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与常规切面
超声心动图

在心尖四 腔 观的基础 在图像上,将 探头略向心底 部上抬可同时 显示左室流出 道与主动脉根 部称心尖五腔 观。
二、 M 型超声心动图
(一)原理 换能器以固定的位置和方向对人 体扫描,将代表扫描深度的时基信号加到显示器的 垂直偏转板上,再将声束扫描途径中不同深度的回 波信号,在垂直扫描线上以辉度调制型进行显示。 另在显示器的水平偏转板上加有一慢变化的时基扫 描信号,使代表深度的垂直扫描线沿水平轴移动。 由于探头固定,随着心脏有节律地收缩与舒张,心 脏各层组织和探头间的距离便发生节律性改变,显 示一条线(即一维空间)上的心脏各结构的活动曲 线,此即M型超声心动图。
自前向后依次为右 室前壁、右室腔、前 室间隔(室间隔的前 部)、左室流出道和左 室腔、二尖瓣前后叶 及其腱索与乳头肌和 左室后壁。于心底部 分则为右室流出道、 主动脉根部、主动脉 瓣和左心房。
右室 室间隔
主动脉
左室 二尖瓣
左室后壁
左房
系超声束与心 脏长轴垂直所作的 横切面。根据探查 平面的不同高度, 由心底向心尖可分 别探到以下切面。
三、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一)原理 当声源与接受器之间出现相对运动 时,接受到的声波频率与声源发射的频率间有一定 的差异,这种频率的改变称为频移,此现象称为多 普勒效应。进行超声检查时,发射频率固定不变, 声波在介质中行进时,遇到运动物体时,探头接收 到的反射回波频率发生改变即存在频移,如果该物 体朝向探头运动时,频率增大即存在正频移;而其 物体背离探头时,频率减小即存在负频移。
主动脉发自 左心室,向右前 上方行走。肺动 脉起至右心室, 向左后上行,位 于主动脉的前方, 发出5cm处,在主 动脉弓上方分叉 为左右肺动脉。
图像方位 监视器本身: • 左室长轴观 监视器本身左侧——心底
超声心动图基础知识和常用切面

超声心动图基础知识和常用切面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是一种通过超声波成像技术来观察和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它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不仅可以用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心脏病变,还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和监测病情的变化。
本文将介绍超声心动图的基础知识和常用切面。
1. 超声心动图的原理超声心动图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来获取心脏内部的图像。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其频率高于人耳能够听到的范围。
超声波在穿过不同组织(如心脏)时会因组织的密度和回声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超声探头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并将其转换为图像显示在屏幕上。
2. 超声心动图的切面超声心动图常用的切面有以下几种:2.1 心尖四腔切面(Apical Four Chamber View)心尖四腔切面是超声心动图中最常用的切面之一。
它从心尖位置进行采集,可以同时观察到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右心房的信息。
这个切面可以准确评估心脏的整体结构和功能。
2.2 心底四腔切面(Parasternal Four Chamber View)心底四腔切面是另一个常用的切面,它通过胸骨右缘的位置进行采集。
这个切面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的四个腔室,可以评估心脏的射血功能以及心室壁的收缩和舒张运动。
2.3 心底二腔切面(Parasternal Two Chamber View)心底二腔切面从胸骨右缘的位置采集,与心底四腔切面相互垂直。
它在一个切面上显示心脏的左心室和左房,可以评估它们之间的运动和心室壁的变化。
2.4 心底长轴切面(Parasternal Long Axis View)心底长轴切面是从胸骨右缘到左锁骨下的位置进行采集。
在这个切面上,可以同时显示出心脏的两个腔室、心房、动脉瓣和二尖瓣,可以评估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功能。
2.5 主动脉瓣切面(Aortic Valve View)主动脉瓣切面是从胸骨右缘到颈动脉的位置进行采集。
在这个切面上,可以清晰地显示主动脉瓣和附近的结构,可以评估主动脉瓣的开放和关闭功能。
超声心动图检查标准切面及规范化测量

超声心动图检查标准切面及规范化测量特检科王莹1基本知识1.1超声心动图检查适应症1.先心病(ASD、VSD、F4, etc.)2.瓣膜性心脏病(RHD、老年退性瓣膜病)3.心包疾病(PE、肿瘤等)4.心肌病(肥厚型、扩张型、缺血型等)5.大血管疾病(夹层形成、主动脉瘤等)6.其他少见心血管疾病1.2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基本要求1.检查者与被检查者的姿势2.连接ECG3.受检者的体位、呼吸的要求4.探头的选择5.探头的操作1.3超声心动图检查部位与途径1.经胸壁(TTE)2.经食道(TEE)3.经血管(IVUS)(ICE)1.4如何获得优质的超声心动图图像1.增益的调节:总体的(gain)局部的(TGC曲线)2.对比度(contrast)的调节3.深度(depth)的调节4.局部放大功能(ROI)5.谐波技术(hormonic)的应用2超声心动图基本切面及评价A长轴切面A1左室长轴切面评价1.主动脉根部、瓣膜有无病变2.二尖瓣器形态及运动3.左房情况4.左室流出道有无狭窄5.左右室大小6.室间隔、左室后壁的厚度及运动幅度7.主动脉前壁与室间隔的连续性8.主动脉后壁与二尖瓣前叶的连续性9.冠状静脉窦有无扩张10.心包厚度,心包腔有无积液A2胸骨旁右室流入道长轴切面评价1. 右房室腔大小2. 三尖瓣前、后瓣形态及结构3. 下腔静脉右房入口A3胸骨旁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评价1.右室流出道宽度2.肺动脉瓣结构A4胸骨左缘肺动脉长轴及分叉切面评价1.肺动脉瓣活动2.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宽度3.肺动脉周围有无导管回声及导管形态4.主动脉与肺动脉壁之间有无回声失落A5剑下下腔静脉长轴评价1. 下腔静脉宽度及腔内回声2. 肝静脉宽度A6剑下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评价同胸骨旁右室流出道长轴A7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评价1.升主动脉的宽度2.内膜的厚度3.主动脉弓头臂动脉的开口4.降主动脉内径、走行,有无缩窄、离断B四腔切面B1胸骨旁四腔切面评价1. 四个心腔大小2. 左右室壁厚度及运动3. 两组房室瓣形态及运动4. 房室间隔连续性B2剑下四腔切面评价1.房室间隔连续性有无中断2.房间隔情况3.左右室壁厚度及运动4.两组房室瓣形态及运动5.心包腔有无积液6.确定内脏与心房的位置C短轴切面C1胸骨左缘大动脉短轴评价1.主动脉根部、瓣膜数目、回声、运动,有无病变2.主动脉窦的形态3. 主动脉与肺动脉的位置关系4. 三尖瓣位置、形态、活动幅度5. 左右心房大小,房间隔是否连续,6. 右室大小及流出道宽度7. 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宽度,肺动脉瓣回声及活动幅度8. 左右冠状动脉主干开口位置、内径及回声C2剑下主动脉短轴评价经胸显示不清时可观察主动脉和肺动脉的位置关系C3胸骨左缘左室短轴系列切面评价二尖瓣口短轴:1. 二尖瓣形态、分区、活动及瓣口面积测量2. 左室壁相应室壁节段运动情况3. 左、右室形态、大小左室乳头肌短轴1. 乳头肌水平左室壁各段运动2. 乳头肌形态、位置及运动3. 左、右室腔大小及形态左室心尖短轴观察心尖部心肌厚度、心尖有无扩张及心尖段室壁运动D其它切面评价D1心尖五腔切面1. 主动脉根部内径及主动脉瓣回声、活动2. 左室流出道宽度3. 主动脉瓣及左室流出道相应测量D2心尖左室长轴切面1. 左房、左室大小形态及腔内回声2. 二尖瓣、主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3. 左室流出道宽度4. 二尖瓣、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相应测量D3心尖左室两腔切面1. 左房、左室大小形态及心尖部有无扩张2. 左室前壁、心尖、下壁心肌厚度、回声及运动3. 二尖瓣形态及运动D4剑下双房切面此切面房间隔显示清晰,可准确观察房缺的位置、大小与两腔静脉的关系D5胸骨旁主动脉弓长轴切面用于经胸骨上窝显示不清者D6胸骨左缘双主动脉短轴切面用于显示主动脉、肺动脉解剖位置关系,瓣膜结构,开放情况3.超声心动图的基本测量B多普勒测量►B点:左室收缩标志,二尖瓣前叶再次移向房测►C点:左室收缩期二尖瓣关闭点,R波后,后紧跟第一心音►C D段:左室射血期►D 点:标志二尖瓣开放,出现于T 波终末,后紧接第二心音 ►A 峰:左房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前向运动,P 波后10m s ►D E 段:左室快速充盈期,二尖瓣急速开放 ►E 峰:二尖瓣开放最大程度►E F 段:二尖瓣最大开放程度到半关闭状态 ►F 点:二尖瓣回复到半关闭状态 ►F G 段:二尖瓣相对静止 ►G 点:左房开始进入收缩期4. 常见参数A.主动脉瓣狭窄的评价B.主动脉瓣返流程度评价 轻度:返流束斜率<2.5m/s 2 中度:返流束斜率=2.5-3.5m/s 2 重度:返流束斜率>3.5m/s 2腹主动脉内探及舒张期逆向血流 C.二尖瓣狭窄程度评价D.右心压力(mmHg )的测算 伯努利方程: P = 4×V 2右室收缩压(肺动脉收缩压)= 4×(VTR)2 + 右房压 肺动脉舒张压 = 4×(VPR)2 + 右房压5. 心功能测定A左心室收缩功能:1、左心室射血分数(EF): 正常值50-75% 2、左室短轴缩短率(FS): 正常值25-50% 3、每搏量(SV) 正常值60-120ml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测算M 型测量: 简便实用,伴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者结果不准确。
TEE超声心动图的 20 种基本切面

TEE超声心动图的20 种基本切面自1987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应用于临床以来,不仅为心脏疾病的超声诊断提供了新的视窗,同时在心脏疾病尤其是结构性心脏病的治疗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TEE操作技术及基本切面(一)操作技术患者取左侧卧位,检查者站于患者左侧,插管前先将咬口垫套在管体上,换能器表面涂以消毒耦合剂,检查者向前轻微弯曲探头,经口腔舌根上方进入正中处插入,探头进入咽部后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顺势快速推进,使之到达食管中段。
检查者与助手需密切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和反应,全程密切监护心电图。
一旦发现病情有不良变化,应立即退出探头,及时进行处理。
检查全过程约为10-15min,时间不宜过长。
检查完毕退出探头后,让患者平卧位休息数分钟再离开检查室,并嘱其2小时内不宜饮食,4小时内宜进流质食物。
(二)经食管超声探头的基本运动形式1. 将探头顶端向食管远端或胃部移动称“推进”, 向相反方向拉出称之为“后退”;2. 在食管内将换能器顺时针方向朝向患者右侧转动称之为“右转”,反之称为“左转”;3. 使用操作柄的大轮将探头顶端向前弯曲称之为“前屈”,反之向后弯曲称之为“后屈”;4. 使用操作柄的小轮将探头顶端向左方弯曲称之为“左屈”,反之称为“右屈”(图1)。
图1 经食管超声探头的基本运动形式(三)晶片角度的调整除上述探头基本运动形式外,目前的多平面超声探头均可以通过调整其特有的按钮使得超声切面在0°-180°之间转换(图2),从而实现从不同角度观察心脏的目的。
一般而言,经食管多平面扫描时,0°时的扫描切面即经食管探头的水平切面(横轴切面);30°-50°时的扫描切面相当于心脏的短轴切面(食管中段时);90°时的扫描切面相当于经食管探头的矢状切面;110°-130°时的扫描切面相当于心脏的长轴切面(食管中段时);180°时的扫描切面为0°时所得切面的镜像图。
超声心动图

可通过控制取样时间来确定不 同浓度的血流信息.即能测量某 一点的血流性性质.
速度分辨率高,故能检测高速 血流
缺点
受重复频率限制,速度分辨率低, 距离分 辨率低 ,不 能对任 意一
故不能确定高速血流
点进行取样评估.
频谱分析内容
• 时相(收缩期或舒张期) • 形态(频谱包络、空窗) • 血流方向 • 频谱幅值 • Bernoulli方程
D为舒张末期或收缩末期左室内径
• 每搏输出量: SV(ml)=LVEDV- LVESV
• 心排出量: CO(L/min)=SV(ml) ×HR×103
• 射血分数: EF=(LVEDV -LVESV) / LVEDV
• 左室短轴缩短率: (△D%)= (LVIDd -LVIDs)/ LVIDd
• 室壁增厚率: (△T%)= (Ts -Td) / Td ×100% Ts 为室壁收缩期末厚度, Td为舒张 期末厚度
心超特点
• 心脏活动频率高 • 检查透声窗小
仪器调节
• 发射功率:针对患者的不同年龄和体型调节。 • 灵敏度:主要受总增益和分段增益补偿等控制钮调节,
其灵敏度调节应使心腔及大血管腔内为无回声区;心内 膜、瓣膜和大血管壁等各层结构反射清晰;心肌反射较 弱,但可辨别;心脏的近区与远区结构均可显示。 • 灰阶:调节辉度和对比度,使反射的强度能以适当的明 暗度加以显示。 • 频率:频率高低将影响图像的分辨力与声束的透入深度。 成人一般使用2.5~3.5MHz的探头;幼儿则用5.0~ 6.0MHz的探头。 • 扫描深度:视个体情况而定,成人和心脏扩大者,一般 用16 ~ 18cm,小儿可在6 ~ 10cm之间。
左室心肌重量
• 左室心肌重量: LVM(g)=0.8 × 1.04〔(LVIDd +IVSTd + LVPWTd)3- LVIDd3 〕+ 0.6 IVSTd 为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 LVPWTd为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
TEE超声心动图的 20 种基本切面

TEE超声心动图的20种基本切面自1987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TEE)应用于临床以来,不仅为心脏疾病的超声诊断提供了新的视窗,同时在心脏疾病尤其是结构性心脏病的治疗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TEE操作技术及基本切面(一)操作技术患者取左侧卧位,检查者站于患者左侧,插管前先将咬口垫套在管体上,换能器表面涂以消毒耦合剂,检查者向前轻微弯曲探头,经口腔舌根上方进入正中处插入,探头进入咽部后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顺势快速推进,使之到达食管中段。
检查者与助手需密切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和反应,全程密切监护心电图。
一旦发现病情有不良变化,应立即退出探头,及时进行处理。
检查全过程约为10-15min,时间不宜过长。
检查完毕退出探头后,让患者平卧位休息数分钟再离开检查室,并嘱其2小时内不宜饮食,4小时内宜进流质食物。
(二)经食管超声探头的基本运动形式1.将探头顶端向食管远端或胃部移动称“推进”,向相反方向拉出称之为“后退”;2.在食管内将换能器顺时针方向朝向患者右侧转动称之为“右转”,反之称为“左转”;3.使用操作柄的大轮将探头顶端向前弯曲称之为“前屈”,反之向后弯曲称之为“后屈”;4.使用操作柄的小轮将探头顶端向左方弯曲称之为“左屈”,反之称为“右屈”(图1)。
图1经食管超声探头的基本运动形式(三)晶片角度的调整除上述探头基本运动形式外,目前的多平面超声探头均可以通过调整其特有的按钮使得超声切面在0°-180°之间转换(图2),从而实现从不同角度观察心脏的目的。
一般而言,经食管多平面扫描时,0°时的扫描切面即经食管探头的水平切面(横轴切面);30°-50°时的扫描切面相当于心脏的短轴切面(食管中段时);90°时的扫描切面相当于经食管探头的矢状切面;110°-130°时的扫描切面相当于心脏的长轴切面(食管中段时);180°时的扫描切面为0°时所得切面的镜像图。
如何解读超声心动图报告5:基本切面及正常值

探头的握持方法
大多数探头有一个凹槽或凸起的标志,叫探头标志,是用于定位的。 手握探头时,先使其朝前进行操作。
内容提要
心脏解剖位置及探查声窗 超声心动图基本切面及打法图解 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超声心动图正常值的思考
心脏基本方位:长轴、短轴、四腔心
长轴、短轴、四腔心切面与解剖学中的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类似又不同 超声切面可以是一系列接近平行的切面—左心室系列短轴切面 超声切面还可以是一系列相互成角的切面—左心室长轴、右心室流入道长轴
N
主动脉瓣开放呈倒 “"
主动脉瓣关闭奔驰车标
主动脉瓣辨识
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
前
内侧
外侧
下
二尖瓣前后叶,舒张期开放呈“鱼口状 ”,收缩期关闭呈“一”字形
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
探头指向
前
内侧
外侧
下
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
前
内侧
外侧
下
左心室短轴切面与牛眼图
肺动脉长轴切面
探头指向
探头放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在大动脉长轴基础上,声速略向左上倾斜
心脏解剖位置及探查声窗 超声心动图基本切面及打法图解 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超声心动图正常值的思考
我们不一样,每个人有不同的心脏
种族,饮食习惯,年龄、体重、身高、发型……
即便有血缘关系,也要考虑到年龄差异
无忌公子
抱朴先生
较瘦君
和我在成都的 街头走一走
谁的心眼小?
岁月不是一把杀猪刀,而是一把猪饲料
♠ 规则的腔室,因测量大的为准 ♠ 左心室射血分数,以测值高的为准
右心室流入道长轴切面
探头指向
探头位置及指向同左心室长轴切面 在上述切面基础上,探头轻轻下压
超声心动图检查指南解读(测量及部分心功能评估方法)ppt课件

• 正常参考值
• 男性:左右径26.4—44.4mm,长径35.2— 53.6mm。
• 女性:左右径23.9—40.7mm,长径32.3— 50.7mm。
超声心动图检查指南解读(测量及部分心功能评估方法)
27
超声心动图检查指南解读(测量及部分心功能评估方法)
• 正常参考值
• 男性:左右径26.7—44.7mm,长径35.2— 58.4mm。
• 女性:左右径26.2—43.0mm,长径33.7— 56.5mm。
超声心动图检查指南解读(测量及部分心功能评估方法)
26
• 7)右心房左右径:测量从房间隔的右心房心内 膜面至右心房右侧缘(右侧壁)之间的距离,测 量点置于右心房最宽处。收缩期测量。
23
•二 维 测 量 测 量 及 方 法
:
1
)
解读(测量及部分心功能评估方法)
24
超声心动图检查指南解读(测量及部分心功能评估方法)
25
• 5)左心房左右径:测量房间隔的左心房心内膜 面至左心房侧壁(左缘)的左心房最宽处的距离。 收缩期测量。
• 6)左心房长径:测量从二尖瓣环连线的中点至 左心房顶部心内膜面的距离。收缩期测量。
2)主动脉窦内径——主动脉窦膨出最顶点处测量,内缘到内缘。 舒张末测量。 正常参考值 男性:23.8—36.4mm,女性:21.3—33.5mm。
3)升主动脉径——在主动脉窦管结合部稍远处测量(主动脉窦 部终止点以远的2cm处)。舒张末测量。 正常参考值 男性:20.4—35.1mm,女性:19.0—32.8mm。
:
•1
)
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尖瓣口:
一般取心尖四腔或 胸骨旁右心室流入道。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 三尖瓣口的血流束主要 为红色。
脉冲多普勒显示
全舒张期的 正向窄带双峰波 形,类似于二尖 瓣口血流频谱波 形。成人最大血 流速度范围0.50.8m/s。
肺动脉瓣口
一般取胸骨旁 大动脉短轴。
彩色多普勒血 流显示肺动脉口 的血流束主要为 蓝色。
1、冻结图像。 2、启动测量Bullet功能。 3、分别描记舒张末期和收缩末
期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面积。 4、分别测量舒张末期和收缩末
期左心室长度。 6、显示测量结果EDV、ESV、
SV、EF,输入心率可得CO。
M超心脏左室功能测定
1、冻结图像。 2、启动M超测量功能。 3、依次测量收缩期和舒张
期所需要测量的项目。 4、显示测量结果EDV、
M型超声心动图基本曲线
心底波群
• 1.主动脉根部曲线:在收缩期
向前,舒张期向后,多数人可 见重播波。
• 2.主动脉瓣曲线:主动脉根部
前后两线间,可见一呈六边型 盒样结构的主动脉曲线。收缩 期两线分开,舒张期闭合成一 直线。
• 3.左房后壁曲线:一般较平直,
有时可见小波及凹陷。
二尖瓣波群
1.二尖瓣前叶曲线:正常人 呈双峰,依次称A、B、C、 D、E、F、G。
心脏 2D 测量标记
MV
二尖瓣功能
EPSS
舒张早期二尖瓣前 叶至室间隔距离
MV-A
二尖瓣面积
MV-D
二尖瓣直径
AV RV AO ACS LA
主动脉瓣 右室直径
主动脉 主动脉窦
左房
IVSd LVIDd LVPWd IVSs LVIDs LVPWs
舒张末期室间隔 厚度
舒张末期左室腔 内径
舒张末期左室后 壁厚度
ESV、SV、EF,输入心 率可测CO 。Leabharlann 心脏 Doppler测量标记
AV 主动脉功能
AV VTI 主动脉速度时间 积分
LVOT 左室流出道速度 VTI 时间积分
IVRT 等容舒张时间
AVA 主动脉面积
AV VMAX 主动脉瓣最大流 速
LVOT VMAX LVOT diam
左室流出道最大 流速
左室流出道直径
2. 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V):当左室松弛延 缓时,E波流速降低。正常值 0.86±0.16m/s。
3.二尖瓣血流心房收缩期最大流速(AV):当左室松弛 延缓时,A波流速增高。正常值 0.56±0.13m/s。
4.E波与A波流速比(EV/AV):当心肌松弛功能减退 EV/AV<1。正常值1.6±0.5。
1分:运动正常。2分:运动减弱。3分:运动 消失。4分:矛盾运动。5分:室壁瘤。
WMSI=1表明左室收缩功能正常 WMSI=1-1.5表明左室收缩功能轻度减退 WMSI=1.5-2.0表明左室收缩功能中度减退 WMSI >2.0表明左室收缩功能重度减退
左室充盈期指标
1. 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正常值<86 ms,当心 肌松弛功能减退时,IVRT延长。
MV A pt 二尖瓣A峰速度
MVA
二尖瓣面积
PHT
压差减半时间
MV VTI 二尖瓣时间速度积分
MV-D
MV C-Odur
二尖瓣直径
二尖瓣关闭到开放 时间
TV TV
Vmean TV
Vmax TV E pt TV A pt
三尖瓣
三尖瓣平均速 度
三尖瓣最大速 度
三尖瓣E速度 三尖瓣A速度
TV C-Odur 三尖瓣开放至 关闭时间
此切面能充分显示二尖瓣的 前后叶形态与活动,适于记录二尖 瓣孔面积,可记录二尖瓣孔面积, 可记录到整个左室底部的周界,适 于评价左室壁运动的增厚率;可估 测双侧心室的压力和容量负荷。
4.心尖位四腔和五腔切面
探头置于于心尖搏动最显 著处,方位指向右胸锁关节。 在图像上室间隔起于扇尖,向 远端延伸,见房间隔及心房穹 隆。十字交叉位于中心处,向 两侧伸出二尖瓣前叶及三尖瓣 隔叶,二尖瓣和三尖瓣口均可 显示。如将探头稍向上倾斜, 即五腔心。
此切面是最重要的标
准切面,能观察两侧心室 和心房,可用于评价他们 的相对大小,方位和结构 的完整性;可评价时间隔、 房间隔的连续性以及房室 管畸形、心内膜垫缺损; 可通过时间隔和房间隔的 弯曲度比较两侧心腔的容 量与压力符合水平,还易 于了解二尖瓣、三尖瓣的 附着位置及结构的完整性; 主动脉瓣情况。
SI 心搏指数=心搏量÷体表面积 SV 心搏量=舒张末期容量-收缩末期容量
左室局部收缩功能
在冠心病患者中,左室局部功能的测量对于估测 缺血范围、治疗效果和远期预后有意义。
室壁运动记分指数(WMSI ):建议用WMSI 评价左室局部的收缩功能。将左室壁划分为16个心肌 节段,每个节段按照室壁运动状况给予下列记分。
收缩末期室间隔 厚度
收缩末期左室腔 内径
收缩末期左室后 壁厚度
常用测量径线和面积及计算方法
VS LV-d sax PM LV-d sax MV LV-D LVAs sax PM
LVAs sax MV
左室容量 舒张末期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面积 舒张末期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面积 舒张末期左室长度 收缩末期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面积
脉冲多普勒显示
全舒张期的正向窄 带双峰波形,基线间留 有空窗。第一峰较大为 E峰,第二峰较小为A峰。 成人最大流速范围0.61.3m/s。
主动脉瓣口
一般取心尖左心 室长轴或心尖五腔切 面。
彩色多普勒血流 显示主动脉瓣口的血 流束主要显示为蓝色。
脉冲多普勒显示
全收缩期负向窄带 单峰波形,形成非对称性 的三角波形,成人最大流 速范围1.2-1.8m/s。
脉冲多普勒血显示
全收缩期、负向窄 带单峰波形,形成近 乎对称的园钝曲线。
正常情况 下,各瓣膜 可出现少量 反流,尤以 三尖瓣和肺 动脉瓣为多。
心脏的测量和计算
• 1.常规测量内容:
适用于所有检查项目,包括距离测量、轨迹测 量、M型测量、多普勒测量(如速度测量)。
• 2.特殊测量内容:如心功能测量。
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 与常规切面
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与常规切面
心脏位置和毗邻
心位于纵隔内,被 心包所包裹,前方对胸 骨体下部和第2-6肋软 骨,后方平第5-8胸椎, 约2/3在前正中线左侧, 1/3在右侧。
心脏外型
形似倒置的圆锥体,前后略扁, 底朝向右后上方,尖向左前下方。 心的长轴与正中失状面约成45°角, 在发育中轻度旋转,使右半心大部在 右前方,左半心在左后方
心脏 2D 左室功能计算
Simpson
1、冻结图像。 2、启动Simpson测量功能。 3、先描记舒张末期心尖两腔心的
内膜区。 4、再描记收缩末期心尖两腔心的
内膜区。 5、显示测量结果EDV、ESV、
SV、EF,输入心率可测CO。
心脏 2D 左室功能计算
Simpson
心脏 2D 左室功能计算
Bullet
叶数目、活动度、有无新 生物。
• 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窦及
窦瘤等
• 左房横径、左房肿瘤、左
房血栓。
• 房间隔。 • 右室、右室流出道。 • 肺动脉及肺动脉瓣、左右
肺动脉分支。
• 动脉导管未闭。
3.二尖瓣水平左室短轴切面
探头置于于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 成像方位自左室长轴顺时针向旋转 90度,大约与左肩至右肋的连线平 行。
心动周期正常时间
1.等容收缩期:80ms 2.快速射血期:120ms 3.减慢射血期:130ms 4.等容舒张期:80ms 5.快速舒张期:80ms 6.减慢舒张期:160ms 7.心房收缩期:80ms
1、等容收缩期 心室开始收缩,房室瓣已关闭,但半月瓣未开放的时间
2、快速射血期 半月瓣开放至左室压力上升到最高点
位病变。
• 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运动方向、幅
度、舒张期厚度变化。
• 心包有无积液或占位病变。 • 冠状静脉窦大小及扩大的原因。
2.心底短轴切面
探头置于于胸骨左缘第 二、三肋间心底大血管的 正前方,扫描平面与左心 长轴相垂直,和左肩与右 肋弓的连线基本平行。
观察内容和测量项目
• 主动脉瓣,包括瓣孔、瓣
2.二尖瓣后叶曲线:与前叶 相反,幅度亦低。
3.室间隔曲线:收缩期向后, 舒张期向前。
4.左室后壁曲线:与房间隔 相反。
心室波群
• 此波群对测量左室腔
大小,计算左心功能, 观察室壁运动,估计 室间隔厚度与增厚率 有关。
正常多普勒图像
二尖瓣口
一般采用心尖四腔或 左心室二腔切面。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 舒张期二尖瓣口的血流主 要为红色,收缩期一般无 血流。
隔面:大部左心室,小部右心室 左侧面:主要左心室 右缘:右心房 左缘:大部左心室,小部左心耳 下缘:右心室和心尖
循环生理基础
心动周期
心脏的规律性收缩和舒 张活动,血流动力学出现 的周期性变化,是心血管 系统重要的生理活动变化。 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图像 显示、测量血流动力学参 数等指标,与心动周期密 切相关。因此,掌握心动 周期,对心血管病进行正 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 有重要的意义。
收缩末期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面积
CI 心脏指数=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CO 心输出量=(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
÷1000X心率 ED 舒张末期容积 V ES 收缩末期容积 V EF 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 ÷舒张
末期容积X100
FS 缩短分数=(舒张末期左室内径-收缩末期左室内径) /舒张末期左室内径X100
RVET 右室射血时间
PV PV Vmax RVET RV Act RVP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