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旅游开发初探
福建省自驾车旅游空间开发模式初探

Ju lo hnq g U i rt o c ne adT cnl ySca Si csE io) N . 0 1 oma fC ogi nv sy fSi c n eh o g (oi c ne di o2 2 1 n e i e o l e tn 0
福建省 自驾车旅游空 间开发模 式初探
王 娜 . 耀 星 郑
摘 要 : 内 外 自驾 车旅 游 的 热 潮 正 在 兴 起 , 国 自驾 车 旅 游 更 成 为 一种 时 尚 , 提 供 了 巨大 的旅 游 市 场 , 为 海峡 西 岸 经 济 也 作 区 的福 建省 . 着 交 通 条件 的 改善 . 随 尤其 是 高速 公 路 的 增 多 , 得 福 建 自驾 车 旅 游 的 开 发 条 件 更 为 成 熟 。本 文 通 过 研 究 使 福 建 9个地 市的 资 源和 交通 情 况 , 出福 建 的福 州 、 门 、 州 、 田 适合 运 用 网络 开发 的模 式 , 岩 、 州 、 明适 合 点 得 厦 泉 莆 龙 漳 三
在在 据点 开 发和轴 线 开发扩展 的基 础上 .又进一步 发
展 的一种空间开发模式
、
相 关 基 础 概 念
采用 点轴 式开 发模 式 的旅 游 区域 . 必须 具备 良好
的点 轴结 构 系统 。 中 ,点 ” 各 重点旅 游 地 、 其 “ 是 中心城 市或 旅游 交通 枢纽 ,对 区域 旅 游发 展具 有带 动作 用 : “ ” 指它 们 之 间的联 结 通道 [。点轴 结 构形 成 后 . 轴 是 4 3 随着 中心 旅游 地 的逐 步发展 . 客 人数 的增 多和 产业 游
2 .%. 中私 人轿 车 2 0 8 6 其 6 5万 辆 。 长 3 .%…, 增 38 这些 都 为 自驾 车旅 游市 场 的形成 提供 了基 本 条件 汽车产 业 的发 展 将进 一步 推 动我 国 自驾车旅 游 市场 的发 展 . 使 之逐 渐 成 为一种 新 的旅游 形 态和 时 尚旅游 方式 。
山西省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山西省旅游资源开发初探摘要:山西是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东部,得天独厚的地势条件、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山西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山西省在开发旅游资源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更有效的开发山西省的旅游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山西省;旅游资源;开发一.丰富的旅游资源(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以东,太行山以西,具有复杂的地质地貌。
自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山西的山川河流。
山西拥有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
恒山具有“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天下第二山”的美称,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使得恒山景区四季分明,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
五台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著名的佛教胜地,因此在佛教盛行的国家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除富有佛教意义外,由于具有古老奇特的地质地貌,终年气候寒冷,因此被称为“清凉山”。
山上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与生物资源。
绵山集历史古迹、宗教文化、革命遗址、自然风光于一山,同时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温带大陆性气候使得绵山气候温和,冬夏温差大,夏季凉爽,是夏季旅游避暑的胜地。
黄河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
壶口瀑布气势磅礴,景观独特。
(二)著名的人文旅游资源山西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因此人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许多古代建筑。
其中尤以大院文化与古城建筑最为著名。
祁县乔家大院因拍摄《大红灯笼高高挂》而闻名,另外还有祁县渠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太谷三多堂等都各具有特色。
古城当属平遥古城为最,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保存最完整的历史名城,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意义,同时也饱含了丰厚的民俗文化意义。
二.山西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一)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由于山西省财政收入有限,因此用于发展旅游业的资金支持也不足,同时与旅游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完善,许多资源不能得到及时合理的开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山西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1]。
米仓道文化旅游线路开发初探

(三)米仓道接金牛道的线路。自桃园寺经焦家河、白头 滩,进入旺苍县檬子经八角树、正源、代家坝、燕子进入金牛道 去成都。
(一)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开发条件好。 米仓道沿线保存众多的文物遗迹且保存完好、品质较高,其 文物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丰富的宗教文化遗迹。 北龛寺摩崖造像、西龛摩崖造像、佛爷湾石窟、龙门山石窟
石门寺摩崖造像、千佛岩石窟等,在雕刻工艺、艺术形式表现方 面不亚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这些摩崖石窟分布广泛,保存状 况良好,是米仓道宗教文化传播和繁荣的重要见证。
此,在对米仓道文化线路开发中,应注重动态旅游项目的开发, 让游客参与到其旅游活动中,切身获取旅游体验。
(三)主题附会式 这是将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的 开发模式。如在米仓道沿线有特色的民俗村或旅游区内部或外围 地区设置宾馆、餐厅,其建筑外型、内部装潢、员工服饰、饮食 风味等方面都用以反映当地民俗文化,形成一个“主题宾馆”或 “主题餐厅”。这类“主题餐厅”必将比一般酒店更有特色、更 具吸引力。
四、旅游开发的途径和模式
一个地区的文化旅游开发应选择符合当地实际、体现文化特 色的适当形式。根据国内外“文化线路”开发的现状与经验,结 合米仓道沿线地区各种旅游资源的内容与特点,米仓道文化旅游 开发可采取以下途径和模式。
(一)静态开发 这是以游客静观为主的旅游项目开发模式。通过建立多种形 式的米仓道博物馆,或展现米仓道各地文化遗产特色的专题性博 物馆,以不同主题分设米仓道历史发展脉络、线路网络、沿线民 族的历史渊源、沿途的乡风民俗和古道上可移动文物等展区或展 室,成为游客获取米仓道百科知识的信息库和记录、展示米仓道 历史风貌的重要舞台。通过此形式让游客能全面整体地获取米仓 道历史知识,同时又可根据获取的信息选取具体的旅游线路,获 取旅游体验;这种形式也能对沿线的风俗民情文化和文物进行有 效保护。 (二)动态开发 这是以游客参与或半参与特定活动为主的开发模式。随着旅 游者旅游经历的日益丰富,旅游消费观念的日益成熟,旅游者对体 验的需求日益高涨,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大众化的旅游产品,更渴望 追求个性化、体验化、情感化、休闲化以及美化的旅游经历。因
基于旅游者体验视角下对旅游App功能的研究初探

1572020年06期 (2月下旬)电子商务摘要: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旅游网站开始对移动市场进行布局,使旅游类App 呈现出了极其迅猛的增长态势,展现了丰富多样的发展趋势,同时App 市场中竞争的激烈程度每日剧增。
市场竞争在这样激烈的环境并且企业之间的技术几乎相同的情况下,用户对App 的体验感受则成为了App 产品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
就当前形势来看,旅游类App 设计当中对用户体验起到影响作用的因素也受到了人们的大量关注。
本文以马蜂窝App 、百乐行App 等大量App 为例,根据旅游者体验视角去阐述现有旅游App 的发展情况、问题及解决方案,希望可以给以后的研究者们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旅游者;体验视角;App 功能;VR 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
而且这样庞大的数据还仍在持续增长中。
互联网、通信技术推动了整个旅游行业的革命,旅游行业受到各个方向的渗透经营、管理、运营,各式各样的旅游电商、微博、微信等App 都争先进入旅游市场,创造了各式各样的旅游智能终端,旅游App 组成了旅游移动互联网,成为了移动互联网形成的关键产物。
一、国内旅游类App 的发展现状近年来,使用智能手机等智能工具的旅游人数越来越多,旅游产业也随之进入了全新的无线时代。
同传统的营销模式相比较,旅游App 成本较小且拥有丰富的内容,消费者在面对旅游App 展示其自身产品信息时较为容易接受。
当下腾讯、百度、淘宝等这些大型网络公司已经入手在旅游App 上面探索,与此同时,很多针对细分市场的App 也开始出现,比如个性行程规划、后台客服资讯提供、定制个性服务,等等[2]。
在这样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当中,App 的运营开始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一个成功的App ,其在内容、质量、用户体验与后期的推广上面都十分重视。
甘南旅游开发现状、前景及开发对策初探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牡会科学版)J.NOWⅢWESTMINORITIESI删I、,卫童S玎Y(SocialScience)2002年第2期No.2.2002甘南旅游开发现状、前景及开发对策初探吕启祥(合作民族师专羟济系。
甘肃合作747000)[擒蔓】甘南旅游业已开发,但开置水平不高,力度不大,^朝衄开置阶段,仍有太量潜在资源未能jt开发利用。
根据旅游业发展态势和甘南潜在的区位优势、旅游膏潭优势,甘南具有旅醇开发的广同前芾。
而要通过旅游开发和产业化发展。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甘南特色旅游的可特续置展,达到经济羲苴、社套鼓苴、生态最苴午蟑合效苴的优化。
还需讲求蕈喀,克服盲目开发可能引史的一些问惠。
[关■调】甘南摹游开发现状;前芾;对策[中圈分娄号】F12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绾号】1001—5140{2002)02—0055—04一、甘南旅游开发现状甘南是西北腹地上一块神奇的土地。
这里具有中国多种地貌中独具特色的雪域草原风光和多元文化中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风俗民情,拥有特色浓郁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随着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几年党和国家旅游产业政策的贯彻实施。
甘南州委、州政府把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精心培育,从而使甘南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利用,甘南旅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长足发展。
游客人数莲年增加,旅游收入不断增长,据统计,1999年游客达46.33万人次,其中海外谤客为2.56万人次。
旅游收入2316.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97.49%、137%和159%。
但是。
由于基础差,起步晚,底子薄,加之地方经济滞后,财力支持不足;旅游开发总体水平不商,主要表现在:一是潜在旅辨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日前开发利用的资源只占资源总量的30%左右。
并且高级景点对低级景点的带动不够。
没有景点网络效应。
二是旅游产业链条短,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强。
三是旅游业产值少。
旅游景区开发管理创新初探——以山西介休绵山风景区为例

水 准不 低 , 由于 管理水 平 、 但 服务人 员 素质等 软件 的
1管理混乱下的无序开发。体制问题是 困扰我 . 国旅游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中最令人关 注的是景 其
区 的经营权 和管 理权 问题 。 目前 我 国旅游 资源 分属 于林业 、 设 、 建 宗教 、 文化 等部 门 , 各个 部 门承载 的社
明码 标价 和公 示制 度 , 到 统一管 理 、 做 统一调 配 。独 特 的营 销模式 和灵 活 的价格 机制使 绵 山风景 区形 成
人力资源新陈代谢机制和激励竞争机制 , 分工负责 ,
协调 配合 , 开 发建 设 的九 年 间 实 现 了 开 发建 设 和 在 旅游 经 营 同时高 速运 转 , 有序 进行 , 树立 了绵 山的 也
建设 的无 序 局 面 。1 开 发 中重 经 济 效 益 , 社 会 l在 轻
游客满意度较低。
4 资源破 坏 与环境 污染 。我 国旅游 景 区资源 与 . 环 境保 护 的问题 , 主要有 景 区破坏 性建 设 、 自然景 区
效益 , 使原有的生态环境或文物古迹遭 到破坏。如 云南大理洱海的情人湖被林立的别墅群所取代 , 武 陵源旅游区被违法违章建筑挤 占了核心景区等。 2 产品缺乏文化 内涵。长期以来 , . 将文化旅游
豕口 八亍T J f
21 年 弟 O { 思弟 10 01 j【 I j 3 期J
旅 游 景 区 开 发 管理 创 新 初 探
以 山西介休 绵 山风景 区为例
张 敏
( 中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旅游系,山西 榆次 000 ) 晋 360 [ 摘 要]旅游景 区是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 , 也是旅 游产业发展 中的薄弱环节, 区开发 的成败往往影 景 响到 区域 旅 游业发展 的好 坏 。在景 区开发 方 式 多样 化 的今 天 , 山西介休 绵 山创 新旅 游景 区开发 管理 模 式 , 取
《旅游阴影区开发研究初探》——以齐云风景区为例的开题报告

《旅游阴影区开发研究初探》——以齐云风景区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旅游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良性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非常重要。
但是,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负面问题,如过度开发、景区资源过度消耗、游客文明意识不足等。
这些问题造成的负面影响不仅对旅游业本身产生了不良影响,还对当地社会和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担。
旅游业中存在的负面问题被称为“旅游阴影区”。
研究旅游阴影区的开发问题,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增强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以齐云风景区为例,对旅游阴影区的开发问题进行探究,旨在:1.分析齐云风景区旅游阴影区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探讨齐云风景区旅游阴影区开发的可行性与优化策略;3.优化齐云风景区旅游阴影区开发方案,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
根据上述目的,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齐云风景区旅游阴影区的定义与分类;2.齐云风景区旅游阴影区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3.齐云风景区旅游阴影区开发的可行性与优化策略的探讨;4.齐云风景区旅游阴影区开发方案的优化与实施措施的制定。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齐云风景区旅游阴影区的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多种研究手段,收集和整理齐云风景区旅游阴影区开发方面的数据。
利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研究结论和建议。
四、研究预期结果和研究贡献本研究旨在为齐云风景区旅游阴影区的开发提供可行性和优化策略,具有以下预期结果和研究贡献:1.深入分析齐云风景区旅游阴影区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旅游阴影区开发提供更加详细的调研数据和信息;2.提出齐云风景区旅游阴影区开发的可行性和优化策略,为旅游阴影区的有效开发提供指导;3.为齐云风景区旅游阴影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借鉴意义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永州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现代经济信息496永州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尹春香 鱼文英 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摘要:永州位于湖南省南部,潇、湘二水汇合处,自古雅称潇湘。
永州作为历史名城,有诸多国家级风景名胜和国保文物,旅游文化资源丰富。
近年来,永州旅游业得到飞速发展,开发8项代表性综合旅游项目,大力发展民宿旅游、乡村旅游,但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对永州文化旅游现状分析,探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日后永州旅游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永州;文化旅游;开发;对策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6-0496-01一、永州旅游资源现状永州有永州柳宗元文化旅游区、东安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宁远九嶷山舜帝陵景区、祁阳浯溪碑林景区、双牌阳明山旅游区等国家级旅游区,还有女书习俗、瑶族长鼓舞、祁剧、祁阳小调、舜帝祭典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州还是黄盖、怀素、李达、秦光荣的故乡,也是柳宗元、欧阳修、陆游、徐霞客笔下描绘的神奇地方。
舜的开明治国、任人唯贤,柳宗元深刻的惜民爱民思想,周敦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女书”的神秘莫测和瑶文化的千姿百态,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宝库。
永州是个多民族地区,以瑶族、苗族为主,其中有瑶族发源地—江永千家峒,中国最大的瑶族第一县—江华瑶族自治县。
瑶族、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原始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如传统的建筑形式“瑶寨民居”和吊脚楼;瑶族打油茶、苗族万花茶、土家族“过早”的饮食风俗;苗族歌为媒、土家族哭嫁、瑶族“招郎”和“拿篮子”的嫁娶婚俗;瑶族长鼓舞、苗族人民唱苗歌与跳苗鼓、土家族打溜于与茅古斯的歌乐鼓舞;苗族的赶年场、樱桃会、瑶族十月十六的“盘王节”、“耍春牛”、土家族社巴日摆手、四月八等民族节日多。
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1.文化资源开发层次较低开发旅游资源的时候,不能很好的拓展永州的文化内涵,开发形式过于单调,开发内容主要以观光型旅游为主,参与活动多的体验式项目少一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旅游开发初探文章分析了网络旅游的内涵及层次结构,并对旅游网购、旅游电子商务、虚拟旅游、网络游戏等易与网络旅游混淆的概念进行了辨析。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网络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构建网络旅游系统;深化网络旅游体验功能;完善网络旅游产业链。
希望能为网络旅游后续研究与现实开发提供相关参考。
标签:网络旅游;旅游开发;虚拟旅游网络旅游的发展对传统旅游活动提出了挑战,但也拓展了旅游的研究空间,丰富了旅游内涵。
目前,各个景区逐渐推出网上景区游览项目,游客足不出户即可游览景区景点,既获得了新的旅游体验,又减缓了出游带来的交通压力。
未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旅游开发会更加成熟,逐渐形成结构完善、功能互补的产业链条。
一、网络旅游内涵及层次分析1、网络旅游内涵网络旅游是相对于现实旅游的一种旅游体验方式。
广义的网络旅游指借助互联网开展旅游活动。
狭义的网络旅游是指旅游者以互联网为媒介,以虚拟旅游空间为环境开展的旅游活动,仅借助网络空间即可完成整个旅游活动,又称网络虚拟旅游活动。
网络旅游不同于现实旅游的最大区别是其发生背景是网络环境。
2、网络旅游结构分析网络旅游体验的核心是网络虚拟游览,按照体验层次不同可将游览载体划分为静态图文、动态视频及虚拟现实三种。
静态图文指网络旅游者通过阅读旅游景区介绍、浏览景区图片获得景区相关信息完成游览过程,旅游者主要获得视觉上的旅游体验,体验度与文本内容的丰富程度、语言表述清晰度、图片视觉冲击力等有关。
动态视频载体主要有旅游城市或旅游景区宣传片、传统旅游者上传的旅行摄影视频、与旅游相关的影视作品等,旅游者可获得丰富的感官与情感体验,体验度与视频自身品质、及电脑配置有关。
虚拟现实类载体主要有实景地图类、三维图形技术类、3D虚拟网络技术类和综合技术类四大类[1],模拟或超越现实景观,为游客带来极强的感官体验、社交体验、情感体验等,且具有与传统旅游活动进行互动的趋势,是未来网络虚拟游览的重要载体。
二、网络旅游相关概念辨析1、网络旅游与旅游网购旅游网购是指旅游者通过互联网查询旅游相关信息,预定旅游景点、线路、酒店、交通工具的一种在线旅游购买行为,是一种旅游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销售、营销方式。
网络旅游涉及到互联网旅游信息查询、在线交易支付,但不等同于旅游网购,两者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旅游网购是网络旅游实现中的旅游决策、交易支付环节,是旅游者与旅游供应商达成共识促进旅游活动开展的过程。
从旅游活动实现过程上看,旅游网购相当于传统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与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旅游交通等旅游媒介之间的沟通、交易过程。
2、网络旅游与旅游电子商务世界旅游组织出版物《E-Business for Tourism》中指出,旅游电子商务是指“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旅游机构内部和对外的连通性,即改进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交流与交易,改进企业内部流程,增进知识共享。
”旅游电子商务不同于网络旅游,网络旅游是一种以网络环境为背景的旅游体验方式,旅游电子商务则是一种商务体系,为在线旅游购买的实现提供平台基础。
3、网络旅游与虚拟旅游网络旅游是旅游活动的网络化,是以网络为载体与媒介的旅游活动。
主要包括旅游活动信息查询、在线预订、旅游虚拟体验、旅游游记撰写等过程。
虚拟旅游是指以现实旅游景观为基础,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营造虚拟旅游环境,使得旅游者获得旅游景区景点信息、知识和体验的过程。
[2]根据实现载体或媒介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虚拟旅游和以虚拟仿真平台为基础的虚拟游览系统。
网络旅游需要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以提高旅游者的体验度,但不等同于虚拟旅游;虚拟旅游是网络旅游体验的核心环节,其体验质量直接决定了旅游者网络旅游的体验质量和满意度。
虚拟旅游也是网络旅游营销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其可视化界面、可感知体验、模拟或超现实虚拟场景是网络旅游的重要卖点。
4、网络旅游与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为网络旅游发展提供了可参考方向,且可作为网络旅游营销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网络游戏英文为Online Game,又称在线游戏。
指基于浏览器或客户端,以互联网为传输媒介,在虚拟的环境下对人物角色及场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操作,以达到娱乐、休闲、交流目的多人在线互动游戏。
[3]其市场管理、盈利模式为网络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此外,以旅游目的地为游戏画面或场景进行的网络游戏内置广告,改变了传统的旅游营销模式,扩大了营销渠道,且具有极高的体验性与针对性,是网络旅游营销的补充途径与手段。
三、网络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现实旅游活动主要由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构成,其综合发展受到各个要素的支撑与制约。
网络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体验方式,其构成体系不同于现实旅游,主要涉及旅游信息在线查询与支付、网络虚拟景区游览、旅游网络社区交流与体验评价三大要素。
目前三大要素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网络旅游开发方向,制约了综合网络旅游体系的构建。
1、网络旅游开发现状(1)旅游网站功能逐渐完善。
旅游网站是利用网络技术,从旅游专业角度整合传统旅游资源,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网上旅游服务的场所,是网络旅游开展的主要媒介。
按照网站运营主体可将旅游网站划分为旅游行业网站、专业旅游网站和门户旅游频道三类,按网站主要服务功能可划分为旅游资讯网站、旅游预订网站、旅游交流网站、旅游管理网站四种类型。
在网络旅游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是旅游资讯网站、旅游预订网站和旅游交流网站,为旅游者提供信息查询、旅行预订、沟通交流等服务。
目前,各种类型旅游网站发展迅速,功能逐渐完善,越来越注重旅游者需求。
提供了诸如旅游定制等个性化服务,充分利用视频、三维实景、虚拟景观等技术为旅游者提供体验度更高的服务,通过完善网站导航功能、检索功能、提高用户界面友好性、增加互动等措施提高旅游者的在线体验,也通过与其他平台、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合作扩大市场。
但仍存在以人机互动为主交互性差、更新不及时时效性弱、营销宣传过度真实性存质疑等问题。
[4](2)在线旅游交易高速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电子商务网站开辟了旅游功能,如淘宝、各种团购网站等;另一方面,旅游类电子商务网站也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旅游功能逐渐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信誉度得到提升;此外,迅速增长的网民群体、网络购物用户为在线旅游交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1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截至2011 年12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 5 亿,达到 5.13 亿。
其中,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 3.56 亿,占整体网民的69.3%。
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在线旅游交易获得了高速发展,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在线旅行预订市场交易规模达1672.9亿元,较2010年的1037.4亿元增长61.3%,在线旅行预订市场OTA营收规模为90.5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幅为33.9%。
随着手机网民规模的增加,在线预订模式更加丰富,旅游者将获得更加便利化、个性化的预订服务体验,推动在线旅游交易的发展。
(3)虚拟现实技术充分应用。
西方发达国家网络旅游经历了旅游信息咨询网络化、旅游交易在线化和旅游景区虚拟化三个阶段的发展。
在第一个阶段,旅游者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景区景点介绍、交通住宿咨询等旅游信息搜索。
在第二个阶段,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旅游者可以在线进行旅游交通、住宿及景区景点预订等交易活动,旅游企业的行为主要是通过网络发布信息咨询、进行网络营销、提供旅游要素预定等服务。
这两个阶段的网络旅游主要是为现实旅游服务,提高现实旅游活动的便利性,是旅游功能的网络化。
在第三个阶段,依托现实景观,充分利用三维实景、虚拟景观等虚拟现实技术设计虚拟旅游空间,是旅游景区虚拟化阶段。
旅游者可以借助网络进入虚拟景区景点进行观光游览,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游览活动。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网络旅游的体验深度,为旅游景区提供了很好的营销素材,也为文物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发展途径。
2、网络旅游开发存在问题(1)缺乏专业网络旅游体验网站。
网络旅游的本质为旅游者提供完整的网络旅游体验,目前旅游网站仅能为旅游者提供某项旅游体验,缺乏专业网络旅游体验网站。
提供旅游信息查询、旅游预订功能的主要有五大旅游网站运营商[5]:以携程旅行网、e龙旅行网等为代表的在线旅游服务商、以港中旅芒果网、中青旅遨游网、康辉旅游网等为代表的传统旅游服务商、以Motell168连锁旅店、如家等为代表的在线旅店预定服务商、以中国民航网、东方航空公司官方网站等为代表的传统航空公司、以去哪儿旅游搜索()为代表的在线旅游搜索引擎。
比较知名的虚拟景区体验网站主要有虚拟紫禁城、泰山虚拟旅游网站、黄山虚拟旅游网站等。
集旅游信息查询、旅游在线交易、虚拟景区体验、旅游社区交流于一体的网站仍然缺乏,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2)网络旅游体验度不高。
虽然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增加了旅游者网络旅游体验的内容,使旅游者借助网络自行参观、游览景区景点,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力觉、触觉、运动等感知功能进行景区体验。
但受虚拟现实技术硬件条件、网络旅游开发水平等因素的限制,网络旅游体验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提高。
从体验广度上来讲,目前网络旅游偏重于个别景区景点的观光体验,仅强调“游”的虚拟性,没有向旅游购物、民俗表演观看、旅游娱乐等功能进行拓展,吃、住、行、购、娱等要素参与较少,缺乏从整个旅游活动开展角度的综合体验。
从体验深度上来讲,目前网络旅游偏重于人-物理环境的交互式体验,网络旅游者之间、网络旅游者与旅游供应商之间的交流较少,沟通主要是静态的文字、画面欣赏,缺乏动态的音频、视频互动。
(3)缺乏网络旅游专业人才。
旅游网站的建设、管理、运营,网络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营销,虚拟景区的设计、管理等涉及旅游管理、信息技术、市场营销、产品设计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对网络旅游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网络旅游从业者大多是旅游专业人士或者电子商务行业人员,缺乏既有旅游专业知识,又精通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四、网络旅游开发策略1、构建网络旅游系统网络旅游系统指支撑网络旅游实现的整套体系,主要由旅游网站、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虚拟景区、网络旅游社区构成,四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协调,互相支撑网络旅游的实现。
网络旅游是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信息咨询网络化、旅游交易在线化与旅游景区虚拟化三个阶段。
网络旅游未来发展以网络旅游系统构建为方向,实现旅游活动全过程网络化、全员网络化、旅游全要素网络化。
2、深化网络旅游体验功能目前,大多数旅游网站主要提供旅游信息查询、旅游在线预订、旅游景区在线虚拟游览功能,旅游者所获得的主要是视觉与听觉等感官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