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亚洲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影响

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亚洲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影响
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亚洲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影响

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亚洲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影响

在20世纪初,日本唯美主义文学产生,可谓在日本掀起了一层巨浪,而对中国和亚洲文学的影响虽没有大的波澜但也有小的浪花。就拿中国来说,五四时期的文学大解放和文坛的全方位开放使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顺理成章地影响到了中国的文人,虽然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唯美主义流派存在,但纵观我国的现代文学可以明显地发现其在创作风格和创作方向上的唯美主义倾向。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注重求新求异,主张追求情调和官能,具有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家的笔下透露着伤感颓废的情绪,用恶魔主义的写作模式进行着变态性的描写,对肉体主义女性的看法等观点和思想,成为了中国和亚洲唯美主义文学思潮的来源之一。

一、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

20世纪初,当时自然主义文学在日本文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为了反对揭露人性丑恶的自然主义文学,唯美主义应运而生,也被称为享乐主义、耽美主义等,而它的来源是日本的浪漫主义文学。在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三岛由纪夫、佐藤春夫等多位作家,而代表作品有永井荷风的《地狱之花》、谷崎润一郎的《纹身》《春琴抄》等。从这些代表性的作品可以看出反社会、反道德是唯美主义的本质,它所宣扬的美实际上与传统道德的思想是相悖的,是一种道德的反叛。作家们反常态,以丑为美,大幅度、无底线地对一些可谓称得上变态而令人作呕的行为进行大胆细致而赤裸裸的描写,沉迷于享乐、肉欲,超乎常人的想象。

虽然由始至终唯美主义文学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但它将反社会、反道德的思想表达地酣畅淋漓,达到了作家们写作的目的反对当时的黑暗政府和黑暗社会、反对政府对民众思想的控制等。实际上,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是追求纯粹肉体的官能性享乐,是变态的,是令人作呕的恶魔主义。

二、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中国和亚洲兴起的原因

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20世纪初产生,随后带动了以中国为主的整个亚洲唯美主义思潮的兴起,其实它的兴起不是平白无故的,相反是有着多方面的原

因。由于亚洲的主体部分是中国,受其影响最大的是中国,对中国的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亚洲,所以下面就以中国为主来阐述其原因。

1.深刻的思想原因和社会原因

中国兴起唯美主义思潮是在1928年,此时正是中国左翼革命文学占主流地位的时期。与中国左翼革命文学想比较而言,二者的思想是截然不同的,尤其是唯美主义的颓废堕落和极端个人主义色彩。所以当时在中国的左翼革命文学派中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对唯美主义的反对和不满,比如蒋光慈;另一种却是对唯美主义的赞成和倡导,比如田汉。当时左翼革命文学正处于早期阶段,发展中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思想偏激、性格浮躁、行为不羁等,而这些特点都与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极为相似,所以就受到了左翼革命家的关注,进而受到整个中国文学界的关注。其实,对于日本唯美主义的文学作品,中国文学家的评论是很高的,主要是赞扬它的标新立异、反叛性和先锋性等,这些显著的特性恰好抓住了某些文学家的心,因而在中国甚至在亚洲都形成了唯美主义思潮。

2.实用主义原因

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尽管文人们对日本唯美主义并没有真正完全理解,但却获得了特殊效用。大多数评论家和翻译家都只是得出唯美主义的颓废、享乐、唯美的特色,以及反复机械地强调它是日本资本主义的一种社会现象,除此之外并无其他用处。日本的唯美主义是沉迷在肉欲的享受之中的,变态到从女人的身体上寻找乐趣,进而得到满足。这种暂时的享乐可以安抚人们焦虑失意的忧郁情绪、发泄出对现实和人生的不满,找到思想和心灵上的避风港,而这刚好是当时中国和亚洲人们所需要的。当时的中国和亚洲都处在动乱和困顿时期,经历着颠沛流离的痛苦,很多知识分子都面临着看不见未来的境遇,他们迷茫、苦闷、焦虑、烦恼,而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出现对他们来说有着逃避现实的特殊作用。

3.日本唯美主义之风被现代作家接受并以此来作为创作的依据

亚洲文学和中国文学之所以会受到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影响,很大程度是由于作家的关系。就比如当时一些中国的作家,郁达夫、田汉、郭沫若、陶晶

孙等,他们都曾在日本留学,碰巧他们留学的时期正是日本唯美主义盛行的大正年间,所以他们就顺其自然地受到了影响。

它对这些作家的影响使得作家们的创作都带有日本唯美主义的变态享乐、伤感颓废、肉体主义、恶魔主义等所谓的唯美主义之风,换句话说,就是作家们赞成并接受了日本唯美主义所宣扬倡导的思想和行为。例如唯美主义中的变态享乐这一内容,在谷崎润一郎的小说中就得到了体现,他的作品《饶太郎》中的主人公饶太郎就是一个变态的受虐狂,以接受女人的虐待来寻求快感;而中国作家郁达夫的作品《过去》中也体现了变态享乐,小说的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双脚的无比崇拜。

三、对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之路

日本唯美主义传到亚洲、传到中国之后就形成了公认的文学思潮,其发展之路是一步步形成的。

20世纪20年代初期,以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为中介,日本唯美主义文学传入中国和亚洲,融入到其本身的文学思潮之中,开始了唯美主义思潮的发展之路;1928年之前,中国开始对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进行翻译和评价,但都是断断续续、零星点点的,并不全面。1928年之后至30年代末期,中国就开始大量的翻译和评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家和文学作品。就拿谷崎润一郎来说,从1928年开始,对他的作品翻译就达到了十几个版本,成为中国被翻译得最多的作家之一。1928年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中国发展至高峰的一年。

日本唯美主义

日本的耽美主义文学 刘珊日本的耽美主义也称唯美主义、耽美派、享乐主义,产生于日本明治末年,兴盛于大正初年,是当时日本文坛一种重要的文学思潮,最初本意是反对以暴露人性的丑恶为主的自然主义,主张追求官能美,为艺术而艺术。其代表人物有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和现代的三岛由纪夫等,代表作有谷崎润一郎的《春琴抄》《纹身》《钥匙》,永井荷风的《地狱之花》等。 日本唯美文学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1916-17年前后发展到巅峰,在一定意义上取代了当时占据文坛主流的自然文学主义,与标榜人道主义的白桦派文学,新现实主义的新思潮派文学一起雄居日本文坛。 中国的先行研究 黎跃进的『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演变与实绩』,主要是对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产生、发展及其代表作家进行了介绍。 唐月梅的『美的创造与幻灭——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思潮』这一论文,主要是从唯美派的文学主张、唯美文学的特征、以及唯美派文学的意义三方面来论述日本的唯美主义。本文是以唯美主义文学作品来进行分析说明的,主要是以谷崎润一郎和永井荷风的作品来分析的。 李芒在『美的创造——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一文中指出,日本唯美主义作家存在着消极的一面,特别是表现在思想倾向方面。他们在艺术形式上探索新方法的同时,在内容方面也追求新刺激。这种刺激在恋情和性爱,以及人的生死问题上便表现的最为强烈。通过对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以及三岛由纪夫的作品来分析说明的。他还指出不少唯美主义作品仍保留着自然主义文学的痕迹。 『异域之美的接受——论20世纪20、30年代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一文,其主要内容是:就20世纪20、30年代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的表现及特点进行了说明,并论述了其形成的原因——文化环境的影响、时代环境的影响及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唯美主义』(王向远),本文主要是通过日本唯美主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和西方唯美主义对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的对比,说明了日本唯美主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是暗暗进入的、局部的,进而提出要深入探讨和研究日本唯美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 在『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中国文坛的变异』(张能泉)一文中,指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被中国现代作家接受的过成中,由于文化、环境、动机、条件等因素发生了明显的变异现象。 『唯美主义与谷崎润一郎』(张琳)一文通过唯美主义对谷崎小说的影响,来探讨其小说的精髓(对美的追求)以及艺术第一,生活第二的主张。 上述资料,主要从日本唯美主义文学自身、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等方面来论述的。还有从某一作家或作品来看日本的耽美主义的,主要是以其代表作家谷崎润一郎、永井荷风、佐藤春夫及其作品来进行分析论述的。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不仅表现在小说方面,诗歌也是日本唯美主义的重要实绩,但从诗歌方面来研究唯美主义的还不多。

唯美主义(王尔德)

什么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运动(Aesthetic movement)是于19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运动。通常,人们认为唯美主义和彼时发生在法国的象征主义或颓废主义运动同属一脉,是这场国际性文艺运动在英国的分支。这场运动是反维多利亚风格风潮的一部分,具有后浪漫主义的特征。它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大致从1868年延续至1901年,通常学术界认为唯美主义运动的结束以奥斯卡·王尔德被捕为标志。英国的颓废派作家们受瓦尔特·佩特的影响非常大。佩特在1867年至1868年之间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主张人们应该热情的拥抱生活,追求生活的艺术化。颓废主义者们接受了这一观点。(19世纪30年代,法国诗人、小说家奥菲尔·戈蒂埃最早抛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并声称艺术与道德之间没有关联。) 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家和艺术家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因此,唯美主义者们拒绝接受约翰·罗斯金和马修·阿诺德提出的“艺术是承载道德的实用之物”的功利主义观点。相反,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他们如痴如醉的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唯美主义的形成 唯美主义思潮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的浪

漫主义诗人济慈是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他说:“美的东西就是永久的欢乐。”法国作家戈蒂埃是由浪漫主义向唯美主义过渡的作家。他反对艺术的功利主义,主张纯艺术,追求形式美,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戈蒂埃成了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 奥斯卡·王尔德作品:《坎特维尔的幽灵》 十九世纪末的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形成,具有两大要素:一是比德(1839-1894)的快乐主义的批评;二是莫理思(1834-1896)的生活艺术化的思想。比德认为,文艺批评家的职责不在于掌握知识,罗列材料,以满足正确的美的定义,而应该具有一种特殊气质,善于感受美的对象的能力,将自己同书本中的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从中探讨得到的快感和乐趣,这才是审美批评的根本。莫理思认为,改造社会的目的是自由地伸展,就非使日常生活艺术化不可。任何文明社会,假如不能对它的成员提供这种环境,那么世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比德和莫理思的上述观点,奠定了唯美主义的理论基础。再加上英国诗坛中拉斐尔前派的主要代表罗塞蒂(1828-1882)以及史文朋(1837-1909)等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唯美主义运动。 唯美主义的真正代表是奥斯卡·王尔德(1856-1900),他是唯美主义创作的实践者,又是唯美主义理论的倡导者。就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说,王尔德认为,艺术应该超脱现实,游离人生。“现实的事件都是艺术之敌。一切艺术的坏处都是从实感产生。自然就是明白,明白就不是艺术。”一切拙劣的艺术都是从复归自然的描写和客观地描述人生而产生的。因此,认为凡是“回到生活和自然”的艺术都是坏的,

外国文学史历年考题汇总

外国文学史历年考题汇总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一、名词解释: 2012年1月 1、唯美主义文学 2、拜伦式英雄 3、文艺复兴 4、黑色幽默 5、俳句 2012年10月 6、七星诗社 7、三一律 8、小人物 9、迷惘的一代 10、《旧约》 2013年1月 11、人文主义 12、《吝啬鬼》 13、心灵辩证法 14、“硬汉子”形象 15、白桦派 2013年10月 16、教会文学 17、奥涅金 18、威塞克斯小说 19、战壕真实派 20、俳句 2014年4月 21、市民文学 22、唯美主义 23、复调小说 24、新小说派 25、《雅歌》 2014年10月 26、《堂吉诃德》 27、古典主义 28、多余人 29、荒诞派喜剧 30、旅美派 2015年4月 31、骑士文学 32、湖畔派 33、社会问题剧 34、冰山原则 35、《古兰经》

2015年10月 36、大学才子派 37、感伤主义 38、含泪的笑 39、意识流小说 40、《亡灵书》 2016年4月 41、荷马史诗 42、“狂飙突进”运动 43、自然派 44、加西亚-马尔克斯 45、《万叶集》 二、简答题 2012年1月 1、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简述《百年孤独》的主题。 3、简述沙恭达罗的艺术形象。 2012年10月 4、简述《堂吉诃德》的艺术成就。 5、简述《红与黑》书名的象征意义。 6、简述古代东方文学的主要特征。 2013年1月 7、简述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命运观念。 8、简述《荒原》的艺术特点。 9、简述《戈丹》的思想内容。 2013年10月 10、简述古希腊文学的特征。 11、简析《双城记》中梅尼特医生的形象。 12、简述《源氏物语》的主题思想。 2014年4月 13、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 14、简述《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 15、简析《戈丹》中的何利形象。 2014年10月 16、简析古希腊神话的特点。 17、简述《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形象。 18、简述《我是猫》的艺术特色。 2015年4月 19、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等待戈多》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21、简述《雪国》的艺术特色。 2015年10月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分析《天使,望故乡》的精神主题 2 对跨文化交际中肢体语言的研究 3 On 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A Comparative Study on Fitzgerald and Dick Diver 4 A Comparative Study on Gratitude Expressing Approach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Relatives 5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 6 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之体裁分析 7 解读《金色笔记》中的女性主义 8 凝视与对抗:《屋顶丽人》中的两性战争 9 论《野性的呼唤》中对人和自然和谐的呼唤 10 浅谈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汇的学习方法 11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美式幽默风格的翻译 12 培养中学生认识并有意识的使用词汇记忆策略 13 《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14 中式菜名的英译 15 英语新闻的互文性研究 16 汽车商标词的翻译特征和方法 17 跨文化视角下研究英汉民俗词语的不等值翻译 18 相同之爱,不同诠释——从美剧《吉尔莫女孩》看东西方母女关系之异同 19 英汉禁忌语异同之分析与比较 20 浅析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数 21 浅析目的论下宣传标语的英译失误 22 论《奥兰多》中双性同体观 23 中英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 24 论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象征主义手法—以《玻璃动物园》为例 25 “土生子”叛逆精神探源 26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Color Term and Its Chinese Translation 27 美国梦的矛盾心理-伟大的盖茨比主题分析 28 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29 翻译美学理论下的唐诗英译意境美研究 30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31 浅谈企业形象广告设计 32 Cooperative Learning: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Junior Students’ Integrative Language Ability 33 方位介词“over”的隐喻含义研究 34 英汉礼貌用语对比研究 35 从礼貌原则看英语委婉语的构成和社会功能 36 浅析爱默生的《论自助》——人生自主的源泉 37 A Reflection upon American Heroism Based on Reviews of Hollywood Movies 38 浅析《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 39 英语政治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40 如何提高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多余人最早由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环境优越,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 方的自由思想,不满俄国的现状,却又无能为力,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 小人物: 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一般为小职员,通过对他们悲惨命运的描写来批判当时的沙皇专制下的黑暗社会现实。代表作是普希金的《别尔金》小说集,果戈理的《彼得堡故事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与“多余人”,“新人”形象并列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三大人物形象。 自然主义文学: 19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样式。是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继承变异和发展,其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和泰纳的“种族、环境和时代”三原则。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在文学艺术上,自然主义崇尚资料考证,片面强调细节的重要和表面现象的精确描写,忽视典型概括,主张作家应该中立、客观、不对事务做出政治的、道德的、美学的评价,自然主义文学家相信生物学的决定论,认为人物的生物本能决定支配人的社会行动。代表作家是法国的左拉和贡古尔兄弟。 唯美主义文学: 唯美主义文学是19世纪中期在法英等国流行的文学流派,唯美主义作家愤世嫉俗,不愿与黑暗现实流合污,但又采取逃避现实,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他们以反理性的主观唯心主义为哲学基础,反对“附庸美”,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认为艺术不是功利性的,不应反映生活,无需顾及道德,追求的就只是感觉和印象,是绝对的和至高无上的美。然而在实际创作中,唯美主义作家还是创作了一些从特殊的角度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唯美主意作品讲究词藻、韵律、重视景物的描绘形式较为精致。代表作家戈蒂耶,王尔德。 红与黑包法利夫人 威塞克斯小说: 19世纪末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把自己的小说分为三类:“罗曼史和幻想小说”;“机敏和经验小说”;“性格和环境小说”。他的全部重要小说归于最后一类。这类小说都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背景,故称其小说为“威塞克斯小说”. 小说的主题反映了人与社会、性格与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对爱情、婚姻等问题的描写,表现了个人与社会的悲剧性冲突。所以又被称为“性格和环境小说”。代表作:《无名的裘德》《德伯家的苔丝》。

解读《夜莺与玫瑰》中的唯美主义

摘要:作为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为了“艺术而艺术”是王尔德唯美主义的精髓,他追求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象征、重复、明喻、暗喻、“三段式”叙事手段等艺术技巧在王尔德童话作品《夜莺与玫瑰》中的运用,赋予了作品形象美、音乐美、色彩美等美,给读者带来了感官上的愉悦。 关键词:夜莺与玫瑰; 唯美主义; 艺术技巧; 形象美;音乐美;色彩美 一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就是以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认为“美”才是艺术的精髓。这里所说的美,是指脱离现实的技巧美。因此,有时也将唯美主义称为“美的之上主义”。它形成于19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提倡“为艺术而艺术”、一味追求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的唯美主义运动(AestheticMovement) [ 1 ]。 唯美主义运动的主要特征包括:追求建议性而非陈述性、追求感观享受、对象征手法的大量应用、追求事物之间的关联感应———即探求语汇、色彩和音乐之间内在的联系。英国著名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奥斯卡·王尔德是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维多利亚时代文学之所以伟大的部分原因就在于以王尔德为首的唯美主义文学在英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彩重墨”。[ 1 ]童话历来被认为是他唯美主义理论最理想的载体。本文将从艺术技巧使用的角度解读王尔德童话作品《夜莺与玫瑰》中的唯美主义。 二《夜莺与玫瑰》中运用的艺术技巧及其中的美 王尔德是形式的信奉者,无论是理论上的召唤,还是文学创作的实践,都说明形式是王尔德孜孜以求的。王尔德唯美主义对形式( form)强烈的爱好,对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的追求,在童话《夜莺与玫瑰》中具体体现在丰富多彩的积极修辞在作品中的运用。 积极修辞( active rhetoric)是相对“在形式上要求…明确?、…通顺?、…平匀?、…稳密?,偏于…记述的?”消极修辞(passive rhetoric)而言的,它“是偏于…表现的?,…以生动地表现生活的体验为目的的?,因而是…具体的、体验的、情感的?。它…对于形式本身也有强烈的爱好;对于语辞的形、音、义都随时加以注意和利用?,不但要…使人明白?,还要…使人感动?。强调带有感情色彩地…表现?自己的思想,追求美感,追求动人[ 2 ]。 《夜莺与玫瑰》一文中所使用的积极修辞手段包括:词法手段中的头韵、选词手段方面描述性形容词和具体动词的恰当使用;喻格手段中的明喻、隐喻、拟人、层进、突降等;叠词手段;句法手段中特殊句式修辞手段如:重复句、倒装句、修辞问句、句式变换修辞等;篇章手段有象征;语篇技巧辞格如描述、“三段式”叙事手段以及通过运用多种语言手段和华丽的词语来表现王尔德风格特征的风格手段等。正是这么丰富的积极修辞手段的运用,才创造出了这篇形象鲜明、语言柔美、结构精巧、韵律无穷的经典之作。 (一)象征手法与形象美 《夜莺与玫瑰》是王尔德《快乐王子童话集》中的一篇,它讲述了夜莺为帮助一个穷学生实现其爱情愿望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用荆棘刺破胸膛将心脏流出的鲜血和连夜对月而歌的音乐换来寒冬里红宝石般美丽的玫瑰,但玫瑰最终却为学生所弃的故事。一个动人却令人心酸的爱情故事! 但真正懂得爱情的并非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而是那只懂得爱情并愿意为爱情牺牲生命的夜莺。作品大量地使用了象征手法,把幻想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这是童话创造的一种常用手法。“为了表现某种性格或说明某个事理,作者从生活中找出某些人、物、现象,甚至某种社会观念的性格、性质和特征,集中到童话形象上,然后又赋予其个性,并使之依照这一个性去说话、行动,从而达到象征的目的”[ 3 ]。文章中rose象征了美丽的爱情,只有呕心沥血甚至付出生命才能获得它,它也代表着王尔德一生追求的至高无上的美;而夜莺则象征了追求真挚爱情的人,它为得到rose (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夜莺就是王尔德美学思想的化身。夜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有如王尔德对至高无上的美和艺术的追求;年轻学生象征着装满书本知识而缺乏感情敏感度,并且对爱情没有执着追求的功利主义者;当年轻学生怀疑夜莺的真诚

8-1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

第八章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一) 第八章 授课题目: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自然主义的理论主张、思想艺术特点和发展状况; 理解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掌握左拉、莫泊桑、波德莱尔创作的社会价值及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和难点:《卢贡——马卡尔家族》的社会价值及艺术成就。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 教学方法:互动式的讲授;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 授课时间安排: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自然主义的理论主张、思想艺术特点和发展状况 自然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 19世纪下半叶,欧洲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50至70年代,法国处于第二帝国时期,经济有很大发展,同时进行殖民扩张。拿破仑第三在政治上实行高压政策,迫害共和派。由于他在军事上的无能,导致1870年以色当战役的惨败。普法战争的爆发表明普鲁士日益强大,欧洲的几个强国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尖锐矛盾。第二帝国的败北加深了民族矛盾,由此产生了1871年的巴黎公社。巴黎公社也是社会主义思潮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法国第三共和国时期,当局为了转移矛盾,制造了轰动一时的德雷福斯案件。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实证主义、唯意志论、直觉主义等哲学思潮广泛流行。 这就是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和象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 自然主义在思想上受到实证主义、遗传学说和决定论的深刻影响。它的哲学基础是孔德(1798—1857)的实证主义。实证一词即“实在”、“确定”、“精确”的意思。孔德的实证哲学(《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只研究具体的事实和现象,而不追究事实和现象领域内的本质与规律性。他把一切现象看成不变的自然规律,不去探索原因和目的。孔德力图将哲学融化于自然

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

1.历程:19世纪中叶的法国开始萌动。60年代,龚古尔兄弟相继发表的理论和作品,标志着自然主义文学的诞生。60年代后期,特别是80年代,左拉撰写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文,对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作了全面的总结和深入的阐述,并创作了《卢贡-马卡尔家族》,成为自然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70年代末,左拉周围聚集了一群年轻作家,莫泊桑、于斯曼等,他 ,被视为自然主义的盛举。80年代中,“梅塘集团”解体,法国自然主义开始衰落,而影响却逐渐蔓延至全欧洲,尤其在德国声势浩大。 2.理论:自然主义是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继承、变异和发展。受科学技术进步的触动,在实证哲学、进化论、遗传学、生理学等学科成果的启发和影响下发展起来。“科学”、“真实”是自然主义追求的目标。 3.风格:平和、冷静、无动于衷的叙述文体。作家在作品中竭力隐去,少有议论。为20世纪许多流派所吸取。 4.评价:自然主义把人类社会等同于自然界,把人等同于任何一种生物,因而常以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的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忽视甚至无视人的社会属性,引发出许多错误的结论,也描写了大量酗酒、淫荡、神经质等畸形变态的现象。但总体来说,以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审视人的行为和心理,体现了自然主义要科学、准确地剖析人的努力,是有益于丰富人对自身复杂性的认识的。 5.代表作家:法国龚古尔兄弟、左拉。 (二)唯美主义文学 1.发展历程:发端于30年代的法国。诗人、小说家戈蒂耶最早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成为唯美主义的纲领性口号。他精心构思的小说《莫班小姐》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作之一。60年代,巴那斯派在诗歌创作中精雕细刻、追求格律的工整和形式的完美,形成了又一次唯美主义的高潮。 英国的唯美主义晚于法国,但是理论更完备,创作更丰富,影响也更广泛。40、50年代出现的先拉斐尔兄弟会是唯美主义的先声。80、90年代,英国唯美主义达到高潮,涌现了王尔德、佩特等一批作家、批评家。王尔德被公认为是唯美主义的集大成者。90年代末,他退出文坛,英国的唯美主义思潮随之进入尾声。 2.理论:反对艺术服务于政治、反对艺术受制于金钱。既反对文学的政治功能,也反对文学的道德教化。于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美,便成了艺术追求的唯一目标。 将“美”与“善”和“真”剥离。认为艺术的任务不应是反映现实,而应是以艺术的“美”去遮蔽现实的“丑”,使人们在美的艺术中获得愉悦的享受,从而摆脱现实带来的痛苦。他们甚至主张,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不是艺术应当人生化,而是人生应该艺术化。 3.风格:作品大多精巧考究、空灵飘逸、华而不实。新颖雕琢有余、思想深度不足 4.评价:唯美主义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艺术的独立价值,提高了艺术的地位,但对功利性和现实性的彻底否定,又在实际上贬低了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5.代表作家:泰奥菲尔·戈蒂耶、奥斯卡·王尔德

浅谈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的主要内涵并举例

论王尔德的唯美主义内涵 唯美主义思想产生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是当时流行于英国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所谓唯美主义就是以艺术的技巧美、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 追求单纯的美感, 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 才是艺术的真谛。这种思想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强调超然于生活的所谓纯粹的美, 颠倒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一味追求艺术的技巧和形式美, 反对艺术上的功利主义。 王尔德深受罗斯金的美术观点及佩特唯美主义的影响, 最终成为英国美学运动的领袖人物,他对美的主张不论何时都是奉行不悖。他的唯美主义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活模仿艺术。现实主义者通常认为, 艺术来源于生活, 艺术是生活的反映。但王尔德认为,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这是王尔德最具独创性和悖论性的思想之一。他说生活模仿艺术的程度,远远超过了艺术模仿生活的程度。在他看来,生活往往要借助艺术才能更完美地表现自己, 或者说人们往往是通过艺术才能更好地认识生活。例如,自然界中的花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并不认为它很美,但是当它被艺术描绘或渲染后,人们在头脑中就有了花原来是这样美的印象,人们才懂得了花是有实实在在的意义的也就是它很美。通过这种艺术加工的方式培养了人们的审美感受,从而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花的美丽,体现了生活对艺术的模仿。 第二、艺术应该脱离人生,艺术不应该模仿人生。王尔德对英国社会的市侩哲学和虚伪道德深恶痛绝, 他认为人生是不完美的、丑陋的,因此他要用艺术的“美”来同鄙俗现实中的“丑”相对抗。但是他并不是完全否决人生和生活,他认为在某种情况下,艺术是可以把生活作为一部分原料的,但是必须经过重新加工再创造。例如,莫里哀最著名的代表作《伪君子》中有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既有像答尔丢夫那样的虚伪无耻的教徒,也有像奥尔恭那样的愚蠢可笑的资产阶级,更有像桃丽娜那样机智灵敏的仆人。《伪君子》中的人物有很大部分是对现实人物的映射,达到了对现实社会批判的效果。但是在王尔德看来这是丑陋的、低俗的,作品不应该立足于现实而写,更不能去反应现实,他主张应该把这些丑陋的东西进行重新加工创造变成美,这就是所谓的艺术就是谎言。他在他的作品

王尔德诗歌中的唯美主义

王尔德诗歌中的唯美主义 著名植物学家! 一、唯美主义 劳伦斯:“人类的灵魂需要真正的美。”人性有对美的需要和追求,以及对美的感受。 19世纪下半叶的英国出现了一批“唯美”之士,他们唯美而感受、唯美而创作、唯美而发抒、唯美而生活,他们共同的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倡导唯美并不等于完全无视人间沧桑,不关心社会进步,相反,许多唯美主义者都有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莫里斯极力播扬社会主义,向往一个没有阶级和等级制度的世界;拉斯金向往一个没有贫穷的世界;王尔德向往一个思想自由、行动自由的世界。这些源于他们对现实世界的了解和感受,希望通过艺术净化人的心灵,达到他们所理解的社会道德;他们的理想世界,是通过对美的追求和对审美意识的培养来实现的。 二、王尔德 奥斯卡·王尔德于1854年出生于爱尔兰,一生除了游历,大部分时间居住在伦敦,1900年在巴黎去世,是英国19世纪末期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批评家和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 历史上没有几位艺术家像王尔德一样生前和死后都获得如此多的赞誉以及与赞誉一样多的诋毁和骂名。他的人生充满了各种惊心动魄的怪诞悲喜剧。博尔赫斯评价王尔德,“没有一个人比他更有魅力。” 20岁出头,他就以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等特点在伦敦社交界有了名气,一些杂志甚至刊登着讽刺他的文章。在40岁前后的那几年,他的每一部戏剧作品都受到热烈的欢迎,曾有一个时期,伦敦的舞台上竟同时上演着他的三部作品。1895年年初,王尔德的两部名剧《理想丈夫》与《不可儿戏》在伦敦相继首演,得到了观众及评论家的双重肯定,王尔德因此达到了人生及艺术的巅峰。因为过早的成功使他过于傲慢,放浪形骸。他时时都在自己身边聚集一大群地位和趣味相当的青年,就像《道林·格雷的画像》中描写那样,日夜享乐,过着一种奢靡放纵的生活。跟波西相识后,为了满足这位小情人,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只要两人出现的地方,不论食物、衣服、装饰品,都是买最豪华的。根据在《自深深处》里王尔德的说法,他们出外游玩,三个月的花费已经达到了1300多英镑,在那个年代是一个非常吓人的数字。 可短短一个月后,他就卷入了官司。昆斯伯理侯爵发现儿子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也就是“波西”)与王尔德交往长达四年而控告王尔德,说他是好男色的“鸡奸者”。这位同性恋人与自己暴虐的父亲长期不和,矛盾不断,于是鼓动王尔德上诉,控告自己的父亲诽谤,结果王尔德不仅败诉,还被反告,因“同其他男子发生有伤风化的肉体关系”而被捕,被判有罪,在监狱服了两年苦役。他一下子从风光无限的人生赢家变为身败名裂的阶下囚。 在服刑期间,王尔德还经历了丧母、破产、离婚等打击。他的妻子康斯坦斯与两个孩子改姓为荷兰德,移居意大利,而他社交界和文学界的大多数朋友都对他避之不及,只有寥寥数人如萧伯纳仍挺身维护他。1900年王尔德在好友罗伯特.“罗比”·罗斯(Robert 'Robbie' Ross)帮助下改信天主教。同年11月30日因病于巴黎的阿尔萨斯旅馆(H?tel d’Alsace)去世,享年46岁,死时只有罗比与另一朋友陪伴。 王尔德的生命中上演了太多的悲剧,因为华丽,因为脆弱,因为他对于美的追求近乎苛刻,对于爱的需求近于完美。他无可自拔地爱上所有美好的事物,有人称之为滥情。而他不同寻常地给自己的滥情染上了真挚的色彩,甚而显得凄美,动人。他的人生经历也造就了他唯美主义的文学风格。王尔德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从某种角度来说,更是一位理想主义者,

自然主义、唯美主义与象征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的来源及其演变继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之后,从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末,整个欧美文学的主流是现实主义文学。 变动不居的术语 “现实主义”(Realism)一词是个弹性极大的术语,它长期处于变动不居的地位。仅达米安·格兰特在《现实主义》的小册子中列举的各种现实主义就有三十多种。 诸如:批判现实主义、持续现实主义、动态现实主义、外在现实主义、怪诞现实主义、规范现实主义、理想现实主义、下层现实主义、反讽现实主义、战争现实主义、朴素现实主义、民族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客观现实主义、乐观现实主义、悲观现实主义、造型现实主义、诗歌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日常现实主义、传奇现实主义、讽刺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主观现实主义、超主观现实主义、幻觉现实主义、低级现实主义、高级现实主义、单调现实主义、田园现实主义、唯灵论现实主义、自我内心深处的现实主义、大都会现实主义等等(见达米安?格兰特《现实主义》,2页,昆仑出版公司,1989。) 此外,还有我们熟悉的超现实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等。 缺少信任感的术语

“现实主义”一词有如此多的种类,以致人们对这个词产生了不信任感。批评家贝克尔建议:“下一步无论出现什么事,如果都要给它起个新名字,别再叫它…现实主义?或…某某现实主义?,将来我们谈论起来就会容易些。” 也有人说:“现实主义是个声名狼藉的靠不住的概念”。“我不想陷入为…现实主义?下定义的泥淖。”(达米安?格兰特《现实主义》,4页,昆仑出版公司,1989。) 还有人小心翼翼地加上引号使用现实主义,以表示对它的怀疑。 哲学概念:现实主义 无论对“现实主义”有多少怀疑和不信任,我们仅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这个角度来理解它的含义,并追溯它的来源及其演变的历史。 “现实主义”是从哲学借来的批评术语, 指中世纪经院 哲学的一个派别“实在论”,又译“唯实论”。实在论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最初为唯心主义服务,后来,又用来指相对于唯心论的唯物论。但这个术语很不确切。因此,现实主义作为哲学用语,也是含糊不清的,既为唯心主义服务,也为唯物主义服务,常常遭到歪曲。 美术概念:现实主义

独特的华丽_浅析徐志摩小说中的唯美主义色彩

中 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odern chinese 2010.05 唯美主义是欧洲19世纪末的一种文艺思潮,法国诗人戈蒂耶、英国文艺批评家佩特和作家王尔德是代表人物。唯美主义者持“为艺术而艺术”的总纲领,强调艺术的独立性、非功利性。徐志摩留学时,正身处唯美主义气息浓厚的英国文化圈,唯美主义对徐志摩的艺术观与人生观产生了实际的深刻影响。从徐志摩所亲近的外国作家来看,其中佩特、王尔德、邓南遮、波德莱尔这些与唯美主义紧密相关的作家给予了他强烈的情感共鸣和熏陶,所以“他深受了英国的世纪末的唯美主义印象主义文学的影响” [1],他是一个典型的唯美主义者。 徐志摩大力译介了一批唯美主义作家的作品,如邓南遮的戏剧《死城》,波德莱尔《死尸》,D?罗塞蒂的《图下的老江》,C?罗塞蒂的《歌》、《新婚与旧鬼》、《一个女子Sappho》等等,他还曾亲自拜会英国唯美主义的重要作家乔治?摩尔。 徐志摩本人和唯美主义的关系如此紧密,使得他的诗歌散文创作中具有的艳丽的色彩、华美的辞藻、强烈的官感等特点,带有深刻的唯美主义烙印,这种唯美主义风貌也成为徐志摩诗歌散文作品的特征。1929年5月中华书局出版了徐志摩的小说集《轮盘》,收有11篇小说作品,这是徐志摩唯一的一部小说集。在徐志摩的小说创作中,唯美主义的影响痕迹也清晰可见。沈从文曾为《轮盘》写序,对《轮盘》评价 道:“作者在散文与诗方面,所成就的华丽局面,在国内还 没有相似的另一人,在这集中却仍然保有了这独特的华丽, 给我们的是另一种风格的神往。”[2]“独特的华丽”指的是《轮盘》集内《浓得化不开》系列、《死城(北京的一晚)》、《肉艳的巴黎》这几篇抒情小说的文字风格,这与徐志摩向来被人称道的“浓得化不开”的华丽浓艳的诗歌散文创作风格相统一,体现了他的小说创作在唯美主义思潮浸染下的浓烈唯美气息。 首先,在写作内容和题材上,徐志摩常选择唯美主义者喜爱的内容和题材。在徐志摩看来,巴黎是体现了世纪末唯美主义颓废风情的典型,王尔德、戈蒂耶、波德莱尔等唯美主义代表作家的生活都和巴黎这个城市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他的小说《肉艳的巴黎》中,徐志摩借一个留学巴黎的画家宣扬自己在巴黎学习美术中所过的醉心于裸体模特的声色生活,大谈女性的人体美,把官能享乐和声色刺激加以美化,大力渲染、刻意营造一片巴黎糜烂华美的气息,以此来力图回应和贴近他所看到的唯美——颓废主义作家笔下的华丽而堕落的巴黎——理想的地狱,有意识地塑造一个“最荒唐,最艳丽,最秘密的梦”。 徐志摩十分欣赏的唯美主义作家邓南遮在创作上偏重忽略情节,将女性情态作为审美对象并善于描写,对女性肉体仪态进行大胆而细腻的描绘。徐志摩从邓南遮作品中得到了追求的“酣彻的肉欲”审美发现,“女性是天生的艺术的材料,可以接受最幽微的音波的痕迹,可以供诗人的匠心任意的裁制。……这是艺术家应该集中他的观察的现象。”[3] 在《浓得化不开》里,徐志摩有邓南遮笔下擅长表达的 独特的华丽 ——浅析徐志摩小说中的唯美主义色彩 ○杨丽君 摘 要:徐志摩曾经留学欧美,从他的小说中也可见外国文学对其创作的深刻影响。本文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具体分析徐志摩的小说文本,阐述他在创作中受到了欧洲唯美主义文学的影响,他的小说具有唯美主义色彩的文风和特色。 关键词:徐志摩 小说 唯美主义

外国文学史历年考题汇总

一、名词解释:2012年1月 1、唯美主义文学 2、拜伦式英雄 3、文艺复兴 4、黑色幽默 5、俳句 2012年10月 6、七星诗社 7、三一律 8、小人物 9、迷惘的一代 10、《旧约》 2013年1月 11、人文主义 12、《吝啬鬼》 13、心灵辩证法 14、“硬汉子”形象 15、白桦派 2013年10月 16、教会文学 17、奥涅金 18、威塞克斯小说 19、战壕真实派 20、俳句 2014年4月 21、市民文学 22、唯美主义 23、复调小说 24、新小说派 25、《雅歌》 2014年10月 26、《堂吉诃德》 27、古典主义 28、多余人 29、荒诞派喜剧 30、旅美派 2015年4月 31、骑士文学 32、湖畔派 33、社会问题剧 34、冰山原则 35、《古兰经》

2015年10月 36、大学才子派 37、感伤主义 38、含泪的笑 39、意识流小说 40、《亡灵书》 2016年4月 41、荷马史诗 42、“狂飙突进”运动 43、自然派 44、加西亚-马尔克斯 45、《万叶集》 二、简答题 2012年1月 1、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简述《百年孤独》的主题。 3、简述沙恭达罗的艺术形象。 2012年10月 4、简述《堂吉诃德》的艺术成就。 5、简述《红与黑》书名的象征意义。 6、简述古代东方文学的主要特征。 2013年1月 7、简述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命运观念。 8、简述《荒原》的艺术特点。 9、简述《戈丹》的思想内容。 2013年10月 10、简述古希腊文学的特征。 11、简析《双城记》中梅尼特医生的形象。 12、简述《源氏物语》的主题思想。 2014年4月 13、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 14、简述《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 15、简析《戈丹》中的何利形象。 2014年10月 16、简析古希腊神话的特点。 17、简述《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形象。 18、简述《我是猫》的艺术特色。 2015年4月 19、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等待戈多》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21、简述《雪国》的艺术特色。 2015年10月 22、简析答丢夫形象。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威塞克斯小说 是指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以他的故乡多塞特郡(古称威塞克斯)地区为背景的小说。这些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渗入农村后,小农破产的悲惨命运,深刻揭露了使人窒息的资产阶级道德和法律的虚伪性。主要作品有《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等。小说人物形象突出,感情炽热,内心生活丰富,而且他们都生活在富有特色的环境下,环境烘托着他们的命运,因此又称“性格和环境小说” 2、解冻文学 西方学者对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苏联文艺思潮的概括,因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得名。“解冻文学”倡导人道主义和写真实,表现出干预生活、写阴暗面、表现重大社会政治问题,关注人的命运的创作倾向。主要作品有奥维奇金《区里的日常生活》、爱伦堡《解冻》等。 3、拜伦式英雄 是拜伦塑造的一系列叛逆者形象。主要有异教徒(《异教徒》)、康拉德(《海盗》)、莱拉(《莱拉》)、阿尔普(《柯林斯的围攻》)、曼弗雷特(《曼弗雷特》)。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性格并不完全一致,但有共同的基本特征:高傲、孤独、倔强,他们都有不凡的才能和力量,为了个人自由与爱情幸福而斗争,具有强烈坚定的反叛热情,但无明确的政治目标,大都带有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倾向,最后往往遭到失败或死亡。 4、湖畔派 湖畔派指19世纪前期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诗人结成的诗歌流派。他们有共同的政治态度和文学主张,对资本主义文明及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极为不满,反对古典主义清规戒律。他们的诗歌或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华兹华斯的《丁登寺》和柯勒律治的《古舟子咏》被认为优秀的作品。 5、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一种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1934年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被正式确定下来,并且写入协作章程。其含义是“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必须与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高尔基被公认为社会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奠基人。 6、长河小说 是篇幅浩大的长篇系列小说的一种,作品以一个家庭或家族为线索,通过一两个人物的一生经历、生命(心灵)流程去反映一段历史时期的变迁,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具有容量大、内涵丰富,写法集中精炼,气势恢弘的特点。主要作品有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马丁·杜·伽尔《蒂博一家》 7、心灵辩证法 特指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创作中的心理描写艺术特色。由于托尔斯泰在刻画人物心灵世界时,善于细致地描绘人物内心隐蔽的矛盾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注重人物的心理过程本身及其形态与规律,因而车尔尼雪夫斯基把这样的心理描写方法誉为“心灵辩证法”。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能深刻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世界文学中心理描写的典范之一。 8、冰山风格(冰山原理) “冰山”风格是海明威根据他提出的“冰山”原理——“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午后之死》)来创作他的作品,用尽可能简洁的文字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和感情,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其特点就是简约、含蓄,这是一种深沉冷静、含而不露的风格。 9、多余人

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亚洲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影响

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亚洲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影响 在20世纪初,日本唯美主义文学产生,可谓在日本掀起了一层巨浪,而对中国和亚洲文学的影响虽没有大的波澜但也有小的浪花。就拿中国来说,五四时期的文学大解放和文坛的全方位开放使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顺理成章地影响到了中国的文人,虽然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唯美主义流派存在,但纵观我国的现代文学可以明显地发现其在创作风格和创作方向上的唯美主义倾向。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注重求新求异,主张追求情调和官能,具有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家的笔下透露着伤感颓废的情绪,用恶魔主义的写作模式进行着变态性的描写,对肉体主义女性的看法等观点和思想,成为了中国和亚洲唯美主义文学思潮的来源之一。 一、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 20世纪初,当时自然主义文学在日本文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为了反对揭露人性丑恶的自然主义文学,唯美主义应运而生,也被称为享乐主义、耽美主义等,而它的来源是日本的浪漫主义文学。在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三岛由纪夫、佐藤春夫等多位作家,而代表作品有永井荷风的《地狱之花》、谷崎润一郎的《纹身》《春琴抄》等。从这些代表性的作品可以看出反社会、反道德是唯美主义的本质,它所宣扬的美实际上与传统道德的思想是相悖的,是一种道德的反叛。作家们反常态,以丑为美,大幅度、无底线地对一些可谓称得上变态而令人作呕的行为进行大胆细致而赤裸裸的描写,沉迷于享乐、肉欲,超乎常人的想象。 虽然由始至终唯美主义文学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但它将反社会、反道德的思想表达地酣畅淋漓,达到了作家们写作的目的反对当时的黑暗政府和黑暗社会、反对政府对民众思想的控制等。实际上,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是追求纯粹肉体的官能性享乐,是变态的,是令人作呕的恶魔主义。 二、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中国和亚洲兴起的原因 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20世纪初产生,随后带动了以中国为主的整个亚洲唯美主义思潮的兴起,其实它的兴起不是平白无故的,相反是有着多方面的原

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

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 自然主义 时间: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70-80年代达到盛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 社会背景:实证主义、唯意志论、直觉主义 先驱:龚古尔兄弟 代表:左拉《萌芽》 理论确立:左拉发表《实验小说》和《自然主义小说家》两部论文集之后。 【思想特点】 (一)继承了19世纪上半叶巴尔扎克、司汤达以及福楼拜的现实主义观点,将写真实和客观性视为文学创作的首要条件 (二)接受了巴尔扎克描写一段历史时期,反映整个社会的成功经验。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描写了第二帝国从建立到崩溃的整个过程。 (三)机械地将自然科学的理论搬到文学创作中,从生理角度去表现人,特别是以当时遗传学说的观点去理解促使人行动的原因 【艺术特点】 (一)力图巨细无遗地描绘现实,排斥虚幻的想象,从而给人一种实录生活和照相式的印象(二)擅长描写群众场面,注重群体的写照,逐渐忽略典型的创造,或者说只追求人物的气质和变态心理 (三)开始淡化情节,不去追求戏剧性的曲折变化,主张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现实(四)将某些压迫人、扭曲人的社会现象拟人化,这是物对人的异化的初步描写,显得生动、形象 ●法国: 龚古尔兄弟是自然主义的倡导者和先驱,《费洛梅娜修女》《勒内·莫普兰》《热曼妮·拉瑟顿》 爱德蒙《日记》 左拉《萌芽》是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和领袖,他的几部小说一再引起轰动,在他的影响下形成自然主义流派,核心为“梅塘集团”,莫泊桑是其中重要作家。 ●德国霍普特曼,《日出之前》,《织工》表现劳资矛盾和工人起义 ●瑞典,斯特林堡《朱丽小姐》 ●英国,“贫民窟文学” 唯美主义 在艺术上开拓了美的领域,扩大了艺术表现的范围,对形式美和美感的独特性的强调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片面强调美的超功利性,过分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将艺术和生活割裂开来。 理论基础:康德哲学,主观性、无功利性、纯粹性。 【思想艺术特点】 1.认为艺术与政治、道德、功利无关,它是超脱一切利害关系,包括金钱的纯粹自由活动 2.提出艺术是心灵的故乡 3.主张艺术超然于现世,躲进象牙之塔;现世社会充满市侩之气,没有艺术,没有美,艺术的发展非但不依赖生活,相反,生活应该追随和模仿艺术 法国诗人戈蒂埃(诗集《珐琅和雕玉》)和英国作家罗斯金《建筑的七盏孔明灯》《威尼斯之石》《<莫班小姐>序言》为唯美主义奠定理论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