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学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图
水产养殖学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图

通识 课程
课程名称 大学英语 I-IV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学时数 192 48 3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48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2
形势与政策
16
大学语文
32
军事理论教育
16
大学生就业指导
16
创业基础
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4
体育 I-II
64
水产养殖学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图
养殖学》、《贝类学与贝类增养殖学》、《藻类与藻类增养殖学》、
《棘皮动物增养殖学》。
培养学生掌握有关鱼类分类、形态特征、分布、发育等方面的知
鱼类学/鱼类学实验
40(16)
第 3 学期 识,获得鱼类分类及解剖能力。先修课程:《海洋动物学》;后
续课程;《鱼类增养殖学》和《渔业资源生物学》。
水产病原微生物学/水产病 原微生物学实验
48(16)
第 3 学期
培养学生掌握水产养殖中的微生物学知识,获得包括细菌、真菌、 病毒等微生物的分类、变异、控制等,具备微生物培养、纯化及
海洋学院 海洋学院 海洋学院
海洋学院 海洋学院 海洋学院
24)
普通遗传学Ⅰ/普通遗传学 实验
64(16)
棘皮动物增养殖学
类与藻类增养殖学》、《棘皮动物增养殖学》。
培养学生掌握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生境特征、物质循环、渔产力
等方面的知识,获得水环境调控的基本能力。先修课程:《海洋
水产养殖生态学
24
第 3 学期 动物学》;后续课程:《养殖水环境化学》及《鱼类增养殖学》、
《甲壳类与甲壳类增养殖学》、《贝类学与贝类增养殖学》、《藻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鱼类

» 并首先合成了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从而提高了 鱼类催产效果和鱼类人工繁殖的生产效率。
• 3. 开发了大量的鱼类增养殖新对象。
» 主要有:中华鲟、史氏鲟、杂交鲟、俄罗斯鲟、虹鳟、银鱼、鳗鲡、 荷沅鲤、建鲤、三杂交鲤、芙蓉鲤、异育银鲫、彭泽鲫、淇河鲫、 胭脂鱼、露斯塔野鲮、大口鲇、革胡子鲇、长吻鮠、黄鳝、鳜鱼、 鲈鱼、大口黑鲈、条纹石鲳、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福寿鱼、 河鲀、大黄鱼、真鲷、牙鲆、石斑鱼、中华乌塘鳢等。
系的科学。
– 池塘养鱼学 – 内陆水域水产增养殖学 – 特种水产养殖学 – 海水鱼类增养殖学
• (三) 、鱼类养殖的基本阶段-----四个
– 鱼苗获得:
• 大多通过鱼类人工繁殖取得;
– 鱼种获得:
• 鱼苗经过数十天或数月培育成鱼种;
– 食用鱼养殖:(成鱼养殖)
• 鱼种经过数月,或终1~3年养成食用鱼;
5、养殖品种
• 淡水养殖品种
• 青鱼、草鱼、鲢鳙、鳙鱼、鲤鱼、鲫鱼、鳊鲂、罗 非鱼、鳜鱼、鳗鲡、罗虾、河蟹、鳖、甲壳类、贝 类、虾、河蚌、珍珠
• 海水养殖品种
• 鱼类、虾蟹类、贝类、藻类
四、我国水产界的突出成就
• 1.在世界上率先突破了鲢、鳙鱼在池塘中人工繁殖的技术 难关,孵化出鱼苗。
» 1958年5月,钟麟首先在世界上突破了鲢、鳙鱼在池塘中人工繁殖 的技术难关,孵化出鱼苗。
表1: 全国水产品总量与捕捞产量(万t)
年 份
淡水
海水
总量 小计 捕捞 养殖 小计 养殖 捕捞
1957 283.61 2004 4901.66 2005 5101.65 2006 5250 2007 4538.0 2008 4896 2009 5120
河南工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课PPT课件

• 青鲩、螺蛳青、乌青
• 形似草鱼,青黑色 • 中下层 • 食螺、蚬及蚌等,也吃虾类和水生昆虫 • 可达50kg
27
•
–
草鱼
青鱼
28
鲤carp Cyprinus carpio L.
• 鲤科、鲤亚科、鲤属
• 鲤子、鲤拐子 • 特征: • 口须两对,体纺锤形 • 下层鱼类 • 杂食性 • 品种很多
第一章
主要养殖鱼类生物学
1
第一节 我国主要的养殖鱼类
2
一、养殖鱼类的选择
“种”
水产养殖的物质基础 提高养鱼生产经济效益的关键。
3
1、养殖品种选择标准
(1)品种本身的价值
① 食用价值 肉味 营养价值 可食部分的比值 大小 药用价值
4
• 鲤鱼 • 黄颡鱼 • 刀鲚
肉味
10元/kg
30元/kg
500-2000元/kg 5
22
鲢silver carp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 鲤科、鲢亚科、鲢属
• 白鲢、鲢子 • 特征:
– 自胸鳍基部到肛门具有腹棱 – 胸鳍末端不超过腹鳍基部
• 中、上层 • 性活泼 • 浮游植物 为食 • 淡水中大型鱼类 • 最大可达40公斤
23
鳙bighead carp Aristichthys nobilis
33
细鳞斜颌鲴 Xenocypris microlepis
• 鲤形目、鲤科、鲴亚科
• 沙姑子、黄片
• 腹棱明显 • 中下层鱼类 • 杂食性 • 以腐殖质有机碎屑、底生硅藻和摇蚊幼虫等为主要食物
34
2、鲇形目
• 多数为淡水种类 • 主要10种 • 多为底层鱼类
《水产养殖技术》PPT课件

主讲:贺诗水 专业:生物技术 枣庄学院生物系
1
水产养殖业与水产养殖学
1. 水产养殖业是人类利用海水与淡水养殖水域, 采取改良环境、消除敌害、人工繁育与放养 苗种、施肥培养天然饵料、投喂饲料、调控 水质、防治病害、设置各种设施与繁殖保护 等系列科学管理措施,促进养殖对象快速生 长发育,最终获得水产品的生产事业。
22
松江鲈鱼
又名四鳃鲈,以上海松江县产的最著名。它头宽扁, 以小鱼小虾为食。肉味鲜美。与黄河鲤鱼、松花江鳜 鱼和兴凯湖白鱼并称为我国四大名鱼,为国家二级保 护动物。
23
鲻鱼
[地方名]乌支、九棍、 葵龙、田鱼、乌头、乌
鲻、脂鱼、白眼、丁鱼、 黑耳鲻。一般体长20~ 40厘米,体重500~ 1500克。
1. 改善人类食物营养结构,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
2.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国土 资源
3. 广开生产门路,增加农民收入 4.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社会主义建设积
累资金 5. 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推进相关学科的
科技进步
7
第一章 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
第一节 我国的鱼类资源 第二节 养殖鱼类的选择 第三节 鱼类的摄食 第四节 鱼类的生长 第五节 鱼类的繁殖 第六节 鱼类的生活习性
[地方名] 花板、花牛舌、花 鞋底、花利、虎皮、花条 鳎、花手绢、猫利、九平 分、万平分。一般体长 15~20厘米、体重100克左 右。
两眼均在头的右侧。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沿 海一带均产之,尤以东海产量最多,渔期多在11~12 月份或翌年1月份。
40
绿鳍马面鲀
又叫橡皮鱼。体侧 有不规则暗色斑块, 两个腹鳍退化成一 个短棘,鳃孔与口 都很小,主要吃甲 壳类小生物,肉细 嫩少刺,可供食用。 主要分布在曰本、 朝鲜和我国近海。
水产养殖学教学大纲

水产养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水产养殖学是一门研究水产生物科学、水产养殖工程学、水产饲料学、水产疾病防治等学科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水产养殖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掌握水产养殖生产过程的基本规律,提高水产养殖生产的效益和品质,为从事水产养殖生产和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技能。
二、课程目标1、掌握水产养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水产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态习性。
2、掌握水产养殖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苗种繁育、养殖管理、饲料配制与投喂、疾病防治等。
3、熟悉水产养殖生产中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了解水产养殖工程的设计和建设。
4、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使其具备从事水产养殖生产和管理的基本素质。
三、教学内容1、水产养殖概述:水产养殖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现状,水产养殖的类型和特点。
2、水产生物学基础:水产生物的分类、生态习性、生长规律及对环境的要求。
3、水产苗种繁育:苗种选育、繁殖技术、孵化与培育技术。
4、水产养殖管理:养殖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水质管理、饲料配制与投喂、日常管理。
5、水产疾病防治: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技术,常用药物和使用方法。
6、水产养殖环境保护:养殖废水的处理与利用、生态修复技术、绿色养殖理念。
7、水产养殖工程:养殖工程的设计与建设,包括养殖池、进排水系统、供电供水系统等。
8、水产养殖生产实践: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实际操作和实习,包括苗种繁育、养殖管理、疾病防治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水产养殖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撰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3、实习教学:通过实地考察、实习报告撰写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水产养殖生产的实际操作和管理过程。
4、网络教学: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提供课程资料、视频教程等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提升学生专业服务能力的研究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提升学生专业服务能力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和提升已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
目前,我国在水产养殖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养殖环境污染、养殖品质不稳定等。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学生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是解决这些问题和促进水产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通过对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建设和完善,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培养学生的专业服务能力,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胜任各种专业技术工作,为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2 研究意义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发展迅速。
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对提升学生专业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设完善的课程体系,可以确保学生接受到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水产养殖技术水平。
专业课程内容的分析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贴合实际需要。
培养学生专业服务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竞争力。
课程体系的建设对学生能力的影响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前景,对于培养优秀水产养殖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建设完善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专业服务能力,为我国水产养殖行业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提升学生专业服务能力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专业课程内容分析和学生专业服务能力培养的现状,探讨课程体系建设对学生能力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服务能力。
通过研究目的的明确,可以为今后的课程规划和教学实践提供指导,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提升学生专业服务能力的研究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提升学生专业服务能力的研究水产养殖技术是农业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涉及到水产动植物的养殖、繁育、水质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技术知识。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建设完善的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提升学生专业服务能力,对培养高素质的水产养殖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1. 掌握养殖技术知识: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水产养殖领域的技术知识,包括水产种类、养殖方法、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知识,为将来从事水产养殖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2. 培养专业技能: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包括水体监测、饲料配制、病害诊断等方面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创新意识:水产养殖技术行业一直在不断创新发展,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还可以通过开展实验、实践、科研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适应未来行业发展做好准备。
目前,我国的高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学校的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完善,无法满足不同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
一些学校的教学内容滞后,无法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给学生的专业学习带来了困难。
一些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不足,学生在实践操作方面的能力较弱。
1. 完善课程设置:针对目前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不完善的问题,可从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等方面进行合理设置,确保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2. 更新教学内容:针对学校教学内容滞后的问题,可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设备和管理模式,确保学生学到的是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
3. 加强实践环节:针对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的问题,可加强实验室建设,开设更多的实践教学课程,丰富学生的实践操作经验,提高其动手能力。
四、提升学生专业服务能力的研究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人才要具备一定的服务能力,才能为养殖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水产养殖概论》课程电子版

水产养殖概论》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512690 课程中文名称:水产养殖概论课程英文名称:Fisheries Summary 课程类型:学科选修课总学时:54 理论学时:18 实验学时:36 课外学时:0 学分:2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先修课程:动物学,植物学开课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二、课程性质和任务《水产养殖概论》为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其任务是介绍重要水产经济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育种方法、繁育技术、苗种培育和养成技术,使学生掌握水产动植物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和生产过程。
三、课程教学目标1. 结合生物科学的学科特点,系统地讲解水产动植物的几种主要育种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各种方法的操作原理并在相关的研究领域运用自如。
2. 介绍主要水产动植物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使学生了解自然和养殖条件下动植物的习性(包括温度、光照、饵料、繁殖等)变化。
3. 重点讲授各种经济水产动植物的繁育机理和苗种生产方法,使学生对苗种繁育过程的各项操作和硬件设施要求有所明晰。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一)绪论了解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与成就及我国水产养殖的自然资源条件。
掌握水产养殖的重要养殖品种。
(二)水产养殖动物育种了解国内外水产动物育种的进展。
掌握水产动物育种中选择、杂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雌雄核发育、多倍体诱导、性别控制、细胞融合与核移植、转基因、种质资源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
(三)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与人工繁殖了解鱼类养殖的发展动态和政策法规。
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人工繁殖理论与技术、苗种培育和养成的理论和技术。
(四)经济甲壳类的繁殖与养殖了解虾蟹类增殖、活运、保鲜及加工的一般技术。
掌握甲壳动物的生物学特征,甲壳动物的分类知识。
另一方面重点掌握十足类经济虾蟹的基础生物学,虾蟹类育苗与养成的原理与通用技术,虾蟹类的增殖、活运与加工等技术。
(五)经济贝类的繁殖与养殖了解国内外贝类增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
掌握养殖贝类的形态构造、生态习性,掌握贝类的苗种生产和增养殖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 体育
开课学院 外语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宣传部 人文学院 学工部 招生就业处 招生就业处 学工部 体育教学部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实 验
48(24)
高等数学Ⅰ
64
概率论
普通化学Ⅰ 分析化学Ⅲ
有机化学Ⅲ 学科(专业) 基础课程
基础化学实验Ⅰ、Ⅱ
32 88 40 64
72 ( 72 )
计算机科学 大学数学 大学化学
生命科学
第 5 学期 该课需要有一定的高数和生物学基础,培养学生掌握生物统计和 水产基础理论
理信学院 理信学院 理信学院 化药学院 化药学院 化药学院 化药学院
海洋学院
海洋学院 海洋学院
统计学实验
数据分析的知识,获得实验数据处理能力,先修课程:《高等数
学
学Ⅰ》、《海洋动物学》和《水生生物学》。
思想政治理论
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先修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基础知识,使其成为道高德重、
懂法守法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树立
坚定的政治立场,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
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汉语言文 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
课程 类别
通识 课程
课程名称 大学英语 I-IV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学时数 192 48 3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48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2
形势与政策
16
大学语文
32
军事理论教育
16
大学生就业指导
16
创业基础
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4
体育 I-II
64
水产养殖学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图
开课学期
设课目的(阐述该课程在培养学生品德、知识、能力、体育或美 育的作用。在课程体系中与前后课程的关系)
所属 课程群
第 1-4 学期 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
大学英语
第 1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3 学期
第 1 学期 第 6 学期 第 3 学期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
帮 助 学 生 了 解 国 史 、 国 情 , 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先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培养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
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海洋动物学Ⅰ/海洋动物学 实验
72(24)
水生生物学/水生生物学实 验
56(16)
水生生物统计学/水生生物 48(16)
第 1 学期 第 1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1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3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4 学期
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 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 FrontPage、Internet 软件的应用能力。 掌握微积分学与常微分方程的基本知识、理论和常用的运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 能力和自学能力。后续课程:《水生生物统计学》 掌握概率论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方法,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而且 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后续课程: 《水生生物统计学》 掌握运用所学化学原理解决一些初步的化学问题,为学习后继课 程打下必要的化学基础。 使学生建立准确的“量”的概念并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理论、原 理及实验技术,为后续课程及科研打好基础。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性质、官能团化合物之间的相互 转换及其规律和立体化学特征,熟悉典型的有机化学反应历程及 有机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为后续课程及科研打好基础。 掌握一般化合物的分离、提纯和合成、制备方法及技术,熟悉化 学仪器的使用和化学分析的基本操作,并能对分析数据进行分析、 计算处理。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先修课程为《普通化 学Ⅰ》、《分析化学Ⅲ》、《有机化学Ⅲ》。 培养学生掌握有关海洋动物分类、种类组成、生物学习性等方面 知识,获得识别水生生物的基本能力。该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 后续课程:《水产动物生理学》、《鱼类学》、《鱼类增养殖学》、 《甲壳类与甲壳类增养殖学》、《贝类学与贝类增养殖学》、《棘 皮动物增养殖学》。 培养学生掌握水生生物(主要为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生活 史及与环境的关系等知识,获得水生生物分类及识别能力。先修 课程:《海洋动物学》,后续课程为《饵料生物培养学》。
大学语文
第 2 学期 培养学生的军事素养、国防观念和爱国情操,提高其人文素养
军事理论
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求职的方法与技巧,增强择 第 2 ,6 学期
业意识,提高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第 3 学期 掌握创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
就业创业
第 2 学期 第 1,2 学期
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 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体育与健康知识及运动技能,增强体能;培养运动兴趣和爱 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类与藻类增养殖学》、《棘皮动物增养殖学》。
培养学生掌握水生生物消化、呼吸、血液循环、排泄和渗透调节、
水生生物生理学/水生生物 生理学实验
48(16)
第 4 学期
生殖等生理方面的知识,获得水生生物生理指标测定能力;先修 课程:《海洋动物学》;后续课程:《鱼类增养殖学》、《甲壳 类与甲壳类增养殖学》、《贝类学与贝类增养殖学》、《藻类与
类与藻类增养殖学》、《棘皮动物增养殖学》。
培养学生掌握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生境特征、物质循环、渔产力
等方面的知识,获得水环境调控的基本能力。先修课程:《海洋
水产养殖生态学
24
第 3 学期 动物学》;后续课程:《养殖水环境化学》及《鱼类增养殖学》、
《甲壳类与甲壳类增养殖学》、《贝类学与贝类增养殖学》、《藻
培养学生掌握水生动物的胚胎发育阶段、特征、功能等方面基本
水生动物组织胚胎学/水生 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
56(24)
第 3 学期
知识,获得胚胎发育过程识别能力。先修课程:《海洋动物学》, 后续课程为《水产生物育种学》、《鱼类学》、《鱼类增养殖学》、 《甲壳类与甲壳类增养殖学》、《贝类学与贝类增养殖学》、《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