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仓储业的现状_问题及发展趋势
仓储调研报告(通用5篇)

仓储调研报告(通用5篇)仓储调研报告篇1调研目的:了解我国仓储行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调研对象:物流行业人员资料收集:网上查找、问卷调查、对相关人员的询问一、我国仓储企业的生存现状及问题1、仓储成本高。
仓储难是整个物流业存在的普遍现象,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使仓储企业取得土地的难度加大,土地取得成本和使用成本较高。
2、仓库布局不够合理。
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和专业性的规划设计,各地已经建成的新仓库区存在许多的问题。
众多企业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纷纷建立自己的仓库,导致仓库数量众多,布局极不合理。
3、仓储设备和技术发展不平衡。
由于仓储业的投资能力有限,面对急剧增长的仓储需求,新型库房数量短缺,配送车辆、集装技术、拣选技术、信息技术等急需提升和改造。
4、仓储企业规模偏小、经济效益偏低。
这两年我国仓储企业虽然业务量与主营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利润却较低。
究其原因,那就是经营成本的大幅上升。
5、仓储方面的人才缺乏。
发展仓储行业,既需要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人才,也需要操作型人才,更需要仓储管理型人才,而我国目前这几方面的人才都很匮乏。
6、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制、法规不够健全。
在仓储管理法制方面,我国的起步较晚,已经建立的仓储方面的规章制度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已经不适合实际情况。
二、我国仓储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已有的仓储资源的仓储社会化,提高仓储效率和仓储业分工发展的专业化功能,加速满足社会生产发展和促进物流效率提高的仓储标准化,提高仓储自身效率,实现仓储管理的现代化。
(1)仓储业社会化、功能化仓储业需要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整齐分开、管理科学”为原则惊醒现代化改造,建立科学西那金的企业治理结构,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市场竞争的主体,才能彻底改变我国仓储业的不良状况,真正成为市场资源,向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只有通过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才能得以改变。
社会对仓储的需要也同对其他啊社会资源的需要一样,向着专业化、特殊化、功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仓储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我国仓储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仓储业是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着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主要介绍我国仓储业的情况。
一、我国仓储业现状我国仓储业的规模巨大,在全国各地都有广泛的发展,仓储及物流业已经成为了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各级政府都大力支持仓储及物流发展,仓储业也蒸蒸日上地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消费模式的变化,仓储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仓储方式和交易模式也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普及化发展,仓储企业也推出了各类先进的仓储服务,如现代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此外,仓储物流设备的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和更新,以更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实现更精确的控制和更快的服务,也为仓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平台。
二、我国仓储业面临的问题仓储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方面,仓储设施落后、规模小,存在设备缺乏、管理粗糙、技术严重落后等问题,无法满足市场的经济及品质需求,亟需整顿和改进。
另一方面,仓储行业的经营机制过于简单,投入产出比低,物流及其他支出增加,数字化仓储及物流信息不足,部分管理者仍在使用传统管理理念,仓储绩效管理不够完善,导致仓储行业发展缓慢。
三、我国仓储业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及物流业的发展,我国仓储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
一方面,政府机构要给予更大的支持,加大仓储及物流行业的投资,加快仓储设施的改建和升级,投资项目的投资要大幅增加,加强仓储行业的服务能力,完善仓储行业的环境和标准化管理体系。
另一方面,仓储行业要继续加强软硬件建设,投资大力开发技术,提高仓储设备管理和服务效率,改善仓储环境,更加注重仓储人员的培训,提升仓储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总之,我国仓储业的发展正在向着更加规范、现代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仓储业在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未来,仓储业将为更多的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拥抱发展机遇,实现仓储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企业物流仓储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企业物流仓储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我国企业物流仓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发展过程仓储的出现,源于生产活动的诞生、它是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随着近年我国制造业的崛起,物流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仓储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最初被人认知的物流模式是物资的运输、仓储、管理、控制,主要靠人及辅助机械来实现,这就是最早的人工和机械化仓储阶段。
机械化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速度、精度高度、重量、重复存取和搬运等方面的要求,具有实时性和直观性的优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工作重点转向物资的控制和管理,要求实时、协调和一体化。
随后仓储物流就发展到了自动化阶段,这对仓储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从而形成了“集成系统”的概念,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自动化仓储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实现与其他信息决策系统的集成,朝着智能和模糊控制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推动了仓储技术的发展,智能化仓储是我国仓储物流发展的方向。
2、现状及问题我国仓储业目前效率低、利用率不高、作业条件差、缺乏自我发展能力。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仓储业形成了以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形成部门分割、地区分割、自备仓库自己用,即相互封闭、重复建设的局面,导致资金分散、管理落后、设备陈旧、仓库利用率低下、仓储业社会化程度不高。
据了解,全国仓库面积利用率平均不到40%,有的仓库长期闲置,但有的行业不够用还在继续投资建新库。
由于盲目乱建、乱设仓库,使得市场竞争过度,仓储价格无序。
此外,我国现有仓库大都是平房库,自动化仓库使用率低,效果不明显、规模不确定、优势不突出,使许多库场资源闲置,特别是一些产品批量小而单一的生产企业不能实现仓库自动化,库场设施设备资源闲置与重复配置矛盾突出,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除此之外,我国大部分仓库设备陈旧落后,不少仍处在人工作业为主的原始状态,商品在库滞留时间长,保管不善造成破损、霉变、损失严重,物流成本较高。
我国企业物流仓储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企业物流仓储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一、现状分析物流仓储管理是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的生产运作和产品流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仓储管理的现状、问题以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仓储管理现状我国企业物流仓储管理目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1)仓储设施落后:部分企业的仓库设施老化,无法满足现代物流需求。
仓库面积不足、设备陈旧、仓储方式单一等问题较为突出。
(2)信息化水平低:部分企业在仓储管理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记录方式,信息化水平较低。
缺乏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导致信息不透明、效率低下。
(3)人员素质亟待提高:仓储管理涉及到仓库操作员、物流人员等多个层面的人员。
目前,一些企业在人员培训、专业素质提升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仓储管理效率不高。
2. 仓储管理问题在我国企业物流仓储管理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仓储成本高:由于仓库设施老化、管理不规范等原因,仓储成本较高。
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仓储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2)仓库效率低:一些企业在仓储管理中存在操作不规范、流程繁琐等问题,导致仓库效率低下。
仓库货物的存储、装卸、配送等环节存在不合理的安排,增加了物流运作的时间成本。
(3)仓储信息不透明:传统的手工记录方式导致仓储信息不透明。
企业无法及时掌握仓库存货情况、货物流向等信息,难以做出准确的决策。
3. 仓储管理发展趋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企业物流仓储管理将朝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发展:(1)智能化仓储设施: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仓储设施将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自动化仓库系统、智能货架等将提高仓储效率和减少人力成本。
(2)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将逐渐采用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
通过仓储管理系统,企业可以实时监控仓库存货情况、货物流向等信息,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3)人员培训与素质提升:企业将加大对仓储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
中国仓储业发展现状

中国仓储业发展现状中国仓储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中国仓储业发展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仓储设施不断完善。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仓储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各地纷纷加大仓储设施建设力度。
从传统的仓库到现代化的仓储中心,从单一的仓储功能到多元化的仓储服务,中国仓储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其次,仓储技术不断创新。
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智能化仓储技术逐渐应用于仓储行业。
物流管理系统的推广和应用,使得仓储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和运营仓库。
自动化仓储设备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仓储效率和安全性。
仓储业还积极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仓储业的发展水平。
再次,仓储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仓储企业不仅注重提高仓库设备和技术水平,还加大了对服务质量的投入。
以客户满意度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得到了广泛应用。
仓储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提供定制化的仓储服务,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最后,仓储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趋势明显。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仓储业与电商、物流等行业的融合趋势日益明显。
很多仓储企业转型为电商平台的物流配送中心,通过与电商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同时,仓储业还与制造业、零售业等行业进行深度合作,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整体效益。
总体来看,中国仓储业在设施建设、技术创新、服务质量和行业融合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仓储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信息化程度不高等。
未来,仓储业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服务品质,提高仓储效率和竞争力,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供更加优质的仓储服务。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行业发展趋势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行业发展趋势一、引言装卸搬运和仓储业是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该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装卸搬运和仓储业的行业现状、发展趋势、挑战与机遇,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二、行业现状目前,装卸搬运和仓储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电商市场的不断扩大,对仓储和物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技术的进步也给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例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仓储和物流管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三、行业发展趋势1.技术驱动的智能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将越来越智能化。
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广泛应用于仓库管理、货物跟踪、订单处理等方面,提高仓储和物流效率。
2.定制化服务的普及随着电商市场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客户对仓储和物流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
因此,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将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3.绿色环保成为重要考量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将成为装卸搬运和仓储业的重要考量因素。
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减少仓储和物流环节的环境污染。
4.全球化与区域化并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仓储和物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区域化的发展也将成为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满足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
四、挑战与机遇1.挑战装卸搬运和仓储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以获得市场份额。
其次,随着技术的发展,企业需要不断更新技术和设备,以满足客户需求和提高效率。
此外,安全和环保法规的严格实施也给企业带来了挑战。
2.机遇尽管装卸搬运和仓储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存在许多机遇。
首先,随着电商市场的不断扩大,仓储和物流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其次,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企业提高仓库管理和订单处理效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使得货物的追踪和管理更加便捷。
我国现代仓储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我国现代仓储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近年来,我国现代仓储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我国现代仓储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现代仓储业的发展现状1. 仓储业的整体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代仓储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各地区的仓储设施不断完善,仓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也不断扩大。
但与此仓储业也面临着高成本、低效率、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
2. 仓储业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仓储业存在以下问题:仓储设施老化、管理水平不高、信息化程度不够、物流配送效率低下等。
随着电商等新兴行业的兴起,个性化需求也给仓储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现代仓储业发展的对策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来促进现代仓储业的健康发展:1. 提高仓储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加大对仓储设施的更新改造力度,引进先进的仓储设备和技术,提高仓储效率和服务质量。
2. 提升仓储管理水平加强对仓储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仓储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现代仓储业的良性发展。
3.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仓储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仓储业的智能化水平,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4. 加强与新兴行业的合作积极开展与电商等新兴行业的合作,满足个性化需求,拓展新的市场空间,促进仓储业的多元化发展。
5. 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加强与物流配送企业的合作,优化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我国现代仓储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只有通过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加强与新兴行业的合作,才能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竞争力,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对我国现代仓储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现代社会中,仓储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只有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今后的发展中,希望我国现代仓储业能够不断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仓储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仓储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仓储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目前仓储行业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仓储行业的现状仓储行业作为物流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商品的存储、保管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仓储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1. 仓储设施持续升级随着电商行业和生鲜冷链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仓储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代化、自动化的仓库设施正逐渐取代传统的人工仓储形式,提高了仓储效率和服务质量。
2. 仓储服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仓储行业正从传统的商品存储与管理向多元化的服务方向发展。
除了提供商品的存储与保管服务外,一些仓储企业还提供包括订单处理、包装定制、分拣、配送等综合性服务,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3. 仓储行业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为了提高仓储效率和降低成本,仓储行业不断引入信息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仓库管理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仓储企业能够更好地掌握库存情况,提前预测和安排货物的储存和运输。
二、仓储行业的发展趋势仓储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1. 生鲜冷链仓储持续增长随着人们对生鲜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生鲜冷链仓储成为了仓储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未来,随着冷链物流网络的不断完善和冷链技术的提升,生鲜冷链仓储将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
2. 仓储物流标准化要求提升为了提高仓储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标准化水平,政府和行业协会将加强对仓储物流行业的监管,推动仓储企业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同时,加强对仓储设施的监管,提高设施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3. 仓储企业之间的合作及运营模式创新仓储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市场中立足,仓储企业需要加强合作,在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等方面展开合作,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益。
同时,运营模式的创新也是仓储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包括共享仓储、仓库外包等新模式的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超峰(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北京市100070)摘要:我国的仓储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在企业数量、就业人员、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绩,由军队仓储体系、国家战略储备仓储体系、企业自备仓储体系和社会仓储体系构成了整个仓储体系,物流地产业发展迅速,物流园区快速发展。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仓储业呈现了物流园区逆势增长、仓储面积保有量继续扩大、物流强度增强、期货交割库和电子商务交割库需求加大、仓储物流的技术水平提高、质押监管业务增速放缓等特点。
总体看,我国仓储业存在着国家缺少对仓储业行业的管理、税率过重、区域规划混乱等问题,今后的发展趋势将表现为传统仓库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变、普通库房供大于求、仓储业务综合化和精细化、部分物流园区的运营出现困难等。
关键词:仓储业;特点;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F7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66(2010)03-0011-03中国流通经济2010年第3期我国仓储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一、我国仓储业的基本情况1.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公告,2004年,我国共有仓储企业10177家,就业人员39.9万人。
仓储企业资产总额2578亿元,负债1791.4亿元,所有者权益786.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97亿元,利润总额23.6亿元,资产负债率69.5%,资产利润率0.92%,业务收入利润率2.6%。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数据不含工商企业自备的非独立法人的仓储设施和农民自建仓库,且2009年进行的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尚未公布。
2.我国的仓储体系。
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可把全国的仓储体系分为四种:一是军队仓储体系,专为军事后勤服务,不对社会开放和提供服务,但在国家应急物流中起着重要作用;二是国家战略储备仓储体系,即国家储备库,包括石油、成品油、有色金属、粮食、食油、棉花、猪肉等关系国家安全的仓储体系,其中一部分仓库对社会开放;三是企业自备的储体系。
大型企业往往设立自有仓库,为本企业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提供仓储服务,如沃尔玛、苏宁及机械制造、钢铁企业等均设有自备仓库;四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仓储体系,即把仓储设施作为企业经营的内容,可细分为商业仓库、物资仓库、外贸仓库、农资仓库、化学危险品仓库、液体物品仓库、冷藏冷冻仓库、港口仓库等。
3.物流地产业。
物流地产业类似于工业地产业,主要特点是建造一定规格的物流设施,出租给物流企业使用,自己只收取租金。
这个行业的代表企业是普洛斯、AMB 、盖世理、嘉民、丰树以及新熙地、仲量联行、麦格理等。
近年来,这些外资物流地产商在中国许多城市开发建设了100多个物流中心。
仅普洛斯就有60多个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建成并运营库房165万平方米,在建库房有117万平方米,拥有347万平方米的储备用地。
2008年12月24日,新加坡产业投资公司收购了普洛斯在中国的资产。
至此,该公司在库房拥有量上居中国第一。
4.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在中国兴起已有10年,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2008年的调查,全国物流园区共有475个,其中已经建成运营的122个,在建的219个,规划中的134个。
这个调查的标准是将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物流设施列为园区,占地10万平方米以下的不计入。
园区的类型可分为仓储型、货运中心型、现货市场型、港口型、空港型、保税型等,但不论何种类型的仓储设施,货场、库房和起重设施等必不可少。
二、2009年仓储业的发展及特点2009年仓储业的主要指标正如我们2008年预测的一样,走出了一个U 型线路,年初下滑,年中回升,年底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这主要得益于中央刺激经济的政策和企业的努力。
1.主要指标。
根据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对全国65个大型仓储企业的调查,58家企业盈利,7家亏损,亏损面为10.7%,亏损额略有降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5亿元,比去年下降11%;实现利润3.41亿元,比去年增长9.6%;完成货物吞吐量8458万吨,比上年增长0.4%;期末社会库存457万吨,比上年增加30.2%;货物周转次数9.25次,基本与上年持平。
其中,期末库存量增加令人担忧,这意味着销售不畅、商品积压,市场未恢复到良性循□流通现代化11环。
2.仓储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
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仓储企业有过震惊和担忧,但很快稳定下来,并积极采取措施,确保了行业的稳定和发展。
一是增加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
在仓储保管业务的基础上,加大了运输配送、贸易、加工、动产监管、期货交割库和电子商务交割库、进厂物流等综合业务的业务量。
中储浦东分公司进入上海造船厂,利用船厂资源提供船板仓储管理和配送服务,成为第三方物流与制造业联动的范例。
二是维护客户资源,稳定仓储市场。
在危机到来时,仓储企业与客户共处一条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渡过难关。
仓储企业采取了降低价格、改善环境、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等措施,客户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4%。
库房空仓率进一步降低,全年为3%。
三是苦练企业内功,有效控制风险。
金融危机刚袭来时,各种风险骤升,弃单、弃库、弃厂事件频发。
最典型的例子是常熟科弘经营高管一夜失踪,留下50多亿元的债务。
中储监管的货物高达10亿元,有面临被哄抢和查封的风险。
中储领导据理力争,加上基础工作扎实,使法院认可了中储的权利,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在这一年里,仓储企业加强风险分析和控制,使案发率大大下降。
3.仓储业发展的新特点。
一是物流园区逆势增长。
在国家振兴规划的引领下,物流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最突出的表现是物流园区发展。
在2008年全国有475家物流园区的基础上,2009年又新增近200家规划、在建和建成的物流园区。
规划占地面积43134万平方米。
根据联合会收集到的10个省会城市和3个直辖市的数据,13个城市拥有132个物流园区,占地113.4平方公里。
物流园区迅速增长的原因是政府把园区经济作为增加GDP的重要内容。
在新增园区中绝大部分为市场型物流园区,其目的就是聚拢人气、税源和物流要素。
二是仓储面积保有量继续增长。
13座城市拥有仓储面积5456.6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城市为419万平方米,按照仓储面积与占地面积1:2的比例计算,13座城市仓储占地面积约为10912万平方米;货运站717个,占地面积1135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城市拥有货运站55个,平均每个货运站占地面积1.58万平方米。
三是物流强度增大。
13个城市拥有仓储、货运站、物流园区的总占地面积为182平方公里,平均每个城市为14平方公里。
平均每平方公里每年支持的货运量(类似物流强度)为1787.7万吨。
拥有港口水运的城市物流强度较大,而内陆城市的物流强度明显较小,约为700万~900万吨。
四是特种仓储面积需求增长。
主要表现在化工危险库、液体库、冷藏库的需求增长较大。
上述13个城市拥有特种库房328万平方米,占整个仓储面积的5.67%,平均每个城市特种库房拥有量为25.2万平方米,不能满足需求。
首先是冷库缺口大。
目前,我国大约有冷库容积1500万立方米,年增长速度11%左右,是全世界的6%,美国的1/4。
其次是石油储备度缺口大。
目前我国国家级石油储备库增长很快,一期4个库投产,储备量1640万立方米,二期工程已经开始,总容量2680万立方米,但不足以保证国家的石油安全,因为我国每天的原油消耗为153万吨左右。
最后是化工危险品库需求量大。
由于环保因素,化工危险库无处安身,民营的化工库绕过安检大量出现,使隐患增加。
五是期货交割库和电子商务交割库需求增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期货交易机构的交易品种迅速增加,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粮食、塑料、石油的交易量迅速增长,需要有足够的交割库。
同时,由于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实体仓库的需求也在增加。
阿里巴巴、当当、易趣、卓越等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
交割库成为期货交易和电子交易的关键环节,没有可靠足够的交割库,交易风险会急剧增大。
六是仓储物流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由于土地紧缺和价格攀升,仓库建设在向空中发展,上海、广州、厦门、深圳等大城市出现了大批的楼库,有的已达六层,这就加大了仓库运营成本,自动化立体仓库大量涌现,信息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有较大提高。
七是物流地产有新进展。
普洛斯中国地产被收购之后,仍然继续发展物流地产业务,其他国外物流地产商也在加快征地建库的步伐。
物流地产业的发展前提是:土地紧缺,土地价格持续上涨,有足够的客户和运营收入,有充足的资金来源。
这几个条件将在20年之内持续存在,物流地产行业仍有较大发展前景。
八是质押监管业务增速放缓。
累计融资额比上年增长20%,主要原因是该项业务风险增大和监管人进行业务调整,同时监管费率下调幅度达15%以上。
在地方保护和利益的驱动下,金融机构和出质人联合向监管方追偿。
出现纠纷后,法庭判决往往不利于监管方,这是因为有关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把监管视同为担保和保管。
九是政府部门对物流中心的支持力度增大。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从不同角度支持物流中心和物流聚集区的发展,分别出台贴息、补助、示范、引导等政策措施,让仓储业得到国家振兴措施的实惠;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放宽了IPO的限制,使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的渠道更加畅通。
三、仓储业发展中的问题1.国家缺少对仓储行业的管理。
迄今为止,仓储业未有国家层面的主管部门,缺少对仓储行业的整体规划、规则制订、信息渠道和完整的统计体系,致使对全国仓储业的发展、问题和方向心中无数。
仓储安全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涉及到应急物资储备是否充足、生产经营能否正常和居!!!!!!!!!!!!!!!!!!!!!!!!!!!!!!!!!!!!!!!!!!!!!!!!!!!!!!!!!!!!!!!!!!!!!!!!!!!!!!!!!!!!!!!!!!!!!!!!!!!!!!!!!!!!!!!!!!!!!!!!!!!!!!!!!!!!!!!!!!!!!!!!!!!!!!!!!!!!!!!!!!!!!!!!!!!!!!!!!!!!!!!!!!!!!!!!!!!!!!!!!!!!!!!!!!!!!!!!!!!!!!!!!!!!!!!!!!!!!!!!!!!!!!!!!!!!!!12民生活能否保障等。
如果将银行看作货币的仓库,那么仓储业就是物资的银行。
如此重要的行业,需要国家给予重视。
2.仓储业的税率过重。
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发布,曾给我们带来巨大惊喜,但税率过重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土地使用税增幅过大,文件规定城镇土地使用税增1~3倍,但在执行中,有的地方增5~10倍。
仓储业营业税按5%征收,高于运输业的3%的税率。
同时,仓库出租要征收12%的房产税,也显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