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对全麻苏醒期的影响

合集下载

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对全身麻醉诱导循环的影响比较

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对全身麻醉诱导循环的影响比较

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对全身麻醉诱导循环的影响比较ZHENG Kun【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19(017)018【总页数】3页(P154-156)【关键词】芬太尼;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全身麻醉; 麻醉诱导循环; 影响【作者】ZHENG Kun【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麻醉诱导期是指患者在接受全麻药物后,意识自清醒进入全麻状态直至手术开始的这段时间。

全身麻醉时,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疼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称为全身麻醉。

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程度与血液内药物浓度有关,并且可以控制和调节[1] 。

这种抑制是完全可逆的,当药物被代谢或从体内排出后,患者的神志及各种反射逐渐恢复。

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类阿片止痛剂,起效迅速而作用时间极短。

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都是芬太尼的衍生物,舒芬太尼适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其镇痛持续时间约为芬太尼的2倍。

瑞芬太尼在体内被组织和血浆中非特异性酯酶迅速水解,代谢较快[2-3] 。

本文比较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对全身麻醉诱导循环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挑选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外科手术患者纳入本研究。

纳入标准:外科手术行全身麻醉的患者。

排除标准:(1)躯体功能障碍者;(2)哺乳期妇女及孕妇。

采用计算机表法将患者分为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各30例。

芬太尼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4~69岁,平均(51.47±1.33)岁;舒芬太尼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3~68岁,平均(51.41±1.35)岁;瑞芬太尼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4~68岁,平均(51.42±1.37)岁。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对比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于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全身麻醉的效果

对比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于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全身麻醉的效果

对比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于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全身麻醉的效果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都是目前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物,它们在非心脏手术全身麻醉中的使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心脏病患者因为其心脏病情的特殊性,对麻醉药物的选择和使用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对于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全身麻醉,需要对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效果进行深入比较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本文将对这两种药物在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全身麻醉中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一、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药理作用的对比1. 舒芬太尼:舒芬太尼是一种芬太尼类麻醉药物,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其作用机制为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μ受体结合,从而产生镇痛效果。

舒芬太尼的半衰期较短,停药后较快地恢复呼吸功能,使得其被广泛应用在全身麻醉中。

二、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全身麻醉中的效果对比1. 镇痛效果对比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都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可以有效控制手术期间和术后疼痛。

然而由于瑞芬太尼的作用更迅速、更短暂,因此在麻醉结束后患者恢复更快,术后疼痛控制也更加有效。

2. 对心脏的影响心脏病人在接受非心脏手术时,对心脏的影响需要更加重视。

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有所不同:舒芬太尼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心肌抑制,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和心率降低;而瑞芬太尼的作用更加迅速、短暂,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较小。

因此在心脏病人的全身麻醉中,瑞芬太尼可能更适合用于维持心血管系统的稳定。

3. 恢复情况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瑞芬太尼因为其作用更迅速、更短暂,使得患者在麻醉结束后恢复更快,可以更好地控制术后意识清醒时间,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三、选择适宜的药物对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全身麻醉的意义在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全身麻醉中,选择适宜的药物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从上述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都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在心脏的影响和患者恢复情况上有所不同。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婴儿麻醉苏醒期镇痛的比较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婴儿麻醉苏醒期镇痛的比较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婴儿麻醉苏醒期镇痛的比较赵艾【摘要】目的:观察静脉给予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婴儿麻醉苏醒期镇痛的影响。

方法选取90例儿外科手术患儿,年龄1个月~1岁(其中年龄最小者1.5个月,最大者11.5个月),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 S组)与芬太尼组( F组),每组45例,S组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静脉注射,F组给予芬太尼1μg/kg静脉注射,观察两组给药后5、10、30、60 min的镇痛、镇静评分及呼吸、循环、恶心呕吐的变化。

结果 S组与F组在给药5、10 min的镇痛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给药30、60 min时间点比较,S组镇痛镇静评分明显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呼吸暂停及呼吸节律改变,SpO2均未低于95%,心率、血压未见明显改变,未出现苏醒延迟,S组有1例轻度恶心,F组有2例轻度恶心。

结论与芬太尼比较,术后给予婴儿舒芬太尼能起到良好的镇痛和镇静效果,无呼吸、循环抑制,无苏醒期延迟等不良反应。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intravenous sufentanil and fentanyl analgesia on infant in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 Methods Ninety infants aged 1 month to 1 year old ( the minimum age was 1. 5 months,the maximum age was 11. 5 months)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sufentanil group( group S)and fentanyl group( group F),45 infants in each group. Group S:sufentanil 0. 1 μg/kg iv,group F:fentanyl 1 μg/kg. The changes at 5,10,30,60 minutes of analgesia,sedation score and breathing,circulation,nausea and vomiting after drug adminis-tra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analgesia sedation score of group S and group F at 5 minutes and 10 minutes( P﹥0.05). Analgesia and sedation score of group 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F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30 minutes and 60 minutes,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 05). The two groups did not appear apnea and respiratory rhythm changes,SpO2 was not less than 9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There was no delayed recovery. In group S there was 1 patient with mild nausea,and group F there were 2 patients with mild nausea.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fentanyl,postoperative sufentanil plays a good analgesic and sedative effect,and there is no breathing and circulation inhibition or recovery period delay or other side effects.【期刊名称】《实用药物与临床》【年(卷),期】2016(019)005【总页数】3页(P654-656)【关键词】婴儿;舒芬太尼;苏醒期;疼痛评分【作者】赵艾【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沈阳110004【正文语种】中文小儿术后镇痛,尤其是苏醒期镇痛的护理工作是目前术后苏醒室工作的重点。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全麻患者拔管期血浆肾素和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全麻患者拔管期血浆肾素和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的发生率 A 、B组、C组明显低 于D组。结论:三种不同剂量 的舒芬太尼均 能有效抑制拔 管期应激反应所 组
致 的血 浆 肾素 和 皮质 醇 的释 放 ,而 以 0 1 g k 剂 量 的 舒 芬 太尼 效果 好 , 对拔 管 时 间和 苏醒 时 间 无影 响 , .5P / g
且并发症少。
静脉常规监测无创血压 、心率 (R H )和脉搏血氧饱
靶控输注 ,辅以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 ,间歇静注仙
收稿 日期 :2 0 — 9 2 08 0—0 基金项 目:温 州市 科技 局科研 基金资 助项 目 【 0 A 2) Y2 6 4 。 0 0
林维 持肌松 。A组 为对照 组 ,B 、C组 、D组 于手 组 术结 束前关 闭腹膜 后 分别 静注 舒芬太 尼 0 1 0 1 、 . 、 .5
静 卧 5m n ( O 、麻 醉诱 导 插 管 后 5 m n ( 1 、静 注 舒 芬 太 尼 前 ( 2 、拔 管 后 5 m n ( 3 、拔 管后 3 i T) i T) T) i T) O m n ( 4 五 个 时 间点 的平 均 动脉 压 ( A ) i T) M P 、心率 (R H )的情 况 ,并 于各 时 间 点 采集 肘静 脉 血 测 定血 浆 肾素 和 皮 质 醇 的 浓度 。观 察 记 录 术 后拔 管 时 间 、 苏 醒 时间 及 不 良反 应 情 况 。结 果 : 与 A组 比 较 ,B 、C组 、D组 拔 管期 的 M P和 H 、血 浆 肾 素和 皮质 醇的 浓度 均有 明显 下 降 ,差 异 有 显 著 性 。D组 的 术 后拔 管 时 间和 苏醒 A R 时 间较 A组 、B组 、C组 明显 增 加 ;而 术后 烦 躁 、躁 动 的 发 生率 ,A纽 、B组 明显 高 于 C 、D组 ;呼 吸 抑 制 组

舒芬太尼抑制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患者苏醒期急性疼痛的95%药物有

舒芬太尼抑制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患者苏醒期急性疼痛的95%药物有

舒芬太尼抑制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患者苏醒期急性疼痛的95%药物有效剂量确定王莹ꎬ辛曙辉(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ꎬ天津300211)㊀㊀摘要:目的㊀确定舒芬太尼抑制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苏醒期患者急性疼痛的95%药物有效剂量(ED95)ꎮ方法㊀选择全麻下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40例ꎬASA分级Ⅰ~Ⅱ级ꎬ年龄46~57岁ꎬ体质量57~78kgꎮ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3mg/kg㊁丙泊酚2mg/kg㊁顺阿曲库铵0.2mg/kgꎬ静脉注射舒芬太尼时间大于60sꎬ剂量通过偏性掷币随机根据上1例患者是否出现急性疼痛确定ꎬ第1例患者舒芬太尼剂量为0.3μg/kgꎮ术中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0.2μg/(kg min)ꎬ不使用其他镇痛药物ꎮ手术结束前30min停用顺阿曲库铵ꎬ手术结束时停止泵入丙泊酚及瑞芬太尼ꎮ患者苏醒后30min进行VASꎬ>3分为发生苏醒期急性疼痛ꎮ计算舒芬太尼抑制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苏醒期急性疼痛的ED95及其95%可信区间(CI)ꎮ结果㊀手术时间为(103.3ʃ9.2)minꎬ拔管时间为(18.7ʃ4.1)minꎮ通过PAVA算法调整后ꎬ麻醉诱导剂量0.5μg/kg及0.6μg/kg的舒芬太尼抑制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苏醒期急性疼痛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100%ꎮ舒芬太尼抑制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苏醒期急性疼痛的ED95为0.54μg/kgꎬ95%CI为0.44~0.59μg/kgꎮ未见恶心呕吐㊁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ꎮ结论㊀舒芬太尼抑制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苏醒期急性疼痛的ED95及其95%CI分别为0.54μg/kg和0.44~0.59μg/kgꎮ㊀㊀关键词:舒芬太尼ꎻ瑞芬太尼ꎻ急性疼痛ꎻ药效学㊀㊀doi:10.3969/j.issn.1002 ̄266X.2019.29.017㊀㊀中图分类号:R614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 ̄266X(2019)29 ̄0058 ̄03㊀㊀瑞芬太尼是全麻手术常用的镇痛药物ꎮ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可引发急性疼痛ꎬ给患者带来不利影响ꎮ舒芬太尼是临床常用的阿片类药物ꎬ具有镇痛作用强且持久㊁对呼吸循环抑制弱等优点ꎬ能够有效预防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引起的急性疼痛[1ꎬ2]ꎬ但关于舒芬太尼抑制瑞芬太尼持续输注所致急性疼痛的药物通信作者:辛曙辉(E ̄mail:xshys2012@163.com)剂量效应关系ꎬ国内少见报道ꎮ既往有关药物剂量效应的研究多围绕药物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进行ꎬ而对于麻醉医生来说ꎬ越高百分位的数据对临床的指导意义越大[3]ꎮ序贯试验是研究麻醉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的重要方法ꎬ有着节约样本量㊁节省药物成本㊁方便统计等优点ꎬ而偏性掷币序贯法(BCD序贯法)能够更好地满足统计学的随机性的要求[4]ꎮ本研究采用BCD序贯法探讨舒芬太尼抑制[7]SamartzisDꎬCheungJPYꎬRajasekaranSꎬetal.Criticalvaluesoffacetjointangulationandtropisminthedevelopmentoflumbarde ̄generativespondylolisthesis:aninternationalꎬlarge ̄scalemulti ̄centerstudybytheAOSpineAsiaPacificResearchCollaborationConsortium[J].GlobalSpineJꎬ2016ꎬ6(5):414 ̄421. [8]BerlemannUꎬJeszenszkyDJꎬBühlerDWꎬetal.Facetjointre ̄modelingindegenerativespondylolisthesis:aninvestigationofjointorientationandtropism[J].EurSpineJꎬ1998ꎬ7(5):376 ̄380. [9]MorimotoMꎬHigashinoKꎬManabeHꎬetal.Age ̄relatedchangesinaxialandsagittalorientationofthefacetjoints:Comparisonwithchangesindegenerativespondylolisthesis[J].JOrthopSciꎬ2019ꎬ24(1):50 ̄56.[10]KalichmanLꎬSuriPꎬGuermaziAꎬetal.Facetorientationandtropism:associationswithfacetjointosteoarthritisanddegenera ̄tives[J].Spine(PhilaPa1976)ꎬ2009ꎬ34(16):E579 ̄585. [11]DaiLꎬJiaL.Roleoffacetasymmetryinlumbarspinedisorders[J].ActaOrthopBelgꎬ1996ꎬ62:90 ̄93.[12]RoussoulyPꎬPinheiro ̄FrancoJL.Biomechanicalanalysisofthespino ̄pelvicorganizationandadaptationinpathology[J].EurSpineJꎬ2011ꎬ20(5):609.[13]TebetMA.Currentconceptsonthesagittalbalanceandclassifica ̄tionofspondylolysisandspondylolisthesis[J].RevBrasOrtopꎬ2014ꎬ49(1):3 ̄12.[14]LaiQꎬGaoTꎬLvXꎬetal.Correlationbetweenthesagittalspi ̄nopelvicalignmentanddegenerativelumbarspondylolisthesis:aretrospectivestudy[J].BMCMusculoskeletDisordꎬ2018ꎬ19(1):151.[15]BarreyCꎬJundJꎬNosedaOꎬetal.Sagittalbalanceofthepelvis ̄spinecomplexandlumbardegenerativediseases.Acomparativestudyabout85cases[J].EurSpineJꎬ2007ꎬ16(9):1459 ̄1467.(收稿日期:2019 ̄04 ̄17)85山东医药2019年第59卷第29期瑞芬太尼持续输注所致急性疼痛的95%药物有效剂量(ED95)ꎬ为预防全麻术后急性疼痛提供用药参考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临床资料㊀收集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择期全麻下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40例ꎬ男28例㊁女12例ꎬ年龄46~57(51.9ʃ3.3)岁ꎬ体质量57~78(24.4ʃ1.4)kgꎬ美国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18例㊁Ⅱ级22例ꎮ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及心㊁肺㊁肝肾功能和生化检查均无明显异常ꎮ排除标准:①既往有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ꎻ②术前肝肾功能异常ꎻ③术前长期服用镇静镇痛药物者ꎻ④有吸毒史ꎻ⑤对阿片类药物过敏者ꎮ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ꎬ术前将麻醉方案和不良反应均告知患者ꎬ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ꎮ1.2㊀麻醉方法㊀患者入室后开放右上肢静脉通路ꎬ输注乳酸钠林格液10mL/kgꎮ监测心电图㊁血压㊁心率㊁脉搏血氧饱和度㊁BIS值ꎮ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3mg/kg㊁丙泊酚2mg/kgꎬ顺阿曲库铵0.2mg/kgꎬ静脉注射舒芬太尼ꎮ舒芬太尼剂量采用偏性掷币序贯法确定ꎬ注射时间大于60sꎮ面罩加压通气5min后行气管插管ꎬ插管时间小于30sꎮ行机械通气ꎬ潮气量8~10mL/kgꎬ呼吸频率10~12次/minꎬ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35~45mmHgꎮ麻醉维持: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1~0.2μg/(kg min)㊁丙泊酚4~10mg/(kg h)ꎬ每半小时追加顺阿曲库铵0.1mg/kgꎬ维持BIS40~60ꎮ术中除瑞芬太尼外ꎬ不再追加其他镇痛药物ꎮ手术结束前30min停用顺阿曲库铵ꎬ手术结束时停止泵入丙泊酚及瑞芬太尼ꎮ待患者苏醒后ꎬ拔除气管导管ꎬ转至复苏室继续观察2hꎮ麻醉诱导后至观察结束ꎬ若出现低血压(SBP<90mmHg)ꎬ则静脉注射麻黄碱6~12mgꎻ若发生心动过缓(HR<45次/min)ꎬ则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ꎮ1.3㊀ED95计算方法㊀麻醉复苏拔管后30min对患者进行VASꎬ>3分定义为苏醒期急性疼痛[5]ꎮ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的舒芬太尼剂量参照前1例患者苏醒期急性疼痛的发生情况确定ꎬ相邻剂量相差0.1μg/kgꎮ第1例患者麻醉诱导所用舒芬太尼剂量为0.3μg/kgꎬ若患者出现苏醒期急性疼痛ꎬ则下1例患者增加1个剂量梯度ꎻ若患者未出现疼痛ꎬ则下1例患者的剂量梯度采用偏性掷币随机确定ꎬ有5%的概率减少1个剂量梯度ꎬ有95%的概率维持本剂量梯度ꎬ概率的确定参照文献[6]ꎮ应用R3.5.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ꎬ通过保序回归及其PAVA计算出ED95ꎬ采用2000重复样本的自助算法计算其95%可信区间(CI)[4]ꎮ记录患者手术时间㊁术后拔管时间ꎬ观察恶心呕吐㊁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ꎮ2㊀结果㊀㊀手术时间为(103.3ʃ9.2)minꎬ拔管时间为(18.7ʃ4.1)minꎮ用药过程中未见恶心呕吐㊁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ꎮ每例患者麻醉诱导所用舒芬太尼剂量及序贯顺序见图1ꎮ患者使用舒芬太尼抑制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苏醒期急性疼痛的有效率及PAVA调整过的有效率见表1ꎮ经统计学分析ꎬ舒芬太尼抑制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苏醒期急性疼痛的ED95及其95%CI分别为0.54μg/kg和0.44~0.59μg/kgꎮ㊀㊀注:Ә为有效ꎬʻ为无效ꎮ图1㊀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剂量序贯图表1㊀不同剂量舒芬太尼抑制苏醒期急性疼痛的有效率及PAVA调整有效率舒芬太尼剂量(μg/kg)有效例数(例)总例数(例)有效率(%)PAVA调整有效率(%)0.31333.333.30.4151788.287.50.5131586.787.50.6551001003㊀讨论㊀㊀瑞芬太尼是一种超短效μ受体激动剂ꎬ能被组织和血浆中的非特异性酯酶分解ꎬ产生没有活性的代谢产物[7ꎬ8]ꎮ全麻手术中持续输注较大剂量的瑞芬太尼ꎬ术后易发生苏醒期急性疼痛ꎬ其原因主要包括痛觉过敏和阿片耐受[6ꎬ9ꎬ10]ꎮ痛觉过敏是指对正常个体不产生疼痛的轻触摸等都可能产生剧烈疼痛ꎬ即阿片类药物痛觉敏化效应ꎬ药效学表现为剂量效应曲线的下移[11]ꎮ阿片类药物耐受是指随着阿片类药物使用时间的延长ꎬ药物效能降低ꎬ伴随剂量效应曲线的右移ꎮ苏醒期急性疼痛会增加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ꎬ引发其他并发症ꎬ增加住院时间ꎮ有效预防和治疗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后的苏醒期急性疼痛是十分必要的ꎮ95山东医药2019年第59卷第29期㊀㊀舒芬太尼具有镇痛作用强且持久㊁对呼吸循环抑制弱等优点[12]ꎮSon等[1]研究认为ꎬ舒芬太尼能够明显降低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后的急性疼痛ꎬ拔管时能够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ꎬ未延长复苏时间及增加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ꎮ本研究在舒芬太尼抑制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苏醒期急性疼痛的药效学方面做了进一步探讨ꎬ采用BCD序贯法分析其抑制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苏醒期急性疼痛的ED95ꎮ传统的序贯法常用于研究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ꎬ其优点是不需要将试验对象分配到多个实验组中去ꎬ通过逐个试验㊁逐个分析的方法ꎬ可节约研究对象ꎬ充分利用有限的数据ꎬ确定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ꎮ但是在研究过程中ꎬ上1例的结果会影响下1例实验ꎬ得出的数据之间缺乏独立性[3ꎬ13]ꎮ本研究采用的BCD序贯法为改良的序贯法ꎬ具有传统序贯法优点的同时ꎬ能够更好地满足统计学随机性的要求ꎬ而且可用于研究剂量效应关系中的任意EDγꎮ本研究中ꎬ若患者出现苏醒期急性疼痛ꎬ则下1例患者增加1个剂量梯度ꎻ若患者未出现急性疼痛ꎬ则下1例患者采用偏性掷币随机确定ꎬ这种偏性掷币使得维持同一剂量梯度的概率为Pꎬ而P=(1-γ)/γꎮ㊀㊀多项应用BCD序贯法研究药物量效关系的临床实验显示ꎬ20~40例研究对象就能够提供可靠的研究结果[4ꎬ14ꎬ15]ꎬ因此本研究确定的研究对象为40例ꎮ本研究以首次未出现苏醒期急性疼痛的前1例患者的舒芬太尼剂量为初始研究剂量ꎮ经本研究确定的舒芬太尼抑制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苏醒期急性疼痛的ED95为0.54μg/kgꎬ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ꎮ参考文献:[1]SonIꎬOhCSꎬChoiJWꎬetal.Theeffectofsufentaniladministra ̄tiononremifentanil ̄basedanaesthesiaduringlaparoscopicgynaeco ̄logicalsurgery:adouble ̄blind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SciWorldJꎬ2014ꎬ2014:701329.[2]SantonocitoCꎬNotoAꎬCrimiCꎬetal.Remifentanil ̄inducedpost ̄operativehyperalgesia:currentperspectivesonmechanismsandtherapeuticstrategies[J].LocalRegAnesthꎬ2018ꎬ11:15 ̄23. [3]PaceNLꎬStylianouMP.Advancesinandlimitationsofup ̄and ̄downmethodology:aprecisofclinicaluseꎬstudydesignꎬanddoseestimationinanesthesiaresearch[J].Anesthesiologyꎬ2007ꎬ107(1):144 ̄152.[4]GeorgeRBꎬMcKeenDꎬColumbMOꎬetal.Up ̄downdetermina ̄tionofthe90%effectivedoseofphenylephrineforthetreatmentofspinalanesthesia ̄inducedhypotensioninparturientsundergoingce ̄sareandelivery[J].AnesthAnalgꎬ2010ꎬ110(1):154 ̄158. [5]职勇ꎬ陈景艳ꎬ高尚.羟考酮或舒芬太尼预防瑞芬太尼诱发的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ꎬ2017ꎬ33(6):573 ̄575.[6]OhnesorgeHꎬFengZꎬZittaKꎬetal.Influenceofclonidineandketamineonm ̄RNAexpressioninamodelofopioid ̄inducedhy ̄peralgesiainmice[J].PLoSOneꎬ2013ꎬ8(11):e79567. [7]ZhangYLꎬOuPꎬLuXHꎬetal.Effectofintraoperativehigh ̄doseremifentanilonpostoperativepain:aprospectiveꎬdoubleblindꎬrandomizedclinicaltrial[J].PLoSOneꎬ2014ꎬ9(3):e91454. [8]QiuHꎬSunZꎬShadhiyaFꎬetal.Theinfluenceofdexmedetomi ̄dineonremifentanil ̄inducedhyperalgesiaandthesexdifferences[J].ExpTherMedꎬ2018ꎬ16(4):3596 ̄3602.[9]HayhurstCJꎬFarrinEꎬHughesCG.Theeffectofketamineonde ̄liriumandopioid ̄inducedhyperalgesiaintheIntensiveCareUnit[J].AnaesthCritCarePainMedꎬ2018ꎬ37(6):525 ̄527. [10]MercieriMꎬPalmisaniSꎬDeBlasiRAꎬetal.Low ̄dosebuprenor ̄phineinfusiontopreventpostoperativehyperalgesiainpatientsun ̄dergoingmajorlungsurgeryandremifentanilinfusion:adouble ̄blindꎬrandomizedꎬactive ̄controlledtrial[J].BrJAnaesthꎬ2017ꎬ119(4):792 ̄802.[11]朱晓昌ꎬ支连军ꎬ王爽ꎬ等.氟比洛芬酯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的痛觉过敏[J].临床麻醉学杂志ꎬ2016ꎬ32(9):889 ̄891. [12]KingSꎬForbesKꎬHanksGWꎬetal.Asystematicreviewoftheuseofopioidmedicationforthosewithmoderatetoseverecancerpainandrenalimpairment:aEuropeanPalliativeCareResearchCollaborativeopioidguidelinesproject[J].PalliatMedꎬ2011ꎬ25(5):525 ̄552.[13]GorgesMꎬZhouGꎬBrantRꎬetal.Sequentialallocationtrialde ̄signinanesthesia:anintroductiontomethodsꎬmodelingꎬandclinicalapplications[J].PaediatrAnaesthꎬ2017ꎬ27(3):240 ̄247.[14]FangGꎬWanLꎬMeiWꎬetal.Theminimumeffectiveconcentra ̄tion(MEC90)ofropivacaineforultrasound ̄guidedsupraclavicu ̄larbrachialplexusblock[J].Anaesthesiaꎬ2016ꎬ71(6):700 ̄705.[15]TranDQꎬDuganiSꎬCorreaJAꎬetal.Minimumeffectivevolumeoflidocaineforultrasound ̄guidedsupraclavicularblock[J].RegAnesthPainMedꎬ2011ꎬ36(5):466 ̄469.(收稿日期:2018 ̄12 ̄11)06山东医药2019年第59卷第29期。

舒芬太尼和咪达唑仑对小儿眼科术后躁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舒芬太尼和咪达唑仑对小儿眼科术后躁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小 儿眼科手术一般均采用气管插管 或插喉罩全 身麻醉 , 且 手 术时间短 , 并要求术 中麻 醉深 度易 于调控 , 麻 醉苏 醒期安 全 平 稳。全麻苏醒期躁动 ( e me r g e n c e a g i t a t i n g , E A) 是 全麻 苏醒期 较 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 表现 为兴奋 、 躁动 等不适 当行 为 , 如四肢 无 意识活动 , 哭 喊、 呻吟、 语 无伦 次等 , 其 中小 儿的 发生率 较成 人更高 。虽然 E A大部分为 自限性 、 暂时性 , 但如不重视却 可能 会影响患儿 的安全 和手术 效果 , 如 引起 坠床 、 伤 口敷贴 或静脉 通路脱落等 , 必须 对之 采取 积极有 效 的治疗 措施 。有 报道 , 舒 芬太尼是强有效类 阿片类镇 痛药 物 , 有一 定 的镇 静作 用 , 对成 人全麻苏醒期躁 动有 一定的预防作用… , 咪达唑仑 是强镇静类 药物 , 而舒芬太尼和咪达唑仑对f l , J L 术后 烦躁影 响对 比的报 道
应用 S P S S 1 7 . 0 统 计软件 , 计量资料 以露- - I s
眼睑下 垂手术 6 0例 , 年龄 3—1 0岁 , A S A分级 I一Ⅱ级 , 体 重 1 2— 4 0 k g , 手术时间 ( 4 0 ±1 0 ) m i n 。排除标准 : ( 1 ) 对相关麻醉 类 药物过敏。 ( 2 ) 近期 上呼吸 道感染 、 咳 嗽、 咳痰 , 或哮喘 等其 他 呼吸道疾病 。( 3 ) 有心 、 肝、 肾、 血液 系统或 其他严 重系 统性 疾 病。( 4 ) 2 4 h内应用 镇静 、 镇 痛药物 。按照所 给药 物不 同随
临床 研 究 ・
舒 芬 太 尼 和 咪 达 唑 仑 对 小 儿 眼科 术 后 躁 动 有 效 性 和 安 全 性 的影 响

舒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的应用观察

舒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的应用观察
避 免发 生 呼 吸 抑 制 。
20 0 9年 8月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在苏醒期有关舒芬太尼 的应用
情况报告 如下。
3 讨 论
1 临 床 资 料
全 身麻醉拔管后 苏醒 期 的护理十 分重要 , 此期 间 即要 在 保 证监护好患者 的生 命体 征 , 又要尽 最大 能力减 少患 者的 痛 苦 。通过对 20 9例 由于各 种原 因而使用舒 芬太尼 的患者 的 8
22 尿 管刺激 : 多数 全身麻 醉患者 术前都 需要插 尿管 , . 大 而
在实际工作中 , 舒芬太尼 已被广泛 应用 , 在护士 的精心护
理下 , 无一例 因用药而发生呼吸抑制等 并发症 , 保证 了患者安
全 , 大程度地减轻 了患者 的不适 。 最
4 参 考 文 献
[ ] 刘醌鹏 , 1 廖
20 9 , 中 开 胸 手 术 者 7 6例 ( 6 2 ) 开 腹 手 术 8 2例 8 例 其 5 3.% , 9 ( 27 ) 开 颅 手 术 23例 ( 16 ) 各 种 骨 科 手 术 17 例 4.% , 4 1. % , 8
( % ) 其他 1 例 ( . % ) 9 , 1 05 。
分患者不 能清楚 表达疼 痛程度 , 出现 痛苦面 容、 身体 扭动 、 呻 吟 , 时监 测心率增快 , 此 血压升高 , 而呼吸功能正常 , 已恢复正 常肌力 , 即可判断患 者很 可能是疼 痛所致 , 可遵 医嘱给 予舒 芬 太尼 5—1 g静脉 推注。给药 后密 切观 察用 药反应 及镇 痛 0 效果 , 避免 呼吸抑制 的发生 , 如果 发现 呼吸频率减 慢 , 应呼叫 患者保持正常呼吸 , 一般 1 i 5mn左右就 比较平稳 。
2 使 用 舒 芬 太 尼 的原 因 2 1 疼 痛 : 多 数 患 者 术 后 会 感 到 手 术 区 疼 痛 , 数 患 者 术 . 大 多

舒芬太尼用于门诊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苏醒质量的作用分析

舒芬太尼用于门诊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苏醒质量的作用分析

舒芬太尼用于门诊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苏醒质量的作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舒芬太尼用于门诊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苏醒质量的作用。

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门诊实施无痛胃肠镜检查的600例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各组有300例患者,参照组实施芬太尼麻醉,实验组实施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与苏醒质量。

结果:检查过程中,实验组的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等生命体征指标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参照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发生明显变化,实验组与参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使用剂量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门诊手术中,实施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能减少患者的体征变化幅度,同时减少患者的药物使用剂量,缩短苏醒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荐。

【关键词】舒芬太尼;门诊患者;临床效果;苏醒质量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门诊实施无痛胃肠镜检查的600例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各组有300例患者。

参照组:男150例,女150例,年龄19到76岁,平均(46.52±3.41)岁;实验组:男154例,女146例,年龄18到75岁,平均(56.44±3.51)岁。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P>0.05,能够开展研究。

1.2麻醉方法参照组采取芬太尼麻醉,静脉注入1μg·kg,3分钟之后静脉推注丙泊酚,药物剂量是1.5~2mg·kg。

实验组采取舒芬太尼麻醉,静脉注入0.1μg·kg,在3分钟之后静脉推注丙泊酚,用法与剂量和参照组相同。

等患者的意识消失后再开展手术,如果患者在检查期间发生呻吟或者体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用丙泊酚。

1.3观察指标1.3.1分别在麻醉前、手术中、与苏醒后检测患者的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等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芬太尼对全麻苏醒期的影响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在全麻苏醒的作用和影响。

方法:选择择期行椎体骨折切开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的100例患者,施行全麻插管,麻醉时间>3 h,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在全麻苏醒期用舒芬太尼,对照组在全麻苏醒期不用舒芬太尼,同时观察并记录术毕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发生情况、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及苏醒的时间。

结果:观察组苏醒期躁动率、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心率和血压的波动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苏醒时间无明显延长。

结论:全麻苏醒期用舒芬太尼可降低苏醒期的躁动的发生率,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不影响苏醒时间。

标签:舒芬太尼;全麻;苏醒期
舒芬太尼为新一代芬太尼衍生物,具有起效快,镇痛作用确切,对呼吸和循环的抑制作用较弱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用于各种手术麻醉,有效的抑制全麻插管的应激反应,使全麻插管时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本研究通过观察全麻苏醒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舒芬太尼对全麻苏醒期的作用和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择期拟行椎体骨折切开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的100例患者,本研究经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所有患者施行全麻插管,年龄18~60岁,麻醉时间>3 h,ASA分级Ⅰ级或Ⅱ级。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常规监测ECG、SPO2、ETCO2及BP,两组患者均用咪达唑仑2~4 mg、舒芬太尼0.3 μg/kg、依托咪酯0.3 mg/kg、维库溴胺0.1 mg/kg 诱导插管,术中静脉泵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

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 μg/kg,同时停止吸入异氟醚,待手术结束时停止静脉泵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

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前10 min停止吸入异氟醚,待手术结束时停止静脉泵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

术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每分钟通气量和咳嗽、吞咽反射恢复正常时拔出气管导管。

苏醒观察平稳后送回病房。

1.3 观察及评价指标
分别于入室后诱导前(T1)、拔管后1 min(T2)、拔管后5 min(T3),记录HR、BP(MAP);观察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根据躁动评分[1],评价患者躁动情况,0分:无躁动;1分:轻度躁动;2分:吸痰等刺激时稍有躁动,但程度不剧烈,不需要医护人员制动;3分:重度躁动,为剧烈挣扎,需要多人制动。

躁动评分0~1分认为躁动评分满意;观察记录苏醒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无或轻度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度及重度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两组T1时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2、T3时对照组心率、血压均高于观察组和T1期,两组比较差异均有
3 讨论
全麻苏醒期躁动为麻醉苏醒期的一种不恰当行为,表现为并存的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许多并发症,造成意外伤害,甚至影响手术的成败[2]。

全麻患者术后躁动与多种因素有关,常常考虑是疼痛所致。

全麻维持的瑞芬太尼是一种起效迅速,药效消失很快的短效阿片类药,停药后3~5 min 恢复自主呼吸[3]。

本研究对照组手术结束停止输注瑞芬太尼后镇痛效应消失,疼痛的刺激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波动过大,出现血压、心率的增高,从而引起患者的躁动。

鲍杨等[2]提出在手术邻近结束时给予2 mg吗啡或0.025 mg芬太尼,而舒芬太尼的亲脂性约为芬太尼的两倍,更易透过血-脑屏障;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芬太尼高,而分布容积则较芬太尼小。

虽然其消除半衰期较芬太尼短,但由于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较芬太尼强,故不仅镇痛强度更大,而且作用持续时间更长,其代谢物去甲舒芬太尼有药理活性,效价与芬太尼相当,这也是舒芬太尼作用持续时间长的原因。

舒芬太尼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很轻,镇痛作用最强,心血管状态更稳定[3]。

本研究观察组在停用瑞芬太尼前30 min给予舒芬太尼,提前充分镇痛,所以患者苏醒时的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心率和血压变化不大,患者苏醒时较安静合作。

因此全麻苏醒期提前用舒芬太尼可降低患者躁动的发生率,使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且不延长苏醒时间。

参考文献
[1]王春光,瞿慧,艾青,等.舒芬太尼、曲马多对雷米芬太尼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应[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1):897-900.
[2]鲍杨,史东平,封卫征.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
志,2010,26(2):183-184.
[3]庄心良,曾因明.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