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华丽_浅析徐志摩小说中的唯美主义色彩

合集下载

如何评价徐志摩的作品

如何评价徐志摩的作品

如何评价徐志摩的作品
徐志摩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现代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色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诗歌和散文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由、美和爱情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徐志摩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他的词语优美、意境深远,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性的探索,以及对自然和宇宙的赞美。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他的个性和思想。

徐志摩的散文作品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他的散文语言简洁明快、思想深刻,常常表达出对人生、爱情、故乡和历史的思考与感悟。

他的散文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同时也能够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总的来说,徐志摩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他的作品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独特的华丽——浅析徐志摩小说中的唯美主义色彩

独特的华丽——浅析徐志摩小说中的唯美主义色彩

散文 创 作 中 具有 的艳 丽 的色 彩 、 华美 的 辞藻 、强烈 的 官感 等 最 艳 丽 ,最 秘 密 的梦 ”。
特 点 ,带 有深 刻 的唯 美 主义 烙 印 ,这 种 唯美 主义 风 貌 也成 为
徐 志摩 卜 分欣 赏 的 唯美 主义 作 家邓 南遮 在创 作上 偏 重忽
徐志 摩诗 歌 散文作 品 的特 征 。 12 年 5 中华 书局 版 了徐志 略 情节 ,将 女性 情 态作 为 审美 对 象并 善 于描 写 ,对 女性 肉体 99 月 摩 的小 说集 《 轮盘 》 , 收有 1篇 小 说作 品,这 是 徐志 摩 唯一‘ 仪 态进 行 大胆 而 细腻 的 描绘 。徐 志摩 从邓 南 遮作 品中得 到 了 1
特 色。
关键词:徐志摩
小说
唯美主义
唯 美主 义 是 欧洲 1 世 纪末 的一 种文 艺 思潮 ,法 国诗 人戈 给我 们 的 是 另一 种 风格 的神往 。 ”【 ‘ 9 2‘ 独特 的华 丽 ”指 的 是 J
蒂 耶 、英 国文 艺 批评 家 佩特 和 作 家 王尔 德 是代 表 人物 。唯美
河 般 的 满 屋 阳光 的边 E, 身处 光 明 的 阴影 中 ,造 成 一 强烈 副
她 坐着 ,屈 着一 支腿,脑 袋有 时枕 着椅背 ,
眼 向着车顶望 ,一个手 指含在唇 齿 间,这 不 由人
文化 圈 ,唯 美主 义 对 徐 志摩 的 艺术 观 与人 生 观产 生 了实 际 的
徐志 摩 向来 被 人称 道 的 “ 得化 不 开 ”的 华丽 浓 艳 的诗歌 散 浓
文 创 作风 格 相统 一 ,体 现 了他 的 小 说创 作在 唯 美主 义 思潮 浸
深 刻 影 响 。从徐 志 摩 所 亲近 的外 国作 家来 看 ,其 中佩 特 、 乇 染 下 的浓 烈 唯 美气 息 。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摘要】徐志摩是20世纪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歌展现出多种艺术美。

在音乐美方面,徐志摩运用多种韵律和节奏感,使其诗歌具有优美的音乐性。

在意境美中,他描绘了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情怀,打动人心。

在语言美方面,徐志摩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表达方式,使诗歌更富有表现力。

在形象美中,他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形象,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在情感美方面,徐志摩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和爱情的深刻感悟,引起读者共鸣。

徐志摩的诗歌通过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形象美和情感美等方面的展现,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美,深深吸引着读者的目光和心灵。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艺术美,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结论1. 引言1.1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概述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美感染了无数读者。

徐志摩的诗歌艺术美主要体现在其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形象美和情感美等方面。

通过对他的诗歌作品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那种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怀,体味到他表达情感、塑造形象的精湛技艺。

徐志摩的诗歌音乐美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常常带有悠扬的旋律,让人感受到一种如音乐般的美妙。

他的诗歌意境美则常常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和意境来营造一种虚幻、超脱的美感,引领读者进入一种意境之中。

徐志摩的语言美充满文学气息和诗意,字里行间透露着他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他的诗歌形象美则通过生动的描写和鲜明的画面感,塑造出令人难忘的形象,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徐志摩的诗歌情感美则是他诗歌的灵魂所在,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对爱情、对人生的无尽眷恋和深情厚意。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感受到他那种独特的诗人情怀和审美情感。

2. 正文2.1 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表现在他的诗歌中常常运用音韵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得诗句听起来像是在歌唱。

徐志摩擅长运用押韵和平仄来增强诗歌的音乐美感,使得诗歌更具有旋律感和节奏感。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摘要:徐志摩是我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尽管他的诗歌思想复杂,但是艺术性较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他的诗歌感觉敏锐,想象丰富,意象柔美,意境清逸,音律优美和谐,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为现代新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个性特色;感觉;想象;意象;意境;韵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是一位复杂而特殊的诗人,也是一位引人注目、值得研究的诗人。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上,他风流倜傥,名噪一时,是新月诗派的主要代表,对现代新诗的倡导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朱自清说:“中国现代诗人当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

”1933年,茅盾在《徐志摩论》中说:“我觉得新诗人中间的徐志摩最可以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最足供我们研究。

”徐志摩,1897年出生于浙江海宁一个富商家庭,1918年上海沪江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后为拜见罗素赴伦敦剑桥大学。

在英国留学期间,他阅读了拜伦、雪莱、哈代、曼殊菲尔、泰戈尔等人的大量诗作,深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诗人的影响开始创作诗歌,并奠定了其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基调。

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国,1923年与闻一多、胡适、梁实秋等人发起组织新月社。

徐志摩从1921年开始新诗创作到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十年时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

他生前亲自编选出版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三部诗集,逝世后又由陈家梦编写陆小曼作序出版了诗集《云游》。

尽管他的诗思想内容复杂,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较高的艺术性。

徐志摩对中国新诗的贡献主要在于诗歌的表现技巧和艺术成就。

1.真挚的感情,鲜明的个性。

真正的诗是诗人心灵的悸动,心灵的倾诉,心灵的歌唱。

徐志摩说过“诗是从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流出来,性灵里逃出来,生命里震荡出来的。

”徐志摩的诗就是带着真情抒写出来的,他在字里行间倾注了自己的深情和对生活的真实感想。

徐志摩的诗歌中有对自由、光明、理想的追求,《为要寻一颗明星》中诗人为了追求光明与理想的境界,一往直前,死而不悔。

徐志摩先生作品特点解析

徐志摩先生作品特点解析

徐志摩先生作品特点解析
1、真挚地独述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是徐志摩诗歌的基础艺术个
性.他的诗歌特别是其中影响很大的抒情诗,到达了相称高的艺术水平.
2、构思精巧,意象新鲜.在《雪花的快活》中,诗人以"雪花"自比,
那飞腾的雪花的意象,奇妙地转达了执着追求真挚爱情和美妙理想的心声.
3、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他认为"一首诗的机密也就是它的内含
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音节是诗的"血脉".在他大批的四行一节的抒情诗中,徐志摩常常使用重叠、重复、排比、对偶等手法,在用韵上,他多方采用西洋诗押韵的方法,是诗韵在和谐中显出变更.
4 、章法整饬,机动多样.徐志摩作为新格律派的代表诗人,非常
讲究诗形和章法.他的诗虽以四行一节式较多,但从整体上看,而是安东尼,节式、章法、句法、韵脚都各有变化,不太拘泥,讲究诗形而能不为其约束.整饬中有变化,浮现出灵巧多样的体式.
5、词藻华丽,风格明媚.徐志摩的诗思富于设想力,自然也轻易表
现为文词的丰盛,词藻的富丽、冶艳.。

论徐訏小说的唯美主义特色

论徐訏小说的唯美主义特色

VO . 1No 6 1 . 3
De .2 0 c. o 6
论徐讦小说的唯美主义特色
胡 海 延凤
(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 ,河北 保定,0 1 0 ;河北 艺术职业 学院,河北 702 石家庄 00 1) 5 0 1
摘 要: 本文结合王尔 德的唯美主义观念和创作分析徐I小说唯美主义特色的三个方面: i 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的根本 于 、 目 的是 “ 撒谎” ,徐盱 小说远离现实,着意编造虚空的 “ 谎语” 2 、唯美主义者认为 “ 谎语”比再现性作品更能揭示生活 的本相 ,徐讦 编造谎语有着揭 示生 活本相 的明确 目的 3 “ ”因现 实缺憾而生,徐讦 谎语 和浪漫主义者 一样追 求艺术 意 境和精神家园,但他对其虚幻性有着清醒认识,不仅不掩饰,甚至予以明确提示。 关健词:徐i 王尔德 唯美主义 于 作者倚介:胡海 (9O ) 17一 ,男,湖北通城人,河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中圈分类号tI0 27 文献标识码lA 文章编号I10- 38(06 60 3- 4 0567 2o )o— 190 收稿日期l20-5l 060一0
彩” 处处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穷究人生哲理的倾向相通” 有的直接运用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的方法来描 ,“ ,“ 写复杂的人性” 甚至 “ , 运用心理演绎构成小说本体” l ( 【 J 。 金宏达等在谈到 《 阿刺伯海的女神》时, 既肯定了徐讦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和哲理性, 更指出其作品还具有唯美主义倾 向; 哿隋、 “ 奇恋此后一直是 徐讦创作最重要的主题,且乃徐讦作为浪漫主义作家浓墨重彩的标志。徐讦通过小说中人物之 口 说道:‘ 平 常的谎语要说得像真 , 越像真越有人爱信,艺术的谎语要说得越假越好,越虚空才越有人爱信 ’ ,并且宣称 ‘ 我愿意追求一切艺术上的空想,因为它的美是真实的’ ,强烈透露出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倾向。 心 ” 综合以上诸位先生的观点,徐讦作品具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 现代主义特色以及哲理性、传奇性, 运用了虚构手法和心理分析方法 ,注重表现人性善恶的多重性。现代主义是一个含义较泛的概念,严家

论徐(訏)小说的唯美主义特色

论徐(訏)小说的唯美主义特色

论徐(訏)小说的唯美主义特色
胡海;延宇凤
【期刊名称】《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31)006
【摘要】本文结合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观念和创作分析徐(訏)小说唯美主义特色的三个方面:1、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的根本目的是"撒谎",徐(訏)小说远离现实,着意编造虚空的"谎语".2、唯美主义者认为"谎语"比再现性作品更能揭示生活的本相,徐(訏)编造谎语有着揭示生活本相的明确目的.3、"谎语"因现实缺憾而生,徐(訏)和浪漫主义者一样追求艺术意境和精神家园,但他对其虚幻性有着清醒认识,不仅不掩饰,甚至予以明确提示.
【总页数】4页(P139-142)
【作者】胡海;延宇凤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
【相关文献】
1.论徐(訏)小说中的传统文化反思 [J], 车永强
2.徐(訏)小说中的漂泊者形象及其人生感悟 [J], 黄国龙;周阳
3.回忆是为了忘却——徐(訏)香港小说的怀乡情结和身份建构 [J], 计红芳
4.论三四十年代徐(訏)对情爱真谛的探索(上)——徐(訏)情爱观的初衷及其主要倾向[J], 冯芳
5.徐(訏)小说:浪漫传奇的现代性书写 [J], 黄科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芳园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芳园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2007-09-12 23:10:28| 分类:感情生活| 标签: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字号大中小订阅【摘要】徐志摩的诗歌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具体表现有三大特点:一、理想主义浪漫情怀,二、浪漫主义人生观,三、浪漫中夹杂着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愤懑和彷徨。

【关键词】浪漫主义浪漫情怀浪漫主义人生观愤懑彷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代才子,从头到脚充溢着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徐志摩,虽然因其年仅三十五岁便遭遇空难猝逝,创作生涯只有短暂的十年(1922年春——1931年冬)但却给后世留下不朽的著作和永恒的思想本文将从其诗歌浪漫主义形成的思想,浪漫主义色彩,极其浪漫主义悲剧的形成几个方面去简单论述。

一、徐志摩浪漫主义思想的形成对于一个富有浪漫主义气质和激情的诗人来说,他往往能在幻想的理想世界里找到灵感的源泉,使心灵想象的翅膀得以自由翱翔!徐志摩的浪漫源于英国剑桥留学时的康桥。

徐志摩曾经深情的把英国称为他的灵魂再生之地,在那里他不仅迅速成长为西方式自由的知识分子,而且成为了一名诗人,在因英国剑桥大学的两年留学期间,他深深地被西方的文化精神和思想所吸引成为一名全身心投入的崇拜者。

也正是在这里,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剑桥是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母校,在这里徐志摩沉浸在浪漫主义的海洋。

剑桥的生活对徐志摩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思想、志向、性格气质都有剑桥的烙印。

他曾经满怀深情的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吴昆在他的《论徐志摩及其诗歌艺术》中提出了徐志摩复杂的人生成就了其诗意的提炼,因为他把人生的全部复杂性作了诗意的提炼,而这一切,要不凭借诗人的笔墨,常常是难以曲尽其幽的。

徐志摩虽出身于一个封建、买办的富裕商人家庭,但受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和“五四”精神的濡染,使他成为一位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而他的自然灵气的天性,在剑桥的特殊文化浸染下醇化为追求自由、灵感和艺术的浪漫气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odern chinese
2010.05
唯美主义是欧洲19世纪末的一种文艺思潮,法国诗人戈蒂耶、英国文艺批评家佩特和作家王尔德是代表人物。

唯美主义者持“为艺术而艺术”的总纲领,强调艺术的独立性、非功利性。

徐志摩留学时,正身处唯美主义气息浓厚的英国文化圈,唯美主义对徐志摩的艺术观与人生观产生了实际的深刻影响。

从徐志摩所亲近的外国作家来看,其中佩特、王尔德、邓南遮、波德莱尔这些与唯美主义紧密相关的作家给予了他强烈的情感共鸣和熏陶,所以“他深受了英国的世纪末的唯美主义印象主义文学的影响” [1],他是一个典型的唯美主义者。

徐志摩大力译介了一批唯美主义作家的作品,如邓南遮的戏剧《死城》,波德莱尔《死尸》,D・罗塞蒂的《图下的老江》,C・罗塞蒂的《歌》、《新婚与旧鬼》、《一个女子Sappho》等等,他还曾亲自拜会英国唯美主义的重要作家乔治・摩尔。

徐志摩本人和唯美主义的关系如此紧密,使得他的诗歌散文创作中具有的艳丽的色彩、华美的辞藻、强烈的官感等特点,带有深刻的唯美主义烙印,这种唯美主义风貌也成为徐志摩诗歌散文作品的特征。

1929年5月中华书局出版了徐志摩的小说集《轮盘》,收有11篇小说作品,这是徐志摩唯一的一部小说集。

在徐志摩的小说创作中,唯美主义的影响痕迹也清晰可见。

沈从文曾为《轮盘》写序,对《轮盘》评价
道:“作者在散文与诗方面,所成就的华丽局面,在国内还
没有相似的另一人,在这集中却仍然保有了这独特的华丽,
给我们的是另一种风格的神往。

”[2]“独特的华丽”指的是《轮盘》集内《浓得化不开》系列、《死城(北京的一晚)》、《肉艳的巴黎》这几篇抒情小说的文字风格,这与徐志摩向来被人称道的“浓得化不开”的华丽浓艳的诗歌散文创作风格相统一,体现了他的小说创作在唯美主义思潮浸染下的浓烈唯美气息。

首先,在写作内容和题材上,徐志摩常选择唯美主义者喜爱的内容和题材。

在徐志摩看来,巴黎是体现了世纪末唯美主义颓废风情的典型,王尔德、戈蒂耶、波德莱尔等唯美主义代表作家的生活都和巴黎这个城市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他的小说《肉艳的巴黎》中,徐志摩借一个留学巴黎的画家宣扬自己在巴黎学习美术中所过的醉心于裸体模特的声色生活,大谈女性的人体美,把官能享乐和声色刺激加以美化,大力渲染、刻意营造一片巴黎糜烂华美的气息,以此来力图回应和贴近他所看到的唯美——颓废主义作家笔下的华丽而堕落的巴黎——理想的地狱,有意识地塑造一个“最荒唐,最艳丽,最秘密的梦”。

徐志摩十分欣赏的唯美主义作家邓南遮在创作上偏重忽略情节,将女性情态作为审美对象并善于描写,对女性肉体仪态进行大胆而细腻的描绘。

徐志摩从邓南遮作品中得到了追求的“酣彻的肉欲”审美发现,“女性是天生的艺术的材料,可以接受最幽微的音波的痕迹,可以供诗人的匠心任意的裁制。

……这是艺术家应该集中他的观察的现象。

”[3]
在《浓得化不开》里,徐志摩有邓南遮笔下擅长表达的
独特的华丽
——浅析徐志摩小说中的唯美主义色彩
○杨丽君
摘 要:徐志摩曾经留学欧美,从他的小说中也可见外国文学对其创作的深刻影响。

本文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具体分析徐志摩的小说文本,阐述他在创作中受到了欧洲唯美主义文学的影响,他的小说具有唯美主义色彩的文风和特色。

关键词:徐志摩 小说 唯美主义

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odern chinese2010.05
对女性肉体的入微观察和热情赞美:
她坐着,屈着一支腿,脑袋有时枕着椅背,眼向着车顶望,一个手指含在唇齿间,这不由人不注意。

她在前面走。

……如其山路的姿态是婀娜,她的也是有的。

灵活的山的腰身,灵活的女人的腰身,浓浓的折叠着,融融的松散着,肌肉的神奇!动的神奇!
《肉艳的巴黎》里的主人公就对女性肉体美进行不加掩饰地赞颂:
她通体就看不出一根骨头的影子,全叫匀匀的肉给隐住的,圆的,润的,有一致节奏的。

那妙是一百个歌蒂霭也形容不全的,尤其是她那腰以下的结构,真是奇迹!……不提别的单就她站在那里你看,从小腹接柽上股那两条交会的弧线起直往下贯到脚着地处止,那肉的波纹就比是——实在是无可比——你梦里听着的音乐;不可信的轻柔,不可信的匀净,不可信的韵味。

其次,在写作风格和技巧上,徐志摩着重强调了邓南遮因感官敏锐而驱词遣字极具色彩感和音乐感的富丽特质。

具有唯美主义色彩的文风和特色深深熏陶了徐志摩本人,《浓得化不开》系列的作品讲究语言的华丽和色彩感,重视文字所带来的官感,充分反映了徐志摩的“独特的华丽”风格,也是徐志摩对自己所激赏的邓南遮的文学启发感染下的回应:
廉枫最初感到的是一球大红,像是火焰;其次是一片乌黑,墨品似的浓,可又花须似的轻柔;其次是一流蜜,金漾漾的一泻,再次是朱古律(Chocoilate),饱和着奶油最可口的朱古律。

这些色感因为浓初来显得凌乱,但瞬息间线条和轮廓的辩论笼住色彩的蓬勃的波流。

在这里,徐志摩运用了鲜明浓艳的色彩文字来渲染视觉感受,“红的、蜜的、乌的、金的、朱古律、耐宿儿、奶油”种种正如“一股彩流的袭击”,那绮丽、浓烈、甜腻的文风也有邓南遮的痕迹。

“大雨点打上芭蕉有铜盘的声音,怪。

‘红心蕉’,多美的字面。

红得浓得好。

要红,要热,要烈,就得浓,浓得化不开,树胶似的才有意思。

”在异域的热带氛围中,一切都是如此热烈骚动、色彩鲜明,刺激着人的视觉观感和生理欲望,真是一种独特的华丽。

文字的色彩美、音乐性、明暗对比的意象以及其中充溢的一种薰人欲醉的女性芬芳气息,显然沾染了不少邓南遮的唯美主义情韵。

徐志摩说邓南遮的戏剧《死城》是一本无可比拟的巨构,他借用了《死城》这个题目,写了一个故事《死城(北京的一晚)》,体裁、内容不相同,但却都运用了颜色对照、明暗对比的手法。

邓南遮的《死城》把背景设置在阳光泛滥的室内,其中的人物坐在室内石像的底下,在如一条金河般的满屋阳光的边上,身处光明的阴影中,造成一副强烈的明暗对照的画面。

徐志摩的《死城》的画面也是充满了明暗色彩的对比和阴郁的意象:
残破的城砖上停留着残雪的斑点,像是无名的伤痕,月光澹澹的斜着来,如同有手指似的抚摩着它的荒凉的伙伴。

……西山的屏峦竟许也望得到,青青的几条发丝勾勒着沉郁的螟色,这上悬照着太白星耀眼的宝光。

徐志摩一向强调文字语言的表现功能,邓南遮借助敏锐的感官能捕捉事物的微妙情态让他称赞不已,而在《死城(北京的一晚)》中,在明暗光影对照的大背景里,徐志摩的语言运用如他追求的抒情诗般,将死城中景物的阴郁清冷而唯美的情调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来。

对于热爱文学、具有艺术家的敏感天性的徐志摩来说,唯美派作家绚烂的文采、珠玑般的文字足以符合他的审美理想和阅读趣味,使之深受唯美主义风格熏陶从而反映在自己的创作中。

对于徐志摩小说中的这种唯美主义色彩,需要辨证分析。

唯美主义作家排斥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捍卫创作的独立和艺术的纯美,这些都契合了追求爱、美、自由的理想主义者徐志摩推崇美感和艺术自身价值的精神需求,影响了他追求美、纯粹的文学、真的艺术的观念。

在部分作品中徐志摩吸取了唯美主义作家的特点,企图从女性的情态中领略美而细微地刻画了女性的形体、意态,但这样的唯美主义风格的追求其实背离了徐志摩对灵性的崇拜与信仰。

当徐志摩追求的美感降低到肉体引起的官能审美快感时,这种显明的唯美风格已经流入颓废主义文学系统之中。

但是,唯美主义作家对美有着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表现力,善于准确捕捉自然界的声色光影,又影响了徐志摩小说华丽、细腻的文字风格和色彩美,使其创作独具特色。

参考文献:
[1]穆木天.新月派评论资料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沈从文.新月派评论资料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徐志摩.徐志摩全集[M].香港商务印书馆,1983.
(杨丽君 北京 华北科技学院文法系 1016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