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防腐药教案讲解
高二化学酚必修教案

高二化学酚必修教案酚,羟基(-OH)与芳烃核(苯环或稠苯环)干脆相连形成的有机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种类繁多,有苯酚、甲酚、氨基酚、硝基酚、萘酚、氯酚等,而以苯酚、甲酚污染最突出。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二化学酚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高二化学酚教案1学习目标:1. 了解酚的物理性质和一些常见的酚。
2. 了解苯酚的化学性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教学内容一、苯酚1.苯酚的结构简式为,分子式为。
2.苯酚的俗称是,是组成最简洁的酚。
3.苯酚的物理性质苯酚是有的晶体,熔点,暴露在空气中因部分被氧化而呈色。
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温度高于℃时,则能与水。
苯酚有毒,其浓溶液对皮肤有剧烈的。
若不慎沾到皮肤上,应当马上用清洗。
苯酚具有肯定的杀菌实力,可以用作杀菌、消毒剂。
二、苯酚的化学性质1.苯环对羟基的影响⑴苯酚的电离+H+注:①上述反应说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苯酚分子中的氢氧键比醇分子中的氢氧键更加,更简洁。
②苯酚具有弱酸性,但是却不能将其归为酸类,因为它的酸性太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⑵与NaOH溶液的反应+NaOH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发生的反应+CO2+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留意:①苯酚能够与NaOH 溶液反应,说明白苯酚具有弱酸性。
②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现象是,缘由是。
③苯酚钠溶液中不论是通入足量CO2还是少量CO2,反应后CO2都以NaHCO3形式存在。
说明碳酸、苯酚、碳酸氢根三者的酸性强弱依次是。
④但是苯酚不能与HX发生取代反应,这也是与醇的性质不一样的地方。
2.羟基对苯环的影响⑴与溴水的反应+Br2留意:①反应的现象为。
②反应的操作依次为:将苯酚滴加到,而不能颠倒,即保证反应过程中溴水是过量的。
③反应中溴水过量的缘由是:产物中的可溶于过量的苯酚。
④该反应可用于苯酚的鉴别和定量测定。
⑤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⑥该反应充分说明白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羟基的邻、对位氢原子变的较活泼。
八年级上册《4.5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两篇(附课堂教学实录)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章节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题目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涉及的是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方面,即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发酵食品以及如何控制细菌和真菌来保存食品等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它使学生知道了我们平时吃的很多东西以及它们的保存方法,都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在本章第一节已经学习了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但接触的都是它们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因此,学生不仅对本节课内容感到新颖、好奇,而且对制作发酵食品还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本节虽然知识结构并不复杂,但从科学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角度看,内容和形式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同学的实践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和机会。
本课时主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为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包括演示发酵实验、制作甜酒、制作泡菜、制作酸奶。
其二为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2、学生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班级为初二5班,属于初二年级的中等班,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方面有点欠缺,课外知识也不够丰富。
但是,学生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有一定的求知欲望,有一定的探究问题的兴趣,能够和老师配合,可以通过师生互助,不断的在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方面的作用。
难点:甜酒和泡菜的制作原理,生活中不同食品保存方法的选择。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举例并尝试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 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及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
2.能力目标(1) 通过做发酵实验和尝试制作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通过学习和应用食品保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请备一点碘伏

请备一点碘伏
汪坤秀
【期刊名称】《家庭医学:上半月》
【年(卷),期】2001(0)5
【摘要】一则广告这样说:“我外婆出嫁时有一块胰子洗脸就不错了,我妈出嫁有了香皂,现在我们用洗面奶”。
而我要告诉你的是:以前皮肤、黏膜消毒用红汞、碘酒、酒精、紫药水,后来用新洁而灭,现在我们用碘伏。
这些都是科技发展的结果。
碘伏又叫聚维酮碘溶液,是一种消毒防腐药,它对于大多数细菌包括霉菌都有杀灭作用,可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也可治疗烫伤、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皮肤霉菌
感染等。
碘伏在医院一般用于手术前手消毒,手术前皮肤消毒,各种注射部位皮肤消毒,器械浸泡消毒;
【总页数】1页(P22-22)
【关键词】阴道炎;皮肤消毒;消毒防腐药;手术前;皮肤霉菌;科技发展;聚维酮;新洁而灭;碘伏;紫药水
【作者】汪坤秀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61
【相关文献】
1.从备“教案”到备“学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点尝试 [J], 张子连
2.介绍用碘伏备皮的新方法 [J], 王佳;陈芳琳;赵洪晓
3.家备碘伏用途多 [J], 无;
4.家用消毒药水,最好备碘伏 [J], 张美娴
5.家备碘伏用途多 [J], 林铁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完整)药剂学教案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王军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王军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郭咸希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郭咸希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郭咸希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郭咸希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郭咸希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郭咸希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秋期护理药理学期末复习提要

06秋期《护理药理学》期末复习提要重庆电大远程导学中心理工导学部2006.12月修订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护理药理学》是高级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考核,学生应掌握护理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如何注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2.考核方式本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适用范围、教材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围为成人专科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考试命题的教材是由肖顺贞、孙颂三主编,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00年第1版《护理药理学》教材。
并有配套的《护理药理学学习指导》书。
4.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护理药理学是课程的教案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本课程主要考核是要求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掌握临床常用各种药物的分类、各类常用药物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重要的不良反应、禁忌症;了解剂量和用法,并联系其临床实际,以达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效应和减少药物毒副反应的目的。
6.试卷的类型及比重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名词解释(20%)、填空题(20%)、单项选择题(40%)、问答题(20%)。
第二部份期末复习重点范围第一章绪言一、重点名词药代动力学二、一般掌握:1.药物治疗中的护理须知。
2.护理药理学的主要内容,以人为对象研究临床如何合理用药和护士在合理用药中的地位及药疗监护作用。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一、重点名词极量受体拮抗剂有效量安全范围效价强度二、重点掌握:1、掌握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治疗量、极量、激动剂、拮抗剂、部分激动剂的概念。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及其临床意义2、熟悉药物基本作用和不良反应的表现及影响因素;个体差异的概念;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的表示方法,协同作用和对抗作用。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一、重点名词首关效应(首过效应) 生物利用度肝药酶抑制剂肝药酶诱导剂肝肠循环二、重点掌握:1、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定义及其临床意义;血浆半衰期的概念和意义。
中药药剂学教案

1 人参,珍珠,冰片,麝香,朱砂的粉碎
2 乳香,没药
3 动物药,皮类,种仁类
提 问
判断:粉碎过程中机械能完全转变成表面能达到粉碎目的.
3.小结(时间)1~2分
粉碎与筛析是中药药物制剂中最基本的一项操作,很多剂型的制备都将涉及此项操作,如散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混悬型液体等剂型.重点掌握几种粉碎方法及各自适用范围.
水飞法,加液研磨法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具
教学进程
1.导言(时间) 3~5分
中药药剂学研究的对象中药材,来自与自然界,不可能直接调配药剂,因此必须进行适当加工,而粉碎与筛析就是基本的原料处理方法,也是一项基本的药剂制备的基本操作
复习提问
板书设计
第四章粉碎与筛析
第一节概述-粉碎
一定义与目的
1定义
2目的
3对粉碎度的要求
第二节筛析
一筛析的目的
1定义
2目的
二药筛的种类与规格
1分类
2规格
三过筛与离析的器械
四过筛原则
第三节微粉学基础知识
课题第五章散剂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散剂的制法
教学目的
掌握散剂的一般制备方法,以及含毒性药散,共熔散,含液体散,眼用散等的制备原则和方法;等量递增,打底套色的混合原则,熟悉散剂的含义,特点,分类,质量要求及检查法.
9.元代-蒸馏酒
10.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
2.讲授(时间) 95分
课题内容
中药药剂学的发展
药物剂型的分类
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药品安全试验规范
掌握要点
药物剂型的分类
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药典,部颁标准
《动物药理》课程标准

《动物药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动物药理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时:72课程学分:4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动物药理与毒理是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执业(助理)兽医师、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疫病检验员等职业工种考核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是在动物生化、动物解剖生理、动物微生物等课程的基础上,将动物药物知识与动物疾病防治过程中关键的选药和用药技术结合而成。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动物药物的基础知识,动物临床常用药物,尤其是动物群发病、多发病所用药物的性状、作用机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了解常用药物用法、用量,具备药物临床选用和管理技术等基本技能,为后期兽医临床课程合理选择药物和正确使用药物,以及今后从事动物医疗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在行业、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兽药生产与营销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重新进行了整合,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识目标:2.理解并掌握动物药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3.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作用机理、临床作用与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并能指导临床科学选药和合理用药。
4.具有一定的药物贮存、保管及药物管理相关法律知识。
5.了解药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
(二)能力目标1.能熟练捉拿、保定实验动物;能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动物种类,合理选择给药途径;会猪、禽常用的给药技术(注射、口服等)。
2.能为养殖场合理选择消毒药,并会配制并消毒。
3.会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并选出病原菌敏感的药物。
4.能给格式不规范的处方纠错,并根据临床诊断结果或病例提示开写处方,提出治疗方案。
5.能进行药房管理,会药物的保管、贮存方法。
6.能通过药品包装标识,判断假、劣动物药品。
7.能配制常用液体剂型(如溶液剂、酊剂)。
8.会查药物配伍禁忌表,并能进行常用药物配伍禁的处理。
二氧化硫教案(优秀3篇)

二氧化硫教案(优秀3篇)氧化硫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污染的方法,加强环保意识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想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实验探索,研讨,练习巩固教学过程[引入] 今天我们将一起进入硫的世界,探讨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硫,让我们先了解身边的二氧化硫。
[投影] 第二节二氧化硫[[投影] 资料1 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硫的用途(1)作为漂白剂(2)生产硫酸(接触法)(3)作为防腐剂(葡萄酒、果汁、果酱、一些生果)(4)消毒剂 [投影] 资料2 石油和煤的成分里都含有「硫」,1T的煤含有5~50kg的硫,一吨的石油含有5~30kg的硫,硫在燃烧时将产生2倍于硫重量的二氧化硫,全世界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在1.5亿公吨以上!随之而来便是空气的质量越来越差,产生酸雨;影响人体健康……[引入] 如何预防并化之为宝?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
[投影]一、二氧化硫的性质物理性质[引导学生观察] 大试管中二氧化硫的颜色、状态、闻气味[投影] 无色,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1 : 40)密度比空气大[讲述] 下面我们通过一组实验来研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请大家注意观察,并分析现象的原因。
[投影] 化学性质[演示实验]1、将二氧化硫通入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剂2、将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3、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4、将二氧化硫通入硫化氢溶液中5、将二氧化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再通入品红溶液[现象1] 滴加石蕊,溶液变红[投影] SO2+H2 (可逆反应)[提问] 为什么起初进入试管的水不多,晃过后增多?石蕊变红说明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石蕊溶液变红证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讲解] 此反应还是可逆反应(回忆碘单质与氢气的反应,进一步巩固可逆反应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防腐药教案永胜县职业高级中学谭桂甲1消毒防腐药学习目标:1、理解消毒防腐药的概念、作用机理。
2、掌握影响消毒防腐药作用的因素。
3、熟练掌握每类药物的作用与用途、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1、掌握影响消毒防腐药作用的因素。
2、熟练掌握每类药物的作用与用途、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消毒防腐药的作用机理。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传染病发生有三个条件,即传染源、易感动物和传播途径,消毒主要是通过切断传播途径来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当我们饲养完一批动物后,如何全面进行消毒?再问,通常使用哪些消毒药物?一、防腐消毒药的概念(一)防腐消毒药消毒的含义:杀死病原微生物。
消毒药:指作用强大,能迅速而不可逆地杀死病原微物的化学药物。
2.灭菌:把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全部杀死。
(高压蒸汽,煮沸灭菌,采用的是物理方法)。
防腐消毒药: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一类药物。
分为:防腐药、消毒药。
防腐药: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药物。
主要用于抑制生物体表局部皮肤、粘膜和创伤的微生物感染;也用于食品、生物制品等的防腐。
消毒药:能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
主要用于环境、厩舍、动物的排泄物、用具和器械等非生物表面的消毒。
3、防腐药、消毒药的关系:防腐药和消毒药是根据用途和特性来区分的,两者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
消毒药浓度低时也能抑菌,而高浓度的防腐药也能杀菌。
所以一般不将他们分开,总称为防腐消毒药。
(二)防腐消毒药的特点1、抗菌谱防腐消毒药的抗菌谱与抗生素药物及其他抗菌药物不同,这类药物的抗菌范围没有明显的抗菌谱,对多数病原微生物都有抑杀作用。
2、损害、毒性防腐消毒药在防腐消毒的浓度时,对动物机体也会不同程度的造成损害,甚至出现毒性反应。
所以大多只用作外部防腐消毒。
二、防腐消毒药的作用机理1、使蛋白质凝固、变性大部分的防腐消毒药都是通过蛋白质凝固、变性起作用的。
对蛋白的凝固作用不具选择性,可凝固一切生活物质,使之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称为“原浆毒”。
【应用】这类药物不但能杀灭病原微生物,而且对动物组织也能破坏,只用于环境消毒。
【药物】酚类、醇类、酸类、重金属盐类等。
2、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表面活性剂等的杀菌作用是通过减低菌体细胞膜的表面张力、增加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
使得本来不能转到细胞膜外的酶3类和营养物质露出膜外;膜外的水超出限量的进入菌体细胞内,使菌体爆裂、溶解和破坏。
【药物】新吉尔灭、洗必泰等。
3、干扰或破坏病原体的酶系统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使菌体酶的活性基团遭到损坏;或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细菌体内的代谢产物类似,可竞争性地或非竞争性地与菌体内的酶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导致菌体的抑制或死亡。
【药物】氧化剂、重金属盐等。
4、综合作用有的消毒药不只通过这一途径发挥消毒作用,而具有多种作用机制。
如苯酚在高浓度时可使蛋白变性,而在低于凝固蛋白的浓度时,可通过抑制酶或损害细胞膜来杀菌的。
三、影响防腐消毒药作用的因素1、浓度和作用时间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消毒药物的杀菌效力一般随其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随药物作用的时间延长,消毒效果也增加。
浓度越高,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但对机体组织的刺激和损害也越大。
达不到有效的作用浓度或作用时间,就不能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药物浓度与杀菌速度:一般情况下,增加药物浓度可提高消毒杀菌的速度,缩短效力达到相同杀菌所需的时间。
浓度越高,时间越短。
但有部分药物例外,如乙醇。
2、温度在一定的温度变化范围内,消毒药的抗菌效果与环境的温度及消毒药液的温度成正比,温度越高,杀菌力越强。
一般为温度每升高10℃,抗菌效力增强1倍。
对热稳定的防腐消毒药可使用热溶液,以提高药效。
对防腐消毒药物的抗菌效力的检测鉴定,通常是在15~20℃气温下进行。
对热敏感,不稳定的药物不要加热。
如过氧乙酸、乙醇等。
3、病原微生物的类型特点不同肿型的微生物以及处于不同状态的微生物,对同一种消毒药的敏感程度不同。
①革兰氏阳性菌——一般比革兰氏阴性菌对消毒药物敏感;4.②病毒——对碱类消毒药物敏感,而对酚类消毒药物有耐药性。
③生长繁殖阶段的细菌——对消毒药物敏感,具有芽胞的细菌对消毒药物抵抗力很强。
4、药物之间的相互拮抗(配伍禁忌)两种以上药物合用,或消毒药与清洁剂、除臭剂合用,药物之间会发生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变化,使消毒药效降低或失效。
如高锰酸钾、过氧乙酸等氧化剂与碘酊等还原剂之间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但减弱消毒药效,还会对皮肤的刺激性增强,甚至产生毒害。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肥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合用,发生置换反应,使药效消失。
5、其他因素消毒物的表面形态、结构、化学活性、pH、剂型、消毒液的表面张力、在溶液中的解离度等。
四、理想防腐消毒药的条件1、抗菌范围广、活性强,而且在有体液、脓液、坏死组织、及其他有机物存在时仍能保持抗菌活性,能与去污剂配伍使用;2、作用产生迅速,其溶液有效寿命长;3、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和分布均匀的特点;4、对人和动物安全,防腐药物不能对动物组织有损害,不具有存留表面的活性;5、药物本身应无臭、无色、无着色性、性质稳定,可溶于水;6、无易燃性或易爆性;对金属、橡胶塑料、衣物等无腐蚀作用;价廉易得。
五、防腐消毒药的分类和应用(一)环境、用具、器械的消毒药1、酚类酚类——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
【作用机制】①损害菌体细胞膜;②较高的浓度使蛋白变性,所以,具有杀菌作用。
③通过抑制细菌脱氢酶和氧化酶的活性,产生抑菌作用。
5【作用特点】①大多数对不产生芽胞的繁殖型细菌和真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但对芽胞和病毒作用不强;②酚类抗菌活性不受环境中有机物和细菌数的影响,可消毒排泄物等;③化学性质稳定,贮藏或遇热等一般不会影响药效。
煤酚(甲酚)是从煤焦油中分馏得到的三种异构的甲酚的混合物。
【理化性质】几乎物色或淡黄色澄明液体,有类似苯酚的臭味(微带焦臭)。
放置较久或在日光下颜色逐渐变深。
难溶于水。
【作用与应用】对一般繁殖型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芽胞无效。
对病毒作用不可靠。
抗菌作用较苯酚强3~5倍,并且消毒使用浓度比苯酚低,所以较苯酚安全。
【制剂】使用植物油、氢氧化钾、煤酚制成的含50%煤酚的肥皂溶液为煤酚皂溶液(甲酚皂溶液),就是平时说的来苏儿。
3~5%的煤酚皂溶液可用于厩舍、场地、排泄物等的消毒。
1~2%溶液皮肤、手臂的消毒。
0.5~1%的溶液用于口腔和直肠粘膜的消毒。
【注意事项】有臭味,不宜在食品加工厂使用。
苯酚(石炭酸)【理化性质】无色或微红色针状结晶或结晶状块。
有特臭,吸湿,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水溶液若酸性。
遇光或暴露空气颜色渐深。
碱性环境、脂类、皂类等能减弱其杀菌作用。
【作用与应用】苯酚可凝固蛋白。
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5%的溶液可在48小时内杀死炭疽芽胞;2~5%的苯酚溶液可用于厩舍、器具、排泄物的消毒处理。
【制剂】临床常用的是复合酚(含苯酚41~49%,醋酸22~26%),深红褐色粘稠液体,特臭。
对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卵等都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100~200倍稀释液可喷雾消毒。
【注意事项】浓度大于0.5%时有局部麻醉作用;5%溶液对组织产生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
可能有致癌作用。
2、醛类醛类消毒药的化学活性很强。
6.【特性】在常温下易挥发。
【作用机制】可使菌体蛋白变性、酶和核酸功能发生改变,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甲醛【理化性质】室温条件为无色气体,有特殊刺激气味,易溶于水和乙醇,在水中以水合物的形式存在。
【作用与应用】既可以杀死细菌的繁殖型、也能杀死芽胞,还能杀死抵抗力强的结核杆菌、病毒、真菌等。
主要用于厩舍环境、器具、衣物等的消毒。
由于甲醛具有挥发性,多采取薰蒸消毒的方式。
2%的溶液可用于器械消毒;10%的福尔马林溶液可以用来固定标本;厩舍空间薰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15~20ml甲醛溶液,加等量的水,加热蒸发即可。
【制剂】40%在甲醛溶液——福尔马林,无色液体。
【注意事项】福尔马林在冷处久贮可生成聚甲醛发生混浊和沉淀。
存放甲醛溶液温度不要太低,或加入10~15%的甲醇可防止聚合。
甲醛对皮肤粘膜有很强的刺激性,使用时应注意。
聚甲醛【理化性质】为甲醛的聚合物,白色疏松粉末,具有甲醛的臭味,在冷水中溶解缓慢,在热水中很快溶解,溶于稀碱和稀酸溶液。
【作用与应用】聚甲醛本身无消毒作用,在常温下可缓慢解聚,释放出甲醛。
加热的100℃很快释放出大量甲醛气体而具有杀菌作用。
主药用于环境薰蒸消毒。
戊wu二醛戊二醛是病理标本固定剂,近几年兽药市场开发使用的一种较新的防腐消毒药。
【理化性质】无色油状液体,味苦,有微弱的甲醛臭,但挥发性较低,可与水或醇作任何比例的混合,溶液呈弱酸性,在pH高于9时可迅速聚合。
【作用与应用】近10年来才发现其碱性水溶液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
PH在7.5~8.5时,作用最强,可杀灭细菌的繁殖型和芽胞、真菌、病毒,其作用强度是甲醛的2~10倍。
有机物对其作用影响不大。
一般使用浓度为2%。
7【制剂】浓戊二醛溶液、稀戊二醛溶液。
【注意事项】对组织刺激性弱,碱性溶液可腐蚀铝制品,不能用铝制品盛装。
3.碱类碱类杀菌作用的强度取决于其解离的离子浓度,解离度越大,杀菌作用越强。
碱对细菌和病毒的杀灭作用都较强,高浓度溶液可杀死芽胞。
遇有机物,碱类消毒药的杀菌力稍微减低。
碱类无臭无味,可作厩舍场地的消毒,也可作食品加工厂舍的消毒。
碱溶液可损坏铝制品、油漆面、纤维织物等。
氢氧化钠(苛性钠、火碱、烧碱)【理化性质】白色不透明固体,吸湿性强,易潮解;暴露空气吸收空气中的CO2,逐渐变成碳酸钠。
【作用与应用】能杀死细菌的繁殖型、芽胞和病毒,还能皂化脂肪、清洁皮肤。
1~2%的溶液可用于消毒厩舍场地车辆等,也可消毒食槽、水槽等。
但消毒后的食槽、水槽应充分清洗,以防对口腔及食道粘膜造成损伤。
5%溶液用于消毒炭疽芽胞污染的场地。
【注意事项】应密闭保存。
对机体组织有腐蚀性,使用时应激注意防护。
氧化钙(生石灰)生石灰是用石灰石经煅烧而成的,俗称白灰。
其主药成份为氧化钙。
【理化性质】白色干块,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与水结合而成氢氧化钙。
【作用与应用】生石灰本身并无消毒作用,与水混合后变成熟石灰(氢氧化钙),熟石灰才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常用10~20%的石灰水混悬溶液涂刷墙壁、地面、护栏等,也可用作排泄物的消毒;也可将生石灰直接加入被消毒的液体、排泄物、阴湿的地面、粪池、水沟等处。
【注意事项】生石灰不具消毒作用,只有与水反应,变成熟石灰才有消毒作用,所以各饲养场在门口铺撒生石灰粉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消毒作用不大,只能给人一种安慰。
但铺撒的生石灰也有它的作用,8.就是在潮湿地方可以吸潮后发挥作用。
或铺撒生石灰粉后药及时地泼水。
熟石灰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钙而失去杀菌作用。
所以,用生石灰消毒时应现将生石灰与水混合,并及时使用,如混合后存放时间越长,其消毒效果越低。