这一变革,恰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制造强国形成历史性交汇,这对中国是极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极大的机遇。 【提出背景】 世界范围来看,工业4.0概念引领了全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其强调的工业化和智能化融合发展道路,已被中国一些制造业发达的地区率先借鉴。中国要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当然不能在这一波全球性的产业革命中落后。 而从中国自身来看,随着劳动力价格要素的上升,人口结构的变化,过去那种低质低价的“中国制造”形态必须要向中高端转型。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国民消费能力的上升,中国国内市场对于高端消费品的需求正在不断提升。不久前,“赴日抢购马桶盖”成为热点话题,有些人从这一现象中看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还有很多短板需要补强,但这一现象背后国人消费需求层次的提升和消费意愿的增强则很容易被人忽视。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生产往往是滞后于需求的,当下国人消费需求的提升,更应看作是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的有利东风。只有市场需要高端产品,企业家才有动力将其千方百计生产出来。以此观之,当下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内外部条件,都已成熟。

【国务院印发】 中国制造2025是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来的。 李克强说,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我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立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以及先进制造、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增效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力争到2025年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发展10大领域】 会议强调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10大领域。会议还决定,推出中国制造重点领域升级方向绿皮书目录指引,动态调整、滚动推进。 【措施方法】 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坚持有保有压,化解过剩产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着力在一些关键领域抢占先机、取得突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