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药品检验方法

合集下载

药品检验操作基本流程

药品检验操作基本流程

药品检验操作基本流程一、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咱要是想做药品检验呀,那前期准备可不能马虎。

就好比要去探险,得把装备都整齐全乎喽。

首先得把检验要用的仪器都检查一遍,像那些精密的天平啊,得看看是不是归零了,有没有哪里卡着或者不准了。

还有那些玻璃器皿,什么试管、烧杯之类的,得洗得干干净净,一点杂质都不能留。

要是不干净,那检验结果可就全乱套了。

这就像做菜,锅要是没洗干净,做出来的菜肯定味道不对呀。

然后呢,药品的样品也得处理好。

要是从大包装里取样品,那可得小心翼翼的,要保证取出来的样品能代表整个药品的情况。

这就像是从一大锅粥里舀一勺尝尝,你得舀到有代表性的那一口,不能光舀上面的浮沫或者底下的米渣呀。

而且要记录好样品的来源、批次这些信息,就像给这个样品做个小档案一样,这样后面要是有啥问题,咱能找得到根源。

二、检验中的实际操作。

开始检验的时候,那也是有不少门道的。

比如说做化学检验的时候,那些试剂的量一定要加得准。

多一滴少一滴可能结果就不一样了。

这就像是炒菜放盐,放多了咸得没法吃,放少了又没味道。

滴试剂的时候呀,手得稳,眼睛得尖,就像狙击手瞄准目标一样。

而且在做反应的时候,可能要等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可不能着急,得耐心地看着。

就像等蛋糕在烤箱里烤熟一样,时间不到就拿出来,那肯定没烤好。

要是用仪器检验呢,操作仪器就得按照严格的步骤来。

那些仪器上的按钮、菜单啥的,可不能乱按。

就像开飞机,每个操作都有它的意义,弄错了可能就“坠机”了,在药品检验里就是得出错误的结果。

比如说在使用光谱仪的时候,得把样品放得妥妥当当的,还要设置好各种参数,像波长之类的。

这就像给相机调好焦距和曝光一样,参数不对,拍出来的照片就不好看,检验出来的结果也就不准确了。

三、检验后的结果处理。

检验完了可不算完事儿,还得处理结果呢。

得到的数据要仔仔细细地分析,看看有没有啥异常的地方。

要是数据看起来怪怪的,那可不能就这么算了,得回头检查一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药物分析中常用化学检验方法与操作规程

药物分析中常用化学检验方法与操作规程

药物分析中常用化学检验方法与操作规程在药物的纯度检查和含量测定等分析检验工作中,一些专属、灵敏、准确的经典的化学方法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分析检验中均应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和计量检定合格的器具进行观测分析。

药物分析中一些常用的化学检验方法的标准规定(标准操作规程)、方法原理、仪器用具、及注意事项等分别介绍如下。

一、氯化物检查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Ⅷ A)1.标准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供试品,加水溶解使成25ml(溶液如显碱性,可滴加硝酸使成中性),再加稀硝酸10ml;溶液如不澄清,应滤过;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l,摇匀,即得供试溶液。

另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置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硝酸10ml,加水使成40ml,即得对照溶液。

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硝酸银试液1.0ml,用水稀释使成50ml,摇匀,在暗处放置5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即得。

供试溶液如带颜色,除另有规定外,可取供试溶液两份,分置50ml比色管中,一份中加硝酸银试液1.0ml,摇匀,放置10分钟,如显浑浊,可反复滤过,至滤液完全澄清,再加规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与水适量使成50ml,摇匀,在暗处放置5分钟,作为对照溶液;另一份中加硝酸银试液1.0ml与水适量使成50ml,摇匀,在暗处放置5分钟,按上述方法与对照溶液比较,即得。

标准氯化钠溶液的制备称取氯化钠0.165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μg的Cl)。

【附注】用滤纸滤过时,滤纸中如含有氯化物,可预先用含有硝酸的水溶液洗净后使用。

2.方法原理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溶液中与硝酸银作用生成氯化银浑浊,与一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在同一条件下生成的氯化银浑浊液比较,以检查供试品中氯化物的限量。

药品质量检验的工作流程

药品质量检验的工作流程

药品质量检验的工作流程
药品质量检验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采集:从药品生产企业或药品市场中随机选取药品样品,并做好相应的标识和记录。

2. 样品准备: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处理,如研磨、稀释等,以便后续的检验分析。

3. 物理性状检验:对药品的外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进行检验,以判断药品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4. 定性检验:采用合适的试剂和方法,对药品中的有效成分进行验证,以确保药品是否含有标示的有效成分。

5. 定量检验:利用适用的分析方法,对药品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成分的含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6. 杂质检验:检测药品中的杂质,包括有害的或不希望存在的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7. 稳定性检验:通过考察药品在不同条件下的贮存稳定性,判断药品的有效期是否合理,并制定相应的贮存条件与期限。

8. 评价和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判断药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如若合格,则药品可以进入市场销售;如若不合格,则需要进一步调查原因,进行处理和追溯。

9. 记录和报告:将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编制成检验报告,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企业报告检验结果。

10. 跟踪监测:对市场中已经上市的药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
抽样检验,以确保药品的质量持续符合标准,并进行必要的监测和反馈。

化学大宗药品验收制度

化学大宗药品验收制度

化学大宗药品验收制度
为了加强化学大宗药品管理,明确职责,规范大宗药品的质量监督,保障生产现场用药需求,特制定本制度。

1、化水实验班负责大宗药品的品质监督。

2、生产现场使用的大宗药品根据包装方式及采购数量不同,采取
不同的质量验收方式。

3、对于桶装、定量包装的大宗材料要做到每批次产品包装桶数
量,按照2%进行抽检,但不得少于2桶,保证抽检样品具有代表性。

4、要求检验项目要全面,检验结果记录在外来药品台账上,并将
结果汇报专业负责人。

5、检验发现异常,应及时向专业负责人汇报。

6、对于桶装、袋装的大宗药品经抽样检验合格加入计量箱内,化
验人员应对计量箱内混合溶液进行不定期检测,并做好相关的化验记录。

7、为保证现场需求,对外来大宗药品要定期送省电科院进行全面
检测,并保存其检测结果。

简述药品质量检验的一般程序和检验项目

简述药品质量检验的一般程序和检验项目

简述药品质量检验的一般程序和检验项目
药品质量检验是保障药品安全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般程序包括样品接收、样品准备、理化检验和生物学检验等步骤。

具体检验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检查:包括药品的颜色、形状、气味等方面的检查。

2. 标签标识的核对:检查药品的标签和标识是否与规定一致。

3. 含量测定:测定药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以保证药品的规格和质量。

4. 溶解度检验:测定药品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以评估其溶解性和稳定性。

5. 纯度测定:测定药品中杂质的含量,以保证药品的纯度和安全性。

6. 化学反应性检验:检查药品的化学反应性,以评估其稳定性和耐受性。

7. 微生物检验:检查药品是否存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污染,以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无菌性。

以上是药品质量检验的一般程序和检验项目,不同的药品检验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上都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并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药品监管中的抽检和检测方法

药品监管中的抽检和检测方法

药品监管中的抽检和检测方法药品是关乎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物品,其质量和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药品的合格和安全性,药品监管部门采用了抽检和检测方法来进行监管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药品监管中的抽检和检测方法,并探讨其重要性和挑战。

一、抽检抽检是药品监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抽取一部分药品样品进行检验,以评估整体批次的质量和安全情况。

抽检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公众的健康,防止低质量和假冒伪劣药品进入市场。

抽检样本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通常通过随机抽取样本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

抽检结果会被用来制定和改进药品生产和销售的标准,对于提高整体药品质量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二、检测方法药品的检测方法是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药品检测方法包括物理检测、化学检测和生物检测等。

物理检测主要通过观察和测量药品的外观、尺寸、重量等物理性质来判断其质量。

化学检测则通过化学分析和测定药品中的成分和含量来评估其质量。

生物检测则利用生物学方法来检测和评估药品的活性和安全性。

药品检测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具体药品的特性和监管需求来确定,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三、重要性抽检和检测方法在药品监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抽检和检测可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通过抽检和检测,可以发现和剔除低质量、假冒伪劣药品,减少患者的风险和痛苦。

其次,抽检和检测还可以提高药品生产和销售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

药品企业在面对监管部门的抽检和检测要求时,必须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和监督,提高产品质量和合规性。

最后,抽检和检测结果还可以作为药品监管政策和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为制定更加科学和有效的监管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四、挑战和展望尽管抽检和检测在药品监管中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药品市场的庞大和复杂性使得抽检和检测工作变得繁琐和困难,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支持。

其次,不少地区和国家的药品监管能力仍然薄弱,抽检和检测的覆盖率和效果不尽如人意。

药品监管中的抽检和检测方法

药品监管中的抽检和检测方法

药品监管中的抽检和检测方法药品是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物品,对其质量的把控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在药品监管中,抽检和检测方法是确保药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药品监管中抽检和检测方法的相关内容。

一、药品监管中的抽检方法药品抽检是指对市场上流通的药品进行无偏的随机检测,以便获得药品质量情况的客观信息。

通过抽检,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药品,确保合格药品的安全使用。

在药品监管中,抽检方法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 随机抽取:监管机构以一定的概率,从药品市场或药品生产企业中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测。

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样品选择的主观性,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2. 定向抽取:监管机构根据权威信息和市场情况,有目的地选择特定药品进行抽检。

这种抽检方法通常用于对特定品种或存在较大风险的药品进行监管。

3. 响应性抽取:当接到消费者投诉或相关部门报告后,监管机构会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抽检,以验证消费者的投诉和报告是否属实。

这种抽检方法有助于对药品质量问题进行及时解决。

二、药品监管中的检测方法药品检测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药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以确定药品的成分、质量和安全性。

在药品监管中,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物理检测方法:通过测量药品的大小、重量、颜色等物理特性,来判断药品是否符合规定标准。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适用范围有限。

2. 化学检测方法:通过药品样品中特定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来确定药品的成分及含量。

化学检测方法通常使用色谱、质谱、光谱等分析技术,能够准确判断药品的质量与纯度。

3. 生物学检测方法:通过对药品样品进行生物学实验,如细胞毒性实验、动物毒性实验等,来评估药品对人体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生物学检测方法可以全面评估药品的药理作用和副作用,对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检测方法的重要性抽检和检测方法在药品监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有助于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保障公众的健康。

首先,药品抽检通过无偏的随机抽样,可以客观地反映市场上药品质量状况。

药品检验步骤包括

药品检验步骤包括

药品检验步骤包括
药品检验步骤包括:
1. 样品采集:从药品批次中采集样品,确保样品能够代表该批次的整体质量。

2. 样品准备: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处理,如粉碎、合并等,以便于后续测试。

3. 物化性质测试:测试药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外观、颜色、味道、pH值、溶解度等。

4. 含量测定:测定药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以确认其符合规定的标准。

5. 杂质分析:分析药品中的杂质,如有害物质、微生物、重金属等,以确保药品不含有害物质,并符合卫生标准。

6. 稳定性测试:测试药品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性,以验证其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保持情况。

7. 纯度检查:检查药品的纯度,包括对可能存在的杂质进行测试和分析。

8. 微生物检查:对药品进行微生物检测,以确保药品不受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污染。

9. 标签规范性检查:检查药品的标签和说明书,确保其符合药品监管部门的规范要求,并能提供准确的使用信息给患者。

10. 结果记录与判定:将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并对药品的质量
进行判定,确定是否合格。

11. 报告编制:根据测试结果,编制药品质量检验报告,供相
关部门和用户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1.原理
在酸性介质中,次氯酸根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兰色消失为终点。

反应式如下:
2H++OCL-+2I-=I2+CL-+H2O
I2+2S2O32-=S4O62-+2I-
2.仪器和设备
一般实验室仪器
3.试剂和溶液
a.盐酸(GB/T 622):1+1溶液;
b.碘化钾(GB/T 1272):100g/L称取
工业氢氧化钠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容量法)
1.方法概要
氢氧化钠的测定原理为在试样溶液中,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即为终点。

反应如下:
NaOH+HCL→NaCL+H2O
碳酸钠的测定原理为在试样溶液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

2.试剂
0.1%甲基橙溶液(m/V)。

1%酚酞乙醇溶液(m/V)。

1mol/L盐酸(优级纯)标准溶液。

3.测定方法
a.试样溶液的准备
用已知质量的称量瓶迅速称取固态氢氧化钠35±1g或液态氢氧化钠50g(称准至0.01g),放入1000mL容量瓶中,加二级试剂水溶解,冷却到室温后稀释到刻度,摇匀。

b.氢氧化钠含量的测定
吸取50.0mL试样溶液,注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充分摇匀,用1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即为终点,记录所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

c.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的测定
液,充分摇匀,用1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记录所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1)。

4.计算和允许误差
a.氢氧化钠含量X1(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下式计算:
X1=C(HCL)×(2V-V1)×M(NaOH)×100%
50m
式中: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时,所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1——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时,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NaOH)——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M(NaOH)=40g/mol;
m——试样质量,g
b.碳酸钠含量X2(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下式计算:
X2=C(HCL)×(2V1-V)×M(1/2Na2CO3)×100%
50m
式中: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时,所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1——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时,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1/2Na2CO3)——1/2碳酸钠摩尔质量,M(1/2Na2CO3)=52.99g/mol;
m——试样质量,g
c.允许误差:
氢氧化钠含量平行测定的允许误差为0.10%;
碳酸钠(液态)含量平行测定的允许误差为0.03%
氨水含量测定
1.试剂
甲基红-亚甲基蓝指示剂
0.5mol/L盐酸标准溶液
2.方法
将15mL水注入具塞锥形瓶中,称量,加1mL样品,立即盖好瓶塞,再称量(两次称量均需精确至0.0001g)。

加40mL水,加2滴甲基红-亚甲基蓝指示剂,用0.5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红色。

2.计算
(NH3)%=V*C*17.03*100/(M*1000)
式中:V——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盐酸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样品的质量,两次称量值之差,g
17.03——氨水的摩尔质量
工业盐酸含量的测定(容量法)
1.方法概要
本方法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试样来测定盐酸含量。

2.试剂
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C(NaOH)=1.0 mol/L。

甲基橙指示剂:0.1%溶液。

3.测定方法
吸取3mL试样,置于内装30mL二级试剂水、并已称重的(称准至0.001g)锥形瓶中,称重(称准至0.001g),小心混匀,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红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

记录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
4.计算及允许误差
盐酸含量X(已知量百分数表示)按下式计算:
X=C(NaOH)×V(NaOH)×M(HCL) ×100%
1000×m
式中:C(NaOH)——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NaOH)——滴定待测试样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HCL)——氯化氢的摩尔质量,M=36.46 g/mol;
m——试样质量,g。

5.允许误差
盐酸含量平行测定的允许误差不大于0.2%。

工业盐酸中铁含量的测定(DL422.3—1991)
1.方法概要
本方法基于再PH为4~5的条件下,用盐酸羟胺把高铁还原成亚铁,亚铁与邻菲罗啉生成桔红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2.试剂
盐酸羟胺溶液10%;
邻菲罗啉溶液0.1%;
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
铁标准溶液(1ml含0.01mg铁);
氨水(1+1)溶液。

3.仪器
可见分光光度计
4.分析步骤
a.标准曲线的绘制
根据试样铁含量按下表取铁工作溶液注入一组50ml容量瓶中,加二级试剂水20ml。

于上述容量瓶中,加1ml盐酸羟胺溶液,摇匀静置5min,加5mL邻菲罗啉溶液,摇匀后,加入一片刚果红试纸,慢慢滴加氨水至刚果红试纸由蓝色变为紫红色(PH=3.8~4.1)。

再加入5mL乙酸-乙酸铵溶液,摇匀,用35℃左
(或2cm)比色皿,以空白溶液为参比,测定各显色液的吸光度值。

以所测吸光度值和相应的铁含量绘制工作曲线。

b.试样的测定
吸取8ml试样,用相对密度换算成质量或称重。

移入内装50ml二级试剂水的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满刻度,摇匀。

从中吸取10ml试液于50ml容量瓶中(事先加少量的温度为35℃左右的二级试剂水),按a中绘制曲线方法进行显色,并测定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得出铁含量值。

5.计算及允许误差
铁的含量按下式计算
X=(m1/m)×100%
式中:m1——试样铁含量,mg;
m——试样质量,g。

铁的含量平行测定的允许误差不大于0.0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